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幼儿园里的小蚯蚓
发布时间:2021-05-31 教育随笔 幼儿园里的故事 小班教育随笔下午孩子们来到操场上玩自己喜欢的皮球玩具。突然,阳阳大叫了起来:“这是什么东西啊,好可怕!”“它是不是蛇?怎么这么小?”说完她又自言自语。“它不是蛇,它是蚯蚓!”旁边的小博说。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一条蚯蚓不知怎么爬到了跑道上。小朋友们都被吸引了过去,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洪老师,你快来看呀,小蚯蚓怎么在这里呀?”成成一边说还用他的小指头去碰碰小蚯蚓那软软的身子。更多的孩子们围拢过来,大家都要去拨弄小蚯蚓。由于拥挤,阳阳还差点踩在小蚯蚓身上。“哎呀,你们别挤呀!”“小蚯蚓受伤了,好可怜哦,我们把它送回家吧。”“可是,小蚯蚓的家在哪里呢?”孩子们你一句,我一言的在讨论着。阳阳瞪着大眼睛问我:“洪老师,你知道蚯蚓的家在哪里吗?”“蚯蚓是从哪里爬出来的?”“小蚯蚓会不会咬人?“蚯吲没有脚为什么还能爬得这么快?”
《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面对孩子们一连串的问题,我并没有一一回答,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他们来到了草地上,想把蚯蚓挖出来,大家决定把班级里平时玩沙的小铲子和小钉耙拿下来使用。阳阳拿着小钉耙迫不及待地在地上刨了起来,小钉耙的耙齿更利于对付较硬的草地,不一会儿,地上的杂草很快就被耙开一大片。其他小朋友见状也都纷纷换工具忙开了。可是忙了好大一阵子,地面的泥土似乎并没有什么大变化。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孩子们的兴趣。大家决定晚上回家后继续寻找和蚯蚓有关的答案。
教师作为他们的引导者,鼓励孩子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同时也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情感交流和行为上的学习。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户外活动笔记:小小蚯蚓
因为昨天刚下过雨,地面有些潮湿。晨间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孩子们开心的玩起了钻山洞的游戏,忽然几个孩子蹲着围在一起,不知道在看什么。我悄悄走近,看到了一条长长的蚯蚓。我没有打扰孩子们,想看个究竟。只听见波妞说:“小宇,你为什么踩蚯蚓”?还没等小宇反应过来,小怡又接着指责道:“小宇,小蚯蚓也会疼的呀!”接着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小蚯蚓也是有爸爸妈妈的”,“我好想摸一摸哦”可是孩子对小蚯蚓既好奇又害怕,刚被指责的小宇,用手伸过去摸了摸小蚯蚓说:“小蚯蚓的身体滑滑的,我去找老师告诉她小蚯蚓的身体滑滑的。”别的小朋友一听他这么大声的喊,都把小手伸出来去摸摸,小宇又发现了一条小蚯蚓比之前的要粗要长,他把稍微大一点的蚯蚓抓到了一起,孩子们开始作比较,有的孩子说这小的是宝宝,大的是妈妈,又有的说它们一条是爸爸一条是妈妈,当孩子们在争论它们是谁时,君君又想用小脚去踩蚯蚓,就在这时小宇站出来对君君说:“小蚯蚓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也是有生命的,你要是踩下去,它死掉了,它的爸爸妈妈多伤心啊。”
指南中提到“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发现从这件小事看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是非常善良的,他们是非常想保护弱小动物的,抓住这个机会给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思考、议论、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体验,我们这一代孩子很少去田里,所以对小蚯蚓一些小动物很陌生,就是因为这样的陌生引起了它们的好奇心,成人们更应该多带孩子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为进一步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内容,提高幼儿户外体育锻炼兴趣,利用废旧资源,为幼儿制作了有趣的户外活动玩具。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拿着各种各样的自制的活动器械,高兴的跳啊、蹦啊,走到广场上,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玩出不同形式的花样,一会儿打保龄球、一会儿跳房子……。看着孩子们玩得开心、投入,我有使不完的劲。
