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两个特殊孩子教育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8 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 幼儿园游戏案例分析幼儿园经常有特别的孩子,我谈两个特殊个案的教育情况:一个是早期有过脑缺氧病史的孩子,一个是有着自闭症倾向的孩子。说说我观察到的现象和采取的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幼儿园经常有特别的孩子,我谈两个特殊个案的教育情况:一个是早期有过脑缺氧病史的孩子,一个是有着自闭症倾向的孩子。说说我观察到的现象和采取的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例:刘xx,男孩,4周岁,出生时因脑缺氧曾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此前,没上过幼儿园,一直由奶奶看护。动作协调性不太好,眼睛略显呆滞,间或有少量口水流到嘴角。初次送到幼儿园,并没有哭闹。与小朋友交往时语言表达极少,别人玩的时候他喜欢凑过去旁观。活动课时不能安静跟小朋友一起活动,不能倾听老师的指导语,交流起来有些困难。据孩子父亲反映,孩子特别钟爱玩球,有时也会看一些图画本、动画片。
这个孩子在幼儿园时,有时受到其他孩子的歧视,我批评教育那些孩子,情况才有所好转。他上课坐不住,始终跟着我,我有充分的时间和他玩。我翻看一本幼儿画书,他主动凑上来看,我觉得这是交流的好机会。我和他谈起他的奶奶,原来他很愿意和我说的。有了这次经历,我就开始工作了。首先我同他玩踢球、踢塑料圈,他高兴的眉开眼笑。从那以后,我们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关系。我开始提醒孩子们玩的时候也把他拉上,作业活动时给他机会表现一下,这样他的交往和言语方面开始突飞猛进。孩子的父亲很是激动,在外面逢人就说老师教会了孩子说话。
第二例:刘xx,女孩,4周岁,据父母讲孩子诊断为自闭症,我们姑且称之为有自闭倾向。她见到老师、小朋友不打招呼,即使在家长提醒后问好或说再见也并不看老师。该幼儿喜欢玩某样东西,就会反复操作,持续3、4个小时也不厌烦(可能时间允许的话还要长)。喜欢爬到窗台上看风景(我害怕极了)。每逢幼儿园离园时间,乘老师不小心出了教室门就往外跑。喜欢玩蹦蹦床、飞机,跳多长时间都不累,在飞机上成站立姿势任由飞机旋转,一点也不晕,怀疑前庭迟钝。喜欢吃的东西,别的东西被人拿走不在乎,吃的东西不行。脾气有点儿躁,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对着镜子发脾气。但她对音乐歌曲敏感,喜欢唱《想唱就唱》。学歌曲时,常常是班里的孩子还在学唱,她已经先学会了。她记住的东西,即使是20种不同的蔬菜名称,也会按照原来的顺序背给你听。
这个姑娘是比较特殊的,我首次接触,感觉很棘手。我上网查询,没有什么有效方法;咨询专家,专家告诉我要有长久的耐心。没有办法,我就只能观察。我发现有个别幼儿去骚扰她,抱一下推一下的,她居然正眼看着他们跟他们说些简单的话。我就没有制止,跟上个案例一样,也是发动一些孩子跟她玩。后来的情况很好的,时间不长她就能和4、5个小女孩玩了,而且成了经常性的玩伴。我给她表演唱歌的机会,她也能做的大有进步。但是又过了一段时间,出现反复了。几个小伙伴失去了对她的新鲜感,而她的进步相对于别人又太慢。她开始回到原来那种独来独往的状态中去了。但她喜欢户外活动,我延长活动
>时间,多提供给她与伙伴交流的机会,以后的情况有所好转。
这两个案例都提示我们,师幼之间的信任是第一位的,伙伴关系是孩子发展的最佳环境。特殊的孩子应该到同伴或者年龄小一点的群体中去互动交往,师长根据孩子特点给予一定的帮助,孩子就能在各自的水平上有所进步。但往往是孩子初来乍到时,我们关心的多,等到熟识起来之后,因工作量太大,大家在师生交流、深入观察分析方面就慢慢放松了。看来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考虑如何把教师从繁复的无益劳动中解放出来,发挥一个教育者的最佳的效能。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特殊孩子特殊照顾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象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同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现在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特别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如果老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老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老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因此,伟伟终于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玩”。老师应该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应该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集体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老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知道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知道互相帮助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教育随笔:关注每一位特殊幼儿
教育随笔:关注每一位特殊幼儿
xxx相对于同龄幼儿来说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经常抢小朋友玩具,站队推人,做操到处乱跑,欺负同伴,常搞破坏等等。每天告状的幼儿不断。尽管他爸爸妈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但没有什么效果。通过家访了解到:xxx从小因爸爸妈妈忙于工作,由爷爷奶奶管教。两位老人对孙子宠爱有加,逐渐使孩子养成了“惟我独尊”的性格。
