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给宝宝的礼仪教育
发布时间:2021-09-30 宝宝班教育笔记 幼儿过年故事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春节期间,一家人团圆,走家串户拜年,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还有压岁钱拿。所以小朋友们最喜欢过年了。这段美好时光,无疑也是再好不过的早教“进补”时机。
早教专家陈明兴教授提倡,这种“进补”别太严肃,完全可以用快乐、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比如,春节前大家都有大扫除的习惯。大人们忙着时,让小孩帮着爸爸妈妈拿扫把、拖把,用纸张擦玻璃,还可以让孩子帮着盛水、浇花、洗洗刷刷等,在劳动的同时,会享受到快乐。当然,冬天要注意防寒。”
陈明兴笑着说,许多双职工父母平时要赶着上班,怕孩子动作慢,吃饭、穿衣、洗漱等原本需孩子自理的事都给包办了。趁正月期间一家人都很休闲的时机,可以给孩子补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放手让孩子自己学穿衣、裤、袜,自己用勺子、筷子吃饭。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来家中作客时,让孩子给客人递糖果、瓜子、杯子,搬椅子。当然这些最好是事先在家中教会孩子,搞个小排练。
到了“实战”时,孩子才容易完成得好,亲朋好友看到这么勤快和懂礼貌的孩子自然会夸奖,得到夸奖的孩子会干得更带劲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我家的礼仪宝宝
我家的礼仪宝宝
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的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的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得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我家女儿能能,今年6岁现在就读百花艺术幼儿园中二班,从一个牙牙学语的毛丫头到现在乖巧、伶俐的可爱小女孩,从不懂得礼仪为何物到现在的讲礼仪宝宝。女儿的每一次进步和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离不开家长的正面教导,也离不开女儿自己平时的习惯积累。
每次回老家或姥姥或亲戚家,没进家门,必定大嗓门的喊:“奶奶,爷爷(姥姥,姥爷等)我来了”.这时候家里人就会出门去迎接她,她就非常高兴,像蝴蝶一样扑到家里人身上。开心的大叫:“我来看你们了”。离开的时候总是有礼貌的说:““奶奶,爷爷(姥姥,姥爷等)B再见,你们有空来我家玩。”
当家里有客人来时或亲戚到我们家或有人在外面敲门的时候,女儿必定会走过去问:“请问你是谁啊?”了解了情况才去开门,并且还会说:“叔叔阿姨请进》”热情是相当的高,特别是他们带礼物给女儿的时候,她总是非常有礼貌的说:“谢谢你们,我太喜欢了》”
在外面碰见长辈,不管认不认识,经常热情的主动打招呼:“奶奶好!”“爷爷好”,搞的那些老人家眉开眼笑,她也得到了不少称赞,我也跟着高兴。
平时在家的时候,女儿都是非常乖巧的,会帮忙大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天,当我抹地板的时候,看到床底下有点脏,我随口说了句:“床底有点脏了。”结果女儿非常积极而且高兴的表态:“妈妈,我帮你抹吧。”于是她拿着抹布爬到床底下抹了起来,而且抹的非常认真和干净。那一刻我非常幸福和感动。当我工作累的时候,女儿都会给我捶捶背,还时不时的问:“妈妈,舒服不舒服啊”小小的拳头捶在我身上,乐在我心里。
平时在家我们也会经常交给她一些有关礼仪方面的童谣,朗朗上口,及容易背诵,有很容易理解,女儿也非常的喜欢。经常用这些童谣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一段时间最明显的表现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到楼上去找小朋友玩,从来都是和别人和睦相处的玩游戏,不打人,不说脏话。小朋友以及他们的家长也乐意和女儿玩。