在全园开展废旧材料利用时,家长也为幼儿提供了种类繁多、数量充足的户外活动器械。我们幼儿园小六班的多功能沙包、尾巴、彩色飞碟、花毽子、旋转跳跳圈、彩虹伞、小高跷、足球、开心跳跳球、跳绳、纸球等,丰富的活动器械,都是家长抽时间,用他们勤劳的手为我们制作的,大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这些自制户外玩具得到充分的利用,既节约了经费,又发挥了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身体动作,促使孩子身心更健康地得到发展。
普通话是小班孩子学习的重点
幼儿的小班语言学习需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园教师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孩子与主要照看人的交流是影响他们语言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我在一日活动中,应尽量规范自己的语言,坚持使用普通话交流;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方言重,为改变这一方面,我花费了极大的力气,我们小六班最近来了一名孩子,我用普通话与他交流,他总是说土话,吐字不清楚,后来改为,我说一句,他学一句,我说“鸡蛋”,她说“纸弹”,这可把我难坏了,我慢慢的发现,孩子的年龄小,发音吐字欠规范,于是,我每天都要画出各种鸡和蛋,与她交流,一个字都要说十几遍,渐渐的发音吐字比以前好多了,但还是欠规范。我注意培养幼儿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和能力,发音规范、正确,只要坚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孩子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学会讲普通话。
幼儿园教育随笔
常常有一些孩子喜欢追随在老师的身后,问长问短,这些大多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们乐于交往,也善于交往,也愿意主动与人接近。当然,也有那么一些孩子,总是喜欢在远处张望,这些大都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羞于与人亲近的孩子。
其实,通过每天出去活动时的排队就可以看出来。因为,每天下去晨间锻炼或者是中午出去散步时,老师都会要求小朋友排好队再下去,而且这时候的排队是没有队形要求的,小朋友们可以任意排到队伍当中去。那些热情的、大胆的孩子常常很快的跑到老师的身后或者争着来拉住老师的手,也经常会出现几个孩子为排在第一个而争吵的情况。而那些不善于表达、内向的孩子即使她也想和老师在一起,她也不敢这么做,她们只会远远的,默默地看着其他小朋友争相跑到老师身后。尤其是像关雅茹这样内向沉默的小朋友,每次排队她都看着晨歌、籽艺这样的小朋友为谁排在第一个而争吵,她就默默地排到队伍的中间,沉默不语地看着其他小朋友和老师。我想,她应该能注意到,我每次睁大眼睛看着他,每天早上主动热情地与她打招呼,可她现在除了能默默地和我说再见意外,没有感受到她对其他人的大胆交往。
有一天下楼去游戏的时候,和往常一样,晨歌,籽艺这些小朋友又很快地跑到我的面前,"老师,我是排第一个的。"晨歌着急的说。"老师,我想排在你后面。"籽艺也大声地说。"今天,我请关雅茹排到老师后面,好不好。晨歌你到中间当队长,籽艺,你去队伍最后当队长,帮老师看着前面的小朋友吧!"关雅茹很快地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我主动拉着她的手出发了。到了楼下操场上,我们要做切西瓜的游戏。又到了拉成圆圈一起做游戏的时候了,许多小朋友又开始挤在老师身边,晨歌第一个挤在我身边,关雅茹每次都不是挤在我的身边,而是在距离我几个小朋友的位置,我笑着看看她,她也默默地看着我。可是挤在老师身边的话可以拉着老师的手做游戏,许多小朋友都是很愿意这样做的。在这次户外游戏中,关雅茹就这么一直默默地看着我,我每次也都是对她笑一笑,这时候,她也出现了一点害羞。
第二天早上下楼去晨间锻炼,我有主动把关雅茹叫到了我面前,依然排在第一个的位置。到了场地上,我先带领孩子们绕操场小跑了两圈,小朋友们就一个个自己锻炼去了。中午吃完饭,看着时间还早,我准备带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个步。又到下楼排队的时候了,孩子们又开始从各个方向往老师这边走了,忽然,我看到了穿着红色衣服的关雅茹,她这次居然主动站到老师面前来了,我分明看到她嘴角有一丝笑容,依然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心中陡然有些兴奋,我的努力终于看到了一线成功。
