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要理智对待幼儿英语启蒙
发布时间:2021-06-18 启蒙幼儿故事 幼儿启蒙故事 平等对待学生很多的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自己不会英语怎么办?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困惑,鼓励孩子,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的方法,并坚持下去。
给孩子一个英文的语言环境,从听力开始。孩子学习英语,如果在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下学习,那么,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孩子跟外教多交流,能培养孩子的语感,也会增加孩子的兴趣。反复播放视频,培养语感,要培养孩子的听力,一定要听正宗纯正的发音,可以先让孩子听音频、儿童歌谣,培养孩子对英文学习的意识和兴趣。但是家长要记住,在少儿教育中,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要怎样做呢?给孩子听1到2遍音乐,一起做动作,看图片,让孩子明白歌曲中的情景,知道自己听的东西,明白大概是讲什么;第3到4遍精听内容,一句一句给孩子解释单词意思(儿歌一定要有歌词),让孩子跟读并复述,刚开始,孩子只是模仿你说的话,重复的多了,他自然就记住了;进行亲子游戏,可以利用图片对应法,你指着图片,用英文问what’s this?让孩子用英文回答你;然后,播放音频,让孩子指出相应的小卡片;临睡前,重温歌曲中学得到的单词,可以自己编一个与之相关的睡前故事(孩子临睡前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也可以选择相关的绘本来讲。注意,不要中英文混用,比如“宝贝,你看这个是不是apple呀?”这样会造成孩子两种语言的接收混乱,应该问:“baby, this isan apple, do you know this?”
通过运用以上的方法,孩子可以慢慢接收两种语言,并且可以和家长进行简单的对话回答,从而在未来的时间里,听得懂纯英语读物。
鼓励孩子大胆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孩子慢慢接受英语听力环境后,开始培养孩子的开口能力,通过让孩子跟读原版英语的音频,以及在生活中的练习,使孩子能够尝试使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型,对于某些场景和主题也能够自由表达和讨论,不怕和外国人交流。
模仿纯正口语,跟读和复述,其实在听的部分,孩子已经能够跟读少量的单词,在口语这部分,主要是帮助孩子建立意群的概念,能够完整表达一句话,当然,家长不能操之过急;
在生活中把英语用起来。很多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家长也会买很多英文动画片或者国外儿童电视节目给孩子看,以为这样就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了,事实上,2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看电视,2岁以上的孩子也不应该大量看电视或动画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控制孩子看原版动画片的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鼓励孩子把动画片的内容,用英语讲给你听,锻炼他讲故事的能力,这点对于他日后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很有作用的;注意,孩子刚开始说英语的时候,以鼓励和激发兴趣为主,不要太过度追求发音和语法错误;每天保持和孩子的英语互动,比如问他:are you hungry?可以加上手势和夸张表情,孩子不会回答或者答错了,你就重复多几次。如果自己的英语不好,就买本口语书,每天学一点,再教给孩子;
等孩子大一点,鼓励孩子参加英语角、英文演讲比赛,可以帮孩子录音,和原声英语做比较,找出孩子在英语发音和语法中需要纠正的地方;剩下的时间,鼓励孩子每天阅读绘本、阅读原版英语原著,让孩子在思考中沉淀,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想让孩子不看电视,不玩电脑手机是不可能的,家长不用担心,只要把好关:控制孩子玩的时间不能过长,看的内容是健康有益的,就可以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幼儿英语启蒙真的有必要吗
现代父母对孩子学习英语的重视程度和热情越来越高,英语的启蒙年龄也越来越早。在这种大环境下,多父母有疑惑:到底多少岁开始英语启蒙比较合适?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疑问,那么请看这段来自TED的著名演讲:《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
演讲者帕特里夏·库尔(Patricia Kuhl),是华盛顿大学认知与大脑科学研究所副主任、言语听觉学教授,主攻语言神经机制和大脑发展。在这个视频里,Patricia Kuhl提到了几个有关婴幼儿语言学习的观点:
01
