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治孩子写作业的“拖拖拉拉”
发布时间:2021-08-26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写作业拖拉,多数家长烦恼不已。山师附小六年级带班多年的班主任许丽萍老师建议,家长先不要盲目抱怨或责备,应找出真正原因,再对症下药。
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平均注意力时间为10分钟,15分钟后,孩子就开始坐不住了。”家长此时大多催促让孩子快点写。
对策:使用递增法。许老师建议家长观察一下,孩子写作业多长时间会出现小动作,假如是10分钟,以后孩子写作业的时间就按10分钟,到点后就让孩子玩一会儿。两个月以后,可慢慢递增,11分钟、12分钟、13分钟……
感统失调
如果孩子总是出现把b读成p,把E反着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等,就要考虑孩子是不是感觉统合能力失调。
对策:带孩子到专业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机构做专业训练。
情绪困扰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专注写作业40分钟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什么还有孩子拖拉呢?这时就要考虑情绪困扰的因素。
对策:试试递减法。如果孩子有坏情绪,可以让他吹气球来释放情绪,吹爆几个气球后,一切烦恼都没有了。然后用递减的方法换学科。如果孩子刚开始看的是语文,到20分钟左右就可以让他换成英语,每次完成作业后,可以奖给孩子喜欢的东西。
家庭氛围不和谐
如果孩子回到家,听到的是爸妈的争吵,或是见到一张没有表情的脸,孩子的情绪能好吗?
对策:家长要先管好自己的情绪。许老师提出,家长的行为和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家长不妨让孩子回到家先放松一下,玩一会儿或看看动画片,之后再写作业。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写作业拖拉要怎样治
问:为什么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总很短?
幼龄段的孩子本身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可能坐个15分钟就需要活动活动,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其实不用太担心,可以让孩子隔段时间适当活动,帮助更好地集中精神。
另外有些孩子,本身精力比较旺盛,坐不住,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在做作业前充分运动,释放能量,再回到书桌前完成自己的作业。
问:为什么明明作业不多,孩子还要做到半夜?
时间管理能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这时,身边的人就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如果家长放任不管,孩子没人督促,很容易出现作业拖沓的情况;但有些家长可能性子比较急,常常唠叨“你怎么还没写完?”,“快点做作业!”,这对孩子毫无帮助,只会让孩子产生压力甚至逆反情绪。
我的策略是,先和孩子一起看看今天的作业是什么,然后,和他达成共识,先做哪项作业再做哪项作业,每一项都会让他自己预估完成时间。一旦孩子有了这样的时间管理意识,往往会表现得更自觉一些。
问:孩子自控能力太差怎么办?
有些孩子其实主观上很想快点完成作业,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容易分心。
我的建议是:首先,书桌的桌面要保持干净整洁,不能有能够分散孩子注意力的物品。
其次,陪伴他做作业。这种陪伴并不是家长在旁边刷手机,看视频,而是花点心思陪孩子写作业,观察孩子做作业的情况,做哪些作业时他是最集中精神的,哪种类型的作业他是觉得有难度、有挑战的。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帮助他。
问:孩子本来就是慢性子,我该怎样让他高效完成作业?
有些孩子原本就是慢性子,不仅是做作业做得慢,穿衣穿鞋吃饭,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做得很慢,别的孩子需要半小时完成的事情,他1个小时才能完成。
遇到这样的孩子,爸爸妈妈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其次设定他能力范围内能够完成的目标,帮助他提高效率。
我的孩子就是个慢性子,他平时吃饭需要花半小时,如果我给他设定15分钟吃完饭的目标,他肯定是完不成的,这种“苛刻”的要求还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理解自己,明知自己做不到还要强迫自己做,产生消极情绪。
怎么治孩子作业拖拉?
开学了,家长们又开始头疼了:平时工作就够忙的,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可现在的“熊孩子”啊,就不听!就不听!就不听!一会玩手机,一会打瞌睡,1个小时的作业非要做3个多小时,弄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还不想起,这可咋办啊?
这真是许多妈妈们的心声。是啊,这些熊孩子们真够让我们心烦的,不过仔细想想,孩子们也没啥错,谁整天想学习、做作业啊,我们小时候不也想着跳皮筋、丢沙包吗?所以,家长还真得理解孩子。
“可理解他们学习咋办?不能整天不完成作业吧,班主任不得天天打电话啊!”
