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我是餐桌礼仪小标兵
发布时间:2021-05-14 幼儿园观察记录 区域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时间:**年**月
地点:中二班活动室
对象:何**
观察者:王**
老师的注意:
吃饭的时间又到了,小朋友们户外活动归来,排着队准备洗手,你有秩序地排在队伍里,挽起袖子,给小手打上泡沫,认真地搓手,洗手。
你举着有洗得白白地小手让我看:“老师,我洗得干净吗?”“真干净!”我高兴地回答,“来,抹点香香吧!”
小朋友们陆续地回到座位,老师看到你有礼貌地起身给坐在里面的小朋友让位置,请他先坐下,你才坐在他身边,轻声地和同组的小朋友聊天。
开饭了,你听着音乐安静地进餐,并将骨头小心翼翼地放在盘子里,还和对面的小朋友面对面笑了一下,继续吃饭,你们真的是太可爱了。
餐后,你将碗筷整齐地放入桶里,轻轻擦了擦小嘴,还告诉老师:“老师,今天的饭真好吃!”
当然,今天你得到了餐桌礼仪小标兵的称号!
接下来的几天里……
你越来越有礼貌,吃饭也不再挑食了。
识别
开学初期,孩子们的进餐习惯都有待学习,因此在进餐前,我给孩子们讲餐桌礼仪的小故事,几天后,你的进餐习惯有了很大改变,不仅把我吸引了,也有小朋友向你学习,当被评为“餐桌礼仪小标兵”,我们都是佩服的眼神!逐渐地,你开始不挑食了,吃饭时也开始安静下来,现在,很多小朋友在进餐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乐吃饭的时候不再大声讲话;雪儿坐在小椅子上的时候也坐的端端正正,不在椅子上扭来扭去了。
回应
作为我们班第一个餐桌礼仪小标兵,我们的小朋友都会向你学习,以你为榜样。我们也要继续评选小标兵,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为我们骄傲,以后在家里和家人进餐时,也能展示出我们小标兵的风范。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观察记录:我是王后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建构区
观察对象:
观察者:**
注意:
区域游戏时间到了,一涵、点点、淇淇、涵涵四个人来到建构区,四个人站在玩具柜前商量道:“我们今天来搭个什么呢?”“搭个王宫吧!”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
最后决定搭“王宫”,开始动工啦!
一涵说:“我当王后,点点,你来当公主,你们俩当侍卫。”大家对一涵的分工表示赞同。
“点点,不对,这个不是放在这里的。”“淇淇,把那个三角形的拿过来。”“涵涵,这边,到这边来。”一涵不停的指挥着,起初淇淇还有些不乐意,一涵说:“我是王后,必须听我的。”淇淇也就不再反对了。
在一涵“王后”的指挥下,一座漂亮的王宫建成了。
识别:
《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在活动中已经能够与同伴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幼儿在分工合作中,可以体验到不同工作的不同乐趣,更加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游戏,激发幼儿参与人际关系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在与别人交往时,会讲究一些方法,运用某种策略,会主动变换角色巧妙地加入游戏当中。
回应:
故事中的一涵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而点点、涵涵、淇淇,也都配合的很好,虽然一开始淇淇对于一涵的分工还有些不满,但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放手放手、再放手,把孩子的事交给他们自己去处理,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小班幼儿进餐观察记录
观察目的
发现幼儿在进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观察记录
今天的午饭是肉臊子面条,里面的蔬菜也非常多,有香菇、土豆、豆腐、青菜等。因为面条煮得比较软,孩子们都很喜欢吃。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c幼儿不是像其他幼儿一样专心的吃饭,而是时不时的转头看向老师,当他发现我在看他时,赶快把头转了过去。我好奇的走到了c幼儿跟前,准备看看他在干什么,结果发现他的桌子上都是挑拣出来的香菇粒。
观察分析
小班幼儿挑食的情况经常发生,有的幼儿不喜欢吃香菇,有的幼儿不喜欢吃西红柿、还有的幼儿不喜欢吃肉片......。大多数幼儿可能在家里挑食,但是一到幼儿园,在大环境下就会改变挑食的情况。C幼儿的挑食相应的就比较明显,尽管老师在吃饭前告诉幼儿“好好吃饭,不挑食,身体才会长得更好”“蔬菜特别有营养”等,C幼儿还是偷偷地把香菇捡了出来。C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不停地看向老师,说明他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如果教师与家长能够很好的配合教育,那么C幼儿很快就会改变这一不好的习惯。
措施建议
面对吃饭挑食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及时的引导,向幼儿传输一些营养与健康的知识,比如“蔬菜很有营养,多吃蔬菜才可以长得更高。”或者用一个正面的例子来激励幼儿“你看那个小朋友吃饭吃得多香。”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奖励机制,“如果你把这些饭菜吃完的话,老师会奖励你一个小贴纸哦。”
除此之外,小班幼儿对教师有着不一样的情感,教师可以将自己融进幼儿,可以说“我最喜欢吃香菇了,所以我才长得这么高。”“你们想和老师长得一样高吗?那你们就不能挑食哦!”
