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挫折多未必是坏事
发布时间:2021-05-12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挫折多未必是坏事
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懒,什么事都要依赖别人去做,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前几天我在路上散步,远远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广场上学骑自行车。她的父母在后面跟着,车子歪歪扭扭的前进,忽然,车把一扭摔倒了,孩子趴在地上哭了起来。她的父母在远远的观看,并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最后还在看到没有人理他,就自己扶起车子继续练习。
就这件事来说,我觉得这对夫妇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好的,让孩子自己面对挫折,自己解决困难。如果摔倒孩子的父母马上上前把孩子扶起来,孩子就可能不会这么轻易的结束哭闹,而且,把孩子自己解决困难的机会也剥夺了。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有意识的让孩子吃点苦,好受点委屈,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这样能使他们懂得人生道路是坎坷的。生活的富足,并不等于就应放弃对孩子吃苦教育。吃苦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培养。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让孩子受点挫折
教育随笔:让孩子受点挫折
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懒,什么事都要依赖别人去做,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前几天我在路上散步,远远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广场上学骑自行车。她的父母在后面跟着,车子歪歪扭扭的前进,忽然,车把一扭摔倒了,孩子趴在地上哭了起来。她的父母在远远的观看,并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最后还在看到没有人理他,就自己扶起车子继续练习。
就这件事来说,我觉得这对夫妇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好的,让孩子自己面对挫折,自己解决困难。如果摔倒孩子的父母马上上前把孩子扶起来,孩子就可能不会这么轻易的结束哭闹,而且,把孩子自己解决困难的机会也剥夺了。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有意识的让孩子吃点苦,好受点委屈,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这样能使他们懂得人生道路是坎坷的。生活的富足,并不等于就应放弃对孩子吃苦教育。吃苦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培养。
教育随笔:他是坏孩子
又到户外活动的时间了,孩子们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器械玩起来,我来到玩球的小朋友中间和他们玩起来,“你是坏孩子,我不和你玩,”我吃了一惊循着声音望去,只见洋洋坐在翘翘板上,小琪站在旁边想玩的样子,我急忙走过去问:“小琪,你想坐吗?”他点了点头,我又转向洋洋说:“洋洋,跷跷板是两个小朋友一起坐才好玩,来,你一边小琪一边,”说着我就去抱洋洋,可是他却说:“老师,他是坏孩子,我不和他玩,”我一顿他为什么有这种想法,于是我问:“你为什么说他是坏孩子,”洋洋说:“你不是说和小朋友打架,抢玩具,不遵守纪律,就不是好孩子,小琪经常和小朋友打架,抢玩具就是坏孩子,”这时其他小朋友也过来争着说他的坏处,听了孩子们的话使我想起我平时对那些调皮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再打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乱跑就不是好孩子”就这句话,在孩子们心中形成了像小琪这样调皮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今天的事情都是我平时教育的不良结果,为了消除小琪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印象,我结束了户外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坏孩子与好孩子的区分。
回到活动室他们什么是坏孩子,他们说:“打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不听老师的话等等,”我又问:“我们班里有吗?”他们举了小琪、义涵、果果等平时几个调皮的孩子,虽然那几个小朋友不高兴,但他们也没说什么,好像默默接受了。看来我今天的讨论时多么的及时。我又请小朋友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做过好事,孩子们想了想说:“小琪经常帮忘记推小椅子的小朋友把小椅子推到桌子下面,义涵抢着帮老师拿东西,果果还帮小朋友背书包,大家争着说出他们做的好事,我赶紧说:“你没看,他们也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们就不能说他们是坏孩子,以后他们不会再打小朋友了,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我们跟他们做好朋友好不好?”大家高兴地说:“好,”只见那几个小朋友也骄傲地抬起头,看到他们的表现,我感到这次的教育非常重要。在交流中,使孩子们发现,那些自己不喜欢的认为是坏孩子的小朋友也有很多好的地方,那些调皮的孩子也会从中学会,那些事是小朋友不喜欢的,那些事是小朋友喜欢的,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变成小朋友心目中的好孩子。
从那以后,那几个调皮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样招惹其他小朋友了,大家也都愿意和他们玩了。
教育随笔:我不是“坏”孩子
“老师,景奕打我”、“老师,景奕抢我玩具”,在幼儿园里,我的耳朵里时常能听到这些声音。早晨接待家长,也会听到这样的情况,要求自己的孩子离景奕远一点。这样的行为一次又一次,于是景奕就被家长和孩子们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成为“坏”孩子,我想与老师也有很大的责任,如何解决景奕争抢玩具、打架的行为,值得我去思考。