其实,让孩子专心写作业并不难,父母只是没找到他们的真正需求。
“孩子的真正需求不就是玩吗,什么都不做他们才开心!”
你只说对了一半,孩子的真正需求并不只是玩,他们还不想因完不成作业而受到老师批评。
也就是说,他们也想既满足了自己玩乐的需求,还能顺利完成任务,得到老师的肯定。(当然,这是绝大多数孩子的想法,不排除两种极端:一种孩子很明确自己要什么,有极强的自控力,他们成绩顶尖,效率奇高,作业很快就完成了,但是,这样的孩子只是邻居家的孩子,因为太少了,非常不希望家长总拿这样的孩子做比较,他不具普遍性;还有一种孩子完全没有获得老师和家长肯定的需求,他们只想的是玩,其余的不在乎,这样的孩子一般是家庭原因,父母很少管孩子,或者前期溺爱太多,养成了想干啥就干啥的毛病,他们的数量也不多,也不在考虑之列。)
◆ ◆ ◆
既然了解了孩子的需求,便来分析需求
分析前必须要明确主次,到底哪项需求才是孩子的主要需求呢?
“肯定是玩啊!他们最爱玩!”
不对,他们爱玩不假,但如果没有解决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个需求,他们很难开开心心的玩。据一项统计发现,大部分孩子在做作业时玩手机、游戏等的水准都只是平均水准的76%,这说明孩子在没完成作业时并不能集中精力、完全放松的去玩,他们只是在拖、在逃避!
◆ ◆ ◆
为什么会拖拉、逃避呢?
可能有三个原因:
1、不会做
遇到了难题,暂时解不开,大多数孩子就觉得烦,先玩一会吧。可家长们要说了:“他们不会问吗?”可以啊,但很有可能得到的是你的一句:“这都不会做,上课听讲了吗!”当然,您也可能不会说,只是耐心的跟他讲,但同样会在孩子脑中产生一种“这题我不会做,妈妈会不会觉得我笨”的自卑感,所以在这种痛苦来临前,他会选择逃避一会,先歇歇吧!
2、作业太多
一时半会很难做完,甚至有可能做到很晚(这里必须要替孩子说说话,老师们,少布置点作业吧!),完成作业的目标遥遥无期,令他们看不到希望,所以很容易中途用拖延的方式来逃避。
3、习惯
有一部分孩子已经形成了拖拉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在平时学习中逐步养成的,如果真摊上了这种孩子,家长请先别抱怨,先检讨一下自己,原来干啥去了,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是不是没有给他提供良好的环境,没有在他遇到难题的时候帮助他。
◆ ◆ ◆
分析完孩子的需求,便是解决需求了
1、解决玩乐需求
每天根据孩子的作业量给他制定一个完成作业的时间,告诉孩子,只要按时做完作业,就会给他时间让他玩,让他吃一颗定心丸;相反,如果作业拖拉,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则给予一定的惩罚,减少玩的时间。
2、解决老师任务的需求
我们也分三种情况来解决:
1、遇到难题
告诉他可以先放一边,等全部做完再一起汇总问家长;
2、针对作业多
可以将作业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让孩子在15-20分钟内即可完成,大大增加他的成就感,而不会总觉得遥遥无期;
3、针对养成习惯的孩子
除了检讨自己外,还要给孩子改掉毛病的时间和空间,看到进步时一定要多鼓励,“今天做的速度有提高,虽然耽误了些时间,但也很不错了,如果累了可以休息下。”这样孩子反而会更自觉,比天天唠叨强多了。(当然,这需要过程,没耐心的家长就算了吧,对自己的孩子都没耐心,还怎么指望孩子奋进)。
孩子拖拉怎么治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幼儿做什么事情都比较慢,他们反而不能理解大人们为什么那么着急,所以即便是有强烈的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动迟缓,慢条斯理,紧张不起来。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改掉做事拖沓的坏习惯?
