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分析:保护孩子的自尊
发布时间:2021-06-02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保护孩子的自尊
案例背景:
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得到社会承认和集体尊重的愿望和情感,是人们对自己的各种表现、知识和能力的自我评价的心理状况。自尊心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发展进取的一种原动力。自尊心强的儿童勇于探索,富于创造,智力发展好,凡事充满自信;而丧失自尊心的儿童则过低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缺乏自尊心,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看来,自尊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健康领域也指出: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所以我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平时多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案例描述:
何前卫是我班一个长得有点特别的男孩,他的特别之处就是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那个小的眼睛是由于眼睑下垂造成的,这成为了小朋友歧视他的理由,让他感到很自卑。
刚开始接这个班,我并不了解孩子的情况,孩子之间有什么言论也不清楚,只是觉得这个男孩子不太活泼,怕生害羞,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跟小伙伴玩,有时尿裤了也不敢跟老师说。由于平时都是他的奶奶接送,从没见过他父母,我以为是老人包办、溺爱,不善教养,或者是孩子缺少父母之爱造成的。一天我趁他奶奶来接他的时候了解情况。他奶奶告诉我何前卫在家是个做事认真,爱劳动,讲卫生的好孩子。只是班里有些孩子欺负他、歧视他,不跟他玩,就是因为他的眼睛有一个是残疾的,所以他很自卑,孤独,不敢表达自己的愿望。
为了让小朋友不再欺负和歧视何前卫,让他重新自信和快乐起来,我和班里的其他老师平时都比较关心他、多鼓励他,尽量找机会让他表现自己,并在孩子面前表扬他,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我跟几位老师商量对策,又找有关幼儿心理的资料看看,我觉得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要想改变他,就要改变孩子对他的看法,归根究底就是老师如何用一个完美的说法把他的缺陷变成优点。让他拥有自尊,从而获得自信。
又到了一个可以让孩子拿自己心爱玩具来幼儿园与小朋友分享的日子,有个男孩子今天拿了心爱的玩具枪来,很多男孩子都可以玩他的枪,但何前卫却不能。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何前卫有个眼睛小很难看,我不喜欢他,所以不给他玩。”其他孩子也同意这个看法。这时我看到一个男孩用枪瞄准某样东西要闭一只眼睛,我灵机一动,对孩子们的恶意也不批评,就让这个男孩子表演开枪瞄准的动作。当他闭一只眼的时候,我问孩子们为什么要这样?他们都说是为了开枪更准些。这时候我就说了:“其实我们班的何前卫天生就是一个神枪手,因为他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不用刻意闭一只眼,随便用眼睛一看,就可以瞄准目标。以后他长大了,要当解放军或警察,先选中他然后才轮到你们。”这时我看到何前卫眼睛放光,脸上露出意想不到的笑容,而其他孩子表现得对他很羡慕。然后我问何前卫:“你想当解放军和警察吗?”他开心地点点头。我又对他说:“你要当解放军和警察还有一个条件:要勇敢大胆,敢讲,敢说,敢做”他使劲地点点头。“另外,解放军和警察爱帮助人,会用眼睛观察不好的现象并及时报告。你做得到吗?”我继续问。“做得到!”他大声地回答。
从此,何前卫变了,变得自信快乐了,而且孩子们推选他当班里的小警察,有事就找他帮忙,他也乐此不彼。所以我相信孩子拥有了自尊,找到了自信,才能快乐起来。
案例分析:
自尊、自信是孪生兄弟,没有自尊,就没有自信。自信心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是不会快乐的,要与同伴和睦相处也会有困难。本文中的何前卫由于五官的缺陷,被小朋友瞧不起,伤了自尊,没有自信心,认为自己缺乏能力,不敢言语,难与伙伴建立友好关系,表现的很孤独,给自己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而我在本事例中,用一个美丽的谎言,帮他建立了自尊,从新获得了自信。
案例反思:
自信心是一个人通向成功的起点,是儿童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因此,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自尊与自信是每个老师责无旁贷的职责
1、建设民主式的班级气氛
