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作业拖拉,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2021-05-22 睡前故事哄小孩 幼儿园小孩游戏 实践报告怎么写不知道您家情况是不是也这样?孩子写作业总是拖拉磨蹭,本来是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却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有些孩子边写边玩,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有些孩子一个字写很多遍,写了擦擦了写,还有些没有家长陪同就没法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面对孩子这种情况家长们使用的最多的是:催促、唠叨、提醒、说教、替代、无奈、生气甚至责骂……
当孩子拖拉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地催促或责骂孩子,效果只会适得其反。这样不仅不能改善行为,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并且也不能让孩子学会负责任,因为责任都被妈妈承担了。
我们说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亲子关系不好了,我们说的话很难对孩子真正起作用,所以在这里提醒一下,在使用任何方法和工具之前首要的是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改善孩子的行为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自己家孩子拖拉磨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去帮助孩子。
表面看都是拖拉磨蹭,其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比如:有可能是因为条理性差;也有可能因为学习有困难;还有可能是没有时间观念、注意力不集中、追求完美或故意磨蹭等等,
面对孩子的拖拉磨蹭,我们要关注于解决方案,具体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而不是一个劲的要求催促。
如果孩子没有条理性,如:找作业就需要半天,不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写作业的时候,文具准备不齐全,要用的时候才慌慌张张去找,一会削铅笔,一会找橡皮,这样写作业就会费时间。我们可以引导他做好写作业前的准备,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分出优先级。
如果是没有时间观念,就需要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关于时间概念,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大块作业分成小块,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如:把当天所有的作业列出来,语文、数学、英语各有哪些,让孩子预计每门作业分别需要多长时间,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开始时帮助孩子计时,慢慢调整钟表时间和心里时间的差距。让孩子清楚"半个小时"究竟有多长。
还可以用分钟计时训练,如:计1分钟看能写几个汉字或算几道囗算,然后3分钟,5分钟,10分钟…这样慢慢的,孩子就有了时间概念,同时也会提高速度和专注力。
也可以引导孩子用画图的方式直观的感受拖拉磨蹭与专注写作业之间的时间差距。www.yjs21.cOm
这个图的意思是:比如做完一门作业,从开始到结束,如果在做的过程中一会儿发呆,一会儿画画,一会儿打电话,一会儿看书,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上厕所,就得2个小时才能完成,如果专注的写20分钟就可以写完。
如果是学习有困难,做题时有难度,孩子因有畏难情绪,也会能拖则拖,磨洋工。这样的就需要实际帮助、辅导,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培养学习能力。
追求完美,心理学上称为“橡皮综合症”,觉察一下父母是否追求完美,或者对孩子要求过高,观察孩子是否学习有压力,心情焦虑,怕出错,引导孩子接纳不完美,减少要求,正面鼓励。
分清作业是谁的事,觉察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急躁催出了慢性子?把自主权还给孩子,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
看看孩子是不是被逼无奈、故意磨蹭,如果孩子写完学校作业,还有我们给布置的额外作业,孩子没有玩的时间,可能磨蹭就成了一种对策,不是快不起来,而是根本就不想快。孩子心想:我为什么要快点写,反正写完了还有,都没时间玩,我还不如慢点写,边写边玩。
关于孩子作业拖拉磨蹭,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家孩子该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关注于解决方案,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态度和亲子关系很重要!挑战是机会,让我们一起利用这些挑战去培养孩子未来需要具备的品格和技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你是怎么解决孩子作业拖拉的?