与家长的沟通
景奕在幼儿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第一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
与景奕的奶奶进行沟通:“景奕,最近已经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现在每天都很乐意上幼儿,表现的很活泼,上课也能很积极回答老师问题,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他也试图想与小朋友一起玩,这种心理渴望很好,可就是不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会和小朋友发生争抢,打闹的情况。”
景奕奶奶的反馈:“我们知道孩子太好动,随他妈,他爸爸聪明好学,这孩子不爱学习,就知道玩。他渴望交朋友,爱招惹人家,可能就会发生小矛盾。我们当爷爷奶奶的管他也不听,妈妈又不在身边,我们也没办法。”
从与景奕奶奶的交谈中,我得知景奕是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能感觉到隔代教育的弊端—-溺爱,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妥当,总给予毫无节制的满足,不经意间就会对孩子的错误过分纵容,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老人们认为母爱缺失,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将他视为宝贝,格外疼爱,事事依着孩子,总让孩子处于说一不二的地位,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以致造成孩子自私、人性、依赖性强的性格特点。
和爷爷奶奶交流之后,我觉得应尽量让孩子的爸爸参与到孩子的管教中,让孩子尽可能少的接受爷爷奶奶的溺爱。在与景奕爸爸的交流中,我们达成一致: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要慎重对待,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尽量减少一些爷爷奶奶带来的影响。
老师寻找相应对策
景奕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老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对景奕这样外向孩子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我也在寻求解决的办法。
“争抢玩具、打架行为”在很多幼儿身上都存在,解决景奕的问题,首先要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周围的小朋友都不争不抢,友好的与同伴交往,他自然而然也会受到熏陶,减少自己的行为。
我上网查阅了一个《同伴交往》的儿歌,每次玩玩具之前,都领着小朋友们一起说,为他们玩玩具不争抢,做一个心理铺垫。---“玩玩具,不争抢;讲礼貌,懂谦逊;好东西,一起玩;齐分享,受表扬。”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说儿歌,说多了,自然而然就知道“不争抢,齐分享”的道理。
我还设计了一堂课《和好朋友一起玩玩具》,记录下幼儿在玩玩具中的不良行为,让幼儿一起来探讨,并找幼儿上来演示正确的玩玩具的方法,孩子们知道如何去玩,才能尽量的减少矛盾的发生。
其次,我特意留心对幼儿争抢玩具等行为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很多小朋友都会因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矛盾。景奕只是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特例。我发现:“抢”玩具的背后,一方面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是老师的疏忽:孩子们的玩具不够玩,才造成的“抢”。一方面是为了帮老师收拾玩具,而去“抢”小朋友的玩具。景奕就是那样热心肠的人,他总想帮老师干活,去收拾小朋友玩具,而小朋友不给他,他就用抢的,而造成矛盾。是老师的过错:没能让幼儿自己用语言去解决问题,如果交给孩子说“我们一起收拾吧!”孩子的矛盾是能避免的.还有的情况就是,孩子的贪心,他真的很想拿别人的玩具。在观察中发现:景奕有时也会去拿别人的玩具,他拿之前会看看老师(他心里也知道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我就给他一个不许的眼神,他立马就把玩具放下了。所以说老师的细心观察、指导,能减少很多矛盾的发生。
景奕的改变
当我知道景奕的情况后,我对景奕更加留心。虽然他是我们班的“问题”孩子,但我一直把他与其他孩子一样看待。一有时间就和他说说话,多给他一些关爱,让他感受母亲般的温暖。在每一次的交谈中,我都与他说一些同伴交往应注意的事情。告诉他“等待一下吧!我们一起玩吧!我们来交换玩吧!”等与小朋友交往应交流的语言。慢慢的我发现:他能把这些话运用到他与小朋友的交往中,避免了很多的打架行为。他还知道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遇到小朋友争抢玩具的时候,还会把自己的玩具与小朋友分享。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景奕这个“坏”孩子的转变,让我看到了“传道”的成就,心里很是高兴,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从我的“传道”中,得到改变。
幼教随笔:钱不是坏东西
老师也可以抓住机会进行想幼儿进行认识人民币的常识教育、简单的兑换练习,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和计算技能。
自由活动时,一个小朋友跑来告诉我,佳佳正在把自己的橡皮卖给小朋友。我走进一看,佳佳吆喝着“五毛钱一块”,两个小朋友一手拿着零花钱,一手跳着橡皮。而另外几个小朋友正拿着买来的橡皮把玩。原来佳佳的亲戚在橡皮厂工作,给了她好多漂亮的橡皮。开始是给小朋友欣赏的,后来突发奇想,就在同伴之间展开了买卖交易。
传统的旧观念是不提倡的。老觉得钱是坏东西,天真活泼的孩子过早被铜臭熏染,太可怕!我倒觉得没什么可怕的,孩子只是为了好玩不会以挣钱为目的。早点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理财意识,没什么不好,为什么要禁止呢?
