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攀比,从小做起
发布时间:2021-05-12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恩节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拍卖活动方案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孩子也受到了影响,也慢慢学会了进行攀比。面对孩子的攀比心理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起来,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以身作则,让孩子拒绝攀比。
1.爸爸妈妈做好榜样
孩子喜欢模仿,如果爸爸妈妈本身就爱攀比的话,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不要给孩子灌输太多物质的思想,对于物质的追求要适可而止。另外,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不要说太多的牌子,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防止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
2.让孩子有信心
自信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喜欢攀比的人总是会缺乏自信。从根源下手,让孩子充满信心,这样能够让孩子远离攀比的坏习惯。
爸爸妈妈要善于发掘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孩子,不要总是夸奖别的孩子,就算要夸奖,也要跟孩子说明他在爸爸妈妈心里最棒。爸爸妈妈的称赞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如果爸爸妈妈一直批评孩子,会让孩子丧失信心的。
3.让孩子跟自己比较
要让孩子学会和自己比较,爸爸妈妈不要让孩子太在意和别人的差距。要努力完善自己,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所进步就值得鼓励,做到这一点,他便是优秀的孩子。
4不要盲目跟风
盲目的跟风只会带来冲动消费,因此,有时候攀比只是一种盲目跟风的行为,只能够满足一时的虚荣心。
有时候孩子很想要一样东西,这时候,爸爸妈妈就要仔细想想,如果孩子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可以买,如果不需要这个东西,就要学会拒绝,跟孩子一起分析利弊。爸爸妈妈要注意引导孩子理性思考,用不着的东西不要买。
盲目攀比真的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帮孩子纠正过来。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社交能力从“小小身体”做起
“身体动作可以矫治幼儿人际交往障碍。”记者近日采访黄金教育研究中心李惠健教授了解到,促进孩子的社交能力,最好从孩子的“小小身体”做起。据了解,身体动作的互动最能够建立彼此的密切互信关系,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自身的动作技巧,配合孩子的情绪来引导身体的动作。具体方法是:
控制不合群动作:
据专家介绍,有交往障碍的孩子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合群动作及刻板的行为,如打人、抢东西等等。如果这些行为在某些特定的交往场合出现,便不能被周围人所接受。所以,如果家长希望孩子以适当的行为方式融入交往场合,那么就必须注意控制他们的不合群动作。
身体配合语言:
为了满足孩子社会交往的需要,家长应引导孩子学会交往的身体动作语言和礼貌用语,见到他人主动打招呼:“你好,我叫XX”;“有空来我家玩”等。同时,应伴有点头、招手、微笑等身体动作。在和小伙伴协商时,应该说:“我能玩一玩吗?”同时伴有身体前倾、拉住对方的手、微笑等身体动作。表达歉意时应该说“对不起”,同时伴有鞠躬、歉意等身体动作。
交换体验不同角色:
