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榜样是家长的“镜子”
发布时间:2021-09-18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孩子的教育问题今天是我园的第九届亲子运动会。在进行袋鼠跳的游戏时,游戏的规则是:当宝宝站进袋子里的时候,家长捏住袋子的两角,同时和幼儿从起点往前跳,绕过障碍物跳回原点,最先到达者获胜。游戏正有趣而激烈地进行时,轮到几个年轻的爸爸们,当裁判老师口令一响,爸爸们提起宝宝和袋子就跑,有两个很快就回到终点。这时候,有的人叫起来:“他们犯规,他们犯规了。”我一声不响地走到那两个宝宝面前,小声地问:“宝宝,你们赢了吗?”只见宝宝低下头,手拽着爸爸的衣角,说:“我们输了。”“为什么呢”我大声地问,“爸爸抱着我跑回来的,我没有像袋鼠一样跳。”孩子理直气壮地说。“真是个乖孩子,那这游戏好玩吗?”“一点都不好玩。”孩子大叫起来。“假如爸爸不会做这个游戏,你能教爸爸做,好吗?”“好,好,好。”我当着所有家长和孩子说:“家长朋友们,你们瞧瞧,孩子多诚实啊。就因为你们的求胜心切,才不遵守规则,我们给孩子做个榜样,好不好?来,宝宝想不想和爸爸再来做次游戏?”孩子高兴地说:“想,我教爸爸做游戏啰!”说完,拉着爸爸开心地玩起来。本来亲子运动会就是让家长幼儿齐参与,体验快乐,锻炼身体。真正让幼儿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快乐。通过活动,不仅让幼儿学会规则意识;同伴间、亲子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增进集体荣誉感、、、家长们一定要珍惜机会,不失时机的做好孩子的楷模。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禁想起刚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我园接送孩子,一律要排队刷卡。大部分家长都排着队,可总有一些家长不愿排队,拉着孩子从侧门扬长而去。有一次,我站在不远处看见这样一幕:某个大班放学了,家长们陆陆续续的拉着孩子涌向大门口,瞬间,就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这时,一个家长拉着孩子走出了队伍。大步向侧门走去。刚走了几步,不知怎么回事,孩子和家长在那里拉扯起来。我连忙走过去想探个究竟。只见家长把孩子往外面拉,孩子把家长往队伍里拽,孩子边拽边叫:“老师要我们排队,你不排队,就是不遵守秩序。”“那么多人排队,要排多久,你傻呀?”“我不,反正我要排队。”孩子被拽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地说。我上前一步:“家长,你好?请问,你是孩子的爷爷还是外公。”“爷爷”“请问爷爷,你今天有什么事吗?”家长看见我说:“老师,我没事。”“既然没事,你为什么不排队,等一等呢?我们共同教育孩子要遵守规则,遵守秩序。结果你们家长想法不一致,给他们这样的榜样,你让我们以后怎么教育孩子?”我蹲下来对孩子说:“宝贝,你真棒!今天你当爷爷的小老师,拉爷爷去排队,好吗?”“好。”孩子蹦蹦跳跳地排队去了。
以现在的教育体制来说,一个人知识的积累主要靠的是老师,但主要并不是全部,孩子的成长和习惯养成与家庭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与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要从自身出发,首先要严正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是纯真的,他们的言行,有时就像一面镜子,值得家长们好好照照,您的行为将影响下一代。好好反思——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
今天,我们开展了音乐活动“看朋友”,在活动中,我们尝试了音乐游戏,开轻轨进行节奏走路,我用情景性的语言告诉幼儿开轻轨时小脚要站稳,这样才能刹车刹住,不会撞车。孩子们沉浸在游戏中。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们自由活动,孩子可以自主休息。我看到宇杰孩子“刹车”,而且在做错误的动作,我便和他练习“刹车”,有点累了,我把双脚倘出去,宇杰就说:“赵老师,这样危险。”我说:“我现在不在开车啊。”他说:“你这样我们也要学的。”我只能把脚收进来,端正的坐着。看着孩子半懂事的样子,不禁心头一动。这些幼儿在班级虽然才第二学期,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我们,就像我们关爱他们一样。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吗?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父母都来学学。学学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行等。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我们要学习三思而行!
