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观察记录: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6-16 小班观察记录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 幼儿园观察记录小班观察记录: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发明千千万,起点只一问”,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有问题意识将对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师是幼儿发展的领路人,我认为一个具有问题意识的领路人才能培养出敢问、擅问、会问的幼儿。作为老师的我们首先应该善于发现问题。
比如在区域活动中,在水池的海洋球竟然漂着,我就装作不知道的说:“快来看,宝贝们,这些球,怎么漂着?”小朋友们就会好奇的过来看,并用他们幼稚的想法解说,“怕淹死”“它有翅膀”等等,回到教室后,我一本正经的拿了本说:“告诉大家海洋球真正漂浮的原因吧……..”
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常常发现问题,并向幼儿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告诉幼儿正确的答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慢慢的,你的幼儿也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老师们也应该积极的解答问题。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三月教育笔记: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
三月教育笔记: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
孩子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像是婴儿时期的吮吸和哭泣,是与生俱来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对于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班的何奕辰从小班开始就表现的比一般小朋友更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通常问的问题都千奇百怪,让老师无法作答。比如:小朋友为什么都要来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为什么都是女孩子?为什么天上的太阳和星星不能同时出现?为什么在阳光下会有影子?这些问题有的宽泛,有的深奥。有的甚至令人费解。但是作为教师,都不能轻易的将这些问题视为无用的问题。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引导。
因此,教师是否鼓励幼儿提问,并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提问是影响幼儿提问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幼儿意识到教师是在支持,鼓励自己提问的,那么幼儿所问的问题就会增多。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智力水平也将会大大提高。
所以,要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首先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创设宽松而自由的语言环境。但是作为现在身处于一线的带班教师,我的感觉就是在很多时候,创设这样一个宽松而自由的语言环境和幼儿良好的常规培养是有一定冲突的。在常规培养中,我们不会轻易的让幼儿随时随地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控制的很多,幼儿多为遵从。久而久之,幼儿养成了不随便说话的习惯,但是却变得不爱思考了。换句话说就是思维被禁锢住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次我在上美术课时,我问:你想象的小鸡,有可能会生活在哪里?答案全部是绿色的草地。这样的答案让我很是失望,他们甚至连思考都没有思考的就回答了出来。
因此,在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与常规培养的冲突上,还是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
教育随笔:适当的提问能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保护并促进幼儿好奇心的发展,培养幼儿乐于探索的问题意识。这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行为,不仅要善于建立鼓励儿童发问与探索的物质环境,更要注重宽容、平等的心理环境的创设,能够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与教育活动中捕捉到幼儿的问题意识,并鼓励他们提问与寻找答案。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与认知品质的过程,老师应善于激发幼儿的热情,并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资源。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我发现孩子会对很多事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规则的要求,有时会对他们的问题加以抑制,久而久之孩子对问题的探索就不是那么积极了。有一次我们班的壮壮问了我一个问题。他问:为什么会有影子呢?
