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中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豆子

发布时间:2021-05-05 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究活动说课稿

中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豆子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在学习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会跳舞的豆子教案吧。设计思路: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在指导幼儿观察自然角时,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许多小朋友把那些装有各种豆子的瓶子拿着摇晃,发出各种响声,叶梓询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较少,他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大,而湘湘的却因为瓶子里装满了花生发不出声音。湘湘急着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他的瓶子会响,我的却不会?”新《纲要》指出:要以问题引领幼儿进行探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幼儿探索和经验的建构提供适宜的支持性引导。我没有直接回答幼儿的问题,而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幼儿回家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究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在学习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3、积极参与交流,乐于把探究各种各样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红枣、米、汤匙、纸张、盘子等。

知识准备:

1、幼儿对所提供的农作物已认识,能说出名称。

2、请家长与幼儿查阅资料或与幼儿一起做实验。

活动重点:【zFw152.CoM 趣祝福】

要引导幼儿探究豆子的多、少、软、硬、大、小在瓶子中发出声音大小的关系。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比较豆子的大小、软硬、多和少在瓶中产生的声音大小的关系,使幼儿明白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活动过程:

1、以问题“豆子装在瓶子里,为什么有的会响,有的不会呢?有的声音较大,有的声音较小呢?”引入,请幼儿谈谈自己回家寻找的答案。

(由于是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许多幼儿回家后都很积极的寻找答案,有的问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实验。当然,老师在其中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把今天的发现让父母做一个了解,以便父母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2、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的答案。

① 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感知豆子的软硬、大小。

② 根据幼儿提出的方法,请幼儿选择一种豆子进行操作。

师: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③ 重点在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幼儿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软硬、大小、多少在瓶中产生声音的大小的关系。

(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又有了新的问题的提出:怎样才能更好地豆子装到瓶子里,而不让豆子掉下来呢?)

3、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把自己装好的瓶子与同伴进行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瓶子,试试对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实验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4、①得出结论: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②针对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的问题—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豆子才容易掉下来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

5、请幼儿利用手中的瓶子与教师一起随音乐起舞。

6、活动延伸: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

活动反思:

通过操作和探索,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对幼儿有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教师并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现,借助这种隐性示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让幼儿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大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乌龟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乌龟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探究中寻找答案,知道乌龟会跳舞的原因。

2、能通过动手探索发现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1、环境--一个适合探索影子的活动室。

2、教具:大手电筒、彩色的大乌龟、磁带《森林狂想曲》。

3、学具:每人一个小手电筒、一张白纸、一个彩色的纸乌龟、一张记录表;水母、章鱼、海马等图片若干;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探索兴趣。

播放音乐,教师在手电筒、胶水和白纸的帮助下示范乌龟跳舞。

教师:"小乌龟跳得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二、探究质疑--自主探究质疑,体验发现乐趣。

(一)第一次尝试。

1、教师引导、鼓励幼儿在白纸、胶水、手电筒的帮助下进行大胆尝试。

2、帮助幼儿发现小乌龟"跳舞"的秘密。

讨论:"小朋友,你们的小乌龟'跳舞'了吗?" "小乌龟为什么会'跳舞'的呢? 为什么有的不会跳舞3、展示"跳舞"与"不跳舞"的乌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寻找发现其中的秘密。4、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手电筒的光照在小乌龟上就出现了乌龟的影子,当小乌龟的头、尾巴和腿都没有涂胶水,并且都向上翘时手电筒动了,小乌龟的影子也跟着动了,看起来就好象乌龟在'跳舞'了。"(二)第二次尝试。

1、再次探索前的设疑:"小乌龟会跳哪些动作呢?"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演示记录。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手电筒朝哪个方向动?,乌龟的影子会在哪里动。"2、幼儿动手尝试、探索发现光源位置和影子位置的关系,并记录结果。

3、幼儿做好记录后,与其他幼儿交流。

4、展示幼儿的记录,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归纳总结:当手电筒的光朝那方向,小乌龟的影子就朝那个方向。

5、随音乐表演,从玩法上进行调整,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反思: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和。对有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参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也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开-锁》:大班科学活动开-锁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能在运用标记后更快开锁,初步理解钥匙和锁的对应关系。 乐意接受挑战并能解决不同锁开锁的问题,体验和分享与同伴努力之后成功的喜悦。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开-锁教案吧。

