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老师,我害羞
发布时间:2021-06-17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老师,我害羞
每天的餐前准备,我都会请孩子来讲故事、唱歌、表演节目等,以此来帮助孩子们练习胆量,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大大方方的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今天也不例外,阳阳、瑶瑶、媛媛小锋等小朋友都积极地来展示,寒假在家他们可学会了不少本领呢!特别是小锋小朋友,给我们表演了“武林外传”里的精彩桥段,表演时小锋说:“老师,这是两个人表演的节目,我邀请小伟哥哥来和我一起表演可以吗?”(小锋和小伟是堂兄弟)“当然好了”。我以为小伟也会很爽快的答应,可是小伟却半天没有声音,过了好久才说:“我不愿意表演。”“为什么呢?”“我害羞。”“那就算了吧,我一个人来表演也可以。”小锋说。
终于知道为什么了,原来是小伟害羞。下午离园时,我向小伟妈妈了解了他过年在家的一些情况,原来小伟在家也是这样,见到人亲戚朋友都不好意思问好,躲在家长后面的。我和小伟妈妈都很奇怪,原来的小伟不是这样的啊,他是很大方的孩子,经常给我们讲故事,给老师帮忙,是班级的小榜样呢!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找到小伟,和他谈心,“你愿意和老师说说为什么害羞吗?”小伟说:“我怕他们笑我,小锋在表演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在笑他,我不想大家都来笑我。”我接着问:“原来是这样啊,你觉得小朋友们这样笑不好吗?”“是的。”“小锋表演的是喜剧,大家笑是因为他表演的好,把大家逗乐了,并不是笑话他,这是喜欢他的表演啊。”我说。小伟又不好意思的点点头。“那你最近上课也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也是因为害羞吗?”小伟又点点头。我接着说:“你总是这样害羞,害怕别人笑话你,上课也不回答问题,也不表演节目,老师也不知道小伟到底有没有学到本领了,学到的是对的还是不正确的,老师都不知道了,小伟也就得不到进步了,当不了老师的帮手了,游戏也就不会玩了,怎么办呢?真让人着急啊!”小伟听我这么一说,也着急了:“老师,我都是会的,游戏也会玩,我喜欢当老师的小帮手。”“那你以后还这样害羞吗?”我问他。小伟摇摇头。“这样就对了啊,你是小小男子汉,没有什么害羞的,就算是回答问题错了,表演的不好,小朋友们笑一笑你,也都是没有关系的,你以后做得更好就可以了。”小伟开心的笑了,我又看见以前那个活泼大方的小伟了。
看到小伟的进步我很开心,时刻告诉自己,要做一位细心的老师,多和家长沟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多和孩子谈谈心,不去勉强孩子,相信会有收获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害羞的小姑娘
教育随笔:害羞的小姑娘
常常有一些孩子喜欢追随在老师的身后,问长问短,这些大多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们乐于交往,也善于交往,也愿意主动与人接近。当然,也有那么一些孩子,总是喜欢在远处张望,这些大都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羞于与人亲近的孩子。
其实,通过每天出去活动时的排队就可以看出来。因为,每天下去晨间锻炼或者是中午出去散步时,老师都会要求小朋友排好队再下去,而且这时候的排队是没有队形要求的,小朋友们可以任意排到队伍当中去。那些热情的、大胆的孩子常常很快的跑到老师的身后或者争着来拉住老师的手,也经常会出现几个孩子为排在第一个而争吵的情况。而那些不善于表达、内向的孩子即使她也想和老师在一起,她也不敢这么做,她们只会远远的,默默地看着其他小朋友争相跑到老师身后。尤其是像王莹这样新来的、内向沉默的小朋友,每次排队她都看着婷婷、语歆这样的小朋友为谁排在第一个而争吵,她就默默地排到队伍的中间,沉默不语地看着其他小朋友和老师。我想,她应该能注意到,我每次睁大眼睛看着他,每天早上主动热情地与她打招呼,可她现在除了能默默地和我说再见意外,没有感受到她对其他人的大胆交往。
有一天下楼去游戏的时候,婷婷、语歆和往常一样,这些小朋友又很快地跑到我的面前,"老师,我是排第一个的。"多多着急的说。"老师,我想排在你后面。"今天,我请星星排到老师后面,好不好。听听,你到中间当队长,语歆,你去队伍最后当队长,帮老师看着前面的小朋友吧!"星星很快地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我主动拉着她的手出发了。
