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伴“小蒜苗”一起成长
发布时间:2021-05-05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和你在一起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孩子们总是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在他们心里总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愿意动手尝试,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但是在生活中,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网络、电视的虚拟世界使他们渐渐的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同时他们又都是家里宠不够的宝贝,很少自己动手参加劳动,以至于更多的孩子不知道果实是如何得到的,更不会清楚种植的过程了。《指南》中提到: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我们结合季节的特征,和孩子一起种植、观察、照料、收获、分享小蒜苗,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尝试中,丰富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与热爱,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观察的有效性,同时也大大的增强了孩子的责任感。下面来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感受一下我们的快乐时光吧。
“要种蒜喽!”在孩子们的兴奋和期待中,我们开启了种蒜之旅。种蒜之前我们先开始了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扒蒜、挖土。一说扒蒜,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乐乐说:“我在家帮奶奶扒过蒜,这可难不倒我”,接着便是此起彼伏的应和声,孩子们在说笑玩乐中很快就完成了扒蒜的任务。接下来就该挖土了,这可是个技术活,土不能太满,也不能太浅,在老师的指导下,填土的工作也顺利完成,接下来就要真的种大蒜啦。
可是,大蒜该怎么种呢?我们把大蒜分成了两种种植方法——水培和土培,还没等老师说方法,好多宝贝已经迫不及待的把大蒜摁到了土里和水里,不过方法好像不太对,应该是把发芽的一头朝上,这样才能让小蒜苗长出来。孩子们分成了两个小分队,一组小心翼翼的把每一颗蒜瓣摁上,还时不时的相互纠正一下:“浩天,你种的大蒜怎么是歪着的呢?应该把它扶正了才好。”一组和老师合作,用细铁丝将蒜瓣穿起来种到了水盆里,真没想到孩子会这么细心、仔细,老师为你们点赞。
完成了种蒜的工作后,等待小蒜苗长出来的时间便显得长了许多,在剩下的半天里,总会有好奇的声音传到我的耳边:“刘老师,蒜苗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啊?”“刘老师,蒜苗是从哪里长出来的,从大蒜的身体里吗?”我也总是回答他们:“耐心等待,仔细观察,你一定会有新发现的,别忘了要做好小蒜苗的成长记录呦”。第二天,孩子们早早的就来到幼儿园,晨练过后来到活动室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跑到到植物角去观察他们的“宝贝们”,并且给他们浇水,给予他们最好的照顾。
到了第三天,来到教室的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大蒜发芽了,绿绿的小蒜苗悄悄的钻出了头,他们纷纷相互传递这一好消息,越来越多的孩子来观察这一新的变化,蒜苗的新变化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小蒜苗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的成长,这该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呀。细心的梓宸发现了不一样的变化:“你们快看,在土里长的蒜苗好长啊,在水里的长得好像很慢呢”,我及时的表扬了她:“只要细心观察,总会看到更多的惊喜”。在老师的提议下,他们记录下了不同小蒜苗的成长变化。
时间一天天过去,蒜苗在慢慢的长大,孩子们的兴趣丝毫未减,他们坚持每天观察、照料这些小蒜苗,并将蒜苗的变化记录下来。时间过得也快,蒜苗在孩子们的呵护下长高了、长大了,该是收获的时候了。在和孩子们说好用剪刀的安全后,我们开始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老师,该从哪里开始剪呢?”“我们要从小蒜苗根部往上的地方剪下来,这样才不会伤害到小蒜苗,收割后它们还会重新生长”,一个小问题解决了孩子的心中疑惑,接下来就要大干一场啦。劳动真快乐,孩子们喜悦的神情溢于言表,一会儿功夫,小蒜苗就收完了。
蒜苗丰收了,我们一起来分享自己的收获。中午就餐的时候,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小蒜苗,我不禁问道:“宝贝们,你们的蒜苗是什么味道的?”有的孩子回应我“小蒜苗好辣啊”,也有孩子说:“我不嫌辣,我觉得很好吃,吃起来很香,”“我的也很香,我也不嫌辣”,是啊,自己动手种的小蒜苗肯定是最香的,虽然它的味道是辣辣的,但是孩子们肯定是辣在嘴里,甜在心里。由于怕孩子吃多了不舒服,我们控制了孩子的食用量,并把剩余的小蒜苗分给了孩子,让他们带回了家,分享给自己的家人,有心的妈妈们还把带回家的小蒜苗做成了做饭的材料,让孩子的快乐分享、延续到家里......