《大班科学活动:四季花卉》:大班科学活动四季花卉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交流、分享几种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花:迎春花、桃花、荷花、菊花、桂花、腊梅花。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加深对四季花卉的认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四季花卉教案吧。

《大班科学教案:颜色对对碰》:大班科学活动颜色对对碰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引导幼儿通过玩色,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些新变化。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颜色对对碰教案吧。

中班科学教案——豆子会“跳”吗


中班科学教案——豆子会“跳”吗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试一试。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数一数,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想一想,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注意事项:

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豆子在跳舞》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豆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豆豆被泡大了。

(2)豆豆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试一试。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说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数一数,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想一想,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注意事项】

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幼儿百科:豆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形状像豆粒的东西。

中班科学活动精灵舞会


中班科学活动精灵舞会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了解塑料制品与纤维布通过摩擦后能产生有趣的静电现象,初步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知道如何有效预防静电,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精灵舞会教案吧。活动目标:

1.了解塑料制品与纤维布通过摩擦后能产生有趣的静电现象。

2.初步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知道如何有效预防静电。

3.大胆猜测,善于发现,喜欢科学探索活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巫师服

2.操作材料(塑料管,铅笔,玻璃管,塑料球等)

3.音乐(舒缓安静音乐和蓝精灵音乐,哭泣音乐及格格巫出场音乐)

4.记录单(幼儿记录单,教师整体记录单)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导入: 音乐蓝精灵——精灵跳舞

师:天气真好,美丽的森林里,一群蓝精灵正在欢快的跳着舞!(师开始配乐操作“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师:小朋友们请你来猜一猜,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可爱的蓝精灵在桌子上跳起舞了呢?

2.实验过程:

幼:是手里的那个吸管。

师:可是老师手里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吸管而已,为什么它就能够让精灵们跳舞呢?

幼:有胶水,吸铁石。。。

师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看一看,试一试。

师:那你来,摸摸看(拿着试一试!)

师:小朋友们睁大眼睛,再仔细的看一看老师是怎么让精灵们跳舞的。

师配乐第二次操作(突出摩擦的动作)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刚才老师在衣服上摩擦了!

师:哦那你来试一试,看看在你的衣服上充分摩擦后,这个吸管能不能够变成神奇魔法棒!(请小朋友来试一试)

师:那除了在衣服上摩擦可以产生魔法,在我们身上的其它部位摩擦能不能让小吸管同样也产生魔法呢?

大家猜想?

师:你觉得在哪个部位摩擦可能会产生魔法?

师:低头,椅子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吸管,大家快来试一试吧!试完以后请大家把吸管暂时放到这个盒子里,然后坐回到小椅子上,告诉老师你的发现,开始尝试吧!

师:好,请把吸管送回家,坐回小椅子上,来告诉老师,刚才你们拿着吸管在哪里摩擦产生了魔法?(请小朋友上台来拿着老师的吸管进行操作演示)

教师总结:原来啊,吸管和我们的衣服,裤子,头发充分摩擦后,就会产生神奇的能量,它叫做静电,有了静电的吸管就可以变身为神奇魔法棒,来带着蓝精灵跳舞。

师:孩子们你们真的很善于发现,现在让我们和蓝精灵们一起跳舞吧。

打开音乐(格格巫出现的音乐)

格格巫:阿拉卡砸,哼哼,你们休想,我是不会让你们开心的,哈哈哈哈。(拿走了魔法棒)

师:哦,天哪!孩子们没了魔法棒精灵们就再也不能跳舞了,看蓝精灵坐在地上伤心的哭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啊?

幼:我们来帮助他。。

师:怎么帮助呢?咱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什么材料可以替代魔法棒吧?

幼:再找点吸管,梳子。。。

师:孩子们,你们真热心,想法也很好,看!这里有一些纤维布和各类材料,小眼睛仔细观察,如果纤维布和哪种材料摩擦后产生了静电魔法,就请你拿着记录单,在相应图片的下方格子里打上对号,如果很遗憾,没有静电魔法产生,我们就在图片下面的方框里打上差号。

师:好的,现在请大家拿好纤维布,到后面去找到可以替代魔法棒的材料吧,大家要充分摩擦,认真操作,一一记录。

师:操作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带着你的记录单回到座位上安静的等候一会,最后操作完成的孩子请记得把材料送回到盘子家哦!

