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英语启蒙的最佳时间,如何判断?
发布时间:2021-06-17 少儿英语课堂游戏 启蒙幼儿故事 幼儿启蒙故事少儿英语启蒙的时间是很多家长的疑问,到底孩子应该在什么时间学习英语,怎样判断孩子是不是应该开始学习英语了呢?今天,特整理本文,回答大家的疑问。
英语似乎已经超越了其他科目,成为了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业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项议题。我在生活中也曾经被无数做了父母的亲朋好友询问,我的孩子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英语呀?具体应该怎样学呢?要不要上培训中心?是找中教还是找外教?有没有什么APP可以推荐?有没有适合孩子看的书和视频?借着一次做直播讲座的机会,我整理了此篇文稿,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孩子和一些家庭。
今天,我们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英语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学。这表面上是个关于时间when的问题,但实际上,它更是一个关于what的问题,也就是你对于孩子的期望、规划是什么。WWW.yJs21.com
举个例子,我的孩子现在14个月大,他还在流着口水,只会叫爸爸妈妈。我希望他将来是个幸福的人,但是幸福又是太抽象不够具体的词汇,这又怎么能让我明确对他的规划呢?所以我做了一个collage。
首先,我希望他将来是个能品味生活的人。这需要我培育他的艺术素养,能够发现和玩味生活中的美;第二,我希望他生活在干净的环境里。如果北京的空气和食品问题没有办法改善的话,我会早早为他规划出国留学,也许将来就生活在国外;第三,朋友很重要,我希望他能有一些好朋友好兄弟,不孤独。所以我要教给他正确的竞争观和合作观;第四,我希望他知道怎样休闲放松,所以我要让他知道如何对待时间,如何消费时间;我还希望他热爱运动,有健壮的体魄,所以我应该给他机会接触与了解各种不同的运动;我希望他能有一个舒服的居所和一个美好的家庭,所以他应该知道如何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相处;我还希望他能享受阅读,通过文字去经历别人的人生、去体验他人的思维,所以我要培养他的阅读素养与能力;当然,我也希望他事业成功,所以我需要他知道如何提升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看,十分钟前我对孩子的目标还懵懵懂懂,现在经过一个Collage以后,我已经了解得通透。所以,以终为始,我已经知道我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了。
有的家长可能有疑问,这些跟英语有什么关系?靠英语能实现这些吗?事实上,仅仅靠英语确实无法实现这些。这些人生目标,需要家庭,学校,孩子自身三个体系的努力,不仅是英语,还需要所有其他所有的科目/所有的活动/所有的人生选择的综合作用。但是有一点很重要,英语不可以背离我们的目标。因为英语对于我们的孩子,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不仅仅是沟通交流工具,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思维方式,甚至以后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如果英语背离了我们的目标,它只能成为阻碍孩子们实现人生理想的绊脚石。就像刚刚我描述的collage,无论是艺术审美/出国留学/竞争合作/阅读体验,还是逻辑思维/问题解决,都可以通过英语得到延伸甚至升华。而作为家长,我所期望的孩子未来,就是升华的人生。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规划是怎样的?你希望英语在他的生命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何种角色?如果你是第一类父母,A,你希望英语可以打开他世界的另一扇窗子,他可以通过英语来阅读不同创意的作品、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团队成员无障碍合作、可以通过直接阅读英文学术期刊来丰富自己的学术视野、结合所知的语言与文化来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无需依赖旅行社的导游和翻译,总而言之,你希望英语可以给他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英语成就孩子。那么英语的启蒙越早越好。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越早开始接触第二种语言,孩子在这种语言上的成就越高。而三岁是个很关键的年龄。
我们先来看看人脑与语言的关系,首先,人脑在功能上是可以同时学习多种语言的。 婴儿在出生时,神经元有2000亿个,是35岁成年人的两倍(数据来自于2002年7月31日,维也纳大学康士坦丁‧梵‧艾克诺摩博士的估算)。
神经元靠突触的联结来传递信息。我们刚出生的时候,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基因决定的,但是,我们后天所经历的每一件事,听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对最开始的连接方式产生影响,或者说是进行修剪。换句话说,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连接组也就不同。你的连接组记录的,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一生。
这些由突触建立的联结,每一条都可以建立大脑意识与外界信息的对应关系。也可以说,记忆和习惯都是通过大脑里的突触来建立完成的。人的突触数量越多,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越强。
所以,这就是很多专家认为0~3岁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的原因。通过这样的过程,大脑发育状态被确定下来,接受外部环境提供的经验并将其内化。接下来,如果外部传授的经验或刺激不足的话,大脑会通过“砍树枝”来除掉神经元突触,会减少40%以上。但 “砍树枝”是正常过程,它是在帮我们砍掉大脑中无用的联结,让剩下的联结更强大更有效。这也是自然的进化过程。打个比方,2-3岁之前,你的突触都是基因决定的,就像是你写文章之前打了个草稿,想到什么都写下来,也不管有没有用,先记下来再说。说白了就是一堆素材。但是后期呢,你需要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把没用的地方删掉,重点部分再突出一点。最后,文章的字数可能变少了,但是这时候才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
3岁以前,孩子可以识别所有语言中的语音,3岁以后,无用的突触被削减,非母语的语音识别如果属于不常使用的联结,也会被剔除。以后再学外语时,我们会从母语中调用出与目标语言最相近的语音,而很少有人可以像母语者一样在听力和口语上做到精准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日本人把professional发音为“浦路发信拉鲁”,因为日语中没有r这个音,他们是在使用母语中与其最相近的l音来替代。并且,在听力上,他们也认为这两个音是一样的。我们中国人也是这样,我们对于bed,bad和bike,用的都是中文的“白”这个音来替代,并且察觉不到这三个音之间、以及这三个音与“白”之间的语音差异。