1.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如果孩子爱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办法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动作的熟练和敏捷程度。
父母可以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如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看谁洗澡快等。通过这些比赛,家长可以随时教给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务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顺序来提高效率、安排时间等。
这些游戏玩多了,孩子可能觉得没趣,这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继续做下去。
2.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如果孩子爱磨蹭是由于时间观念差造成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在孩子开始做一件事之前为他规定时间。
父母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此事的时间,并以此作为时间限制,然后根据孩子完成的情况,给予表扬、奖励(或无奖励,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在开始设计时间的时候,家长要及时核对。孩子做事,家长为他计时,告诉并夸奖他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几分钟。这样,孩子会有积极性。
3.让孩子按时做事
磨蹭这个习惯,不光存在于学习中,也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衣、吃饭、玩耍等。所以要克服这个毛病,必须从不同角度着手,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制定一些改正方案。做什么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都做好假定,在假设的时间以内(当然能够越快越好)保证质量地完成。
做完以后,可以共同讨论,对方案进行调整,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进行这些计时活动,如阅读、答题、劳动时,如果家长能够与孩子一起进行,会收到更好的成效。
4.学习的榜样很重要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一般都很喜欢与榜样做对比,家长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要在现实生活中给孩子找一个学习的榜样,这种标杆式的榜样可以是一些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周围的小孩子。
在平时的教育中,一定要拿出榜样,告诉孩子,榜样人物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喜爱,是因为他有时间观念,办事不拖拉。经常以榜样的事迹来教育孩子,对纠正孩子的拖拉毛病有一定的作用。
5.提高兴趣点增加好奇心
做事动机不强,动力不够,才会“磨蹭”,一旦调动起他的积极性,“磨蹭”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所以,家长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增加做事情的兴趣。并且,适当鼓励幼儿去做某事,适时给予奖励。
6.适当惩戒是必要的
对于孩子的磨蹭,一味的批评教育有时会失效。专家建议,必要的时候,要将因孩子的磨蹭造成的后果呈现给孩子,并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处罚。要让孩子明白,做事磨蹭的习惯造成的后果也会很严重,也会受到一定的“惩罚”。有的时候,适当的处罚有助于孩子快速“醒悟”!
孩子爱磨蹭,大多都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造成的。当发现孩子有做事磨蹭的现象时,就要找出原因,要以身作则,不要包办代替,应该孩子营造做事利索的环境,当孩子有点滴进步时也别忘了鼓励,增强孩子做事的自信心,对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坏习惯有一定帮助哦!
对待孩子磨蹭的习惯,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他逐步改正,不要操之过急,要注意总结万式方法,不断提高他做事的速度和质量。对待孩子磨蹭的习惯,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他逐步改正,不要操之过急,要注意总结万式方法,不断提高他做事的速度和质量。
小孩做作业拖拖拉拉怎么办
写作业拖拖拉拉
爸妈打骂,他不予反抗,却也不知悔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乖巧的儿子成了顽固的小魔头?
王女士的儿子小民,今年11岁,从小聪明乖巧,2岁时就能背诵几十首唐诗,是邻里间公认的好孩子。本来小民也一直是爸妈的骄傲,可自从上小学以后,不知为什么,小民就慢慢变得懒散拖沓,做什么事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饭前洗手要用半个小时,一身衣服得用一个小时才能穿完,最让爸妈挠头的是,小民写作业奇慢,尤其被老师批评过几次后,他索性完全不写了。
现在,王女士因为儿子完不成作业,三天两头就被老师叫去学校。
【家长应对】
王女士说:有一次,数学老师和语言老师,把她叫过去,说“你看你这个小孩作业没有完成,什么什么不写”,很凶的语气,她是一个大人,都觉得很难受。两个老师在那里训话,小民就在一边低头站着,像批斗一样地说他:“别人都写完了,你就写不完!”王女士在跟前掉着眼泪,不知道怎么办,就说小民你怎么不写完作业呢?
回到家里,小民告诉妈妈说,老师打他的时候,把那个棍子都打掉一块了。
知道孩子没完成作业,挨了老师打,王女士又生气又心疼。她和丈夫从外地来浙江打工,原本就觉得矮人一截,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儿子培养出来给家里争光。可儿子倒好,不但不了解妈妈的心思,反倒让她天天往学校跑,一起挨老师的数落,这让王女士感觉很没面子。
为了能让儿子好好完成作业,王女士和丈夫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小民就是没有任何改变。
【孩子行为原因分析】
为什么作业老是写不完呢?
小民告诉我们,他不写作业的理由,很让人意外,他不写作业,既不是不爱学习,也不贪玩儿,而是觉得大人都不喜欢他。为什么小民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大人逼得越紧,他就越无动于衷?接下来,我们看周教授在与小民的交流中发现了什么。
周教授:他们明明是在说你写作业的事,但你心里想的是他们不喜欢你,你觉得老师肯定是不喜欢你吧?
