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狮子的雪橇
发布时间:2021-06-11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最近给孩子们说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狮子的雪橇,故事的内容大概是生活在热带的狮子从来没有见过雪,她的好朋友白熊送了一个雪橇给它,并且说了下雪天滑雪橇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可是热带从来不会下雪啊,小动物们都没有见过雪是什么样子的,那雪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小动物们对雪展开了美好的想象。
长颈鹿说:“雪一定像叶子一样鲜嫩吧,如果天空下起了树叶雪,那真是太棒啦!“
小猴说:“雪一定像桃子一样香甜吧,如果天空下起了桃子雪,那真是太棒啦!”
小兔子说:”雪一定像蘑菇、胡萝卜、西红柿一样香甜吧,如果天空下起了桃子雪,那真是太棒啦!“
接着孩子们也展开了美好的想象,其他的小动物们会怎么说呢。
悦悦说:”松鼠一定会说,如果天上下起了松果雪,那有多棒啊!“
小耀说:”小猫咪说,如果天上下起了鱼刺雪,那该有多棒啊!“
哈哈,小朋友们多幸福啊,可以看到雪景,可以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
当然故事的结尾很快乐,虽然小动物们没看到雪,但是把雪橇装上了车轮,让它变成了雪橇车,装满了小动物们一起在大草原上旅行,依然变得很快乐。所以快乐的心情很重要,愿孩子们天天开心!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雪花可以吃吗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曰:越是来自幼儿生活的课程,越能让幼儿产生兴趣,越能引发幼儿主动积极的活动。
伴随着一场飘飘洒洒的大雪悄然而至,孩子们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细心的小朋友把雪花捧在手里,可是一会功夫小雪花变成了小水滴。这时,彤彤说:“老师,我看到瑞瑞吃雪了。”瑞瑞说:“雪花白白的,很干净。”泽泽也说:“雪花像白糖,我尝尝它是不是甜的。”其他幼儿也跟着说雪花是洁白的,可以吃。一时间吃雪的热情盖过了玩雪。“雪真的能吃吗?”我问,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能!我找来干净透明的容器,让小朋友们一起用雪把容器装满带回教室。
孩子们观察着雪花慢慢融化最后变成水的过程。眼尖的瑞瑞突然说:“老师,你快来看,水底下为什么有这么多脏东西?”我故意说:“我们装雪的容器是干净的呀。”“啊!不会吧,为什么雪花看似白白的,怎么有这么多的细菌呀,我吐我吐……”
接下来教师带幼儿一起通过视频观看雪花的形成,进一步了解雪的知识,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
教师利用一切机会提供从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和与幼儿相关的生活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参与活动,亲历过程,比简单的说教更有教育价值。
教育随笔:雪花片“以小见大”
平时孩子们非常喜欢玩但却不怎么起眼的“雪花片”其实还有很多作用没有得到“开发”,它既可以作为数学活动时幼儿的操作材料,也可以是孩子们建构活动中精巧的辅助材料,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也对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数概念的建立以及合作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发现幼儿平时玩雪花片时暴露出一些问题:
1.整理雪花片的常规意识差。2.久而生厌,兴趣浓度降低。3.雪花片的玩法少,数量也在少。
原因分析:
玩是孩子的天性,雪花片又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类玩具,时常玩得忘乎所以。在尽情玩的同时,也就伴随着出现如争抢、乱扔等现象。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玩具数量过多,孩子不懂得珍惜。2.兴趣持续时间不长,易分散注意力。3.玩中出乱,出现反效果,难以管理。4.孩子们的玩法经验缺乏,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能自己开发玩法维持兴趣。
指导策略:
1.隐性指导,鼓励创新。
把握好游戏前的引导,可以从环境、玩具的数量上入手,为孩子创设开放的自主游戏的环境,注重游戏的暗示性。
2.自主探索,别样游戏。
