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折纸船
发布时间:2021-05-15 中班主题活动 幼儿园老师折纸船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中班主题折纸船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掌握纸船的折法,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平整地将纸张向左右两个方向对折,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折纸船教案吧。活动目标
1、掌握纸船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平整地将纸张向左右两个方向对折。
3、通过活动、教师示范、幼儿动手操作及游戏完成教学任务。
4、培养幼儿的审美观,提高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5、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及好奇心。
6、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纸船对折的步骤。
教学难点:纸船翻折成形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船玩具、图片,纸船范例一个,长方形纸若干张,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1、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的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启发引导幼儿观看及总结船的外形特点。【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纸船的折法。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最后重点讲解纸船的翻折成形。
4、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5、游戏《划龙船》
6、引导幼儿将“纸船”放在“池塘里”
7、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纸船的折法,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8、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要求小朋友回家教家人折纸船进行游戏,既能复习,又能增进家庭亲情。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能调动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幼儿之间能相互合作,又能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
3、在教学准备、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等,考虑得较周到,但纸船对折方法的步骤的讲解示范过程过快,有的小朋友看不清楚。
4、由于本人是小学教师刚转岗的幼儿教师,教学经验少,教学环节的过渡不够自然。
5、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但要注意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传授,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幼师。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中班主题小纸船
中班主题小纸船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体会集体合作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小纸船教案吧。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的 动作协调性以及灵活性都还需要锻炼。
个别孩子性格孤僻,引导幼儿多参加集体活动,所以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
2、体会集体合作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幼儿活动中手工制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幼儿对手工制作积极性及集体合作的培养
活动准备
手工纸、剪刀、浆糊、各种船的图片
水槽、水
活动过程
1开始
谈话引出课题
看图片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2制作小纸船
(1)材料的准备
认识材料及使用方法
剪刀怎样使用,安全注意
(2)教师演示
用正方形的手工纸折叠出一只小纸船,不是正方形的纸要用剪刀剪成正方形,
(3)
幼儿准备纸张,学做小纸船
小组合作,将小纸船做完
(4)评价
(5)将纸船放入水中试一试i
3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中班幼儿是幼儿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们特有的年龄特点。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动作更加完善,思维更加灵活。
做中学要满足幼儿的求知欲,需要为幼儿教学活动配备充足的物质条件,创设宽松的探索环境。幼儿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
幼儿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应该去判断每个幼儿忍受挫折的限度,当幼儿反复失败时,适时加以介入帮助、点拨,帮助他们缩短失误的过程,才会不导致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的消失。
幼儿在活动中能互相帮助,增强集体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折纸船》含反思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优质课堂,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折纸船》含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折纸船》含反思》
大班教案《折纸船》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折纸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认识折纸标记,能按照步骤折出作品,体验折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折纸船》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折纸标记,能按照步骤折出作品。
2、通过折纸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
3、体验折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折纸标记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正方形手工纸,各种船的模型。
活动过程
1、以游戏引入课堂主题(网鱼)。
2、提问:小鱼的家在什么地方?
想一想:还有谁的家在水上飘?
3、出示教具,各种各样的船,介绍各种船的作用和外形。
4、让幼儿选一种最简单的、常见的双斗船。
5、教师示范折纸过程。
6、让幼儿跟着教师看一步学一步,直到整个船折好为止。
7、教师鼓励幼儿。
8、体验折纸成功的快乐。
9、游戏
小朋友坐着自己折好的小船去大海上捕鱼(打鱼歌)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大班小朋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手工折纸—船,对他们来说难度不是很大,可以培养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小朋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所以在教案设计中,我设计了游戏环节和歌曲,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利用折纸可以粘贴到纸板上,可以进行幼儿添画活动——画波浪,进一步加深小朋友对折纸活动的浓厚兴趣,以便以后在生活当中,利用废旧的纸张来增加孩子对美的认识。
如果再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加入比赛环节,看谁折的快又好,用折出来的小船让小朋友想出更多、更好玩的游戏,拓展孩子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以及孩子创造的能力。
小百科:船或船舶,指的是:举凡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如蒸气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子动力机组)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手段。
中班主题纸飞机
中班主题纸飞机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掌握基本折法,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均匀的将上下两张纸向同一方向折叠,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纸飞机教案吧。活动设计背景
本校幼儿多来自农村,他们动手能力较差,为了激发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也为了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设计了本节手工课。
活动目标
1.掌握基本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均匀的将上下两张纸向同一方向折叠。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两翼对称的折法。
活动准备
飞机玩具、飞机图片、大范例一个、纸若干,关于飞机的一首儿歌。
活动过程
1.启发引导幼儿总结飞机的外形特点。
2.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大范例中飞机两翼的折法。
3.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两翼对称的折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并以小礼物作为奖励。
4.游戏《飞机飞呀飞》。
5.引导幼儿拿折好的飞机在教室中飞来飞去,到目的地了,停在飞机场休息,检查各部分配置,小朋友们也要像飞机一样该休息了,该加油了,那我们也喝点水,休息一下吧,
6.喝水过程中,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折纸飞机的折法,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看谁的飞机最漂亮,飞的最高。
7.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
8.课后活动,回家后请小朋友教父母折飞机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一方面可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在活动中,幼儿之间互相合作,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
3.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动手操作方面我做的还行,但就是一些讲解不够清楚,部分小朋友未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活动课中,我在示范讲解时,会请个别小朋友上来试一试,这样就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4.通过这节活动课,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动手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且他们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对手工课充满兴趣和好奇,以后要多做一些类似的手工课,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中班主题神奇的纸
中班主题神奇的纸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种类与用途,鼓励幼儿发现现象,提出问题,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神奇的纸教案吧。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冬天到了,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爱流鼻涕,尽管在幼儿园老师都会帮小朋友擦鼻涕,但有些家长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会在小朋友包里放一些卫生纸,以备不时之需,但有几次我发现小朋友特别喜欢在座位上坐着把纸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虽然当时老师有提醒过小朋友不要撕纸,但好像作用都不太大,于是我将开展一场纸的主题活动来告诉幼儿纸的用途以及满足幼儿对纸的欲望。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种类与用途。
2 鼓励幼儿发现现象,提出问题。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掌握纸的用途
活动准备
:面巾纸 白纸 报纸等 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 魔术棒 纸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魔术棒,让幼儿闭眼睛,变出与纸有关的图片,让幼儿睁开眼睛,引发幼儿的兴趣.提问:小朋友都看见了些什么?
2 引导幼儿通过观看,接触来发现纸的不同.
二,高潮部分
(1) 组织幼儿集中讨论
1 小朋友还见过哪些纸?还知道哪些纸呢?
2 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和一样的地方?
3 这些纸都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2)教师引入
1 由魔术棒变出纸张,老师展示各种纸,介绍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 引导幼儿在教室里寻找有没有和老师手里的纸是一样的,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敏锐度.
(3) 游戏
1 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小朋友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
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顺着短边卷。女:顺着长边卷。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大)
三,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回家探索发现其它的纸还有什么用途?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只要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孩子的发现是无穷无尽的,幼儿只有在亲自实践中去探索发现,才能对获得的只是掌握扎实,同时我也深切的感觉到了家园配合的重要性与便利性,家长把自己知道的知识传给幼儿,再让幼儿转述给老师和小朋友,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