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国外,父母是不会插手的。他们觉得孩子有权支配自己的零用钱,贵也罢贱也罢是孩子自己的事。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如果不能从小掌握理财之道妥善处理投资事务,便会逐渐被淘汰。理财教育对孩子有百利而无一害。
也许佳佳的价格比外面低呢?每个幼儿园门口都有卖店卖摊,常买的东西孩子是知道价钱的。其他的小朋友买了不是也能得到实惠吗?这个和妈妈之间相互买卖一样的呀。许多妈妈,因为孩子在一起上幼儿园才认识,进而在彼此买卖中结下了深深的友情。
作为幼儿父母,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讲怎样合理用钱?怎样货比三家?怎样管理自己的零用钱。买了橡皮,再看到想要的就没有钱买了,这样孩子会慢慢学会好钢用到刀刃上。看看那些世界级的富翁们,都是从很小就知道如何理财、如何用自己的智慧赚钱了。我们为什么要抹杀孩子们的这些天赋呢?
平时好多家长会找机会锻炼孩子,比如让孩子单独拿钱买东西。实战机会来了却又畏首畏脚的,有点叶公好龙的味道。说起来只不过佳佳这种情况复杂一点,不在完全掌控之中而已。给孩子零用钱,每个月要定额,每周给一次,用不了存进储蓄罐,用完了就不再给了。出不了什么大乱子的。
老师也可以抓住机会进行想幼儿进行认识人民币的常识教育、简单的兑换练习,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和计算技能。
教育随笔 多多真棒
今年我带小班小宝宝们个个很可爱,今天下课,多多在教室门前一下子摔倒了,我刚想过去扶,多多自己嗖的一下爬起来,然后满不在乎的跟老师说:没有事!旁边正好有个老师看到了,大概表扬了多多一句,等多多自己爬台阶的时候,多多一边爬一边跟我说:老师,刚才那个老师还说我很棒呢,老师,我是不是很棒?我说多多当然很棒了,多多很勇敢,自己爬起来,多多接着说:我自己爬起来,我也不哭,我很棒!!还有要是多多做了什么自己认为挺了不起的事,如果我没有来得及表扬,多多就会不停的问我棒不棒或是我是不是很棒!
随笔:儿子趣事
星期天,我带儿子出门,我的脚一下子碰到了车门上,脚趾甲盖都裂了,当然很疼,儿子从来都会很关心的问:妈妈,你没事吧?然后给妈妈吹一吹。当然大部分的时候妈妈都会说:没事了宝宝,谢谢宝宝的关心!可是那次实在是太疼了,我也不想骗孩子:就说妈妈觉得很疼呢宝宝!于是宝宝很着急了,趴到妈妈脸上又问了一边:妈妈,你没事吧?妈妈还是说有点疼,宝宝就又问同样的话,没办法,最后妈妈只好说:现在没事了宝宝!听到妈妈这样说宝宝才不问啦,唉,看来妈妈只能回答没事,哈哈!
随笔:宝贝趣事
从宝贝的小姨家出来,在小区门口那因为有辆车突然停住,所以妈妈拐弯拐的有点急,宝贝的头一下子碰到车门上了,我哎呀的一声,是因为吓了一跳,宝贝因为头碰了一下,又看我表情很严肃,所以就有点哭腔的说:妈妈,碰着我的头了,好疼呀!等我回过神来,赶紧用很轻松的语气跟小家伙说:哦,宝贝碰着头了吗?那妈妈给你揉一揉吧!说着就给她揉了两下。宝贝接着笑了,说:妈妈,我没事了,不疼啦!
早上起床后看到妈妈忙着洗刷收拾,宝贝就自己一个人拿本书在沙发上看,很认真的样子,时不时还跟妈妈交流一下,每当这个时候妈妈就觉得特别幸福,希望我的宝贝天天开开心心的!