现在我也会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小朋友们面前间接地或直接的表扬她,就一直这么耐心地等待着她的主动。
也许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通过支持以恒的努力,我相信以后她会慢慢走进老师,再慢慢走近小朋友中间去。
学会耐心、细心地守望,时间会悄然给予我们最甜美的微笑。
教育随笔:班级里的“小老师”
教育随笔:班级里的“小老师”
早上早餐时间,先吃完早餐的幼儿会到玩具柜一旁自己看书。文文、花花、桐桐和然然等几位小朋友最先吃完早餐,但是他们并没有拿书看,而是坐在一旁互相说悄悄话。一会儿,文文站起来。双手背后走到这一个个小朋友面前,说到:“坐坐好!”而这几个孩子也非常配合地把手放到腿上,后背挺拔地坐好。文文走了几次之后,她指着花花说:“你来当老师!”花花便站起来,也像文文一样走来走去,并说:“坐坐好!”坐着的孩子个个脸上绽放笑容,显得很兴奋、开心,但同时也非常配合“小老师”的要求。就这样,几个孩子轮流当老师,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我发现不论是当“老师”的孩子和在一旁的孩子,他们都很专注和配合。平日里最坐不住的然然,表现的让我感到很意外。他全程非常配合“小老师”的要求,坐着的时候一动也不动。当选他当“老师”时,他开心的合不拢嘴,一直笑眯眯地走来走去。
看到这些“小老师们”,我首先反思了自己日常的言行。对于小班孩子们来说,老师就是他们最崇拜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
文文是班里各方面发展较好的女孩子,平日里也比较爱观察和模仿。这次模仿老师也是她第一个提出来的,她比较有组织与主导能力。其它孩子都听她的话,她组织的“小老师”游戏同伴很喜欢。同时,她对教师的观察与模仿很细致,表现得活灵活现。这些孩子中然然的表现很让我惊讶。平日里的然然总是坐不住,还爱惹别的小伙伴。但是在这个游戏中他坐得笔直,完全听从“小老师”的吩咐。直到选他当“小老师”,他兴奋地不得了。模仿起老师来有模有样,非常有趣。看来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游戏里,会呈现出自己专注投入的一面,孩子的兴趣是自主学习的最好动力。
回想平日里孩子们常争抢帮助老师做简单的事情,如:发毛巾、擦桌子和拿杯子等,可能也是孩子们想要亲近老师,以能够帮助老师为荣。所以才会有孩子们自发生成的“小老师”游戏,我想以后可以让孩子们轮流当“小老师”为大家服务,如发盘子、毛巾或玩具等等,激励幼儿自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教育随笔:阅读区里的小事
一向安静的阅读区里今天一反常态,热闹得很,牛牛,之心、苗苗、尚尚等几个孩子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争论的面红耳赤。我旁观着事态的发展,几分钟过去了,争论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变得更激烈了。这会我看清楚了,牛牛、尚尚、之心几个孩子一组,和苗苗在争论着什么。
这时牛牛大概看到了我在注意他们,走过来拉着我说:“齐老师,你来给我们评评理,看谁说得对。”我跟着牛牛来到阅读区,桌子上放着一本书,上面有一幅图,还有问题:从右边数小猫排第3,从左边小猫数排第7,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呢?在左边两只小动物之间还有一颗大树。我说:“你们看着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呢?”尚尚说:“我和牛牛、之心都说是9只小动物,苗苗非要说有8只。”“你们怎么得出的9只小动物?”我问。牛牛说:“从右边数小猫排第3,小猫的右边有2只小动物,从左边小猫数排第7,小猫的左边有6只小动物,再加上小猫自己,2只加6只再加1只等于9只。”苗苗说:“不对,你数数,我数了好几遍了,明明是8只小动物。”我仔细看了一下图明白了,我对苗苗说:“你再仔细看一下,有没有藏在别的地方的小动物你没看到呢?”苗苗说:“我看了,是小兔子躲在树后面,我数上了,就是8只。”牛牛说:“不对,9只。”几个孩子又要争论起来。我说:“这个问题好解决啊,我们来做个游戏就知道到底有几只小动物了。”“老师,做什么游戏啊?”听到做游戏,旁边的浩宇、明博也都过来了。我说:“做一个好玩的小动物排队的游戏。”“好”,孩子们兴奋起来。孩子们来到表演区,找好做游戏用的大树和小动物头饰,个子最高的浩宇扮演小猫,牛牛、之心、明博等几个孩子分别扮演小动物分别站在小猫的右边和左边,“小动物”们排好队了,我说:“苗苗,你来当老师,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吧。”苗苗仔细的数了数说:“有9只小动物,大树后面还藏着一只小动物,是我太粗心了没仔细想好问题,我错了。”“我们赢了,我们赢了”,尚尚、牛牛几个孩子欢呼起来,苗苗不说话了,看着有点难过。
