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午饭后的阅读
发布时间:2021-05-22 爱的教育阅读笔记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午饭后孩子们都喜欢跑到图书角拿书看,先吃完的小朋友可以拿到喜欢的书,这也提高了孩子们吃饭的速度,不讲话,不挑食才能吃的快,这个图书角作用可真不少呀,一天午饭后,沂珊迅速的跑到图书角,很兴奋地拿起《恐龙》,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一会孩子们都陆续的吃完饭了,一张张小椅子在沂珊旁边放下来,大家都围着他,和他一起看恐龙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也有别的小朋友拿着喜羊羊的书,组成另一支队伍,场面很是热闹,秩序井然。
我很高兴,大家能不吵不闹,友爱的分享图书,我决定丰富我们的图书角,当然,还是要家长们多多支持才行,首先我和孩子们讲读书的益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们知道自己读自己的一本书好呢,还是和别人交换读两本书好呢?经过我的引导,孩子们会将家里的书带来,和别人交换着翻阅,这样我们的图书角更加丰富了,而且,很多小朋友的书在家里爸爸妈妈都讲过,对其中的故事已很了解,他们还可以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亲身体验一把小老师呢。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阅读区里的小事
一向安静的阅读区里今天一反常态,热闹得很,牛牛,之心、苗苗、尚尚等几个孩子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争论的面红耳赤。我旁观着事态的发展,几分钟过去了,争论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变得更激烈了。这会我看清楚了,牛牛、尚尚、之心几个孩子一组,和苗苗在争论着什么。
这时牛牛大概看到了我在注意他们,走过来拉着我说:“齐老师,你来给我们评评理,看谁说得对。”我跟着牛牛来到阅读区,桌子上放着一本书,上面有一幅图,还有问题:从右边数小猫排第3,从左边小猫数排第7,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呢?在左边两只小动物之间还有一颗大树。我说:“你们看着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呢?”尚尚说:“我和牛牛、之心都说是9只小动物,苗苗非要说有8只。”“你们怎么得出的9只小动物?”我问。牛牛说:“从右边数小猫排第3,小猫的右边有2只小动物,从左边小猫数排第7,小猫的左边有6只小动物,再加上小猫自己,2只加6只再加1只等于9只。”苗苗说:“不对,你数数,我数了好几遍了,明明是8只小动物。”我仔细看了一下图明白了,我对苗苗说:“你再仔细看一下,有没有藏在别的地方的小动物你没看到呢?”苗苗说:“我看了,是小兔子躲在树后面,我数上了,就是8只。”牛牛说:“不对,9只。”几个孩子又要争论起来。我说:“这个问题好解决啊,我们来做个游戏就知道到底有几只小动物了。”“老师,做什么游戏啊?”听到做游戏,旁边的浩宇、明博也都过来了。我说:“做一个好玩的小动物排队的游戏。”“好”,孩子们兴奋起来。孩子们来到表演区,找好做游戏用的大树和小动物头饰,个子最高的浩宇扮演小猫,牛牛、之心、明博等几个孩子分别扮演小动物分别站在小猫的右边和左边,“小动物”们排好队了,我说:“苗苗,你来当老师,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吧。”苗苗仔细的数了数说:“有9只小动物,大树后面还藏着一只小动物,是我太粗心了没仔细想好问题,我错了。”“我们赢了,我们赢了”,尚尚、牛牛几个孩子欢呼起来,苗苗不说话了,看着有点难过。
看着苗苗的样子我说:“虽然苗苗这次有点粗心,但是她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她没有跟风,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问题得到正确的论证后又及时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这都是我们小朋友应该学习的。”之心说:“遇到问题争论是没有用的,以后我们做事都不要粗心,有问题我们一起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苗苗你别难过了。”牛牛说:“对啊,我们都是好朋友啊。”听之心和牛牛这么说,苗苗脸上露出了笑容:“嗯,我记住了”,几个孩子都笑了,又一起去了阅读区。
发生在阅读里的这件看似很平常的小事,却让孩子们学到了很多…….
