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常见误区
发布时间:2021-06-22 幼儿学习故事 常见幼儿故事 幼儿学习1.都学了三个月了,咋英语还是这么烂。
(英语学习应该以年为单位,希望通过几个月
就有明显效果不可能的,学英语没有捷径)
2.英语学习是慢功夫,所以需要花十几年的时间。
(家长们过去学习时间跨度长,但是时间花的总量未必多,受到多门课的夹击,英语所分配时间并不多,如果小学期间利用整块时间强攻,会缩短整个英语学习周期的时间投入,目前好的小学都安排每周6节课以上时间,但是小学毕业基本可以达到中考水平)
3.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学好,在家复习好麻烦。
(我一直认为英语不算是知识,只能算技能,没有课下的练习,仅仅靠上课是没有用的。就好像我们永远在课堂上无法通过理论学会骑自行车,必须实践,必须朗读。)
4.只要口语好,就是英语好,通过各种考试就没有问题。
(口语好坏测评,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孩子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进行学习,都要求通过定量的书面考试,需要有很高的阅读能力,很大的单词量和语法知识,口语好,未必可以顺利通过书面考试,如果连基本考试都搞不定,何谈英语好呢?)
5.学英语,背单词,背文章方法过时了。过去方法老土,现在方法好,不用学那么长时间。
(很多人学英语始终不愿意下功夫,避重就轻,记忆在学习当中起到核心作用,没有记忆根本谈不上学习英语)
6.外国老师水平高一些,只要跟着老外学,就能学好英语。
(老外并不对中国孩子的中考和高考负责,如果不讲单词,不讲语法,不讲阅读,不讲背诵,怎么考试呢?如果真有效果,国内几个知名外国语大学为啥主要课都需要中国老师带课?)
7.学英语越早越好。
(幼儿阶段始终把母语放在首位,母语不行的人英语不可能好,其他科目也不可能好,不能本末倒置。)
8.孩子学过的东西怎么老是忘呢?肯定是没用功,或者老师方法有问题。
(学过的东西经常忘记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经过几遍的学习和使用是不可能掌握的,学英语就是和遗忘作斗争)
9.一对一的教育肯定比一对多好。
(一般英语学习都采取小班制,有一定的人数,才有学习气氛,才能互相对比,互相督促,靠个人毅力来克服困难非常难。)
10.过去家长的口语不行,现在孩子口语一定要提高,说比听,读,写都重要。
(听,说,读,写,都非常重要,中国人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过去重阅读,现在重口语,只考虑口语,更高阶段的学习是要吃亏的)
11.这个学生或者老师学了这么多年了,还有不认识的单词和发音错误的情况,不能理解。
(英语单词有几十万,没有人可以全部都认识,发音规则很复杂,也不可能全都读对。中国几千字,大家都认不全,可以横向对比)
12.孩子一开始学英语就要高标准,就一定要学纯美音或者纯英音。
(不管是纯英音还是纯美音,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模仿,作为初学者,先按照国际音标把音发清楚,有兴趣的可以慢慢调整。有时候目标定的太高,执行起来困难太大,孩子坚持不了。)
13.给零基础的孩子反复听英语磨耳朵,肯定有效果。
(盲听没有任何效果,必须先教会所听的内容,再听才有效果。)
14.我们家孩子记忆力不行,不适合学英语。
(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家长,是不适合学习英语,还是不适合学习文化课?其实多数孩子不是记忆力的问题,是专注度的问题,没有专注度,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各个文化课都很难)
15.过去学音标是笨办法,现在流行自然拼读法
(自然拼读起源于英语为母语的幼儿阶段(3-6岁)教育,国外孩子4岁就有5000认读单词量了,而中国孩子开始时学时,听和认的单词量都是0, 所以学习效果打了很多折扣,中国孩子借鉴这个方法没有问题,但是只能借鉴,根本上要学音标,学了音标孩子才能有能力主动学习,而不是完全依靠老师领读)
很多数人都会觉得,英语学不好是因为过去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不行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时间投入有限,功夫没下到。
虽然拖拖拉拉学了十几年,实际上有效的时间投入并不多,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听,大量的看,大量的朗读,大量背诵,其实多数人都做不到,既有现实的学习科目太多,时间分配不够的原因,也有人性追求安逸的原因。
所以英语学习在智商上没有门槛,但是在时间投入和毅力上门槛很高。
