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观察记录
发布时间:2021-05-27 幼儿园观察记录 区域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祺祺和浩浩高高兴兴的来到了娃娃家,可是不一会儿,却传来了争吵的声音。“这是我的玩具,这是我的玩具,呜呜呜”只见祺祺两只手紧紧抓住“娃娃”家里的奶瓶的上半部分,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对着浩浩哭叫着。而浩浩却拿着奶瓶的下半部分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用力的拉扯着。这时候他们两个看到我,;祺祺马上指着浩浩南南说:“老师,他抢我的玩具。”而浩浩只是用眼睛瞟了我一眼,一句话也不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两个谁也没有放开奶瓶,还是紧紧的抓住自己手里的那一部分奶瓶。于是我就走了过去问祺祺:“你今天扮演的是娃娃家里的谁呀?“祺祺说是妈妈。于是我又问浩浩:“你是娃娃家里的谁呀?”浩浩用眼睛瞟了我一眼说:“爸爸。”听了他们的回答我说:“哦,原来是妈妈和爸爸呀。你们是不是都想给娃娃喂奶?“两人朝我点了一下头。我说:”那你们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是什么照顾你们的呢?他们有没有因为要给你们吃饭而抢饭碗呢?他们低头想了一会说:“没有。”我说:“对呀,爸爸妈妈可以一起照顾宝宝,也可以一个人照顾宝宝的时候,另一个人做别的家务的呀。”听我这么一说.浩浩南马上把手松开,对着说“你去拿奶粉吧,我来烧水,等会儿泡奶粉。”说完他就拿起茶壶去烧水了,而祺祺也拿出一瓶奶粉开始往奶瓶里加奶粉。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娃娃家的一家子都坐在“沙发”里看电视,这时“宝宝”在一旁不停嚷嚷:“爸爸,看电视真没劲,我想出去玩。”“妈妈”在旁边说:“对了,宝宝不要老是看电视,电视看多了眼睛要坏掉了。我们出去玩吧。”“爸爸”在一边犯愁:“到哪去玩啊?哪里有好玩的?”忽然,“爸爸”想到今天小舞台里有表演。“爸爸”对着“妈妈和宝宝”说:“我先去买票,买好了来接你们去看”一会会浩浩回来了对着他们说:“走,我们出发去看戏喽!”这下子他们可乐坏了,抱着娃娃一起出发了。他们三个坐在椅子上看洋洋他们表演,看完后,浩浩又带着他们去小吃店里吃东西。
原因分析:现在的孩子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他人协商的意识和经验。因此,互相之间很容易为了某种共同的需求而发生矛盾。在玩游戏还是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而通过这一些小摩擦,孩子们可以学会更多的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技巧。这是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虽然在这个中间他们发生了冲突,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从最初的针锋相对到后来的和平解决是符合《指南》人际交往中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同时也符合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在解决问题以后他们两个还能够很好的一起玩游戏,是符合《指南》人际交往中愿意与小朋友一起游戏。在娃娃家里这些简单重复的游戏情节难免会对发生倦怠感,因此他们的游戏兴趣会逐渐降低,同伴之间相互协商后可以丰富游戏内容,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和深入。
对策建议:当我们在孩子之间发生摩擦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指导解决他们之间的摩擦?