“角色的交换很简单,但却很重要,它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并关注他人的想法或立场,得到不同的感受和收获,从而逐步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学会交流、等待、谦让等,在不知不觉中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增强自我控制。”比如,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讲到“小羊在山坡上吃草时大灰狼来了”的情节,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设想“让谁来帮助小羊逃命呢?请大象来帮忙、请猎人来……”尽可能让孩子扮演到三种不同的角色。
育儿观:不要拿孩子做攀比
育儿观:不要拿孩子做攀比下班回到家就听到婆婆在训儿子:“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某某某现在在做什么,你就知道天天要去广场玩,不能做点有利于学习的事吗?”看到儿子小脸上是一脸的不服,回应着婆婆说:“广场上人多得去了,你就知道天天呆在家里,你怎么就不像别人的奶奶一样天天去广场呢?”听明白了,原来儿子又想到广场溜冰去,可奶奶不肯陪,就出现了这一幕。我不能说婆婆的不对,因为老人教育孩子是从攀比中走过来的,她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和存在性。我只能找个借口带儿子去广场玩玩。等儿子消气后,再跟儿子重谈了这个话题。我问:“奶奶跟你说的这些,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儿子说:“我没错,奶奶不陪就算了,还老拿我跟别人比,哼!不理奶奶了。”说着,委屈的泪水还在眼里打起转来。我边把儿子拥到怀里,边激他说:“男子汉大丈夫,有泪不轻弹”妈妈告诉你,奶奶呢!也是为你好所以才这样说,但她也是有错不应该拿你和别人比,我家睿睿是很优秀听话的孩子,那能说比别人差呢!是不是?即然奶奶老说你作业没完成,不肯带你出去玩,那睿睿下次记得要把作业先完成后,再让奶奶陪你出去,若奶奶还是不肯陪,那你也不能跟奶奶吵,你要想办法说服奶奶,吵说明什么?儿子嘟着个嘴没回应,小家伙还在生气。我接着说,吵说明一个人怕自己理亏,那睿睿把作业都完成了再要求出去玩,那一定不会理亏了是不是?儿子听了点点头。我趁机又说那现在睿睿知道下次要出来玩,为能有理由说服奶奶,那要先把什么事做好?儿子轻声的回道,把作业完成。嗯!睿睿就是好样的,来,让妈妈亲一个,说着在儿子的额头上亲了一口。儿子小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虽然这件事过去了许多天,但婆婆的攀比始终在儿子的心里留下了一道难以抹去的痕,从儿子的言语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得到,有时儿子做好某件事后,就会问我,“妈妈,你说像这件事某某小朋友会比我做得好吗?”又或者说:“这件事某某小朋友会做吗?”孩子在忧心着,他担心有人做得比他好,你更想知道别人做得怎么样。听得让我心酸,才多大个孩子,就承受着这般的压力。
我一直反对拿孩子做攀比,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去和别人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优点,每个孩子都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人孩子的复制品。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自己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我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不管别人说什么,父母的评价永远是孩子的基石。孩子需要的是一位可以给他们方法,来帮他们“成长”的家长,而不是用攀比做鞭挞,攀比只会把自己的孩子越比越没。
培养宝宝性格从“小”做起
孩子的性格与其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开朗、坚强的性格会让宝宝快乐的面对以后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培养宝宝的性格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花心思布置儿童房
☆ 在儿童房间的墙壁上挂一个小篮框,宝宝一旦有一个软皮球,他就常常会有试着跳一跳的愿望;