教育随笔《绘本阅读研究》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指出:“如果你能引导孩子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整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使人明理,为人生导航。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爱上阅读,我们责无旁贷,而绘本是被全世界公认为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那么如何让幼儿接受绘本并且爱上绘本?如何在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中,利用优秀的幼儿绘本读物,让幼儿快乐阅读呢?根据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开展了《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研究》的课题研究,尝试将绘本内容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对绘本有进一步的了解,让幼儿的游戏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分享是幼儿将自己的所有物或所支配的物品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同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玩的事等。在工作中我们教师也始终将分享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
案例:在园内绘本教学活动中,我选择了绘本故事教学《快乐的森林舞会》。通过欣赏、理解了绘本故事,幼儿懂得了要与小伙伴分享、友好相处。活动结束第二天,班中的刘心怡小朋友就带来了好多糖果,开心地对我说:“刘老师,我把糖果和小朋友分享。”接下来的几天,班中的一些孩子都陆续带自己喜欢的物品和伙伴分享。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开心着自己的绘本故事教学给与孩子的道理启示。可是在今天的分享活动中,却令我深思:苗子童开心地将自己带来的零食一个一个地小伙伴分享着,当他走过冯梦娇小朋友身边时,却没有将零食分给她。我悄悄地问他:“你怎么不和冯梦娇分享呀?”苗子童一本正经地说:“她今天表现不好,老是欺负小朋友,我不想和她分享。”看着苗子童一副不开心、甚至难过的表情,我沉思了……
反思:对于幼儿来说,分享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不经意间流露或者发生与同伴交往的一种形式。孩子的分享有着“自发分享、诱发分享、被动分享”。他们的分享缘由是什么?分享过程开心吗?分享结果满意吗?幼儿能否真正理解分享的道理呢?这值得作为老师的我们沉思。
教育随笔:晨间阅读反思
每天早上,幼儿来园之前,我们都会提前在桌子上放好几本绘本读物,让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读物。但是,慢慢的,发现小朋友更感兴趣的还是搭积木之类的晨间游戏,放在桌子上的书很少去翻动它们。于是有一天早晨,我问小朋友:你们为什么都不喜欢早上桌子上放的书?他们回答:我们觉得书不好看,积木比较好玩。认识到这一点后,我觉得可能是幼儿不认识书中的字,仅限于看看书中的图画就算看过书了,而且也不会根据图画讲一讲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在此后的几天,我来到幼儿身边,有时候给他们讲一讲这本书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有人讲,幼儿都听得很入迷。有的时候我会让幼儿自己和同伴讲一讲他觉得这本书里面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当一个幼儿在讲述时,其他幼儿也听得很入迷呢!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可能还坐不住那么长的时间去专注的看完一本图书,所以教师更应该做的是用书中的故事去吸引幼儿,就如平时的讲故事一样,教师讲的生动有趣了,幼儿才会沉浸其中!
教育随笔《吃饭的乐趣》
每次吃饭,总有一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对他们,我是伤透了脑筋却又无可奈何。不断的提醒对他们来说只是耳边风,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么办呢?后来,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换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我从阿姨手里接过饭菜时就故意大声的说:“今天的饭菜好香哦!你们闻到了吗?”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都翘起小鼻子夸张得闻着。一边闻一边说:“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闻起来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说着神秘的偷瞄了一眼今天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我又说“那谁来猜猜我们今天吃什么菜?蔬菜吃了有什么好处呢?”我刚说完,好多小朋友都争着要回答,飞飞说:“老师,我妈妈说多吃蔬菜就会不生病,还会更聪明。”小茹说:“吃蔬菜会变得更漂亮。”“哦,是吗?那还有谁也喜欢吃蔬菜呢?”“我!”“我!”……在我的鼓动下,大家的热情高涨,就连几个不爱吃蔬菜的小家伙也乐在其中。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应求,而且小朋友吃饭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饭也多吃了。
从此,在每次吃饭前,我总是用生动的形式介绍菜名或讨论有关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简单得吃饭礼仪,用自己的热情来带动幼儿吃饭的兴趣,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也在无形中逐渐养成了,这就是吃饭中的乐趣吧!
教育随笔: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前一阵子外出学习时买了一本书,名为《孩子的早期阅读》。买这本书时只是想着怎样培养幼儿有个好的阅读习惯。因为我发现幼儿做事总是不能思想集中,且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带着这样的目的开始了对这本书的阅读,每晚睡前读几页,书中的故事是真实而又精彩,书中不仅阐述了如何培养孩子早期阅读的方法,而且还告诉了我们孩子早期阅读的重要性,现归纳三点如下:
一、阅读能刺激孩子的大脑,让孩子早早阅读,可以让他们汲取知识的营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使孩子的童年生活变的丰富多彩,乐趣无穷。
二、阅读能增加孩子的交往,孩子的性格、兴趣、理想、世界观的形成都与阅读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阅读,孩子可以丰富经验,增添生活的感受,培养独立的个性。
三、阅读能力是孩子日后学习知识的基础。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习惯会陪伴和影响他的整个求学生涯,提高他的整体素质,使他终生受益。
知道这些后我如梦初醒,即刻给幼儿制定了读书计划。由于孩子中班不认识字需要大人读给他听,这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忙碌,尽管如此而我却是乐此不彼,因为我的忙碌有了成效:每天中午睡前孩子们都要缠着我讲两三个故事才肯睡觉。他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明显增长了,语言表达也丰富了,有时孩子的一句话语会让我和家人无比感动。这一切我想应当缘于我给他讲的故事吧!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在课堂上很多学生明明是明白了老师所讲的问题但却无法简要而又准确的讲述出来;我认为这些应该都是阅读贫乏的表现。有关资料告诉我们,阅读既是孩子们认识社会和大自然的最主要方式,同时它对提高孩子的智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就让我们跟孩子一起读书吧!