这可是个深奥的问题啊,我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让他先去思考,或者是询问更多的人。后来,还没等我告诉他。他就自己将答案告诉我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货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的新问题,新的可能性,就要从新的角度去出发,看待旧的问题。当幼儿意识到教师是支持并鼓励自己提问的,那么幼儿所问的问题就会增多,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智力水平也将会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孩子的问题意识是通过引导者适当的提问以及孩子自己积极的思考来一起完成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更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小班幼儿集体意识的培养
小班幼儿刚入园集体意识差,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许多纪律要遵守,但许多幼儿毫无纪律意识。上厕所、喝水、拿积木、洗手都是一窝蜂样乱挤,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我为了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品质,我充分利用一曰生活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强化幼儿集体的概念,逐渐帮助他们形成集体意识,洗手、喝水,吃点心时我们总是一组一组地请幼儿去,并提醒幼儿如果你一个人慢了,或者没做好事情,那你们这一组的小朋友都不会受到表扬。在室内活动后,我们总是先评价这一组集体的表现,再评价每个幼儿在这一组的表现。例如今天上课时第五组的宝宝举手多,请第五组的宝宝来黑板上找朋友,(找朋友图片)这个组的宝宝都为图片找到了朋友,然后再问是谁找到的?并分别表扬以肯定幼儿为小集体作出的贡献。户外活动游戏时,我往往把幼儿分成四个组进行游戏。因为小班幼儿在全班走圆圈时,有几个幼儿总是会乱走,走成的圆圈不是圆的,要圆圈变大时,他总是退得圆变破了,变小时又挤在一块扁扁的,把遵守游戏规则的一组抽出来示范给大家看,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个别组,让他们停止游戏站在边上看。这样让个别捣乱的幼儿意识到,因为他的扰乱而影响他们小组的游戏,今天吹泡泡时,贾天皓捣乱影响了六组游戏,大家都责怪他没有好好走,害得他们只有看看的份,贾天皓也意识到了大家不高兴,难为情地低下了头。我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说:“贾天皓想做游戏吗?好好站队遵守纪律还是好孩子。最后一组让你们这组做游戏吧!”大家高兴地拉起了手,圆圈也走得有进步了。或许3岁的孩子还做不到成人期望的那样好,但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培养,天长曰久聪明的孩子们就会树立起良好的集体意识。
观察记录: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观察情况记录:今天早上我们开展了一项艺术手工活动——会动的关节,活动一开始我给幼儿们讲解了人身体的关节部位,并进行了多次活动练习以便让幼儿熟悉各个关节,在熟悉过程中明俊呈表现的很积极,并且很快掌握了人体关节名称。之后我们开始了手工活动,在开始制作之前我向幼儿讲解了制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幼儿都明了之后我才分发制作材料。拿到制作材料的时候,明俊呈的兴趣很大,愿意跟着我一步一步地开始制作。但是在之后制作过程中,因为关节部位的衔接需要扣子进行扣合,但是扣合的难度有一点大,慢慢地他就失去了耐心,开始左顾右盼直到后来的胡乱窜位,打扰其他幼儿的制作甚至抢夺其他幼儿已经制作好的作品。
评价与分析:此次手工制作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我提供了一些步骤图,但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常常会出现听得懂步骤方法,而无法真正实施,所以常常完成不了作品。明俊呈此次活动主要在于关节部位不能成功衔接扣合以及自身耐性不足导致失败。
教师介入及策略:首先,我表扬了一些制作成功的幼儿,让他们讲解了一下制作方法和步骤并要求明俊呈向被抢幼儿道歉;其次,我将离开自己座位还在到处乱窜的明俊呈拉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并告诉他要耐心地等待;最后,我拿出了明俊呈制作的半成品,告诉他衔接得不对的地方并帮助他重新扣合,在我帮他制作的时候要求他认真观察。
改进措施及目标:
1、帮助他将衔接错误的关节重新放好再扣合;
2、在认真观看正确示范之后,要求他自己进行制作;
3、在他实在是无法独自完成的时候予以帮助,给他充足的空间并在活动中不断地对他的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他的自信,直至完成。
教育措施实施效果:经过一系列的引导和帮助,他最终完成了此次手工活动,虽然最后的作品被揉的皱皱巴巴,但总归是成功了,看到他得意地一次次将自己的作品向他人展示的时候,我也由衷的替他高兴。