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Patricia Kuhl认为0-7岁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7岁以前的宝宝完全有能力同时习得两种语言,7岁后语言学习的效率开始急剧下降。
在关键时期以前主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和无意识的影响,最终演变成可以自如使用的语言。而关键时期以后的语言是主动学习的,比如我们学英语的过程就是通过背单词、记语法等等来进行有意识的学习。
7岁之后,语言学习的效率开始下降;等到17岁后,语言的学习效率变得很低,基本失去了第二语言学习的天赋。
02
婴儿能区分所有语言的所有发音
对于婴儿来说,第8-10个月是他们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会默默的专心听大人说话,并在大脑里对语言数据进行收集、统计与分析,建立语言数据库。
我们都知道,日语和英语的发音是非常不同的。比如ra和la,这两个发音在英文里很重要,在日语里却没有。在测试中我们看到:一岁之前的日本宝宝能辨认出ra和la的发音区别,而一岁以后就不太行了,原因是日本人无法区分ra和la的发音。也就是说每个小婴儿原本都是世界公民,具备掌握任意语言的潜能,但他在出生的第一年里根据自己生活环境的语言输入,摒弃了一部分用不着的语言能力。
这足以证明,8-10个月的婴儿在听到一门与母语不同的外语的时候,会自动地搜集、统计数据。而我们作为成年人,在听到别人说话的时候,已经不再去搜集这些数据了。换句话说,1岁以下的婴儿接触的语言,将局限他日后的语言发展。
03
婴儿具有多语言同时学习的能力
Patricia Kuhl研究小组发现婴儿对语言的数据统计不仅限于单种语言,而是你对他说什么语言他就统计什么语言。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与巴黎第五大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七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分辨两种文法结构截然不同的语言,并开始这两种语言的学习。双语环境中的婴儿会根据音高(pitch)与发音时间长短(duration)来区分两种具有不同词序的语言。小宝宝的大脑的运作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许多,能自动区分、建立好几套语言系统,对婴儿会混淆多种语言的担心是多余的。
04
幼儿英语启蒙,从听开始
家庭英语学习环境的最佳方法之一:亲子阅读
父母可在每天特定的时间:比如:睡前,午睡之后,给孩子阅读1-2本孩子喜欢的英语绘本。给婴幼儿选择英语启蒙绘本时一定要挑选情节简单,色彩艳艳,比如:颜色,动物,衣服、食物等和孩子日常生活有关的绘本。这样可以给孩子熟悉英语启蒙词汇的机会。
阅读绘本的时候,父母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的理解能力而一遍英文,一遍中文的给孩子讲解。父母可以在讲绘本之前,先用中文给孩子简单介绍一下,然后读的过程中用全英文的方式,必要的时候用手指指着想对应的画面来让孩子理解英文的说法。
看英语视频和动画
父母可以给2岁以上的孩子收集一些他们喜欢的,短小的,经典英语原版动画片,建立家庭英语视频和动画片库。父母每天设定一个时间和孩子一起观看(2岁以上,每天观看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否则对孩子的眼睛有伤害;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看动画,小幼儿的视力容易受到伤害)。父母在看的时候,可以重复动画片中简单的单词,读给孩子听,让孩子模仿。(如果孩子还没有能力发出这些音,或者不想说,父母不要强迫,因为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负担)。
比如,妈妈和孩子一起看了一集有关水果的视频,那么妈妈可以拿出香蕉,苹果等视频中出现的水果演示给孩子:apple, This is an apple。然后妈妈可以用很慢的语速重复:apple。孩子刚接触英语时,可能会听不懂,所以父母不要心急,但只要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述说,并伴有相应的动作,孩子慢慢会把父母所说的话并和行动联系起来,同时在大脑中处理这些信息。在不断地积累过程中,把这些知识输出,转化成自己的话语而最终能够毫不费力,自然地讲出来了。
合理的进行重复性训练
只要孩子乐意,父母就应该耐心,给孩子重复听英语歌曲和童谣,看英语视频,阅读英语绘本等。经过不断的重复,孩子才能培养英语的语感,韵律,语调。父母在给孩子大声朗读英文绘本时,还可以以游戏的方式,比如说到cat的时候,可以模仿猫的叫声“喵喵”等来重复cat,然后让孩子模仿。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会记住故事,他会模仿着“读”给父母听。
要有持之以恒的心
每天给孩子固定的时间学习英语,以下是按孩子年龄,父母每天让孩子通过听英文绘本、英语儿歌,各种押韵的童谣,互动游戏而达到英语启蒙的时间,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加以调整。现供父母参考:
婴儿( 周岁内)= 10分钟
幼儿(1-3岁)= 20分钟
学龄前儿童(4-5岁)= 30分钟
小学生 (6-9岁)= 45 +分钟
