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个性与情绪有关

发布时间:2021-09-17 有关教育的读书笔记 幼儿园排泄情绪说课稿 幼儿园健康情绪说课稿

导读:愉快的情绪无疑对孩子的健康和个性的发展十分有利,所以家长要学习从各方面入手,培养孩子愉快的情绪。

情绪与一个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需要满足了,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往往产生消极的情绪。但孩子的情绪是不稳定的、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改变。

愉快的情绪无疑对孩子的健康和个性的发展十分有利,那么培养孩子愉快的情绪,父母可从哪些方面入手?

1、为孩子提供一个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父母或其他教养者的情绪愉快稳定,在日常生活中会感染孩子,孩子的情绪也会处于愉快的状态。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所需要的爱,这种爱既能培养孩子的愉快情绪,也是人格建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父母若按照成人的是非判断标准来要求孩子,必然会对孩子限制过多,这是不利于孩子愉快情绪培养的。

2、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这样会促进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绪。对孩子百依百顺,盲目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或者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均以冷漠对待,都不利于孩子合理情绪的培养。

3、帮助孩子释放不愉快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完全避免不愉快情绪产生,也是没有必要的,关键是要帮助孩子通过适当的途径来释放它。大多数孩子在与小伙伴玩时会感到愉快和欢乐,因此父母就可以多为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帮助孩子释放不愉快情绪的时候,也可设法转移孩子不愉快的情绪,避免长时间持续这种情绪。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让孩子有个快乐性格


导读:好环境培养好性格,这个道理用到教育孩子上十分地贴切。要让孩子有快乐性格,家长培养是重点。

对父母来说,使孩子拥有快乐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满快乐和温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具有快乐的性格,成年后能够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长大的孩子要多得多。下面有9种快乐秘方,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尝试一下:

1、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

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洁,周围的邻居又喜欢安静。孩子一旦开始喊叫、跳跃,父母便会想办法制止,孩子只好越来越乖了。表面上,是父母管教有方,但由此带来的是:孩子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丧失,孩子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压抑。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像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做网、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2、关心他人

孩子需要认同自己是家庭和社会有价值的成员,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如让他把家里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帮助照看比自己年纪小的小朋友;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长辈,懂得分享。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在很小的年纪就能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3、体育活动

和孩子一起滑雪、一起骑车、一起打球……这些活动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健康,更能让孩子笑口常开。并且在活动中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好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技能,有利于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观。

4、笑出声来

笑出来,对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严肃的形象,以为这样才有尊严。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笑出声来,并不会失去你的尊严。让你的家中充满笑声,并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它们是最好的爱的表达。有没有听说过:“一个人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亲子间感情不要放在心里,爱她就要表达出来。

5、更具体的表扬

父母应特别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哪些是好的行为。表扬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父母说的话语,二是孩子据此作出的推断。表扬越具体,孩子越能够根据父母的话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种技能的时候,不要总是简单地说:“做得不错”,要指出他们具体细节的成功。比如“你今天把那个摔倒的小妹妹扶起来,真让妈妈高兴。““我喜欢你画的这些树。”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满足。当然,也要注意不要表扬过度。从小要让孩子认识到,真正的表扬来自于他们战胜了挑战之后。

6、艺术的魅力

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会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这些艺术形式将成为一个感情的释放口,帮助他们表达自己和对世界的情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快乐。

7、不要苛求完美

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父母不可太过于追求完美,父母如果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所以,下一次当你再要抱怨的时候,先想一下,这个过错是不是跟他们的年龄有关?10年后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别再唠叨个没完。记住: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总比他把袜子放在哪里要重要得多。

8、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当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让他们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能树立起信心,并且有了下次自己解决难题的勇气。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发现问题;让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结果;帮他设计出要达到这个结果的步骤;让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

9、给孩子显示自己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对他是多么地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对他们一生的快乐都是最宝贵的。

处理好孩子的情绪


导读:要做成功的父母,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和分享孩子的看法和感受,帮助他们处理负面的情绪,譬如愤怒、悲哀及恐惧。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和爱的桥梁,使孩子成长为更成功、更快乐的人。

阅读此文前,先来测一测你对孩子的情绪反应

在孩子闹情绪时,你的反应常常是——

A→“别哭了,妈妈带你去买雪糕吃。”

“来,爸爸带你去动物园,不要再发脾气啦!”

“你再这个样子,我就不让你出去玩了!”

B→“你这个样子像个男孩子吗?真丢人!”

“你再吵我就打你了!”

“你自己做错了事还耍脾气,想挨打啊?”