孩子的作业,其实说多就多说少也可以少,只是孩子做着作业玩东玩西,一个小小的东西就能让他在哪里磨蹭半个小时不写一个字,这也是我最头疼的一件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下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个方法,在这里分享给各位家长,希望对和我一样烦心的爸爸妈妈有所帮助。
1、限制时间鼓励法。
在孩子做作业之前,先弄清楚孩子的作业具体是什么,衡量一下作业量,比如哪个作业任务最重,哪个最轻,然后根据你的判断给孩子限制时间。当然,这得和孩子商量,在限定时间的时候,最好这样跟他说:孩子,我们来打个赌好不好?妈妈觉得你的语文作业在20分钟内不能完成。你要是做到了,就是妈妈输了,妈妈可以答应给你买一样你喜欢的玩具。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觉得你不是在命令他,而是在和他商量,他觉得的意见受到了尊重,然后他就会愿意考虑你所说的事情,再加上小孩子的好胜心其实是很强的,当他们有机会能证明自己的时候,他们会非常努力去表现自己的。而说愿意给他买东西,就是对孩子的奖励,那样他会更加有动力去做的。也会更加乐意去接受大人所说的提议。在完成这一点的时候,你可以在一定时间给孩子一个提醒,比如:已经过去Xx分钟了,要加油,给孩子一定的鼓励。
2、直接要求法。
第一点如果没有效用,我们就要来硬的了。很多父母在督促孩子做作业的时候,都喜欢用这一点,像“你必须在给我做完才能吃饭”、“做不完就不准睡觉”、“半个小时内必须做完”等等。这样通常只会取得反效果,所以不建议过多使用。当孩子实在是不听话的时候再用也不迟,如果一定要用,可以结合第一个方法,先和孩子做好约定什么时候做完,然后当你发现孩子出现开小差、不专心的情况时,你就告诉他:孩子,我们不是说好20分钟完成吗?既然说到了就要做到。你还有五分钟,剩下的题必须5分钟完成,这才是妈妈的乖孩子。孩子有了紧迫感和责任感,自然不会再磨蹭了。
3、中途安抚法。
孩子做作业不可能总是全部都会的,他们总会遇到难题的。在孩子做作业开始不专心的时候,很明显是因为他们遇到不会做的题了,因为不会做,又想不到解决办法,于是只有放下笔开始玩耍了。如果是他会的题,他是一定会一口气就完成的。通常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不是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都不会”、“你上课怎么学的?老师没有讲吗?”这些话去责备孩子。孩子在做作业上本来就受挫了,结果还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当然不会想再继续做下去。
当发现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的时候,就告诉他:孩子,你那么聪明,一定会做的。要是实在不会做,告诉妈妈,妈妈和你一起解决好吗?对待做作业拖拉、爱打野的孩子,不能在一旁总是用责怪、数落、抱怨的语言说教他,越是责骂、数落孩子,越会加重他的坏习惯。所以,不如给孩子一个安慰和鼓励,让孩子重新获得信心。
慢慢来!好习惯不是一天能养成的,坏习惯也不是一天就能改掉的。解决孩子做作业拖拉的问题,父母除了做到那三点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耐心,要坚持,要和孩子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早日改掉孩子的坏习惯。
怎样解决孩子拖拉?
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不少,给自己和家长带来不便,还耽误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何纠正孩子这一不良习惯呢?
一、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一个小女孩在上学前做事总是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比如,正在吃饭,窗前有只小鸟飞过,她就会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正在画图画时,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一眼电视,留下半拉子图画磨蹭着不肯马上画好,其他的事也雷同。所以,女儿做事往往“战线”拉得很长,效果还不一定好。针对她这种坏习惯,家长就商量好,她做事时,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排除与当时事件无关的因素,使孩子能专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加快速度也保证质量,慢慢就养成了利索的好习惯。
二、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孩子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一个家长的女儿就是俗话说的那种“老虎紧追到脚跟,还要回头辨雌雄”的人,是个典型的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由于磨蹭,上学经常迟到,被老师批评是家常便饭。对此,家长非常苦恼,下决心帮她改正。首先,应该帮她认识磨蹭给她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她接受意见并表示愿意改正。接着,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她监督妈妈有没有磨蹭现象,爸爸做裁判,记录结果并及时报告。与父母一起制订了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女孩开始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主动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加强了。现在她会根据时间来调节做事速度,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时间的能力,迟到的现象几乎绝迹。
三、启发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灵敏度,改变磨磨蹭蹭的现状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但对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接触社会的经历,自然感受不到紧张气息。但是,孩子要长大,一个作风拖拉的人是无法在竞争社会立足的。对此,从小训练孩子主动把握现实的能力和智慧是根本。具体做法是:适当增加生活的紧张气息,启发诱导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他们的灵敏度,改变磨磨蹭蹭的现状。
