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生活是幼儿学习的源泉
发布时间:2021-05-07 教育随笔 什么是教育笔记 小班教育随笔趣味运动会结束了,孩子们还沉浸在夺得冠军的喜悦之中。只听川川对涛涛说:“在蚂蚁运粮接力比赛中,秀秀爬得最快,她是5号。”满脸的幸福溢于言表,仿佛他就是秀秀。
“她在2跑道。我家就住在2号楼,3单元406。”涛涛接过话茬说道。他竟然由比赛联想到了数字上!我不动声色,继续静听他们的谈话。
“我家的车牌号也带6,鲁J52506。”乐乐小声地说。
“电梯上有许多数字,我轻轻一按,很快就把我送到了14楼奶奶家!”
“110、119、120,这些号码可不准乱打!”健健像个小大人,大声叮嘱道。
“114是查询台,可查询号码,上次爸爸就是打了这个号码,查询到了疾控中心的电话,我才去打预防针的。”明明一口气说完,憋得脸都红了。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不亦乐乎。
“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我也凑了上去,彻底把话题引到了数字上。
正愁插不上嘴的菲菲发现了我,拉住我的手:“张老师,上次我爷爷住院,我和妈妈去看他,发现病房门上和爷爷穿的病号服上,病床上的数字都是一样的,都是15,连吊瓶上都有。”
我为之一振,她的观察可真仔细!我感到非常惊喜,可不是吗?我想让所有的孩子听到。故意装作没有听到。于是,我招呼孩子们安静下来。转过头对她大声说道:“菲菲,我没有听到,你把你的发现再说一遍,好吗?老师和小朋友都竖起耳朵听着呢!”爱表现的菲菲又大声重复了一遍。我带头鼓起了掌。
“我坐火车的时候,发现火车票上也有数字!”孩子们更起劲了。
“飞机票上也有!”
“去火星的票上也有!”菲菲又抢着说。这显然加上了她的想象——她满脑子里充满了奇思妙想。
“没有去火星的票……”艳艳嘲笑似的说道,声音提高了一倍。
“爸爸说,科学家发现,火星上有生命,我想……我想,那将来也一定有去火星的票……”菲菲急得脸都红了,她求救般地看着我。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等待我的回答。
“菲菲说得对,科学家发现,火星上有生命存在,不过,这只是推测,假如有外星人存在,或许真的会有去火星的票呢……”孩子们的讨论还在继续……
孩子们的讨论还在继续,我认真地聆听着。虽然孩子们的世界既有现实的,也有想象的,但是,这些都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源于孩子们生活的经验,是他们对周围事物主动地观察,是他们的兴趣使然。正如张雪门所说:“经验不是特殊的东西,经验是和环境相接触而来的。儿童在环境中,每天从早至晚,凡耳所听,目所见,手所触,鼻所嗅的都是经验。”所以我们应该秉承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带孩子们走出家门,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拓展孩子们的生存空间,开阔孩子的视野,让生活这本活教材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解放孩子的大脑,使他去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去做;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去看;解放孩子的嘴巴,让他去说;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做喜欢做的事;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自由发展。”让他们徜徉在生活课程这个广阔的海洋里,去捡拾五彩缤纷的知识珍贝,体验探索的快乐,收获幸福的喜悦,激发更多的想象,产生更多的发明创造,成长为一个个小爱迪生、小爱因斯坦,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wWW.373939.cOM 实用申请书】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教育来源于生活
教育随笔:教育来源于生活
起初是这样的……
“老师,我今天发现幼儿园路边开了一朵小小的花。”
“那小朋友知道花儿为什么会开呢?”
