教育随笔:香蕉开花了
发布时间:2021-05-04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香蕉开花了
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很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一天上午水果餐时间,班级的保育老师给孩子们分发了香蕉,很多孩子跑来说:“这怎么吃呀?”一旁的小老师很是诧异:“赵老师,他们都不会剥香蕉皮啊?”她一边说一边就要帮助孩子们剥,我轻轻地制止了她。我拿起一根香蕉对孩子们说:“看,我的香蕉会开花哦1说着我把香蕉剥开了,很像一朵好看的小花,孩子们都高兴极啦“我的香蕉要开花1我笑着说:“好啊,我来教你们哦1我一边剥一边交代:“先从头慢慢撕开一条,不要撕断哦,一条一条,慢慢剥,看哦,香蕉开花啦。”能力强一些的孩子,跟着我一起剥好,都开心极了。能力较弱一些的孩子我们就鼓励他们,他们的香蕉也能“开花”啦,孩子们吃着自己动手剥的香蕉,无比香甜。
孩子的年龄较小,刚刚离开父母,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做,小班就是要逐渐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以往多年带小班的经验,很多事情在老师有趣的引导下,他们是非常愿意尝试的。早晨天气凉一些了,孩子们开始穿长袖了,洗手就不大方便啦,我就教他们:“长袖要变短袖啦1这样有趣的引导,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还互相说:“我的长袖变短袖了。”小朋友们在洗手的时候,都没有弄湿袖子,非常棒哦!
类似这样的情景经常出现在小五班,孩子们排队要出去玩,我们会引导“来接火车啦。”孩子们就会很整齐地来排队;我们教育孩子离开小椅子,要学会把小椅子“藏”起来,孩子们的好习惯就这样慢慢养成了。
很多老师都感概带小班孩子很辛苦,因为他们很多时候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其实,老师要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孩子能听懂,而且很乐意听,很愿意做,慢慢地,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就培养的非常好了。
孩子们就让一颗颗小苗苗,需要我们耐心地养育,只要我们足够用心,孩子们也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油菜花开了
春天到了,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冒出了新芽。在散步的时候,孩子们惊喜的发现我们的种植园旁边有一小块油菜花地。秦思瑜激动地说:“唉,你们看啊,那边的油菜花开的好漂亮呀!”其它小朋友纷纷转过头去:“哇真的耶,好想去看一看呐。”听到他们的对话,我便带着他们走近了油菜花。黄晨宇在一旁说道:“黄老师,我的家里有很多油菜花呢,我的奶奶带我到田里去看过油菜花。”周围的几个小朋友也附和道:“我家里也有,我们也看过。”“那你们知道油菜花的花瓣有几个呢?”我不禁提问道。一时间所有小朋友都回答不上来了。“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于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开始仔仔细细地数着油菜花的花瓣,数完了都争先恐后的告诉我:“老师老师,我数到了四瓣花瓣!”“我也是,我也是。”看到孩子们对油菜花那么的感兴趣,我想着不妨让孩子们去试着画一画油菜花吧。于是我为孩子们准备了白纸、油画棒、颜料等工具,引导他们根据真正观察到的油菜花,用油画棒画下油菜花的茎,用手指点画的形式去用颜料画出金灿灿的油菜花。孩子们一个个的兴奋极了,认真的用自己灵巧的小手,画出了一片美丽的属于自己的油菜花地。
地处农村的地形条件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近距离的接触一些农作物,孩子们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他们热爱自然,喜欢一切大自然中的东西。他们乐于观察,能够动手动脑去探索关于大自然的奥秘。他们也能够大胆地用画笔表现出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这就充分的说明他们在科学和艺术方面的发展是不错的,教师如果对于幼儿感兴趣的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那么孩子的能力会进一步的得到提高。
通过这个事例,我也突然意识到,我园有着及其丰富的农村教育资源。作为老师,我需要去挖掘更多的有趣的农村教育资源,去激发引导幼儿探索,促进幼儿在观察、动手能力方面的发展。
教育随笔:香皂
教育随笔:香皂
“是谁又把香皂泡上水的?”有几个香皂盒没有漏水眼,最近总会被某些孩子装上水,这样如果没有被及时取出,香皂就被泡化了。两次这样的事件发生后,我虽及时提醒和引导教育了,但显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还有孩子总是趁人不知又一次“作案”。
这一天到了生活活动时间,大家都到洗手间去洗手。
“哎?没有香皂了!”