☆ 给他拍一些动感照片布置小橱,文静的环境里就有了风动;
☆ 在墙角放上一杆球拍,他运动的机会就会增加;
☆ 可以在墙壁上贴一些色彩鲜艳的风景画,刺激孩子对野趣的热爱;
☆ 或是在装修的时候,直接喷上柠檬黄或者橘红色的漆,给宝宝一个明亮的环境。
音乐伴成长
☆ 让宝宝听一些富有动感或是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妈妈甚至可以跟他一起随着节拍任意摆动;
☆ 孩子很喜欢看动画片,但不一定非要坐着看,可以让动画片中的配乐曲目陪宝宝一起画画;
☆ 给宝宝一个自己的音乐盒,存放他喜欢的CD,让他拥有自己的CD机,让他的环境里充满欢快的音乐;
☆ 如果我们先做一个音乐妈妈,宝宝一定也会成为音乐宝宝。
守卫宝宝的好奇心
☆ 宝宝尝脚趾,妈妈应该高兴,千万不要去阻止,我们的任务只是将他的脚洗干净;
☆ 宝宝把朋友家的抽屉打开,妈妈千万不要只顾着自己笑个不停;
☆ 宝宝会把手指伸进家里所有低矮的小洞洞,妈妈千万在事先就观察好是不是有危险;
☆ 宝宝问为什么之前,妈妈就想好可能的答案,如果你回答不上,千万不能敷衍搪塞;
☆ 宝宝的年龄越小,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也就越强,妈妈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改变自己的懒惰习惯。
感恩教育,从体验小事做起
说到感恩教育,很多妈妈认为,如今的感恩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孩子为完成“作业”帮父母洗一次脚,其余364天依然当定少爷小姐,对父母的辛劳熟视无睹,由此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恐怕很难体会到感恩的深意,要等他大一点再来教育”。
其实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的,小时不懂感恩的人,长大后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很难更改,周围的亲人为他做得再多,也很难再触动他那颗麻木的心。感恩是一切美好情怀的起源,也是人与人和睦交往的准则,也是孩子能从他人的无私帮助和关怀中感受到浓浓幸福的根源。孩子的感恩教育,当然要从小时候抓起。
生日看望接生的医生
从儿子上幼儿园起,每年他的生日都要在酒店操办,他的好朋友全部要请到,蛋糕要订三层的,还要给每个小嘉宾准备抽奖礼物,有一样办不到,或者办得比别的小朋友“寒酸”,儿子就大吵大闹。这一回,我是下定决心不再按他的意思办,我跟他说:妈妈要为你策划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日,介绍一位你的“大恩人”与你认识。儿子一个劲儿追问。大恩人是谁,我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没有她,袁小虎就不能平安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儿子很期待与“大恩人”的见面,与我一起选购了鲜花、贺卡和一只小蛋糕,说要与“大恩人”单独庆祝生日。
儿子生日那一天,我带他去了妇幼保健院,找到了为他接生的医生和护士长,分别献上手绘的贺卡和鲜花,与她们一起吹蜡烛。切分蛋糕。见到了6年前在这里出生的“小毛头”,白衣天使们都很感慨和激动,她们甚至破例带我们去看儿子出生那天的病历记录,去看儿子印在病历上的红脚印。医生阿姨和儿子一同回忆了他出生的艰难历程:因为难产,儿子比预计迟了4小时来到这世界上,结果,那天医生护士到晚上九点都没有吃上晚饭;儿子被抱去吸氧时,因为担心氧气浓度太高,产科年纪最大、经验最丰富的主任,亲自守护孩子度过吸氧的40分钟……这些细节,儿子都听得入神,记得很牢。后来我们经常谈起这个与众不同的生日,儿子说:“我能平安出生,是那么多人努力的结果。妈妈吃了很多苦,医生和护士阿姨也吃了很多苦,我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好孩子,来报答妈妈和医生护士阿姨。”
没有看那血糊糊的分娩录像,孩子也一样感知了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责任和爱,这比要他揣着一个生鸡蛋来体验妈妈怀胎十月的不易,要形象生动得多。
最好的感恩教育,就是由生命教育作为起点,事例中母亲的做法,不仅让孩子理解了亲缘之爱,也理解了非亲缘之爱——医生护士对他的出生的记忆犹新,她们对他的会心微笑、亲切眼神和温暖的抚抱,都让这个孩子学会用感恩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其影响力,远不止生日这一天。