一个男孩的父亲从儿子上幼儿园起,就有意识诱导他的竞争心理,让他经常和小伙伴展开竞赛: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细等等,让孩子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敏锐捕捉信息并做出反应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在家,也常开展有益的亲子竞赛,通过胜负交替,锻炼了孩子的心智,也提高了灵敏度。现在,南海适应了这种节奏和习惯,很少有磨磨蹭蹭的情况。
四、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
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小女孩从小享受“全程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对成人的过分依赖。一旦要她自己做事时,她就四肢没力,手脚不灵了,凡事磨蹭着,等着你们“伸出援助的双手”。家长也曾尝试从培养自理能力入手让她改变磨蹭的习惯,但都不了了之。比如:冬天穿衣,怕她受凉,奶奶赶紧去帮忙;吃饭太慢,爷爷怕饿着她,又破例喂她。这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变成了一句空话。上学后,问题马上暴露了出来:在学校,她什么事情都比同学慢,吃饭慢、做作业慢,连考试、测验都无法按时完成。这才使我痛下决心,该她自己做的事绝不代劳过多,此为“放”的过程,让她在做的过程中,锻炼才干。同时,家长也下决心“管”,规定时间内不吃完饭,就坚决收拾掉餐桌,使得她下次进餐时必须抓紧时间。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难,也不急着帮忙,只做必要的指导。父母还做通了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早日摆脱磨磨蹭蹭的阴影。
小孩做事情总是拖拉,怎么解决
解决孩子磨蹭的办法:
一、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二、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三、启发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灵敏度,改变磨磨蹭蹭的现状;
四、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
五、让孩子树立信心,积极进取;
六、用自然教育法,让孩子尝到磨蹭的后果......
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但是为什么我们很认同这些方法,但是做起来还是不给力,孩子还是照样磨蹭呢?我想用心理学的视角跟各位家长理一理,磨蹭的各种情况和解决思路。
首先,我建议大家带着这样一个思路看磨蹭,“我的孩子在磨蹭中的心理获益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看磨蹭的各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习惯性的磨蹭
如果磨蹭已经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那家长就要看看:下面这些事情哪些你经常做?整天催孩子“快点”“快点”;天天叫孩子起床,帮孩子穿衣服穿鞋、帮孩子检查作业、帮孩子收书包;很少鼓励孩子做家务、很少鼓励并教孩子洗自己内衣;家长总是表现的很“强大”、很少让孩子给家长“帮忙”;当孩子经常慢的时候总会“提醒”;当孩子偶尔快的时候很少表扬;孩子业余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的,即使提前完成任务也不能做自己想做事......如果上面这些事你经常做,那孩子磨蹭就不足为怪了。
因为如果这样教育孩子,孩子从磨蹭里的心理获益实在太多了:磨蹭起床有人提醒我、磨蹭穿衣有人帮我穿、磨蹭快迟到有人开车送我去学校、磨蹭做作业有人帮我做、磨蹭收书包有人帮我收、磨蹭做家务家长觉得没什么“你的时间宝贵专心学习就行”、反正做完练习也不让玩,不如把时间磨蹭过去......
大家看是谁教会孩子磨蹭的?很遗憾,确实就是家长无意当中教会孩子的。
所以,看起来我们是在谈磨蹭的问题、习惯的问题,其实是在谈孩子自主性保护、责任感培养、亲子沟通的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可能都需要专门去讨论。
下面只举一个例子,说明怎么纠正这种习惯性磨蹭,关于孩子赖床的问题。很多家长每天最头疼的就是叫孩子起床和睡觉,经常要经过这样的过程:请、催、烦、火、拉、代、送。
怎么纠正?
还是回到我们的核心思路,孩子在赖床的过程里有哪里心理获益,让我们先一步步中断他的这些获益。首先明确起床上学是孩子自己的事,他可以选择早起还是晚起,他如果选择晚起,就要承担因为晚起所要承担的风险和责任,比如迟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笑话等等。
他如果选择早起,孩子会得到父母的肯定和欣赏,父母会赋予孩子“早起的意义”,比如你习惯很好、你勤奋、你比爸爸都起的早等等,让孩子真正尝到“不磨蹭”的“心理甜头”,而不要经常评价孩子习惯不好、懒、不自觉......这除了让家长自己舒服点,没有任何意义。
我相信听到这里,很多家长会反驳,说现在夸奖孩子已经听不进去了,已经成“死脸皮”,甚至害怕如果孩子真迟到会导致孩子厌学。我不得不说,在第一次听到这两个疑问的时候,我觉得很惊奇,听多了之后觉得家长的误区实在太大,到现在我已经觉得中国的家长有这样的疑问才“正常”,因为在我们的“素质教育”体制下,很多家长真的是这样想的。
我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家长朋友能够“冒险"试一试,这肯定不会导致孩子厌学,反而会极大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责任和权力一定是在一起的。
关键的问题不是你每天叫不叫孩子起床、帮不帮他装书包、帮不帮他检查作业;关键是当孩子迟到被老师批评的时候,你有没有倾听孩子的情绪,接纳他的失败;关键是家长有没有耐心“允许孩子比你慢”;关键是家长有没有富余的能量,当孩子比你“慢”的时候,你还能真诚的给孩子支持和鼓励。
如果你始终觉得夸不出口,那可能提示,你自己所得到的支持和力量太少,就好像你告诉一个妈妈,“你要多鼓励多夸奖孩子!”有哪个妈妈不知道吗?都知道!问题是这个妈妈既要照顾孩子生活、又要管孩子学习、又要做家务、还要工作,哪有精力鼓励孩子?
