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了不起的“0”》
发布时间:2021-06-02 中班上学期幼儿评语 中班上学期班务计划 中班上学期工作计划【活动目标】
1、认识"0",知道"没有"可用"0"来表示。
2、发展联系生活情景的联想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自备一个空纸盒、数卡0-9、秒表、温度计。
【活动过程】(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网)
1、看看有什么。
——每人打开一个空纸盒,说说里面有什么。"没有"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可以用"0"来表示)
——出示数卡"0",幼儿认读,说说"0"像什么。(蛋、气球、圆圈)
——请幼儿在空盒里装上喜欢的东西,说说现在是否还能用"0"来表示。
2、说"0"。
——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说说还有什么情况可用"0"来表示。如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回家了,可以用"0"来表示等。
——可请个别幼儿来表演,如伸出五个手指头,然后藏在背后,可以用"0"来表示;拿几张卡片,一一发给好朋友,自己一张都没有了,也可以用"0"来表示。
3、了不起的"0"。
——"0"可以用来表示没有,还可用来表示其他吗?
——教师参与幼儿讨论并逐一出示数卡、温度计、秒表等,使幼儿知道"0"排在任何一个数字后面,就能使该数字增大许多。"0"在秒表中间表示开始,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上和零下的分界等。
——原来"0"不单单表示"没有"了,还有很多的用处呢。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0的游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0”在自然数的概念是“没有”。
2、联系生活,让幼儿认识“0”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蒙氏教具:纺锤棒箱、纺锤棒。
2、数字卡片;0-4各一个,豆子与数字的量相等。
3、生活中与“0”有关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介绍自己
T:嘿嘿,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C:嘿嘿,你好,我叫XXX,我叫XXX。
二、认识“0”的意义。
1、认识纺锤棒与纺锤棒箱。
2、老师示范操作,引导幼儿认识0表示没有。
3、教师小结:0表示没有。
三、游戏:0的游戏
1、抓豆子
玩法:请5名幼儿分别拿数字0-4,然后拿对应的豆子,拿到0的幼儿不拿豆子。
2、看谁听的准
玩法:老师任意说:小朋友跳X下,幼儿跳相应的次数,跳错的取消游戏资格。
四、联系生活,让幼儿知道0的重要作用。
1、比较数字0、1、10,知道0不可以缺少。
2、认识紧急求救电话110、120,服务热线1001,知道0也不可以省略。
3、幼儿讲一讲,在哪儿还见过0。
4、请幼儿寻找生活中一些物品上的0,并知道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0。
中班数学上学期教案《一起去郊游》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的方法。
2、利用线索和已知条件对人物进行点数,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教具:
幼儿学具: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
重点: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
难点:利用线索和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和推理。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场景中进行点数
(一)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小兰,看看小兰在干什么?(根据小兰眼睛上蒙着的布条说出大家在玩捉迷藏)演示PPT1
1、看看小兰的朋友们躲在哪儿了?(大树后1个、房子里3个、草丛里2个)
2、演示PPT2:
(1)、引导幼儿根据露出来的部分确定人数。
(2)、幼儿找到一个,在这个人躲藏的地方画个圈——作为标记。
(3)、引导幼儿先数目测数群再接着数。)
小结:先数大树后面和草丛里的小朋友,再接着数房子里的,这样就不会漏掉了。
(二)一共找到6个小朋友,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6)
小结:人物(东西)多的时候或者看不清楚的时候,可以一边数一边做一个标记,这样就不会多数,也不会漏数了。还可以先数一部分再接着数,这样也不会数错了。
观察重点:幼儿数数的能力和形式(目测、点数、接着数),知道标记的作用。
二、利用线索对人物进行点数
(一)今天小兰跟好朋友一起去郊游,他们先来到游乐场里,看看他们在玩什么?
1、演示PPT3(出示一堆摆放杂乱的鞋子)玩这个游戏是要脱鞋子的呢?你知道是什么游戏吗?
2、只有这些鞋子,你能数出有几个小朋友在里面玩吗?(乱七八糟,数不清楚怎么办?把相同的鞋子整理好对对齐)
3、把这些鞋子对对齐,看看找对了吗?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双鞋?猜猜有几个人?
4、两只鞋子为什么只数“1”?
小结:一个人有2只脚,要穿一双鞋,所以要一双一双的数。以后脱好的鞋子要记得对对好放整齐哦。
(二)看看,小兰和好朋友到底在玩什么?是6个人吗?你们真厉害,光看鞋子也能知道有几个人。演示PPT4(海洋球场景)
观察要点:知道一双鞋子对应一个人,尝试一双一双数鞋子。
三、分析推理确认人数
(一)郊游真开心,小兰拍了很多照片,看看他们在哪里拍了照片?(熊猫馆PPT5)
1、观察分析,熊猫馆里一共有几个拍了照片?(点击熊猫馆前的照片,共二张照片。)
3、有的人说3个人有的人说4个人,到底有几个人去了熊猫馆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演示PPT分别在小兰和同伴身上贴上数字标记。)
小结:小兰分别跟两个同伴一起拍了照,小兰拍了两张照片,只能算一个人,用数字做标记可以帮助我们数得更清楚。
(二)幼儿操作:
1、看完大熊猫,小兰又和好朋友一起来到了小河边,这次他们拍了3张照片,你能数清楚一共有几个人吗?想一想重复出现的人物应该数几次?(请你在方框里写上数字,也可以用点点来表示)
2、人手一张操作练习的材料,尝试分析、记录一共有几个人。
3、分享交流:到底是4个、5个还是6个人呢?说说你的理由。(点击湖边的照片,一共三张,将这些人物排成一排,确认有4个人。)
小结:数照片的时候要看清楚,重复出现的人只要数一次就够了。
观察要点:分析推理的能力,使用哪些符号做标记?能否用数字或点点进行记录?
