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个性孩子”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1-05-11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孩子的教育问题

案例一:因为班内见习的老师比较多,孩子们感觉好奇,所以盛饭时,总是个别幼儿大声说话。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老师耐心劝说,但是,有一位幼儿故意躺在地上大叫。

案例二:老师上课的时候,老师在前面讲,个别幼儿在下面大声讲话,故意做出令小朋友好笑的样子,等其他幼儿哈哈大笑,他就高兴了,变得扭屁股或挤眉弄眼,老师的课堂秩序变得混乱不堪。

案例三:实习的老师在后面做玩教具,个别的孩子随便下座位去拽老师的头发,目的是引起实习老师的注意或让她们抱一抱。

案例四:区域活动收拾东西的时候,总是看见几个“个别”孩子将积木或手工纸故意往地上扔,有时还踩一下,觉得很好玩。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个别表现比较随性、顽皮,凡是反映较强的孩子特别喜欢吸引别人的注意,如果不行、不顺就会大吵大闹,常引得老师着急生气。

班内因为有了这样几位个性孩子的存在,班级秩序有些乱。该怎样教育和引导这些孩子呢?我改变了以往的急噪、焦虑,而以平静、平和的态度来对待、解决。

1、调整心态,不与其正面交锋。在孩子情绪激烈的情况下,我先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平静的心态解决事情,以免事情的进一步激化,然后寻找时机,主动地与他交流,分析原因,引导他寻求解决事情的办法,使孩子这种强烈的情绪得以缓解。

2、积极与家长交流,取得理解和配合。针对孩子的情况及时和家长联系,与其交流,传授正确的指导方法,步伐一致来对待孩子的情绪反应,慢慢缓解情绪反应的强度。

3、循序渐进,适时强化。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等到他对待事情情绪有所改观时,我们就及时给予认同,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意识到进步后的“益处”,增强自信,从而渐渐使情绪反映强度降低。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法国家长对孩子的感性教育


法国人认为尊重孩子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基础上再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因此,法国儿童教育的着重点放在对孩子的感性教育培养上。

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法国,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父母都不会先指责孩子,而会先问事情的原因和孩子当时的想法。听完事情的经过后,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方式会使亲子间形成互相信赖的关系,即使父母再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法国家长会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通过对话使孩子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然后主动地去做。法国家长从来不逼孩子去做事情或者应该怎样做,他们认为让孩子理解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

培养孩子的个性和独立能力

如果家里有客人,法国孩子都会回到自己的房间,因为那里才是他们的自由空间。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由和个性,法国家长会让孩子自己装饰房间和选择如何玩耍。法国家长还经常和孩子一起旅行,通过对文化艺术的亲身体验来让孩子感受生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是无条件地为孩子排除困难,而是让他们自己面对困难,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孩子的判断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们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能够使他们更多接触社会的条件,从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他们认为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和独立性比什么都重要。

有创意性的感性教育

法国的儿童教育都是围绕着感性教育进行的,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孩子进行音乐和美术的指导上。法国所有的幼儿园都把美术教育看成是教育的根本,幼儿园全部课程的80%以上都和美术教育有关。在家庭里,手工制作用的材料要多于其他的玩具,为了使孩子随手就可以画画,家长在墙上贴了很多可以绘画的纸张,家里到处都是绘画用的工具。法国孩子对建筑物或对音乐和美术的认识比其他国家的孩子更早,他们看见一幅画,就能谈到配色、素材、明暗、构图,等等,能够说出对画的感想。

法国的幼儿园、学校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意性,他们重视培养孩子把感觉到和看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重视孩子们参观和旅行之后的活动。在文学教育方面,老师让孩子把所读到的画出来;在地理、音乐方面,老师也尽可能地使孩子通过联想找到感觉,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个性,培养孩子们对艺术的热爱。

了解孩子个性的九个参考


导读:你了解孩子吗?或许还只是对他一知半解,下面我们帮你列出一参考项,帮助你对孩子的个性有更好的理解。

活动量:他是一刻不停地奔跑还是会静静地停下来闻闻花香;

规律性:他每天都会在接近的时间里吃饭、睡觉,还是很少让你有规律可循;

趋避性:他十分乐于接受新鲜口味,还是对无论见过多少次的邻居依然躲躲闪闪;

适应能力:他到了奶奶家依旧能够平稳入睡还是只能适应自己的小床?