孩子游戏时,教师过多的担心、呵护,往往也就约束了孩子的行为,束缚了孩子的发展,所以在游戏时教师可以给予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孩子的创造性得到相应的发展。还可以提供条件让孩子共同思考,人人参与其中,通过有特色个性化的游戏,提升孩子的兴趣。
3.一物多用,探索发现。
可以开展集体活动,为孩子提供雪花片特别玩法的素材启发;还可以展开区域游戏,为孩子提供多变形态的雪花片材料,让孩子自己充分玩充分探索发现。还可以在班里设置主题墙,进行展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
雪花片不仅可以为孩子们带来精神上的乐趣,同时也能帮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不错的学习效果。在区域内孩子们也根据不同的标准(如大小、形状、颜色等)将雪花片分类整理,帮雪花片找到了不错的“归宿”,使它尽善其用。
桌面玩具在孩子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雪花片就是这许多玩具中的一种。在这里,小小的雪花片可以玩出大花样,那么其他的玩具呢,是不是有更多的玩法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一个开拓者,用心启发引导使孩子不断创新创造,获得高峰体验。
教育随笔《影子》
时已深秋,习惯了清冷,没想到今天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太阳暖暖的照在身上,心情也格外的舒畅,我在去学校的路上一路哼唱着,工作的繁忙与劳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今天我值班,在大厅里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几个平时喜欢粘着我的小家伙不愿回教室,陪我一起值班,孩子们叽叽喳喳和我闲聊着:“老师老师,昨晚我妈妈包的水饺,可好吃了。”“老师老师,俺穿新鞋子了。”“老师,妈妈去学开车了,等学会了也拉着你”孩子们都喜欢和我说说他们家里的事,我也愿意做他们忠实的听众,分享专属孩子的欢乐!我们开心的聊着天,谁也没注意一旁的小瑞在干什么,要不是他喊我的声音有点急切,我还以为她也在听我们说话呢。小瑞兴奋的指着墙:“老师快看快看……”“什么、什么呀?”我好奇的问?“墙上有影子,影---子!”这孩子一着急就有点结巴。影子?我这才发现,今天阳光高照,小瑞的影子倒映在了墙上,孩子是对自己的影子产生了兴趣,两条小辫。宽松的棉裙,墙上的影子随着小瑞身体的活动而变化着,只见她一会手舞足蹈,一会安静的站着不动,沉浸在自我欣赏影子的状态中,其他孩子们见样学样,也都来了兴趣,学着小瑞对着墙壁摆着PS,墙上千姿百态的身影吸引着孩子和我,我也即兴用手势给孩子们只做了几个动物造型:小鸟、小狗……跃然墙上,小家伙们见状可兴奋了,也学我的样子进行自由创作,顿时,墙上画面更加多姿多彩!我不由惊叹孩子们的创造力,同时也有些羡慕孩子们的世界:最美是童心——那纯洁的美丽,那荡涤心灵的纯真,那原生态的流露,都能让他么能从简单中体验到创造欢愉!因为我能够静静的听到孩子们成长的声音,因为唤醒,所以期待花开!让我体验到了,更享受到了教育教学生活的幸福!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
小朋友天真可爱的样子很受老师们的喜爱,但是有些孩子也有令老师头疼的“毛病”:爱多说话。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们就接过去说个没完没了,惹得所有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有时根本听不进我的话。我只能大声的对着他们嚷一顿才能平息一下,再看看他们那害怕的眼神,又觉得怪可怜。
这一天,我刚说:“小朋友喝水。”有个小朋友便叫:“大班的先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一齐涌到了水杯架跟前。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我选一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任其大声喊:“中班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老讲话,别人还听的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这件事后,他的“毛病”改了许多。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教育随笔:孩子的爱
一天在上课时,我忽然感到肚子疼的厉害,汗水从我的脸上留了下来,实在疼的厉害,我蹲了下去,并用手摁着肚子,这时听到几个小朋友说老师怎么了,他们跑到我跟前,轩轩小朋友用她的小手给我擦掉汗水,并说:“老师,不要哭,我给你捶一捶。”她的小拳头在我的背上无力的敲打了起来,还有几个小朋友也在用小拳头给我捶背。
