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岁前宝宝好奇心强烈

发布时间:2021-11-12 幼儿故事2岁 宝宝入园 幼儿故事6岁

导读:婴儿时期的宝宝,好奇心更甚,正因为如此,他才想要学习一切他所接触到的事物。

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正是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心,促进了整个人类的向前发展。婴儿时期的宝宝,好奇心更甚,正因为如此,他才想要学习一切他所接触到的事物。

在婴儿时期,由于宝宝接触的事物非常有限,所以,宝宝的好奇范围是和他所能达到的“方圆路径”是相一致的。只有宝宝所能听到、所能看到、所能摸到的东西才是他们愿意投注好奇心的。

Befor6个月

6个月之前的宝宝,由于长时间处于躺的状态,他观察到的东西多为空中的吊缀物。所以他往往将关注点放在这些吊缀物上。

探索方式:“拳打脚踢”

宝宝对各个关节以及小肌肉的运用还不熟练,所以可以观察到宝宝对吊缀的对待方式是手脚并用。

对于好玩的东西,宝宝投注的精力是成人无法想象的。他们常常是目不转睛,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吊缀距离宝宝的眼睛距离以20—30厘米为宜,让宝宝不用太费力地调节焦距;吊缀一个星期要换一次地方,或在床左边,或在床右边,以免宝宝变成“斗鸡眼”。

After6个月

6个月后,宝宝开始学习坐。他的视野范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宝宝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自己的手和自己的脚。由于这个变化,在这个时期宝宝好奇心的关注点是自己和物体间的关系。

探索方式:摸+吃

宝宝可以看到自己手的动作,所以他对于手的动作特别感兴趣。限于力气还比较小,肌肉不灵活,所以摸的动作比较常见。当然最根本的用嘴探索的方式还不能抛弃,所以宝宝还经常出现“啃”的动作。

常常可以看到宝宝摸脏乎乎的东西,又把手放到嘴里啃,所以,保证宝宝接触物品的卫生是非常重要的。要对宝宝的玩具定期清洗,或者放在阳光下暴晒。

From8个月

8个月开始,宝宝开始会爬。现在他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强,几乎能触及到家庭的所有角落。这个时期的宝宝对于小角落和小洞洞特别好奇,常常会一个人在角落里咿呀比划。

探索方式:敲+蹬

比较少用“啃”的原始方式,由于手部大肌肉和腿部大肌肉的发展,现在更多依赖于用手和脚来探索世界。不过手部和腿部的动作相对还比较僵硬,用敲和蹬比较多。

这个时期的宝宝对于角落和洞洞比较有兴趣,所以在这些地方一定要加强防护。保持角落的干净,不要有玻璃等危险品;保证所有的插座上有盖子。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2-3岁宝宝个性发展


到了这个年龄段,宝宝能更好地调节他的情绪。他表达需求、想法和感情方面的能力表明一些以前可能最后是以眼泪收场的情况现在可以通过对话来解决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妥善处理一些强烈的感情(如生气),他会说:“我并没有打朋友,你可以打枕头而不用来打我。”为了不让孩子产生失望情绪,适当的时候,继续给他选择食物、服饰和游戏的自主权,还有因为你的孩子已经开始关注他人的情感,你要鼓励他尽量与人为善。

父母也经常会为3岁的孩子犯愁,例如孩子将自己喝水杯里的开水倒入鱼缸,并说:“鱼儿也要喝水。”此时,你别责怪孩子,更不能打他,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都会这样做。这是3岁孩子“自我中心”心理特点的表现。

所谓“自我中心”,并不是说孩子自私自利,而是孩子认为他自己所想、所感、所要,便是别人所想、所感、所要。例如,妈妈指着盆里的黄瓜告诉孩子:“看,这叫黄瓜。”孩子回答:“不,妈妈,这是绿瓜”。妈妈是让孩子认识黄瓜,但孩子认为这瓜的颜色是绿的,应该叫绿瓜。3岁的孩子都有点“自我中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慢慢摆脱自我中心观念。因此,父母可帮助3岁的孩子在不同情境中学习,从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2岁宝宝容易闹情绪


“我的孩子怎么了?”记者遇到很多年轻父母总是抱怨,为什么昨天还是那个在襁褓中安静入睡的乖宝宝,转眼间到了两岁,不仅会挣脱你的手去做你不让做的事,甚至会开始用他那极其有限的词汇和你顶嘴。