1.老师可以利用一些问题,通过和孩子交流、讨论等让孩子学着自己去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技巧。
2.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交给孩子与别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3.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我们在处理他们之间的摩擦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幼儿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游戏主题
披萨店、娃娃家、宠物店等。
游戏准备
1.为娃娃家提供篮子,方便幼儿买菜。
2.披萨店提供类似垃圾桶,让幼儿自己发现。
指导要点
1.重点指导娃娃家游戏,引导幼儿有责任心。
2.引导超市的营业员更好的工作。
观察记录
“小超市”是我们班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游戏。根据幼儿的需要现在小超市店里有:香肠、饮料、零食等,很多幼儿都喜欢参与的游戏,摆弄这些形象逼真的材料。有一次,陆辰毅选择了超市,他卖起了香肠。游戏中,他发现制作香肠的张子彤离开了,立刻跑去摆弄制作香肠的材料,觉得挺好玩的。张子彤回来后,与陆辰毅吵了起来。因为,此时的陆辰毅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制作香肠的岗位,他让张子彤去卖香肠,张子彤不愿意,他据理力争,跟陆辰毅说道:“明明是我在做香肠的,我先来的。”陆辰毅想了想说:“那我们石头、剪刀、布”。结果,陆辰毅输了,他又去卖香肠了。
分析与措施
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职责都应从幼儿的游戏中来,教师在游戏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讨论、确定游戏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的职责。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幼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当我们的孩子发生困惑、疑虑的时候,我们都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因为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需要幼儿自我的积极探索外,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外力去引导和推进。
幼儿观察记录:游戏反应生活
幼儿姓名:李XX
年龄:6
班级:中3班
观察教师:沈XX
观察日期:XX月XX日
观察时间段:10:20~10:22
观察地点:七都农场
客观描述:“豆豆,你去那里拿点菜来!”李xx请求豆豆的帮助,然后她自己开始处理菜,把菜放进锅里。
观察时间段:10:28~10:30
观察地点:七都农场
客观描述:李xx拿起铲子开始炒菜,一只手握住锅柄,另一只手炒菜,像模像样,并在炒菜的时候往锅里加水,然后继续炒菜。
观察时间段:10:33~10:35
观察地点:七都农场
客观描述:拿起一个碗,用铲子将菜盛在碗里。(这个过程比较缓慢,可能手腕的力度不够,铲子里的菜会往锅子里面掉。)将一碗菜交给客人,请他们“品尝”。
原因分析:①李XX平常是一个个性活泼的女孩子,她很喜欢与人交流,所以她的人际关系智能发展很好。在游戏的时候,她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游戏类型,并且能够出色地完成游戏,同伴们也喜欢和她一起玩。②李XX是外来学生,平常主要和妈妈一起生活,她的游戏行为充分显示出了她的真实生活,她是模仿大人的真实炒菜行为,从炒菜加水这个环节可以看出,另外,她的动作相当娴熟,可见平时她在家也会帮助父母。所以在游戏的时候,能快很好地表现出来。
对策与建议:①有可能是很喜欢炒菜,李XX每次都会选择这个,下次可以引导她尝试其他的游戏类型,让她接触到其他的游戏,发展各方面的游戏智能。②着重表扬李XX,让其他幼儿向她学习,也喜欢上炒菜的游戏。表扬幼儿的游戏,让她更有游戏的积极性。
角色游戏区幼儿观察记录表
观察目的:正值“亮眼看世界”主题活动开展阶段,观察浩浩能否根据主题的行进设计出新的游戏内容,有较强的角色责任感。