健康、温馨、和谐的班级气氛是儿童身心发育的最佳环境,是给孩子以勇气力量和自信的源泉。班级中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尽量尊重孩子的看法和意见,但当孩子的想法说法不对,要求不合理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正确指导、帮助。杜绝孩子当中有歧视别人弱点和缺陷的行为。
2、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儿童自我形象是指儿童对于自身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与儿童的自尊心紧密相关。教师应注意不要用静止的眼光对孩子作不恰当的评价和判断,对孩子的能力和行为的负反应不要过多,要充分信任孩子,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优点,克服缺点。当孩子取得成功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并提出新的希望和更高的要求;当孩子遇到问题和挫折时,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激励他们从失败中奋起,让他们相信最后一定会成功
3、注意批评的艺术
批评时应注意:我们应该批评的是孩子的言行而不是孩子本身,即对事不对人,这样就不致于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每个健全人最基本的需要,自尊是上进的基础和动力,自信是成功的钥匙,老师只有给幼儿以最大的信任,最必要的指导,最实际的帮助,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促进孩子人格的完善。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案例分析:尊重孩子的想法
案例:
阿铭年龄虽小,却是班上的“捣蛋鬼”。这不,大家都在画可爱的樟树,阿铭却把画面弄得乱糟糟。旁边的小朋友告诉我:“老师,他在画鬼,乱七八糟!”我看了一眼,确实很乱,不过阿铭很投入,一边画还一边自言自语呢。我想:这不正是《纲要》提倡的“自由表达表现”吗?只是画面实在太乱了,不过他心里肯定有他的想法。于是我走过去轻轻地问:“阿铭,你肯定在画一个有趣的故事,能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吗?”阿铭脱口而出:“迷宫。”我继续问他:“哦!你这个迷宫好复杂哦,颜色挺漂亮的,怎么走啊?”阿铭摇摇头:“不知道。”我提示他说:“一定要有出口才能玩哦。”阿铭说:“我不会写起点、终点”原来他是不会写字!看来他的确是玩过迷宫,说明他不是在乱画画,只是没按老师的内容画。于是我说:“我教你写吧!”按照他的意思,我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写了“起点”、“终点”,然后对小朋友说:“阿铭不是乱画画,他画的是迷宫。阿铭会教你们玩的。”阿铭神气极了,认真地把作品装在作业袋中。
分析:
虽说画画是孩子们的挚爱,可阿铭画的画却不敢“恭维”,他的绘画水平达不到五岁小朋友的要求,处于涂鸦期的绘画水平,喜欢在自言自语的乱涂乱画中寻找快乐和满足,带有纯粹的游戏性和随意性。但他的语能力和思维水平又达到了五岁孩子的发展要求。因此,当老师问他画的是什么时,他表现出了表达自己意识并企图和成人或伙伴交流思想的意图,并依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迅速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在老师的支持、引导、帮助下,由“乱七八糟”的图画变成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智力游戏图,激发了他的自信心和对绘画的兴趣。
反思:
对这类幼儿,老师要在尊重幼儿的想法以及个性表达的基础上,引导他按照活动要求完成作品。相信有了老师的激励和引导,阿铭一定会在绘画活动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
幼儿园案例分析:孩子的潜能
孩子的潜能
情节描述:孩子们午觉刚刚起来,帮忙大部分孩子穿好衣服后,我就开始给几个女孩子梳头,这时,小轩拿着自己的外套走过来老师帮我穿一下。我在梳头,实在是没有空的手帮他穿衣服。你自己穿一下好吗?先找下领子在哪里!我继续给女孩子梳头,小轩很快地把袖子都穿好了。你真……
节描述:
孩子们午觉刚刚起来,帮忙大部分孩子穿好衣服后,我就开始给几个女孩子梳头,这时,小轩拿着自己的外套走过来"老师帮我穿一下"。我在梳头,实在是没有空的手帮他穿衣服。"你自己穿一下好吗?先找下领子在哪里!"我继续给女孩子梳头,小轩很快地把袖子都穿好了。"你真棒,真能干,自己把衣服穿好了!"我连忙表扬,然后帮他把衣服弄整齐。
评价分析:
自己穿衣服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点难度,所以在孩子起床以后,我们老师尽量帮忙孩子穿衣服。孩子们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父母肯定会帮忙孩子穿好,在幼儿园里老师的过度包办,让幼儿对大人构成的一种依靠,要穿衣服就把衣服朝大人一塞。孩子根本就没有一个自己尝试着穿衣服的机会,又怎样能够学会自己穿衣服呢?