事件1:小朋友在准备入厕,男孩子有序的站在小便池前排起队,xxx却紧紧地挨着前面的x,x转过头对xxx说:“你往后面站一点行吗?”xxx没理他,仍然贴在x身上,x上完厕所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他,他猛地从背后紧紧地勒住x的脖子,我立刻制止了他的行为。
事件2:区域活动时,xx在建构区搭建房子,因为xxx的到来,xxx不愿让xxx一起搭建房子,所以背过xxx让他走开。谁知,xxx一脚踢翻了xx的房子,xx情急之下和xxx打了起来。
经过这两起事件分析,这些行为表现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决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以免伤害他。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同伴间的相处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点。他的一些行为使他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太协调。我想,对待这样的幼儿,需要足够的耐心,并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他的需要,与他建立起信任关系,我尽量在同伴面前保护他的自尊心,挖掘他的“闪光点”。让同伴真正亲近他、接纳他。
幼教随笔:对特殊孩子的要多一些关爱
有一次王泓悄悄地走到我身边趴在我耳朵上说:“老师,我跟你说个事情,我妈妈不要我了.”当时我懵了,没有再问下去,只是感觉眼睛有些湿润。
王泓小朋友是我们班一个很特殊的孩子,他从小因为腿脚不好,动了两次手术还没有痊愈,以至于留下了后遗症,现在走路很慢,而且上楼梯自己不能正常的行走,行动很吃力。我对这个孩子很留意,对于他充满了很多的关爱,什么事情我都会提前考虑到他,有的时候我会让全班的小朋友都来帮助他。在有些事情上他根本就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的帮助才可以做好。比如:尿尿的时候会尿湿了裤子,上下楼梯上下床要有人扶……每次看到他蹒跚的脚步,我都会在心里想,如果它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样,那该多好!
有一次王泓悄悄地走到我身边趴在我耳朵上说:“老师,我跟你说个事情,我妈妈不要我了.”当时我懵了,没有再问下去,只是感觉眼睛有些湿润。
我并不知道别人看到这样的孩子会对他报以何种态度,但是我想对天下的人们说:“对他们好一点,多一点关爱之心,虽然他们的身体上有所残缺,但是他们的内心也跟正常的孩子们一样,他们渴望的是关爱和尊重。善良的人们,摘下你们的有色眼镜给这些孩子们多一点的爱吧!
教育随笔:做个好孩子
教育随笔:做个好孩子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里都有几位顽皮、淘气的孩子。我们班里有一名男孩叫小石头,他老是欺负别人,不管别人有没有惹他,他都要去欺负人家,因此,每天到老师这里来告状的孩子不下七、八位。
一次,分区活动涂画时,他拿水彩笔在别人的书上乱画。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告状,我走过去刚想批评他,只见他正蹲在地上给小朋友捡水彩笔。我连忙用赞扬的口气说:“这才像个乖孩子,好孩子要多做好事,团结小朋友,不能欺负小朋友
接着,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说:“今天,老师要表扬小石头小朋友,他主动帮小朋友们捡画笔······我的语音未落,一个孩子就说:“小石头打人”,这下可不得了了,就像拥了马蜂窝,老师他故意用脚伴我,老师他拿我的彩笔了······他不好意思的环顾四周。
我亲切的对他说:“伸出你的双手,然后又对全班小朋友说:”以前这双小手欺负过很多小朋友,但是今天他用这双小手做了一件好事。帮小朋友捡起了彩笔。从今往后,如果他做了错事,老师要批评他,帮他改正,他做了好事,老师就该表扬他。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小石头小朋友有了明显的变化:他时常为小朋友搬椅子、捡玩具和小朋友的关系亲近多了,告他状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看到他的进步,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教育随笔:想当奥特曼的孩子
每一次进行区角活动,孩子们都很喜欢搭建区。今天,进入搭建区的孩子又有七八个,都是几个聪明又好玩的孩子,想象力特别的丰富,动手能力都很不错。
“老师,博博把我搭的飞机给毁了。”乐乐第一个来向我告状。说完,又迫不及待去玩了。“老师,博博把我的房子给踢倒了。”第二个来告状的是小峰。平时小锋也不太喜欢向老师告状,今天看来他是忍无可忍了。我望了过去,博博机灵地往旁边挪了挪,自个而玩了。“老师,你快过来啊!”政政的嗓门大,一下子把我就喊到了搭建区。“又怎么了?”我来到那,看到一地的搭建玩具,散落在衣帽间的角角落落。孩子们都几乎扑过来向我告状,语气中带着气愤和不满,还隐藏着一丝的不舍。口齿伶俐的峥峥向我诉说了事情的原由:几个孩子在一起搭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跨海大桥,正为自己的佳作感到骄傲时,顽皮的冬冬一下子从厕所冲出来,一脚就把他们的作品给毁了。博博特皮,老师捣蛋,其他小朋友都不愿和他在搭建区一起玩。我看了看他,他自言自语:“什么桥,你们搭搭搭,我踢一脚就没了。”我问孩子们,博博刚才和你们一起搭了吗?没有!“那让他也参与进来,和你们一起搭啊。”我鼓励孩子们让他也一起玩。“我才不玩呢。我不想搭。”博博是个倔脾气,说不玩就不玩。看来他对搭不感兴趣,对踢倒是挺感兴趣的。在我和博博说话间,其他孩子又开始了他们的工程设计了。看着博博,我突然想到他特别爱看奥特曼,就说:“今天你当奥特曼,保卫跨海大桥,这个责任很重大,你要负责哦。”“好。”显然,他对我给予的这个任务很感兴趣,腰背挺直站在旁边,摆出一副奥特曼的神气样。区角活动进行到最后,孩子们的跨海大桥还依然无损,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都洋洋得意,包括博博,我表扬:“今天博博的任务真大,保卫了跨海大桥。”大家一起拍起了手。