观察目标
⒈观察浩浩在设计新的游戏内容时,有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意。
⒉浩浩在游戏中与同伴的合作安排能力,能否努力推进游戏进程,丰富游戏情节。
观察
记录
场景一:浩浩邀请了苏苏、杰杰两个小朋友一起设计了小学堂的游戏。他们准备了铃鼓、蜡笔、绘图纸,还有一些绘本等,三个孩子一起用桌椅围成了学校教室的模样,浩浩担任语文老师,杰杰做数学老师,两个小老师请了几个好伙伴当小学生,一前一后开始上课。上完课,苏苏要发饼干给学生们吃,被浩浩叫住了,他说:“小学里是没有阿姨发点心的。”苏苏疑惑地看着浩浩,杰杰跑过来,也对苏苏说同样的话。
场景二:浩浩今天没有上课,在校舍旁不断地巡视,我笑着问他今天扮演什么角色,他说担任小学校长,天上正下着雨,他要看看周围有没有小学生在路上摔跤。这时,上完音乐课的小雨走过来说:“他是一个好校长,我们喜欢他!”“哦,为什么你们喜欢他呢?”我追问小雨。小雨笑着答:“因为他给我们发工资,老师上课认真,还有奖金呢。”“哦,是这样啊!”我回头给了浩浩一个赞赏的眼神。
分析
评价
⒈由此可见,通过参观小学,浩浩知晓了小学生活的流程,在看到苏苏发点心时,及时进行了制止。在开展小学游戏的过程中,浩浩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第二次浩浩表现更加出人意料,他不但做好了校长的职责,关爱学生,还很关心自己的下属,给上课认真的老师发红包,看来他把奖励机制运用到了学校管理中,这样的校长真是难能可贵
⒉从浩浩的身上,可见他有较强的游戏设计能力、组织能力和同伴间的协调能力,他们不断丰富情节,一起制造了一个个游戏高潮。这个创意迭出的孩子,十分符合《指南》里大班幼儿的社会发展目标。
支持
策略
⒈在游戏评讲时段,以浩浩为例,期望其余孩子以他为榜样,学习他身上的闪光点。今后在完善小学游戏时,可以启发浩浩引入小学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角色扮演活动更加有趣生动起来。
⒉“走进小学”的主题正在火热开展之中,用于角色游戏的材料还比较缺乏,发动家长一起收集,投入到班级游戏箱,随时满足孩子们游戏所需。如果浩浩他们对这个游戏十分感兴趣,可以继续给予支持。
⒊和浩浩的父母沟通,关注孩子的游戏兴趣,可以利用休闲时间带领宝宝去住宅附近的小学仔细观察,熟知小学生的生活,用于游戏之中,提升游戏质量。
6月游戏观察记录
场景一:游戏前,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角色去玩游戏。这时,我看见李思源直径走到了美工区那里,还有晴晴也去了哪里。他们俩来到美工区前,晴晴先将美工区的手工材料拿出来,摆放在桌子上面。还把蓝子里的剪刀、彩纸整理了一下,还用蓝子将那些彩色的卡纸都分别放开了。而思源已经拿起剪刀在开始剪起来了。嘴里还自言自语的在嘀咕着仕么呢。
场景二:过了一会儿,晴晴拿起了已经剪好的纸花高兴的告诉
我:“老师,看我剪出来纸花了”这时思源将自己剪的,藏到了桌子下面,不愿意给大家看到。晴晴就问“思源你剪的也给老师看看呀。”思源难为情的将自己刚刚剪的纸花放在了桌子上,晴晴对他说“思源,你的怎么跟我们的都不一样呀,你是不是剪错了。”
场景三:晴晴又将自己剪好的纸花,先放在桌子上,接着有用其他颜色的卡纸剪了一个圆形的当做花蕊,用胶水贴在了纸花的中间,“你们看我做好了一朵花了,一朵黄色的太阳花。”“你帮我也剪一下吧。”思源在请求晴晴的帮助。于是晴晴又重新拿了一张卡纸开始帮思源剪起来了。在晴晴剪花型时,边告诉思源去拿一张红色的纸,“哦,知道了,是不是这个。”
分析评价
在游戏之前,幼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了解了到自己在游戏中将要做些仕么,并有了这些生活经验剪刀的使用幼儿才能顺利的开展游戏,正如《指南》提到,要珍视生活中各种材料的独特价值。
1.健康子领域: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2.语言子领域: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
3.社会子领域: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4.社会子领域: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喜欢依赖别人。
在游戏中看到晴晴是一个比较细心、有条理。在摆放材料时,会根据材料的不同情况进行摆放。在操作活动的时候,虽然思源愿意主动先自己动手剪,但是操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一开始还不是愿意给大家欣赏。