情谊并非能用钱买来
我工作忙,女儿满4个月后基本上是由保姆江嫂带大的,江嫂很宠她,待她如自己的小孙女,每次回乡探亲都要带很多土特产回来。让女儿尝鲜。但随着女儿的长大,不知为什么她对江嫂的态度越来越蛮横,有什么要求,江嫂马上就要满足她,如果江嫂手头正忙着,说“等一会儿,就来!”女儿马上发脾气,说:“我妈妈花钱雇了你,你居然不听我的话?”有一次居然用江嫂带来的新鲜西红柿砸她,江嫂气得眼泪婆娑,心疼地去捡满地乱滚的西红柿。当天,江嫂用砸破的西红柿做了一大锅汤,女儿又不吃,江嫂伤心得要辞工回家。我听了,拥抱安抚了江嫂,并说会尽快让孩子有所转变。
星期六,我开车带着女儿下乡去玩。去蔬菜大棚里玩“采摘游戏”,采摘西红柿、黄瓜等反季蔬菜和草莓等反季水果。大棚里热呼呼的,女儿开始时兴奋得大叫,一刻不停地跑来跑去,小心翼翼地揪下架子上的果实。一会儿,她就热得受不了,也累得不行了,衣服脱到棉毛衫,还热得满脸通红;草莓又栽在地垄上,采摘需要蹲着走,一会儿女儿就累得蹲不动,跪着在地上爬。她一个劲地催我回去,把主人端来的凉开水都喝个精光。我对她说:“知道江奶奶送给你吃的草莓和西红柿是怎么来的吧!你小时候,有一次得了急病。只有江奶奶在家,为了给你治病,江奶奶让江爷爷贱卖了好几百斤西红柿,才凑够钱把你送到医院去。那些西红柿,是江奶奶一家准备过年卖个好价钱的。”“江奶奶为了你,自己的孙子都不带,她好几次伤心地对我说,老爷子要种菜、起菜、卖菜,没个帮手,小孙子只能用布条拴在方桌腿上,好几次都磕破了头呢。”我问女儿:“如果没有江奶奶的无私帮忙,咱们一家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你每天一大早还有八宝粥喝吗?还会有人陪你去游乐园吗?你下雪天生了病,如果正逢爸爸妈妈出差,还会有人背你去医院,背出一身汗来又在观察室里守你一夜吗?”女儿不吭声,惭愧得哭了起来。
感恩比我们地位高、有权势的人,很多人都能做到,而感恩保姆和钟点工,很多父母自身就没有这个意识,更别说教育孩子了。而感恩之心的基础,就是众生平等之心,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要由衷地涌动一股“你解决了我的困境,我感谢你的暖流。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出来的孩子,才不会因条件优越而态度骄横,目中无人。对于多年来带孩子长大的保姆,父母要教育孩子以对长辈的礼节对待。对保姆的任何服务都要由衷说“谢谢”,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只有孩子用一颗平等感恩从小带大自己的阿姨所做的一切,孩子才能养成待人宽厚仁爱的性格,这比什么都重要。
当一天奶奶很辛苦
我的女儿非常挑嘴,经常嫌奶奶烧的菜太淡、太烂,不仅在饭桌上放下筷子“罢吃”,还挑剔说:“奶奶你烧鱼太难吃了,比酒店里的大师傅烧得差远了,比我们幼儿园的厨师伯伯烧得也差远了。”奶奶红着脸,尴尬地搓着手说明儿给宝贝孙女从酒店买盘松鼠桂鱼吃;冬天蔬菜品种少,女儿一坐上饭桌又嚷嚷开了,“奶奶,怎么又是这几样菜啊!你也太没有创新精神了!”全家人都在笑,包括奶奶,都说6岁的孩子就知道“创新精神”,太有才了!我看了颇不是滋味。就说服孩子奶奶交出一天的“伙头军任务”,让我带着去执行小丫头起初知道爱吃什么就能买什么,高兴坏了,不过一会儿她就变得情绪低落:原来。冬天出去买菜,手冻得跟胡萝卜一样;开始捡菜,菜把手指上的热量都带走了,冻得生疼,一面捡菜,一面要呵气取暖……当天吃饭,当孩子的爸爸说菠菜炒菜得有点苦时,女儿的眼泪都下来了,伸出手给她爸爸看,委屈得什么似的。我就让奶奶也摊开手给她看——劳作了一辈子,奶奶的手都变形了,有冻疮的地方都又红又紫。当天晚上,女儿就事出了她的零花钱,要求我去给奶奶买一副乳胶手套和一个暖手宝,当然,她的钱远远不够,但她的这份感恩之心,我们都深觉欣慰。
此后,再也没有听见小丫头对奶奶的做菜口味说三道四。有时,我上灶烧菜,女儿还会跑来提醒我说:“奶奶血压高,牙口又不好,妈妈你要少放盐,烧烂点,好让奶奶多吃点。”
很多父母与祖父母疼儿心切,从不让孩子体味养育他的艰辛,而缺乏“换位体验”的感恩教育,常常流于表面说教。等孩子稍大一点(4岁以上),让他(或她)体会一下家中“伙头军”、“洗衣工”、“清洁工”的劳累,是孩子发自肺腑地感恩长辈的基础,也就是说,有意识地让孩子介入家务劳动,甚至当一天“临时家长”,都是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种子的源泉。