可能有家长会不同意,三岁以前学英语,就等同于人生中的更多可能性吗?三岁以前开始学就一定比小学以后开始学要学得更好吗?语音标准地道了就等同于英语学得更好了吗?我不敢说三岁前开始学英语的孩子在考试结果上一定优于小学开始学的孩子,但是我敢说,前者学英语一定比后者要容易。语音好,不仅仅意味着你能更容易地听懂以及更清楚地说出英文,还意味着你已经适应了英文的速度、轻重读、节奏以及连音和吞音的现象。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当年学英文的一大苦恼,就是明明学过、背过、写过的单词,放到听力里居然听不出来!要么是被连读了,要么是加了个后缀之后就改变重读位置了,要么是虚词被弱读或者吞音了。而三岁之前开始学英文的天然好处就在这里了,我们需要一遍遍的努力,他们则毫不费力。
如果您是家长B,认为英语是孩子学业和就业的工具,将来孩子要利用英语来完成学业的追求并且之后当作工作语言,那么在3-6岁开始学习语言是合适的。为什么不能再晚一点呢?因为孩子们长大后要面对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2010年全球最热门的10项职业在2004年的时候甚至不存在。我们孩子将来要用没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没遇到过的问题,而且极有可能要用英语!下一幅图是美国2003年提出来的21世纪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框架,并且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我们也可以对照和参考一下。
同时,很多研究也表明,五岁左右学习的外语,会和母语存储到同一个脑区。孩子以后使用外语会和使用母语采用同样的调用方式。分享一个我中科院老师身边真实的案例,一个蒙古族的男生留学日本发生了车祸,大脑受到了损伤,得了母语失语症。他醒后见到家人,虽然认识他们却不能用汉语或者蒙古语讲话,而只能用后来学习的日语来表达。医生说这是伤到了大脑存储母语的区域,由于日语是青春期以后学习的,被储存在另一脑区,所以没有受到影响。
为了达到用英语助力与学业与事业的目标,英语必须植入到孩子们的思维中,而不是调用不同脑区,先用中文思考一遍后再用英语翻译出来。6岁以内,孩子们还在用形象、声音和动作来学习,6岁以后,就开始用语言和思维来作为学习媒介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学习过外语,6岁以后,孩子们的母语基本已经占据了思维的主导地位,以后会更多地用翻译为手段来学习外语。
如果您是家长C,对英语的期望就是别拉后腿,不要成为孩子考试中的障碍,那就等小学开了英语课以后再开始学吧。考试,运用的更多的是记忆、分析等技能,这些在孩子小学以后会发展得更好。但是,如果您同时对孩子有更多的要求,比如苛求他的发音要地道、要求他听力要精准,就是对孩子不公平的,因为他这个年龄对语音和语言学习的处理方式已经不同了。那么,上小学以后才开始学英语,就一定学不好吗?当然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很多是从初中开始学英语的,照样有很多人可以学的很好。我们只是在谈一个概率,而且是与我们对孩子的规划相一致的做法。英语学好也不仅跟启蒙年龄有关,和启蒙方式、接触频率、指导者、使用场景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何时启蒙,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规划有关,而不是简单的一个时间问题。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如何进行幼儿英语启蒙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忙碌的我每天备课上课,给孩子讲故事书,逛绘本圈,看育儿书,看英语启蒙书,看鸡汤类的女性成长书,看感情婚姻经营书……每天都忙,但是却看不出自己到底忙出了什么。而现在随着一个学期的结束,也迎来了安妮(我女儿)满2岁7个月,我也终于能坐下来静一静自己的内心,回望自己两年来在英语启蒙道路上和孩子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
Phase One 磨耳朵
如果说什么时候适合开始磨耳朵,我想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怀孕了就全职在家养胎的话,这时候就可以听一听童谣了。但是如果你上班族孕妈妈,我觉得就量力而行吧,休息好最重要。
安妮在0—6个月的时候也并没有看纸质书,更加没有看纸质英文书,只是每天在洗澡的时候听妈妈手机里播放的中文朗诵儿童版《三字经》《弟子规》,还有就是听妈妈怀孕的时候天天听的英语童谣,这些童谣有《Ten Little Fingers》《Rock A Bye Baby》《Ten In The Bed》《This Is The Way》《Rain Rain Go Away》 等等,还有安妮鲜花的磨耳朵的童谣,大家都可以下载来给孩子磨耳朵。
所谓磨耳朵我们磨的就是地道英语的语音、语调、语感。有的宝妈对自己的发音不自信,生怕自己的发音不标准影响孩子以后的发音,这样的话可以选择童谣和韵律类的书籍给孩子听。让孩子多听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孩子熟悉语言材料,这样孩子再遇到类似的情景才会自然而然地开口。《鹅妈妈》童谣是英语启蒙路上家喻户晓的童谣书,这本书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可以唱出来,而且书本图大色艳,孩子比较能接受。我家孩子都把这本书翻烂了,可想而知她对本书的喜爱程度是有多大了,尤其喜欢Shoo fly don't bother me这一页,也喜欢妈妈从头到尾一页一页地给她读。
磨耳朵的话,点读笔和点读版的书也是不错的选择,里面的发音,语音语调都是很地道的,孩子可以一面点一面跟读模仿,听得多了自然就会发音了。点读版的书安妮也很喜欢,现在几乎每天都拿来点。我们买了《小猪佩奇》的第一季点读书和《Super Simple Songs》 。
《Super Simple Songs》里面的儿歌童谣都是经典的英语国家的孩子唱的童谣,比如《The Wheels On The Bus》《Old McDonald Had A Farm》等等。这些童谣不仅好听好唱,还可以配以动作表演。
磨耳朵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输入(input)的量,再求输出(output)的效果。有的家长给孩子读了几本书,或者给孩子听一两个月的音频就想让孩子马上有输出的效果,就要考孩子是否会了哪首英文歌。我们先来想一个问题吧,我们的母语汉语在两岁之前基本上都只是听还不能说的,我们天天泡的母语环境里,汉语都要听了两年之后才开始慢慢的输出,那到了英语这个第二语言我们就要孩子速记并输出,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Phase Two 培养认知 把书当玩具一样玩
6个月以后安妮才开始真正地看书,因为6个月以后安妮很喜欢抓东西,而且对发出声音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我就给安妮买布书,带有响页的那种布书,布书上内容是一些我们的日常用品,还有就是小动物的图片。安妮就每天拿着这几本布书抓啊,摇啊,咬啊,很喜欢听响页发出的沙沙的响声。
面对质疑