创造家庭英语学习环境的最佳方法之一:听英文儿童歌曲和童谣英文儿歌是任何一个孩子学习英语的最好手段之一。父母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许多简单的,韵律感强的儿童歌曲和童谣的视频或音频,国外的孩子和中国的孩子一样,从小就听儿歌和各种押韵的童谣,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父母在和孩子唱歌、念童谣的时候,可以结合一些动作,和孩子一起玩,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感受到英文的魅力,从而培养孩子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语感。比如,the wheels on the bus这首儿歌,父母在唱的时候,就可以和孩子模仿司机开车的模样等。
父母的陪伴、积极参与、鼓励和支持是幼儿英语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应该避免让孩子独自坐在电视机或者电脑前学英语,而是应该和孩子一起观看英语视频/动画片,听孩子喜欢的英文歌曲和童谣,同时陪孩子一起玩一些英文小游戏。父母和孩子的互动,让孩子从小就在熟悉的儿歌和童谣中领会英语的语感,语音,语调,和基本词汇;在英语的氛围中,愉快,快乐的学习。
总之,给孩子英语启蒙,父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依据孩子语言敏感期的发展,抽出时间去陪伴与引导孩子,千万不要错过最佳启蒙时期哦~
幼儿英语启蒙的可行与必要
当看到电视里六七岁的孩子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时候是不是惊讶于他们的英语是怎么学的?
是不是懊恼,都是同一个班里的,自己孩子的英语成绩和同学之间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是不是感觉孩子年纪越大,学起英语来越吃力?
幼儿英语启蒙教育
让孩子赢在起点
1、布罗卡氏区决定了幼儿英语启蒙的可行与必要
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也没有刻意去教他说话,然而他却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自己的母语,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跟大脑内与语言学习相关的区域“布罗卡氏区”有关。
▲大脑内布罗卡氏区示意图
根据大脑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幼儿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所以大脑内的“布罗卡氏区”在这个阶段显得非常活跃。在这个时期内,幼儿能有效地辨识语音,模仿语言,所以幼儿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说话。
换句话说,只要在幼儿“布罗卡氏区”活跃期间,任何语言学起来都是轻而易举的。
然而,“布罗卡氏区”的灵敏程度和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大,灵敏度就越差,这也就解释了为啥年纪越大语言学习能力越差了。
2、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不受中英思维差异影响
对于国内的孩子来说,中英思维差异是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之一。然而从幼儿时期开始学习英语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中英思维差异带来的影响。
因为对于幼儿来说,母语和英语都处于起步和模仿的阶段,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母语思维,也不存在所谓的中英差异,所以可以学会更快地用英语来进行思维。
3、每一个幼儿都是语言天才
在TED著名演讲《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中关于婴儿语言启蒙教育就着重阐述了以下三个观点:
① 0~7岁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② 全世界不管是哪一国的婴儿,都能区分所有语言的所有发音;
③ 婴儿具有多语言同时学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在幼儿时期,你的孩子是一个语言天才,他可以轻松学会任何一国的语言。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学一门语言,那么幼儿时期是效果最好的一个阶段。
幼儿英语启蒙教育
兴趣与引导很重要
问题来了,幼儿英语启蒙这么重要,该如何进行呢?
1、找一个具有专业英语启蒙职业素养的教师
对于幼儿来说,对于英语的学习还处于模仿的阶段,所以,老师必须具备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可以正确地示范发音,让孩子能学到纯正的英语口语。
考虑到幼儿几乎都是活泼好动的,老师在有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亲和力和组织能力,可以让小朋友开心认真地去学习英语。
七彩星球英语,无疑是孩子们最好的选择!