教育叙事:家长,您是孩子的镜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懂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一天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和家长在家度过。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知识层面的提升,她们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职责,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注意到生活中的小细节,相反的,现在很多家长关注如何提高幼儿的技能、培养幼儿的兴趣,往往对于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不太在意,这些都成为幼儿行为模仿学习的一部份。要培养幼儿自身的素质,家长应注意自己平日的一言一行,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
案例1
放学了,郑浩泽的妈妈还没有来接她回家,于是,我们就让她在我们办公室里玩,正好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块糖。这时,郑浩泽的妈妈来了,对郑浩泽说:“妈妈来接你了。”郑浩泽似乎还不想走,拉着妈妈的手,在妈妈耳边说着悄悄话,我也忙着在电脑上备课了,这时,郑浩泽的妈妈说话了:“老师,郑浩泽想要吃你的糖”……说完,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已经伸手去拿了。我笑了笑,说:“好的。”糖早就在郑浩泽的手里撕开着吃了。面对这样的情形,我很无奈,作为家长,怎么能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过了几天,有小朋友来向我告状说:“郑浩泽把区域里的玩具偷偷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类似的情况也在以后时常发生:有时她会把玩过的橡皮泥藏起来,有时甚至是小朋友的油画棒也会偷偷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带回家……
案例2
我班的郑雨琦是个内向、可爱的小女孩,每天都由爷爷送到幼儿园来,一开始进教室,怎么也不愿意叫“老师早”,她爷爷也是把她送到教室后就走了,郑雨琦呢,也就一个人坐到座位上。这段时问,我发现郑雨琦的爷爷每天送到教室后总是先向我问好:“小刘老师早:”我也开心地和她们打招呼:“郑雨琦早”,“小刘老师早”一个星期下来,有一天早上,我听到了一声甜甜的:“老师,早上好!”这是郑雨琦的声音,我高兴地把她抱在怀里,夸奖她说:“郑雨琦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她也开心地说:“我爷爷说了,他是有礼貌的爷爷,我是有礼貌的郑雨琦。这样,老师才会更加喜欢我们呢!是不是啊?”……这以后,我每天都能听见那动听的问候声。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示范的作用也是全方位的。而第一位家长则是错误失职型的。在孩子的无理要求下,不是讲道理教育,而是纵容自己的孩子,只要自己喜欢的就是自己的,就要得到。这样不但让孩子没有在第一时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反复犯着同样的错误。第二位家长是民主积极型的。面对自己孩子的情况,采用的是积极的态度,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榜样为孩子作了示范,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教导自己的孩子。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啊,我们的孩子还小,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也就是说,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高尚精神的榜样,崇高人格的榜样,多种能力的榜样,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的榜样。
总之,家长在给孩子提供榜样示范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言传身教。在“言传”和“身教”中,我想家长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身教”榜样,因为您的行为就是一面镜子,镜子里反射出来的就是孩子的行为,也就是您的行为。一个孩子反映的是一个家庭。所以,请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为孩子当一个好“镜子”,我想您一定会收获一个好的结果。
孩子的榜样
工作在一线的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可能会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会遇到各种不同程度的“乱”,有时是区角活动,有进是户外活动,有时是教育活动,有时是进餐活动……那么该如何正确对待活动中的“乱”呢?每天孩子入园后,孩子们都愉快地在各个区角进行活动玩得高兴,8:40时,我开始到各个区角通知孩子们收拾玩具,整理书……准备做早操了,这时,大部分孩子将手中的玩具往篓子里一丢,径直进教室了,只有少数几个孩子在收拾玩具,我拦住了几个孩子,指着满地的玩具问他们,你们看玩具收完了吗?他们都说:不是我玩的,我没有把玩具丢地上……虽然,我亲眼看到这几个孩子扔过玩具,也及时指出过,但还是有个别幼儿会丢玩具,当时,没有强行要求他们收拾玩具,因我看见了孩子们眼中的慌张,他们知道自己错了,可是又害怕承认了错误后,挨批评,所以,选择了撒谎,同时,我也看见了孩子们逃避责任的念头。我等到孩子们差不多都进去的时候,拿起一个篓子蹲下身来一个一个的收拾着满地的玩具,教室里的孩子们发现我在外面帮他们收拾,开始坐不住了,渐渐地一个、两个、三个都自觉的出来收拾起来,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榜样,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被孩子密切注视着。因此,既不能放任自由也不要一味呆板管束,结幼儿一定的空间,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潜在能力,灵活的化“乱”为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
