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规矩
发布时间:2021-10-07 小班教育笔记吃饭 幼儿园工作总结懂规矩 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维持我们正常社会秩序的保证。规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时时刻刻的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准则。所以说一个人只有从小学会守规矩,才能让他将来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当中。
幼儿园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在这里孩子们也要守规矩。孩子刚来时总是好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知道规矩是什么,这也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
而我们老师为了园里的秩序、为了孩子的成长就不得不肩负起“立规矩”的重任了。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首先当然要从吃饭开始了。
第一,吃饭时间是固定的,时间一到我们老师就要组织小朋友们吃饭;
第二,吃饭时要用筷子或是勺子,不允许用手去抓(不会的我们会耐心教会他们);
第三,吃饭时不允许大声喧哗、玩乐,不能走来走去;
第四,要在半个小时以内吃完饭,如果提前吃完饭也要在座位上等候,当然这个时间也是可调的;
第五,吃饭时不可以挑食,更不可以浪费粮食等等。
当然,要想让这些“小祖宗”们遵守这些规矩简直是太难了。但是,我们都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会适应的。
自从这些规矩实行开始,小朋友们每天都会给我们很多的惊喜,他们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家长们也常说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会用筷子了、吃饭不用喂了、不挑食了等等。孩子的进步,我想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有规矩”的乐高课
乐高机器人,是小朋友都喜欢玩的玩具,它可以让孩子们学习与玩相结合,更好的激发孩子兴趣和学习能力,锻炼幼儿全方面的思考能力,举一反三,主动思考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地游戏环境,树立好游戏规则是很有必要性的。例如:有秩序的分发玩具、不争不抢,学会分享、分类将玩具送回等......本周的乐高课孩子们就是进行了一次“有规则”的乐高课。
在上课之前,孩子们认真仔细的听取老师的讲解及本节课的操作内容,看我们的宝贝们多认真,眼睛睁的大大的看着老师。讲解完毕就到了操作的时间了,一个一个位置,一人一组乐高开始了我们本节课的活动《叠高楼》,在课程的进行中,孩子们有讨论、有合作,玩的不亦乐乎,也有争抢的现象,这就要求老师在巡回指导的时候及时的制止与干预,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当活动结束时,也是由孩子们自己动手来将相同的玩具叠到一起,2乘2积木块叠一摞,2乘4积木块叠一摞,虽然刚开始操作时也有做错的宝贝,但是熟能生巧,也只有多练习,多改正才能确保孩子在以后的课程中养成好的习惯。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良好的规则才能拥有良好的课程。
吃饭的乐趣
每次吃饭,总有一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对他们,我是伤透了脑筋却又无可奈何。
不断的提醒对他们来说只是耳边风,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怎么办呢?后来,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换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我从阿姨手里接过饭菜时就故意大声的说:“今天的饭菜好香哦!你们闻到了吗?”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都翘起小鼻子夸张得闻着。
一边闻一边说:“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闻起来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
”说着神秘的偷瞄了一眼今天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
我又说“那谁来猜猜我们今天吃什么菜?蔬菜吃了有什么好处呢?”我刚说完,好多小朋友都争着要回答,飞飞说:“老师,我妈妈说多吃蔬菜就会不生病,还会更聪明。
”小茹说:“吃蔬菜会变得更漂亮。
”“哦,是吗?那还有谁也喜欢吃蔬菜呢?”“我!”“我!”……在我的鼓动下,大家的热情高涨,就连几个不爱吃蔬菜的小家伙也乐在其中。
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应求,而且小朋友吃饭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饭也多吃了。
从此,在每次吃饭前,我总是用生动的形式介绍菜名或讨论有关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简单得吃饭礼仪,用自己的热情来带动幼儿吃饭的兴趣,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也在无形中逐渐养成了,这就是吃饭中的乐趣吧!
《规矩和爱》读后感
首先,引用书中的一段话:
“你今天用怎样的规矩和爱教育孩子,你就会给身后的世界留下一个怎样的人;你给身后的世界留下一个怎样的人,就会影响你身后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所以规矩和爱所成就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也是一个未来的世界!”
身为一个母亲,“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即快乐又主动的学习呢?”身为一位教师,“怎样才能把握好严与爱的尺度,让孩子们快乐成长?”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爱孩子,他很快没有规矩,管孩子,他很快感觉到你不爱他。怎么办?一爱就乱,一管就死。如何用爱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孩子感受到规则是爱的一部分;用惩罚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孩子感受到的是恨,而不是规则呢?