“它想让大家看看它有多漂亮。”
“它想晒晒太阳”
“它睡了一个冬天,睡够了”
“是因为春天来了”……
一个平常的日子,只因为一个小朋友发现路边开的一朵小花而引发了大家童言稚语的展开了关于春天的讨论。春天会藏在什么地方?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我们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结合季节特征,生成了一系列的“寻春之旅”的生活课程。
一、炯炯亮眼找春天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寻求家园合作,让孩子们带着已有经验,还有等待他们一切未知的春天的秘密,拉起爸爸妈妈的手,走向户外,开启了寻找春天的秘密之旅。
春天,藏在绿油油的嫩芽里,春天,藏在五颜六色的花朵里,春天,藏在徐徐的微风里,春天藏在柔媚的阳光里……
和爸妈一起寻找春天,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也增添了亲子陪伴的乐趣。孩子们用脚步、用眼睛、用双手探索着春天,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找到了春天的秘密。
二、小小巧手绘春天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一丝想象,一点创意,就能构成一个美丽的画面。我们组织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画笔,将自己喜欢的春天跃然纸上。
三、乐趣童心玩春天
春天,怎么能少了游戏呢!我们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追逐着、奔跑着,“贴膏药”“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每一个孩子们喜欢的传统游戏都能带来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在春天的怀抱里尽情的玩着、闹着……
生活即教育,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因着孩子的小发现这样的教育契机,借着寻找春天的系列活动,让孩子们走向户外,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说说、看看、听听、闻闻、摸摸、玩玩,亲近了大自然,放飞了心情,感受了生活的美好,探索了春的奥妙,不负春光,邂逅成长!
教育随笔:教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每一次中午起床,我们班上的三位老师都会反复检查孩子的鞋子,每一次检查都会发现有小朋友将鞋子穿反,而且你让他换过来,再次去检查的时候,她的鞋子还是反的,这让我们三个老师都很无奈。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抖音上学到了一个关于《鞋宝宝》的小律动,觉得特别的好玩,于是我就想将他运用到孩子起床创鞋子这一环节中来。每一次小朋友起床穿鞋子这一环节中来。每次小朋友起床穿鞋子的时候,一边把小脚并拢,一边说儿歌:两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高兴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对背。我还让他们穿完鞋子以后认真检查,有的小朋友嘴里还嘟囔着“高兴了……,生气了……”。对那些经常穿反鞋子的小朋友,我就单独给他们讲解,虽然刚开始还会有孩子穿反鞋子的小朋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那几个经常穿反鞋子的小朋友不再穿反鞋子了。
从这件之情中,我领悟到班上的小朋友特别喜欢让老师念着儿歌,伴随着老师的儿歌做事情,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要多搜集一些和生活相关联的儿歌,并将他运用到小朋友的生活中,此外,我还搜集了教宝宝叠衣服的儿歌等等,班上的小朋友在这些生动形象的儿歌带动下表现的越来越棒了,同时,我也深切的体会到教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教育随笔:大自然是幼儿的快乐之源
教育随笔:大自然是幼儿的快乐之源
“大自然和社会”这一活教材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让幼儿的身心在与大自然和社会的广泛接触中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我们班继续开展了《自然环境与幼儿和谐发展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并且结合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㈠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场所
由于我们幼儿园有着独特的自然优势,而我们班的孩子对大自然更有着天然的亲近之情,如山坡、种植园地、草地、树木等都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场所。而以前,每一阶段过后,我们老师总会注重于把活动室环境布置得更完美、漂亮一些,但这些是否从孩子们兴趣爱好处出发就不得而知了。可我们却忽略了室外环境——小山坡、草地、种植园地等这些竟然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场所。有一次,我们带领孩子们户外自由活动时,竟发现他们都去了那个小山坡,在山坡上,三五成群的孩子围在一起观察“蚂蚁运豆豆”的全过程,又有一群孩子则在捡小石头,此时小山坡的亭子里笼罩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欢乐的气氛围绕着他们,孩子们在全身心的接触大自然的同时,也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在这里,他们无拘无束,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这是我们在室内游戏活动中所不能见到的情景。
同时我们又看到孩子们脸上浮现出的快乐,都是发自内心的,那么真实,那么逼真!这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常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于是我们利用这一教育契机,设计了一系列适合大班幼儿的“我们爱大树”活动,在教室增添了此主题的墙面,和孩子们一起设计,贴上自己的手印,一起“盖章”许下爱护大树、爱护大自然的诺言。孩子们充分走进大自然,去了解大自然中的奥秘,扩大他们的眼界,同时也增添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真是寓教于乐!