2、兴趣,比方法重要
幼儿英语启蒙的难点在于,幼儿的自律能力和耐性往往较差,所以对于幼儿来说,一般的教学方法可能作用并不大。关键在于,如何引起幼儿对英语的兴趣,让幼儿产生“我要学”的求知欲望。
比如,可以将英语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将猜动物,字母连线与英语学习相结合,也可以借用影音等多媒体手段,给孩子看一些英语动画片,听一些英语歌曲,创造英语学习环境的同时,在激起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与愿望。
启蒙内容也可以选择与幼儿生活相贴近的内容,比如喜欢吃的东西,喜欢做的事情,喜欢去的地方,喜欢的人等。
3、鼓励,比批评重要
另外,有研究表明,严厉的批评很容易在幼儿的心里留下阴影,导致幼儿对英语学习产生反感。因此家长一定要以鼓励为主,通过鼓励给幼儿以成就感,进而帮助幼儿坚定学习英语的信心。
作为家长,该如何做好少儿学英语的启蒙老师呢?
英语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让孩子在从小就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成为当今家长的期盼。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在4?7岁这个年龄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期的少儿学英语会话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他们往往对一种新语言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富有好奇心,听觉灵敏,喜欢讲话、唱歌,善于模仿,不怕重复,态度自然,乐于参加活动,心理障碍少,能大胆开口。
所以,要想让少儿学好英语,爱上英语,良好的学习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辅导活动要以激发孩子兴趣为主线,抓住教育时机,帮助孩子发展听、说、读三项技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激发少儿学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两种。
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例如,孩子开始学英语时,一般都会对一门外语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如果家长能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引起孩子的求知欲,使他们兴致勃勃地去学英语,当他们学会了一句曰常用语,学会说几个英语单词后,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趣体验,从而产生更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以下给父母们推荐的是“英语故事教学法”:故事对一年级孩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情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和具有趣味性,在故事中贯穿英语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孩子在和谐的气氛中增迸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家长在教“Comein,please.”与“Goout.”时,可先为孩子讲一个兔妈妈要去买菜,要兔宝宝在家等候,却来了一只大灰狼要兔宝宝开门,兔宝宝发现是大灰狼,一齐将大灰狼赶跑的故事。在讲述中,将“Comein,please.”“Goout”穿插其中,相信这样的教学法会让孩子非常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全部掌握刚教会的两则短语,且印象极深。
第二方面,要培养孩子天天听录音、读英语的好习惯。
家长要教会孩子使用录音机。一年级的孩子每天听10?15分钟英语录音,要保证高效率的10分钟,不要随意间断听、读英语。语言课程如果离幵了听和读,那是永远也学不好的。尤其是孩子们平时说英语的机会少,日常交流基本上用汉语,每天的听、读10?15分钟一定要坚持。听读英语的方法有两种:有意识地边看图边听,跟着读,或者先看图,再听录音,然后指图说出相应的录音内容;无意识地听,让孩子在洗脸、刷牙、玩耍等过程中听,去捕捉他熟悉的信息。
第三方面,起始阶段的英语口语学习只要求孩子能听能说。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在起始阶段会有一个沉默期,进一步的听和说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要急于纠正,也暂时不要强迫孩子背单词、背句子,而要以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对一时开不了口的孩子要从多听录音人手,在听录音的同时进一步鼓励其模仿。英语教学提倡大量的信息输人,对于补充的内容,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句型、歌谣即可,不要求完全掌握所有出现的内容;少儿学英语方法、资料可以关注久伴英语。在少儿学英语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翻译成汉语,只要他在看图、听录音或者是加以动作和眼神的辅助下理解意思即可,对于抽象的内容可能适当用汉语解释。
第四方面,要多多给孩子信心和掌声。
孩子太小,往往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了前面又忘了后面,这种现象很正常,不仅仅是在英语课堂中会遇到。所以,家长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孩子常运用英语表达自己,哪怕一句话、一个单词都可以。家长也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和孩子对话交流,只要孩子能把意思说明白,不要追究语法正确与否,更不要给他讲语法知识。他积累得越多,会说的就越多。过多的语法讲解会束缚孩子的舌头,让他不敢开口。家长可以将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记录下来,并及时与老师交流,以便帮助孩子及时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树立起学习自信心。
幼儿英语启蒙从哪开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已然不言而喻,不少家长的教育意识已经与日俱增。 但是据调查显示,在中小学阶段,英语是最让人头疼的科目之一。孩子不喜欢学英语,甚至讨厌上英语课,大部分与启蒙时期不科学或不适合孩子的学习和引导方式有关。以下是儿童英语启蒙过程中最常见31个的问题,希望能给家长们带来帮助。
理念篇
Q1. 英语启蒙,应从哪儿开始?