鼓励孩子给孩子提供一个机会锻炼及表现自己,向自己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
教育随笔: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
注意:
晚饭后,小朋友们进入了今天的饭后阅读时间,每一个小朋友都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孙偲茹小朋友和王子硕小朋友坐在一起都在看有迷宫图案的图书,孙偲茹小朋友一边看书,一边用手寻找丢失的图案,王子硕小朋友则在旁边认认真真地也在寻找。这时,旁边的杨迦舒小朋友把头伸了过来:“我能跟你交换吗?我的这本书看完了。”王子硕小朋友头也没抬地说:“不行,我还没有看完。”杨迦舒小朋友把头又往前凑了一些,“我来帮你找吧!”说着,就开始认真地进行寻找了。
识别:
通过观察幼儿一系列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
1.全班小朋友对于饭后阅读的生活习惯都很熟悉并接受认可,在自己进行完进餐活动后,能够按照日常的一日活动流程组织和安排自己的行为
2.孙偲茹小朋友在自己进行阅读的时候非常专注,能够自己边进行阅读边寻找书内的内容,可见她在学习的时候有着专注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3.杨迦舒小朋友是一个特别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小朋友,在今天的阅读活动中,她还是想要与旁边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沟通,并完成自己想要换书的目的。
4.杨迦舒小朋友在孙思如小朋友拒绝了自己的请求后并没有灰心而是继续寻求别的方式完成自己想要换书的目的。
回应:
针对幼儿的一系列行为,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也可以做出回应如下:
1.继续在全班坚持饭后阅读及区域时间阅读的习惯,帮助幼儿更加强化阅读在自己的一日活动中所占到的重要比重。
2.进行分享,鼓励幼儿进行图书故事分享的活动,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
3.鼓励家长和幼儿多多进行亲子阅读活动,促进家长和幼儿的沟通交流,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阅读活动的规则讲解如何进行交换图书,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活动。
特殊孩子特殊照顾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象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同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现在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特别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如果老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老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老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因此,伟伟终于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玩”。老师应该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应该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集体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老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知道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知道互相帮助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教育随笔:欣赏每个孩子
教育随笔:欣赏每个孩子
浩浩是我班的一个小男孩,他懂事,认真,从不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由于不小心把胳膊弄断了上学期一直没来上学,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想他。
浩浩很老实,也很少说话,是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有时老师也很少注意到他,可有一次,因为他的听话,老师让他当了小老师,没想到就是这不经意的一句“浩浩小朋友当小老鼠,替老师照看小朋友”,让孩子高兴了一整天,甚至回到家还高兴的给姥姥奶奶打电话说自己当班长了,妈妈更是乐的合不拢嘴,孩子这么高兴,妈妈真的很欣慰。看的出来,每个孩子都需要教师的欣赏,即使是一名并不是很出色的孩子。
那天放学送孩子,浩浩的妈妈拉着我的手说:“浩浩说老师用的抹布很小,擦桌子时很费力,很费时,我给老师带去一块,所以非得从家里带块抹布来,今早上看你忙着接孩子,也没来得及和您说声,他说他把抹布放到桌子上了,没好意思跟你说。”我听了真的很感动:多细心,多纯真的孩子啊。回到教室,翻开他的橱子看了看,果然有一块大大的抹布在里面,拿到手里,心里竟然有种沉甸甸的感觉。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每个孩子都要我们的“特殊照顾”,需要我们的欣赏。
我们不经意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扬的话语,都能使孩子的心灵变得温暖,甚至是能使孩子改变自己。所以,作为一名幼教老师,千万别吝啬你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努力让我们身边的小天使们都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