小小的种蒜活动结束了,种蒜苗应该是在种植活动中相对比较简单的一种,但是在整个的活动中孩子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他们期待、盼望了很长时间,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浇灌出了一颗颗的小蒜苗,活动不仅仅是锻炼和培养了孩子的多种能力,更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了果实是来之不易的,体验到了种植的乐趣和劳动的不容易。在品尝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懂得谦让,懂得珍惜,不舍得浪费掉一点蒜苗,或许这些品质的获得这是我们活动的宗旨所在。我想:这样的种植活动是比较有意义的,也正是像陈鹤琴老先生所说的那样:能够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到很多知识,而这些活动体验是教育活动不能给孩子的。同时活动也让老师体验、感受到了种植的乐趣,以后我依然会和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蒜苗的故事
前些日子,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写观察记录,我在种植区里让孩子们带来了自己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种好的蒜。他们每天几乎都要去给自己的蒜浇水,并且总是问我,曾老师,我的蒜苗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呢?看着孩子那急切的小脸,我知道,这小小的花盆里,同时种下的是孩子的希望和期盼。
一周过去了,孩子们种下的大蒜开始露出了小小的芽,他们欢呼雀跃着,为这终于盼来的劳动果实。出了土的蒜苗长得很快,三天就长得很好了,孩子们的观察记录也是记得各有千秋,有的用小黑点表示,刚开始的小点画得很小,表示蒜苗刚长出来,以后的黑点就越来越大了,表示蒜苗长得越来越高。也有小朋友用竖线来记录蒜苗的成长过程,刚开始的竖线很短,表示蒜苗刚出土,以后画的竖线越来越高,表示蒜苗越来越高……看着孩子们这些稚嫩的观察,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每当孩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时,我总是激动地去亲亲他们的小脸蛋,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孩子们在种植蒜苗的过程中,学会了耐心等待—等待蒜发芽,学会了持久去干一件事—坚持给大蒜浇水,学会了爱护自己的劳动,同时也锻炼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一名老师,可不可以在这个过程里,让每一个脚印更清晰、更有力。让每一个脚印,变成跳跃的音符,舞动成欢乐的乐章。我想,努力就会有回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定会收获很多的喜悦。
教育随笔:与孩子一起成长
放学了,看着家长接走一个个孩子。今天的任务圆满完成。
咦,身后还有一个瑶瑶,送她回家吧!可能家长忘了,反正也不远。
门虚掩,姥爷在家,姥爷身体有点不方便,但瑶瑶还是说:“老师你回去吧,我跟着姥爷就行,我乖听话”。回园打扫卫生,考虑一定要给瑶瑶妈妈打个电话,正好有点事情耽搁了,还不如直接去家看看。这时候瑶瑶姥姥回来了,她说因为去大姨家弄酒瓶耽误了。酒瓶?我后脑立刻清醒,看着扎成捆的啤酒瓶,唉!要是白色酒瓶该多好,孩子做青花瓷就有材料了。我顺口问了一句,有白色酒瓶吗?姥姥随便从一个箱中拿出一个白色酒瓶,这种吗?我瞬间喜出望外,这会孩子做手工有戏了。“恩,我需要挺多,买你们的行吗?”“王老师这个东西几分一个,你不早说,为了孩子五十个都有,明天给你送幼儿园”“不不。麻烦了。我自己来拿就行,太谢谢了。”
事后,我反思,如果只是打个电话或许我我还在找白色酒瓶的影子,给孩子多一点关心,与家长多一点交流,收获的将是更大的回报!小班孩子时常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我也着急怎样教育活动培养的分享习惯。
今天是颖颖的生日。下午妈妈带来了蛋糕。水果和礼物。孩子们异常的兴奋,我接机向孩子展开教育,“颖颖,妈妈带来了好吃的东西与大家分享,当你有好吃的东西、好玩的东西也要分享哦”,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着。
从那天开始睿一小朋友带来了草莓,凡凡带来了西红柿,辰辰带来了核桃……孩子们在品尝到美味的同时好习惯正进一步培养。
早晨入园,不少幼儿又把“好吃的”放到我手里,“老师,我想与小朋友分享”。下午水果加点时间我把孩子们带来的好吃的一一分给了他们,孩子们的小餐盘里有饼干、瓜子,爆米花、泡泡果还有幼儿园里的大苹果。我发现带来瓜子的辰辰盘子里却没有瓜子,他说都分给了小朋友。我说:“辰辰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他却没有了,怎么办?”孩子们听到后又把手中的饼干给你辰辰一些。看到孩子们的做法,我欣慰的笑了…
我们和孩子都在成长,静等花开.