小民:我觉得他们好像是烦我。
周教授:你的老师经常用棍子打你,把棍子都打掉一块儿,是不是真的?
小民:是的。
周教授:那这个老师是好人还是坏人?
小民:坏人。
周教授:是不是因为这个老师是坏蛋,所以他们布置的事你不愿意干呢?
小民:有时候就这样。
周教授:你的老师当中有没有好人?
小民:有。
周教授:那好老师布置的作业你做不做?
小民:有时候也不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我觉得,作业写不写都没关系,反正都是写字。
周教授:因为你觉得写不写作业没关系,所以他们要是因为没写作业来说你的话,那肯定是找茬儿,是吧?
小民:嗯。
周教授:妈妈有没有想过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妈妈:也想过。他喜欢出去玩儿,我就说你只要在规定时间,两个小时内写完作业,咱们就去公园玩儿,花多少钱我都愿意,你玩什么我都让你玩。但他一直在拖,最后就是等等等、拖拖拖,作业也没完成,还挨了打。
周教授:妈妈说让你写完去公园玩儿,你想去吗?
小民:想。但我觉得妈妈好像是骗我的,她不可能会,让我想上哪儿玩就上哪儿玩,她一定是骗我的,那我写完作业不就白写了!要是给我玩儿,把钱花完了,怎么做饭、怎么生活啊?
正常的孩子都不会这样。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孩子刚才谈的这个问题:“妈妈说让我写完作业出去玩儿,我都不信”。
你说的话,可信吗?花多少钱都行?有没有可能?
老公跟你说:你只要工作好了,我带你去美国,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儿什么玩儿什么,瑞士、法国随你挑,你信不信?不可能,你老公绝对不会说领着你,全世界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你肯定不信——妈妈说的这种话,压根儿是没法让人相信的,是不是?
小民的妈妈这样说的时候,小民心里也在做判断,他压根儿是不信的:妈妈真的会让自己想玩儿什么就玩儿什么、花多少钱都行吗?不可能!
不可能的事。她肯定是夸大其辞了,她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什么话都敢说,说完最后都不兑现,她就是为了让孩子把作业写完哄骗孩子,孩子心里很清楚:你把钱都花完了,都拿去玩儿了,拿什么钱做饭?拿什么钱生活?你不是蒙我吗?我还舍不得想玩儿什么玩儿什么,把钱都花光呢!
【家长不当反应影响】
周教授:小民,你觉得你妈妈爱你吗,喜欢你吗?
小民:喜欢。
周教授:她老是吵你,老是指责你,她哪儿喜欢你?
小民:出去玩儿的时候。
周教授:跟你玩儿的时候是喜欢你的,那逼着你写作业的时候呢?
小民:不喜欢我。
周教授:你觉得你妈是亲妈,还是后妈?或者你更多的时候觉得她像后妈还是像亲妈?
小民:我觉得,她像是个后妈。
周教授:她什么样的表现,让你觉得她是后妈?
小民:比如我写作业的时候,要是我解小便,我妈就觉得我是找借口。
周教授:你老是去小便,耽误写作业,想小便都是找借口,这个时候都是后妈。就是小便都不让,不相信你,是不是?不仅仅是写作业吧,还有其他事情?
小民:有一次,我小时候出去玩儿,从树上掉下来,我妈就打我。
周教授:在你现在认识的人当中,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所有人当中,你觉得谁亲你?
小民:在温岭的语文老师,还有紫苑小学的班主任。
周教授:大部分人亲你,还是大部分人不亲你?
小民:大部分人不亲我。
周教授:大部分都不亲你。你说了两个老师,并没有包含你的爸爸妈妈?
小民:对啊。
周教授:你希望大人什么样?
小民: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不要大声说我、骂我。
周教授:孩子要求并不是很高。小民,爸爸和妈妈都说,你好像有点儿自卑、不太喜欢跟别人打交道,你觉得你能跟人交流吗?
小民:还行。
周教授:那跟你妈妈为什么不说话呢?为什么你妈妈问你,你不吭气呢?
小民:不想说。
周教授:为什么不想说?
小民:烦。
周教授:烦她吧,跟我们愿不愿意说?
小民:愿意。
周教授:因此,小民他不是自卑,也不是自闭,他是烦你们。你愿意不愿意交新朋友?
