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成长心得
发布时间:2021-05-21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成长心得
又是一个学期的末端了,下来的终点站、在这去旧迎新的末端。我们该如何诠释在这一年短暂而漫长的岁月里,总结和叙述这一年的得与失。从中班下学期到大班也一年了,和小朋友们相处时光真的有开心有生气,也许更多的是快乐。在这个学期的工作学习,在社会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然而正是这个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时间段里、我一点一点的在积累、在吸取着各种幼儿教育的科学理论。我不再像是初入社会的那般稚嫩、反而不断从工作中历练自己,尝试做各种自己不敢尝试的工作、刚开始我很害怕、很担忧,但是有一个同事对我说:无论什么工作、什么任务、如果连自己都怀疑自己,那有谁还会认可你。对于这些东西,以后不管到哪里、都会用的着。就是这番话告诫着我:工作就是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我们去改革创新。这个学期即将拉下帷幕、在这帷幕背后,珍藏着我一年来得喜怒哀乐。我无法忘记、无法形容。总结这一个学期、工作上还是需要本着“爱心、细心、耐心、真心”去对待每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事秉着认真热诚的态度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们两位老师认真组织幼儿的每一次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能主动学习,多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幼儿逐渐积极参与、互动、探索,学习热情较以往越发浓烈,展现出无限的学习潜力,旺盛的求知欲。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我们都让每位孩子举手回答问题,在一次次的鼓励下,许多小朋友在上课时都能集中注意力了。当老师提问时,有些小朋友就会用求救帮助的眼光看着我们,这时当我们给孩子一个鼓励的眼光时,这时有的孩子就能勇敢的举起小手。引导幼儿自由活动,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内容,从而使能力弱的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使他们有所创新同时我们还根据教学不断地变更材料,经常丰富、充实区角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探索兴趣。通过一学期的活动,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活动常规和与同伴分享、合作的习惯,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也大有发展。
你们的成长老师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彼得兔的花园”成长记
教育随笔:“彼得兔的花园”成长记
进人中班,我班的活动室调到了一楼,透明的落地窗外有一块木栅栏围起的空地,正是我班的自然角。自然角可以如何打造呢?我上网搜索、借鉴经验、求助达人,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活动室里的一套绘本《彼得兔和它的朋友们》给了我灵感,这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绘本。故事中,彼得兔和朋友们拥有一个庄园,种了许多蔬菜水果,由此发生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儿。于是,我决定把自然角交给孩子们去打造。
由此,一场轻松的谈话开始了,我问道:“老师想把自然角交给你们来设计,你们认为可以怎么做呢?”果然有孩子回答说:“我觉得可以做一个彼得兔故事里的花园!”“这个想法太棒了。那在花园里可以种些什么呢?”我的问题刚抛出,就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和讨论。有的说种草莓,有的说种玉米、蓝莓,也有的说应该种兔子爱吃的萝卜……孩子们对这个活动的喜爱和投入让我信心倍增。
9月末,在爸爸妈妈们的帮助下,我们一起作了基本规划,花园初具模样。我挑选了适合秋冬天种植的各种萝卜、豆子、大蒜等,孩子们迫不及待却又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埋进了土里。花园里还种上了可供观赏的菊花、长寿花、多肉植物,有些孩子还从家里带来了“幸运草”的种子。错落摆放的小木桩围着的一丛丛小生命,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特别美好。
随后,有孩子提出要每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于是,我带着孩子们自制了比较简单的观察记录本。从此,一有空闲,孩子们就会坐在花园里仔细观察并记录,哪怕是一丁点的变化也会让他们分外欣喜,欢呼雀跃。
国庆长假结束前一天,因为牵挂着花园里的植物,我便顺道过去看看。没想到花园里一片狼藉,花盆里的土洒落一地,刚冒出的嫩芽也被无情地摧残。可能有“不速之客”来过花园了,这可怎么办呢?一向心急的我这一次却调整了心态,决定让花园的小主人们来解决这个难题。于是,我保留了现场,不动声色地等待孩子们的到来。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看到被破坏的“彼得兔的花园”都很生气,都说要想想办法。于是,谈话活动自然就聚焦在了这个话题上,那么到底是谁来过了呢?孩子们仔细观察后,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开开说:“是猫咪,猫咪是喜欢晚上出来的!”团团说:“是老鼠来偷东西吃了!”沐沐看着盆里的脚印说:“这么大的坑,一定是比较大的动物来过了!”
