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爱上纸盒游戏
发布时间:2021-10-30 幼儿园宝宝游戏 游戏宝宝幼儿园 宝宝幼儿园游戏家家都有的纸盒子,只要爸爸妈妈动一点心思,就可以让宝宝爱上纸盒游戏。最最重要的不是省钱,而是可以锻炼宝宝花钱也买不到的创造力、想象力。
拨浪鼓
还记得小时候的拨浪鼓吗?一个简单而可爱的玩具。在小纸盒子里面装上黄豆、沙子、大米或者其他东西,然后封好,摇一摇,让宝宝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还可以让宝宝自己做拨浪鼓。如果他要装小纸片在里面,你也不要阻止,实践会让他知道什么东西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自制的“土火车”
想必大人小孩都喜欢玩具店里长长的火车。没关系,我们自己做一个。先收集各种各样的小纸盒子,可以是妈妈装化妆品的盒子、宝宝装饼干的盒子等等各种漂亮鲜艳的纸盒子。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做火车,其实很简单,只要用一根绳子将纸盒串连起来就大功告成了。
然后让宝宝牵着绳子朝前走。“开火车了!”宝宝一下变成了“火车头”,当上了“火车司机”,爸爸和妈妈都可以扮演乘客。
牛奶盒子搭成的城堡
大人和宝宝每天都要吃的牛奶,算一算丢掉的盒子也有一卡车了吧。别再给宝宝买积木了,积木本来就是要训练孩子创造力的玩具,但是对着图纸怎么搭得出真正自己的城堡呢。
每天喝完的牛奶盒子,洗干净晒干以后就送给宝宝,给他“添砖加瓦”。并且大方地把宝宝房间的一角都让他自由发挥。先只有一栋小房子,然后可能变成高楼大厦、城堡宫殿。千万别随便拆掉,若干年后你们家也许会出一个真的建筑设计师,牛奶盒子的城堡会带给其他人很多启示。
布娃娃的家
商场里芭比娃娃的家多昂贵啊,而且通常买回来没多久宝宝就没有兴趣了。因为买的玩具房子虽然豪华,但是很容易玩腻。我们可以自己用纸盒子做一个布娃娃的家,那多有意思,而且自己辛苦劳动的结果可不舍得那么快就舍弃。
用一个干净完整的鞋盒子,鞋盒子里面可以贴上宝宝喜欢的花纸充当“墙纸”,还可以给布娃娃搭一个小床,铺上地毯……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宝宝完成,但要尽量让孩子决定该怎么做。
忍者神龟来啦
找几个刚好和宝宝身体差不多大的纸盒子,当然,大一点的纸盒可以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玩。在纸盒上贴或画上绿色的龟壳,也可以是红色、蓝色的,套在宝宝身上,宝宝就可以在地上爬来爬去了。爸爸妈妈也参与进来,宝宝会更开心。不要介意被邻居看见你们一家人在装“乌龟”,管他的呢。
我爱我家
儿童家具店的玩具房子,漂亮而昂贵。不过既然我们有纸盒子,又何必购买玩具房子呢。不要头疼家里装电器的废旧纸箱怎么处置,它其实是孩子最喜欢的“蜗居”\x{2014}\x{2014}甚至是他们闯祸或不开心时心情的“庇护所”。随孩子高兴,在纸箱一侧剪或不剪出一扇门都可以,也可以给纸盒子开个天窗,总之不要把自己的布置想法强加给孩子。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大方地邀请你到他的小屋坐坐,那么恭喜你,你不仅是他的父母,也是他的朋友了。
纸盒桌子和凳子
大的纸盒子翻过面,就是一个结实耐用的桌子,小的纸盒子翻过面就变成了小凳子。小凳子虽然不怎么结实,但是可以经常更换。宝宝的房间允许他大胆设计尝试,妈妈要做的是把这些设计变得更精致一些。纸盒桌子可以搭上桌布,纸盒凳子可以贴上好看的包装纸。
风的声音
小女孩子也许不喜欢太激烈的游戏。在一个闲暇的下午,妈妈和宝宝一起把平时收集的小纸盒子拿出来制作自己的风铃。纸盒子要轻巧漂亮的,比如超市里面各种小零食的盒子。每个纸盒子下面串一个小铃铛,然后用喜欢的丝带把盒子全部串成长长一串,放在迎风飘展的门边。纸盒风铃响啦,咦,不是没有风吗?原来是爸爸回来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让宝宝爱上幼儿园
大多数孩子刚上幼儿园都会哭一段时间,有时是一星期,有时会更长。这段时间,对家长来说是最揪心、最难熬的。但是,只要熬过了开始的几天,等乐乐对幼儿园环境熟悉一些,就会发现老师对自己挺亲切的、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挺好玩的,这时,你也就不用太担心了。