教育随笔:家庭阅读的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第一重要因素,是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家庭和学校结合能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家长配合参与学校的阅读教育活动,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情感,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发展。研究表明,儿童时期促使孩子智力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亲子阅读。亲子阅读不仅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一把钥匙,而且更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家庭在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让孩子成为读书人,让社会充满书香。”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是,目前大多数社区、家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环境和习惯,对孩子的阅读行为缺乏科学的指导,幼儿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的熏陶。
部分家长对早期阅读急功近利的思想也颇为严重。他们关心的不是孩子是否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是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是关心孩子会背多少首诗歌,能识多少字,甚至能写多少字。
“家园共育提高幼儿阅读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在我们的一线工作中非常具有实际价值。通过开展这一课题,旨在充分调动、利用家长资源,以阅读习惯养成为切入口,从而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
教育随笔:午餐
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种幸福的时代一来伸手二来张口。每次在我的耳边总是有家长在唠叨着,老师孩子吃饭很挑食,在家里都是哄着他求着他才肯吃一点,可怎样办才好呢?
其实在幼儿园也是一样,能够说我们中班这个年龄段每一天吃饭也分成好几种类型。第一个类型是每一天不用老师提醒能保证把碗里的饭菜都吃的很干净。第二种类型先是观察这天吃饭合不合自己的胃口;这第三种类型干脆来了一个大转变和老师开始讨价还价,找一系列的借口来推掉自己能少吃一点是一点来到达自己的目的。在我们班里每一天吃午餐总是有那么小部分孩子从开始一向吃到最后结果还是一样,那么这些孩子到底在干什么呢?
在我们班级现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嘉硕是个帅气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笑起来脸上还露出两个小酒窝,是个蛮可爱的小男孩,但是他每一天中午吃饭就是个大难题啦不管我们怎样去哄他,说好话给他听就是无动于衷,每一天就是在耗时间,我每次看到他拿勺子时慢吞慢吞的把一粒一粒米饭放在嘴巴里,这几粒饭在嘴巴里可有好长时间好嚼呢;等过了一会儿他眼睛又开始东张西望等到其他小朋友吃的差不多时,他还是没有吃完。不仅仅有嘉硕状况类似也有,嘉琪他先看到这天的菜是什么菜,看着菜合不合口,她每一天吃饭先是把饭吃完,然后看到不喜欢的菜就开始用勺子一点点的在抠,当老师说你赶快把这个菜吃下去时,她说老师呀我这个菜真地不喜欢吃可不能够不吃;在我们的鼓励下他开始慢慢的尝试,可过了没过多久,她又不动勺子。我每一天看着他们这样也真的很无奈有时和家长聊起,得知家里每一天要喂很长的时间。
从以上这两个孩子的身上发现有不同的点一个是吃饭慢,而另一个孩子是看菜是否对胃口。总之这他们都不爱动手吃饭,爱挑食,但家长在家又代替的太多,可每次他们又想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够愉快的进餐不要挑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孩子肯定,不要因为做不好而一切代替。指南中还提出要引导幼儿学会一些自理的基本要求。但是在这两个事例中我也开始琢磨,找一些原因的存在。我开始反思我也有做的不足之处,有时看到他们实在是太慢太慢我只好帮忙开始喂了,可一喂他就大口大口的吃,这就表现出孩子的本性,其实他不是不会吃,也不是慢而是要等着老师来喂。这就证明了有些孩子在家时过于照顾,而导致孩子的懒惰。还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挑食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把爱挑食的孩子和不爱挑食的孩子座在一齐得到一些帮忙。
教育随笔:集体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
集体阅读:集体阅读时老师要合理地组织,既可以是全班幼儿一起阅读,也可以是分组阅读,通过对阅读内容的分享、倾听、讨论、交流,来帮助幼儿完整地欣赏作品,了解阅读的正确方式与方法。
在共同阅读《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爸爸》时,书中的每一页都以不同的动物形象来描绘父子相处的情景:兔子爸爸和孩子一起种菜,鸵鸟爸爸给孩子弹吉他听,蚂蚁爸爸给孩子买棉花糖吃……诙谐的动物形象、丰富的画面细节,更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故事中父子之间的互动,让幼儿感受到爸爸温暖的依靠,还有更多的幽默、自由和勇气。更加爱自己的爸爸,为爸爸感到自豪。
在分组阅读《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时,祥和的气氛,使人心情愉悦;充满童心、童趣的创意与很强趣味性;重复的情节让孩子找到阅读的快感。
自由阅读:要让幼儿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就不能限制他的选择,除了必要的集体教学活动,自由阅读应该是幼儿最常用的一种阅读方式,三三两两,几个好伙伴,挑选一本想看的书,随意悠闲地坐着时不时低语几句。孙悦桐和雷子馨都在学跳舞,非常喜欢绘本《跳舞吧!小雅》,常常看见她俩一起翻看着、讨论着故事内容,还时不时的做各种芭蕾跳舞的动作和手势,吸引了不少同伴与她们一起阅读分享。在这种不需要整齐划一的环境中,孩子自由地阅读,讨论、交流、分享,更加增进对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