听起来每一个答案都很有道理。后来,孩子们还去询问了幼儿园的保安叔叔,请教了园长妈妈,才知道原来幼儿园里经常会有野猫之类的动物在夜间出没,有时候还会有黄鼠狼呢!这可怎么办呢?新的问题又引起厂孩子们的思考。然然第一个说:“我觉得可以每晚把花草搬进活动室里,关上门,那些动物就进不来了!”爱爱说:“可以用稻草人来吓唬动物,我在外婆家的田地里见过稻草人。”伊伊说:“我觉得可以用火光,这些动物看到火光就逃跑了。”乐乐兴奋地说道:“我觉得用冰冻也是个好办法。”
后来,我们就开始搜索各种材料,希望将想到的办法付诸实践,验证一下到底有没有用。我们一起动手制作了稻草人,让它们在花园里安了家;每天离园前,我们便齐心协力将能搬的盆搬进活动室,这样既能防止植物被冻坏,又能防止动物人侵……再后来,孩子们将花园被破坏了的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一起帮忙出主意,有的说可以种一些气味独特的植物;有的说可以安装太阳能超声波装置,动物听到了就不会再靠近了;还有的说黄鼠狼会害怕铃铛的响声,可以在动物可能出入的路口系上小钤铛……这些方法我们都尝试了,大多还是有作用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采用上述办法后,动物真的没有再来破坏花园了!瞧,小豆苗越长越高了,起初被破坏的萝卜苗也重燃生机,大蒜长得有两三寸长了……孩子们更是被这些小生命感动着,他们经常站在花园边自豪地向操场上的小朋友们招手:“快来呀,快来看看我们的彼得兔花园!”花园里的小生命还会经历些什么呢?我将带着孩子们一同期待,一路陪伴!
教育随笔:孩子的成长
入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王**的犟脾气也少了些,他对音乐比较感兴趣,有时,他会哼哼小曲,表现出愉快的样子了。每当听见他一个人在哼唱时,我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和他一起唱,或是拿着小蜜蜂在教室里开展一次演唱会活动,每个小朋友都来唱一唱、演一演。
午睡了,他的小脸躲在被窝里,小眼睛转来转去的,看见我在看他了,他就赶快把眼睛往被窝里一蒙,一会儿又偷偷用眼睛来找我的眼睛,我心领神会,马上就和着他做起了躲猫猫的游戏,他也是十分的机灵,几次下来,我们的游戏已经很默契了,午睡也成了他喜欢的事情了。
王**是个活泼爱动,但是由于身材较矮小,且家中经常是奶奶带,就更加的爱护有加。王**奶奶非常宠爱这个孩子,与妈妈教育孩子的理念完全相反,导致孩子有遇事就找奶奶,而且觉得我想要玩的,想要做的妈妈不给我就找奶奶,奶奶肯定能帮我实现,久而久之,性格变得倔强,脾气也变得暴躁。从家庭中到幼儿园来,就是进入了一个大家庭,面对的不止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更多的是与老师,与小伙伴的接触。经过与家长沟通和时间的沉淀慢慢的他学会了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玩具,对他人表示友好,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引导同伴们和他做好朋友。在班级里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为老师也很欣慰看到他们的成长,和孩子们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事,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很快拉近了来时和孩子的距离。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独特的性格特点,每种性格特点也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应该去教条地要求孩子们做到整齐划一,而是应该用我们的耐心和智慧不断地来感化他们,逐渐走进他们的心灵,心与心的交流互动,才是最有效、最感动的。
教育随笔:学习与成长
教育随笔:学习与成长
不知不觉,进入幼儿园已经快三个月了,每一天都在与孩子的接触,觉得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每天入园后,老师都会通过点名来记录今天幼儿的入园情况,其实之前在旁观察时,并没有在这个点名环节有过深入思考,直到自己有机会实践时,才发觉原来其中大有文章。
让幼儿安静下来之后,我开始了点名,本以为会很简单,可是在点了大概十多个幼儿姓名后,会有一些小小的说话声音,自己以为只要把音量提高,可能会把这些小声说话的孩子声音压下来,可没想到,在我提高声音没点几个名字之后,孩子们的说话声也随之提高,自己想着可能我声音再提高一些,孩子们也不会太大声,可没想到,原来只是几个说话的现在变成一片说话的孩子,整个教室也由刚开始安静变为有些吵闹,自己的点名活动也不得不先暂停,开始了维持课堂纪律,孩子们再次变的安静,可是没过一会,又开始了说话,自己就这样通过提高我的声音来压过孩子们的说话声结束了点名活动。
通过这次的点名给自己带来了许多反思,点名是幼儿教师每天了解幼儿入园、离园,以及幼儿人数等一日活动展开的重要基础。通过自己亲身点名过后,才明白原来自己之前在旁的观察还不够细致,漏失了很多细节和方法。同时也了解了看起来一项简单的活动安排,背后需要老师在亲身体验过后的用心之处,也明白了只有通过实践自己才能真正看到问题,学习经验不断积累与成长。
教育随笔:学习促成长
教育随笔:学习促成长
4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xx小学举行固始县送教活动。课上我认真聆听了xx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陈xx老师关于《如何听、评课》的讲座,给我记忆犹新,感受颇多。