此后,虽然,你在送乐乐去幼儿园的时候,她可能还是会哭得很伤心,但那是因为对你太依恋,不愿和你分离,而并不是害怕幼儿园,不愿意待在幼儿园里。建议你从家里出发时,就和乐乐说:“今天乐乐去幼儿园,妈妈去上班。下午妈妈一下班,就去接乐乐,然后咱们一起回家来。”这样,让乐乐心理有一个准备,知道过一会儿妈妈就要去上班,而且下午会回来接我,分离焦虑就不会在幼儿园离别那一刻爆发的过于猛烈。而且,你离开幼儿园时,一定要坚决而镇定,如果你也表现得依依不舍,乐乐就会哭得更厉害了。
推荐游戏:《妈妈还回来》
游戏目的:让宝宝适应和亲人的短暂分离,减轻宝宝的焦虑情绪。
参考玩法:您可以和宝宝玩“藏猫猫”的游戏,比如,妈妈藏在门后,让宝宝寻找,宝宝找到您后,您要抱起宝宝亲亲他。逐渐延长您躲起来的时间,甚至可以走得远一点,用这样的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宝宝适应同您的短暂分离,为进入幼儿园做准备。
扩展建议:妈妈还可以告诉宝宝您的计划,告诉他您准备什么时候走,到哪里去以及什么时候回来,即使他还没有时间概念,但是会让宝宝心中有数,感到放心。
爱心提示:2~3岁的宝宝大都要面临进入幼儿园的问题,家长要适当采用一些小策略来减轻宝宝的分离焦虑。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就像妈妈上班一样,这是任务。”而不能说“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等恐吓、威胁性的语言,这样会让宝宝感到幼儿园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就更不愿意去幼儿园了。孩子刚进幼儿园,心理上可能一时受不了,接孩子时尽可能早一点。接完孩子后抱一抱,亲一亲,肌肤之亲会给孩子一种安慰,让孩子感到不是妈妈不要我了,妈妈还是很喜欢我的。
怎样让宝宝爱上英语
其实,孩子们英语说得这么好,都是由于我们幼儿园采用了全日浸入式英语教学。短短一个学期,就令孩子们的英语口语水平迅速提高了。
我园规定国际班的老师只要在幼儿园的范围内,都必须使用英语,把英语作为唯一使用的语言,创设母语化的英语环境。由于吃早餐、做早操、上厕所、问好、喝水、换衣服、睡觉等,都是孩子每天必须做的事,通过英语老师的不断重复,孩子们很快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了英语发音。
刚开始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时,由于孩子在极其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下生活,对英语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但老师仍坚持不采用中文解释,我们尽量用实物、图片等,让孩子直接认知。比如教水果时,我们出示真的“苹果”、“梨”、“橙”等水果,这样就能形象地让孩子理解英语,并始终让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时候,老师还通过生动的表演,即运用“身体语言”(BodyLanguage)来教学,便于孩子理解。如教“Carrythechairs”时,老师就拿起椅子,教“Iamsad,Iamhappy”时,就做伤心和高兴状。
看着孩子们从开始时用夹杂汉语的词组或句子表达愿望和意思,到现在能成句成句地运用英语交流,并初步具有英语思维的能力,我们老师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游戏法,让宝宝快乐识字
对于儿童早期识字,社会上有不同看法:一种就是早教孩子东西,(包括识字),后来上学他反而觉得老师教的他都懂(实际上并不是都懂得这么深),就不好好学,成绩反而下降了;另一种则是认为愈早识字愈好,早识字,可以早阅读、早开发智力。
小编认为孩子早识字到底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在许多因素与早识字有关,比如:孩子有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已经能模仿说话了吗?有没有兴趣?你让他学识字,他喜欢吗?我看你要“念念字”吗?字“搬家”,他能认出来吗、比如这些学会的字在图画书里面出现,他能不能找出来,并与图画上的形象、东西匹配?也就是学以致用;家里有没有人会教?孩子有没有两岁?如果在家教识字,孩子上的幼儿园有没有机会用这些字?等等。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就可以教孩子识字,否则最好再等一等。
在教孩子识字时,要注意以下7点:
1、年龄虽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在学字方面也有关系,一般说,年龄愈小,每天教学的时间愈短,教的字愈少,而反复的次数愈多。
2、只要求会读出来,知道表示什么,有时可以连起来表示一个简单的意思,即可。比如学会了“我”、“喝”、“水”三个字,能懂得“我喝水”是他拿着杯子喝水,就行了。
3、每天看孩子的兴趣,高兴时教一会儿(10分钟左右),不高兴时可以不教,刚开始不必太正规,慢慢再正规起来。
4、生字可用生字卡教,在书店里买就可以了。如果自己做的话,可用白铜版纸剪成12mX12m大小的方块,每一张上写一个字比如:“妈”、“爸”、“杯”、“勺”等。
5、所教的内容一开始以单词为主,以后再教句子。这个单词可以是一个字的,也可以是两个字的。
6、所教的名词以人物的称呼(如:爸、妈、奶、姥、爷等)、东西的名称(如杯、碗、勺、床、桌子等)、食品的名称(如:米饭、牛奶、鸡蛋、馒头等)、以及交通工具、动物的名称等。所教的动词以常用的为主,如:看、听、来、去、说、走、跑等。
7、也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教。
在教孩子识字的过程中,成年人要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来诱导孩子,使孩子感到识字能获得欢乐,把识字当作每天必不可少的游戏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识字、脱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者有心,学者无意”。该怎样把识字与游戏结合起来,使孩子感到有趣而乐于接受呢?
让宝宝爱上读书的感觉
多陪孩子一起看书
父母多陪孩子看书,是孩子喜欢书的关键。对于刚开始接触书的孩子,不要按照大人的意愿强迫孩子该怎么看,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他愿意看什么就看什么,愿意翻哪一页就翻哪一页,父母要一边指给他看一边讲,讲完一页时,孩子可能并不一定按顺序翻,那也没关系,他翻到哪一页就讲到哪一页,但要切记每次讲的内容一定要一样,最好能做到用词都一样,这样便于孩子记忆。孩子把这些一页一页的内容记下来之后,他就能分清哪些内容在前哪些内容在后,也就知道看书要从前往后看,不会乱翻。
同样是念书给孩子听,有些父母能做到亲子尽欢,有些却弄得双方都不愉快,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亲子共读时是否能掌握以下诀窍。
轻松愉快地念故事
阅读是孩子人生起点上一种充满刺激与想象的游戏,如果一开始念书的过程就非常生动、活泼、有趣,孩子就会养成“书本即乐趣”的信念。而父母为孩子念书的第一要诀,就是热忱和保持愉快的心情,并且把这当作一种游戏。
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随处可见的文字和印刷品,父母都可以把握机会念给孩子听。例如坐公车时念公车的号码和地名,上街时念路边的广告和标志给孩子听,带孩子购物时把孩子感兴趣的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念给他听。重复念一个故事
反复念孩子喜欢的书,是协助孩子进入书本世界的方法之一。一遍又一遍地聆听,是孩子成为一位阅读者的必要过程。重复多次之后,孩子对文字与语音的印象加深了,对内容也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在听故事时,他们对故事的发展有所期待,也能预测书中的人和动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重复为孩子念一本书,不仅让孩子从听懂的层次提升到欣赏、体会故事的层次,也能让孩子因为自己能预知故事的发展而获得莫大的喜悦和成就感。
以富有感情的声音念书
父母在念书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接受的程度,以自己的语句重组、裁剪故事,最重要的是让亲子都能完全融入故事之中,享受故事的乐趣。对于年纪很小的孩子,父母最好从“看图说话”之类的简单图片或图画书开始念起。慢慢地,父母可以念些短篇的故事给孩子听。如果孩子还不能了解每个字句的意思,父母可以简化故事的内容。
父母最好以富有感情的声音念书,增加图画书对幼儿的吸引力;有时也可以配合情节学些动物或机器的声音,增加故事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