感念之情要说出来
我儿子比较粗心又比较腼腆,上小学一年级后没少让老师操心,比如上体育课时玩热了,把校服外套脱掉,就忘了拿回来,班主任老师替他从操场上找回过校服、红领巾、眼镜、铅笔盒,有一次儿子一路玩一路回了家,等吃过晚饭要做作业了,才发现书包不知丢哪儿去了。又是老师满头大汗地送回了他的书包,儿子接过书包一声不吭就写作业去了,倒是我为耽误了老师下班再三说“不好意思”。老师临走前叫来我儿子,说:“老师替你找回了书包,你不谢谢老师呀!”儿子这才蚊子哼一样,说了声“谢谢”。
其实,老师和其他人对儿子的帮助,儿子都记在心上,比如他会回来讲。上完体育课太渴了,又忘了带水壶,到老师那里讨水喝,老师见他热得一头大汗,为了快一点让水晾好给他喝,老师不停地用两个空杯子倒水;儿子考试成绩不好,老师义务给他补课,还买来面包给他垫饥;他上公交车时忘了带月票卡,一位陌生的大姐姐替他刷卡付钱……我问儿子,你有没有马上说“谢谢”?儿子说:“没有啊,我不好意思说。”我说不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感谢的意思憋在心里不说出来,那么帮助你的人就会很寒心,将来。他们帮助人的动力就少了。老师和陌生人无私地帮助你,你及时地说谢谢,对她微笑,那么帮助你的人也会感受到一份由衷的喜悦,与此同时,她们的快乐也会感染你,让你体会到,帮助别人不是一件吃亏的事,而是一件能收获快乐的事。这样,乐于助人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我们身边的感恩氛围就变得极其和谐。
专家建议
通过体验来建立孩子对他人情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除此之外,我想说:
父母过多地满足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这是感恩的主要障碍。
父母对待身边的人、事心怀感恩,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孩子具备感恩之心的基础。
随时抓住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等具体事件,和孩子展开平等的探讨,引领孩子体察别人的善意、尊重别人的劳动。
受恩自当感激,施恩却不可图报,这是感恩教育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感恩还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悦纳并珍惜自己的境遇是更高层次的感恩。
从小事做起 培养宝宝好性格
花心思布置儿童房
☆在儿童房间的墙壁上挂一个小篮框,宝宝一旦有一个软皮球,他就常常会有试着跳一跳的愿望;
☆给他拍一些动感照片布置小橱,文静的环境里就有了风动;
☆在墙角放上一杆球拍,他运动的机会就会增加;
☆可以在墙壁上贴一些色彩鲜艳的风景画,刺激孩子对野趣的热爱;
☆或是在装修的时候,直接喷上柠檬黄或者橘红色的漆,给宝宝一个明亮的环境。
音乐伴成长
☆让宝宝听一些富有动感或是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妈妈甚至可以跟他一起随着节拍任意摆动;
☆孩子很喜欢看动画片,但不一定非要坐着看,可以让动画片中的配乐曲目陪宝宝一起画画;
☆给宝宝一个自己的音乐盒,存放他喜欢的CD,让他拥有自己的CD机,让他的环境里充满欢快的音乐;
☆如果我们先做一个音乐妈妈,宝宝一定也会成为音乐宝宝。
守卫宝宝的好奇心
☆宝宝尝脚趾,妈妈应该高兴,千万不要去阻止,我们的任务只是将他的脚洗干净;
☆宝宝把朋友家的抽屉打开,妈妈千万不要只顾着自己笑个不停;
☆宝宝会把手指伸进家里所有低矮的小洞洞,妈妈千万在事先就观察好是不是有危险;
☆宝宝问为什么之前,妈妈就想好可能的答案,如果你回答不上,千万不能敷衍搪塞;
☆宝宝的年龄越小,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也就越强,妈妈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改变自己的懒惰习惯。
培养宝宝好性格从小事做起
孩子的性格与其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开朗、坚强的性格会让宝宝快乐的面对以后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培养宝宝的性格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花心思布置儿童房