到了楼下操场上,我们要做切西瓜的游戏。又到了拉成圆圈一起做游戏的时候了,许多小朋友又开始挤在老师身边,婷婷第一个及在我身边,星星每次都不是挤在我的身边,而是在距离我几个小朋友的位置,我笑着看看她,她也默默地看着我。可是挤在老师身边的话可以拉着老师的手做游戏,许多小朋友都是很愿意这样做的。在这次户外游戏中,婷婷就这么一直默默地看着我,我每次也都是对她笑一笑,这时候,她也出现了一点害羞。
第二天早上下楼去晨间锻炼,我有主动把王莹叫到了我面前,依然排在第一个的位置。到了场地上,我先带领孩子们绕操场小跑了两圈,小朋友们就一个个自己锻炼去了。中午吃完饭,看着时间还早,我准备带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个步。又到下楼排队的时候了,孩子们又开始从各个方向往老师这边走了,忽然,我看到了穿着红色衣服的婷婷,她这次居然主动站到老师面前来了,我分明看到她嘴角有一丝笑容,依然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心中陡然有些兴奋,我的努力终于看到了一线成功。
现在我也会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小朋友们面前间接地或直接的表扬她,就一直这么耐心地等待着她的主动。
也许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通过支持以恒的努力,我相信以后她会慢慢走进老师,再慢慢走近小朋友中间去。
学会耐心、细心地守望,时间会悄然给予我们最甜美的微笑。
老师,我害羞
每到下午放学的时候,我总是检查一下孩子的衣服是否穿整齐了,因为有的孩子往往披着个褂子就往活动室外面跑,生怕他们从教室里突然跑出去着凉感冒。
又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我让他们把衣服穿整齐,把扣子系好,外面风大。
听到我这么说,每个孩子都认认真真地把衣服的扣子系子,还故意跑到我的面前来给我看:老师,你看我系好了没有,我系的好不好呀?我看到他们这样争着给我看,乱成一团,就叫他们把队排好,我一个挨一个去检查他们。
我一个一个地往下检查,一个一个地对他们说:“你系的很好。
”“你系的真漂亮。
”之类的话。
可检查到昊昊的时候,他却躲在小朋友的后面不让我看,我说:“昊昊,你到前面来,老师看看你把衣服整理好了没有,快到前面来,快。
”他却不理我说的话,还是躲在刘畅的后面,坚持不肯出来,我看了看时间快来不及了,就硬是把他从刘畅的身后拖了出来,我一看,原来昊昊的裤子穿翻了,把正面穿在了后面,他害怕其他的小朋友嘲笑他。
我对他说:“昊昊,快到床上坐着把你的裤子给正过来吧,不然时间来不及了,你的妈妈就要来接你了,赶快吧。
”谁知昊昊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我就问:“昊昊,你怎么还不换呢?”昊昊低着头红着脸说:“老师,我害羞,如果我把裤子脱下来,小朋友们会嘲笑我的,那该怎么办,我会很害羞害羞的,我不想脱,我这样穿回来家可以吗?”看到昊昊这样难为情,我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就给孩子留一点理由空间吧。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自尊心和羞愧感了,他们已经对自己有保护意识了,这就需要都给予一定的理解,在孩子平常的生活常规中更好地让孩子体现出适宜环境的性格,让孩子的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教育随笔:害羞的“小王子”
我们小班里有一位帅气的“小王子”—池池,池池长得可真好看啊,眼睛又黑又亮,皮肤白白的,特别招老师喜欢,都亲热地称呼他为“池池小王子”。
池池小王子什么都很好,又乖巧对人又有礼貌。可是就有一点不好,他太害羞啦!什么都不好意思对老师说,特别是在尿裤子的时候。中午睡觉的时候值班老师都会叫他起床去上个厕所,可是有时候平时一日活动时他想上厕所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就尿在了裤子上。我们老师和池池的妈妈要愁坏了,这么害羞的宝贝可怎么办呢?为了让池池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变得开朗起来,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我们每天都会抱抱他亲亲他,经常鼓励他大胆地回答问题并进行表扬,让他感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他爱护他,幼儿园就是他的第二个家,经常告诉他有什么事都要跟老师大声地说出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很快,功夫不负有心人,池池一天比一天变得大方自信,不但积极回答问题,还变得爱笑了,再也没出现尿了裤子也不好意思老师说的情况,我们心里真是欣慰极了。
害羞的“小王子”再也不害羞啦!