看着苗苗的样子我说:“虽然苗苗这次有点粗心,但是她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她没有跟风,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问题得到正确的论证后又及时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这都是我们小朋友应该学习的。”之心说:“遇到问题争论是没有用的,以后我们做事都不要粗心,有问题我们一起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苗苗你别难过了。”牛牛说:“对啊,我们都是好朋友啊。”听之心和牛牛这么说,苗苗脸上露出了笑容:“嗯,我记住了”,几个孩子都笑了,又一起去了阅读区。
发生在阅读里的这件看似很平常的小事,却让孩子们学到了很多…….
教育随笔:队伍里的小排头
每天早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真让人头疼。我发出“排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孩子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迅速跑过去,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插队”、“我站在这儿”。站在前面的几个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或者一一把他们的手拿开,批评他们一顿,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着手调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几个总爱挤的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当排头!”“你们为什么想当排头呢?”“当排头多好,当排头在前走,离老师最近,我又把经常当排头的幼儿叫到身边问:“你们喜欢当排头吗?”有的孩子说:“喜欢。”有的孩子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在每次的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争着去做,但教师只是选择几个平时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担任。时间长了,能力强的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能力弱的只有羡慕的眼光。
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得到锻炼,又能让他们互相谦让着排好队呢?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一下,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于是,我说:“那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我又来问孩子:“大家都想当排头,可排头只能有一个,我们怎么办才能让大家都能当上排头呢?”楠楠说:“可以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当排头。”其他孩子马上反对:“不行,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当不上的。”玟玟说:“可以轮换着当,今天你当,明天我当。”孩子们争论不休。最后我们确定“轮流当排头”。每天选两名小朋友当排头。当排头时要聚精会神。
就这样曾经头疼的问题解决了,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我发现,其实中班幼儿的已能尝试解决一些问题,日常孩子中许多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往往是我们大人不信任孩子,剥夺孩子们的权利,包办代替解决问题。其实我们要做的恰恰是给孩子们一个机会,带领他们发现问题,然后商量讨论解决问题,仅此而已。
幼儿园教育随笔3