只有天天嚼“牙”她可能才“活”得下去。这个时候,不需要有人“英明”的告诉这个妈妈:“你要多鼓励你的孩子”。她真正需要的是支持、分担和帮助,需要的是孩子爸出差回来跟妻子说一句:“你真的辛苦了!”。
所以,培养一个好习惯相对容易,而纠正一个习惯却难上加难。虽然赖床只是一个小例子,但是如果要纠正,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比如孩子就是耍赖不起床怎么办、真的迟到了被老师惩罚家长如何反应、偶尔一次早起了怎么夸奖、孩子恐吓说不上学了怎么办等等。
第二种情况:心理问题倾向的磨蹭
每一个磨蹭行为背后都有心理获益,而这种情况的获益则更加麻烦。主要有几种:1、为争取权力磨蹭;2、为吸引关注磨蹭;3、为给父母价值感而磨蹭等等。
你可能已经发现,有的磨蹭是孩子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希望离父母远一点,如青春期叛逆;而有的磨蹭却是希望父母对自己更加关注,希望离自己近一点,如,妈妈刚生了个小弟弟。同样是磨蹭,心理需求是完全相反的,自然也将采取不同的方案。
前两种情况顾名思义比较容易理解,最不解的是第三种,“为给父母价值感而磨蹭”,听起来不可思议。
但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案例:孩子连续三年复读,每次高考前都因大病考试失利;高材生去应聘,每次复试前都因迟到而错过多个高薪岗位;初一学生就开始厌学,天天在家上网玩游戏不出门等等。虽然这些孩子看起来都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行为里可能都有些病态的心理获益,而这些获益可能就是在长期不当的家庭互动中形成。
第三种情况:孩子就是慢性子
人格分为气质和性格,气质是先天遗传决定的,性格是后天教养方式决定的。
这种情况最怕的就是一个急性子的妈妈生了一个慢性子的孩子,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命运将比较“坎坷”,如果家长一直不了解先天气质的知识,那这孩子会一直“磨蹭”下去,无解。
当然,虽然我们整篇谈磨蹭,好像把磨蹭说成是一个“问题”,其实磨蹭是人保护自己的一个方式,我们成年人在碰到困难或不情愿的时候也会磨蹭,只是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一种磨蹭的习惯,那可能就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在哪里出了问题,需要家长调整教养方法,让孩子学会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
分享结束,希望这个分享能给您带一点收获,从孩子表现出的磨蹭而看到他实质性的原因,针对原因来解决问题,那么磨蹭也就将不再困扰我们。
如何解决孩子作业拖拉
1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要怎么做?