师:哇,从记录单上我就能够看出来,大家发现了很多可以替带魔法棒的材料,我们一个一个来看一看。

师:首先牙刷,什么材质的呢?好,我们打的都是对号,说明它和纤维布摩擦后能产生静电能量,是不是这样呢,来试一试好吧。

师:嗯,经过试验,我们发现塑料牙刷它真的可以替代魔法棒。

师依次验证记录单的结果,突出强调材料的材质并把最终实验结果记录在大记录单上,

师总结:好,一起来看,经过纤维布摩擦后能够产生静电的这些材料有什么?

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什么做成的呢?

师:没错,所有的塑料制品和纤维布摩擦后都可以产生静电!

师:你们还知道有什么东西是塑料制作而成的吗?

幼:塑料玩具,塑料杯子,塑料盆。。。

师:说得真好!大家真的好厉害,帮着蓝精灵找到了能替代魔法棒的材料,快把好消息告诉蓝精灵吧。

幼:蓝精灵你别哭,我们帮你找到了新的魔法棒。

蓝精灵:哦,太好了,谢谢大家,你们愿意一起跳舞吗?

幼:愿意!

师:好,那这次我们一定要拿好材料,千万别被格格巫抢跑了。

音乐响起,拿着操作材料开始跳舞。

师:和精灵们跳了一会舞,也累了,把魔法棒送回家,我们坐回椅子上休息会吧,我们手中普通的材料经过摩擦之所以能够变身为魔法棒是因为摩擦后会出现一种叫什么的能量啊?

幼:静电的能量。

师:对,那生活中你遇到过静电现象吗?

幼儿讨论。

师:播放PPT

师:遇到静电,感觉怎么样?

幼:疼,烦恼。

师: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防止静电呢?

师:在屋里的时候我们要尽量保持空气湿润,天气干燥的时候要注意擦涂补水霜,接触可能带静电的物品时我们还可以双手先摸一下墙壁,这些都可以有效的帮我们预防静电。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光塑料和纤维布摩擦会产生静电,还有一些其他材质的物品相互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哦。

3.结束

师:和蓝精灵说再见吧,咱们再去外面找找看还有什么材料,在一起摩擦后会产生神奇的魔法,好吗?

(音乐蓝精灵)老师带着幼儿离场。

活动反思:

1.设计活动时不光要自己反复说,更要注意去试课,提前预知可能发生的情况。

2.当幼儿记录能力不强时,可以选择小组记录的方式。

3.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不宜过多,具有代表性,易操作最重要。

本次科学活动孩子发现了神奇的静电现象,对科学有了很浓厚的探索兴趣,但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有误,导致有些幼儿记录单记录失误,下次一定要注意试课,才能真正知道你提供的材料,你的设计是否真的适合孩子。

相关推荐

  • 大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乌龟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乌龟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探究中寻找答案,知道乌龟会跳舞的原因。 2、能通过动手探索发现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并...
    2021-07-26 阅读全文
  • 中班科学教案——豆子会“跳”吗 中班科学教案——豆子会“跳”吗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小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罐宝宝 说课内容 一、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年龄普遍在3—4岁左右,思维呈现出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由于小手肌肉组织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活动性较弱。利用幼儿对周围的声音感到新鲜好玩的现象,设计此活...
    2020-01-0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豆子在跳舞》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豆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
    2020-11-04 阅读全文
  • 中班科学活动精灵舞会 中班科学活动精灵舞会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了解塑料制品与纤维布通过摩擦后能产生有趣的静电现象,初步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知道如何有效预防静电,适合幼儿园老师...
    2021-05-02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乌龟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探究中寻找答案,知道乌龟会跳舞的原因。 2、能通过动手探索发现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并...

2021-07-26 阅读全文

中班科学教案——豆子会“跳”吗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

2019-12-12 阅读全文

说课内容 一、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年龄普遍在3—4岁左右,思维呈现出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由于小手肌肉组织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活动性较弱。利用幼儿对周围的声音感到新鲜好玩的现象,设计此活...

2020-01-0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豆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

2020-11-04 阅读全文

中班科学活动精灵舞会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了解塑料制品与纤维布通过摩擦后能产生有趣的静电现象,初步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知道如何有效预防静电,适合幼儿园老师...

2021-05-0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