2岁宝宝为何易闹情绪病

儿童心理专家吴祯说,婴儿期的孩子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而到了两岁左右,孩子进入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自我”意识初步形成,开始用“我喜欢什么”或“我要什么”之类的词汇,父母对此无需惊慌,应正确引导,在尽量尊重他们想法的前提下和宝宝沟通,让宝宝快乐度过人生的“第一反抗期”。

现象一

客人来了就“发疯”

彬彬(化名)今年两岁了,平常是个懂事又听话的孩子,可每逢家里来客人,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既欢呼雀跃,兴奋得不亦乐乎;又顽皮不听话,他一会儿要吃东西,一会儿要看电视,一会儿玩电话,一会儿在沙发、床上乱蹦乱跳……还不停地吵吵嚷嚷,扮着鬼脸。

【案例分析】

彬彬的这种症状,归根到底是由于某种心理需求引起的。吴祯分析说,有的孩子表现欲过强,总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有的孩子缺少玩伴,生活单调,用这种方式发泄精力,“其实这些都是宝宝寻找自我的一种方式。”这就如同成人用逛街、唱歌、运动等方式来宣泄感情一样。“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暗示,他们需要父母更多的爱和关注。”

【专家支招】

父母是孩子的好老师

“父母的正确引导和言行对孩子是很重要的。”吴祯表示,有的家庭对宝宝过分宠爱,对宝宝的各种行为表现放纵,就会使宝宝变得越发任性而“无所不为”;有的父母对宝宝过于严厉,使得宝宝的心理长期受到压抑,聪明的他知道家里来了客人不管怎么捣乱,父母都不会太苛责他。

父母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让宝宝在客人面前也变得乖巧可爱:

1.客人来之前,先给宝宝一定的心理准备,并跟宝宝讲道理,还可以提出奖惩措施。

2.在向客人介绍其他客人的时候,也不应忘记把宝宝介绍给客人,并在客人面前有意地赞扬宝宝,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因客人的到来而被忽视。

3.如果宝宝在客人来的时候提出过分的要求,父母不要妥协也不要训斥,可以用沟通的方式来引导,因为训斥有可能使宝宝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现象二

小气又爱攻击小朋友

妈妈带着两岁的琳琳(化名)到社区散步,路上遇到几个熟人便闲聊了起来。熟人的宝宝看中琳琳手中的娃娃,“乖,给妹妹玩玩吧,都是好朋友。”琳琳死活不肯。连哄带骗,终于让琳琳对娃娃放了手,可过了一会儿,琳琳又去抢,还把别人家的宝宝推倒在地。

【案例分析】

两岁孩子在这个时候开始进入社会,幼儿园里他们会遇到老师、其他的孩子,生活中突然多了那么多人,宝宝并不太懂得如何和他们相处。

吴祯说,分享、交换、合作游戏,属于比较高级、复杂的交往方式,宝宝们并不太能理解,所以当矛盾产生,他们会诉诸武力,具有攻击性。

【专家支招】

父母应教会孩子道歉认错

吴祯介绍,父母首先要明确孩子的交往意愿,如果宝宝不知道该如何去玩,你可以通过示范来帮助宝宝。

在遇到冲突时,父母应保持公平,不要自主地判断谁对谁错,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如果自己的孩子被侵犯了,你应当帮孩子为自己说话,反之应该教他道歉认错。这样宝宝就会慢慢学会收敛攻击行为,而选择用更可接受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岁宝宝的情况种种


导读:孩子两岁了,看着孩子渐渐长大,家长打心里高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孩子生活中的种种行为。

三心二意

2岁左右的宝宝,好奇心特别强烈,他眼睛所看到的任何东西,都让他觉得新鲜和好奇。不管玩什么,他都不能长久。

小汽车刚刚抓在手里,一转眼,他的注意力又被妈妈手上的眼镜盒所吸引……丢了这样抓那样。妈妈可能会担心,我的宝宝是不是不够专心,做事情三心二意。

这是正常现象,所有2岁宝宝都这样。

热衷于莫名其妙的游戏

宝宝常常会热心地玩一些在你看来毫无意义的游戏,譬如,看到一块鼓起来的土疙瘩,他就会不断地跨过来跨过去围着转。大人实在闹不明白,宝宝对一块土疙瘩这么起劲、这么热衷是什么目的。