很多家长是这样的
一边看电视或者拿着手机玩,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这时,孩子心里是很不高兴的:“凭什么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你这样做会更好
在一旁看书,不打扰孩子学习写作业,当孩子有不懂的地方,能及时问你,给孩子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孩子会受你的感染,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因为,你做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2
孩子写作业拖拉、不专心,很晚作业都没写完
很多家长是这样的
想到第二天孩子还要上学,自己也要上班工作,就会训斥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还没写完!我不看一会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虽然家长很焦急,但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或者因为家长在一旁盯着感到紧张而写不出来。
你这样做会更好
严肃、平静地对孩子说:“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现在到了睡觉的时间,没写完也不准写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孩子会意识到是自己的原因,心里想:“没做完作业,怎么好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不然会被老师批评。”适当地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3
孩子一直看电视,不睡觉也不写作业
很多家长是这样的
催赶孩子去写作业或睡觉,孩子还是不理会,于是,怒气冲天地把电视关掉,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满肚子不高兴地去写作业或睡觉了,心里埋怨,说家长是“暴君”。
你这样做会更好
平静对孩子说:“你该写作业了,如果写不完老师会批评的。你还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钟行吗?”家长:“行,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双方各退一步。
时间到了,孩子主动关电视去写作业。这就好比我们大人常说的“给双方一个好台阶下”,道理他们都懂,但孩子不喜欢被命令。
4
孩子作业字写得很潦草
很多家长是这样的
一看就忍不住要发火:“怎么写得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甚至气得把孩子的作业撕了。孩子只是茫然,不知所措,不明白到底怎样才好看呢?久了也不当一回事了。
你这样做会更好
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因为作业写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没法批改,所以你必须重写了。这是我们说好的“规定”,不能破坏。你看,你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你只要写得比你刚才的字有进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吗?”
让孩子懂得“规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刚才的字有进步,容易。”孩子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龚老师导语:
请全天下的父母记住一句话:“孩子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不被理解,不被真爱!
小孩做作业拖拖拉拉怎么办
写作业拖拖拉拉
爸妈打骂,他不予反抗,却也不知悔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乖巧的儿子成了顽固的小魔头?
王女士的儿子小民,今年11岁,从小聪明乖巧,2岁时就能背诵几十首唐诗,是邻里间公认的好孩子。本来小民也一直是爸妈的骄傲,可自从上小学以后,不知为什么,小民就慢慢变得懒散拖沓,做什么事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饭前洗手要用半个小时,一身衣服得用一个小时才能穿完,最让爸妈挠头的是,小民写作业奇慢,尤其被老师批评过几次后,他索性完全不写了。
现在,王女士因为儿子完不成作业,三天两头就被老师叫去学校。
【家长应对】
王女士说:有一次,数学老师和语言老师,把她叫过去,说“你看你这个小孩作业没有完成,什么什么不写”,很凶的语气,她是一个大人,都觉得很难受。两个老师在那里训话,小民就在一边低头站着,像批斗一样地说他:“别人都写完了,你就写不完!”王女士在跟前掉着眼泪,不知道怎么办,就说小民你怎么不写完作业呢?
回到家里,小民告诉妈妈说,老师打他的时候,把那个棍子都打掉一块了。
知道孩子没完成作业,挨了老师打,王女士又生气又心疼。她和丈夫从外地来浙江打工,原本就觉得矮人一截,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儿子培养出来给家里争光。可儿子倒好,不但不了解妈妈的心思,反倒让她天天往学校跑,一起挨老师的数落,这让王女士感觉很没面子。
为了能让儿子好好完成作业,王女士和丈夫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小民就是没有任何改变。
【孩子行为原因分析】
为什么作业老是写不完呢?
小民告诉我们,他不写作业的理由,很让人意外,他不写作业,既不是不爱学习,也不贪玩儿,而是觉得大人都不喜欢他。为什么小民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大人逼得越紧,他就越无动于衷?接下来,我们看周教授在与小民的交流中发现了什么。
周教授:他们明明是在说你写作业的事,但你心里想的是他们不喜欢你,你觉得老师肯定是不喜欢你吧?
小民:我觉得他们好像是烦我。
周教授:你的老师经常用棍子打你,把棍子都打掉一块儿,是不是真的?
小民:是的。
周教授:那这个老师是好人还是坏人?
小民:坏人。
周教授:是不是因为这个老师是坏蛋,所以他们布置的事你不愿意干呢?
小民:有时候就这样。
周教授:你的老师当中有没有好人?
小民:有。
周教授:那好老师布置的作业你做不做?
小民:有时候也不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我觉得,作业写不写都没关系,反正都是写字。
周教授:因为你觉得写不写作业没关系,所以他们要是因为没写作业来说你的话,那肯定是找茬儿,是吧?
小民:嗯。
周教授:妈妈有没有想过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妈妈:也想过。他喜欢出去玩儿,我就说你只要在规定时间,两个小时内写完作业,咱们就去公园玩儿,花多少钱我都愿意,你玩什么我都让你玩。但他一直在拖,最后就是等等等、拖拖拖,作业也没完成,还挨了打。
周教授:妈妈说让你写完去公园玩儿,你想去吗?