教育随笔:尿床羞羞羞
天气越来越冷,有的宝宝尿床的现象逐渐增多,辰辰几乎每天都要尿床,佳佳每次都是憋着,好几次都尿湿了裤子,还有淼淼也是三天两头要尿湿裤子。为了帮助孩子减少尿床的次数,我们这次用绘本的方式,以亲子阅读的形式,在故事中来让孩子知道一些简单的不尿床的方法。咦?谁尿床了?湿湿的红萝卜被子的图案,被子后面站的是谁呢?尿床了!尿床了!湿湿的绿被子有什么图案呢?小熊为什么没有尿床?因为......好玩的尿床的故事,有趣的生活场景和丰富的认知情景,使宝宝们爱上了这本书。看到小动物们尿床了,说羞羞羞,已经对尿床这种事情非常清楚的知道它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了,还说我要向熊宝宝学习,我长大了,我没尿床,我真棒,我真了不起!同时宝宝通过被子上的图案就可以猜出是谁尿床了,也明白了小动物爱吃的东西是什么,也认识了很多颜色,不同的小动物用不同颜色的被子……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开发了宝宝的各种智能!宝宝们在家和爸爸妈妈看了几遍,到了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又看了好多遍,边看边还在指点着说着呢,看来我们这些可爱的葫芦宝宝们慢慢也喜欢上了绘本哦!
教育随笔:帮助孩子克服害羞感
周承宇是一个安静、害羞的小男孩。和其他的小男孩相比,他能够安静的坐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今天,我们来到了音乐区,面对这些瓶瓶罐罐和杯子,孩子们显得有些兴奋,就开始敲打起来,完全忘记了要按照节奏来敲打。在我的提醒下,孩子们分组开始有节奏的进行演奏。而周承宇呢?他轻轻地敲打着杯子,发出很轻的声音。我走到他的身边鼓励他,我告诉他节奏掌握得很好,敲得也很棒。我拉起他的手,带着他按照节奏进行演奏,慢慢的加大敲打的力度,让他感受不同的力量之下,杯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渐渐的,他的小手从我的手中挣脱,满含笑容,自信的敲击起来,杯子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周承宇很安静,因此他能够专心的做一件事情。而由于害羞,他面对未知的东西,不敢去尝试,害怕会出现错误。首先,他开始轻轻的敲打,说明他迈出了第一步,他有游戏的兴趣。在我到来之后,他没有选择离开,而是接受我的指导。在我的指导下,他掌握了音乐的节奏,感受到了强弱的变化。之后,他有了独立的意识,他选择从我的手中挣脱去敲打属于自己音乐。从他的行为来看,他是一个领悟能力快而且有着自己想法的孩子,只是他需要更多地鼓励和成人耐心的指导。
教育随笔:“老师,他打我” 随想
那天吃完副餐,区域游戏的时候,佳佳小朋友哭的稀里哗啦的找到我跟我诉说琪琪小朋友打她。我看到这种情况二话没说,拿了张面纸给他说:“别生气,哭成这样,像个红眼兔子,不好看咯。”佳佳看着我,慢慢停止哭泣,我并没有立刻去质问琪琪,而是对佳佳说“你自己想想她是跟你开玩笑的呢还是真的要打你啊?你有做错什么吗?”佳佳看着我说:“老师,我没有做错事,她也不是故意打我的,我站在她后面,她以为是我把她的发箍弄到她脸上的,其实不是我,是露露。”我又说:“你知道她不是故意的还哭,那你还生她气么。”“我不生她气,我觉得委屈才哭。”我鼓励她说:“那你是不是应该去跟琪琪讲下事情经过呢,不然她还会误会你啊。”佳佳很主动的跑去跟琪琪解释,琪琪也主动跟她倒了歉,两个人又有说有笑的玩去了。
其实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当然,在玩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免不了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甚至会下手“打人”。当然,这种“打人”并不是我们大人们心中想象的暴力殴打行为。而是小孩子们心目中自认为很解气的一种表现。常见的表现不过是:“抓对方几下,打对方几下而已”并不会对自己或对方造成过多伤害,因此,作为我们老师或家长并不用虚张声势。并不必用各种方法来教训孩子,这样只会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后果会变得更严重。相反首先要冷眼静观,放手让幼儿自主解决冲突。其次,要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最后,还应适时教给幼儿一些解决冲突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幼儿成长,就不能代替幼儿体验。
教育随笔:老师,我怕你