有目的和没目的的游戏,对2~3岁的宝宝来说,都是玩。他们为玩而玩,根本不管你在其中精心设计了什么名堂。

他热衷于莫名其妙的游戏,你就在一边看着吧,不妨用一种欣赏的目光。

自私的小霸王

2岁左右的宝宝在一起,通常是各玩各的,谁也不让谁,谁也不听谁。没有等待,没有轮流,有的多是冲突和攻击。

“小霸王”完全不理解为什么他需要照顾别人,他认为,他就是世界的中心,人人关注的对象。他自我控制的能力极差,如果别人吵了他,妨碍了他,他会毫不留情地推开别人或者出手揍人。

哦,2岁的小霸王,自私透顶!

但是,父母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努力,不让你“自私”的小霸王和别的小霸王们一起玩,反而要创造机会让他们一起玩。

为避免小霸王们的“战争”,父母最好陪伴在一旁。

说来奇怪,坏脾气的2岁宝宝,常常会心甘情愿地听命于大哥哥和大姐姐。

2岁宝宝的生活习惯


大小便

2岁了,白天可不用尿布了。不过,有的孩子到了2岁半才会在大小便时叫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孩子之间差距有多大。有的玩得太疯,就会尿在裤子上。碰到这种情况,再骂也没有用,要经的是赶快给换掉脏裤子。

但晚上尿床的就多些了。一般4岁以前床上总要垫些东西。不过,孩子在这方面也有差距,并非一定如此。

穿衣

2岁的孩子就很想自己脱袜脱裤、自己穿衣。由于还不太会,妈妈就想帮忙,在旁边看着就行了。3岁时就会扣大纽扣,4岁就什么纽扣都会扣了。鞋子则在2、3岁就可以自己穿了。平时尽量让孩子穿得少些,养成孩子穿得单薄的习惯。

刷牙、洗手

2岁的孩子看着爸爸妈妈刷牙就模仿。但真的让他刷牙又不会。因此,可在吃饭以后,用幼儿牙刷沾些水让孩子刷刷,妈妈还得稍微帮帮忙。如孩子实在不愿刷牙,可在饭后让他喝点水或教他练习用水漱漱口。

此时的孩子还不太会洗手,但到3岁后就很会自己洗手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学着大人用肥皂擦手等。为了养成孩子在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要常问问“手洗了没有?”要是洗干净了就好好表扬几句,如洗得不干净就帮忙洗一下。自己也能洗脸,但洗不干净。

睡觉

到了2岁就不会夜哭啼了,但生病了,外出旅行,精神受刺激太大时,夜间也会哭闹。有的孩子不肯自己睡,非要钻进妈妈被子窝,没有陪着睡就不干等。此时,妈妈可在旁边轻轻握孩子的手,或者唱唱摇篮曲,一般都能很快安心入睡。

如果不肯睡,一定要跟妈妈钻进一个被窝,也可以陪着睡,等孩子睡着了以后,就把他抱回自己床上去睡。这个时候的孩子还会拿着玩具如布小狗、不熊等放在枕头边睡。只要孩子睡得好,可以让他这样做。

要使孩子晚上睡得好,可在白天让孩子到室外玩个够,晚上睡觉前洗个澡。

教说话

2岁的孩子讲的话多了,特别是2岁半至3岁,讲话能力增长得特别快,大部分都较自由地讲话。同时,在这段时间里也学会不少粗话、脏话后觉得惊讶,则他就会更加得意地连讲几次。碰到这种情况,妈妈就应该对孩子讲:“我们不喜欢这种话”,然后,大家装做不听、不理他,孩子觉得无聊也就不讲了。

语言是听人家讲了以后才会的,所以,大人们讲话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语言,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有的孩子虽然能讲很多话,但讲得不好。想跟着学讲快些,但一讲就乱了套,甚至会结巴起来。那些轻微的结巴在3岁前后最多。但不能因为孩子结巴,讲完一句后非要他重讲一次不可。要求得太严格了,孩子反而不肯讲或结巴得厉害。要设法让孩子产生一种我是家庭里的中心人物这一气氛,讲话慢些,听到结巴时装作不在乎、不关心,这样下去,不久就能矫正过来。