答:英语启蒙,听力是基础,是培养孩子英语综合能力的关键,这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地基不打好,房子就造不好,足见听力输入的重要性。听力输入(俗称磨耳朵),一方面来源于儿歌、绘本、动画等各类音频的反复播放;另一方面还来源于原版绘本的亲子共读,父母大声朗读的过程,也是孩子聆听吸收的过程。对于不排斥英语的孩子,可以从听开始,“听”+“读”一同进行,2岁以后可以接触动画;而中文优势明显的孩子,如果“听”不足以提起兴趣,可以尝试从动画开始(2岁以后),熟悉动画情节后,转成音频给孩子听,补上“听”这一课,同时,选择感兴趣的绘本亲子共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阅读能力逐步提升,慢慢过渡到自主阅读。
Q2. 应如何协调中文与英语的关系?
答:母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中国孩子来说,中文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重要性自然无法与母语相提并论。鼓励、提倡尽早接触英语,并非要以英语取代母语,而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不同语言的美感,在享受故事、享受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两种语言,由此站在更高的台阶上,通过多样化的语言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现实中的确有一些家庭为了让孩子学好英语,不惜以舍弃中文学习为代价,这样的极端做法不可取。两种资源的使用应保持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两种语言的学习都能兼顾。在启蒙初期,父母主导选择时,可以按照中英各半的比例调配资源,形成学习习惯后,孩子的自行做主阶段,不求每天的学习量都要严格对等,只要中长期保持均衡即可。
Q3. 是否需要学习语法?
答:在本书第二章中曾经谈到,成人学习语言与儿童习得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成人更多关注规则——“为什么是这样?”而儿童则只关注结果——“它是怎样的?”母语习得过程也是如此。咿呀学语阶段,父母只告诉我们正确的表达是什么,小学阶段老师才会教授为什么这样表达。因此,学龄前儿童无须刻意学习语法。这里说的不学习并非指不接触语法,而是说不要将启蒙资源当语法教材来学习。事实上,语法渗透在英语启蒙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资源当中,原版绘本、分级读物、桥梁书、动画语言,每一个句子都体现着语法,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主从复合句、倒装句……输入量大、吸收较好的孩子,凭语感自然输出的语言,大部分都能符合语法规则,比如雨停了,孩子们会直接反应“The rain stopped”,不会想到“The rain stops”或者“The rain is stopping”。想想有一次看到月牙儿,脱口而出:“The cresent is shining in the sky,but it only shines at night. It looks like a banana.”三个句子使用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两个时态,并非他懂得两种时态的区别,而是他从未听过It looks like/looked like这样的表达,It looks like是输入原版资源的过程中自动“加载”在大脑里的。所以,启蒙阶段只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地道的表达,进阶阶段可在阅读的同时简要介绍一下语法规则,譬如句子“Away she went”,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个倒装句,away提前到句首,意思等同于“She went away”,不过倒装后句子会生动很多,这样解释,孩子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Q4. “三明治英语”要紧吗?