同时,教师也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告诉C幼儿的家长他的情况。让家长在家里多观察幼儿、引导幼儿。以便更好地改善C幼儿挑食的习惯。
小班幼儿进餐情况观察记录
观察地点
小一班
观察对象
全体幼儿
观察时间
……
观察教师
***
观察目的
发现幼儿在进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观察记录
今天吃午饭的时候,我听见教室里发出了很小的“噔噔”的声音,一会停止一会又开始了。我环视了一周,发现E幼儿坐在小板凳上来回动,用凳子腿不断地敲打地面。我走过去提醒了他,但是等我走开了之后,E幼儿又开始玩板凳。
观察分析
E幼儿在吃饭的时候坐不住,来回玩板凳,使凳子发出声音,说明E幼儿吃饭的时候不够专注,而且进餐行为存在着问题。E幼儿在进餐时来回晃动板凳,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E幼儿手里端着刚盛好的汤,那么他很容易把汤洒出来,然后烫到自己。除此之外,E幼儿吃饭的时候不够专注,这也是他自身品质的一个体现,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他,将不利于其良好品质的形成。
措施建议
首先,对于这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行为,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幼儿。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不应该采用制止性的语言,比如“你不能这么做,这样很危险”,因为他们理解不了其中存在的危险。相应的,教师应将进餐行为教育渗透进一日活动之中。比如给幼儿播放一些进餐行为的动画,或者在进餐前和幼儿进行简短的谈话活动,使幼儿在理解中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幼儿观察记录:我是宝宝的爸爸
区域活动时,一向“沉迷”于建构区的你今天来到了“猪猪之家”,你会当什么角色呢?我很好奇,远远地关注着你!你进去后,欣怡和大智也跟着进来了。这时,你对他们说:“我是宝宝的爸爸,你做妈妈”你指着欣怡说。这时你又看看大智,说:“你就做宝宝的哥哥,行不行?”大家也都同意了你的分配,你们便进入了游戏。
欣怡抱起宝宝,跟宝宝游戏起来。你看看地上有些脏,便拿起扫帚,“地上这么早,我先来打扫下!大智,你去把厨房的面条和辣椒整理下,待会儿我来做饭给宝宝吃!”只见你手拿扫帚,从最里端往外清扫着,扫的很认真,角角落落都扫了一遍,然后把垃圾会到一块儿,扫进了簸箕里,倒进了垃圾桶。接着你去卫生间洗了下手,来到厨房间开始忙活起来,不一会儿,你端着碗往抱着娃娃的欣怡那边走去,“来,我做了辣椒荷包蛋面条,你喂给宝宝吃吧!”欣怡喂起宝宝来,你又跑到厨房,煎起荷包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你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一到区域,你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对角色进行了分配,对各自的任务也进行了分工,你是一位很好地指挥家,你的同伴对于的分工,都很配合!真是好样的,说明你在同伴中也树立威信,大家愿意服从你的而安排。另外今天你在区域活动中,充当了娃娃家的爸爸角色,老师发现你是一位非常负责任勤劳的爸爸,你扫地,做饭,整理厨房,一切事情完成的都是井井有条,值得小朋友们向你学习。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今天的你在爸爸的角色上完成的不错,老师希望你在学习本领和进行其他游戏时,也能像今天在区域游戏中一样,认真、投入、有责任心,这样的你,一定会变得更加棒!将来进入小学后,你一定会是一位出色的小学生!加油吧,孩子!