小民:愿意。
周教授:你愿不愿意有一些小孩子们在一块儿一起玩儿?
小民:愿意。
周教授:他并不是自闭,他只是区别对待。他对我们就不烦,愿意跟我们谈话,而且他愿意跟老乡们、有认同感的孩子在一起玩儿,他是区别对待;不跟你们交流,是因为你们太烦人了。你说那两个对你比较好的老师,他们是怎么样对你的?
小民:说话温温和和,如果我不完成作业的话,他们也不怎么说我,不大声说,不像我妈妈。
妈妈:他就是这样,他喜欢那种说话温柔的,我脾气是那种说话很大声,性子有点儿急,反正他就是烦我。
周教授:既然你知道他喜欢细声细语的,为什么你要这样对待他呢?
妈妈:我知道他喜欢那种说话温柔的,刚开始我也有耐性,问题是,比如他,三点半放学,到九点还完不成作业。刚开始说慢一点,小民你怎么不完成作业啊?到最后我就忍不住了,急了,就是这样。
周教授:妈妈这个急,和小民不完成作业,这两件事情,是前因后果。由于妈妈对孩子不好,让孩子觉得不是亲妈妈,而且又逼迫他、又不听他的话、又对他这么凶狠,所以他不完成作业,这是因。小民,你觉得我的判断正确,还是你妈妈正确?
小民:你说得对。
周教授:他觉得对,他认同,不是对他有利,我来问你,对他有利是对谁有利?实际上、最终?
妈妈:其实就是对我有利,这我知道。
周教授:对呀,你要明白这个顺序啊!
【父母正确应对方法】
周教授:我们换个角度来谈吧,王女士你觉得玩儿重要,还是学习重要?
妈妈:怎么说呢,我觉得他如果写好作业了去玩就行,我也不给他布置别的作业。
周教授:你回答我的问题,玩儿重要还是学习重要?
妈妈:那还是学习重要。
周教授:学习重要吧。你呢,小民,你觉得玩儿重要、学习重要?对你来说?你就直接说,不要怕你妈妈。
小民:对我来说,还是玩儿重要。要不玩儿一会儿,日记就写不成了。
周教授:玩儿完了才能写日记,是不是这个道理?你要不去玩儿,没有亲身经历,你怎么回来有东西写,是不是这意思?
小民:嗯。
周教授:你能接受儿子这个观点吗?你觉得玩儿有没有必要?
妈妈:也有必要。
周教授:小民,我是一个教授,你觉得我认为什么最重要?
小民:你应该认为学习最重要。
周教授:我为什么认为学习重要,我又不打孩子,又不是那种坏老师?
小民:你肯定是学习好,才当教授的。
周教授:我是学习很好,我重点大学毕业的,所以我就是会学习?但是,我让我的儿子去玩儿啊!
小民:啊?
周教授:我的孩子,所有的玩儿我都陪着他。我儿子现在1米77了,他篮球从五年级,我一直陪他打到现在;我儿子玩的电脑游戏,都是我先教他打,他慢慢慢慢才学会的。如果你有这样一个父亲,你会不完成作业吗?你的爸爸妈妈认为玩儿很重要,跟你一块玩儿,教你怎么玩儿,你会不会不完成作业?
小民:不会。
周教授:听到了没有?
妈妈:说是这样。
周教授:道理是什么?咱先说道理,孩子刚理解了一个道理,你刚才肯定理解的是,孩子肯定不会这么理解,对不对?但是理解了道理,你又说,说是这样。小民,你现在有没有发现,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大人都是坏人,像我这样的好人还是有的。我的儿子我们俩在一块就很少写作业,几乎都是在一块玩儿,我们的游戏,几乎都是我们俩一块玩儿。
小民:为什么?
周教授:因为开始他不知道,他几岁的时候,比如说最早玩儿那个帝国时代,我就告诉他:所有的士兵需要先训练,训练完以后,才能够集中起来、才能够打仗,都是我交给他的。
小民:为什么教他玩儿?
周教授:因为要学习好啊。
小民:玩儿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周教授:那当然了,你刚才说的是很有道理的,你刚才说“我不玩儿,怎么能写日记呢?”我不玩儿,我哪有东西可写呢?所以,你这种思路,就是能学习好。或者这么说吧,假如你将来当爹了,你让不让你的儿子玩儿?
小民:让。
主持人:他要是不写作业呢?