“香皂没了!”
“老师,香皂都不见了!”
“老师,香皂盒里都是水!”
“是香皂水!”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这时,我才走进洗手间,假装惊奇道:“咱们洗手间的香皂都去哪里了?”我一一检查香皂盒,六个盒都是满满的香皂水。大家都还在诧异的时候,我说:“嘘,听!是谁在哭?”“没有声音啊!”有人小声嘀咕,我说:“仔细听,声音像在这边。”顺着我的手,大家看向了一个粉蓝色的香皂盒。“声音越来越小了!”我边说边往粉蓝香皂盒里看去。孩子们也都围了过来,我伸手从香皂盒里捏出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香皂说:“原来是你呀!为什么一直在哭呀?”我把小片香皂放到耳朵旁边仔细听了听后说:“你说什么?大声点,我们都听不见呀!”我把小片香皂再凑向耳边,边听边点头“奥,是吗?原来是这样啊,太不幸了。嗯,嗯,我来告诉大家。”我正色道:“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咱们的香皂都去哪了吗?”大家面面相觑,我接着说:“刚才小香皂片告诉我,它的小伙伴们都被小朋友们泡到水里,时间一长都被泡化了,化成香皂水了,现在只剩下老师手里的小香皂片了。”我看了看满脸疑惑的孩子们继续说:“小香皂片还让老师告诉大家,你们让它失去了伙伴,它现在既孤单又虚弱,很快它也会融化不见了。它在消失之前特别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好好爱惜它们,不再把它们泡到水里,节约使用香皂。大家能满足小香皂片最后的愿望吗?”“能!”孩子们异口同声响亮的回答。
从此之后,孩子们都特别珍爱每块香皂,也没有人把香皂再泡进水里了。为了更方便节约使用香皂,我把家里用旧的沐浴花做成几个小口袋,袋口用绳子做成可以收起打开的伸缩口,把香皂装进小口袋,一个一个挂在水龙头跟前,这样做成的香皂“起泡网”非常容易起泡泡,而且能把香皂用到一点都不剩下,既节约香皂又能让香皂更快沥干水分。
这个方法好用极了!你们不妨也来试一试吧。
教育随笔:静待花开
教育随笔:静待花开
幼儿园是每个孩子成长的王国,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想保证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要通过日常的观察来发现每个孩子不同的习惯爱好以及思想动态,进而因材施教。
宜宜小朋友是春季入园的孩子,来到幼儿园也有四五个月的时间。这个孩子给我们三位老师的感觉就是总是处于神游的状态,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比如户外活动、区域活动或者是一些游戏活动集体活动他都不感兴趣。可是从这周一开始的区域活动中,我发现情况有所改变。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区域进区环节,选择了用颜色鲜艳的手环作为进去的一个标志。一个区域一种颜色,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颜色,开始我们以为孩子会把区域搞混淆,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他们玩了一次就知道什么颜色代表什么区域,可见,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得很快。有一天我发现宜宜小朋友他选择了植物角,选择植物角的小朋友不多,欣宜第一次主动地选择植物角。她进了植物角之后,拿起了喷壶给每一朵小花都浇了一次水,而且非常仔细,不一会儿喷壶坏了,主动地来跟我说,老师喷壶怎么坏了,让我来修。之前,她很少和老师交流,好像从这一次活动中,她找到了在幼儿园的乐趣。此次后的几次区域活动她也都是选择植物角,而且玩得都很开心。户外活动也比之前活泼开朗了很多,也会积极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去。从这一点。我觉得有时候老师要善于给孩子创造一些新的事物吸引孩子的参与游戏的乐趣。这一次宜宜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可能是我们改用手环进区域吸引了她的兴趣,或许还有其他的什么原因。
总之孩子进步了,我们作为老师也很高兴。希望我们的孩子每天都进步一点点。作为老师也要关注到细节,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多为孩子创造丰富新颖的东西激发孩子的兴趣。
小班随笔:香蕉怎么有手啊
小班的幼儿从接触现实中的事物到转变到书本的图画都得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在现实与书本之间他们经常提些让我措手不及的问题。在认识水果娃娃这一课中,我先把准备好的水果实物让幼儿认识。因为这些水果都是生活中接触到的幼儿并不感觉陌生,当让幼儿认识图片中的水果娃娃香蕉时,张梦娟小朋友说:“我妈妈买的香蕉怎么没有手啊?”我一下子愣住了,是啊,我摆着的香蕉实物也没手啊。我赶紧说:“我们吃的香蕉为什么没有手,图上的香蕉为什么有手啊,咱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好吗?”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有的说是香蕉妖怪,有的说香蕉孩子,有的说是外星香蕉人,有的说是香蕉娃娃。最后我们决定这是香蕉娃娃最合适。
在生活和学习中孩子们经常从他们的角度发现很多对于他们惊奇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我也要跳舞
每年的“六一”我园都要选送一块节目到镇上参加全镇的六一汇演,每年都是舞蹈节目,所以女孩子很高兴,到大舞台上表演节目都觉得是一种荣耀。今年我又排了一块舞蹈,照例只选女孩没选男孩。
排练时,男孩站在一边当观众,杨明清小朋友说了一句:“你看只有女孩才可以跳舞,男孩只能看。”
我说:“男孩和女孩一样可以跳舞。”
“那你为什么不用我们跳?”