☆在儿童房间的墙壁上挂一个小篮框,宝宝一旦有一个软皮球,他就常常会有试着跳一跳的愿望;
☆给他拍一些动感照片布置小橱,文静的环境里就有了风动;
☆在墙角放上一杆球拍,他运动的机会就会增加;
☆可以在墙壁上贴一些色彩鲜艳的风景画,刺激孩子对野趣的热爱;
☆或是在装修的时候,直接喷上柠檬黄或者橘红色的漆,给宝宝一个明亮的环境。
音乐伴成长
☆让宝宝听一些富有动感或是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妈妈甚至可以跟他一起随着节拍任意摆动;
☆孩子很喜欢看动画片,但不一定非要坐着看,可以让动画片中的配乐曲目陪宝宝一起画画;
☆给宝宝一个自己的音乐盒,存放他喜欢的CD,让他拥有自己的CD机,让他的环境里充满欢快的音乐;
☆如果我们先做一个音乐妈妈,宝宝一定也会成为音乐宝宝。
守卫宝宝的好奇心
☆宝宝尝脚趾,妈妈应该高兴,千万不要去阻止,我们的任务只是将他的脚洗干净;
☆宝宝把朋友家的抽屉打开,妈妈千万不要只顾着自己笑个不停;
☆宝宝会把手指伸进家里所有低矮的小洞洞,妈妈千万在事先就观察好是不是有危险;
☆宝宝问为什么之前,妈妈就想好可能的答案,如果你回答不上,千万不能敷衍搪塞;
☆宝宝的年龄越小,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也就越强,妈妈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改变自己的懒惰习惯。
让孩子学会生活,从小事做起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心愿。但我不希望儿子除了学习以外就什么事情都不会做。
儿子小的时候也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喜欢玩具,喜欢做实验,给他买的玩具到最后基本上是支离破碎的,拆了装,装了又拆了,难得有几件完整的,常常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我跟儿子讲道理,领着他一起整理了几回,儿子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还是没有主动整理东西。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开始找别的对策。我给儿子腾出了两个柜子,跟他约好,每次玩好玩具,必须自己整理好放进橱柜,不管你怎么整理,只要玩具外面没有,跑进橱柜就可以,否则后果自负。孩子毕竟是孩子,地上的玩具仍旧如此,这下真发火了。我拉着儿子的手,来到玩具旁,问儿子到底还要不要这些玩具,没等儿子开口,我的脚已经不听使唤地把玩具给踢出去了,这下儿子急得大哭起来,知道我生气极了,马上整理了起来。从此他知道不整理好东西会造成什么后果,自己的玩具就学会了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有时还会自得其乐地说:“妈妈,怎么样?我整理得不错吧!”这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平常我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是不忘记叫上儿子帮我。有时候去菜市场买菜我也把儿子带着,让他知道平常人家生活的情况,并不是美味的菜肴就会从天而降的。而是要经过很多道程序,从买菜、回家择菜、洗菜、做菜到端上饭桌,每一道程序都必不可少,都要通过努力去做,才能实现,哪怕只是一盘菜。让孩子明白所有的事情都要认真去做的道理。
其实,生活中都是些很细小的事情,但必须尝试做好。现在只要儿子有空就帮我洗菜、帮着倒垃圾,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时刻提醒他不要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要做一件事就要认真去做好,让他明白“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孩子渐渐地长大,越来越多的事情都要学着自己去做,而且要做好。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磨练意志,培养品质的过程。我希望孩子能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情,拥有独立、坚韧的优秀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