教育随笔:老师是孩子的榜样
教育随笔:老师是孩子的榜样
俗话说“身教胜过言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的点点滴滴都给孩子们起到一个示范作用,甚至老师的作用比家长的影响还要大。有些事情作为老师我们可能说的多,但是做的很少,让孩子们去严格遵守但老师自己可能做的也很不好,这样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孩子们用餐时,总是把饭菜撒在桌上。有的馒头掉在桌子上就不吃了,每次都是要求孩子们从桌子上捡起来吃掉,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懂得饭菜来的不易。有一天中午,我给幼儿盛饭时,不小心把勺子里的饭粒洒在了桌子上,我刚想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可突然发现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盯着我,好像要看看作为老师的我是怎么做的。我马上意识到幼儿是想看看老师的举动,我仔细的把桌子上的米饭小心的放回饭盒里。并且给孩子们说以后有饭菜掉在桌子上要吃掉。
从这件事情之后,每次给孩子们盛完饭,我都要看看桌子上有没有剩饭什么的,如果有就捡起来放回饭盒里。孩子们看到老师这样做,也就慢慢学会了把掉在桌子上的饭粒捡起来放在饭盒里,桌子上的剩饭明显的少了。
孩子是镜子
今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时,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儿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帮一些动作慢的小朋友,就从小朋友的身边跨了过去。没想到,身体没把握好平衡,打了个趔趄。就听宁宁说了一句:“沈老师,你要小心呀,走路的时候要看好,别摔跤!”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子,不禁心头一动。这些幼儿在班级虽然才一个学期,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我们,就像我们关爱他们一样。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吗?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父母都来学学。学学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行等。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我们要学习三思而行!
做孩子成长之路上的榜样
在孩子眼里,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每天教他们唱歌,教他们绘画,教他们讲故事;是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奖励他们金花的人;是会生气,会批评,会撒娇的“大人”。老师的脸就像天气预报,说变就变,接触久了,孩子们也会懂得如何哄老师开心,做老师的开心果。
平日,在我们教育孩子时,他们常常会把老师的动作、表情深刻地印在脑海里,我们的一频一笑、一举一动成了他们关注的全部。现在的孩子都很开朗很活泼,虽然话不多,但足以从他们的行为中看出,其实,他们都有一颗灵动的心,古灵精怪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琳琳是我们班一个调皮的女孩子,每天都有讲不完的话,而且特别喜欢在上课时和小朋友讲话,这点让我不得不注意她的一举一动。刚开始时,我总是以眼神提醒她,当她看着我时,一下子就坐好了,顿时我感觉到:小姑娘还是蛮懂事的。时间一久,似乎这样的提醒有点过于单调,于是我采取表扬的方式来提醒小朋友,只要有孩子有点不注意或开小差,我便表扬他旁边的小朋友“XX小朋友听得好认真呀,你真棒!”渐渐地这句“你真棒!”成了我们共同表扬对方的串词,很多时候孩子之间也能听到更多的表扬声。孩子的天真就在这样的不知然中慢慢萌发。一天的早晨,我上班来看到孩子们正在绘画,走过琳琳身旁时,她正呆呆地拿着笔,我看着她的画,心血来潮指点了一笔,琳琳脱口而出:“老师,你真棒!”顿时,我愣住了,原本一直用来表扬孩子的话,让孩子用到了我身上,我既开心又惊喜,我也被表扬了。我微笑着摸摸她的头,小脸上霎时绽开了花朵。
一句表扬的话让我意识到,不仅是孩子喜欢,而且作为老师的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孩子对我们的信任和喜爱。时常,家长们总说,孩子说话越来越伶牙俐齿了,有时候还真不知怎样回答他们,更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这就是我们该思考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孩子的语言表达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实际的学习意义,我们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在他们的成长中,一句不令人思索的话也是他们的一个足迹。