孔子曾说过:“少年若从天性,习惯成自然”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女儿会越来越棒的。愿女儿在洁净的蓝天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父母是宝宝的礼仪老师
当家里来客人时,对宝宝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主动打招呼,学会讲礼貌,还要大方地拿出自己的玩具招待小客人,有时好东西也得让给别的小朋友先吃,是一个个小考验,也是一次次成长中的进步。做一个快乐好客的小主人,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喔。
做宝宝的礼仪老师
李晨妈,28岁,宝宝:2周岁
我一直相信,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宝宝得到正确的礼仪最快速有效的办法。当家里有客人来时,从晨晨几个月开始,我们在接待客人时,也总不会忘记带他一起跟客人打招呼,握握手,让他知道,这是一种欢迎客人到家里来的礼节。晨晨会走路说话后,我们采取的办法则更多的是行动。当客人按门铃了,我就会带着宝宝等在门口,亲自迎接客人的到来,并且用热情的口吻跟客人说“欢迎你来我们家做客”。然后请晨晨把客人带到会客区。当客人来时,家里的其他成员,不管手上在忙什么事,都会出来跟客人问候一声,然后再忙自己的事。整个家里,所表现的就是真诚的热情,让孩子受到感染。
现在,晨晨已经学习了很多待客礼仪知识,当家里有客人来时,基本上不用我再强调提醒他向客人问好,在客人说话时不能打断对方的谈话。虽然刚开始时,有些麻烦,但很快就能看到宝宝的进步。
P&P小提示:和宝宝玩招待客人的小游戏,妈妈可以把一些礼仪知识要点融会贯通到游戏中去,宝宝也能更好地理解,只要宝宝有兴趣,游戏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玩一次。当真正的客人来时,为了消除宝宝的紧张,也可以告诉他,今天的招待客人小游戏增加了新成员。
请宝宝当小助手
琪琪妈,32岁,宝宝:3周岁
琪琪胆小害羞,家里有客人来时,不是躲在我身后,就是一个人逃到玩具房里,远远地打量着客人,不肯向前与客人近距离接触。有时我忍不住强拉她到客人面前来,她就会哭个不停,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一次,家里来了大小五个客人,一时忙不过来,我只得叫琪琪帮我把水果端出来。琪琪平时本来就挺喜欢帮我做事,所以很习惯地端了水果到客厅,把水果摆出来后,客人借着这个机会同她攀谈时,琪琪虽然有些害羞,但还是和客人有了互动,没再躲起来。我很欣喜地看在眼里,知道改变琪琪胆小的机会来了。
后来,当家里有客人来的前一天晚上,我就用商量的语气跟琪琪说,客人来了,能不能帮妈妈做一些事情。例如带小客人玩玩具呀,还有帮客人递拖鞋,妈妈真的很需要你帮忙,你上次做得很棒,妈妈心里想,多亏有了琪琪啊,我才能招待好客人。得到表扬的琪琪满脸惊喜地看着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就这样,琪琪跟在我身边,慢慢地学会了很多待客之道,我告诉琪琪,要做个快乐的小主人,才能让客人也高兴地在我们家做客啊。
P&P小提示:需要让宝宝当小助手时,最好是先从他拿手的活儿做起,这样不仅会增加他的自信,也更能让他在客人面前表现得自在轻松。最好不要让宝宝端热茶、咖啡一类的饮料,以免烫伤宝宝。
让宝宝也成为关注对象
余薇妈,30岁,宝宝:4周岁
薇薇不太喜欢来客人,每次家里有客人来时,她准比平常反常,要么缠着我不放,要么就是不断搞怪,弄得我很头痛。一次,朋友带了孩子过来,我正担心薇薇不理人时,却发现,朋友和薇薇正聊得高兴呢,原来她问薇薇一些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薇薇不哭不闹了,还把亲子手册拿出来给朋友看。我这才意识到,薇薇以前在客人来时,总会觉得无趣,因为这些客人都似乎和她无关。
于是,我下意识里,总会在招待客人的环节中设定一两个让薇薇当主角的环节。前一段时间,她去上了舞蹈课后,总喜欢在我们面前表演下腰、劈腿的动作,我就把这个表演机会放到客人面前,得到肯定的薇薇,表现得不错,而且每次客人来了,她也会拿一些她觉得不错的点子招呼客人。现在,有时我忙别的事时,也完全放心地把客人交给她照顾呢。
P&P小提示:平时注意收集宝宝感兴趣的卡通片、故事角色、近来爱玩的小游戏,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宝宝喜欢的话题,让宝宝不会抗拒和客人一起交流。
让宝宝大方地接待小客人
浩浩妈,31岁,宝宝:3岁