观察记录:我最棒
观察记录:我最棒
——小班“走轮胎”活动
记录人:**
观察环境:幼儿园室外草坪上
观察目的及由来:
小班幼儿入园有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了,可现在做游戏时,有的小朋友还是胆子比较小,自己不敢玩,有的时候还有点恐惧困难的情绪,例如:碰到一点小困难,总是哭哭泣泣,需要老师安抚。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引导幼儿勇敢克服困难,养成独立解决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观察项目:
引导小朋友们勇敢克服困难,养成独立解决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决定来一次“走轮胎”活动。
观察策略:
寻找合适的时机,帮助引导小朋友们勇敢克服困难,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关爱,懂得更多道理,从而增强自信心,不怕困难,养成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勇气和信心,通过体验走轮胎的活动,挑战自己克服困难带来的乐趣。
观察实录:
走轮胎活动开始了,今天活动的内容是:走轮胎“我最棒”。当我把轮胎整齐地摆放好,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走轮胎,看看谁能自己走轮胎,谁最勇敢!”我们要开始做挑战轮胎活动了,幼儿都非常开心,但也有的幼儿立刻低下了头,脸色沉了下来,显然有些胆怯。我便告诉幼儿:“别怕!老师保护你!”活动开始,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往上走,歪歪扭扭,笑态百出,活动中还不时的传来阵阵笑声。这时,我适时的启发:“宝贝们,好玩吗?”“好玩!”“你们太棒了!”“点点小朋友,我来扶你走!”我拉着有些胆怯的小朋友走了几遍,慢慢地他们绷紧的心放松了,我也悄悄地松开了手,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高高兴兴的玩耍了。我带领孩子们边玩边说起了顺口溜:“宝宝抱抱,宝宝小小;老师撒手,宝宝跑跑!”活动结束的时候我进行了讲评,表扬了开始胆怯,后来勇敢的小朋友,并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启发:今天,我们都挑战了自己,都是最最勇敢的宝宝,为自己的勇敢鼓掌、加油!”顿时,小朋友们欢呼雀跃起来。看到小朋友们的进步和克服困难的自豪,我感到由衷地高兴。
分析:
让幼儿在运动中吸取生活的经验,用实际行动挑战自己,帮助胆小幼儿成长。活动效果较好。
建议:
建议家长、老师要多鼓励孩子,仔细倾听孩子的说话,多和孩子进行交谈,了解孩子的思想,鼓励孩子养成不怕困难,热爱运动的兴趣,帮助孩子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感受在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生活中克服困难带来的乐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观察记录:吃饭是个问题
时间:**年**月
地点:教室
对象:部分幼儿
观察者:李老师
老师的注意:
午餐时间常常是让老师最头痛的一段时间,在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出现。
我们班的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常常要讲话,虽然老师经常在旁边提醒说吃饭的时候不能讲话,但是孩子们似乎记不住似的,老师刚说过过会就会开始讲,有时候还会越讲越来劲,老师就又不得不去提醒,但是似乎这样一遍遍的提醒,成效并不大,还是会有孩子们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话,要老师再次提醒才会不讲,另外我们班有些宝宝还很挑食,像我们班天天和滕滕,每次吃饭的时候就看见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有一大堆的饭菜,问他们为什么要把饭菜挑出来啊,就哭着对我说,这个菜不好吃,我不要吃的,不仅是他们俩有好多孩子都是这样,不喜欢的菜就把它挑出来扔在桌上,或者盛在碗里,碰也不碰,还有很多宝宝吃饭可邋遢了,像高子铭等吃饭的时候只见满桌子,满地都是残菜渣和米粒,虽然经常提醒,但是成效也不大,还是会吃到桌子上满地都是。