答:首先,父母要杜绝“三明治英语”,如果不清楚或不确定整句英语怎么说,直接说单词。与其指着小狗说“这是dog”,不如直接说“dog”。其次,英语启蒙也是词汇、句式积累的过程,父母现在只知道“这是dog”,孩子只知道“dog”,没关系,坚持阅读,很快就会知道“It’s a dog,It’s a white dog”,孩子的成长速度比父母还快。最后,在父母未输入三明治英语的前提下,孩子的三明治表达,是为思维受限于语言,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待听力词汇积累充分,口语词汇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如何进行幼儿英语启蒙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忙碌的我每天备课上课,给孩子讲故事书,逛绘本圈,看育儿书,看英语启蒙书,看鸡汤类的女性成长书,看感情婚姻经营书……每天都忙,但是却看不出自己到底忙出了什么。而现在随着一个学期的结束,也迎来了安妮(我女儿)满2岁7个月,我也终于能坐下来静一静自己的内心,回望自己两年来在英语启蒙道路上和孩子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
Phase One 磨耳朵
如果说什么时候适合开始磨耳朵,我想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怀孕了就全职在家养胎的话,这时候就可以听一听童谣了。但是如果你上班族孕妈妈,我觉得就量力而行吧,休息好最重要。
安妮在0—6个月的时候也并没有看纸质书,更加没有看纸质英文书,只是每天在洗澡的时候听妈妈手机里播放的中文朗诵儿童版《三字经》《弟子规》,还有就是听妈妈怀孕的时候天天听的英语童谣,这些童谣有《Ten Little Fingers》《Rock A Bye Baby》《Ten In The Bed》《This Is The Way》《Rain Rain Go Away》 等等,还有安妮鲜花的磨耳朵的童谣,大家都可以下载来给孩子磨耳朵。
所谓磨耳朵我们磨的就是地道英语的语音、语调、语感。有的宝妈对自己的发音不自信,生怕自己的发音不标准影响孩子以后的发音,这样的话可以选择童谣和韵律类的书籍给孩子听。让孩子多听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孩子熟悉语言材料,这样孩子再遇到类似的情景才会自然而然地开口。《鹅妈妈》童谣是英语启蒙路上家喻户晓的童谣书,这本书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可以唱出来,而且书本图大色艳,孩子比较能接受。我家孩子都把这本书翻烂了,可想而知她对本书的喜爱程度是有多大了,尤其喜欢Shoo fly don't bother me这一页,也喜欢妈妈从头到尾一页一页地给她读。
磨耳朵的话,点读笔和点读版的书也是不错的选择,里面的发音,语音语调都是很地道的,孩子可以一面点一面跟读模仿,听得多了自然就会发音了。点读版的书安妮也很喜欢,现在几乎每天都拿来点。我们买了《小猪佩奇》的第一季点读书和《Super Simple Songs》 。
《Super Simple Songs》里面的儿歌童谣都是经典的英语国家的孩子唱的童谣,比如《The Wheels On The Bus》《Old McDonald Had A Farm》等等。这些童谣不仅好听好唱,还可以配以动作表演。
磨耳朵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输入(input)的量,再求输出(output)的效果。有的家长给孩子读了几本书,或者给孩子听一两个月的音频就想让孩子马上有输出的效果,就要考孩子是否会了哪首英文歌。我们先来想一个问题吧,我们的母语汉语在两岁之前基本上都只是听还不能说的,我们天天泡的母语环境里,汉语都要听了两年之后才开始慢慢的输出,那到了英语这个第二语言我们就要孩子速记并输出,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Phase Two 培养认知 把书当玩具一样玩
6个月以后安妮才开始真正地看书,因为6个月以后安妮很喜欢抓东西,而且对发出声音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我就给安妮买布书,带有响页的那种布书,布书上内容是一些我们的日常用品,还有就是小动物的图片。安妮就每天拿着这几本布书抓啊,摇啊,咬啊,很喜欢听响页发出的沙沙的响声。
面对质疑
也是这时候我迎来了周围人不同的质疑声,有的人说:“这么小就懂得看书了?”有的人说:“现在就买书没必要吧?你应该给孩子买的是玩具而不是书吧?”有的人说:“买这种书简直是浪费钱,你不觉得吗?”还有的人取笑说:“人家知识分子,当然和我们这种人不一样。”……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但是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初衷,走上了买书给孩子当玩具玩的这条路,至今我们还在这条路上不断地奔跑,不管周围的声音如何,我们一直在坚持买书看书。所以如果你也选择了这条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我相信在这条路上,我们和孩子都会收获很多东西,而且我们还会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收获很多惊喜。
关于孩子啃书这件事
说到把书当玩具,我觉得孩子啃书这件事是很正常的,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把书啃坏或者说书不卫生,然后就时时盯着孩子看,孩子一把书放嘴巴上就马上制止孩子,这样无形之中就毁了孩子对书的好感和兴趣了。其实孩子啃书就像啃他的玩具一样,只要孩子想啃就给他啃吧,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是用嘴巴在感知他所能抓到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把书放好,尽量不要把书弄脏。我以前经常提醒自己“爱书是从啃书开始的”,现在我依然记得安妮那时啃书的可爱模样,看着她那时的照片我还会不禁嘴角上扬。