C→“回你自己的房间吧,等气消了再出来!”

“爱哭你就哭个够吧!哭够了再来找我。”

D→(不理会孩子的情绪反应,喋喋不休地唠叨)

“人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嘛。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会自己照顾自己了。你想想,爸爸妈妈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血……”

测试结果

★A类——“交换型”父母:

你认为负面情绪有害,所以每当孩子有忧伤的感觉时,你就努力把世界“修补”好,却忽略了孩子更需要的是了解和慰藉。

看到父母的这些反应后,孩子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既然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为什么我的感觉这么糟?”次数多了,孩子会变得缺乏自信,在情绪上很容易产生很大的压力。

★B类——“惩罚型”父母:

孩子常常由于表达哀伤、愤怒和恐惧而受到你的责备、训斥或惩罚。你以为这样不会“惯”出孩子的坏脾气,或者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坚强。

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带来耻辱、被抛弃、痛苦、受虐待。所以,对于负面的情绪孩子是又憎恨又无可奈何。长大后面对人生的挑战时,孩子会显得力不从心。

★C类——“冷漠型”父母:

你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既不否定也不责骂,而是“不予干涉”,让孩子自己去找办法宣泄一下或者冷静下来。

因为没有父母积极的引导,一个愤怒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有侵略性,用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发泄;一个伤心的孩子会尽情和长时间地哭闹,不知道怎样去安抚自己和舒解自己。

★D类——“说教型”父母:

你以为孩子只要明白了道理,负面情绪就会消失,所以你热衷于滔滔不绝地讲道理。

此时,孩子感到孤单无助,仿佛身处黑洞,得独自面对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而父母喋喋不休的训导,只令他苦上加苦。

以上四种是传统的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显然都不利于孩子的情商培养。

别影响孩子的情绪


导读:孩子的情绪关系到其自身的成长,家长在对待孩子情绪问题上一定要谨慎,千万别影响孩子的正常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紧张、焦虑、急躁、害怕、漠视……这些负面情绪如果长期伴随着妈妈,那么孩子也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即便他还不懂得表达,也会用其他的方式来告诉你:

妈妈的不良情绪:担心

孩子的表达方式:周末发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乐乐和他的妈妈就成了星期天医院急诊室里的常客,原因是乐乐经常会在周末无缘无故地发烧。乐乐妈妈很担心,带着乐乐做了各种各样的身体检查,可也没查处有什么问题。除了“周末发烧症”外,乐乐一切正常。乐乐妈妈很少在周末带乐乐出去玩,因为她总是担心乐乐会在外面突然发起烧。即便是出去了,她也会老是问乐乐:“你有没有不舒服?”或者是叮嘱乐乐:“如果不舒服赶快告诉妈妈!”乐乐的“周末发烧症”已经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专家支招:如果乐乐的身体检查都正常的话,问题应该是出在乐乐妈妈身上。很可能是乐乐妈妈的焦虑情绪间接地影响了乐乐的身体状况。这种情绪上的影响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了,例如产后喂养新生儿的妈妈如果总是担心自己的奶水不够,而处在焦虑状态下的话,尽管新生儿还很小,也能够受到妈妈的影响,出现总是哭个不停、烦躁、睡不安稳等不良反应。孩子生病是正常的,而且现在的医疗服务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即便周末孩子生病了,也随时能够找到医生就诊,没有必要总是忧心忡忡的。建议乐乐妈妈从现在开始不要再跟孩子提“不舒服”的问题,周末带孩子出去痛痛快快地玩一玩。

妈妈的不良情绪:急躁

孩子的表达方式:口吃

平平的妈妈是个急脾气,说话做事都像一阵风。可是平平总是畏手畏脚的,胆小怕事,一遇到陌生人就吞吞吐吐地说不清楚话,妈妈越是催,平平越是叫不出来,甚至还会口吃。为了平平口吃这个毛病,妈妈着实费了不少的劲,看专家门诊,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教平平说话。不过,大多数学说话的过程都会以这样的结尾告终:“平平听妈妈说‘叔叔’,跟着妈妈读,大点声!对!快点,再说一遍!快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跟着妈妈说,快呀!”结果是平平的口吃没有改善,反倒是平平妈妈越来越没有了信心。

专家支招:口吃很可能是精神紧张造成的。平平妈妈的急躁情绪对孩子的表达构成了干扰,因而出现了以上的表现。在孩子学习说话的阶段,父母的引导尤为重要。应该多鼓励,不要老是催促孩子。在孩子学习说话的时候,不要经常打断他,应该鼓励他把话说完,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帮助他。孩子的思维和神经系统还不完善,表达很可能会相对置后,也许会有口吃的症状发生,家长应该安慰孩子,例如“宝宝别着急,想好了再说。”