十分有幸,在陕西省名师高秀琴名师工作室的推荐下,我读了王涛博士的《规矩和爱》一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书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让我认识到要养育好一个孩子的前提,要先掌握知识技能和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去指导我们的行动,更好的工作。身为一个母亲,身为一名老师,我感觉到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王博士说:“当孩子闹情绪时候,我们不能和他讲道理,这时他们没有接受能力,没有学习能力,等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再交流,而且要蹲下来与孩子平视,不仅要有语言交流,还要有目光的交流,要轻声轻气地说重话。通过这种交流帮助孩子避免以后再出现这样的错误;对待孩子,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按照孩子的特点,用孩子可以理解或是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进入孩子的世界,孩子就能被我们带领……”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如果要真正的做到,做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对于我来说,都是需要不断学习的。
在书中,我还学习到,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也要学习二点:一是让他懂得尊重、礼让、感恩,悲悯,简单的说,就是爱;二是节律、规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规矩。这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爱与规矩具有一致性,没有规矩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规矩是教训。要建立正确的规矩,不要超于孩子年龄段设立孩子做不到的规矩。要先理解孩子,对做不到的事情要有宽容,管教时要带着爱,让孩子感觉到规矩的背后是有爱的。而不是让他感觉冷冰冰,是跟他作对,让他受苦的。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全的孩子。
其实,无论是规矩还是爱,无论我们的角色是什么,我们的情感教育是一致的,只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这条路上,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观察,多一些学习,多一些沟通,总会寻求出适宜的方法,相信我们合理的方法,也一定会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幸福的成长!让有爱的“规矩”时刻伴随他们的成长。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的学习,一起健康的成长!
不爱吃饭的宝贝
开学已经两周时间了,每次吃早点、午饭、午点,轩轩都很被动很不乐意的,同一组里的小伙伴们都陆续搬着小椅子到桌子旁边去入厕洗漱了,唯独他一个人坐在中间的位子上,身体侧着靠在小椅子上看着,老师也鼓励宝贝自己动手搬椅子,小家伙就光摇摇手不愿意搬过去用餐,在老师的帮忙下搬着小椅子牵着宝贝一起过去,小家伙也很勉强的,带着宝贝洗手入座后,他就扒在桌子上不愿意自己独立进餐,老师边鼓励边哄着喂给他吃,小家伙才勉勉强强的吃个三四口就又转头不肯吃了。而且他就只要吃白米饭,不管是荤菜还是蔬菜,伴着米饭里喂到他嘴巴里,立马就全吐出来了,摆手示意不要吃,掘强的小脾气就凸显出来了。
轩轩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班里其他小朋友相比相对来说比较弱,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多方面的。关键原因是家长过分的溺爱包办代替。锦轩在家中主要有奶奶照料,由于隔代宠爱,奶奶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喂他吃饭,帮他穿衣服,导致孩子在家中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缺少练习机会,久而久之他跟不上他的年龄阶段所应该有的生活自理能力。.
采取的策略:
1.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把宝贝在园的表现实事求是的反应给家长,建议家长能与幼儿园配合,进行家园合力,让孩子在家中也能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得到锻炼。
2.建议幼儿的爸爸妈妈多于幼儿相处,让父母担负起教育的重任,要给予宝贝树立自信心,帮助宝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和奶奶也进行交流,让奶奶也初步具备正确的教育观,不要总包办代替。
吃午饭风波
一天中午,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和往常一样,我告诉小朋友们:“今天请每个小朋友自己拿一碗饭和一碗菜,拿到后开始吃,要求每人吃完自己的一碗饭。”一切都还挺顺利的,小朋友们分到饭菜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有的孩子吃完一碗又盛了一碗,慢慢地动作快的孩子陆续吃完了饭,这时,俊俊突然对我说:“老师,我吃不下了。”我一看他的一碗饭还剩许多呢,就劝说道:“不行,一碗饭要吃完的!”他听了急得眼泪都要快要掉下来了,吱吱唔唔说:“我真的吃不下了”。我一想又想到俊俊今天早上来得晚了,大概早饭吃得太饱,所以现在肚子还不饿吧!于是我就向孩子问清了这点,果然没错呢!于是我对他的要求开始降低,让他再吃两口就行了,他听了高兴地吃完了两口。
这件事,使我想到以往我们教师在教孩子吃饭时,要求每人吃完自己的一碗饭,其实却往往忽视了每个孩子的实际需求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喜欢吃今天的菜而多吃一点饭,有的孩子可能因某种原因今天胃口变差了些,还有的孩子天生就吃的少些等等。所以以后在吃饭时,我对于个别孩子不再硬性规定,而是根据孩子自己的需求,适当调节,这样孩子们也吃得心情愉快,成长得更健康了!