科学的规划学习时间,坚定不移的执行目标,才是学好的根本原因,否则再好的老师,再好的教材,再好的环境都没用。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儿童英语学习的五大误区
儿童英语学习一直是家庭教育中让家长们很头疼的一件事情。我们知道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存在了很多问题,尤其最严重的就是哑巴英语,但又苦于找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那么什么才是儿童英语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我们的双语专家总结了儿童英语学习的五个误区,希望给大家一个参考:
1、强调刻苦的死记硬背
刻苦是一种美德,但是学习必须要掌握方法才可以,学习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而中国孩子的英语学习却被逼迫死记硬背单词,家长和老师一直执着于让孩子背下单词语法。
2、过于强调基础学习
语言的学习从基础学习是一个误区,ABC的写法、音标,不应该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
想想我们学习母语时,并没有接触所谓的基础和拼音,而是听父母和周围的人说话,然后一遍一遍模仿,过于强调基础会让孩子失去对说英语的信心,从而变成哑巴。
3、颠倒英语学习顺序
听说读写才是英语学习的正确顺序。目前中国学校的英语教育都以读、写为主。但是对听和说关注很弱,孩子的口语能力很差。
4、先练后说
不要觉得英语完全练习好了才能和外国人交流,语言的作用就是用来交流的,要在交流当中学习,学习当中交流。
5、缺乏对语言环境的创造
学好一种语言,很重要的是环境和应用,但中国在这方面是很缺乏的,很少有实际应用的机会,造成了大量的哑巴英语的出现。
家长在孩子的英语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五个误区,除此之外,在生活中父母也是要多用英语和孩子交流。
孩子入园后常见的三个误区
选择到合适的幼儿园只是入园的良好开始,宝宝入园后爸爸妈妈们也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宝宝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哦!误区一:宝宝哭家长跟着焦虑宝宝入园时哭闹,许多家长也表现出焦虑的情绪,甚至一起哭,这样会让宝宝更紧张,越发不想上幼儿园。正确的做法:将宝宝送到幼儿园后,要微笑着与宝宝再见,然后立即离开。宝宝最开始入园,哭闹是正常现象,家长适当安慰后就可以走了,要相信老师有能力把宝宝哄好。误区二:宝宝入园家长躲在墙角看有些家长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宝宝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或中途来看。如果被宝宝发现,只会强化哭闹行为,导致宝宝平静后又开始哭起来。正确的做法:面对宝宝的哭闹,家长们要做的就是不间断地送宝宝去幼儿园,上三天歇两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会使宝宝产生依赖心理,习惯用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误区三:问宝宝在幼儿园有没有哭鼻子在与宝宝讨论幼儿园生活时,很多家长都会问宝宝有没有哭鼻子?是不是想妈妈了?独自去幼儿园,已经让宝宝觉得受了很大委屈,家长稍加强化,就会让宝宝伤心备至,更加对幼儿园产生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对于初入园的宝宝,爸爸妈妈们要多与老师联系沟通,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行为和表现,以便回家后能与宝宝畅谈他们的幼儿园生活,密切观察宝宝身体与情绪上的变化,及时给宝宝心理安慰。要选择正面的话题,可以问宝宝在幼儿园有哪些高兴的事?今天做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引导宝宝发现幼儿园的乐趣。如果宝宝不愿意说幼儿园的事,也不要勉强他,在他愿意说的时候,会主动表达。
少儿英语口语学习的三大误区!
现阶段,孩子接触英语的时间不断提前,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未来发展的路上有更多选择。虽然,少儿英语口语的学习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但是,也要注意避免这些误区。,一直致力于为孩子提供一个全英文的学习环境,在少儿英语口语学习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未来我们将持续更新少儿英语口语方面的内容,敬请关注!