看到孩子们这些举动时,我的心很感动,因为他们的年龄毕竟太小了,他们只是些四五岁的孩子,此刻,我心中的委屈没有了,跟孩子们在一起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用爱心打开了孩子心灵的七弦琴,用爱心感染了孩子们纯净的心,使他们在被爱中学会了关爱他人。
现在,有的人将世态看的有些炎凉,认为现在的人,关心自己的多,关爱他人的少了,如果在路上看到有人受伤,或需要帮助时,也很少有人敢伸出援助的手,因为怕被人讹着。我想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世上还是好人多。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让他们迈好人生的第一步,教他们如何做个好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有爱心,才能知道关心、爱护他人,就会像歌曲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育随笔:孩子的心
孩子的心
这几天我感冒了,并有点咳嗽,也没当回事,今天下午五点吃苹果是,徐湘婷突然跑到我面前,我刚责怪她不遵守纪律,谁知徐湘婷小朋友一把苹果举到我嘴边,说“老师你感冒了,吃个苹果就会好起来,这个苹果很甜的老师,真的!”看着孩子认真的样子,听着那感人的话语,我不由自主地抱起孩子,“你吃吧!好孩子,谢谢你。”“不客气,老师。”对于小班的孩子能做到这一点,真的不错。
我打扫卫生的时候,徐嘉汝小朋友从我手中夺过笤帚,说“老师我扫,你感冒了。”说完,拿着笤帚卖力的扫起来,虽然,她干的活会让我重返工,但孩子这一举动,这实在让人感动,最调皮的高福龙小朋友像小大人似的,把手放在我的额头上,有摸了摸自己的额头。高福龙说:“老师你又:点发烧。”孩子们又擦桌子,整理桌子,虽然干得不理想,但是却很懂事,孩子们说:“老师,你休息吧!我们能行。”看来这群孩子是懂事的,我心里有种酸酸的感觉,老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因为我经常用手摸一下孩子的额头,衣领没弯好的,我帮孩子弯好,为孩子们穿外套,教孩子们如何穿鞋子(小班),老师真诚温暖的爱,平时感染着幼儿,这不他们以童稚、天真活泼的方式回敬老师的老师的爱,多么懂事的一群孩子们,面对细心的孩子,我越来越坚定自己的事业,我爱你们孩子。
随笔:雪的抚慰
开学已经很久了,小朋友们整天一边学习一边打打闹闹,都很开心。但小玲却总不那么活泼,她很不爱说话,也不爱笑容,平时也只有爸妈来接时她才说话。
有一次,旁边的小朋友欺负了她,她甚至大哭了起来,我去问她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朋友之间的打闹并不算什么,但我觉得小玲这么内向,对她以后的成长一定有影响。从此以后,我每天都抱抱她,虽然渐渐的她愿意和我说话了,但在还是不敢和班上的其它小朋友说话,我感到很揪心。
有一天,下雪了,我抱着小玲和小学生一起去看雪,鹅绒般的大雪铺的很厚,很洁白,大家耍耍闹闹,堆雪人,打雪仗,十分开心,另一个小朋友突然把雪球扔向了我,我郁闷的中招了,于是我拉起躲在雪人后面的小玲帮我一起“战斗”,我把雪球揉好,放在小玲的手里,牵着她的手一起投雪球,第一次投中了,她笑的很甜。
不料第二次却扔到了另一个老师那里,小玲当时吓楞了,那位老师却也笑了起来,和我们对打,雪球漫天飞舞,小玲后来都不知道砸到谁了,她和小朋友们一起笑着,玩累了,小朋友们也牵着小玲的手问这问那,小玲笑着,和大家开心的说着话。以后,她渐渐的话多了起来,总是笑着。
我觉得,这正是雪抚慰了小玲的心,打开了那扇孤独的门,感谢这场唯美的雪。
教育随笔:爱的教育
镇瀚是一个高高壮壮的大男孩,由于父母离异,一直由奶奶爷爷抚养。在生活中老人给予的关爱很多,但在学习习惯方面关注的较少。在班里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
上课了,别的小朋友认真的听课,他一会儿趴在地上,一会儿用手扯扯女孩的小辫。课堂中随时会有告状的声音:“老师,他动我的书”、“老师,他又跑到门口了”,好好的一节活动,常常被他搅得“四分五裂”,大声的训斥,紧绷的脸都对他不起作用。
还好,他喜欢下课有事没事的凑到我面前,看着我的脸,悄悄的拉拉我的手,看我没有反应,就会得寸进尺地再摸摸我的脸,讨好地对我笑笑“嘿嘿……”,更有趣的是用双手挤着我的脸变成了“丑八怪”。看着他开心的笑容,我也不忍心责怪他。
或许是母爱的缺少,他对我有一种亲近感。
有一次我问他“想妈妈吗?”“不想”
“那我像不像妈妈?”“有点儿像妈妈”他拉着我的手。
“那你得听妈妈的话,那样妈妈会更喜欢你。”
“好”他答应的很干脆,“我听你的话,你送我一个小粘贴行不行?”他很聪明,又趁机给我提“条件”。
“行,今天听话5次,就得一个小粘贴。”他使劲点点头。
这一招很奏效,我以表扬为主,只要他有一点值得表扬的地方就累计一次。一天下来,5次“听话”达到了,他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奖励。
以后,他喜欢围着我,喜欢摸摸我的脸,让我拉拉他的手,体验“妈妈”的感觉。特殊的孩子用特殊的方法——“爱”去温暖他幼小的心灵,也是一种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