注意事故

2岁这一年也是事故多的一年。经常会摔跟头、碰撞而弄伤脑袋。刀伤、烫伤的情况也多了起来。孩子很想使用剪刀、筷子,确实有些危险。但是,过分地害怕出事,孩子就丧失了学习的机会。所以,可让孩子用没有尖头的剪刀,也可让孩子用筷子,不过,大人要在旁边看着,让孩子用到心满意足为止。

画册和音乐

现在正是情感发展时期,让孩子多看看画册,多听听音乐,培养孩子丰富的感情。孩子除了动物、车子等以外,也能懂一些简单的故事了。晚上睡觉以前,可给孩子看看简单的故事画册给讲解讲解,或者给唱唱摇篮曲。妈妈自己也可以编些故事给孩子听听。

孩子们喜欢音乐是那些有节奏、速度快的音乐。虽然小孩还不懂什么古典音乐,但可以使孩子习惯于这种气氛。还可以让孩子多听听童谣、儿歌。有哥哥姐姐的孩子之所以学得快,就是因为有那种环境、气氛。休息的时候听听音乐,妈妈唱些歌,不但能使孩子心情愉快,而且对加强母子之间的感情很有好处。

调节2岁宝宝的情绪


由于2岁宝宝的注意力非常有限,所以人们往往感觉他的情绪波动非常大。

在2岁这个年龄段,宝宝的第一步就是学着独立,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快乐。当他完成一项新任务,如用蜡笔画画,做拼图游戏,他会感到非常自豪。但当拼图拼不好,或被阻止在墙上画画时,他又会表现出非常不满。总之,2岁宝宝的情绪很不稳定。

对爸爸妈妈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既要帮助宝宝自立又要使他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特别是那些消极情绪。

征服2岁宝宝的情绪

是什么让宝宝的情绪像在荡秋千

是什么使宝宝的心情从欢欣雀跃转瞬变成生气愤怒呢?一句话,挫折感。

尽管2岁宝宝已经开始有了语言表达能力,但与人交流的能力还是十分有限,常常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宝宝生气的原因,常常是因为大人不明白他的意思。

另外,2岁宝宝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时自控能力往往比较差。当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时,感觉就像到了世界末日。当妈妈对他说不能做什么事时,他感到完全没有可选择的余地。

所幸2岁宝宝的沮丧情绪不会维持太长时间。他很容易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但注意力很快又被其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不会超过几分钟。

聪明的父母会利用宝宝注意力分散的特点,从容控制宝宝的情绪。如果宝宝不高兴或是遇到了挫折,你可以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例如,当思思在厨房里吵闹着要玩小刀时,妈妈会把她带到一水池的肥皂泡面前分散她的注意,她很快会安静下来。另外,场景的迅速改变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安静地把思思从厨房带到房间里去,那里有许多吸引她注意的东西,玩具恐龙、图书都可以让她忘记刚才的不愉快。

和宝宝谈感受

尽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宝宝情绪失控,但对父母来说,和宝宝谈论他的感受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你不可能期待一个2岁的宝宝能告诉你他很愤怒、孤独或者无聊,因为他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和相关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教他如何表达自己,“那件事一定让你很生气”,或是“你看上去很伤心”,诸如此类的话能帮助宝宝认识到有很多的语言能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最终,宝宝会认识到这些感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比如,如果每次宝宝都拼不好拼图,你说,“哇,你真的很生气”,多重复几次,宝宝就会把这句话和他自己的感受联系起来。当宝宝快3岁时,开始能理解像生气、伤心等词的意思,很快,他就能谈论他的感受了。

好奇宝宝爱学习


导读:鼓励孩子,不停地去举手,不停地去发展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他们才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如果一个孩子他不热爱学习,他没有这个动机的话就学不好,事实上在美国很多这样的研究机构也是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去发展学习的动机。举个例子来说,孩子是怎样增长好奇心的呢?事实上就是你越好奇,某个事物你就会学得越多。

一个方面是家长去做着的好奇心的例子,家长会鼓励这个好奇心,经常家长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他们真的很笨。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有一句经典的话:孩子是从来没有错的。