小民:想。但我觉得妈妈好像是骗我的,她不可能会,让我想上哪儿玩就上哪儿玩,她一定是骗我的,那我写完作业不就白写了!要是给我玩儿,把钱花完了,怎么做饭、怎么生活啊?
正常的孩子都不会这样。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孩子刚才谈的这个问题:“妈妈说让我写完作业出去玩儿,我都不信”。
你说的话,可信吗?花多少钱都行?有没有可能?
老公跟你说:你只要工作好了,我带你去美国,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儿什么玩儿什么,瑞士、法国随你挑,你信不信?不可能,你老公绝对不会说领着你,全世界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你肯定不信——妈妈说的这种话,压根儿是没法让人相信的,是不是?
小民的妈妈这样说的时候,小民心里也在做判断,他压根儿是不信的:妈妈真的会让自己想玩儿什么就玩儿什么、花多少钱都行吗?不可能!
不可能的事。她肯定是夸大其辞了,她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什么话都敢说,说完最后都不兑现,她就是为了让孩子把作业写完哄骗孩子,孩子心里很清楚:你把钱都花完了,都拿去玩儿了,拿什么钱做饭?拿什么钱生活?你不是蒙我吗?我还舍不得想玩儿什么玩儿什么,把钱都花光呢!
【家长不当反应影响】
周教授:小民,你觉得你妈妈爱你吗,喜欢你吗?
小民:喜欢。
周教授:她老是吵你,老是指责你,她哪儿喜欢你?
小民:出去玩儿的时候。
周教授:跟你玩儿的时候是喜欢你的,那逼着你写作业的时候呢?
小民:不喜欢我。
周教授:你觉得你妈是亲妈,还是后妈?或者你更多的时候觉得她像后妈还是像亲妈?
小民:我觉得,她像是个后妈。
周教授:她什么样的表现,让你觉得她是后妈?
小民:比如我写作业的时候,要是我解小便,我妈就觉得我是找借口。
周教授:你老是去小便,耽误写作业,想小便都是找借口,这个时候都是后妈。就是小便都不让,不相信你,是不是?不仅仅是写作业吧,还有其他事情?
小民:有一次,我小时候出去玩儿,从树上掉下来,我妈就打我。
周教授:在你现在认识的人当中,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所有人当中,你觉得谁亲你?
小民:在温岭的语文老师,还有紫苑小学的班主任。
周教授:大部分人亲你,还是大部分人不亲你?
小民:大部分人不亲我。
周教授:大部分都不亲你。你说了两个老师,并没有包含你的爸爸妈妈?
小民:对啊。
周教授:你希望大人什么样?
小民: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不要大声说我、骂我。
周教授:孩子要求并不是很高。小民,爸爸和妈妈都说,你好像有点儿自卑、不太喜欢跟别人打交道,你觉得你能跟人交流吗?
小民:还行。
周教授:那跟你妈妈为什么不说话呢?为什么你妈妈问你,你不吭气呢?
小民:不想说。
周教授:为什么不想说?
小民:烦。
周教授:烦她吧,跟我们愿不愿意说?
小民:愿意。
周教授:因此,小民他不是自卑,也不是自闭,他是烦你们。你愿意不愿意交新朋友?
小民:愿意。
周教授:你愿不愿意有一些小孩子们在一块儿一起玩儿?
小民:愿意。
周教授:他并不是自闭,他只是区别对待。他对我们就不烦,愿意跟我们谈话,而且他愿意跟老乡们、有认同感的孩子在一起玩儿,他是区别对待;不跟你们交流,是因为你们太烦人了。你说那两个对你比较好的老师,他们是怎么样对你的?
小民:说话温温和和,如果我不完成作业的话,他们也不怎么说我,不大声说,不像我妈妈。
妈妈:他就是这样,他喜欢那种说话温柔的,我脾气是那种说话很大声,性子有点儿急,反正他就是烦我。
周教授:既然你知道他喜欢细声细语的,为什么你要这样对待他呢?
妈妈:我知道他喜欢那种说话温柔的,刚开始我也有耐性,问题是,比如他,三点半放学,到九点还完不成作业。刚开始说慢一点,小民你怎么不完成作业啊?到最后我就忍不住了,急了,就是这样。
周教授:妈妈这个急,和小民不完成作业,这两件事情,是前因后果。由于妈妈对孩子不好,让孩子觉得不是亲妈妈,而且又逼迫他、又不听他的话、又对他这么凶狠,所以他不完成作业,这是因。小民,你觉得我的判断正确,还是你妈妈正确?