1..社会子领域: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2.语言子领域:在游戏活动中要学会和同伴交流,相互讨论,学习。
策略、措施
1.丰富游戏情节,增加游戏乐趣。在幼儿游戏时,发现同伴间一起操作练习时交流太过单调。《指南》提到“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2.有需要的介入,有需要的退出。比如:我们来选个仕么颜色的纸来剪呢?剪个仕么形状的花呢?先要剪纸如何这一下才更好的剪呢?等等,和幼儿一起融入到游戏中而在幼儿能自如的操作活动时,教师要退出做一个旁观者,继续观察幼儿的游戏。
区角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实录:
区角游戏开始了有一段时间了,我发现晨晨还在到处走动,一会来到了动手动脑区,一会来到了小博士区,一会又来到了艺术创想区,大家都在用橡皮泥做月饼,晨晨在边上坐了下来,一会儿,边上小朋友就着急了,来向我告状:老师,晨晨把我的月饼弄坏了。我一看,月饼烂了,晨晨手里还拿着一点橡皮泥。我问晨晨:为什么要搞坏小朋友的月饼啊?这样月饼就不好看了!晨晨一下就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我要回家了,我不来了。让我很是郁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把晨晨带到了一旁,轻声问他: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弄坏月饼么?他边哭变说:我也想做月饼,但是他们不给我做,幼儿园不开心,我不想来了。我说:不是小朋友不给你做,可是小朋友用的都是自己的橡皮泥做的,你想做,你可以和他们一起合作呀,或是借小朋友的呀,你说对吗?晨晨委屈的点点头。
分析:
晨晨一直是个大方、宽容的孩子,今天的表现让我有点惊讶,晨晨也想参与做月饼,但是因为没有橡皮泥,他就发脾气损坏了别人的。可能是因为过了一个暑假,孩子在家有点被宠坏了,到了幼儿园一下子还没有适应过来。忘记了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啊。
措施:
我在讲评时请小朋友一起想想办法,遇到小朋友没有材料的时候,但是也想来参与的时候怎么办呢?小朋友有的就想到了找别人合作,也可以找别人借。在以后的活动和游戏中可以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银行游戏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银行游戏
游戏开始了,孩子们纷纷都先到银行里去取钱,取完钱,买菜的买菜,吃点心的吃点心,理发的理发,游戏开展得有条不紊。不一会,银行工作人员就嚷开了“没钱了,没钱了,银行里没钱了。”“怎么会没钱了呢?”我走过去问。工作人员煜茜说:“都都被他们取走了。”我走近一看,取款机里真的是没钱了,我奇怪地问:“刚才还很多了,怎么一下子就没有了呢?”煜茜说:“他们每个人都要取好多钱了!”那可不,只见好多孩子手里都拿着一叠钱,一路在那里“逛街消费”呢!【分析】在游戏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知道了买菜看病理发等这些社会行为都需要用钱。所以游戏开始时,孩子们首先是到银行里去取钱。但至于取多少钱,取了这些钱准备取做什么事情,孩子心里是没有目的的。反正多取点钱会方便些。所以出现了银行里的钱被取空的现象。再有一个,孩子们对到银行取钱买东西这一行为已不太陌生,但有了钱可以到银行存钱,却没有经验。这就需要老师给孩子这样两点概念:一是“你想去做什么?需要多少钱,就到银行取多少钱,不要多取。”二是“菜场、理发店、点心店里赚了钱,这些钱应该存到银行里去。”【指导策略】一、制定价目表,价格与银行里钱上的数一致。“1元、2元、5元”二、指导幼儿取钱时应该想一想你想去做什么?需要多少钱,就到银行取多少钱。三、引导幼儿了解菜场、理发店、点心店里赚了钱,这些钱可以存到银行里去。
观察记录:外卖的游戏
然然和桐桐在玩送外卖的游戏,他们先戴上了外卖小哥的小红帽,然然则将一个一个的门牌号放在房间里,然后将外卖盒一个一个的放进房间里。然然在放外卖盒的时候,桐桐就在看订货单,她先看的是101的订货信息,上面订购的是2个汉堡和3个蛋筒,然后她和然然一起在餐盒里找汉堡和蛋筒,餐盒里的食物有很多,他们两个人一起找了很久才找到。最后他们开始看102的订货信息,上面订购的是9个蛋糕和3杯饮料,然然和桐桐一个一个的找蛋糕,每找一个然然就点数一次,直到9个蛋糕都被找出来了,找到以后然然很开心,将蛋糕和饮料都收回到外卖盒里,然后送到102室。
