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婴儿的重要营养
发布时间:2021-08-21 幼儿园的游戏的重要性 儿童营养美食 婴儿早期教育导读:乳儿的“皮肤饥饿”和对母亲的渴望是很强烈的。父母或其他抚育者都应尽量满足孩子对母爱的需要。如刚出生的新生儿不宜捆绑起来单独放在小床里,最好能赤身裸体靠近母亲的胸膛,让新生儿与母亲肌肤接触,而且能听到母亲的心跳声。
第三大营养--母爱,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对母爱的需要称为“皮肤饥饿”,必须以抚摸、拥抱和亲昵来满足。儿童从初生到3岁是生命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母亲的爱抚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如果从出生至3岁被剥夺了母爱,其生理、智力及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均极迟缓,甚至发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病理变化。有人研究发现孤儿院婴儿死亡率较高。即使活下来也大都啼哭、冷漠、退缩、笨拙和缺乏活力。两岁儿童的智商才相当于正常十个月的儿童,这是因为孤儿院的婴儿长时间地卧在小床里,孤孤单单,没人理睬,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只有在换尿布或喂食时才离开小床一会儿,犹如被囚禁的犯人。托儿所的婴儿生理照顾并不比孤儿院的孩子好,但他们有母爱的爱抚,所以没有那些症状。
乳儿的“皮肤饥饿”和对母亲的渴望是很强烈的。父母或其他抚育者都应尽量满足孩子对母爱的需要。如刚出生的新生儿不宜捆绑起来单独放在小床里,最好能赤身裸体靠近母亲的胸膛,让新生儿与母亲肌肤接触,而且能听到母亲的心跳声。又如母乳喂养不仅能满足生理需要,而且还能让孩子饱尝母爱。哺乳的方式与哺乳者情绪状态对乳儿身心都有很大影响,如果母亲把喂奶当任务,奶着孩子,干别的事,孩子在情感上就得不到满足,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培养婴儿的是非观
研究表明,两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喜欢看人的面容。据观察,即使宝宝在生理上困倦或饥饿时,看见熟悉的面容也会微笑、手足挥动。这说明宝宝不仅有生理需要而且也有社会性需要。但有的妈妈忽视了宝宝这种最初的反应,只是一味满足他生理需求,对宝宝的无理取闹也无条件地迁就忍让,长此以往,宝宝便养成了不正确的是非观以及许多不良习惯,而这些问题会影响宝宝一生。因此,爸爸妈妈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是非标准
在宝宝饮食、排便、睡眠、卫生、礼貌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制度,严格执行并取得全家人的共识与行动的一致。如果宝宝拒不执行“规章制度”,甚至以哭闹进行顽强“抵抗”,此时,无论谁都不要理会他,慢慢宝宝就知道了自己做得不对。但是,宝宝还不会说话,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只会用哭表示自己的感觉。因此,父母要学会判断宝宝哭的真正原因,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评判宝宝的行为
利用表情动作、简单的语言对宝宝的行为加以肯定或否定。半岁以后的宝宝,逐渐对成人用表情和语言表示的称赞和责备有所反应。如果宝宝表现出色,父母可以试着温柔地抚摸宝宝,奖励他最喜爱吃的或玩的东西,以此不断鼓励强化宝宝正确简单的是非观。当宝宝表现差时,可以置之不理,或佯装怒容。值得注意的是:评价宝宝的行为一定要客观,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情去判别宝宝的是与非。
·丰富宝宝的生活
只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给宝宝更多的锻炼机会。宝宝几个月时,可以用音乐、玩具等逗引;稍大一些,可以带宝宝多外出活动,与成人或小伙伴交往,教宝宝正确的礼貌行为。如用动作表示“你好”、“再见”等;教小伙伴不抢玩具;到公园不攀折花木等。在宝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也为他建立良好的人生是非观打下坚实基础。
玩具对婴儿的重要性
1、响环: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一手握着“响环”玩,他们开始尝试触觉、感觉、视觉或味觉的作用。用手摸摸,体会手上感觉如何,用眼睛看看玩具的各种色彩,用口尝尝玩具的味道。
2、球:6个月大的婴儿对能动的一切都感兴趣,能滚的彩色球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用手一推球就会向前滚,婴儿还会爬着追逐小球,如果妈妈能陪着他们一起玩那就更妙了。
3、积木:8个月大的婴儿已有了不少的发现,他们已认识玩具、家具等多种用具,他们了解到有些物件是软绵绵的,有些是硬邦邦的,有些有棱有角,有些是圆滚滚的。面对积木,婴儿会开始运用两只手,他们知道两块积木相碰会发出响声,一个叠在另一个上面就会比单独一块积木高,而且还可以用积木叠成多种不同的形状。
4、复台形状盒:这是用来训练小孩观察物品形状的玩具,通过这种玩具,孩子可以认识一种形状的开口只容许同一形状的物品通过。通过玩具让孩子了解生活用品各种不同的形状,而这类玩具对18个月大小的婴幼儿较合适。