是啊!我给孩子造成了什么样的误区,舞蹈只属于女孩吗?为了取得成绩,为了能在排练时迅速出效果,我们只用了女孩,男孩调皮不容易约束。我们只顾着自己的成绩,却扭曲了舞蹈这门艺术的概念。
望着一双双渴望与好奇的眼睛,我的心揪疼了。从今以后的汇演男孩女孩一块跳。男孩们兴奋的不得了。相信今年的汇演我一定排的更好。
咱不坐这车
我们村一共有60名幼儿,两辆学生车来拉,早车拉20名学生,提前10分钟走,然后再拉上营子的18名学生。今天张新洋小朋友来的特别早,愿意做早车。孩子上车后,他奶奶看副驾驶没人,上车就拉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上,说:“这儿宽敞没人跟你挤。”我刚要跟她说,副驾驶孩子不能做,她看到车门口的两个座的座位没人,接着转身拉着孩子坐到车门口第一排的座位上,我说:“两个座的座位是给营子的孩子坐的,我们官台的小朋友坐三个座的座位。”“还要拉营子的孩子,咱不和营子的坐一辆车,车上再和咱打架,”说着拉着孩子下了车。
都说现在的孩子难管,自理,自立能力差,没主见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造成孩子变成这样又是谁呢?当孩子长大以后,家长发现了孩子的种种缺点,家长只会埋怨孩子,他们也许根本不会想到就是自己一手造成。
教育随笔:携花香走进孩子们
教育随笔:携花香走进孩子们
苏东坡信仰佛教,一次与方丈论经,坐于蒲团之上,相论许久。
方丈说:“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苏东坡说:“方丈你在我的眼里是一堆牛屎。”方丈微微一笑,说:“施主,你在我眼里是一朵花。”
苏东坡满意而归,与苏小妹谈及此事。小妹说:“佛家有言,心存污秽缘恶念,你胸中有牛屎,才会把别人看成牛屎。”
苏东坡听罢,满腔愧色。
厌恶与欣赏有时真的一念之差,一线之距。心中充满关爱、仁慈、宽容的人,快乐就有如一溪活泼的清泉滋润着自己也沐浴着别人。
我的学生中有的顽劣,有的内向,有的学得不得要领。我没有犹豫,没有彷徨,没有厌烦。我把出现的问题当作一个全新的挑战,把出现的问题当作教育的契机,把出现的问题当作走向科研工作的新依据。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激发着我教学创新的新设计,推向我走向更深研究的教学领域。
她们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好还用我们老师教什么,教育什么,培养什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孩子都是家庭几代人的希望。我们作为教师应用博大的爱心、宽容的耐心、教育的智慧托起明天的希望!
让我们携着花香走来,走进孩子们中间,播撒真善美的种子,播撒文明和智慧,让孩子绽开美丽的笑靥。让我们一同融进感受她们的纯真,让一切的污秽俗念远离课堂,让我们一道放飞美丽的梦想!
与远古的“方丈”论经只能在梦幻中,但先辈们的哲思却让人如饮醍醐。让我们在心里种花,携一袭花香,披一缕阳光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
教育随笔:惠惠开口了
我们班上的惠惠在幼儿园基本上是不愿意表现自己的,每当早晨来园和点名时,她总是扭扭脑袋,撅撅小嘴。无论你怎么哄都是不开金口。做早操更是不用说,基本上是站十五分钟。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在园的表现都予以理解。但作为老师,家长越是理解,我们就越觉得有责任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时时找机会让惠惠表现,这天终于找到机会了…….