(三)小结:今天我们跟着小兰一起去郊游真开心,知道了数数的时候要仔细不能多也不能少,学会了通过放着的鞋子推算出有几个人,还能从照片上观察分析出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小朋友数数的本领越来越大了。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水果丰收了》
【设计意图】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理念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提出的目标之一;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儿童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因此,儿童应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并且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有了这样一种认识,我们试着将幼儿数学活动生活化,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果园(树上贴有有1—5的点子的不同水果)。
2、贴有1—5数字的立体汽车图。
3、1—5的水果图若干。
4、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摘水果。
听音乐把幼儿带到立体水果树前。
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树上有些什么水果?
(一看到果树上有那么多水果,小朋友高兴极了,都七嘴巴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我最喜欢吃香蕉,有的说我最喜欢吃苹果!)
幼儿A:我看到了石榴,我最喜欢吃了。
幼儿B:果树上香蕉,我喜欢吃香蕉。
2、师:树上这么多水果,我们把这些水果摘下来,好吗?每位小朋友摘一个你喜欢吃的水果。
(听说要摘水果,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很快就摘到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3、幼儿摘好水果,师提问:水果娃娃上面还藏着一个小秘密,你发现了吗?你摘的是几个圆点的水果?
幼儿A:我的苹果上有圆点,四个圆点。
幼儿B:我的香蕉上也有,是三个圆点。
(评析:从生活中幼儿爱吃的水果入手,以摘水果的形式为切入点,很容易就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送水果。
嘀嘀嘀,开来了汽车。(出示立体汽车)
1、师:开来几辆汽车?帮汽车排排队。(听见汽车的声音,大家都高兴地拍起手来,都想上来给汽车排队。)
2、小朋友摘了这么多水果,我们用汽车把水果运回去吧!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的水果是几个点子,应该乘几号车呢?(幼儿讨论)
幼儿A:我的是苹果要坐第一辆,因为上面有一个圆点。
幼儿B:我香蕉上有三个圆点,我的香蕉要坐3号车。
3、送水果
师:请小朋友把水果送到点子和数字一样多的汽车上。(老师巡查,辅导)
(评析:在送水果乘车的游戏中帮助幼儿积累有关量数匹配的经验,采用这样的方法,人人都能积极参与,个个都能动手,而且是在活动中进行,幼儿兴趣极高,一点也不觉得枯燥。)
三、游戏:摘水果、送水果继续进行一次。
师:呀!树上还有那么多的水果,我们把它们都摘下来运出去,好吗?这次小朋友可以摘一个水果,也可以摘两个水果(幼儿摘水果)
1、提问:你这次摘的是什么水果?上面有几个点子?
幼儿A:还摘了石榴,上面有五个圆点
幼儿B:我又摘了苹果,上面有二个圆点。
2、请小朋友将水果送到相应的汽车上去,并说一句好听的话:几个点子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乘几号车。(请小朋友检查)
(评析:此环节通过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进行游戏。幼儿在第一次游戏中积累的经验得到巩固,而且都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
3、幼儿运水果。
(1)师:“我们要把汽车上的水果运回去,谁愿意来做1(2、3、4、5)号车上的司机?我们也该乘车回家了,(老师示范乘车方法)看一看你拿的是几个水果的车票,就乘几号车,小朋友赶快上车吧!(检查是否乘错车)
(听说要乘汽车,大家高兴极了,还抢着做司机)
幼儿A:我想做司机,我来做吧!
幼儿B:我会开汽车的,我来做司机。
(2)“嘀嘀嘀,汽车出发了“(幼儿开着汽车出活动室)
(评析:此环节中幼儿听说要乘车了,更迫不及待地拿“车票”乘车,在乘车过程中,对量数的匹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幼儿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结束了活动。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0》
教学目标:
1、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0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9,8,7,6,5,4,3,2,1的实物玩具,第10只篮子内不放玩具。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数字娃娃表演。每人一个数字。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 引出数字0
1、 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9)
2、 第10只篮子内没有放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 感知0的形状。
4、 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 讨论
1、 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 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多媒体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 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 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 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 观看表演
1、 复习0-10的排序。
2、 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 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 游戏找朋友
1、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2、要求两个幼儿能听音乐找朋友,并能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用相应的身体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