小民:那我让他写作业。我觉得所有大人都是让孩子写作业的。
周教授:小民,你和你妈妈,你们俩谁的水平高?就在如何理解玩儿和学习的关系上,你水平高还是你妈妈水平高?你们俩谁更接近我?
小民:我妈妈吧。
周教授:你更接近。
小民:为什么?
周教授:因为我赞成玩儿。
小民:我觉得不可能啊,所有大人都是让孩子写作业。
周教授:但是你知道:我的儿子,无论考初中,考高中都是重点。
小民:为什么?
周教授:因为他学习好。妈妈可能会想:你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好,并不是逼着他非要写作业。
妈妈:对,他只要能完成作业,可以玩儿,只是他完不成。
周教授:能听懂你妈妈的话吗?她并不是非要逼着你写作业,她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你学习好。我们现在说,这个妈妈并不是一个坏妈妈,也并不是说她不时你的亲妈妈,只是她对你的方式方法,你不能接受,是这个意思吧?
小民:对。
妈妈:要是我温柔的说,你能完成吗?
小民:有时候加把劲儿能完成。
周教授:你看,孩子说了,你只要对他温柔,他就能加把劲儿完成。
孩子写作业拖拉怎么办
一、对于不会做的孩子
孩子不会做,是因为课堂所学知识掌握不扎实。
知识掌握不扎实,有可能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学习习惯不好,或者学习方法不对路等等。本文不再详细阐述,有机会另文详谈。
这类孩子,单纯想要提高作业速度是不可能的。需要家长有计划、有耐心地分几步走。
首先,降低对这类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值。不要横向比较,要引导孩子自已跟自已比,今天跟昨天比,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果不顾实际地给这类孩子也定100分的目标,显然太高不可攀了,等于给孩子的学习判了死刑。
其次,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他选择作业。家长可以与老师联系,让这类孩子只做简单的、基础性的作业,争取做对、做会。从简单容易的题目入手,孩子通过努力有可能完成,就容易找到成就感。而成就感,是人完成一项事务的主要动力来源。
再次,家长要放平心态,细心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不打击,多表扬,让孩子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慢慢地,当孩子“会”的内容越来越多,学习越来越顺畅,作业速度自然就上去了。
这个过程,不同的孩子需要花的时间长短不同,考验的是家长的耐力。
二、对于不想做的孩子
前文说到这孩子不想做作业主要有两种情况。
首先,学习兴趣不高,信心不足的,家长不要一味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个人爱好。从爱好入手,找到兴趣点和最强项,借以帮孩子找回信心。孩子在自已的兴趣爱好方面对自已的能力找到了信心,就愿意尝试快速搞定作业。家长可趁机激励孩子快速完成作业,将余下的时间去发展自已的兴趣爱好。这个绝大多数孩子都乐意。
其次,对于因为自由支配时间过少,感觉作业遥遥无期、玩乐无望而故意拖拉的,家长切记不要想当然地额外增加作业。一方面,家长布置的作业未必合理有效,另一方面,作业多少并不与成绩好坏成正比,超过一定的量,反而起负作用。家长要能够放宽心、看得过:“玩”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的权利,作业完成之后的时间留给孩子自由支配,家长悄悄冷眼旁观孩子玩的内容即可。
当孩子发现,搞定作业之后的时间完全属于自已,他还是很乐意快速完成作业的。家长只需要强调一句:作业做完了再玩。
三、对于做不快的孩子
前文说到这类孩子大体也有三种。
第一种,对于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和效率意识的孩子,家长可以陪孩子梳理一下当天的作业内容,帮助孩子制订作业计划,预估每项作业所需时间和总共需要的时间,让孩子对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和大致需要的时间心中有数。然后,等孩子作业做完,再将实际时间与预估时间相比照。如果实际所花时间多了,弄清原因,下次争取改进,或者预估时放长一点时间。如果实际所花时间短一些,则表扬孩子,并将孩子“赚”来的余下时间,奖励给孩子自已玩。
有个小窍门家长们可以尝试下,为了让孩子觉得“赚”到“玩”的时间很容易,以保持快速作业的兴趣,家长每次可以将作业时间预估略长一点,让孩子能轻松“赚”到时间。孩子尝到甜头,当然欲罢不能,作业效率自然噌噌地上去了。
第二种,对于专注力不强的孩子,增强专注力是首要任务(可点击查看《孩子专注力差怎样补救》)。可以在每次作业前,让孩子明确当天作业的目标,帮助安排作业顺序。当孩子开始做作业后,家里要减少一切可能的干扰,比如噪音、零食、家长的探望等等,鼓励孩子一鼓作气把作业做完。做完作业,奖励孩子尽情地玩就可以了。