吃饭小插曲
又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了,我们两个老师正在给幼儿盛饭菜,每天我们都是让幼儿一组一组的排好队伍自己拿饭菜的,而孩子们也能井然有序的遵守秩序,小心翼翼的端好自己的一份,此时教室里安静无声,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老师,李俊涛的菜打翻了”我们抬头一看,地上洒满了汤菜,而小朋友也一个个张大眼睛看着我们,好像在看我们怎么“处理”这件事,而俊涛也用一双紧张的眼睛看着我,看着汤满一地的菜,我的火不由的冒出来了,怎么搞的昨天也打翻了,今天又一次的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不由分说的拉起他生气的说:“你是怎么弄的,这么不小心,别的小朋友怎么不打翻,而你怎么天天都会出事情呢?今天不许吃饭”俊涛眨着眼睛
,泪眼往往的看者我,委屈的回到了座位。而我们也就再也没有理他。当我们都分吃好准备收拾时,猛然发现俊涛竟然坐在位子上呆呆的看着我们,饭也不吃。“咦,你怎么不吃饭啊”我们问他。“不是说,不让我吃饭吗?老师实际上不是我故意打翻的,而是别的小朋友乱跑把我打翻的。”他低着头小声的说着。我这才想起来,刚才好像是不许他吃饭的,可是没想到他真的会不吃,而且还是这么回事!“啊,真是对不起,”我赶紧道歉都说“都是老师不好,没有问清事情的原由就乱发火,也不应该说不让你吃饭的话,你赶快吃吧,以后你自己也小心点”听了我的话,他很高心的开始吃饭了,看着他那吃饭的样子,我的心情有说不出来的滋味……
宝宝拼拼拼、宝宝吃饭饭
宝宝拼拼拼我们班里有不少的宝宝特别喜欢拼图形,特别是我们班的茹茹和豪豪拼的图形最快.首先,我把要拼的图形给他们画在了一个纸箱上,然后把我画出来的几个宝宝最喜欢的小狗,小猫,小汽车,给他们剪了出来,分别都画了五个,每个小朋友一人一个图形,看谁拼的最好最快,于是宝宝们就开始兴奋起来,我把这三个图形给宝宝们都打乱了,他们就开始找啊找的,拼了有6分钟,茹茹就把小狗和小猫拼了出来,然后我就跟我班里的小朋友说,茹茹是第一个啊;还有没有拼出来的啊,豪豪一口气站了起来说;我拼完了。
我当时就笑了,不一会,宝宝们就开始一个一个的跟我说我拼了只小狗,我拼了只小猫,最后,每个小朋友都拼完了时,小朋友就拿着自己的成果告诉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的心里是多么的开心,快乐啊。
宝宝吃饭饭
何婷婷
开学时,我们托班的小朋友不会拿勺子,吃饭时我们还得喂了才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小朋友逐渐的都会自己吃饭了,而且吃饭时一点也不会浪费,特别的听话,我们心里也觉得很开心。
每当吃饭时,我们都会给小朋友们演奏一首歌曲,这样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很开心,为了宝宝安静的就餐,饭前五分钟我们会给他讲故事,以稳定他们的情绪,能好好吃饭,同时,我们还给宝宝讲一下吃饭前要洗手,这样肚子才不会长虫虫,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的可爱,自己的碗里没饭了,会跟老师说,老师我吃完了,我问他们还吃吗?他们笑着说老师我吃饱了。我当时就想开学的时候什么也不会,话也不怎么会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竟然学到了这么多的东西,感觉很不错。
老师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提及来,规矩就是规则。我们的社会形态需要规则,要是没有规则,我们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会是啥子样。给孩子订立规矩,道理也一样;不给孩子订规矩,遭到杀害的不仅是教师,更殃及孩子本身。
孩子需要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规则。他们需要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和别人怎么相处。他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啥子程度,要是他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啥子。跟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本身不断增长的技法和能力。规则在他们"学习-发明"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是教师的信号不明确的话,教师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获得安全感。
怎么给孩子立规矩?
起首,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
好比,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留步,也能够不停。有谁主动停过?
第二,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亲身利益有关。
第三,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第四,本身能解决的事就别再告诉配偶。
第五,孩子的长期影象比较差,惩罚一定要及时。
第六,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惩罚孩子,也是一门艺术!
第七,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笃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他。好比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管教技法:新约法三章安心拒绝:选择说话:适可而止。
这些原则应该是适应于各个春秋段的孩子的。和所有的教师一样,我们总在犯错误,在管理孩子的时候,常常不知怎么办。不过也许让孩子和我们渐渐建立秩序的规则,对孩子和我们都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