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鼓励帮助幼儿成长
发布时间:2021-05-18 教育笔记鼓励孩子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鼓励和表扬是我们平时运用最多的方法,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表扬和鼓励能给予孩子们愉快的刺激,让他们有兴趣参与活动,并有快乐的体验。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自控能力相对较差,适时鼓励与表扬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将这一点运用到了幼儿练习拍球的环节中,我通过观察发现很多会拍球的幼儿很喜欢拍球,在分散活动中也一直会拿着一个球不停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慢慢的学会更多的拍球形式。但是一些不太擅长拍球的小朋友却没有兴趣练习,在分散活动中总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其他的玩具,引导他练习拍球坚持的时间也不长,一会后就把球放好了。针对这个情况我进行了分析,有两种情况,分别是会拍球的更喜欢练习拍球、不会拍球的更加不喜欢练习拍球。结合这两种情况我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会拍球的幼儿在拍球的时候会得到同伴赞扬老师的表扬,所以在一定的鼓励和表扬下他们更加的喜欢拍球,练习的时间多了提高的速度也快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但是对于另一部分不会拍球的幼儿则是一个恶性循环,他们不会拍球就不会得到同伴的羡慕,老师也不会表扬他们,在他们心理拍球不是一件可以表现自己的事情,所以他们就不喜欢练习拍球,导致他们练习时间少提高速度慢。
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我知道对于那些拍球掌握的较慢、协调能力较差的幼儿该怎么办了。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个别教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拍球方法,在他们练习的时候用语言激励他们,当他们会连续拍球时在集体面前表扬他们,他们有了质的飞跃时一定要大大的表扬他们,这样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使用这个办法后,我发现我们班级的幼儿对拍球的兴趣都很高,在分散活动中还会相互交流拍球的经验,交换拍球新方法,这样班级的整体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孩子是需要鼓励的,用鼓励激励幼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幼儿园教育孩子帮助其健康成长的笔记
当我们化身为孩子们的老师,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分享,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的成长,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范文有哪些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幼儿园教育孩子帮助其健康成长的笔记》,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幼儿园教育孩子帮助其健康成长的笔记(篇一)
怎样表达能使听者感到高兴,怎样说话能使他人对你产生兴趣,乐意和你交往。除了说话,我们还有很多方式。主题活动“我对你说”就是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去用各种方式表达,下面我就说说在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教学活动的反思。
说说教材
“问答歌”是一个歌唱活动,它以非常独特的形式“一问一答”进行演示。歌曲中的歌词都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小动物,而该小动物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如“大象的鼻子长,兔子的耳朵长”小朋友对于这样轻松的方式非常的喜爱,而小朋友也学的很高兴、开心。即学会了歌曲,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说说准备
由于歌曲非常的简单,我就匆匆的在网上下载了几只特征很明显的动物(袋鼠、小鸭、孔雀等等)供幼儿在创编中使用,由于幼儿了解了图片,对于创编非常的干兴趣,而且都创编的非常好,很激动,一直要编,我在想,以后无论什么课,课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础。
说说教法
本堂课,我采用了简单教学、集体演唱以及幼儿创编等几个方法。孩子们很喜欢问答句,于是就采用了你问我答,我问你答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简单的说就是无论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幼儿都表现出了对该活动的`极大热忱,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说说感悟
音乐这是我一直不敢涉足的领域,自生的能力阻碍了我对它的热情,一直不敢碰,就是碰了也是硬着头皮上,此次的活动对我的触动很大,只要对自己又信心,勇于尝试,相信一定会行的,希望就在前方!
幼儿园教育孩子帮助其健康成长的笔记(篇二)
吃午饭了,保育员拿来的菜园子,飞扬看见了就说:“老师,我不要吃!”“不行啊!这天就吃这个,你不吃会肚子饿的!”我边说边把一碗圆子放在她面前,她也没有再说什么,很不情愿的用调羹舀着碗里的圆子,慢慢的放到嘴巴里。
大部分孩子都吃完了,培培与飞扬拿着只吃了几口的碗来到我面前说:“我不要了。”看着他们满脸委屈的样貌,我也明白,他们很努力了,也允许他们不吃,然后给他们一人一个蛋球。
个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在午餐中的表现也不一样,虽然我们就应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但也应尊重孩子的生活习惯,像培培与飞扬,他们已经很努力的将不喜欢的圆子吃了几口,对于他们是一个进步,以后再鼓励他们多吃一点,也许他们不会很快的爱上这个食物,但我相信,仅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孩子不会很厌恶乐,这不是一样能养成好习惯,如果一味让他们吃下去,不但孩子不会对这个实物增加好感,相反更厌恶,我们不也是这样吗?说实话,我不挑食,但也不喜欢这种糯米的食物。所以,不一样的主观或客观原因同样也会影响我们的食欲,那么,我们何不也宽容一下孩子呢?