家里来客人时,最让我紧张的是小客人。浩浩的玩具很多,可就是不愿意和小客人们分享,常常快乐的聚会就会因为宝宝们争夺玩具而弄得一屋子哭声,浩浩因此还挨了好几次揍。这样一来,他更不愿意和小客人一块玩了。
为了让浩浩大方接待客人,我就和他一起玩客人游戏,他当小客人,我是主人,我特意准备了一款浩浩很想要的玩具太空迷宫,当他想玩时,我拒绝了他,并强调这是我的玩具。浩浩被一连拒绝了三次,有点生气不理我了。这时我再跟他说,平时家里有小客人时,你都不肯借玩具给他们玩,他们也会很伤心难过。要是你愿意借给他们,大家一起分享不是很好吗?浩浩马上去把他心爱的变形金刚拿来,放到我手里,我也很愉快地把太空迷宫借给他玩。
有了这次演练,浩浩开始愿意拿着玩具给小客人分享。好几个小客人也特别喜欢到我们家里来做客,而且每次也会带上一些玩具过来和浩浩一块玩。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非常有可塑性的,只要想些办法,宝宝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小主人了,这也是我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到的结论,对别的妈妈也可能用得上。
P&P小提示:不爱跟小客人玩的宝宝,不舍得拿玩具给客人玩的宝宝,都说明宝宝的内心世界里对小主人的意识不够强,妈妈要做的是引导宝宝学习做小主人,并让他们明白,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会让他们得到更多友谊与快乐。
专家提示:对于宝宝来说,家里来客人真是件大事呢!家长的确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宝宝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是帮助宝宝形成自我概念的绝佳机会,让宝宝了解“我在客人眼里是个什么样的宝宝?”但是,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对宝宝提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例如:对于2、3岁的宝宝,不必要求他和小客人分享他最心爱的玩具。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所有”概念还正在形成中,如果硬性让他们提前“分享”,那么会给他们造成混乱:不知道“你的东西”和“我的东西”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拿在别人的手里,东西的“所有权”还是自己的……对宝宝的特点多了解一些,“伤害”就会少一些!
扫除宝宝当小主人的2个小障碍
当客人来时,宝宝会“人来疯”,怎么办?
P&P:因为来客人,家里的气氛一下变得热闹,这对宝宝是一个强有力的剌激,因此会表现得兴奋、活跃,又唱又跳,和平常的举动完全不一样。这实际上也是宝宝的一种表现欲望,渴望得到客人的表扬肯定。
当宝宝出现“人来疯”状况时,不要生硬地制止,可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或是让家人带他暂时离开现场去做他喜欢的事,让他平静下来。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常常是由于缺少机会表现自己,妈妈可在平时适当地增加宝宝展示自己的机会。
每次一有客人,宝宝就会提无理的要求,怎么办?
P&P:当家有客人来时,父母的重心往往放在了客人身上,当宝宝提出一些要求时,为了息事宁人,总会很快答应他们的要求。宝宝有了一次甜头,就会尝试第二次,甚至一次比一次要求更多。
想要杜绝这种事发生,必须不管有没客人,对宝宝的要求都不能放松,也不要因为他哭闹就无原则地迁就他。刚开始时,可能会有些困难,但几次交手下来,只要父母能坚持下来,聪明的宝宝一定能牢记游戏规则,不会再做徒劳的争吵,反而会乖乖配合你。
帮宝宝度过执拗期间的三个字
女儿进入一岁半以后,执拗期的特征更加明显了,这阶段她的自我意志明显增强,什么事情都想发表自己的观点,还以指挥大人为乐趣:让大人学她的动作,分配大人干活做事情。违背大人的意愿,自作主张等等。
而这阶段我们根据她语言进展情况,配合情商培养方案,发现有三个字在使用频率和效果上与众不同。现列举如下:
对宝宝产生魔力的三个字
一、不
无疑对于家有正值执拗期的孩子,父母平时听到的最频繁的字莫过于这个“不”字了,宝宝似乎刚过一岁,就超喜欢说这个字了:
家中来了朋友很客气地问她:“宝宝,我可以坐在你旁边的沙发上吗?”宝宝超级无情地说:“不!”
邻居爷爷说:“宝宝,让爷爷抱抱好吗?”依依冷血地盯着人家说:“不!”