今天我们班组织了一节户外活动。当我走进孩子们时,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哭着向我走来,于是我便问他怎么了?谁知他哭得更凶了,嘴里好像在说“我怕血”。当时我还以为哪个小朋友摔倒了,便蹲下来仔细询问,可那个孩子却一直在哭,我始终都没有听清他在说什么。这时,王老师走过来了,就问他怎么回事,那个孩子重复着刚才的话,王老师听了,便让我先回避一下。我感觉好奇怪,难道我做错了什么?只见王老师把那个孩子带到了一边,说了些什么,一会儿那个孩子便不哭了,还主动跑过来向我问好。这节活动孩子们玩得都十分开心,再没有出现类似情况。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天泽泽是在说“我怕你”。
明哲小朋友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孩子的社会性行为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经过和其他老师交谈,我了解到,泽泽虽然从小在她爸爸、妈妈身边长大,但由于爸爸工作忙,妈妈则忙着带刚出生的妹妹,每天只能呆在家里,也不经常出门。在园,泽泽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自己一个人玩,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王老师说,她刚接他们班时,泽泽也有类似表现,后来慢慢地也就好了。
由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多和孩子交流。空闲时间多和他们说说话,问问他的兴趣爱好,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其次,提供幼儿表现的机会,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最后,做好家长工作,适当地给个别家长提建议,无论多忙,也要抽空多陪陪孩子。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泽泽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我做小老师
在幼儿园里,由老师做主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一颗小星星或者一朵小红花,已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偶然的一次“意外”,却让我对这种奖励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那是一个周四的下午,我答应孩子们,如果都表现好就每人奖一面彩旗,好让他们高兴。可后来一看彩旗没几面了,这可怎么办呢?情急之下,一个想法冒了出来:今天孩子们制作了许多彩色风车,大家也很喜欢的,我何不把彩色风车、彩旗,还有上次活动后剩下的一些糖果一起作为奖品,让孩子们自己评价该如何奖励呢?结果,孩子们对这次别具一格的奖励活动表现得异常活跃、兴奋,我每举起一样奖品,他们就争着说出这个奖品应该奖给谁,为什么要奖给他,等全班都通过后我就将该奖品奖给那个孩子,然后其他孩子再说一些勉励的话,并指出不足,希望被奖的孩子下周再争取进步。
尝到了一次甜头,以后的奖励活动我都把权力交给孩子,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对好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胆地表述出来,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别人的长处,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想想以前奖励孩子时,都是把决定权独揽在自己身上,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惯性思维,即老师的标准就是对的,老师说谁乖谁就是好孩子,就可以奖小星星、小红花,这其实是把孩子领进了一个误区。所以,现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游戏活动中,我都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评一评,议一议,自主决定获什么奖、奖给谁。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们也学会了互相督促,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悄悄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