为什么皮亚杰说儿童从来没有错的时候呢?是因为他觉得儿童总会以他们的这种术语来向你解释。为什么我们觉得儿童做得不对呢?是因为我们以一个成人的思维、成人的方式去想,觉得他这样做得不对。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跟孩子在散步,你们看到一个蝴蝶,儿童就会指着那个蝴蝶说:“妈妈妈妈,你看那是一只鸟。”

通常,家长会以两种方式来回答。其中有一个这样说:“不是,那是一只蝴蝶。”

另外一个家长可能会说:“是的,那是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的,但是我们管它叫蝴蝶。”一方面是承认这个事实,是的,这个是能够飞的,因为鸟儿是能飞的,所以我们首先作为家长承认这是一个能飞的,同时,我们告诉孩子,这个飞的动物是“蝴蝶”。

想想,当你直接对孩子说不对,这就是一个蝴蝶,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会是什么样的呢?另外一个家长的回答,就让孩子的知识得到一个扩展,就帮助孩子建立会飞的和蝴蝶之间的联系,这个时候他的感觉肯定会好得多。

所以想一想我们不同的回答,哪怕是一个细小的细节的回答,对于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对这个好奇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我想大家都记得,如果你在学校里,你回答问题的时候你说错了,你直接被说你错了,下次你还会举手回答问题吗?所以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不停地去举手,不停地去发展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他们才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相关推荐

  • 1-2岁宝宝睡前故事11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精选栏目推选:“宝宝睡前故事”。...
    2022-12-25 阅读全文
  • 2-3岁宝宝睡前故事800字 有一天,一小蜜蜂正在花丛中嗡嗡的飞着,它看见一群小蚂蚁在忙绿地搬家......大家都会阅读过睡前故事的经历,睡前故事顾名思义就是在睡前阅读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有趣的睡前故事吗?幼儿教师教育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2-3岁宝宝睡前故事,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2022-12-21 阅读全文
  • 2到3岁宝宝睡前故事5篇 很多时候我们都“淹没”在文档处理工作中,我们有必要尽快掌握范文的书写,范文对我们的写作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必要因范文而惆怅了!经过收集并整理,编辑为你呈上2到3岁宝宝睡前故事,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02-05 阅读全文
  • 2一3岁宝宝睡前故事9篇 有一天,一小蜜蜂正在花丛中嗡嗡的飞着,它看见一群小蚂蚁在忙绿地搬家......我们从小就有听过这样的睡前故事,大部分睡前故事都写着最完美的结局,这样能让孩子更加安心。你给小孩子读过睡前故事吗?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2一3岁宝宝睡前故事,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2022-12-18 阅读全文
  • 2岁宝宝就有逆反心理 “晚上到了睡觉的时间,可是偏偏不肯睡;嘱咐他不要跳床,可偏偏就是要在床上蹦来蹦去;要他尽可能少走窄路弯路,可他偏偏还是要尝试。”如今,不少家长常常郁闷:2岁半的孩子也有逆反心理,故意闯荡家长对他提...
    2020-11-30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精选栏目推选:“宝宝睡前故事”。...

2022-12-25 阅读全文

有一天,一小蜜蜂正在花丛中嗡嗡的飞着,它看见一群小蚂蚁在忙绿地搬家......大家都会阅读过睡前故事的经历,睡前故事顾名思义就是在睡前阅读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有趣的睡前故事吗?幼儿教师教育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2-3岁宝宝睡前故事,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2022-12-21 阅读全文

很多时候我们都“淹没”在文档处理工作中,我们有必要尽快掌握范文的书写,范文对我们的写作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必要因范文而惆怅了!经过收集并整理,编辑为你呈上2到3岁宝宝睡前故事,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02-05 阅读全文

有一天,一小蜜蜂正在花丛中嗡嗡的飞着,它看见一群小蚂蚁在忙绿地搬家......我们从小就有听过这样的睡前故事,大部分睡前故事都写着最完美的结局,这样能让孩子更加安心。你给小孩子读过睡前故事吗?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2一3岁宝宝睡前故事,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2022-12-18 阅读全文

“晚上到了睡觉的时间,可是偏偏不肯睡;嘱咐他不要跳床,可偏偏就是要在床上蹦来蹦去;要他尽可能少走窄路弯路,可他偏偏还是要尝试。”如今,不少家长常常郁闷:2岁半的孩子也有逆反心理,故意闯荡家长对他提...

2020-11-3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