……
她每说这个词的时候,一定是铿锵有力,不容置疑。
现在宝宝用这个词的特点有了变化:让问阿姨好,她说“阿姨不好。”让叫保安叔叔,她说:“保安叔叔不好。”无论我们怎么苦口婆心、怎么玩空心思讲道理,人家依旧一意孤行,不改初衷。
对此,宝妈想出个好主意,这阶段的孩子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吗?ok,遇到宝宝再说阿姨不好时,宝妈并不纠正,顺水推舟地说“宝宝不好。”这下宝宝可不干了,马上说“宝宝好。”于是宝妈说“阿姨好”,如此往复,直到宝宝自己明白原来只有她说了“阿姨好”之后,妈妈才会说“宝宝好。”于是,乖乖改正。
正是,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自己先尊重别人。
二、好
让执拗期的孩子说“好”还真有些比登天还难的架势。
首先,我们现在对宝宝尽量采取凡事和她商量的态度;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满足她的愿望,比如:上班前,宝宝提出要我们抱抱,我们除非赶着出家门,否则都会满足她;再比如:宝宝早晨刚看过巧虎,又向爸爸提出看巧虎,爸爸就给她放着听,宝宝也会满足……
其次,适当地和她交换条件,比如吃饭时,宝宝不想吃菜,想吃鱼松,宝妈就先给口鱼松,然后让她吃菜,说明只有吃完菜才给第二口鱼松,培养到现在面对宝宝不太想吃的东西,只要宝妈轻柔地说“好”,宝宝就张大嘴巴高兴地吃掉了。
宝妈觉得这有助于帮助宝宝延时满足。
三、请
宝爸妈平时在要求宝宝做事的时候,尽量要求自己用“请”这个字,所以宝宝要想让家里人帮助她的时候我们也引导她说这个“请”字,渐渐地,宝宝明白了,只要她说了这个请字,爸爸妈妈姥姥姥爷一定会帮她,会满足她的愿望;和小朋友交往时也能相应地得到一些“实惠”,比如坐坐别人的小车,玩玩别人的玩具……
我们想从小让这个字扎根在她的记忆语言里,慢慢形成礼貌的习惯。
当然,大人以身作则,孩子耳闻目染还是最重要的。
宝宝拿红包也有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春节正是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好时机。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购买礼品,然后去送礼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亲戚朋友。也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些实际行动来表达,如帮爷爷奶奶剥糖果、捶捶背,陪家人聊天。
春节期间,爸爸妈妈还可以给孩子上上礼仪课。比如探亲访友时,家长有意识地注意一些细节。“轻轻敲门;按门铃要有节奏,也要耐心,不乱按门铃;打招呼时,眼睛看着对方;不随便翻找主人的东西;主人给东西时,用双手接。”
在家中接待客人时,礼貌待客。“给客人敬茶时不能倒满,只倒半杯茶,因为茶凉了可续茶;招待饭菜宴请客人时,敬酒得斟满,显示主人的大方、热情。”
拿红包也是有礼仪的。教宝宝双手接红包,一定要说“谢谢”。拿了红包,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哦。
最后,来到餐桌上也要注意。“好吃的东西,爱吃的东西,首先让长辈、客人吃,不能自己一个人全吃、抢吃;取菜时,尽量取自己面前的,看准哪个就夹它,别翻来覆去地挑;吃完饭后放下碗,要有礼貌地对还没吃完的人说:‘请大家慢用’。”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适时教孩子如何称呼及祝辞。比如,祝福对方“新年好,身体健康”;见到做生意的客人时,祝福对方“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早期教育:给周岁宝宝的自理教育建议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给周岁宝宝的自理教育建议,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宝宝周岁啦,一家人肯定都非常的高兴,甚至开始盘算宝宝应该上哪个小学、学习些什么兴趣,才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揠苗助长哦!下面,小编就给爸妈妈们一些关于周岁宝宝的自理教育建议!
1、走得好
走是由大脑控制的一项运动,走路不仅能够让宝宝活动范围变大,而且看到的和接受的刺激也会增多。
走的时候还要让宝宝用足跟走路,如果宝宝用脚尖走或者走不稳,甚至是到1岁半还不会走路,那么就要去找医生看看了。
2、手指的灵巧
要多多练习宝宝拇指和食指的对捏动作,这是因为宝宝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手指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妈妈们就可以和宝宝多练一下握笔、画画、搭积木等游戏。
3、训练与人交往的能力
一岁多的孩子正是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宝宝可能跟在妈妈的后边,一边运动,一边模仿。这个时候要多让宝宝和其他小朋友交往,也能促进语言的发育。
4、吃睡便规律化
吃睡便等方面的规律化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重要表现,能够更好地促使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这个时候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用杯子喝水,用勺子吃饭,会自己去小便,饿的时候会自己拿东西吃等等。
5、智能的开发
人类大约有150多亿个脑细胞,除了要依靠外部的刺激来增加反应的灵活性外,还要拥有充足的生活经验。
所以,爸爸妈妈再给孩子开发智力的时候不能以抽象的背景作为内容,而应该让宝宝能够更直接的体会到生活刺激。宝宝接受的外部刺激越多,对新刺激作出的反应就越正确。
不管怎么说,仅仅一周岁的孩子其实并不用学习太多的东西,爸爸妈妈只要多多鼓励孩子去认知新事物就可以了。尽可能减少家里的不安全因素,不过分限制他的行为,就是最好的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