陈xx老师说有效听、评课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听,要听教师的,也要听学生的。听课的时候要注重以下几方面:一听课的结构,二听重点难点突破,三听课堂的气氛,课堂气氛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氛围。四听闪光之点等。课,不仅要听,还要看。看教师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学生,看学生的发言情况、思考情况和活动情况,看学生练习、板演和作业情况,看学生与教师的情感是否交融。陈静老师最后提到了“记”即记教学实录,记教学点评。记录要抓住重点,文字要简练,有时需要用自己明白的符号代替,有时来不及别把自己所的都记录下来,可以留空位并尽快寻找机会补上。对听课者要求对别人的课作出客观的评价,评课要遵循四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通过此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教育随笔:在爱中成长
教育随笔:在爱中成长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我班级的小精灵们就像是一颗颗晶莹的种子,在爱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作为他们的老师,每天给予他们最温暖的微笑,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小心思,理解他们的精灵古怪,成为他们最亲近的伙伴,陪伴他们共同成长是我最大的荣幸。因为,是他们让我真切地领悟到,爱孩子,不是娇惯,不是要什么就给什么,更不是不对就打、错了就骂。而是要正确把握爱的尺度,让孩子在适宜的爱中健康成长。
一、爱的鼓励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生活中大胆让孩子去想、去尝试,不要担心做不好,要对孩子的尝试给予足够的耐心,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
我们班级的灿灿比较习惯于依赖别人,有一点小困难,就会马上放弃。一次上手工剪纸课,所有的孩子都尝试沿着彩纸上面的曲线剪出圆形,只有灿灿试了几下就不动了。我在旁边看到灿灿又要放弃的样子,马上说:“小朋友们,你们要多试几次,一定可以剪出漂亮的圆形,千万不要向这个小小的圆形屈服,我们要战胜它!”本来想要放弃的灿灿,听了我的话,竟然又拿起小剪刀开始尝试,接着我又到她身边蹲下来对她说:“灿灿,老师知道你是最努力的孩子,你试着拿住小彩纸,不让它乱动,慢慢的剪,一定可以剪出漂亮的圆形,慢慢的,不要着急!老师相信你可以!”灿灿望着我,在她的小眼睛里面我似乎看到了坚定!这一次,灿灿竟然第一个剪好了圆形!当孩子不会做的时候,要多给他一点鼓励,相信他可以克服困难,这样不仅仅是教他克服困难,更是给他自己的一个肯定。鼓励的爱、适宜的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二、爱的陪伴
孩子的心灵就像晶莹剔透的露珠,美丽而又脆弱,我们需要用心去呵护,用尊重去沟通,用爱去理解,成为他们最喜爱的伙伴。
有一次,孩子们正在做游戏,欣欣跑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你也和我们一起玩呀!”面对孩子那双炽热的眼睛,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除了上课,我还没有真正和他们做过游戏,我刚要拒绝,旁边的子涵却突然拽着欣欣说:“老师怎么可能和我们玩游戏呢?老师又不是我们的朋友!”听了子涵的话,我突然觉得我就是最失败的老师,每天和他们在一起,那么爱他们,可在他们心中,我却仅仅是他们的老师,并不是朋友!在那一刻我明白了,爱孩子,不只是教他们学知识懂礼貌,而是要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陪伴他们才是给他们最好的爱。于是,我拉着欣欣和子涵的小手,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看着他们开心的笑脸,真的感觉好幸福,我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朋友。爱的陪伴,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三、爱的理解
孩子们的世界单纯而富有想象力,他们可以拿着一张纸玩一天。在他们眼里,一张纸可以是小船,可以是白云,甚至可以是头上的帽子。孩子的想法天马行空,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
一次,我们上绘画课,韩博宇竟然将天上的云朵涂上了粉色和蓝色,其他小朋友的云朵都是白色的,只有他的不是。我走到他身边有点纳闷的问他:“韩博宇,你的画好漂亮,可是为什么你的云朵有那么多的颜色呢?”他见我问他,边继续涂别的地方,边回答我说:“因为云朵像棉花糖一样,棉花糖当然有很多种颜色啦!”我笑了笑,如果当时我很生气的质问他,或许结果就是另一个样子了!可能他会很伤心,以后都不敢做这么想象力丰富的事情了。孩子还在慢慢的长大,他们觉得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美好的,我们应该适时和他们沟通,爱他们,就去理解他们!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美丽的种子,他们活泼、可爱、调皮、单纯,我们需要用关心来播种。用沟通来浇灌,用理解来呵护。他们需要阳光,需要雨露,但他们是成长的,是独立的,请给孩子适宜的爱!