后来,我家的书越来越多,安妮也越来越喜欢书这个“玩具”。有一段时间安妮很喜欢按键发声书,于是我给她买了四本发声书,这类书一按就有音乐,孩子特别喜欢,直到现在两岁半了她也时不时就拿来按,然后还跟着音乐一起跳啊跳,乐呵呵的。
玩具类的书我们可以选择翻翻书、机关书等等,这类书孩子可以自己动手翻页去发现翻页里的东西。这类书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孩子学习各种动物和事物。比如“小玻系列翻翻书”里用双语对照的形式展示了很多基础的生活用语;《Dear Zoo》 里有大象、蛇、青蛙、猴子等等很多种动物;《where is baby' s belly button》里有杯子、帽子、泡泡等等。不管选择怎样的书,只要是你的孩子喜欢的就是最好的,让孩子爱书像爱玩具一样这一点才最重要。
Phase Three允许孩子在读书过半的时候走开
很多妈妈都怀着这样的心态——坐下来看书就一定要把一本书读完听完才罢休。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三岁以下的孩子是否具有相应的专注力呢?有可能读书过半的时候孩子想到了其他的东西她就会走开了,又或者她实在坐不住了。这时候如果家长硬压孩子,会让孩子对书本产生厌恶的情绪,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要尽量给孩子营造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这样孩子的思维才最为活跃,学习才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才更佳。
我给安妮的时间都是自由的,有的时候她读过半就会跑去玩玩具,这时候我会随她去玩。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妙招让她“回心转意”――我故意读得很大声,而且语音语调特别夸张,故意说妈妈发现了某样东西,还有什么什么呢!这时候她就会跑过来要看。现在她会讲话了我用的方法也比以前“更狠”了,等她过来要看书的时候,我故意把书歪过一边不给她看,而且还读得更夸张,她就过来用力抢书,这时候我就会说“不给安妮看,妈妈看,哇……”,她会很着急地说“安妮要看,安妮要看”,要是我再坚持一下下不给她看,她就哭起来了。就是要这样,要让孩子不得看书就哭,就像她得不到某种玩具就大哭一样。
Phase Four 保持孩子对书的兴趣
因为安妮看不到她喜欢的书就会哭,很多妈妈甚至我的学生都说“你女儿这么爱看书,还看英语书,以后英语一定很厉害”。我听了这话只是笑笑,因为只有我知道我自己的孩子怎么样,而且谁也看不到她的未来。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看到有的孩子小时候对书本很感兴趣,但是后来慢慢长大之后,由于父母没有坚持“对症下药”迎合孩子的兴趣去坚持给孩子提供“合口味”的书,孩子就失去了对书的兴趣。
我有一个朋友经常跟我抱怨说她儿子不仅不喜欢英语,而且还特别抵触英语,准备要上一年级了,现在什么都不会,着急死我了。我问她是怎么知道儿子抵触英语的?她说:“比如说,我跟他说It is time to have dinner,儿子就说,别说这种话,难听死了!每次我一拿故事书出来他就跑了,怎么叫都叫不回来。”然后我问这个同事你家买有英语绘本吗?她说以前两岁的时候买过,认识颜色的、认识汽车的都有,而且那时已经记得蛮多单词了,但是后来发现他不感兴趣了就不再买了,现在都六岁了对书一点兴趣都没有。当时我想到了这句话——每一个成功启蒙英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图书馆。家里一本英文书都没有就想让一个汉语如此强势的六岁孩子马上接受“It is time to have dinner”这句话,孩子不抵触那就怪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管这句话被我们所有的人都说腻了,甚至是说烂了,我也要说一下。孩子都只做眼前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果他没有兴趣的事情你逼着她做,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而往往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保持孩子对书的兴趣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做父母的要仔细观察孩子什么阶段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就投其所好买孩子喜欢的书。现在我的安妮就很喜欢小动物,比如monkey, spider, dog, cat等等,然后我就给她看Curious George(《好奇猴》),Biscuit(《饼干狗》) ,Five Little Monkeys(《五只小猴子》)这些书,几乎每天都看,读到我想吐了她还说“还要看”。
更小的时候她喜欢的是卡爷爷的绘本,有“熊系列绘本”《Brown Bear》《Baby Bear》《Polar Bear》《Panda Bear》。这些绘本文字少,而且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唱成歌曲,特别容易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根据孩子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孩子的年龄、性别、喜好都是我们在给孩子选书时应该考虑的,这也是需要妈妈们花心思和时间去慢慢挑选的。
Phase Five 不能让孩子死背单词
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一样东西不能背,那就是单词。背单词是我们那个年代学习英语时用的死方法。也许你也还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看见稀奇古怪的英语发音时我们背单词时的辛苦。因为记不住发音,于是我们的英语课本里曾经出现过这样恐怖又搞笑的一幕:
bus 爸死
mouse妈死
yes爷死
nice奶死
niece 你死
was 我死
school 死光了
而现在已为人父母的我们还无形中让自己的孩子重蹈我们的覆辙。你是否久不久又在心里掂量孩子这段时间到底记住了哪些单词?你是否刻意地让孩子去记一个独立的单词?你是否因为孩子说不出某个单词而觉得孩子没有足够的词汇量?