要做就做让孩子喜欢的老师,做他们成长之路上的榜样,不要让“你真棒”这三个字失去它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孩子就是老师的镜子
孩子就是老师的镜子。我们时常说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所在。平时跟家长交流起来的时候我了解到孩子回到家喜欢模仿老师的样子给家里人上课,听起来禁不住被孩子们的纯真可爱所打动,更加激发了我对自己言行的反思。我们总还记得“为人师表,行为示范”的校训,我们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我们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甚至衣着发式无形中都可能成为幼儿学习仿效的楷模。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很自豪的冲进了教室,兴致勃勃的跟小伙伴说:“看,我今天梳了和老师一样的头发。”听到这样的话让我哭笑不得,我当时找不出更好的可以辩解劝说的语言。教师的性格对幼儿的性格养成产生影响,我们从平时的幼儿身上能够明显察觉到班内老师的影子,有些老师性格内向,班内的孩子也会比较沉稳;有些老师性格外向,班内的孩子往往个性开放;有些老师做事认真,孩子自然一丝不苟;有些老师爱学习,孩子也自然比较刻苦,所以,教师性格、品行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既深刻又长远。“己不欲施,勿施于人”,我们要求孩子们做一个品行端正、认真严谨的人,就不得不先反思自己的行为,宽容、仁慈、果敢、自信……都是我们应该树立的形象。作为学龄前期的幼儿来说,他们对外界的事物缺乏是非判断的能力,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会毫不犹豫地吸收外界的所有信息,而且,年龄特点也决定了,现阶段是他们吸收外界信息最快,性格塑造最关键的时期,模仿是他们最关键的学习途径,教师、家长将是他们最重要的模仿对象。所以,我们应当给他们最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影响不可能在孩子们身上立刻体现出来,它是一项长远的计划和任务。也许我们不过是幼儿成长道路上某一段的引路人,但是我们却要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当我们从孩子身上发现我们的影子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成就感,一种使命感。我们都喜欢发现镜子中自己的美,而不愿意正视自己的丑,所以,我们要学会发扬自己的美,弥补自己的丑。我们身上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有感情,有主见,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来影响教育孩子,看着他们从一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任务已经开始,我们何不先从加强自身修养做起,这一行为将会帮助我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教育随笔:孩子是我最好的好榜样
教育随笔:孩子是我最好的好榜样
三八妇女节已经过去了好多天了,可是想一想那天带给我的触动确是没法抹去的。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前,我们早已经想好让孩子干点什么,那就是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让孩子亲手制作三朵花送给自己的妈妈,并且给自己的妈妈说一句话。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跟孩子们一块制作了漂亮的纸花,孩子们知道这是送给自己妈妈的,都做的非常的认真仔细。纸花在孩子们的手里很快就完成了,再稍加包装,美丽的花朵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了。孩子们手拿自己的花,脑子也在飞速的旋转,想一想要跟妈妈说些什么。一些小朋友在嘴里嘟囔着,我便问他:“你要跟妈妈说什么呢?”“妈妈,你把我养这么大,你辛苦了。”他说,听完我感觉心里暖暖的,别看他们小,可是他们都很懂事了。陆续的家长来接孩子们了,我便告诉孩子们:“爸爸妈妈来接我们了,我看看谁能大胆的跟妈妈或奶奶说一句话,妈妈没来接的可以回家再说。”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的,文文的奶奶总是第一个来接孩子,文文只是羞羞的把花递给了奶奶,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就拉着奶奶走,我便说道:“文文,你要跟奶奶说句什么话呢?”他想了老半天,“奶奶,你辛苦了”最后小声的说了一句。文文奶奶可高兴了,不停地夸自己的孙子长大了,笑得更是合不拢嘴。轩轩的妈妈在门口等待着,轩轩也迫不及待的跑过来了,“妈妈,节日快乐,我爱你妈妈!”轩轩大声的说道,并把自己的花送给了妈妈,这个开朗活泼的姑娘真的是令人感到高兴。
孩子们都真切的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表达了自己感情,一句“我爱你”让妈妈已经是泪流满面,感叹孩子长大的同时,爸爸妈妈也老了。想到我自己,我长这么大了,“妈妈我爱你”这句话好像没怎么说过,我感到很惭愧。一次综艺节目,让主持人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打电话,并说一句心里话,当时我看的也是泪流满面,长这么大了,我还不如自己身边的孩子做的好,我也想说一句你们辛苦了,可是话到嘴巴总是又咽回去了,不是说我不爱自己的父母,只是没有勇气去说,现在孩子们给我做了个好榜样,我要向你们学习,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句“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