小民:你说得对。
周教授:他觉得对,他认同,不是对他有利,我来问你,对他有利是对谁有利?实际上、最终?
妈妈:其实就是对我有利,这我知道。
周教授:对呀,你要明白这个顺序啊!
【父母正确应对方法】
周教授:我们换个角度来谈吧,王女士你觉得玩儿重要,还是学习重要?
妈妈:怎么说呢,我觉得他如果写好作业了去玩就行,我也不给他布置别的作业。
周教授:你回答我的问题,玩儿重要还是学习重要?
妈妈:那还是学习重要。
周教授:学习重要吧。你呢,小民,你觉得玩儿重要、学习重要?对你来说?你就直接说,不要怕你妈妈。
小民:对我来说,还是玩儿重要。要不玩儿一会儿,日记就写不成了。
周教授:玩儿完了才能写日记,是不是这个道理?你要不去玩儿,没有亲身经历,你怎么回来有东西写,是不是这意思?
小民:嗯。
周教授:你能接受儿子这个观点吗?你觉得玩儿有没有必要?
妈妈:也有必要。
周教授:小民,我是一个教授,你觉得我认为什么最重要?
小民:你应该认为学习最重要。
周教授:我为什么认为学习重要,我又不打孩子,又不是那种坏老师?
小民:你肯定是学习好,才当教授的。
周教授:我是学习很好,我重点大学毕业的,所以我就是会学习?但是,我让我的儿子去玩儿啊!
小民:啊?
周教授:我的孩子,所有的玩儿我都陪着他。我儿子现在1米77了,他篮球从五年级,我一直陪他打到现在;我儿子玩的电脑游戏,都是我先教他打,他慢慢慢慢才学会的。如果你有这样一个父亲,你会不完成作业吗?你的爸爸妈妈认为玩儿很重要,跟你一块玩儿,教你怎么玩儿,你会不会不完成作业?
小民:不会。
周教授:听到了没有?
妈妈:说是这样。
周教授:道理是什么?咱先说道理,孩子刚理解了一个道理,你刚才肯定理解的是,孩子肯定不会这么理解,对不对?但是理解了道理,你又说,说是这样。小民,你现在有没有发现,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大人都是坏人,像我这样的好人还是有的。我的儿子我们俩在一块就很少写作业,几乎都是在一块玩儿,我们的游戏,几乎都是我们俩一块玩儿。
小民:为什么?
周教授:因为开始他不知道,他几岁的时候,比如说最早玩儿那个帝国时代,我就告诉他:所有的士兵需要先训练,训练完以后,才能够集中起来、才能够打仗,都是我交给他的。
小民:为什么教他玩儿?
周教授:因为要学习好啊。
小民:玩儿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周教授:那当然了,你刚才说的是很有道理的,你刚才说“我不玩儿,怎么能写日记呢?”我不玩儿,我哪有东西可写呢?所以,你这种思路,就是能学习好。或者这么说吧,假如你将来当爹了,你让不让你的儿子玩儿?
小民:让。
主持人:他要是不写作业呢?
小民:那我让他写作业。我觉得所有大人都是让孩子写作业的。
周教授:小民,你和你妈妈,你们俩谁的水平高?就在如何理解玩儿和学习的关系上,你水平高还是你妈妈水平高?你们俩谁更接近我?
小民:我妈妈吧。
周教授:你更接近。
小民:为什么?
周教授:因为我赞成玩儿。
小民:我觉得不可能啊,所有大人都是让孩子写作业。
周教授:但是你知道:我的儿子,无论考初中,考高中都是重点。
小民:为什么?
周教授:因为他学习好。妈妈可能会想:你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好,并不是逼着他非要写作业。
妈妈:对,他只要能完成作业,可以玩儿,只是他完不成。
周教授:能听懂你妈妈的话吗?她并不是非要逼着你写作业,她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你学习好。我们现在说,这个妈妈并不是一个坏妈妈,也并不是说她不时你的亲妈妈,只是她对你的方式方法,你不能接受,是这个意思吧?
小民:对。
妈妈:要是我温柔的说,你能完成吗?
小民:有时候加把劲儿能完成。
周教授:你看,孩子说了,你只要对他温柔,他就能加把劲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