也是这时候我迎来了周围人不同的质疑声,有的人说:“这么小就懂得看书了?”有的人说:“现在就买书没必要吧?你应该给孩子买的是玩具而不是书吧?”有的人说:“买这种书简直是浪费钱,你不觉得吗?”还有的人取笑说:“人家知识分子,当然和我们这种人不一样。”……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但是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初衷,走上了买书给孩子当玩具玩的这条路,至今我们还在这条路上不断地奔跑,不管周围的声音如何,我们一直在坚持买书看书。所以如果你也选择了这条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我相信在这条路上,我们和孩子都会收获很多东西,而且我们还会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收获很多惊喜。
关于孩子啃书这件事
说到把书当玩具,我觉得孩子啃书这件事是很正常的,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把书啃坏或者说书不卫生,然后就时时盯着孩子看,孩子一把书放嘴巴上就马上制止孩子,这样无形之中就毁了孩子对书的好感和兴趣了。其实孩子啃书就像啃他的玩具一样,只要孩子想啃就给他啃吧,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是用嘴巴在感知他所能抓到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把书放好,尽量不要把书弄脏。我以前经常提醒自己“爱书是从啃书开始的”,现在我依然记得安妮那时啃书的可爱模样,看着她那时的照片我还会不禁嘴角上扬。
后来,我家的书越来越多,安妮也越来越喜欢书这个“玩具”。有一段时间安妮很喜欢按键发声书,于是我给她买了四本发声书,这类书一按就有音乐,孩子特别喜欢,直到现在两岁半了她也时不时就拿来按,然后还跟着音乐一起跳啊跳,乐呵呵的。
玩具类的书我们可以选择翻翻书、机关书等等,这类书孩子可以自己动手翻页去发现翻页里的东西。这类书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孩子学习各种动物和事物。比如“小玻系列翻翻书”里用双语对照的形式展示了很多基础的生活用语;《Dear Zoo》 里有大象、蛇、青蛙、猴子等等很多种动物;《where is baby' s belly button》里有杯子、帽子、泡泡等等。不管选择怎样的书,只要是你的孩子喜欢的就是最好的,让孩子爱书像爱玩具一样这一点才最重要。
Phase Three允许孩子在读书过半的时候走开
很多妈妈都怀着这样的心态——坐下来看书就一定要把一本书读完听完才罢休。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三岁以下的孩子是否具有相应的专注力呢?有可能读书过半的时候孩子想到了其他的东西她就会走开了,又或者她实在坐不住了。这时候如果家长硬压孩子,会让孩子对书本产生厌恶的情绪,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要尽量给孩子营造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这样孩子的思维才最为活跃,学习才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才更佳。
我给安妮的时间都是自由的,有的时候她读过半就会跑去玩玩具,这时候我会随她去玩。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妙招让她“回心转意”――我故意读得很大声,而且语音语调特别夸张,故意说妈妈发现了某样东西,还有什么什么呢!这时候她就会跑过来要看。现在她会讲话了我用的方法也比以前“更狠”了,等她过来要看书的时候,我故意把书歪过一边不给她看,而且还读得更夸张,她就过来用力抢书,这时候我就会说“不给安妮看,妈妈看,哇……”,她会很着急地说“安妮要看,安妮要看”,要是我再坚持一下下不给她看,她就哭起来了。就是要这样,要让孩子不得看书就哭,就像她得不到某种玩具就大哭一样。
Phase Four 保持孩子对书的兴趣
因为安妮看不到她喜欢的书就会哭,很多妈妈甚至我的学生都说“你女儿这么爱看书,还看英语书,以后英语一定很厉害”。我听了这话只是笑笑,因为只有我知道我自己的孩子怎么样,而且谁也看不到她的未来。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看到有的孩子小时候对书本很感兴趣,但是后来慢慢长大之后,由于父母没有坚持“对症下药”迎合孩子的兴趣去坚持给孩子提供“合口味”的书,孩子就失去了对书的兴趣。
我有一个朋友经常跟我抱怨说她儿子不仅不喜欢英语,而且还特别抵触英语,准备要上一年级了,现在什么都不会,着急死我了。我问她是怎么知道儿子抵触英语的?她说:“比如说,我跟他说It is time to have dinner,儿子就说,别说这种话,难听死了!每次我一拿故事书出来他就跑了,怎么叫都叫不回来。”然后我问这个同事你家买有英语绘本吗?她说以前两岁的时候买过,认识颜色的、认识汽车的都有,而且那时已经记得蛮多单词了,但是后来发现他不感兴趣了就不再买了,现在都六岁了对书一点兴趣都没有。当时我想到了这句话——每一个成功启蒙英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图书馆。家里一本英文书都没有就想让一个汉语如此强势的六岁孩子马上接受“It is time to have dinner”这句话,孩子不抵触那就怪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管这句话被我们所有的人都说腻了,甚至是说烂了,我也要说一下。孩子都只做眼前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果他没有兴趣的事情你逼着她做,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而往往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保持孩子对书的兴趣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做父母的要仔细观察孩子什么阶段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就投其所好买孩子喜欢的书。现在我的安妮就很喜欢小动物,比如monkey, spider, dog, cat等等,然后我就给她看Curious George(《好奇猴》),Biscuit(《饼干狗》) ,Five Little Monkeys(《五只小猴子》)这些书,几乎每天都看,读到我想吐了她还说“还要看”。
更小的时候她喜欢的是卡爷爷的绘本,有“熊系列绘本”《Brown Bear》《Baby Bear》《Polar Bear》《Panda Bear》。这些绘本文字少,而且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唱成歌曲,特别容易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根据孩子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孩子的年龄、性别、喜好都是我们在给孩子选书时应该考虑的,这也是需要妈妈们花心思和时间去慢慢挑选的。
Phase Five 不能让孩子死背单词
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一样东西不能背,那就是单词。背单词是我们那个年代学习英语时用的死方法。也许你也还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看见稀奇古怪的英语发音时我们背单词时的辛苦。因为记不住发音,于是我们的英语课本里曾经出现过这样恐怖又搞笑的一幕:
bus 爸死
mouse妈死
yes爷死
nice奶死
niece 你死
was 我死
school 死光了
而现在已为人父母的我们还无形中让自己的孩子重蹈我们的覆辙。你是否久不久又在心里掂量孩子这段时间到底记住了哪些单词?你是否刻意地让孩子去记一个独立的单词?你是否因为孩子说不出某个单词而觉得孩子没有足够的词汇量?