玩到一半的时候,他们觉得有些热了,就将外卖的帽子摘到了,扔在了一边,继续游戏着。
然然和桐桐这两个小朋友能认识房间号,并知道房间号所在楼层的位置,他们玩的时候也分工,例如一个幼儿摆放房间号,一个幼儿就看订货单上的信息,但是幼儿在游戏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从餐盒里找食物比较困难,可能与提供的餐盒太小有关,后续可以进一步地调整材料。另外在活动中,也发现然然在断断续续点数的时候,不能记住前面的总数,总是从头再数一次,不能接着往下数。然然在游戏的时候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将所有的餐盒都先送到房间里,然后再开始配送,可是最后游戏结束的时候他总是还有很多没有配送好。后续的餐盒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可以分类摆放的,这样幼儿找起来就很方便了;游戏方式可以根据幼儿的经验进一步调整;由于天气慢慢炎热了,外卖的帽子虽然比较有情境性,但是幼儿不喜欢戴,那么可以不提供。
观察记录:游戏“木头人”
案例描述:
活泼好动,聪明调皮是每位幼儿的天性。但琪琪小朋友跟同龄孩子相比较,就属于天真烂漫,童真无邪,伶俐可爱,平时特喜欢好动,坐不住,自控能力差,控制不了自己,干什么事都不专一,总是跑来跑去,也没有耐心,爱抢小朋友的玩具等。在活动室里就像地鼠一样从桌子凳子下钻过来跑过去,尤其是两操,以他好动的性格来说应该喜欢做操,伸伸手臂,扭扭屁股,弯弯腰等,可恰恰相反,特喜欢在队伍里搞怪,到处乱跑乱窜,要不就是蹲在地上抠,拾小米粒,让这个小朋看看让那个小朋友瞧瞧,一会这个小朋友喊琪琪跑了,一会那个小朋友告状他不让我做操,碰到我了。他不喜欢一个人玩,还要连累她的好伙伴,拉上小朋友陪他一起蹲地上拾小米粒,班级老师不停地喊他,似乎听不见,毫无表情,一脸茫然,提醒他,过去拉他,“泥鳅”一样溜走了,在队伍里打到一片,每个班级队伍里乱钻,看到老师过去拉时拔腿就跑,真是无奈,趁班级老师不注意偷偷又回到队伍里,晃一下,又不见了,几乎全部小朋友都知道他的尊姓大名,调皮又淘气。
每到两操时间,老师就紧紧拉住他的小手,让他当小排头,夸他带领小朋友一起扭动跳起来,提前打预防针,讲道理。我先请小朋友做个“木头人”的游戏,听口令,看谁表现的好,做的好,我就请谁下楼做操,一样要学木头人罗。然后和蔼的耐心的抱着琪琪问他,因为他喜欢做“木头人”的游戏,就告诉他下去要安静的站在队伍里,不要乱跑,也不要蹲地上做小动作等,你动起来非常可爱,动作也很优美,一定要动起来老师最喜欢你这个可爱的木头人,小朋友也要像你学习哟!听了一番鼓励,下楼慢慢地能坚持做完一个操,到两个操,能安静的站2分钟,3分钟,甚至5分钟,时刻提醒木头人,渐渐结束回到教室小朋友安静了及时的口头表扬他今早做操没有到处跑,有进步,以后要坚持哟!听到老师的口头表扬很开心。当老师说到待会还有一朵漂亮的小贴花要飞出来找你呢,他更加激动。慢慢有所变化,对于特别活泼好动的孩子不要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多多鼓励,引导和奖励。
案例分析与反思:
因为刚刚入园,孩子年龄小个子也小,不懂事,班级一位老师对孩子宠爱有加,比较袒护,而且只要来院子上操,其他班级老师们都抢着抱他,夸说孩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因此孩子受宠了。孩子大胆,自我为中心,特喜欢撒娇,也喜欢他人袒护。因为孩子父母工作繁忙,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心和教导。孩子长期有爷爷奶奶陪带,对孩子疼爱有加,接送每天都是奶奶抱送到教室,娇惯,溺爱,宠爱孩子,任由孩子,所以老师时常和孩子奶奶沟通交流,孩子大了,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例如幼儿入园家长拉着小孩的手让孩子自己走到教室,教会孩子要听从老师的命令,遵守班级纪律,集体活动,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一起玩耍懂得分享,不抢不争。
正如著名的诗人汪国真所言:“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溺爱成伤,过度的溺爱会让孩子失去自我发展的时机,只会让孩子迷失方向。个别教育,给予琪琪“特别的爱”耐心引导,及时鼓励,让孩子遵守纪律,找回认真参加集体活动荣誉的快乐。与家长共同商量,请家长积极配合,完成达到目标后及时口头表扬和激励,让孩子不断继续努力前进,一步步走向成功,做社会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