幼儿园教育孩子帮助其健康成长的笔记(篇三)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我照顾自我,它是一个人就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潜力的构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职责感、自信心以及自我处理问题的潜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此刻的大部分孩子,依靠性强,生活自理潜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我教的大班幼儿刚刚转入就餐幼儿园,在自理潜力方面明显不如其他就餐三年的大班幼儿,一个小小的鸡蛋皮便折射出幼儿自理潜力的强弱,我班幼儿有很多小朋友不会剥,闹出了很多笑话。魏会宇小朋友拿到鸡蛋后站那不动,问老师:“老师,这个就应怎样弄呢?”牟炳旭小朋友拿到鸡蛋站那不动,我说跟其他小朋友学,还是不动,然后教他先往桌上碰一下,他便碰一下,揉碎皮,他用力过猛,一下捏碎了,蛋黄都出来了,扫了一地,最后勉强吃完了。还有反应快的小朋友边看边学,皮随剥的不干净,但是总也会了。第二次吃的时候状况明显好转,都会剥了,吃的也干净了。
一个小小的鸡蛋皮难住了这帮孩子,让我更是惊叹,这些心肝宝贝们在家里都是什么样的生活,真正地小皇帝小公主,但却让他们丧失了最好的锻炼机会,这需要我们这些大人深省,什么才是对孩子好,怎样才是爱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大胆让孩子们做吧,他们会做的很好。
幼儿园教育孩子帮助其健康成长的笔记(篇四)
我班幼儿尹中玉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我明白的告诉大家,但是与小朋友在一齐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师幼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构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长就应用心配合老师,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潜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快乐,塑造自信。既使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适宜。用自我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尹中玉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老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会有“老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还能够用奖励小红花等方法激发孩子去表现,再者孩子需要时也能够给他一点提示。
教育随笔:鼓励孩子
经常被否定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犹豫不决,容易拖延和半途而废,害怕被拒绝,自我设限,逃避现实,很容易恐惧,容易自我否定。
总之觉得好的东西,自己是没有资格获得的。不敢和接受男神的追求,只能和小人物和渣男交往。有的不敢去接近漂亮姑娘,不敢去主动和人交往,犹豫再三不敢表白,直到美人落别家。甚至别人看自己一眼,仿佛都带着嘲讽。
挑战一件没尝试过的事情,耳边轰隆隆听到的都是“你不行”“你不要做”。要克服这些声音的影响,要付出极大的勇气。这些声音,已过多年,犹在耳边。一般都是来自父母的发声,存在童年的深层记忆。有的家长,也表扬,只是夸的有点假。像我妈妈会用戏剧性的语言,像哄小孩那样夸孩子,你是最~~~棒哒,你是最~~~好哒,当时听到很开心,过去了之后,有点假,有点空。像我爸,要想听到他对我说一句“你做的很好”“你是我的骄傲”,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了。小时候他说“嗯。”这就是最高的表扬。为了这一声“嗯”,我愿意付出所有的努力,然而成年后“嗯”也没有了。如果不是走上心理学的道路,我都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呵呵。
这一段时间我在研究青少年学习动力,家长很在乎这个,有家长问我:我孩子做什么都没劲,怎么办?我让孩子画了一幅画看看,果然自卑,瞄一眼,就知道画者是个自我价值低的孩子。
一直被贬低,被否定的人,活都活的没劲了,还想学习有劲,怎么可能?父母自己没有自信,就会用否定孩子的方式,否定自己。可怜的是无辜的孩子,重复了父母的命运,用自卑,孕育养大自卑,然后再传给下一代。
破解的方法,有的。
放过自己,放过孩子,把心打开,看看孩子的优点,不要假装,不要虚头巴脑,真诚的赞美、表扬、鼓励、支持孩子吧!
你都不知道,你的真诚的爱的表达,你的鼓励支持,对孩子的一生,有多重要!