我们都知道单词应该放到语境里去学习,而因为我们的母语环境是汉语,在国内很难给孩子提供英语环境,所以绘本里的国外原汁原味的句子,生动形象的图片语境就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一本一本的原版英语绘本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记单词的途径,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我们可以一面读一面指着图片,或者给孩子做出相对应的动作。比如jump这个单词,与其单纯的让孩子每天一遍又一遍地背“jump 跳,跳跃”,还不如和孩子坐下来读绘本《Five Little Monkeys Storybook Treasury》 ,然后在每次读到jump/ jumping 的时候和孩子一起站起来扮小猴子跳跳。这样不用给孩子解释jump 的意思他就自己知道了,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在读书和游戏中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这样的读书不仅学起来快乐,而且还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何乐而不为呢?
我自己亲身的启蒙经验告诉我孩子的对书的阅读是有阶段性的,那就是:
(1)认识书阶段
(2)自己找书阶段
(3)假装读书阶段
(4)自己看书阶段
你的时间在哪里,孩子未来的方向就在哪里。所以如果你已经在英语启蒙这条路上走了,但是还没有得到你想要的效果,一定不要着急。只要一直耐心地怀揣着初衷,不断地前进,静待花开吧,有一天你会收获很大的惊喜。
最后一点:我们还应该把“快乐学习”的理念融入英语学习中,激发孩子饱满的热情。
作为家长,该如何做好少儿学英语的启蒙老师呢?
英语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让孩子在从小就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成为当今家长的期盼。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在4?7岁这个年龄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期的少儿学英语会话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他们往往对一种新语言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富有好奇心,听觉灵敏,喜欢讲话、唱歌,善于模仿,不怕重复,态度自然,乐于参加活动,心理障碍少,能大胆开口。
所以,要想让少儿学好英语,爱上英语,良好的学习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辅导活动要以激发孩子兴趣为主线,抓住教育时机,帮助孩子发展听、说、读三项技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激发少儿学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两种。
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例如,孩子开始学英语时,一般都会对一门外语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如果家长能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引起孩子的求知欲,使他们兴致勃勃地去学英语,当他们学会了一句曰常用语,学会说几个英语单词后,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趣体验,从而产生更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以下给父母们推荐的是“英语故事教学法”:故事对一年级孩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情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和具有趣味性,在故事中贯穿英语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孩子在和谐的气氛中增迸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家长在教“Comein,please.”与“Goout.”时,可先为孩子讲一个兔妈妈要去买菜,要兔宝宝在家等候,却来了一只大灰狼要兔宝宝开门,兔宝宝发现是大灰狼,一齐将大灰狼赶跑的故事。在讲述中,将“Comein,please.”“Goout”穿插其中,相信这样的教学法会让孩子非常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全部掌握刚教会的两则短语,且印象极深。
第二方面,要培养孩子天天听录音、读英语的好习惯。
家长要教会孩子使用录音机。一年级的孩子每天听10?15分钟英语录音,要保证高效率的10分钟,不要随意间断听、读英语。语言课程如果离幵了听和读,那是永远也学不好的。尤其是孩子们平时说英语的机会少,日常交流基本上用汉语,每天的听、读10?15分钟一定要坚持。听读英语的方法有两种:有意识地边看图边听,跟着读,或者先看图,再听录音,然后指图说出相应的录音内容;无意识地听,让孩子在洗脸、刷牙、玩耍等过程中听,去捕捉他熟悉的信息。
第三方面,起始阶段的英语口语学习只要求孩子能听能说。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在起始阶段会有一个沉默期,进一步的听和说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要急于纠正,也暂时不要强迫孩子背单词、背句子,而要以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对一时开不了口的孩子要从多听录音人手,在听录音的同时进一步鼓励其模仿。英语教学提倡大量的信息输人,对于补充的内容,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句型、歌谣即可,不要求完全掌握所有出现的内容;少儿学英语方法、资料可以关注久伴英语。在少儿学英语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翻译成汉语,只要他在看图、听录音或者是加以动作和眼神的辅助下理解意思即可,对于抽象的内容可能适当用汉语解释。
第四方面,要多多给孩子信心和掌声。
孩子太小,往往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了前面又忘了后面,这种现象很正常,不仅仅是在英语课堂中会遇到。所以,家长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孩子常运用英语表达自己,哪怕一句话、一个单词都可以。家长也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和孩子对话交流,只要孩子能把意思说明白,不要追究语法正确与否,更不要给他讲语法知识。他积累得越多,会说的就越多。过多的语法讲解会束缚孩子的舌头,让他不敢开口。家长可以将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记录下来,并及时与老师交流,以便帮助孩子及时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树立起学习自信心。
如何选对低龄幼儿英语启蒙的好方法
1.不让妹妹走姐姐们的老路
曾小贝是个活泼好动的小女生,学名曾雅檬,小贝是她的乳名,现在5岁3个月,就读幼儿园中班。小贝2017年3月报读大思英语,目前已进入到第二级课程3阶段的学习。
小贝有两个姐姐,她们因为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拖了整个学业的后腿,这让妈妈很早就下决心,要趁早对小贝进行英语启蒙。小贝三岁半开始,妈妈就带她去过好几家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听课,小贝好奇地看着外教老师连比带划又唱又跳,觉得很新鲜,可试听结束问她愿不愿意报名,她都说不愿意。
妈妈观察之后也觉得,培训机构一个星期充其量上两次课,家里又没有英语环境,孩子想要掌握英语的听说能力是不容易实现的,况且这些培训机构个个价格不菲,性价比真的不高。于是,妈妈将目光转向了线上,开始收集线上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的信息。
2.2
语言学习,从“听”开始!