误区一:孩子越早学越好
现在的家长普遍都是这样的想法,觉得孩子现在是“一张白纸”,容易塑造也容易接受新知识。虽然这么说也没什么错 ,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它要求教学的老师一定要具备过硬英语技能,特别是标准的语音语调,并接受过儿童教学培训。
大量的研究表明少儿学英语的真正优势在于能够培养出更好的语音(母语似的口音)和听力。这与儿童的模仿能力强有直接的关系。
误区二:孩子小,不要学太难的单词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尚且接受不了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如果这么想的话则是低估了儿童巨大的语言学习潜力。如果老师教的东西都很简单,那么孩子也只能学到简单的东西,比如数字、颜色、儿歌等。
对于复杂的语言或稍长的句子,家长们通常会觉得对孩子有一定的难度,而不去引导他们学习,最终就真的导致孩子学不会了,而原因并非孩子真的没能力学会。其实,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往往比大人想象的要强很多。
误区三:一定要外教教学
外教最大的优势在于他的母语性,原汁原味。而最大的劣势也在于他的母语性,因为自然天成,所以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困难在哪里,也不了解中国儿童的心理。有的外教本身英语就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孩子模仿后,就很难再去改正这个口音了。
研究已表明儿童阶段具有强大的语音可塑性的情况下,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充分利用这个最佳时期,尽量让孩子接触和学到地道标准的语音语调。所以选择一个有优质师资队伍的机构的非常重要。
少儿英语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英语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一方面孩子未来参与国际交流的可能性大,另一方面英语作为学校里的一门重要课程,这使得上海的家长格外注重孩子的英语学习,不少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英语学习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及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我却发现少儿英语学习中,特别是少儿培训机构中的少儿英语学习存在重大误区。结合多年来我自己的英语学习及教学,特别是在教自己的孩子英语中的经验,在这里我想谈谈几点误区及对策,希望能对学习英语的少儿及家长有所启发和帮助。
第一点,关于少儿英语学习的开始时间问题。至于学习外语的开始时间什么时候最好这是没有定论的,孩子刚出生就予以英汉双语教育的成功案例有,十几岁才开始学英语的成功者也很多。而我的建议是只要有条件,两三岁就可以开始了,但是我指的并不是去上辅导班坐在教室里学,而是开始给孩子予以英语上的熏陶,以培养兴趣为主,比如听听英文儿歌,看看比较简单的英文绘本或动画片等,循序而渐进。
第二点,关于英语学习的内容顺序问题。学习英语应该跟学习汉语一样。其顺序应该是:第一阶段:听的阶段,就是进行大量的语言听力输入,最好是家长或老师跟孩子说英语、读英语绘本、看英文动画片等,不要着急更不能强迫孩子说英语。我自己教儿子英语已经三年了,到现在我都没有要求孩子跟我说英语,主要还是在听,当然听多了,他也会自主的说一些英语。就像学习母语一样,想想一个孩子在会说话之前,家长给他/她进行了多么大量的语言输入啊,而且我们也没有强迫过孩子说话,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为什么英语不这样呢?反而急功近利?第二阶段:进行了大量语言输入后,孩子可以掌握很多听力词汇了,就是他能听懂的词汇,当然这些词汇他也很可能会说,这时可以适当的检验他的“会说的”单词,也就是掌握了“听说”词汇,比如,我的儿子现在6岁,我估计他的听说词汇大概有1500了。然后进入第三阶段:认单词。也就是说孩子先掌握了大量的“听说词汇”再认识单词。不可以从一开始学英语就是认单词,甚至拼写单词。(我儿子到现在还不会拼写单词)。其实孩子掌握了“听说词汇”,再去认单词就很快了。当然在认单词前要先学习26个英文字母,这样孩子认单词就会比较快一点。但是我认为这也不是绝对的,大家可以想象你是否可以在学习汉字的笔画或偏旁部首之前就可以认汉字?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英语也一样,理论上讲,孩子可以不认识字母就能认识单词,当然由于英文母就26个,也不难,先认认也是很有帮助的。第四阶段:拼写单词。这个阶段当然需要孩子26个字母都会写了,而且我认为现在社会培训机构流行的自然拼读应该在这个阶段期间进行。总之,我认为这四个阶段的顺序还是要遵守的,否则会事倍功半。