教育随笔:帮助孩子壮起来
我们班有个叫马**的孩子,他长的小小的、瘦瘦的,看上去比同龄孩子小了许多,这可与其名字太不相符了。最令人头疼的是他的吃饭问题。我从没见过像他一样如此挑食的孩子——不吃肉,不吃鸡蛋,菜也很少吃。每次吃饭前,马**总是先对着小碗审视半天,哪怕里面有一小点肉末儿,他也会皱着眉将碗推到一边。我只好将肉末一点点地挑出,哄着、劝着马**吃完那小半碗饭,但这毕竟不是常法儿,应想办法解决马**的偏食问题才是。为此,我特意约他的父母进行了长谈。马**的妈妈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从他那儿我了解到了马**偏食的根本原因。原来,马**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老人对孩子宠爱有加,马**想吃什么便给他买什么,不想吃的一口也不会让他吃,加之爷爷自身偏食现象也较严重,受其影响,孩子自然而然形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三年多来,马瑞华几乎没吃过肉,所吃过的鸡蛋也是有数的。临走时,马**的妈妈说;“就孩子的偏食问题,我们与马**的爷爷奶奶交流过好多次,说深了吧,怕老人不高兴;说浅了吧,起不到什么作用。还希望你们老师能多费心,在教育马**的同时,也一块儿做做他爷爷的工作,否则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偏食问题的。”问题的症结既已找到,我们便要付诸行动来着手解决了。首先,我们利用接送时间与马**的爷爷进行了几次交流,让他了解到了家庭环境及家人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每位家庭成员都应努力为孩子做出积极的表率。终于,他的爷爷表示要首先纠正自己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并愿意协助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其次,我利用吃饭时间向孩子们,特别是向马**讲解膳食平衡的好处。一开始,马**仍拒绝吃肉、鸡蛋及他不爱吃的菜,只干巴巴的啃点馒头、花卷或吃点白米饭。慢慢的,在我们的鼓励下,他能尝试着吃点菜了。一天中午,孩子们吃的是香喷喷的肉卷儿,看到小朋友们都吃得那么香,马**非常眼馋,但看着肉卷儿,他又面带难色,迟迟不肯拿起来吃。最终,在我们的鼓励下,他终于慢慢的、慢慢的将肉卷儿放到了嘴边,一口,又是一口,在我们赞许的目光中,他竟吃了半块。吃完饭后,我故意逗他:“马**,肉卷儿好吃吗?”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好吃。”家长得知此事后非常高兴,特别是马**的爷爷。他自责地说:“原来孩子不是不吃肉啊,都怪我没给孩子做好表率!”可能在别人看来,马**的这点进步算不了什么,但对我们及其家人来说却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可爱的马**能真正壮起来!
教育随笔:互相帮助真有趣
教育随笔:互相帮助真有趣
今天的区域活动中,萱萱和王博在认真的玩建构区,他们都要搭一个漂亮的花园,但是由于材料比较有限,所以他们在玩的时候总会发现少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积木,于是王博只好问对方要一些积木,但是问着问着萱萱也不愿意给对方了,因为自己也越来越少了,感觉要完不成了不能做出漂亮的花园了。看到萱萱不愿意给自己积木了,于是他只好向我求救,对我说:“老师,她不肯给我积木,我搭不出好看的花园了。”萱萱也抢着说:“他一直问我要,我自己都搭不好了。”说完把自己手中的积木更加的往自己身边推了一下。于是我说:“你们搭的是什么呢?”他们异口同声的说“花园”,那你们能不能合作呢?王博搭公园的外面围墙和一些玩的地方,萱萱就可以用雪花片来装饰花园了做出各种花朵了呀。他们想了想说:“对呀,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呢?这样子就可以变成更大更好看的公园了呢。”说完王博和萱萱开始合作起来,一个搭围墙,一个做花朵,很快就有了更好看的公园,萱萱开心的把自己做出来的花朵装饰进去,一下子他们就完成了,他们一起欣赏自己的杰作,感觉特别的满意。
在游戏解说的时候我请他们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也非常的自豪的给他们介绍了作品,还同时强调了他们是合作完成的,刚开始一直抢积木导致自己都搭不好,后来大家合作起来就变成了更好看的公园。
平时我们也要多让小朋友合作,这样子小朋友在交往中才能够更加的有乐趣。
教育随笔:表扬和鼓励
教育随笔:表扬和鼓励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作为幼儿园大班的一名教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刚刚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经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情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认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引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
教师就要讲明劳动的意义,大力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纵容,而是诸如此说:“**平常非常热爱劳动,今天的劳动热情还没全发挥出来,希望**成为小朋友中最能干一位。”这么一说,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任的目光,亲切喜悦的笑脸,都会给孩子带来力量。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高兴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高兴,不用你唠唠叨叨的数落孩子,他们自己会给自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我们也希望他们成功、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要忘记留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教育随笔:表扬与鼓励
教育随笔:表扬与鼓励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作为教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刚刚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经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情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无疑有着积极意义。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认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引导的作用。