经过反复对照研究,结合自己以及小贝两个姐姐英语学习过程的得失,妈妈越来越认可大思英语的理念:语言学习,从“听”开始!
要想掌握一门语言,做到像母语一样纯熟,就要像学习母语一样,一是从小开始,尽早启蒙;二是遵循听、说、读、写的顺序,听懂了自然会说,会说之后再来“读”;读得多了,一定会写。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眼下的任务,是解决“听”的问题。于是,妈妈为小贝报了大思英语。
总结起来,大思英语的优点就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有利于帮助孩子养成每天坚持学习的观念习惯。
另外,妈妈在陪同小贝学习的过程中,英语听力和口语也重新捡起来了,妈妈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进步,这是一个附带的收获!
结果证明,只要坚持不放弃,孩子一定能够在英语的听说能力方面打下较好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进入读、写的环节,最终掌握这门语言。
3.引导孩子,妈妈频用小妙招
报名以来,小贝每天都坚持闯至少10关。但毕竟她才四五岁,自制力有限,加上天性好动,学习过程中也会闹别扭。
每当进入新课程,全新的单词和句子出现了,小贝会经常选错,这时她往往十分气恼,扔下平板就去找玩具玩。这时候,妈妈会陪着她一起闯关,等她基本上能听懂这些新单词和新句子了,再鼓励她自己一个人闯关。
大思英语每个课程的新单词和新句子一般会在前50关全部出现,然后就是大量的重复、强化。重复的次数多了,小贝又会出现倦怠,她会耍赖皮:“妈妈这些我都会了,我不想再学了。”
这时候,妈妈就要动一些小心思,比如装假不懂:“哎呀你会了,可是我记性不好又忘了,你教一教妈妈,好吗?”比如用激将法:“你不怕排名掉下来么?某某小朋友都要超过你了,这样好吗?”比如用美食诱惑:“给你一块巧克力吃,你过10关,好吗?”
如果这些招数统统失效,妈妈失去耐心了,简单粗爆的方法也会用,那就是直接告诉她:“少废话,今天不过10关,小心尺子侍候!”小贝也就不得不含着眼泪,完成这一天的学习任务。当然,体罚是终极手段,一般情况不会轻易使用。
4.活学活用,用英语表达自己
小贝刚报读大思英语时还不到4岁半,零基础的她,一开始有些发懵,但架不住游戏闯关的吸引力,她很乐意每天抱着平板在屏幕上点来点去。小朋友的学习能力超乎妈妈的想象,在小手指点来点去的过程中,慢慢地,她能听懂一些词汇和句子了。
第一级课程1闯到一半,小贝就开始跟读了;闯到第一级课程2,在生活中看到相同的场景,她就会用英语说出来:“The boy is running”,“Dad is driving”……
第一级的4个课程全部学完之后,小贝已经会自己造句用英语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虽然很多时候时态、语态等都不准确,但是管它呢,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有时候连母语都还会说错呢,她只要愿意说,喜欢说,随她怎么说。
妈妈相信,每天输入正确的表达方式,小贝的英语会说得越来越准确,错误会越来越少。
现在,小贝已经能基本看懂《Peppa Pig》、《Penelope》等英文原版动画片。不但如此,她还会边闯关边翻译,只是不按照中文的语序,而是按英语的语序来翻译,这说明她已经具备了英语的思维能力了。
回想一年多在大思英语平台的努力和坚持,妈妈庆幸当初做了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
少儿汉语和英语的启蒙共同点
英语的启蒙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萌芽,需要家长的引导与培养,才能让孩子快速成长。很多家长会问,少儿英语该如何启蒙呢?什么年龄段该培养孩子哪些内容呢?
汉语的启蒙与英语的启蒙共同点
★汉语就是通过声音来启蒙的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孩子学习汉语的过程。很多家长会认为,小学一年级孩子有了语文课,开始学拼音,写汉字才是学习汉语。但其实并不是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听周边的人说话,到了两岁左右开始说话,这些过程都是汉语的学习过程,而这种学习跟文字、拼音没有任何的关系,纯粹是通过声音来学习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孩子的汉语启蒙,就是从听说开始的,而听说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听在前,说在后。只有大脑里储备了一定的声音,在说的时候才能够自如表达。
★英语启蒙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
英语学习上,人们如此热衷在启蒙阶段加入阅读至语法等内容,这种启蒙方法是错误的,是给孩子启蒙的萌芽中撒上一把盐,这样孩子在英语的启蒙过程是如此自然无痛,容易让他们忽略它的重要性。所以英语的启蒙也是通过声音完成的,先输入后输出。同时,全世界所有国家人的母语启蒙过程,没有人一开始就要求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学习文字、拼写和语法的,这恰恰才是最自然的语言学习过程。
英语和汉语有什么不同
★语言类型学
英语是主语优先的语言,非常强调句子结构,表现在:主语不可或缺,因此即使主语没有语义作用,也必须存在,哪怕是it,there等做的“假位”主语。谓语在人称和数量上要和主语保持一致。
汉语是话题优先语言,更加强调情景,通过建立情景传递信息,句子结构松散,有时候甚至没有主语。
★思维不同
在表达上面,汉语更加注重迂回渐进,起承转合,常常先说理由再引出结论,而英文更加开门见山。
例如:
汉语:我们的国家还在发展阶段,所以我们要努力工作发展国家,同时保持节俭。
中式英语: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so we need to work hard to make our country more developed, and we should be thrifty at the same time.