㈡让大自然进入我们的活动室
让大自然进入我们的活动室,使孩子一进活动室,就仿佛置身与大自然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是指我们的环境布置能体现季节的特点,如墙上贴的、挂的、自然角里摆放的等等都要反映季节的特点。另一方面是指投放的区角材料也要体现季节特点。如环境的布置,其中除了要有童趣外、更重要是贴近自然,而且又能体现季节的特点。如春天,观察幼儿园里的柳树后,根据我们班孩子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我们师生共同制作了一棵高大的柳树竿,孩子们又用绿色皱纹纸制作一根根又细又长的柳条,别看他们的动作是那样的笨拙,但做起来又是那样的专心,一棵高大茂盛的柳树胜利完成了。又如,我们又用彩皮粘贴了各种小花和蝴蝶;用自己稚嫩的小手点画了美丽的桃花等。在墙面上丰富出一幅幅充满稚气的春天的故事,使孩子们骄傲的感到:“这是我们自己做的,你们看!漂亮吗?”同时我们又结合缤纷纸艺班级特色,设计了“春天畅想曲”这一主题墙面,将各种各样的与春天有关的折纸作品陈列出来。这时孩子们通过自己参与布置,真正感知到了春天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这么多的奇妙变化。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都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环境资源,扩大孩子们的学习场所,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鼓励孩子在大自然的中学习、探索和发现。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才能促进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快乐成长。
㈢开辟种植园地,体验丰收的喜悦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为了丰富幼儿的视野,了解不同植物的种植过程,体验自己劳动的快乐,我们班终于有属于自己的种植园地。在种植园地里我们和孩子一起种上了辣椒和土豆。一说到劳动,我们的孩子们最积极踊跃的了。他们很勤劳,很热心,也很能干,他们最愿意帮别人的忙.虽然孩子们没有种植的经验,年纪还小,有些事情做不了,但是我们的这种热爱劳动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
一开始我们要把种植园的植物清理掉,然后再更换新的植物。瞧,孩子们分工合作:有的刨土、有的种植,有的浇水,不一会儿,种植园地里的秧苗棵棵迎风微笑,当种植活动结束的时候,孩子对种植方法的认识已经基本形成。有的孩子还说:“种土豆真好玩,我们下次再玩吧!”在孩子感受快乐和满足的那一瞬间,让孩子从小感受种植绿色的好处就在孩子的意识中自然形成。活动中幼儿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的意识渐渐萌芽。这种精神是一定要发扬光大的,即使做事做的慢或是做不好,但都可以慢慢来的。做了总比不做的好,毕竟劳动最光荣。
良好的应答环境是根据幼儿探索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创设的,要充分估计幼儿探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种植的过程中,除了孩子们需要我解决的问题之外,对于孩子们不让我干预的问题,我耐心宽容地等待他们的自己的探索。种植园地和瓶瓶罐罐里的种植的结果,我等待他们自己发现;我要求让我种植的辣椒和土豆保持一片净土。怎样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善于观察,从观察中学习探索,从探索中学习思考,从思考中感受成功的满足与乐趣。当我们不断动手操作之后,反复思考的过程就是劳力上劳心。无论教师还是孩子,都获得了劳力上劳心的经验。教师思考的是如何把孩子的探索引向深入,孩子思考的是怎样把辣椒宝宝和土豆宝宝种好。我们把各种成功经验总结出来之时,就是新的价值产生之时。
㈣将多彩的大自然、大社会景观微缩搬入幼儿园,拓展幼儿的生活环境
在生活中,我们让幼儿多多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对幼儿在自然中的一个“发现”给予重视认真对待的神情,鼓励或夸奖的语言,引导和传授知识的良好心态,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探索欲,以在大自然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意志力。
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的大自然,对活泼好动求知好问的幼儿,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我们要抓住这一点,让幼儿更多的探索大自然,从而培养幼儿的意志力。有了对大自然的爱,再教育幼儿从小爱护大自然,不随便摘花折树,不伤害小动物,不要乱扔垃圾污染环境,做个保护大自然的“小卫士”,让绿地有生长的机会,让万物有所依,让大自然永远生气盎然,使幼儿在大自然中更好地发展。
