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道歉
发布时间:2021-06-19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道歉
今天,我在幼儿自由活动时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我和几个小朋友玩老虎捉小动物的游戏,我捉住了一个孩子,准备把他放到我们事先说好的地方,这时他开始喊“救救我啊。”其他的几个小朋友都是想救他,可能是怕老虎,却都没有行动,这时候,赵传智小朋友从外面跑进来,看见我捉住了他,就跑过来对我说,“你放开他。”我没答应,他就开始拉我,其他的几个小朋友一看见他拉我,也都跑过来拉我,可我就是不放。我说这是我捉住的。就是我的了,我要把他带回家,结果,赵传智就开始很用力的打我,我当时很生气,想!你怎么可以打老师呢?于是我开始用很愤怒的声音说他,他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用眼睛看着我,当我说完后,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只说了一句话“你打我啊,你打我就是了。”我当时心里一颤,孩子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我什么也没说,然后自己走开了,
我观察着赵传智小朋友,他似乎不再像一开始时玩的那么投入,我想可能这之间是有原因的,我没有问清楚就那么生气,这也是我做的不到的地方,后来我决定,要把事情弄清楚,处理好,不能给孩子一个不公正的处理方式。
决定之后我找到了赵传智。首先,我问他了,为什么他要跑进来拉我,打我。他告诉我,他看见小朋友被我拉着,就想去救他,根本就没想到我是老师,当时只是觉得我就是老虎,老虎很凶,他要救小朋友,所以就打我了。
听完之后,我明白了一切。孩子并没有错,孩子的心是善良的,他们做事情时是非常投入的,虽然,我们只是在做游戏,他们也非常的投入,是我没有问清楚就发火,是我的不对,于是,我很诚恳的向赵传智小朋友道歉,赵传智小朋友也很大方,他并没有很计较,很高兴的就接受了我的道歉,我们又开始在一起做游戏,在他们的脸上,我看到的不再是沮丧。而是真诚的笑,我又看到了孩子的笑脸,
通过这件事,我了解到,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也许,有时候,孩子做的事让你觉得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但是。相信他们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解释,也许他们做的事情在你看来是错的,但是我相信,孩子的出发点并不是坏的,只是做出来的结果不尽人意,这时就需要去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训斥。相信孩子会给你合理的解释。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让幼儿用行动来道歉
教育随笔:让幼儿用行动来道歉
自由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在场地上尽情的玩耍。突然“哇”的一声,我班那好动的××小朋友又把别的小朋友碰倒在地。在我的协调下××小朋友说了声“对不起”就要溜开,我一把拉住他:“你把小朋友碰倒了,说了对不起,还应该怎么办?”在我的“暗示”下,他看了看躺在地上的小朋友,想了想,连忙伸出手去把小朋友拉了起来,在我的提示下还轻轻的拍拍她,抱抱她,小朋友不哭了,××也不好意思的咧着嘴笑了。
回到班上以后,我把刚才的事情编成故事说给小朋友听,并且还表扬了××小朋友。并引导他们讨论:不小心把别人碰倒了该怎么办?他们说出了许多答案:抱一抱、搂一搂,摸摸他、亲亲他,帮他擦眼泪等等。瞧,他们说的多好呀!道德培养和爱心培养便在无形中进行了。
小朋友们之间经常会发生类似的不愉快事件,有时候光教育孩子说一声“对不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用行动来承担自己的过错,意义可能会更深刻些,而我们的某些教育目的也达到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教育随笔:低声说道理
低声说道理
当我在旁边看别的老师带班时,觉得孩子是很容易掌控的,但当我一个人带班时,却发现了很多问题,要应付27个孩子我显得有些吃力。尤其是在我的口令发出时,有的孩子视而不见,继续干自己的事,完全无视我的存在。陈雪瑶小朋友就是一个例子,在前段时间的接触中,我就发现了她的”霸道”,送玩具时她一把便抓过去,从不和别的小朋友商量,别的小朋友也不敢多说,心甘情愿的看着玩具筐被她拿走。
别的老师带班时她还是蛮乖的,但是当我一个人带班时,她就有些欺负我这个新老师。有一次我喊小朋友们搬椅子在线上做好,她就像没听见一样,还在桌子上继续操作材料。还有一次喊小朋友排队时,她也完全无视我的口令,一个人在别处乱晃。出现了很多次这样的请情况,一开始我还会温柔地提醒她,但见她丝毫没有改变,我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变大了,带着怒气对她大吼,但这种“不服气”的状况丝毫没有改观。而且训斥她的同时,也造成了别的小朋友的消极等待,会耽误接下来的活动。
后来配班老师告诉我,应该组织好别的小朋友干一些事情再和她讲道理,如让别的小朋友玩手指游戏,如果当着那么多小朋友的面训斥她,会让她很没有面子,而且大声地训斥也解决不了问题。我反思了自己确实在对待这样的问题时,处理方法欠妥当。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问清楚事情的详细情况,再跟孩子进行沟通,轻轻说、慢慢说,让她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
教育随笔:我知道安静
