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说大话,家长不要不在意

发布时间:2021-09-21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导读:当孩子说大话时,作为家长或者大人,首先要了解的是,孩子为什么要说大话,孩子说这些大话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在了解到孩子“说大话”的本质出发点后才有可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宝贝真聪明,以后肯定能吃得开”;而当孩子经常说大话之时,年轻的父母可能会从窃喜逐渐变成担忧,进而开始选择用严厉的语气或近似让孩子自尊心受伤的语气来批评制止孩子的坏毛病,如前所述的“怎么又说大话了”、“这么小不要学会吹牛”之类的话也就自然出现了。

对于小孩子们“说大话”的毛病,首先我们要正视,但更要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实践告诉我们,以下六点值得家长借鉴:

首先,要明辨细察,了解孩子说大话的本质所在

当孩子说大话时,作为家长或者大人,首先要了解的是,孩子为什么要说大话,孩子说这些大话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在了解到孩子“说大话”的本质出发点后才有可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一般而言,孩子“说大话”分为二种,一种是需要立即教育制止的不良习惯式的“说大话”,另一种是纯粹出于想得到父母更多宠爱的炫耀式的“说大话”。对于前一种“说大话”,家长要采取有效教育措施,但更多要多问问自己,孩子为什么要说大话,要从源头上找出说大话的原因;而对于后一种,家长更多需要以宠爱式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告诉孩子,你是爸爸妈妈心中最好的,爸爸妈妈希望孩子做个诚实的、不说大话的孩子。

其次,批评教育要冷静、要有耐心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们竟然开始学着大人“吹牛”了,担心之余,有时难免会显得很急躁,急躁之下,教育效果也难免会打折扣。事实上,对于孩子类似“说大话”的不良习惯的出现,年轻的父母们首先要冷静,要有足够的耐心,只有这样,才能找出孩子说大话的原因和源头,并进而找到对症下药的教育良方。

第三,当有不良苗头出现时要适时制止

将坏毛病控制在苗头里是最有效的教育措施。当孩子们出现说大话的不良苗头时,年轻的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要立即采取措施教育孩子不要“说大话”,将这种说大话的苗头及时控制住。

第四,严厉斥责不可取yjS21.COm

小孩子们出现说大话的情形时,年轻的父母们自认为立即制止这种不良习惯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进行严厉批评,年轻的父母、尤其是年轻的爸爸们可能会用训斥口气批评孩子,“你再说大话!!”、“不许再说大话”之类的斥责并不可取。年幼的孩子并不明白何为说大话,更不知说大话的不良后果,家长一味严厉的斥责只会让孩子害怕、自尊心受伤,孩子在害怕的状态下并不能很好理解“为什么说大话是不好”的道理。一味严厉的斥责无济于从根本上教育孩子。

第五,不可用歧视或轻视的语气来批评孩子

有些年轻的家长说了,你不让我用严厉的口气来教育孩子不说大话,那我就用别批评方式来教育,比如有的家长就会用一种歧视或轻视的语气来“教育”孩子,有的父母会这样告诉孩子,“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如别人家的哟,怎么就学会说大话了呢”,“又说大话了”.....这样带有歧视或轻视含义在内的批评会让孩子心灵受到伤害,他们会认为,“爸爸妈妈不喜欢我”,“爸爸妈妈不要我了”,长此以往,会让孩子自信心受到严厉打击,孩子会慢慢地变得不敢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也慢慢会变得内闭不言语。

第六,学会用事例来教育孩子

通常而言,教育孩子的最有效方法是用事例教育法,教育孩子不说大话的最好办法之一也不外乎如此。年轻的父母们,当孩子学会说大话之时,我们要善于用讲故事的事例型教育孩子学会诚实不说大话,我们要从正面举例教育孩子,一些小英雄因为自小诚实不说大话,所以很受大人们的喜爱,长大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种循循善诱的事例型教育方法有较好的教育效果,值得家长们借鉴。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同孩子说话不要用儿语


导读:在与刚会说话的孩子交流时,千万不能顺着孩子来说话,同孩子说儿语,更不能用儿语来教孩子,比如看见汽车过来了,不能对孩子说“看笛笛来了”就是错误的,这时候大人要纠正并引导孩子来摆脱儿语,把规范的语言教给孩子,正确的应该教孩子这样说“汽车,一辆红色的汽车”,要强调你教给他的是“汽车”。