修改后:We should work hard to make our country more developed, and we should be thrifty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汉语先解释理由,再说出观点。英语更多的先表明观点再说出理由。这就是两种思维上的不同。
给家长的建议
3-12岁是练习听力的最佳时间
3-12岁的小朋友大脑处于发育过程中,还没有定型,所以学外语听力非常快,很容易就能听懂外语了。更重要的是,孩子这个年龄段对自己不设限,只要寓教于乐,在玩耍中学习,就很容易上手。
最全的少儿英语启蒙资源,爸妈必须收藏
少儿英语启蒙是每个爸爸妈妈都在做却又担心做不好的事情,我们该在什么时候启蒙?又该使用哪些资源呢?针对家长的不同需求,整理少儿英语启蒙需要的各类资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A要给孩子在3岁以前启蒙: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做语音启蒙,关键是在于调动听觉和视觉,建立音与意的联结。怎么去操作呢?如果家长的英语很好,可以带着孩子来读英文绘本。通过讲绘本来提供与孩子生活相关的语音输入,通过绘本上的图画与故事来创造视觉信息。孩子则通过语音信息和视觉信息的结合,以认知为桥梁来达到语音启蒙。请大家记住,非生活相关的、与孩子认知无作用的启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无法走进孩子的生活和内心,也不能让孩子有使用它的动力。不能用,就等同于没有用。关于绘本阅读,又是另一个大的话题,感兴趣的家长们可以去网上搜索,有很多的相关资料。也可以读一读的汪培珽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以及安妮鲜花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两本里都有介绍如何选书,还有书单推荐。不过,书单是非常个性化的,适合于他们的孩子却未必适合你的孩子。比如很多妈妈们就反馈汪培珽的书单稍难,这点还请家长们仔细选择。
如果家长担心自己的发音不够好,反而误导孩子,我建议使用电子资源。现在的网络很发达,不怕找不到,只怕不知应该去找什么。3岁以下的孩子对于歌曲和童谣非常喜欢,歌曲对于语言学习更是有极高的意义。我们对于失语症患者的治疗,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要他唱歌。虽然失语症患者无法直接说话,但却可以通过唱歌来重拾说话的能力!童谣则通过押韵的文字以及节奏感,帮助孩子们建立语言的音韵意识和音律意识。我最喜欢的歌曲是Super Simple Songs系列、Susie Tallman系列以及金宝贝系列,童谣我推荐经典的Mother Goose,这些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有一款APP叫叽里呱啦,家长们可以下载来用用。它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刚刚我提到的资源都可以找到。但是缺点是,资源松散,系统性差一点,如果目的性不明确的话,很难找到你想要的资源。在叽里呱啦中,我还推荐大家去尝试的是亲子对话学习。比如早上叫孩子起床,就可以说Time to get up! 准备出门上学了,可以说Let’s go!晚上亲子阅读前清理玩具时,可以说Let’s clean up your toys.
无数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如果孩子能有来自父母的互动式的、与生活高度相关的、出现频率高的对话内容,他的语言学习效果是非常高的。
家长B的孩子在3-6岁时开始启蒙:
同样,绘本阅读和歌曲、童谣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孩子们的阅读还需要停留在Fiction(故事)阶段,不要着急进入non-fiction(非故事)。
这个年龄可以加入英文的动画片了,每天20分钟左右,Peppa Pig(粉红猪小妹)、Dora the Explorer(爱探险的朵拉)、Mickey Mouse Clubhouse(米奇妙妙屋)都是不错的资源。请大家注意一点,语言学了是要用的,不用的语言是留不住的。从脑科学的角度也是一样,语言只有在应用时才能进入脑,单纯的把音频视频当背景声音是不能帮他们学好英语的。那在3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吗?他们的目标是做语音启蒙,不是学习和应用语言,所以他们是可以当背景音乐听的。不过,在睡前听听这些音频是有好处的,可以进入潜意识,就是我们所说的“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就知道应该是这么说的”。那么问题就清楚了,3-6岁孩子学英语,不仅要带他们读英文绘本,让他们看英文动画片,还要给他们在睡前听歌曲和童谣,还要找机会让他们把学到的英语用出来。家长可以去下载另一个很好的APP,叫做“魔力童英语”。上面有大量的优秀的英语学习动画资源、可以练习听力和口语的电子绘本、歌曲、互动小游戏,还有完整的以玩带学的自然拼读课程。
第一, 少而精。并不是每位家长都有大量的时间去寻找资源,即便找到了,也未必可以都能用到或者用透。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少量多次地渗透在家庭学习中,并一直坚持下来,效果不会比海量资源要差。
第二, 使用方便。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是专业的教育者,能够懂得如何搭配使用资源。就像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懂得如何将衣柜里几十件衣服都能搭配得宜一样。我们需要的,就像one piece的连衣裙一样,方便好用。
家长C的目标是要通过考试:
目标是要通过考试,所以可以关注考试所关注的领域,比如单词的认读、拼写以及课文的背记等等。相关的建议我相信孩子的小学任课老师会有很多,照着做通常就没错。如果孩子吃力,可能是因为启蒙的时间晚造成的。可以多给他准备一些英文的分级读本,不要以考核为目的让他无压力阅读,在阅读中得到乐趣。之所以建议无压力阅读,目的是不让他失去兴趣。可以尝试阅读经典的分级读本系列,像《培生儿童英语分级阅读》系列、《I can read》系列、《牛津阅读树》系列,都是体系清楚、内容合宜并且数量充足有益于保持长期阅读习惯的书目。对于已经失去兴趣的孩子,我强烈建议送他去以兴趣为主的英语培训中心,此时切不可再送去强化记忆与学习成绩的培训班。道理很简单,英语,他在一处没了信心没了兴趣,就要再创造出来另一个地方让他重拾信心和兴趣。英语是门耗时十几年的科目,越早失去兴趣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痛苦。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去学习自然拼读,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也能高效学习词汇。我再推荐刚才的APP,魔力童英语,这个既适合小点的孩子进行语音启蒙,又有Phonics课程,可以帮助大点的孩子学习自然拼读。里面的资源丰富,又不松散。内容系统性强,同时还保留很强的娱乐性和互动性。还有,我要澄清一点,并不是说启蒙晚的孩子就学不好英语,事实上,多项研究证明,青少年时期以前开始学外语的孩子的学习效果要好于成年后开始学习的人。即便是我们跟着学校的时间表来决定开始英文学习的时间,也同样处在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我这里ABC的分类,不是依据学习效果,而是依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规划,请大家不要误解。
英语如何学?0-15岁英语学习路线图!