教育随笔:都是“慢”惹得事
一日早餐后,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就餐完毕后搬着自己的小椅子到后面的圆圈去坐,在照顾未吃完的孩子时,我听到后面有哭的声音,走过去一看,便看到了庞**嚎啕大哭的样子,一询问才知道,原来他是想挨着女生乐乐,可乐乐的周围已经坐满了人,他挤不进去,没法挨着乐乐就开始大哭发泄了。我问他:“你既然想挨着乐乐,怎么没有早一点来,早点坐下不就行了吗?”他带着哭腔回应我说:“我吃饭吃的很慢了,来的时候都没有位置了,他们都不给我让位置”。我说:“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等着别人让给你的,而是需要自己争取的,你今早上先做到有空的位置,等中午吃饭的时候快一点,早吃完了自己选择位置,不就可以挨着乐乐了嘛”。宝贝点点头,悻悻的搬着椅子去找位置,嘴巴里面还嘟囔着说:“中午的时候,我一定快点吃,吃个第一名”。
中午午餐的时间到了,庞**如自己所说,迅速的吃完两份饭,早早的到外面去找位置,等着乐乐,等乐乐吃完出去后,他毫不犹豫的把乐乐叫到了自己的身边,如愿以偿的庞**宝贝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庞**是一个活泼、热心肠的孩子,但是却比较缺乏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哭鼻子,经常满怀热情的和别人交往,最后却矛盾重重。就这次来说,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就哭鼻子,希望别人能给他让出位置。教师需要引导他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想做的事情,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而不是等待小朋友们让着自己,好在我的意见他欣然接受了,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挨着自己好朋友的权利。平时我们也要多和他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正确的与人交往,正确的对待自己和小朋友间的关系,让孩子更多的体会交往的乐趣。
教育随笔:附和之好坏
教育随笔:附和之好坏
前两天,有一个同学结婚,就这样吧我们很多的同学又聚集在了一起,同学们无一例外的都在幼儿园从事着幼儿教师的职业,同学们聚在了一起,又很不免俗的谈起了幼儿园,谈起了我们现在的工作.总结到最后,大家得出结论,幼儿园老师真不是好当的,累啊.
有的同学在一些民办的幼儿园,她就和我们说,她们在幼儿园,服务理念就是让家长放心,让家长满意.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基本上都是以家长为中心,它们的收费相对的来说也比较高,所以,就形成了家长觉得自己交了那么多钱,就应该得到你无微不致的照顾.我说一,老师就得跟着做,有时甚至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得想方设法的去满足家长.要不然,家长不满意,就没有生源.还得负责去招生.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觉得自己还算是幸运的,不管怎么说,自己是在公办幼儿园,不需要去承担招生这样的重任,一开始,很多家长可能也存在着这样的心理,可是后来,通过我们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家长也逐渐的明白,对于我们老师的工作也比较的支持.想到这里,心里还是比较安慰的.
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
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在学习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固然是好。但是,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只会一路坦途吗?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众星捧月一般,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教育环境里,赏识教育大正其道,于是,家长老师一味的表扬、赏识,那么批评要不要呢?现在的孩子会心安理得的接受我们的表扬,如果做错了事受批评呢?是否可以承受呢?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尤其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犯很多的错误。一天,一个孩子一边哭着来我这里说某某打她了,于是我便过去询问情况,原来是在喝水时不小心碰到她了,我把那个孩子叫到跟前告诉他以后小心点,跟小伙伴道歉之类的话,就让他回去了,还没批评呢,我一转身那个孩子就哭起来了。我不得不去反思,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已经仅仅只需要表扬,而受不了一点点的批评或建议?是谁造成了这一点?当我们一味小心翼翼的呵护着我们的孩子时,岂不知我们的孩子已经娇嫩的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点风吹雨打,这样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却是百害而无一益的。曾在家访时,跟家长们聊起我们小的时候,记得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下大雪,路上总会看到我们骑自行车上学、放学的身影,而现在生活在“温室”里的孩子呢?挫折教育不仅仅是在形式上,不仅仅是孩子自己干多少活,吃多少我们小的时候难以下咽的窝窝头,我们更应该训练、增强孩子的心理受挫力,从小开始,让孩子不仅仅经得起表扬,还要受得了批评。我想家长朋友更应该明智的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仅利用好表扬这个工具,更要利用好批评这个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