小朋友们区角游戏结束了,需要幼儿安静下来,可他们丝毫不听我的,只顾自己讲话。我不声不响地打开了录音机,播放起好听的童话故事来。这时,我看见豆豆、果果、乐乐等几个小朋友停止了讲话,静下来听故事了。可其他小朋友还在吵,他们听不清楚,豆豆就大声喊:“别说话了,我都听不清楚故事了!”慢慢地,讲话的小朋友陆续都静下来听故事了。听完故事,我请那几个大声抗议的小朋友来谈谈他们刚才的体会。他们都说刚才心里非常恼火,大家都在说话,害得自己故事也不能听了。我又问刚才说话的那些小朋友,如果换作是你们,你们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感受呢?他们都害羞地低下了头。最后,我适时总结:“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仔细地倾听,你们说对吗?小朋友们听了都频频点头。在听别人回答的过程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对别人所说的话,要有浓厚的兴趣。如果你同意,就点点头,身体要倾向于说话的人,表示出渴求的姿态,如果自己不能理解,应在别人发言后提出问题,适时的请教问题。这样做,给讲话的人感觉是你在仔细地听。最后小朋友们都表示该讲的时候讲,该听的时候听。特别是在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地倾听,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要让幼儿真正做到认真地倾听,把理念运用到实际中还需要在不断地培养。
教育随笔:孩子的味道
前些日子,我教孩子们画大头像,开始我很担心他们画不好。我既想让他们用铅笔先画,又觉得铅笔画不好,擦来擦去失去了本真的色彩。于是我就让幼儿直接用黑笔画。
我先给幼儿讲解如何画大头像,让幼儿不断的观察人物的形象特征,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当我开始让幼儿在纸上画的时候,我看了每一个小朋友的作品,让我非常的惊讶,他们画的人物居然基本上都是一个模样,全是扎的马尾辫子的小姑娘。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思想已经被老师禁锢了,产生了一定的固定式。都是圆脑袋,圆眼睛,长头发……我让幼儿停止了绘画,继续给幼儿看一些特别的案例,观察每一个人物的形象特征,让幼儿了解到每一个人物有不同的特征,并不一定脑袋都是圆的,有的可能是椭圆的,有的可能像一个三角形,什么样的形状都有可能,让幼儿的思维不断地开拓。眼睛也有各种各样的,有睁眼的,闭眼的,有大眼睛,小眼睛,而且各种形状都有。于是我又让幼儿重新绘画。
这时我终于看到了我想要的效果。有的小朋友画了一个正方形的脑袋,梯形的身子。而有的幼儿在画的时候,由于带笔还不能像大人一样流畅,画出的脑袋有点歪歪扭扭,而眼睛又放的位置并不是恰当的位置,我刚想制止,突然意识到这样的作品或许真的会与众不同。当孩子把自己的画画好后,我发现人物果然有了不一样的感觉,那种感觉就是“孩子的味道”。有的幼儿在一开始不敢下笔,在我的鼓励下,努力的在自己的画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孩子在添加五官的时候,不像大人,他们有很多奇特的想法,鼻子有的选择用三角形来装饰。当一幅幅作品被他们描绘出来后我才发现,原来孩子的想法真的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所画出的人物,让我感觉与众不同,甚至意想不到。
我突然意识到有很多时候,老师都把孩子的思想固定化了,经常会指导孩子你画这,你这样画,那样画。然而孩子或许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世界是跟大人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让孩子去展示自己的世界,不要过多的干涉,让作品中具有孩子的味道。
教育随笔:让孩子真心表达歉意
让孩子真心表达歉意
进入大班了,孩子们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常常会发生一些碰撞之类的事情。一天,晨间活动在户外玩沙包,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这时,我突然听到“哇”的一声大哭,原来是轩轩把婷婷给撞倒了。轩轩不以为然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就要离开。看到这一情景,我知道轩轩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后果。他认为自己说声“对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没关系了。所以,应该引导他用行动来道歉。于是我赶忙叫住了他,并伸手将婷婷小朋友轻轻扶起,一边哄着一边问:“你为什么哭呀?”婷婷说:“疼。”“轩轩跟你说对不起了,你还疼吗?”我故意又问到。“疼。”婷婷不解地答道。听了婷婷的话,我问轩轩:“你摔过跤吗?”他点点头。“你摔跤时有什么感觉?”轩轩低头说:“疼。”“那你疼时希望别人怎么样呢?”我又问。“揉揉。”他想了想,小声说道。然后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给婷婷揉一揉,还把她身上拍打干净,嘴里还说着“对不起,还疼不疼?”他这样一来还真见效。刚才哭得很厉害的婷婷,竟然不哭了,嘴里还说着:“没关系,我不疼了。”看见轩轩认真地在做这件事,我摸着他的头对他说:“你看,光说声对不起,婷婷还在哭,说明她还疼、还委屈呢。你帮她拍一拍,揉一揉,这样关心她,她的疼痛就减轻了。她也很快地原谅你了。所以,以后不小心碰了小朋友除了说对不起,还可以帮他减轻伤痛。这样,小朋友就会原谅你的。”他点点头。
看着他俩又开始开心地玩起来,我想,教师在处理孩子之间的一些偶发的不愉快的事情时,光教育孩子说“对不起”是不够的,还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对他进行移情教育,让他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同伴造成的影响,使他们能够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达歉意。