情绪:你每天上班后他都高高兴兴地迎接你还是一见你就会哭闹一通?

持久性:他可以长时间集中精神于你们的游戏,直到你说“我们该结束了”,还是很容易受到其他人和事物的影响。

反应强度:他对陌生人无论喜恶都反应强烈,还是即使受到轻微伤害依然保持微笑与安静?

敏感程度:他可以马上分辨出你更换了奶粉的品牌,还是即使尿裤已经厚厚地也没有什么不适?

注意力分散程度:他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很快以玩具、电视节目分散他的注意力,还是即使唱歌、抚摸都不能安抚他的情绪。

色彩可判断孩子的个性


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自己无意识的色彩偏好,孩子们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绘画水笔,总有一两种色彩早早需要“补仓”;去童装柜台买衣服,款式再怎么新颖可爱,售货小姐也无法说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颜色。

对颜色的无意识选择有可能说出了孩子的内心秘密:他的深层个性与旗帜特征;孩子极端地热爱某一种颜色,他的个性往往越突出,这种个性常常是他优点和缺点的“爆发点”。找准了这个“爆发点”,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既然颜色说出了孩子的秘密,我们可以运用简洁有效的“颜色疗法”,来对孩子的某些“极端个性”加以矫正。

喜欢黄色

喜爱黄色的孩子有两种,一种是坦率地表现当时的心理状态,而另一种则将不满足转化成一种强烈的愿望。两种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对于一个喜爱黄色的孩子,应注意是属于哪种类型。后者之所以喜爱黄色,乃是想凭借色彩来弥补事实的不足,对于存有此类色彩偏执倾向者的矫正法,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满足其需求,让他到户外去接触阳光。

如果一个孩子住在有广大庭院的房子,或附近有绿地、公园,而又喜爱黄色时,该怎么解决其心理状态呢?我的判断是——此类小孩,如果不是生长在极幸福的家庭,就是缺少母亲的抚爱,二者必居其一。如果在色彩知觉已固定化的阶段(如高中),依然选择黄色,那么,大体来说,这个孩子必是健康的。

喜欢绿色

较喜爱绿色的城市孩子,大部分是属于“生活环境贫乏”者。这里所谓“生活环境的贫乏”,并非指经济上的贫困,而是心理上的贫乏,例如:当孩子一打开窗口,只见邻居厕所的水泥墙,而不见青翠的花草树木,这就是“生活环境的贫乏”。在这种情况下,小孩子对于绿色所代表的清新活力的形象,必然心怀憧憬,而直率地表现在对绿色的需求上。想矫正此类孩子的偏色心理,须制造一个能满足其欲望的环境,让他一打开窗户,就可看见青葱翠绿的草地树木。如果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者,则尽量利用假期带他到郊区山间,接受大自然的青绿。居住在乡下的孩子,由于长久住在举目青翠的绿色大地中,所以,在色彩心理测验时,大部分对于绿色都不会有特别的需求。

喜爱红色

“喜爱红色的小孩子”是正常的。许多年轻的母亲,在爱子心切的情况下,对于“老喜欢用红色绘画”的小孩子多感到不安,其实这是不必要的顾虑。小孩子对于色彩的反应,正如同原始民族一般,比较喜欢红色。

喜欢紫色

喜欢紫色的孩子情感较脆弱或缺乏勇气。大体而言,选择中间色或紫色的小孩子,大部分缺乏冲劲与勇气。

喜欢黑色和蓝色

喜欢黑色和蓝色的孩子不是“健康不佳”就是“较具神经质”。

延伸阅读:宝宝性格与偏爱颜色

发现之一:

粉红色-依附性特别强

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欢漂亮的粉红色。如果您所爱的小女儿喜欢粉红色的话,表示您的家庭经济环境在一般水准之上,而且,也象征着双亲爱心的充分表现。

在爱心的保护下,这种女孩子多具备“高度审美观”、“细心体贴”,“优雅”,“柔顺”的物质,亦正是吸引人之处。

全面了解你的孩子个性


导读:如果我问你,你了解孩子吗?你肯定会说,我当然了解自己的孩子了,我知道他喜欢吃什么,他最爱做什么,最喜欢的人物、颜色...,也许你能列举一大堆,但是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你了解宝宝的个性吗?以下几方面将更有助于我们父母加深对宝宝的了解。

九方面全面了解孩子个性

适应能力:他到了奶奶家依旧能够平稳入睡还是只能适应自己的小床。

活动量:他是一刻不停地奔跑还是会静静地停下来闻闻花香。

规律性:他每天都会在接近的时间里吃饭、睡觉,还是很少让你有规律可循。

趋避性:他十分乐于接受新鲜口味,还是对无论见过多少次的邻居依然躲躲闪闪。

情绪:你每天上班后他都高高兴兴地迎接你还是一见你就会哭闹一通。

持久性:他可以长时间集中精神于你们的游戏,直到你说“我们该结束了”,还是很容易受到其他人和事物的影响。

反应强度:他对陌生人无论喜恶都反应强烈,还是即使受到轻微伤害依然保持微笑与安静。

敏感程度:他可以马上分辨出你更换了奶粉的品牌,还是即使尿裤已经厚厚地也没有什么不适。

注意力分散程度:他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很快以玩具、电视节目分散他的注意力,还是即使唱歌、抚摸都不能安抚他的情绪。

教育中的几个共性问题


教育中的几个共性问题

1、中国父母亲最关心孩子什么?

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关注的是孩子成才而不是承成人。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是几个关键性因素,比如兴趣爱好,也是认识社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只是关注学习成绩,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也不利于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养成。而孩子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性格,人格特征这下些问题才是家长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2、学前班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很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里面,上过学前班的比没上过学前班的多10.89%,这个结果颠覆了很多家长的观念。很多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比别人早一点学,多学。反而,儿童是需要游戏、快乐的,需要去自主发现他感兴趣的东西,如果逼他去学不感兴趣的,只会让孩子过早的产生情绪。

3、择校的意义和效果如何?

很多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接受最好的教育。大数据分析优秀的学生里面择校生和非择校生是没什么区别的。也不是说好学校就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前途。学校是有文化理念的,学校和孩子之间也有影响。有时候孩子之间互相的影响比学校的还要大。所以择校和非择校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4、学生上课外班能不能提高成绩?

调查显示,中国大概90%的学生都在上课外班,这样孩子的时间,空间就被填满了,自主的学习性就下降了。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发展就受到限制。课外班是学笑生活的延续,如果学生没有一个去开阔眼界的机会。没有大量的阅读时间,对孩子也没有很好的发展。也不是说不报课外班,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

5、物质刺激能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奖金是家长们惯用的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诱惑鼓励孩子去学习。然而,调查发现其结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而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协调性,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物质刺激远远不如父母对孩子的正面影响。

6、父母闲暇时间都在干嘛?

发现最多的是父母在读书看报,父母自己也在学习的,他们的孩子成绩优秀比例也是最高的,占了31.31%,然后是看电视,玩电脑,看手机等结果又不一样了,当然这是我个人观点。

7、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对学习影响有多大?