少儿英语启蒙的最佳时间,如何判断?
启蒙必备:12本最火的英语启蒙绘本
在英语启蒙过程中,家长常常苦于不知如何选绘本,精选英语启蒙绘本,各位家长可作为参考,结合孩子的兴趣进行选择。
有些新手妈妈急于求成,一开始就上高水平段的分级读物,这样几个月下来,孩子不但难以坚持,连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丧失殆尽。
到底怎样给孩子选择英语启蒙绘本呢?作为父母,首先应正视这一阶段孩子的正常需求——他们更喜欢听欢快的儿歌、听有趣的故事,因而,英语启蒙也应该是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在有趣的故事中,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不断地积累词汇和相关情境表达。
而给孩子输入原汁原味韵律节凑较强的英语语音信号是语感启蒙的第一步,在这方面一些原版英文绘本更适合孩子语感的培养。在此,我们依据绘本的获奖情况、亲身阅读体验以及读者的反馈等几个维度的综合考量,精选出一些非常经典的英文启蒙原版绘本,主要是适合零基础的或者是有一点点基础孩子阅读,希望能对有需要的宝爸宝妈有所帮助。
1.《Chicka Chicka Boom Boom》:读完就能记住所有字母
BillM artin Jr、JohnArcham bault、LoisEhlert著,BeachLaneBooks出版
这是非常经典的字母故事书,通过一首字母表的韵律歌,描述所有的字母想爬到一棵椰子树上的情景,故事非常有趣,单词也相当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初学语言的小朋友的最爱,也是英语启蒙首选。
2.《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毛毛虫”引导孩子不挑食
Eric Carle著,PenguinUS出版
这本书是Eric Carle最受孩子欢迎的童书之一,名气非常大。这条著名的毛毛虫爬啊爬,从星期一到星期日吃了一大堆东西,都是小朋友熟悉的食物自然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另外,这本硬板书的设计也非常有趣,毛毛虫吃掉的食物越多,书页的尺寸也就越大,而且虫虫爬过的地方都设计了一个小洞,增强了趣味性,用毛毛虫不挑食的现身说法来引导孩子。
3.《Brown Bear,BrownBear,What do You See?》:两个句型记住N种动物,Eric Carle著,HenryHolt&CompanyInc出版
这是一本最好的儿童启蒙绘本,虽然全书只有两个句型,但它通过一种动物引导出另一种动物从而形成一个情节的链条,这种结构特别适合儿童记忆,只要有了这本书,各种动物的英语单词学起来就驾轻就熟啦!
4.《Rosie's Walk》母鸡萝丝去散步:和孩子一起快乐起来
佩特·哈群斯(PatHutchins)著,Aladdin出版
这本绘本适合一岁左右的小宝宝看,画面很可爱,不认识字也会看的很起劲。
Rosie'sWalk是一本有关狐狸和母亲的绘本,这几乎是一本无字书,语言非常简单,整个故事其实只有一句话,但是这一句话有很多地点状语,每个地点状语都是一个画面,因此,每个画面都只有一个短语而已,非常简单。
5.《The Bunny Book》、《I Am A Bunny》:向孩子揭示日常生活的秘密
RichardScarry著GoldenBooks出版
这两本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儿童畅销书作家斯凯瑞的经典作品。以善良可爱的动物形象来模拟人类的行为,向孩子揭示日常生活的秘密。图书中丰富的信息量,精心设计的微小细节,以及故事中的游戏性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会引导孩子长时间地投入观察和阅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对于幼儿学习语言,了解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非常适合亲子阅读。
6.《From Head to Toe》从头到脚跟我学:教孩子认识身体部位
EricCarle,EricCarle著HarperFestival出版
这是Eric Carle(艾瑞卡尔)启蒙绘本之一,美国Top100必读童书。适合初学英文颜色,形状和数字的小孩子阅读。这本书很大,书中的插画色彩鲜艳,印刷采用的是极富创造力的拆分页,句子简单实用,内容包括了动物的名称,身体的各个部位名称以及动作,孩子可以跟着里面的动作一起做,会玩得很开心,值得一看。
7、《Peppa Pig》粉红猪小妹
Nevile Astley and Mark Baker 著,Ladybird出版
《PeppaPig》这套书很多父母都非常熟悉,因为它实在是太火了,这套书的故事呈现几乎都是根据动画片情节来的,简单的故事加上生动的画面描述,特别适合给2-7岁孩子做英语启蒙,书里对话句式浅显易懂,特别是说话内容特别贴近孩子的生活,不用担心孩子看不懂、学不会,很多小朋友都会情不自禁地模仿小猪佩奇的语言。
8.《What a Good Kitty》多好的猫咪!:教孩子认识生活世界
MercerMayer 著HarperCollins出版
这本其实属于I Can ReadLittle Critter小怪物系列,适合0-6岁无基础儿童,句型简单易懂,又兼具变化性,每页的句子大概只有一或三句,极适合初学英文的小读者。画风明快,富有生活教育意味的爆笑故事,每个主题都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非常受欢迎。
9.《Mittens》小手套:精美绝伦的图画给孩子美的享受
Lola M. Schaefer(洛拉·M·舍费尔)著 Susan Kathleen Hartung(苏珊·凯思琳·哈通)绘HarperCollins出版
这本也属于I CanRead My First Mittens 系列,适合0-6岁零基础儿童,小手套是一个小小的害羞小猫咪,它来到了一个新的大房子里。它能在大房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这套从书使孩子能够更早的接触英语及书中插画都是邀请许多获奖作者与插画家合作,精美绝伦,可以使孩子对英语足够的兴趣及美的享受!