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自然灾害也会不断发生。要避免自然灾害对幼儿心里的不良影响。比如地震海啸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恐惧害怕心理。应让幼儿了解它们,学会一些技能。比如:看动物现象来预见地震,在大自然中训练和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使其未来创造改造大自然,更好的适应大自然。
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孩子的这颗宝贵的童心,并应多向孩子学习,学会与大自然交朋友,只有这样,也才能够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孩子更多的了解认识学习适应大自然,任重而道远,从现在开始让孩子从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随笔:绘画源于生活
在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们一起讨论了“我的小商店”设计属于自己的商店。在开始的时候让幼儿构思自己的商店是买什么东西的。大部分的幼儿女孩子就是要买漂亮的裙子,男孩子就是汽车。这时候提出更多的想法还有什么店铺。
我们的优优小朋友就说自己要卖鱼。并且说卖鱼的地方会有大大的鱼缸,小鱼在里面自由自在的游泳。在画面上上可以看出鱼儿有各种各样的并且鱼缸的样子也不尽相同。最主要的是优优小朋友抓住了买卖商品的特点,要有售货员,售货员面带笑容的在招揽顾客。还设置了柜台。房子的上面设计有招牌。另外的于子豪小朋友他在和其他男孩子设计的汽车店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抓住了交通工具的整个集合,将车辆店改变改装车的车店于子豪介绍说:“这里的汽车都可以经过改编变成新的车辆,给他加上滑板。”教师询问:“那你的店铺是做什么”“就是改装车的地方”。这就使幼儿在同样的美术设计之中的不同之处。大班的幼儿愿意和他人分想自己的和交流自己的艺术作品和美术的体感。并且在和老师和小朋友的交流之中得到认同。在交流的时候他们的美术干就逐步增强。
美术活动就是源于生活,我们在引导幼儿美术的时候应该要根据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知识的多少来丰富他们的见识,激发他们的灵感加入到自己的美术作品之中。在平时应该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里特点以及审美的发展水平组织幼儿的艺术与欣赏活动,在活动的时候还应该关注选择那些贴近幼儿生活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教育。大班如果在进行买卖的教育,可以选择欣赏海报、有特点装修的店铺等,让幼儿欣赏观察,这样有利于幼儿创造作品。
教育随笔:幼儿的生活
教育随笔:幼儿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为主要目的。而幼儿的科学教育也不列外。《纲要》也明确将幼儿的科学教育目标定义为: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并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萌发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由此可见,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加关注自然,更加美好的生活。教育应以帮助人们适应现实及将来的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我们恰恰遗忘了这一点似乎怀着一种“任务”意识去传递知识,教授技能。对“幼儿学习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孩子在生活中可以运用那些方面的知识呢?”等问题缺乏思考。导致幼儿的认知与言行脱节。在科学活动《落下来》这个活动中,物体落下来是孩子们十分常见的现象,在孩子们熟悉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科学活动探索,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物体下落的现场和影响因素,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也十分感兴趣。
现在有些科学活动的内容没有贴近幼儿生活,脱离幼儿已有的经验,脱离生活,追求新颖,选一些幼儿不熟悉或不理解的科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即使费时间讲解,幼儿也不敢兴趣,,因此,我认为科学启蒙教育应以幼儿的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周围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更贴近幼儿生活实际,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学习,最终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困难。我们选择科学活动内容时,要从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身边小事入手,将教育活动贯穿于幼儿生活活动中。