教育随笔:区域活动中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发明千千万,起点只一问”,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有问题意识将对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师是幼儿发展的领路人,我认为一个具有问题意识的领路人才能培养出敢问、擅问、会问的幼儿。作为老师的我们首先应该善于发现问题。
一次区域活动中,在户外的戏水池中的塑料玩具和海洋球竟然漂着,我就装作不知道的说:“快来看,宝贝们,水池里这么多东西,怎么漂着?”小朋友们都好奇的过来看,并用他们稚嫩的想法解说,“他们有奥特曼的功力”“他们会魔法”“怕淹死”“它有翅膀”等等,随之我引导孩子们在水池中开始了实验,找来了很多材料,孩子们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感悟,一次次获得成功的快乐,回到活动室后,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一本正经的拿了本说:“告诉大家海洋球和塑料玩具真正漂浮的原因吧……”
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常常发现问题,并向幼儿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告诉幼儿正确的答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慢慢的,你的幼儿也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老师们也应该积极的解答问题。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目的
发现幼儿在进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观察记录
今天的午饭是米饭、豆干炒芹菜、肉片炒花菜、还有骨头汤。今天孩子们普遍都吃的很慢。D幼儿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在他放碗的时候,我把他叫了过来,问他“今天的饭菜你不喜欢吃吗?怎么吃的这么慢啊?”D幼儿看着我,想了一会说“我觉得有一点点干。”我大概猜出了她的意思,问道“是菜比较干,所以你咬的比较慢,对吗?”D幼儿点了点头。
观察分析
排除大部分幼儿挑食所以吃的比较慢的情况,我觉得今天幼儿的进餐情况和饭菜的提供有很大的关系。对比之前的西红柿炒鸡蛋、青菜炒香菇等,今天的饭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一点点干,所以他们普遍吃的比较慢。因为小班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他们对块状的食物咀嚼的比较费力,吞咽的也比较慢,所以今天吃饭的总时间比平时晚了大概10分钟。
措施建议
幼儿园的饭菜都是精确计划好的,什么饭搭配什么菜,以保证幼儿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这一点毋庸置疑。在一日生活之中,教师应多观察幼儿的饮食,比如幼儿爱吃什么、吃什么比较慢、哪个菜比较难咀嚼等,将幼儿的进餐情况仔细向上级反映,这样可以帮助上一级更好的制定食谱,不断改善幼儿的一日食谱。
除此之外,面对幼儿难咀嚼的饭菜,教师不应该催促幼儿,而应该留给幼儿充足的进餐时间,给幼儿良好安静的进餐环境,不要在无形中增加幼儿的进餐压力。
幼儿观察记录:活动中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姓名:XXX
幼儿性别:男
幼儿年龄:5
情况分析:XXX在我们班是一个比较邋遢的小男孩,行为习惯很不好,特别是在美术活动中,经常弄的桌子、身上很脏,不管画什么,都是在胡乱画,对美术完全没有兴趣。
观察一:**年**月**日
美术课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内容是《画画我自己》,孩子们讨论完自己的特征之后都开始画起来了,希望他们能画出一个最漂亮的自己,我也在一旁巡视着孩子们。我看到大多数孩子们都开始认真的画了,XXX抓着笔还没有动手,我以为他还在想,所以就没有打扰他。我又巡视了一圈发现他还是抓着笔没有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虽然XXX到现在还没有动笔画画,可能他真的是在思考,所以我也就没有打扰他,希望他能够在思考之后画出独特的作品。可是当有些孩子已经开始涂颜色了,他还是一个都没有画,竟然还是白纸一张,这时的我忍不住了问道:“怎么回事?为什么到现在一个都没有画?不回画吗?圆圆的脑袋在小班就学习过了,快点在纸上画一个圆圆的脑袋。”说完看着他画了一个圆之后我就离开了,继续巡视辅导孩子。可是当我再次来到他跟前时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金子轩的椅子上全是记号笔画的黑黑的,小朋友都指着XXX说是他画的。
分析:
看到这一幕真把我给气坏了,我问XXX:“是你画的吗?”他只是用那双大大的眼睛看着我就是不讲话。我又问其他小朋友小椅子上的记号笔是谁画的,孩子们都指着XXX。在这样的情景之下,XXX才弱弱的说了一个字:“是”。
措施:
记号笔实在是太难弄了,在板凳上是擦不掉的。为了让他长长记性,希望能吸取教训我让XXX放学后再把板凳清洗干净。放学时他奶奶看到了这一幕就责备了他几句,XXX却用自己的小拳头打奶奶,示意他奶奶不许讲。
观察二:**年**月**日
早晨是妈妈送来的,我和XXX妈妈交流了之前发生的事情。他在家时也不允许奶奶在妈妈面前说他对的不好的事情,XXX也不怎么喜欢画画。希望老师能正确多多引导他、关注他,培养他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也希望老师能培养XXX的绘画兴趣。
分析:
经常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家长树立起教育孩子的信心,孩子只是行为习惯差一点。与学校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指导家长共同做好转变工作。
措施:
今天我利用课余时间和XXX谈谈,希望我们的友谊能从谈话开始。我问他奶奶在家都哪些事情?他想了想:“洗衣服、烧饭、洗碗。”我问:“奶奶做这么多事,还要送你上学,奶奶辛苦吗?”他看了看我:“辛苦的。”
观察三:**年**月**日
在美术活动线描画“美丽的毛衣”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进一步认识凹凸线和十字点然后指导他们大胆运用点、线、面有规律并对称地装饰毛衣。在绘画活动中我发现XXX能运用以前学过的锯齿线、波浪线、螺旋线还有本次活动中学到的十字点进行装饰毛衣,只是线条分割的时候没有掌握好距离,疏密方面略显欠缺。于是,我走过去及时表扬了他,并告诉他画线的时候要看好边上一条线条,两根线条之间的距离要掌握好,他笑着点点头。但当我问他知道自己所用的线条名称时,他摇摇头。
分析:
算算时间,重点关注XXX已经大半个月了,除了偶尔还要手把手的指导他绘画,现在他已经能通过老师的语言提示独立运用一些简单的线条、点、面自主装饰了,进步还是非常大的,但是他还是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手眼能力较差,特别是对于图形分割,距离的把握是他的弱项,导致他不敢下笔。、想象力教差,缺少线描画点、线、面结合的经验。对于自主搭配方面的能力较弱,而且缺少一些线描画点、线、面方面基础的技能。
措施:
1、多花时间给他欣赏一些线描画范例,教他认识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帮助他了解绘画方面的知识。2、在调动幼儿学画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幼儿美术技能的锻炼一些机会让他练习线描画如(1)利用区域活动及早晨来园时间,鼓励晨晨练习并掌握各种点、线、面的画法。(2)提供各种范画,引导其发现教师在装饰时使用的点、线、面的丰富性,鼓励其在自己绘画时能够结合运用。(3)提供各种轮廓图,鼓励其进行线描画活动,教师给与指导。3、与家长沟通,让幼儿在家也能继续练习。4、在以后活动中要鼓励他多练习,对于他的进步要及时表扬,调动他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观察四:**年**月**日
又到了美术时间了,今天活动的内容是《我和我的好朋友》,在画画之前我又重新讲了一下用记号笔的要求:只可以在纸上画,不能在别的地方乱画。并且我还强调:我会给画的好的小朋友奖励“笑脸花”。
分析:
采用“沟通”、“融洽”方法。XXX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通过“沟通”、“融洽”方式真诚帮助他认识自己行为习惯上的不足及缺点,指导、鼓励他。
措施:
画画开始了,我先在XXX那儿看了看并蹲下来说:“今天我们画的是好朋友,我相信你一定有许多好朋友,那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好朋友画的漂亮一下这样好朋友才会越来越喜欢你,你能做到吗?”XXX看了看我,点点头。我便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我相信你是最棒的,你的好朋友也会越来越多的。
效果: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现在XXX在美术活动中的行为习惯变好了很多。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之下XXX不排斥绘画了,虽然绘画的速度有些慢,虽然画的不是最好看的,但是我在他的画里看到了爱、看到了希望。希望他能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下越来越棒!
观察记录:吃饭是个问题
时间:**年**月
地点:教室
对象:部分幼儿
观察者:李老师
老师的注意:
午餐时间常常是让老师最头痛的一段时间,在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出现。
我们班的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常常要讲话,虽然老师经常在旁边提醒说吃饭的时候不能讲话,但是孩子们似乎记不住似的,老师刚说过过会就会开始讲,有时候还会越讲越来劲,老师就又不得不去提醒,但是似乎这样一遍遍的提醒,成效并不大,还是会有孩子们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话,要老师再次提醒才会不讲,另外我们班有些宝宝还很挑食,像我们班天天和滕滕,每次吃饭的时候就看见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有一大堆的饭菜,问他们为什么要把饭菜挑出来啊,就哭着对我说,这个菜不好吃,我不要吃的,不仅是他们俩有好多孩子都是这样,不喜欢的菜就把它挑出来扔在桌上,或者盛在碗里,碰也不碰,还有很多宝宝吃饭可邋遢了,像高子铭等吃饭的时候只见满桌子,满地都是残菜渣和米粒,虽然经常提醒,但是成效也不大,还是会吃到桌子上满地都是。
识别
家长只注意孩子的智力发展,完全忽略了孩子四肢协调发展,我觉得孩子的餐桌礼仪养成是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无论是就餐还是其他方面。
回应
针对这些幼儿的情况,我们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以儿歌如我会自己吃饭,不挑食等,让幼儿学习餐桌礼仪知识,另外一个故事,录像等形式,让幼儿明白用餐时有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