5、玩沙:所有的幼儿都爱玩沙、玩水,而18个月以后的幼儿已经懂得不能随便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时就可以让他们玩沙了。提供各种小工具,如小铲、小耙、小桶等,让孩子发挥创造能力,把沙堆砌成各种形状。
6、娃娃:两岁大的幼儿已经开始有个性表现了,这时他们已能表达自己的喜爱和厌恶。到了此时,他们就需要一个娃娃玩具。如果有了娃娃玩具,特别是女孩子她们就可以像妈妈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娃娃了,为娃娃洗脸、穿衣、喂食,赞扬或责备娃娃了。
7、叠杯:对一个两岁大的幼儿来说,叠杯玩具是最变幻无穷的游戏,既可叠成高塔,又可缩成一只单杯,还可把小积木或其他小东西藏在叠杯内再寻找一番。通过这类游戏,孩子们能够知道有些东西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却是实际存在的。
8、图画书:两岁大的幼儿已经通过眼、口、手认识了不少物品,如果能在图画书中找到自己认识的物品,那该是多大的乐趣呵!当然,父母还可以通过图画书教导孩子认识更多的事物。这类画当然是线条简单,色彩鲜明,一眼就能认出是什么来。
9、玩具车:到了两岁末,幼儿已能基本控制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可以驾驶“小车”了,可以开快,开慢,也可以骑“大马”了。如果“小车”还能载上他们自己的一些小玩具,而自己又能充当运输司机,那可真是其乐无穷了。
10、拉着走的动物玩具:幼儿拉着会走动的“动物”会让他们着迷,他们慢慢会理解这一根绳子原来还有这样的牵动力量,这比那些用干电池的电动玩具车还更有启智作用。
婴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婴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不但是一种沟通工具,而且是人们心智能力的重要体现。这种心智技能包括语言的思辨能力,概念的表达与语言随环境的应变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强调沟通与交流的社会,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表达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好口才被认为在竞争中占有了很大优势。产生的新的思想和观点,就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语言来得到他人的认可;自己的能力与素质,还是需要用适当的语言让他人了解。同样的一个素材,有人可以表达地清晰简洁,有人却词不达意,这就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从婴儿时代就开始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扩大,明显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直接决定了人们不同的发展机遇和社会层次,甚至说影响人一生的命运也不为过。
促进婴儿语言能力发育的方法
1.复述家长的话和故事
这是最简单常用的方法,几乎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父母先说一句简短的话。让宝宝跟着重复,反复进行。句子长度由短逐步变长。
给宝宝说故事,也可以用类似手段。先说个简短的故事,让宝宝复述,哪怕不准确、不完整也没有关系。父母可以加强引导,让宝宝一次次练习这个故事,他会说的越来越完整和准确的。
2.看图说话
这个也常用,主要激发宝宝的想象能力,开拓其思维。先让宝宝看图,边看边讲解,再让宝宝复述。宝宝如果一开始不能复述完整的故事,可以鼓励他们大胆讲,或先一张图一张图地讲,然后一点一点把这些内容联结起来,宝宝在这样的引导下,会讲的越来越完整和准确。
3.儿歌与诗歌
儿歌与诗歌都比较压韵,朗朗上口,即使一时不能理解,也会被它韵律吸引而跟着读,随后熟读成诵。该方法既可以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又为宝宝进行了祖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启蒙教育,一举两得。
4.认识玩具和日常生活用品
对周围环境,宝宝总是有天然的好奇,父母可以利用这种好奇来帮助宝宝认识他的生活环境。一般是从认识玩具和生活用品开始,通过认识它们的名称、用途等,可以使扩充宝宝的词汇量,增加其生活常识。
提高语言能力发育的游戏
有一些简单的亲子游戏,可以帮助宝宝提高语言能力,下面做个简单地介绍。
1.脸对脸
适合阶段:0-3个月。
玩法:父母抱起宝宝,看着他(她)的小脸蛋,轻轻地、缓慢地对他说话。父母要让他看到自己口形的变化。在亲人的影响下,宝宝的嘴巴也会一张一合地动,仿佛要跟着大人说话。这时,父母继续和他交流,要做到态度温和,面容和蔼,宝宝就可能发出“哼、哈”声。
目的:激发宝宝和人交流的积极性。
2.识五官
适合阶段:4-8个月。
玩法:找一个五官俱全的玩偶,首先,教宝宝五官的名称与位置,随后,当大人说“眼睛”,宝宝就会指玩偶的眼睛。长此以往,宝宝也会准确地在父母脸上和自己脸上找到对应的五官。
目的:使宝宝将五官名词,与脸上具体的位置建立起对应的联系,并丰富其词汇。
3.看图作答
适合阶段:9-12个月。
玩法:例如:妈妈准备给宝宝说猫和老鼠的故事。需要准备一系列与该故事有关的图片。妈妈问宝宝:“哪个是猫?”宝宝用手指猫的图片。妈妈又问:“猫要抓谁啊?”宝宝又指着老鼠的图片。
目的:帮助宝宝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教会他使用身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