教育随笔:成长第一步
班里的孩子有一些是从没有上过幼儿园,乍一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孩子的表现五花八门,有哭的,有闹的,还有的抱住妈妈的脖子不撒手的。开学的第一天,我哄了这个哄那个,抱了这个抱那个,忙的不可开交。记得牵着哭着的马宝在教室门口望眼欲穿地等着可可;为为小嘴巴开口闭口就是找爸爸妈妈,找爸爸妈妈,现在想起来这声音还是如雷贯耳;很清楚的记得柚子很爱跑,一不留神她就跑了,她一跑我就跟在她屁股后面追,生怕摔着了……令人欣慰的是半个月过去了,现在班上的孩子都逐渐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模式,他们大部分都能开开心心来幼儿园,高高兴兴回家去!
前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宝贝们入园事宜和安抚他们的情绪,一直没能用文字记录下这其中的酸甜苦辣。现在,回过头来用孩子的视角来想想,在这个极其依恋父母的年龄段,不得不与爸爸妈妈暂时分离,来到一个陌生的校园,陌生的教室,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他们有着最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站在家长的角度,家长们心疼,手无足措,绞尽脑汁想办法,焦虑,担心。可是,这就是成长。成长是什么?我想成长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教育孩子养成习惯、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等等,成长的最终目的是孩子独立走上社会后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每个孩子都不得不自己迈出他们成长的第一步,没有亲人的时刻陪伴,没有在家的无拘无束,没有十全十美的照顾......
但是,今日的第一步,是日后成长的一大步,于孩子们,于家长们,于老师们都是!
教育随笔:让感恩之心伴你成长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幼儿园里,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景象,上学了,爸爸妈妈总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可有的孩子却连声“再见”也不说。年迈的奶奶在寒冬里牵着孩子的小手踉踉跄跄的来到幼儿园,孩子竟觉得是应该的。幼儿园里有的孩子拉裤子尿裤子,老师们毫无怨言的给他擦洗,帮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竟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当我们看到孩子自私、霸道、缺乏爱心时,不禁感叹,我们的孩子怎么啦?其实良好的情感交流大都是幼儿时期形成的,我们若不及时培养,未来就很难补救。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呢?鉴于此,我们幼儿园特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
1.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进行感恩教育,我们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例如幼儿进餐时,背诵《悯农》告诉幼儿小小一粒米,来的不容易,我们要感谢拥有的这些食物,要珍惜粮食。阅读图书时,感谢图书带给我们知识,养成爱惜书籍。户外活动,让幼儿感受天太阳给我们提供的温暖和明亮,小草大树给了我们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我们还要感激动物们为我们提供了肉、蛋、奶。
2.利用家庭教育进行感恩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让家长们从自己做起,用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做榜样,在生活中时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得到别人感谢的快乐,懂得用行动回报他人的爱,并以身作则,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会感恩。在家要求孩子每天为家人做一件事情和孩子一起制作感恩盒,接受别人的帮助写在纸上,装进感恩盒里,过段时间就让孩子翻看盒里收集的纸条孩子会有强烈的感恩情绪,让孩子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受到了这么多帮助。
3.利用集体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孩子们整天生活在一个大集体里,帮助别人和受到别人帮助的事情时常发生,让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养出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面对怎样的人和事都能心怀感恩之心不怨恨,不消极。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们讲讲身边感谢的人和事,面对母亲老师会问:“妈妈为什么对你那么好?”“因为你们是妈妈的孩子,不爱宝宝的妈妈们不是好妈妈!”“那不爱妈妈的宝宝呢?”老师的反问恰到好处地启发了孩子换位思考,加深了孩子们对感恩的认识。在各种节日到来之前,我们都会结合节日内容展开相应的主题活动,例如给妈妈、奶奶、老师送上自制小礼品,表达爱她们的情感,对家人说一句感恩的话,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活动中体验感恩之情。
感恩父母,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培养起对身边人和事感激之情。
教育随笔:在争吵中成长
区域开始了,几位喜欢搭建的孩子迫不及待的跑进了建构区,几个孩子一转眼的功夫就把玩具柜里的积木瓜分了。一会儿便听到有孩子喊:“老师,您看我搭的高吧”“老师,您看我的房子”……这时,正在搭建的吕浩田对宋泽轩说:“把你那个圆积木借给我用一下好吗?”宋泽轩正忙着摆房子,吕浩田见宋泽轩的圆积木没有用,也没给的意思就伸手去拿了一个,突然宋泽轩叫起来:“我告诉老师,你抢我的积木了!”吕浩田说:“你放着不用,我的汽车三个轮,用一下不行吗?”。宋泽轩见状便说:“我俩一起做汽车行不?”说着,就将自己的玩具一下全推到吕浩田面前。两人一起搭起汽车来。
在幼儿园里,争吵、闹纠纷,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面对这种现象,不能立即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阻止争吵表面上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让幼儿在争吵和纠纷中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也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