教育随笔: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每天和小班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不知不觉已经三个星期过去了,感叹时间过的飞快的同时,也感叹小班孩子们慢慢的变化。回想开学前和姚老师一起去进行家访,当我们走进一户户孩子的家里,看到的是彼此都不熟悉的面孔。孩子们有的勇敢,能回答老师的问话;有的胆小,不愿意与老师一起说说话;有的孩子腼腆,一直依偎在妈妈或奶奶旁边……还有开学前为了让孩子们能熟悉幼儿园环境而举行的上午入园参观活动,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家长们带着宝贝来到小一班,引导孩子跟老师打招呼,然后带着孩子去认自己的小床、水杯柜、毛巾,让孩子们自己去试着找找代表自己的小动物头像,刚开始孩子们还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是没过多长时间,可能是不熟悉的面孔多起来,让孩子变得不安起来,有的孩子甚至眼泪已经挂在脸上。回想起这一幕幕,就好像昨天刚发生一样。
三个星期过去了,虽然早晨家长送宝贝来的时候,还会有极少数孩子表现出不舍,但大部分孩子都能在老师的提醒下与爸爸妈妈说再见。小班孩子虽然年龄小,但跟刚开学的时候相比,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从刚入园时的不适应到现在能与同伴们一起玩游戏、玩具,从刚开学时的拒绝入园到现在慢慢不抗拒幼儿园等等,这些变化都说明孩子们每天其实都在不断的进步、成长。
其实,这一届小班是我带的第一届孩子,以前虽然也跟孩子们一起接触过,接触的时间相对而言也比较短,而且她们也不是同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不同年龄班的孩子,需要采取不同的相处方式,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为了更好的教孩子,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孩子,都需要老师的观察和思考,所以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从现在开始,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成长,慢慢地,让孩子变得更活泼开朗,更坚强勇敢;而我也能得到进步和成长的空间,让我们每天一起进步、成长,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变得更好!
教育随笔:成长第一步
班里的孩子有一些是从没有上过幼儿园,乍一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孩子的表现五花八门,有哭的,有闹的,还有的抱住妈妈的脖子不撒手的。开学的第一天,我哄了这个哄那个,抱了这个抱那个,忙的不可开交。记得牵着哭着的马宝在教室门口望眼欲穿地等着可可;为为小嘴巴开口闭口就是找爸爸妈妈,找爸爸妈妈,现在想起来这声音还是如雷贯耳;很清楚的记得柚子很爱跑,一不留神她就跑了,她一跑我就跟在她屁股后面追,生怕摔着了……令人欣慰的是半个月过去了,现在班上的孩子都逐渐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模式,他们大部分都能开开心心来幼儿园,高高兴兴回家去!
前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宝贝们入园事宜和安抚他们的情绪,一直没能用文字记录下这其中的酸甜苦辣。现在,回过头来用孩子的视角来想想,在这个极其依恋父母的年龄段,不得不与爸爸妈妈暂时分离,来到一个陌生的校园,陌生的教室,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他们有着最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站在家长的角度,家长们心疼,手无足措,绞尽脑汁想办法,焦虑,担心。可是,这就是成长。成长是什么?我想成长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教育孩子养成习惯、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等等,成长的最终目的是孩子独立走上社会后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每个孩子都不得不自己迈出他们成长的第一步,没有亲人的时刻陪伴,没有在家的无拘无束,没有十全十美的照顾......