这时期的孩子刚开始会说话时常会说些单音重复的话,如“饭饭、灯灯”,这种语言现象称之为儿语,儿语是幼儿语言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语言能力低的一种表现。这种现象会在成人的正确指导下,随着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会逐渐摆脱。

有一些大人在听到刚会说话的孩子说出儿语时,会觉得很好玩,会不由自主学着孩子的样,也用儿语来同孩子的说话,这是不可取的,这种低水平的语言交流是不利于孩子语言发育的。一旦孩子习惯了与用儿语来说话时,他们以后就很难摆脱儿语,稍长大些,还是用儿语来和同龄孩子说话时就显得很幼稚,听上去再也不觉得好玩了,这时候家长还要花上一定的时间来纠正孩子的儿语。因此,在与刚会说话的孩子交流时,千万不能顺着孩子来说话,同孩子说儿语,更不能用儿语来教孩子,比如看见汽车过来了,不能对孩子说“看笛笛来了”就是错误的,这时候大人要纠正并引导孩子来摆脱儿语,把规范的语言教给孩子,正确的应该教孩子这样说“汽车,一辆红色的汽车”,要强调你教给他的是“汽车”。以后看见汽车后,可以问孩子“这是什么?”,让孩子告诉你说出汽车。在你的正确教导下,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加强,儿语现象会成为过去。

孩子不爱动家长要引导


导读: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跟其他人一起运动,你可以找出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运动的原因,这样也可能有助于解决孩子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

团体运动能够让孩子在团队中获得自信与协调,并且学会怎么跟别人合作。但有些孩子并不是天生的运动家,他们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告诉你他们不喜欢运动,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可能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跟其他人一起运动,你可以找出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运动的原因,这样也可能有助于解决孩子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与孩子多进行沟通,一起找出解决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孩子不喜欢运动的原因:

1、基本技能仍在发展中

虽然学龄前儿童已经可以参加许多体育活动了,但其实大部分的孩子可能要到7岁以后他们的基本身体技能才能发展完成。如果孩子在之前没有进行过运动的话,可能就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他们慢慢适应。所以如果在团体运动中不断地跌倒,他们可能就会觉得很灰心或者紧张。

我该怎么办?

在家里先给孩子锻炼一下。无论是射篮、传接球还是一起出去跑步,都能给孩子机会去健全身体基本技能的发展,并且适应周围的环境,这样孩子也不用在朋友的注视下才出现跌倒等状况,同时你们还能够增进亲子关系。

2、怯场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一个天生的运动家,或者有点内向的话,他就可能在团体的运动中觉得不舒服。许多自尊心很强的孩子还可能会担心别的同学、家长或者是老师会对他们的表现不满意等。

我该怎么办?

你对孩子的期望应该从实际出发,大部分的孩子都不能成为奥运的获奖者,所以你应该尽量让孩子知道运动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和寻找乐趣。

3、还没找合适的运动

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运动,所以对运动产生厌倦的情绪。可能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还不足,打篮球则不够出色,但他们可能会喜欢游泳或骑单车等。所以选择到合适自己的运动可能对于某些孩子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一些不喜欢群体运动的孩子。

我该怎么办?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可能这样会让你很为难,因为你喜欢篮球的话也希望孩子会喜欢篮球,分享你的爱好。但能让孩子锻炼的目的更为重要,所以尽量给孩子多一些选择和尝试,让他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

以下有一些个体运动的选择:

游泳、滑冰、骑单车、滑板、攀岩、剑术、武术、瑜伽、跑步。

孩子一岁多不爱说话,家长着急


导读:孩子一岁多了,还不说话,看着别家的孩子什么都会说了,家长心里不是滋味。

我的儿子1岁3个月,会说“妈妈”“爸爸”“拿拿”“娃娃”“奶奶”“马马”“蛋蛋”,但教他别的他就不学了。怎样才能让他学说话呢?