孩子太“独”与父母有关


导读:孩子出现问题,不要一味责怪孩子,一定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是很重要的。

常听有的家长说孩子特独,爱吃的东西连最亲的人也不肯分一点。许多家长为此伤了不少脑筋。可是您反省过自己吗?平时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是不是说过“最好吃的给宝宝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奶奶舍不得吃,专留给宝宝的”等类似的话呢?还有一种情况,比方孩子拿着爱吃的东西出门,有的阿姨看见后和他开玩笑:“这么好吃的东西,能分给阿姨一点吗?”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要求,幼小的心里会“斗争”一下,家长肯定会鼓励孩子分一些给别人,等孩子终于下定决心时,“行,给你吧!”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大人应该愉快接受并表示感谢,但事实上,通常大人会说:“宝宝,真乖!阿姨不吃,宝宝自己留着吃吧。”大人的这种做法,是和平时家长教育孩子学会和别人分享的效果相抵消的。

女儿甜甜特别喜欢听故事,很小的时候就给她讲孔融让梨,遇到需要分享的时候,就以孔融为例,引导甜甜,让她分给家人,她就会说“大人吃大的,小孩吃小的”或“老人先吃,小孩后吃”。刚开始,对于孩子的正确选择,全家人都鼓掌表示宝宝做得对,受到表扬,甜甜也非常高兴,慢慢地就养成了这个好习惯,能够很自然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孩子出现问题,不要一味责怪孩子,一定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是很重要的。

相关推荐

  • 关注孩子的情绪 关注孩子的情绪经验分享:对孩子的关注点,应该放在情绪上。 假日。我在家看电视,**过来说:妈妈,我渴了,想喝开水。我正要起身,他又说:妈妈,我自己来吧。便进了厨房。 我想着放水的橱子偏高,而且盛开水的...
    2020-11-19 阅读全文
  • 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 导读: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情绪波动剧烈,不听话不懂事,惹是生非,给家长带来不少麻烦。作为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 本来很乖巧的宝宝,也许突然某个时刻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在情绪的波峰与低谷间起伏不定...
    2021-10-04 阅读全文
  •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 内容简介: 莎莉任何事都喜欢是一!在学校排队要一,课间要头一个冲出教室。她甚至要头一个吃完奶酪通心粉!不幸的是,莎莉讨厌输,而这些让她性子火爆还伤了感情。她的同学在学校甚至...
    2021-05-11 阅读全文
  • 孩子个性与颜色喜好的奇妙关系 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自己无意识的色彩偏好,孩子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绘画水笔,总有一两种色彩早早需要补仓;童装柜台买衣服,款式再怎么新颖可爱,售货小姐也无法说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颜色。 孩子极端地热爱...
    2022-01-12 阅读全文
  • 孩子有情绪,家长该如何疏导 导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各种情绪得不到很好的流动和疏导,就被积压在体内,做父母的该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孩子疏导?这就需要父母的拥有柔软的爱,可以通过身体来疏导,方法很简单,但经常做,对孩子来说将...
    2021-12-06 阅读全文

关注孩子的情绪经验分享:对孩子的关注点,应该放在情绪上。 假日。我在家看电视,**过来说:妈妈,我渴了,想喝开水。我正要起身,他又说:妈妈,我自己来吧。便进了厨房。 我想着放水的橱子偏高,而且盛开水的...

2020-11-19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情绪波动剧烈,不听话不懂事,惹是生非,给家长带来不少麻烦。作为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 本来很乖巧的宝宝,也许突然某个时刻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在情绪的波峰与低谷间起伏不定...

2021-10-04 阅读全文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 内容简介: 莎莉任何事都喜欢是一!在学校排队要一,课间要头一个冲出教室。她甚至要头一个吃完奶酪通心粉!不幸的是,莎莉讨厌输,而这些让她性子火爆还伤了感情。她的同学在学校甚至...

2021-05-11 阅读全文

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自己无意识的色彩偏好,孩子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绘画水笔,总有一两种色彩早早需要补仓;童装柜台买衣服,款式再怎么新颖可爱,售货小姐也无法说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颜色。 孩子极端地热爱...

2022-01-12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各种情绪得不到很好的流动和疏导,就被积压在体内,做父母的该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孩子疏导?这就需要父母的拥有柔软的爱,可以通过身体来疏导,方法很简单,但经常做,对孩子来说将...

2021-12-0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