但是,今日的第一步,是日后成长的一大步,于孩子们,于家长们,于老师们都是!
教育随笔:让感恩之心伴你成长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幼儿园里,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景象,上学了,爸爸妈妈总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可有的孩子却连声“再见”也不说。年迈的奶奶在寒冬里牵着孩子的小手踉踉跄跄的来到幼儿园,孩子竟觉得是应该的。幼儿园里有的孩子拉裤子尿裤子,老师们毫无怨言的给他擦洗,帮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竟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当我们看到孩子自私、霸道、缺乏爱心时,不禁感叹,我们的孩子怎么啦?其实良好的情感交流大都是幼儿时期形成的,我们若不及时培养,未来就很难补救。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呢?鉴于此,我们幼儿园特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
1.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进行感恩教育,我们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例如幼儿进餐时,背诵《悯农》告诉幼儿小小一粒米,来的不容易,我们要感谢拥有的这些食物,要珍惜粮食。阅读图书时,感谢图书带给我们知识,养成爱惜书籍。户外活动,让幼儿感受天太阳给我们提供的温暖和明亮,小草大树给了我们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我们还要感激动物们为我们提供了肉、蛋、奶。
2.利用家庭教育进行感恩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让家长们从自己做起,用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做榜样,在生活中时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得到别人感谢的快乐,懂得用行动回报他人的爱,并以身作则,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会感恩。在家要求孩子每天为家人做一件事情和孩子一起制作感恩盒,接受别人的帮助写在纸上,装进感恩盒里,过段时间就让孩子翻看盒里收集的纸条孩子会有强烈的感恩情绪,让孩子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受到了这么多帮助。
3.利用集体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孩子们整天生活在一个大集体里,帮助别人和受到别人帮助的事情时常发生,让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养出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面对怎样的人和事都能心怀感恩之心不怨恨,不消极。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们讲讲身边感谢的人和事,面对母亲老师会问:“妈妈为什么对你那么好?”“因为你们是妈妈的孩子,不爱宝宝的妈妈们不是好妈妈!”“那不爱妈妈的宝宝呢?”老师的反问恰到好处地启发了孩子换位思考,加深了孩子们对感恩的认识。在各种节日到来之前,我们都会结合节日内容展开相应的主题活动,例如给妈妈、奶奶、老师送上自制小礼品,表达爱她们的情感,对家人说一句感恩的话,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活动中体验感恩之情。
感恩父母,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培养起对身边人和事感激之情。
教育随笔:和同伴一起玩,让你更加自信
区域活动开始了,你来到了建构区前面,站在玩具柜边,随着音乐摆动着自己的身体,很有节奏感。你的眼睛一直盯着建构区里的小朋友,可能你也很感兴趣,但你一直没有进去。
十来分钟后,方**看见了,说:“你要不要来这里玩?”你点点头。方**说:“那你进来呀!我们一起玩!”你赶紧脱了鞋,把鞋放整齐了,进入到建构区。你看着方**在玩的车子,说:“你这个越野车是不是王**的啊?”方**点了点头,把车子开走了。你看了看走到桶装的积木边,从里面拿出几块圆柱体的积木,走到方**边说:“装这个,好不好?”方**说:“好的!”你把圆柱体的积木递给方梓旭,一边说:“等下你玩好了,还给我哦!”方梓旭说:“知道了!”你开心地跟在方**后面,看着车子开来开去。
圆柱形的积木掉下来了,你拎来一桶积木,和方**一起把圆柱形的积木换成了正方体,放了几个之后,你趴在地上,一会儿手摸摸车轮,一会儿把车门开开关关。看着方**继续装积木、卸积木,你离开了车子,将地上的积木进行整理。
在这里,我看到了什么样的学习在发生?