我们都知道单词应该放到语境里去学习,而因为我们的母语环境是汉语,在国内很难给孩子提供英语环境,所以绘本里的国外原汁原味的句子,生动形象的图片语境就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一本一本的原版英语绘本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记单词的途径,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我们可以一面读一面指着图片,或者给孩子做出相对应的动作。比如jump这个单词,与其单纯的让孩子每天一遍又一遍地背“jump 跳,跳跃”,还不如和孩子坐下来读绘本《Five Little Monkeys Storybook Treasury》 ,然后在每次读到jump/ jumping 的时候和孩子一起站起来扮小猴子跳跳。这样不用给孩子解释jump 的意思他就自己知道了,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在读书和游戏中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这样的读书不仅学起来快乐,而且还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何乐而不为呢?
我自己亲身的启蒙经验告诉我孩子的对书的阅读是有阶段性的,那就是:
(1)认识书阶段
(2)自己找书阶段
(3)假装读书阶段
(4)自己看书阶段
你的时间在哪里,孩子未来的方向就在哪里。所以如果你已经在英语启蒙这条路上走了,但是还没有得到你想要的效果,一定不要着急。只要一直耐心地怀揣着初衷,不断地前进,静待花开吧,有一天你会收获很大的惊喜。
最后一点:我们还应该把“快乐学习”的理念融入英语学习中,激发孩子饱满的热情。
为什么要在3-5岁进行幼儿英语启蒙
学英文并非越早越好,而是在语言关键期内学习效果最佳。
国外脑科学论证表明,布罗卡氏区(1-3周岁)开始发育,12岁左右发育基本成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区域的灵敏性呈现出逐年减弱的特征。这是人脑进化的自然规律,而把握这一规律适当进行英语启蒙,收效最好。
此外,其他学术理论层面的研究也支持以上论证——即3-5岁语言敏感期时学习第二外语是收效最好。
从心理角度讲,小孩子的“语言自尊”尚未形成,而且模仿记忆能力、表现欲都很强,自然就不会抗拒外语,在大人鼓励和夸奖下,会有更大动力地学习英语;
从发声学角度讲,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较高,且右脑控制发音器官的能力较强,声带、舌唇等运动神经的调节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时练习说话,更容易掌握发音的技巧。孩子如果从小接触英语,就有充分机会使用这些语言,他的发音器官自然会配合这些语言发音系统调整形状,发出这些语言需要的各种声音,更能训练出地道英语;
从生理及生命科学角度讲,人的大脑中有几亿个细胞,连结成庞杂的网络,而这些脑神经细胞在3岁时发展达最高峰,这个时候给脑细胞丰富的语言刺激,不但能增加词汇量,还能掌握语法规则,比成人接受英语更快更有效。
最后,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是:人类母语保护系统形成越完善,接受外语的内在阻力越大,相反,人类母语保护系统形成得越不完善,接受外语的内在阻力越小。
当孩子对中文的认知并不完善时,更容易接受其他语言的刺激和输入,而当孩子有了相对完善成熟的母语认知时,会抗拒其他语言的输入,那么接受其他语言的阻力会越来越大。最要不得的是有了中英互译意识时,学英语的效果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