道歉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道歉”,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11月26日下午第一节活动课,我刚进教室,我们班的徐嘉悦小朋友就站起来报告:“老师,嘉怡哭了,她今上午刚买的蝴蝶卷笔刀不见了。
”放下手中的教具,我开始对孩子们进行说服教育,可我说了半天,仍然没人肯把卷笔刀交出来。
调皮鬼徐增田还朝我作鬼脸,看到他得意的样子,当时我感觉全身火冒三丈,这节课我不知道是怎样上的。
下课后,我把徐增田带到办公室,狠很地批评了他一顿,并责令他把卷笔刀拿出来。
孩子想张口解释什么,看到我可怕的样子,终于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满脸委屈,可还是答应了我的无理要求。
放学后,我仍然怒气未消,边做饭边生气,忽然电话铃响起,我接起电话,那边传来嘉怡妈妈的声音:“老师,对不起了,嘉怡的卷笔刀找到了,中午放学时,她放到了另一个口袋里,忘了。
”放下电话,我开始自责起来:“自己做事怎么这么鲁莽,当时为什么不问问清楚就妄下断论。
”整个晚上,我辗转难眠,翻来覆去考虑这件事。
第二天刚上课,我把徐增田叫到我面前。
听到我喊他的名字,孩子怯生生地走过来。
我拉着他的手,当着全体幼儿的面,真诚地向他道歉:“孩子,对不起,老师昨天错怪你了。
”我的真诚引来孩子们一阵热烈的掌声,徐增田也转忧为喜,此时的我感觉轻松了很多。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包括我们老师。
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于承认、敢于改正。
不知道本文“道歉”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
小朋友天真可爱的样子很受老师们的喜爱,但是有些孩子也有令老师头疼的“毛病”:爱多说话。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们就接过去说个没完没了,惹得所有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有时根本听不进我的话。我只能大声的对着他们嚷一顿才能平息一下,再看看他们那害怕的眼神,又觉得怪可怜。
这一天,我刚说:“小朋友喝水。”有个小朋友便叫:“大班的先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一齐涌到了水杯架跟前。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我选一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任其大声喊:“中班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老讲话,别人还听的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这件事后,他的“毛病”改了许多。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教育随笔:老师,我不知道对不对
教育随笔:老师,我不知道对不对
一次午饭过后,宝宝们在地垫上自由玩玩具.芳歌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卓远抢我的玩具!”我一看卓远正专注的玩着玩具,我想也许他也是太喜欢这个玩具了。虽然他的行为不可取,但我就这样走过去“数落”卓远,不一定能够有好的效果。于是,我灵机一动对芳歌说:“芳歌,你已经是大姐姐了,我相信你一定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我想看看芳歌是怎样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只见芳歌走过去顺手把玩具一抢,就自己玩起来。我想这可不好,没准要闹起来了,谁知卓远到也知趣的玩别的去了,我也只能在一旁默默的关注他们,脑子里很是复杂,我该如何评价孩子的行为,又该怎样教育他们呢?等游戏结束后,我还是在想着让孩子们讨论讨论好坏,芳歌又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也把卓远的玩具给抢了!”我说:“是吗?那这样对不对啊?”芳歌一脸怯怯地说:“老师,我不知道对不对?”我鼻子一酸,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多么善良无邪的孩子啊!其实从我对芳歌的了解,从芳歌的目光里我已经看出,芳歌知道她的做法是不对的,甚至连说话的语气都是小心翼翼的,可出于本性,他选择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有许多的无奈和不甘啊!然而幼儿园也是一个小社会,孩子见的相处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准则。作为老师,我有义务为孩子的成长之路点上光明的火把,让他们有效的心灵燃烧起磊落,燃烧起宽容,燃烧起更多的正义!于是,一场关于”这样做到底对不对“的随机辩论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难说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是对的,什么样的处理方法才是可取的,正如我遇到的情况,先前的“顺其自然”到后来的随机辩论,我把孩子踢给我的球又还给了孩子。从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里,从孩子义愤填膺地说词中,我不得不承认,孩子见的互动教育是非常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