这是建构区中的一个小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成长的你。一直以来你的语言能力制约了你的社会交往。但在今天,你开始会采用不一样的策略和同伴进行交往:首先是吸引同伴的注意力,你在建构区前整整跳了十来分钟的舞,这个举动引起了方梓旭小朋友的注意,于是你收到了他的邀请;接着你开始寻找话题,当你发现方**玩的越野车是你所知道的,你开始和他攀谈,于是就顺利地和方梓旭搭上了关系;然后你能敏感地发现同伴的需求,为他提供了各种积木,进行了互动,最后你能克制自己,让同伴喜欢你,从你摸摸车轮,玩玩车门,看得出来你也肯定很喜欢这辆越野车,但是当你发现方**没有舍弃车子的念头时,你并没有强制性地去玩车子,而是将车子上掉下来的积木进行整理,这个可是在同伴心里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相信下次方**还是会邀请你一起玩的!
下一步的机会和可能性
在观察中,老师觉得你还是处于比较被动地接受阶段,可能你还是不太自信,老师将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平台,也希望家长能多带你和同伴一起玩,让你更加自信,更加主动!
你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能使用疑问句和祈使句,且句子也比较长了,那么你能否和我们讲一讲你为什么没有直接进入到建构区?为什么没有玩你想要玩的越野车?你若能清楚地表述这些,相信有更多的小朋友能了解你,喜欢你!
教育随笔:成长心得
教育随笔:成长心得
又是一个学期的末端了,下来的终点站、在这去旧迎新的末端。我们该如何诠释在这一年短暂而漫长的岁月里,总结和叙述这一年的得与失。从中班下学期到大班也一年了,和小朋友们相处时光真的有开心有生气,也许更多的是快乐。在这个学期的工作学习,在社会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然而正是这个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时间段里、我一点一点的在积累、在吸取着各种幼儿教育的科学理论。我不再像是初入社会的那般稚嫩、反而不断从工作中历练自己,尝试做各种自己不敢尝试的工作、刚开始我很害怕、很担忧,但是有一个同事对我说:无论什么工作、什么任务、如果连自己都怀疑自己,那有谁还会认可你。对于这些东西,以后不管到哪里、都会用的着。就是这番话告诫着我:工作就是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我们去改革创新。这个学期即将拉下帷幕、在这帷幕背后,珍藏着我一年来得喜怒哀乐。我无法忘记、无法形容。总结这一个学期、工作上还是需要本着“爱心、细心、耐心、真心”去对待每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事秉着认真热诚的态度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们两位老师认真组织幼儿的每一次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能主动学习,多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幼儿逐渐积极参与、互动、探索,学习热情较以往越发浓烈,展现出无限的学习潜力,旺盛的求知欲。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我们都让每位孩子举手回答问题,在一次次的鼓励下,许多小朋友在上课时都能集中注意力了。当老师提问时,有些小朋友就会用求救帮助的眼光看着我们,这时当我们给孩子一个鼓励的眼光时,这时有的孩子就能勇敢的举起小手。引导幼儿自由活动,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内容,从而使能力弱的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使他们有所创新同时我们还根据教学不断地变更材料,经常丰富、充实区角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探索兴趣。通过一学期的活动,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活动常规和与同伴分享、合作的习惯,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也大有发展。
你们的成长老师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
教育随笔:一起盖高楼
今天的户外活动孩子们分两组用砖块和泡沫玩具来盖高楼,每组都有一名大家推选出来的小组长:宋柯馨和任敬宇,游戏开始,任敬宇组这组每人自由搭建,每人将自己拿到的砖块垒成了正方形的围墙,然后将各种体的泡沫垒到院子里,五颜六色的高楼在院子里拔地而起;宋可馨这组在组长的指挥下用砖块垒出了方方正正的围墙,墙面平整,高度一样,拐弯的地方衔接的特别好,一圈的墙上垒上了半圆、三角、拱形等泡沫,墙里盖得是高低错落的城堡。两组搭建完后孩子们欣赏两座高楼,大家分别说说那组的高楼漂亮,那个地方漂亮?宋可馨组盖得楼房得到了小伙伴的一致好评,最后获胜组小朋友每人得到小贴贴奖励,孩子们开心极了。
在主题活动“妙妙屋”的开展下,孩子们对搭建房子特别感兴趣,他们在了解了各式各样房子的基础上,对房子展开了想象,在区域,户外及部室活动中他们画房子、粘房子,剪房子、盖房子等,在友好的氛围中,同伴之间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在合作中发展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他们还收获了开心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