为了孩子能集中精神去学习,父母将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结果反而相反。学习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这个结论对很多父母是有很重要的启示。

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词

1、陪伴

2、阅读

3、习惯

依色彩来判断孩子的个性


从偏爱的色彩看孩子的性格,是心理学家阿尔勒对150名2至5岁儿童所作的画进行追踪调查,一年后得出的结论是:色彩与线条各有其固定的心理意义。假如两种具有不同意义的色彩与线条重叠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即表示内心里面有两种不同的感情、愿望互相纠葛。

父母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初步了解孩子性格,但也可能发现,孩子的性格是复杂,而非单一色彩的。1.喜欢红色

喜爱红色者是个性较强烈的人,精力充沛。其缺点如个性较冲动且感情较丰富。所以,容易引起与异性关系的麻烦事件。

一般来说,小孩子有喜欢红色的本能。如果由喜爱红色转变为褐红色的人,在个性上兼有两者的优点,且能控制其冲动情绪。

2.喜爱粉红色

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欢漂亮的粉红色。如果您所爱的小女儿喜欢粉红色的话,表示您的家庭经济环境在一般水准之上,而且,也象征着双亲爱心的充分表现。

在爱心的保护下,这种女孩子多具备“高度审美观”、“细心体贴”、“优雅”、“柔顺”的特质,亦正是吸引人之处。

3.喜爱绿色

喜爱绿色的孩子,个性上较随和开朗,没什么心机,具有包容宽恕的心胸及强烈的好奇心,而且颇有上进心。

此类型者,成人后适宜于领薪阶层,如能有恒心踏实做下去,也可有成功的一日,许多才气纵横的男孩多属此类型。

4.喜爱蓝色

其责任感较重,处事态度细心周全,内向而不善言辞。

5.喜欢黄色

喜爱黄色的小孩,有天才的一面,更渴望追求理想,虽然处事态度较不踏实,但是反应敏捷。可是此类型者,不容易保持到成年。如果您的子女长大成人,仍然深爱黄色的话,那么,他(她)亦会是个重感情、讲义气并深得他人信任的人。但,请务必特别注意,喜爱黄色,亦有可能有精神分裂的倾向。

相关推荐

  • 孩子的两面性教育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孩子的两面性教育”!最近,通过飞信与家长聊天,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宝宝在家和在园的表现完全是不一样的。 袁新慧的家长,李梦姣的家长…….对我说...
    2020-07-06 阅读全文
  • 个性孩子 带小班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刚入园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和不合群。本学期我们班有几个孩子特别自立,等其他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这几个孩子的个性也尽显了。其中一个孩子特别特殊,也许家庭环境影响,平时大人...
    2021-11-3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发展孩子个性才能 教育随笔:发展孩子个性才能  要求我们注重幼儿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让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互动、充分发展。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幼儿,要允许幼儿“插嘴”,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托班小朋友,自控性差,稍...
    2021-05-28 阅读全文
  • 怎样教育任性的孩子 不少父母找我们咨询:“我的孩子太任性,应该怎样教育他?”有的家长甚至说:“我的孩子是天生的拧种,真没办法。”就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任性不会是天生的毛病。那么,孩子任性是怎样造成的呢?可能有以下原因。 其...
    2021-11-06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个性孩子 带小班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刚入园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和不合群。 本学期我们班有几个孩子特别自立,等其他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这几个孩子的个性也尽显了。其中一个孩子特别特殊,也许家庭环境影响,平时大...
    2020-01-15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孩子的两面性教育”!最近,通过飞信与家长聊天,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宝宝在家和在园的表现完全是不一样的。 袁新慧的家长,李梦姣的家长…….对我说...

2020-07-06 阅读全文

带小班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刚入园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和不合群。本学期我们班有几个孩子特别自立,等其他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这几个孩子的个性也尽显了。其中一个孩子特别特殊,也许家庭环境影响,平时大人...

2021-11-30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发展孩子个性才能  要求我们注重幼儿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让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互动、充分发展。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幼儿,要允许幼儿“插嘴”,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托班小朋友,自控性差,稍...

2021-05-28 阅读全文

不少父母找我们咨询:“我的孩子太任性,应该怎样教育他?”有的家长甚至说:“我的孩子是天生的拧种,真没办法。”就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任性不会是天生的毛病。那么,孩子任性是怎样造成的呢?可能有以下原因。 其...

2021-11-06 阅读全文

带小班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刚入园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和不合群。 本学期我们班有几个孩子特别自立,等其他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这几个孩子的个性也尽显了。其中一个孩子特别特殊,也许家庭环境影响,平时大...

2020-01-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