老师,请喝水一天,我与瑶瑶明明一起玩游戏,由于有些感冒,喉咙很干,说话的时候轻轻的咳了一下。瑶瑶马上走到我的桌子旁,拿起我的杯子装了一些开水,递给我说老师快喝水,喝水就不咳了。明明也用手轻轻地拍我的后背,我连声地谢谢她们,她们却说:“老师,你平时也是这样关心我们的。我咳的时候,你也让我多喝水’’。原来,平日里连我自己都没察觉的举动,既然深深的埋在孩子们的心田里,让她们学会了感恩。我们整天都在说该如何科学的教育孩子,其实我们大人自身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行为就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爱在行动中
午睡起床后,微微小朋友愣愣的坐在床上
,好像在等待着什么,蕾蕾小朋友在他的身边说:‘‘微微不会叠被子。’’于是,我轻轻地走到他们旁边,小声的说:“我知道微微的小手很能干,一定能把自己的被子叠好的,是吗?”微微听到后真的就动手叠起被子来,可翻来覆去老是叠不好,心里很是着急。于是,我拿来了一床同样大小的被子,让微微一步一步的跟着我叠。微微认真的看,一下一下地跟着我学。在我的指导下,他终于用反复对折的方法把被子叠好啦。看着微微眼睛闪亮闪亮的,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我的内心也甜滋滋的。
我常常带着爱,带着理智在一旁用心去关注着孩子,用鼓励的目光,和蔼的微笑引导他们去动手,动脑,只有当孩子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和疑问时才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而不是用包办代替或责备的方法,把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更多的蕴藏在关爱孩子,引导孩子的行动之中。
严慈有度
虽然说对幼儿要充满关爱,但爱也要有原则。不管幼儿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只有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形成良好的班风,才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而班级常规的形成,就要求班里的老师对幼儿的要求要持久,一致。如果这个老师这样要求,那个老师那样要求,或者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孩子就会不知所措,不知究竟该怎样做。比如,我们班伟伟是一个非常聪明又能干的孩子,经常会主动地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深得老师的喜爱。一次,王老师让伟伟和她一起去准备户外活动的材料,为了让伟伟能早点去帮老师的忙,王老师就让他插队在排队喝水喝的幼儿见面。我见了之后,把王老师拉到一边,觉得她这样做对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也破坏了幼儿的常规。王老师听后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欠妥,她向其他小朋友道了歉,其后让伟伟重新排到队伍的后面等候接水。后来我和班里的老师约定,不管喝水还是洗手,老师和小朋友一样,要遵守规则,排队轮候。不能因为赶时间,或是因为宠爱某个孩子而失去原则,要做到严慈有度。
小鞋子要放好
每次午睡的时候,孩子们都把鞋子扔的到处都是,说了好多次都改不了。一天午睡起床的时候,浩明光着脚丫子来找我:“老师,我找不到另外一只鞋子啦。”“你看看是不是睡在你旁边的小朋友穿错了?”“不会的,我得鞋子是有写名字的。”“好的,我们一起再找找。”
结果,我们在床的另外一边找到了那只鞋子。第二天准备午睡时,大家都坐在床边。我想,幼儿年龄小,任凭我们怎么说大道理,他们都未必明白,用游戏的口吻也许能让幼儿明白如何放好自己的鞋子。
于是,我说:“小朋友的白布鞋真干净,多像小白兔的长耳朵啊!等一会儿上床以后,请你们把小兔子的耳朵都藏在小屋里(床底下),可不要让大灰狼发现啊。”
小朋友还真的信以为真啦,他们很用心的把鞋子藏在床底下
幼儿园教育随笔集
一、一日活动中的随机而“变”
一次活动时,我让子羽走过来,可他说:“你的声音像大灰狼,我不敢。”我听了,就换一种口吻说:“我是可爱的小兔子,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他果然三步两跳地跑了过来。
这件事,给我一点启示,过去我在不经意中对幼儿的态度有点强制性,如一个孩子摔倒到了,哭了起来,我会说:“不要哭,爱哭就不勇敢了。”孩子虽然不哭了,但他的情绪总是闷闷不乐。
这以后,我常常随机地让自己扮成各种角色。如果发生摔倒的事情,我就会说:“我是最好的医生