答:你的孩子才1岁3个月已会说“妈妈”“爸爸”“拿拿”等7个词,而且是叠字,这并不少。据我所知,1岁3个月的儿童一般只能说3~5个词。有的心理学家认为,1~1岁半是理解语言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能懂的话大量增加,但说出的语词还很少,甚至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期(你的孩子正是这种情况)。这时,儿童反而要用手势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不开口说话,甚至把原来一个人的时候发出来的自言自语也停止了,到1岁半左右儿童似乎又突然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语词大量增加,对句子的掌握能力也迅速提高。你可以再观察孩子一段时间,不必太着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创造些条件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比如:

(1)丰富生活内容。生活在单调环境中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不利,要让孩子多接触生活,多接触社会,见得多、听得多才有素材来说。

(2)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儿童学说话是从听说话开始的,所以要随时提供听说话的环境。对孩子说话语速要慢,要简单明了,家长为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眼到嘴到手到,比如你在盛饭,就说:“我在盛饭给宝宝吃。”;你在削苹果,就说“我给你削苹果呢,你喜欢吃苹果吗?”有时也可以说孩子正在干的事,这也是语言环境,比如:孩子在吃饼干,你就说:“你在吃饼干,好吃吗?”等。这样可以开拓儿童的听-说系统。在儿童与成人交往时,在儿童最初自发发音的基础上,以及视、听、触的过程中,通过生活活动和游戏,他就会模仿成人的语音和语词,也就是学会了说话。

(3)当孩子发出语音、模仿成人说话时,一定要热情地鼓励与表扬,否则会使他的学语热情减退。当然,有时儿童模仿得不像,成人也不要批评,应该多重复正确的语词,帮助他改正。

(4)在孩子情绪好时(这一点很重要)拿着有关图片慢慢说着儿歌(比如说《小白兔》儿歌就拿着小白兔的图片)给孩子听。儿歌有韵律,孩子会很喜欢听的。稍大一点以后,可以拿着图画书讲简单的故事,但不必要求他全理解。

(5)不要急于满足孩子的需求,鼓励他尽量开口表达并及时给予奖励,只有这样才会使孩子尽早开口说话。

(6)从生理上讲,语言是由发音器官、听觉器官以及健全的大脑3个部分共同完成的,任何一个器官发育不好或受到损伤都会影响到说话,而且这些器官又非常娇嫩,容易受伤,所以要注意保护好。比如:不要让孩子头部受伤,不要让他大声吼叫,不要让他到噪音很大的地方去玩,避免脑炎、中耳炎等疾病。

相关推荐

  • 家长要敢于向孩子说“不” 眼下,随着“421”家庭的增多,两代人对独生子女的娇宠,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心安理得地向父母提要求,甚至承受不了半个“不”字。这种孩子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要。倘若父母拒绝他们的要求,孩子马上就变成一副无...
    2021-11-09 阅读全文
  • 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说的四句话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的时候就会口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那是因为家长不了解一些话说出口以后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甚至是一举一动,都...
    2021-07-25 阅读全文
  • 不要对孩子说“反话” 故事1:午睡前,XX班的老师急匆匆跑来向我诉苦:“J老师,这些孩子没法教了……”“怎么回事?”“刚刚进入午睡室前,有两个孩子做坏事,我就说把他们送到小班去好好学习一下。本来我以为他们会害怕,会记住这个...
    2021-04-16 阅读全文
  • 还在跟孩子说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许多父母都会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但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和陌生人有所接触对儿童发展是有益的。所以对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该如何与陌生人互动。 为此,今天为父母们找到了以下平...
    2021-02-05 阅读全文
  • 陪孩子长大,不要替孩子长大 现在家庭条件优越了,很多孩子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天生活在蜜罐里,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是家里的小公主,父母的小天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心肝宝贝,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受委屈,事无巨细,勿需孩子动手,全...
    2020-10-12 阅读全文

眼下,随着“421”家庭的增多,两代人对独生子女的娇宠,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心安理得地向父母提要求,甚至承受不了半个“不”字。这种孩子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要。倘若父母拒绝他们的要求,孩子马上就变成一副无...

2021-11-09 阅读全文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的时候就会口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那是因为家长不了解一些话说出口以后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甚至是一举一动,都...

2021-07-25 阅读全文

故事1:午睡前,XX班的老师急匆匆跑来向我诉苦:“J老师,这些孩子没法教了……”“怎么回事?”“刚刚进入午睡室前,有两个孩子做坏事,我就说把他们送到小班去好好学习一下。本来我以为他们会害怕,会记住这个...

2021-04-16 阅读全文

许多父母都会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但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和陌生人有所接触对儿童发展是有益的。所以对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该如何与陌生人互动。 为此,今天为父母们找到了以下平...

2021-02-05 阅读全文

现在家庭条件优越了,很多孩子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天生活在蜜罐里,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是家里的小公主,父母的小天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心肝宝贝,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受委屈,事无巨细,勿需孩子动手,全...

2020-10-1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