身边的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身边的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一提到发明创造,人们往往认为这是科研所的工作,是科研人员根据专门的设计研究的课题在办公室做的事。
其实不然,从古到今,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不是根据专门的设计研究课题研究出来的,而是从我们身边寻常的生活中得到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或视而不见。
其实,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问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创造资源。
要想让幼儿树立起发明创造的信心,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教育孩子时时刻刻注意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
观察是产生发明创造构思的重要源泉。
要教育孩子注重观察,注意身边发生的一切,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遇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
这样,孩子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那怕是微妙的创新、发现,老师也要给予肯定。
如何提高幼儿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呢?老师应注意一下四点:
1.引导孩子观察要有目的。
也就是说,要明确观察什么。
2.观察要仔细。
要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微小变化。
3.观察要深入。
要内外观察,由浅入深,直到发现事物的特征与本质。
4.提醒孩子观察时要有比较,从而找出新发现、新问题。
关于“身边的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教育随笔:幼儿的生活意识教育
儿童行为表现:游戏开始了,娃娃的妈妈沈奈儿来到了菜场买菜,她买了蘑菇、鱼、长江豆、还有很多水果。回到家以后,一下子全倒在了果子里,用锅铲抄了起来,烧好了以后,拿着碗过来盛菜,一个碗里盛里苹果、鸡腿、蘑菇;还有一个碗里盛了菠萝、葡萄、鸡蛋……我上前询问:”水果需要烧吗?”娃娃家的爸爸周毅说:“水果不能烧的。”沈奈儿一声不吭,埋头抱着娃娃。我忙说,没关系,以后水果买回来记得放冰箱哦,要不然会坏掉的。菜要洗洗再烧!沈奈儿好像明白了似的,马上把水果放进了冰箱,锅子里还有很多的“菜”需要整理了。
行为分析:小班的孩子对于菜的概念还比较模糊,由于我们把菜水果放在了一起,所以才会导致孩子进行混淆。孩子在娃娃家里都放在了一起,收的时候她们无法分别整理水果和菜,就会直接倒在一起,这样每次结束整理又非常不便。希望通过这次游戏,能够让他们在水果和蔬菜分类上得到改善。
措施:1、与幼儿讨论师:菜场买菜和水果,回家以后是怎样处理的呀?你们平时吃水果也要烧吗
2、在货架上也贴上记号。
幼儿教师随笔:学习是种快乐
悄悄的,阵阵热风轻轻吹走了春日的温暖。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前斜射入我的眼眸,不由得轻眯了一下眼。
渲染在指尖的光映照了内心深处的纯真与欢乐,我伸手去触摸那根牵线——隐隐的、无形的。但是这根线,它系着责任,系着义务。
这根线,如风筝,在虚空中摇摇欲坠,而最亮的光被一层无形的玻璃盖住。快乐便是飞向最亮光的那双翅膀。每一位幼师的心灵最深处往往都是幸福的。学习,它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火,在远处召唤,牵引自己,让求知者在知识的海洋里随心所欲;让求知者在智慧的天空中尽情欢笑;让求知者在研修学习中品味真正的人生。
每当自己漫步在知识的田园中时,自己的身后围绕着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或许学习带给自己的只有一部分,把这一部分知识真正的融会贯通献给那群可爱的小天使们却才是拥有真正的快乐。
快乐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快乐不需要太多的代价,只是看你如何去发现它,只要我们愿意,用一颗激情的热情的心去爱护它;用心关注它,快乐就向你招手,即使炎炎夏日,研修学习带给我的快乐却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