,让我看看你摔伤了没有?”检查一番后,我又说:“还疼吗,以后走路可要小心。”就这么几句话,说的幼儿带泪花的脸上又绽开了笑容。进餐时,我先看看吃什么,如果是萝卜,我就说:“小兔子们,今天吃的萝卜很有营养价值,好香呀,你们想不想吃?”这样,每天菜谱不一样,我所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就这样既提高了孩子们的食欲,又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动物吃什么东西。
尝试了一段时间,不少家长反映说:“我们家的孩子最乐意吃幼儿园的的饭菜了。”“孩子回到家里,一会儿演小动物,一会儿演魔术师,演的还挺像。”我则认为,这种随机应“变”的做法,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知识,懂得道理,也能使我的工作倍感轻松,我常常喜欢使用它。
二、小小书包自己背
又到离园时间了,孩子们一个个拖着书包让我帮忙背上,由于延误了离园的时间,其它班级常常等不及。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许多事情我常常不自觉地代替孩子们做了,殊不知,这样反而剥夺了孩子们学习、锻炼的机会,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我要想个办法,让孩子自己学会整理书包,自己会背书包。于是,我在班上开展了“小小书包自己背”的活动,一段时间下来,大多数孩子学会了背书包。
三、不要凭主观的判断去批评孩子
我班有个叫张静怡的小朋友,非常调皮,平时总有小朋友告她的状,为此我不知教育了她多少次,有一天,她和小朋友们一起看图书,开始时,她边看书边讲故事,和小朋友关系非常融洽。过了一会儿,她忽然把旁边孩子的图书抢了过去,不知道他她要干什么。我刚想大声指责她,可转念一想,看看她要干什么,于是,我没有大声指责她,而是走到她身旁,很随意地问:“你在干什么?”静怡说:“她的图书坏了,我有胶带,我想粘好。”听了这话,我庆幸自己没有蛮干。如果我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她,务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四、老师你真偏心
紫瑞性格外向,聪明伶俐,活泼大方,小嘴也特甜,很讨人喜欢,是我们大家的开心果。就连犯错时,我们也舍不得批评她。
有一次,紫瑞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完玩具,没有收好就跑了,我把几个小朋友叫过来,刚想教育一番,璐丽撅着小嘴不服气的说:“老师,紫瑞也没有收玩具,你为什么不批评她?”一句话引起了共鸣,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说:“就是,就是,老师真偏心、、、、、、”
我突然意识到,长时间以来,我总是在各项活动中给紫瑞开绿灯,这种偏爱,使她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持宠而娇”的心理,养成了骄傲自满,有时不遵守纪律的坏毛病。这让其他小朋友觉得老师很偏心,认为老师只喜欢紫瑞不喜欢自己。可能无形中给大部分小朋友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我这样做,既害了紫瑞,也伤了全班小朋友。于是,我向他们道歉,保证以后不再这样了。
五、绳子画
户外活动时,我正带着孩子们学习跳绳。突然,李晓媛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李永康不好好跳绳,他又在捣乱了!”李永康是有点顽皮,平时总是状况不断,这一次不知又闹出什么新花样了。我快速走到李永康面前,只见他正趴在地上,手里摆弄着绳子,“李永康,幼儿会在老师的抚摸和询问中感到老师喜欢他,很亲切。因为我经常会问孩子吃过什么菜,也因此改变了许多孩子不爱吃蔬菜的习惯,家长有时会很高兴的反映孩子不挑食了。
十八、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解启瑞小朋友的淘气,全园是出了名的。户外活动时,他跑得满头大汗,还到处惹事生非,好多小朋友到我这里来告他的状。
我观察了一会儿,就走到解启瑞跟前,说:“启瑞,咱们来玩小马运粮的游戏吧。”“好”他高兴地答应了,开始他还是跑来跑去,我跟着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于是我说:“小马,你跑的太快了,粮食都撒到地上了,你说,怎样粮食就不撒了?”“跑得慢一点儿,粮食就不撒了”启瑞边说边慢了下来。
这样我和启瑞成了好朋友,每次游戏时,我都有意识的培养他的自控力。看着启瑞的进步,我想,教育孩子首先要走进他们的世界,这样才会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