第三种,对于写字速度过慢的孩子,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练字(或书法)与作业区别开。让孩子明白,练字讲究美观,而作业更重在正确,只要书写清楚就可以了。在书写清楚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提高写字速度,减少做作业时间,多享受自由支配剩余时间的快乐。
家长自已还要明确的一点是,作业的速度,其实也就是思维的速度。作业写得慢,思维运转得相应就慢,得不到高速运转的训练。长此以往,与同学的思维速度差距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到初中、高中后,这种差距带来的焦虑会更明显。
所以,作业速度很重要。
孩子作业拖拉的原因
生活中有些孩子写作业时,拖拉散漫,粗心大意,他们有很多小动作,
比如:扭动身体、抠鼻抓痒、不断的寻找橡皮等就放在眼前的文具;
总是要起身喝水、上厕所……
家长和老师为了让孩子不开小差,亲自督阵看着孩子做作业,可是孩子仍然不能在正常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
更让家长和老师难以接受的是,孩子的作业质量:涂改痕迹到处可见,有些文字、符号照抄都会出错。
在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付出了大量的耐心和精力以后,孩子还是改变不大
于是,家长和老师很容易给孩子下结论:
这个孩子没有上进心,学习主动性不高,呵斥、体罚便接踵而来。
那么,“保持”作业散漫拖拉,错误百出,真的是孩子主观故意吗?
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真的不是主观故意的,只是“孩子做不到”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有一部分孩子是真的做不到!
在心理学上,注意的定义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外界的一定的事物上。
一个人把“注意”集中指向外界事物的能力,我们就叫它注意力。
每个人都知道学习时需要把“注意”集中在学习上,可是把“注意集中”的能力却是因人而异。
注意(能)力包含了4个品质:
1、注意力的广度——在一瞬间人们能看到多少物体、数字、符号。
在相同的年龄段,如果注意力广度好的孩子一眼可以看到9个左右的符号、数字,而注意力广度不好的孩子可能只能看到4个左右,
那么,在抄书,看书,看题目时,注意力广度不好的孩子就要比注意力广度好的孩子慢
孩子在找东西的时候,由于注意力广度不好,摆在眼前的几样东西,他不能全部看到,所以就会出现到处找不到橡皮等物品的现象;
注意力广度好的孩子扫视题目一气呵成,理解连贯。
广度不好的孩子扫视题目,断断续续,理解自然也不顺畅,
在审题,思考都不顺畅的情况下,速度自然是慢的,解题的正确率也自然会大打折扣
2、注意力的稳定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集中指向一定事项或活动的能力。
在相同年龄段中,注意力稳定性好的孩子把注意集中在学习上的时间比注意力稳定性差的孩子时间长。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稳定性差的孩子就会比同龄人“爱动”!不光是身体爱动,思想也爱“动”;
任何一点声响都会让孩子分心,如果是在老师讲解题目时分心,听到的知识就不完整,作业的正确率当然就不会高。
3、注意力的分配性-----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同时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项或活动的能力。
孩子们学习时,一定是边听边看,边看边写,边写边想,边想边写的状态。
如果孩子的注意分配能力不够,不能在同一时间同时做好这些事,
就会出现听到了却不能及时记录下来,想到了却不能同时书写下来,
或是写错、漏写,作业的正确率也就不高了。
态度认真的孩子为了做对题目,再三核对,时间拖长了,错误有时仍然不能避免。
四、注意力的转移性——指人们能主动的、有目的的、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事项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事项或活动上来的能力。
注意力转移性差的孩子,身体坐下来后,注意还停留在写作业之前的游戏或电视上,这样作业的正确率就不高;
或者做完数学后,不能及时的把注意转移到语文上来,那语文作业的错误就会比数学作业的错误多
所以,有些孩子做作业拖拉散漫,粗心大意真的不是孩子有意为之,是因为他们的注意能力不够。
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应该要认识到有些孩子写作业拖拉、散漫、粗心大意,可能是由于孩子的注意能力不足造成的,帮孩子找到原因,想办法从提高“注意能力”的方面去帮助孩子,一定要理解他们,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和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