所思所悟:
经过这件事情我发现,我们的孩子们都很能干,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做得很好。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潜力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教师不要过度得包办,相信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
幼儿园案例分析:沉默的孩子
入园第一天,郡郡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虎头虎脑,自白胖胖,看似颇有男子汉气概,却沉静得像一只乖乖的“羔羊”,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集体活动时,他端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老师;吃饭前,孩子们都去洗手了,他还是端坐着;音乐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中,孩子们都躲起来了,只有他仍端坐在那里。我哭笑不得,只好装出着急的样子,用目光暗示他:“小猫快快躲起来,猫妈妈就要醒来了。”可他定定地看着我,摇摇头。活动室里欢快的游戏气氛与他的沉默寡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想,特殊的孩子肯定有特殊的原因。我坚信只要教师有爱心、耐心、恒心,就一定能找到开启孩子心锁的钥匙。
这以后,我在一日生活中尝试着与他近距离接触,并更细心地观察他。我发现郡郡吃饭不仅吃得多,而且从不挑食。我抓住这一点大声表扬他:“郡郡吃得多又不挑食,怪不得身体长得高,长得壮。大家要向郡郡学习啊!”他听了腼腆地低下头,但可以看出他脸上的表情柔和了许多。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一们很快躺下了,只有郡郡仍站在床前,用力扯着衣领,我轻轻地把他揽在怀里。“来,老师教你。”接着,我又耐心地帮他解开难解的鞋带,脱下鞋子。郡郡上床不久就睡着了,看着他耶微张的小嘴,我想他一定也像其他孩子一样有好多话想对老师说。那么,他想和老师说什么呢?怎样才能让他把心里话说出来呢?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郡郡的主要问题是胆小孤僻,动手能力差,导致他缺乏自信,交往困难。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他克服胆小,树立自信,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呢?
我若有所思地看着郡郡那漂亮新潮的衣服、鞋子:名牌牛仔上衣的扣子又硬又密,即使是成人穿脱也很费劲;旅游鞋的质地很好,但那长长的、细细的鞋带成了郡郡的“拦路虎”。想到这里,我眼睛不由一亮,何不从培养自理能力入手帮助他树立自信呢?我认真地思考了一套方案。
寻根究底
我与郡郡家长作了一次长谈,原来郡郡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老人对他百般爱护,事事包办代替,致使郡郡自理能力很差。不仅如此,老人怕郡郡受欺负,还整天让他在家看电视,玩玩具,造成他胆小孤僻,以致一见陌生人就哭,更不知如何与同伴交往了。值得庆幸的是,郡郡父母已经意识到这种状态的严重性,便说服老人,果断地把郡郡送进了幼儿园。了解情况后,我向郡郡家长谈了自己的看法:要帮助郡郡融入集体,学会和同伴正常交往,就要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郡郡来说,可以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入手。我建议家长为郡邵准备便于穿脱的衣裤、鞋子,使其体验成功。同时,我建议家长适时表扬、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郡郡妈妈非常配合,当天就为郡郡买来便于穿脱的衣裤、鞋子,还在家指导郡郡穿脱。第二天午睡时,我特意让郡郡和几个动作比较慢的孩子先进休息室,并悄悄地观察。如我所料,郡郡很快脱好衣裤、鞋子躺下了。我立即表扬了他:“郡郡今天是自己脱衣服和鞋子的,真棒!”并使劲地亲了他一下,他那胖乎乎的小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这是几天来我第一次看到他笑。
捕捉闪光点
一次,我带孩子们做“小海军”韵律活动,意外地发现郡郡的节奏感特别强,动作准确合拍。我立即表扬他,并请他带领全班幼儿做。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平时不言不语的郡郡居然带领得有板有眼。我欣喜地鼓动全班幼儿为他鼓掌,自然,他又一次露出了腼腆的笑容,其中包含了一种被认可的快乐体验。后来,我经常利用闲散时间组织音乐活动,充分发挥郡郡的特长。渐渐地,郡郡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郡郡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着,他的自理能力渐渐增强了,和教师也有了一些交流,但仍不愿与同伴交往和游戏,游移于集体之外。我鼓励人缘好、能力强的孩子找郡郡玩。开始时,别人找他一起玩,他不太愿意,但时间一长,找他的孩子多了,他也就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虽然他只是在同伴的支配下拿一块积木,递一块橡皮泥等,但这是良好的开始。为了强化郡郡的进步,我又多次与家长交流,希望家长教给郡郡必要的社交技能,鼓励郡郡与同龄孩子交往,使他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最终成为一个健康快乐、活泼开朗的孩子。作者:周桂芝来源:江苏徐州市鼓楼区文教局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