大部分的家长自己教孩子英语也好、上培训班也好,都是上面四个阶段同时进行的,这其实大大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不仅费时低效,而且可能长久以后会挫伤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按照我在第二点中讲的四个阶段的顺序学习英语,孩子不会感到很累,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
第三点,其实孩子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家长或培训机构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培训机构收了家长的钱,就一定要拿出一些让家长看得见的成果,以保证你能继续报后续课程,反而如果按照我上面说的四个阶段的第一阶段,是无法也是不能检测的,所以培训机构基本都是四个阶段同时进行,让孩子刚开始学英语就学着认单词、写单词,做作业等,这样会搞得孩子很忙很累,而且成效很低。当然由于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学一点是一点,学了肯定就比没学的知道的多,这也就是培训机构想让家长看到的结果,但是这个代价太大。
第四点,关于语言环境问题。语言学习当然需要环境,但是这并不是说在中国就不能学好英语,这不是理由。没有英语的大环境,我们可以创造小环境。如在家里,如果家长会英语可以跟孩子进行简单对话,再说现在网络资源这么丰富,都可以纳入到英语学习环境的概念中来。顺便说一下发音问题,有个家长其实会英语,也是大学毕业,有的甚至硕士博士毕业,怕影响孩子发音,不敢自己教孩子,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发音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这样想吧,外地来上海的,特别是农村来的家长,你小时候的汉语发音如何,标准吗?对你现在说普通话影响到了无法交流的地步了吗?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做主持人播音员。如果家长自己会英语,却因为担心自己的发音不好而影响孩子的发音,从而不敢去创造家庭的英语学习环境,这是因小失大啊。而且也不要迷信外教,有些外教教的真的不一定比中国的老师好,如果这个外教不是来自英语国家,他的发音有可能也是不标准的。
第五点,关于语法。基础语法包括主谓一致、单复数、各类时态语态等,这也是孩子学英语的作业内容。其实,我的建议是不要学语法。这样想想吧,你的汉语语法怎么样?学过多少?而你的汉语水平又如何呢?现在我学校里教的新疆班的维族学生,他们的汉语水平已经很高了,我问他们的汉语语法如何,或者看过什么汉语语法书没有?他们说没有看过,也没有学过。那么不学语法,怎么办呢?应该直接进行听说对话、阅读英文绘本,进行整个句子的输入。比如How are you?表示你好,记住就行,根本没有再跟孩子强调一下这里由于主谓一致原则只能用are不能用is。一切所谓的语法规则,在进行大量语言输入之后,孩子会自己总结出来的。反而,背过一些语法条条杠杠根本是不管用的,纯粹浪费时间。
第六点,举个我自己教孩子的例子吧。我儿子喜欢看书,所以学习英语我就以英文绘本为突破口,当然是由易到难。看英文绘本已经有两年多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做了这么一件事:就是看了100本英文绘本,每本看10遍,当然他不认识英文单词,是我给他读。结果就是先在这100本英语书的配套纯英文音频他自己完全可以听懂,而且听的津津有味。另外我们继续读的英文绘本中有很多句子他第一次听到,根本不需要我解释就能听懂了,也就是他已经存储了大量的单词和句子了。我从来没给他讲过任何语法规则。
第七点,英语是一种语言,不是一门功课。也就是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包括口头和书面。比如学习了英语,你可以读英文原版的书籍,可以看英文网站,英文视频、电视剧、电影等,而不需要依赖于翻译。所以,学习英语不应该以考试为目标,我总是跟学生说,四六级考试不是目标,这应该是在学好英语的过程中顺便做了的事。如果真能按照英语学习的规律学习,通过日积月累,什么考试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总之,就是要克服功利思想。
第八点,关于兴趣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本来在语言学习上是没有兴趣一说的。比如,没有听说谁对学习汉语不感兴趣或者感兴趣。当然有人对语文感兴趣或不感兴趣(学习语文其实是在研究汉语而不是学习汉语,所以我们也不要研究英语而是学习英语)。所以不要老是把兴趣挂在嘴边。比如说孩子对英语不感兴趣这样的话,其实是谬论,孩子不感兴趣的是研究英语而不是学习英语。正确的观点应该是,只要决定了要学习英语这种语言,就应该尽量创造环境学习,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就是听说读写都要大量的进行,日积月累,终会成功的。
以上八点也是我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成逻辑体系,但是零零散散的观点也代表了我对英语学习的看法,本质上讲不仅仅少儿英语学习这样,青少年、成年甚至老年学习英语都是这样的。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