识别
家长只注意孩子的智力发展,完全忽略了孩子四肢协调发展,我觉得孩子的餐桌礼仪养成是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无论是就餐还是其他方面。
回应
针对这些幼儿的情况,我们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以儿歌如我会自己吃饭,不挑食等,让幼儿学习餐桌礼仪知识,另外一个故事,录像等形式,让幼儿明白用餐时有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餐前活动观察记录:棒棒的你
餐前活动时,孩子们进行了才艺表演。当老师问:“还有没有谁愿意上来表演的?”这时,老师看到了一只低举着的小手,那就是你!老师请了你上台,一到前面,你双手紧紧抓着自己的衣服子,“没关系的,你想表演什么就表演什么,我相信你的表演一定也很棒!”听了老师的鼓励,你轻轻的说:“我唱个粉刷匠!”接着你就小声的长了起来,“你唱得很好听,声音响亮些,还要棒哦!”老师又一次给你打了气,这一次,你的声音明显高了许多,而且还加上了动作,真是太棒了!
当你下台时,听到大家送给你的掌声时,你高兴的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很高兴,今天你能勇敢的走上台为大家表演。你看,你的付出得到了小朋友们的掌声。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今天不仅你的歌唱的好听,而且你还加上了动作,说明你也能像吴奕洁他们一样,表演的很好,不是吗?但是更令老师感到惊喜的是你终于战胜了心中那个不自信的小魔鬼,大胆的走到了集体面前,老师也要给你一个大大的赞!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今天的表现很棒,老师相信以后的你会越来越棒的!老师希望以后能经常看到你上台表演,相信你能做到的,对吗?只要你大胆些,自信些,总有一天你还会走上大舞台,这样你会获得更多的掌声哦!
午餐观察记录:爱吃肉的孟辰
午餐时,教师在午餐前像往常一样介绍今天的菜,今天吃的是肉丸和藕片。孟辰听到后,就说不喜欢吃蔬菜,我说:“和以前一样吗,不喜欢吃的,吃三口。”他摇着头说:“不要。”接下来,孟辰就着肉和饭马上吃完了,请老师盛汤前,请他吃几口蔬菜,他便使劲摇头拒绝,犟在那边,怎么也不肯吃。最后,王老师喂了一口藕片。喝完汤、漱完口后,我问他:“孟辰,你在家也不吃蔬菜吗?在家吃过胡萝卜吗?”他说:“没有。不,吃过的。”“为什么吃家里的,不吃幼儿园里的呢?”他说:“家里烧的好吃。”“但是家里不会把这么多好吃的蔬菜放在一起烧啊。”他笑着和我说:“老师,我只要吃肉、汤和饭。”
分析、思考:
孟辰在之前的下午点心时,就表现出来,不喜欢吃的他就不愿意吃吗,而且态度很坚决。这和他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他不喜欢的事情,他会犟着不愿意,此时教师就要及时观察,找到突破口与幼儿沟通。
与家长交流后发现,孟辰在家也不喜欢吃蔬菜,家里人是将蔬菜打成汁混在肉里给他吃的。因此他觉得在家可以不吃,在幼儿园也一样。特别是与开学时相比,他的体重增长了很多,因此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在家中也要引导幼儿尝试不喜欢吃的蔬菜,不挑食。
教师在平时起示范作用,介绍各种菜名及营养,选择利于幼儿接受的方式(如:绘本故事等)从他喜欢的蔬菜入手,慢慢引导幼儿接受其他蔬菜。同时也要根据孟辰的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出汗时提醒及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