10.《The Going to Bed Book》:孩子不知不觉学会简单的日常用语。
Sandra Boy nton著,Sim on& Schuster Children‘s出版
这是一本适合小小孩的初级绘本,能让人想起朱德庸的漫画,内容很搞笑,说的是一群动物在船舱里跑上跑下做睡前准备,用很有趣的方式带孩子洗澡、换衣服、刷牙。很自然地教会孩子日常生活用语,非常实用。
11.《Love You Forever》:无私母爱让孩子读到流泪
Robert N Munsch、Sheila McGraw著,FireflyBooksLtd出版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经典故事,讲述了一个母亲内心深处对孩子无私的深切的爱,即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此让妈妈费心、如此叛逆,但母爱仍然毫无保留地拥抱孩子直到永远。这本书自1986年出版以来已销售超过1600万册,很多父母和孩子即便读了十几遍,但每次还是感动到流泪。
12.《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告诉孩子,爱是可以度量的
Sam McBratney、AnitaJeram著,Candlewick出版
爱很多时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父母经常跟孩子说我爱你,可是却不告诉孩子怎么爱,爱可以衡量吗?作者通过一个兔爸爸和兔宝宝睡前的一段对话,生动地描述了爱是可以度量的,非常有趣、具体、深情地表达出亲子之情。看完带给人无限的温馨和遐想。
如何减少孩子的“屏幕”时间?
如何减少孩子的“屏幕”时间?
欢迎打开《家长日刊》,今天要跟你分享的话题是,数字时代下如何减少孩子的“屏幕”时间。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设备成为了孩子们的新玩具,也减轻了一部分忙碌家长看管孩子的压力。孩子对着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家长们的焦虑、愧疚也随之而生。
对于这个问题,微信公众号“华尔街日报.派”分享了美国《纽约邮报》专栏作家娜奥米·沙佛·莱利的观点。
娜奥米在她的新书《成为父母:数字时代下的育儿问题》中提到,去年她曾委托某机构在全美范围内做了一项调查,针对孩子使用科技产品的情况询问了约400名家长。结果显示,家中最年长孩子年龄在6岁以下的家长中有30%的人表示,孩子花了太多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家中老大年龄在7-12岁的家长中有56%这样认为,而老大年龄在13-17岁的家长中,则有62%认为孩子看屏幕的时间太长了。另外,不少家长都觉得让孩子远离电子屏幕得花大价钱,并付出很多时间:送孩子参加各种兴趣课程班,或者自己全程陪伴。
娜奥米认为其实并不然,她给出的3个建议是:
首先,家长可以从节日礼物上着手。送给孩子替代电子产品的其他礼物,而不是更多的电子设备。娜奥米认为,最好的做法是把孩子带到现场,让他们自己挑选礼物。其中,书店、美术或体育用品店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幼儿,他们的礼物会简单很多。娜奥米提到了一个“幼儿爱包装,胜过包装盒里的礼物”的观点。比如,她的大女儿在学会走路之前爱上了撕报纸,一张周报能让她花上近半个小时。因此,家长都不妨问问自己:最吸引孩子的活动是什么?他们是想用枕头搭建城堡?还是想把抽屉里的衣服试个遍?或者他们想用一整瓶胶水把树叶贴到绘画纸上?
其次,让午休时间变成“安静时间”。玛丽·温在1977年出版的畅销书《插电的毒品:电视、电脑和家庭生活》中指出,大部分孩子至少到上幼儿园前都习惯白天午休一会儿,而且午休时长最好要安排得比实际睡着的时间长很多。娜奥米认为,现在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消停,只会让他们盯着屏幕,但这并不会起到和午休一样的平静效果,尤其是让孩子把电子设备关掉的时候。
最后,不妨想想前几代人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娜奥米提到,我们的父母和祖父母不会认为3岁幼儿能独自端坐上好几个小时,总会有个家长待在家里带孩子。而现在,家长可以依靠电子屏幕来达到这种效果,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一无聊就想玩电子设备。所以,不妨尝试换一种思维,从思想上回到没有电子设备的年代。因为过去那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确实是在没有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度过童年的。
总之,只要你愿意用心,孩子就能远离屏幕。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
本文
如何开展对儿童教育启蒙
性伴随我们的一生,从孩子出生开始一直到离开人世,人们对性的需要一直存在着,只是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幼儿阶段,一定会出现以下现象:探索自己的身体,弄清楚自己是男是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穿着打扮自己等。
比如:小孩子一旦发现触摸自己的生殖器官的感觉很奇妙很舒服,ta们就会继续这样的行为。从孩子的角度来看,ta们做的很正确,ta们是在探索自己的身体,享受自己的身体感觉。从家长的角度来看,ta们做的是错误的,自慰对与小孩子来说太不正常了,应该制止。
再比如:女孩子问家长自己为什么不能站着小便。从孩子的角度看,她观察到男孩子有小丁丁,可以站着小便,而自己没有小丁丁只能脱了裤子蹲下小便,觉得自己没有男孩子方便,很想知道是不是自己少了什么。从家长的角度却认为看,女孩太不知羞耻了,怎么能想这些事情,应该责备。
虽然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是如果按以上方法处理的话,孩子不仅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也没有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与之相反,孩子从小被建立了一种性羞耻感,认为性是禁忌的话题。孩子不仅不会再在性问题方面寻求家长的帮助,还可能会形成负面的性价值观,严重的会影响亲密关系建立,甚至导致性功能障碍。
孩子们虽小,但是ta们拥有和成年人相平等的人权,也包括性权利,ta们有权利获得正确的答案。因此,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性教育是不得不做的功课,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尊重ta们这样的行为,并告诉ta们社会规范,让ta们不仅对性有积极的意识,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尊重别人。
更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是空前的。中国的孩子们接受的应试教育已经到了极致水平,但是驾驭这些文化知识,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教育却奇缺,这正是通过科学的性教育能做到的。
色情文化、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中性化文化、酷儿文化等,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让中国的青年人感到新奇、繁杂、烦躁、茫然、困惑。青少年容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迷失自己而不是真正的体验自由。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长到12岁以后,外界对ta们的影响力就会明显减弱了,因为ta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考、行为方式。只有从小掌握知情选择的决策能力,有了自己系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技能以后,才能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实现自己的价值。
国际化进程已经不可阻挡,中国人需要听得进不同的声音、包容不同的见解、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同时也要自信的坚持自己的立场观点,有活力有特色的发展自己。这些都需要我们对下一代进行早期的系统的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