到了大班为了让幼儿以后能较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小朋友每天都会自主推选一位小班长味大家服务,小班长还要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发表“就职宣言”,我常看见惠惠羡慕的看着这些班长,如果能让惠惠当上小班长,那可就是鼓励她在集体面前开口的好机会啊!
于是我说服了小朋友由我提名让惠惠当选小班长,不过还得小朋友投票表决,我就对惠惠提出“如果你能和三位老师道一声早,就算是惠惠的就职宣言了”,在我和阿姨的不断鼓励下,惠惠终于羞涩的分别向我们三位道了早,还在上课前响亮的喊出“起立”的指令,小朋友们全数通过。三年了惠惠在幼儿园真的是很少在集体面前开口说话,今天这么大声的发言喊指令,真的令我感动不已。
通过这件事我想说的是,大人要求孩子唱歌、表演时,让他们独自面对陌生的观众,无异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歌手在评委面前展示歌喉,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当我看到她羡慕的眼光时,让我看到了她的内心愿望,让她实现这个愿望无疑给了她很大的动力,大大地增强了她的自信心。这只是一个开头——一个良好的开头,我们还要寻找契机继续帮惠惠找到勇气,找到信心,让她变成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
教育随笔:香香的橘子皮
教育随笔:香香的橘子皮
上午的水果时间到了!阿姨端来了一盘橘子。“今天吃橘子!”小朋友们高兴得直拍手,一个个笑嘻嘻地拿着橘子,阿姨帮助他们剥开了一个小口,孩子们就自己开始剥起来,露出了一个个橘子瓣。哇!好香啊!
“小朋友们,把橘子皮放在桌子中间的小盘子里,不能乱丢哦。”我说着准备开始下面的区域游戏活动。一会,李鸿予来告状:“老师,陈诺诺在玩橘子皮。”走上前去一看,诺诺果然和旁边的萱萱、杜睿宸正在兴致盎然地摆弄着橘子皮,杜睿宸把橘子皮撕得碎碎的,撒了一桌子、一地上都是,萱萱把橘子皮撕成小圆片藏在衣服口袋里……看到孩子们没有遵守要求,我有些生气:“快把橘子皮给我吧,我刚才不是让你们把橘子皮放在盘子里扔掉的吗?”孩子们个个不情愿地把橘子皮都拿出来了。“老师,萱萱口袋里还有。”李鸿予又告状说。“萱萱,你怎么还不给老师?”“我……喜欢橘子皮,妈妈说橘子皮很香的,可以泡水喝,我想给妈妈泡水喝。”萱萱低头小声说。
看着孩子们的模样,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是呀,我们小时候,不是也常常在吃过橘子后,留下橘子皮,轻轻一捏,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把橘子皮做成小花,在橘子皮的里面刻出图案……这些游戏曾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啊!为什么现在我却忽视这珍贵的游戏,限制孩子们的创造力呢?想都这里,我反思了刚才的行为,把橘子皮还给了孩子们,并给他们自由玩橘子皮。孩子们高兴极了。
以后每次吃橘子,我们都留下橘子皮做游戏,还和孩子们一起把橘子皮晒干了泡水喝。香香的橘子皮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
教育随笔:香香的小圆子
“哎呀,这个怎么这么难搓啊”,闻声过去,看到小小的你正聚精会神地搓着小圆子。我问:“怎么了?”你不紧不慢地说道:“徐老师,我发现用你的教的方法搓小圆子会散架,我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什么办法呢?”只见你拿来一块糯米粉,放在桌上搓啊搓,不一会儿一个精致的小圆子就诞生了,并很骄傲的跟我说:“你看,这个方法不错吧,你看我搓得圆不圆?”我笑了笑表扬了你,并让其他小朋友也尝试用你的方法来制作一下,果然受到了很多好评。
什么样的学习故事在发生
首先,看到你做小圆子聚精会神的样子,说明你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孩子。然后,你又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小圆子,说明你敢于挑战困难,不仅能积极思考解决办法,还能把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别人。在实际操作中,你能够发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你还有着很好的行动力,能把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愿意且有耐心地去尝试,最终实现目标。
下一步的机会和可能性
老师可以为你创造更多解决问题、展示你的行动能力的机会。也期待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你能把你的经验分享给别的小朋友,让大家也能试试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