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任的目光,亲切喜悦的笑脸,都会给孩子带来力量。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高兴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高兴,不用你唠唠叨叨的数落孩子,他们自己会给自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我们也希望他们成功、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要忘记留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教育随笔:鼓励教育效果好
教育随笔:鼓励教育效果好
思源是个虎头虎脑、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刚转入我班的,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
早上入园时,他会牵着妈妈的手,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你好”,当然他也会得到老师的赞赏:“思源真棒”。
上课了,思源会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问老师:“老师,你看我棒不棒”,同样他会得到老师的夸奖“思源真棒”。
但是这天这个棒小孩却遇到了难题,因为他感冒了,妈妈把他中午吃的药带到了幼儿园。
午饭后,我喂他吃药,但是好话说了一大筐,他却总是闭着嘴巴一个劲的摇头,这时,不知哪个孩子喊了一句“思源加油”,于是大家一齐喊着“思源加油!思源加油!”,小伙伴们的加油声让思源的抵触情绪产生了动摇,我趁机说“思源是个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对吗”,“对”说完思源张大嘴巴一口将药水喝光了,还不忘问我“老师我棒不棒”,同样我用鼓励的的语气对她说“思源真棒”。
一句“思源真棒”,让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夸奖,多夸夸我们的孩子吧!因为他们要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师教育随笔:互相帮助是好孩子
鲍福花教育随笔7篇:互相帮助是好孩子
美术活动时,李冉的水彩笔没有水了,于是她犯起愁来,这边看看,那边瞧瞧。
我走过去问她:“为什么不画了?你画的多好!”李冉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的彩笔没水了,没法涂蓝天了。”李振宇听见我和李冉的对话,马上说:“李冉,你用我的吧,我的蓝水笔可漂亮了!”李冉非常高兴,连忙接过来说:“谢谢你!”李振宇也高兴地说:“我妈妈说相互帮助是好孩子!”他们俩又认真的画起来。
活动结束前,我请小朋友讨论这件事。小朋友都认为李振宇是好孩子
,以后要向李振宇学习,在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
我感到非常欣慰,这些入园不久的孩子能主动做到互相帮助,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这让我感到孩子们是多么可爱,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神圣!这件事也成了我工作的动力,使我更加爱孩子,更好地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看云彩
前几天,我带小朋友早锻炼时,李明坤小朋友突然指着天空喊着“老师,快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发现今早的天空格外蓝,蓝天上飘着像丝绸一样的白云,低空的白云由北向南飞,聚合成各种形状。全班幼儿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天空,兴奋地议论着天上的云彩。我想,这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的大好时机,边引导幼儿放下呼啦圈观察云彩的形状。幼儿七嘴八舌地说云彩像桃子、雪山、棉花、龙王、老鼠、鸟、地球、飞碟、潜水艇、轿车、鳄鱼嘴、恐龙、坦克、雪橇、老鹰的头、乌龟、一只小船上做了许多人等。李振宇小朋友想象出云彩像牛和蛇打架,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牛角的样子和蛇扭动的腰身。我又让幼儿思考云彩飘动的原因,聪明的小朋友很快就说出是风使云在飘动,形成各种形状。幼儿的观察持续了20多分钟,仍然兴致勃勃,不愿离开。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活中、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幼儿教师应注意随机引导,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进而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良师
一天下午,李振贤的爸爸来接孩子,孩子边往外走边把手中的纸团像投篮似的抛向墙角的纸篓,纸团进了纸篓但有弹了回来,落在地上,李振贤没有再去管它,径直往外走。这时他爸爸皱着眉头说:“怎么这样随地扔东西。说完,爸爸弯下腰把纸团捡起来轻轻地放进纸篓里。这时,李振贤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把纸篓周围的废纸都捡起来
,放到纸篓里。多么细心的爸爸,他的言行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我,纸篓周围的废纸,我从未留心过,也没有意识到这里的教育契机。
又一天,李雨涵的妈妈送女儿,李雨涵站在门口大声地向正在指导幼儿活动的我问好,孩子的话音刚落,便传来了妈妈对女儿的轻声教诲:“离老师这么远喊话,多不礼貌。”听到这句话,我马上联想到送孩子的时候,我常常是忙着手头的事,离孩子很远漫不经心地喊着:“你好!”“再见!”......
这两件看似细微的生活小事,却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仅仅是纸篓旁边的小纸团,却体现了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不良;同时,教师的言行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大声对幼儿说话,不经意地将垃圾扔在纸篓外等等,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家长教育了我,他们是我的良师。
水龙头的“眼泪”
已经很久没见到水龙头流“眼泪”了,我为孩子们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