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发布时间:2021-11-27 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儿童成长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

我们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们班心仪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WWw.zFw152.cOM 趣祝福)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


开学没多久,在画气球宝宝的美术活动中。我一边在黑板上范画气球,嘴巴里一边说着讲解。有几个孩子突然带头说:“哇~~老师你好棒!”“老师,你涂得真好~~”“老师,你的颜色涂得好漂亮”。。。还有几个孩子还带头鼓起了掌来。当时,我的心里暖暖的。因为我被孩子表扬了,因为孩子们善于发现别人并学会赞扬别人了。

其实,孩子就是老师最好的一面镜子。在老师的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在批评声中长大的孩子也只会抱怨,哀叹。

我突然觉得有点欣慰,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都能发现孩子们身上闪光的地方,并且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方法,久而久之孩子们在变得自信的同时也会以一颗善于欣赏别人的心来对待周围的人。

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个动作(竖起的大拇指或者是一个拥抱),有时甚至仅仅只是一个表情。

希望自己永远都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们,用鼓励的方法使孩子们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别让我们的抱怨替代孩子快乐的童年


孩子在童年时期快乐的成长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快乐的童年时光能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良好的作用,我们作为大人,应该用鼓励代替抱怨,让孩子们在鼓励中快乐地度过童年的每一天。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评价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

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这不行,那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感,孩子也不例外。

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给他们多彩的童年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

我们班岳青倩小朋友就是这样的例子。

她的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她,久而久之,她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她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她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她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责他人。

她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她们的童年在父母的抱怨中布满灰尘。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是在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

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

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作为幼儿老师,我感觉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重要,要给予孩子良好的环境生活,让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敢于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表达出来,让童年时的鼓励为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孩子多点快乐,少点抱怨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怎么那么笨,你看某某,人家比你聪明多了。”在我小的时候妈妈也曾经给我说过类似的话。我当时很气愤,任何人都是有自尊的,包括孩子在内。当时我听到这样的话后我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的叛逆心理出现了,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曾经把自己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流失我长大了,当了一名幼儿教师,我告诫自己要多表扬,让他们在表扬中成长起来。

但是就在今天我又听到了类似的话语,我们班的佳倍小朋友在来上学时不小心把自己的手绢掉到了地下,她的奶奶用手指着她的头说:“怎么搞的,怎么那么笨,你随谁啊?”佳倍没有回应只是心情不是很好。我通过侧面打听佳倍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习惯在其他的小朋友面前批评她,于是我利用了一段时间细心地观察她。我发现佳倍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在做事情时总是怕这怕那。在活动中她看到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总是很不屑的说“真没有意思,高兴什么啊”。通过观察我发现佳倍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常常看到她和自卑的孩子们混在一起,指责他人。

通过这件事情应该让我们明白,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我们应该不断地鼓励孩子,让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通过佳倍家长的表现实际上就等于在叮嘱她“你要不断的失败”。在幼儿园中鼓励教育刻不容缓,在活动中教师要给失败的孩子及时的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的幼小心灵是靠家长和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经过一段时间我找到了佳倍的父母单独和他们沟通了半个多小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现在的佳倍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老师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多点鼓励,少点批评和埋怨,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让孩子在赞美中快乐成长


小宇是我班最小的孩子,入园时还不足两岁半,别看他小,在班上告他的人数不胜数。起先我还有些不相信,通过观察发现他总会有意无意地拍人一下,碰一下,推一下,拽一下,总之是不会让你悄然通过,现在的孩子哪容他这样,总告他打人。我也多次告诉他:“那样做不礼貌,小朋友也不喜欢。如果你想跟人玩,就应该好好跟人说……”可不管我怎么劝说,小宇理都不理,他想咋样还咋样,我又找到小宇的妈妈协助我,谁知小宇越发不可收拾,逮谁都挡一下,小朋友告他,他总冲我笑,我真有些不知所措。

忽然有一天下午,自理能力很差的琪琪从厕所哭着出来,滑滑梯的小宇跑过去,我还以为他会推琪琪,刚想喊,却发现小宇拉起琪琪的手,领她来到滑梯边,我笑着称赞:“小宇也是个爱帮助小朋友的好孩子,真棒!”

从这一次称赞后,告小宇状的孩子少了,离园的时候他还要求妈妈晚走一会儿,说是帮我收拾玩具。我当着妈妈的面又一次称赞:“小宇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一个孩子的转变就从一句小小的赞美开始了。告小宇的孩子越来越少,现在的小宇虽然有点儿好动,分给恒恒块糖,帮轩轩拿帽子等等与同伴相处得可融洽了。

作为一个老师,赞美孩子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让孩子在赞美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让孩子在赞美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的,愿我们老师的赞美如阳光,哺育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让孩子在常识中快乐的成长


近日,听了孙谓东老师“右脑开发与超速记忆”的讲座,受益非浅,其中提到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使我触动尤为重大。那什么是赏识教育呢?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而赏识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树立自信心!

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坏孩子”?其实世上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是看你有没有用心去教。“坏孩子”:打人?不认真?调皮?人都是有缺点的,有缺点就是有特点。当你发现别人缺点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发现别人的特点。有时候太追求完美,太苛求就会走入误区,我们要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正如周弘老师所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它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一般情况下,老师、家长都会注意鼓励孩子,但有时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成人行为失控,在情急生气时往往忘了鼓励,取而代之的是大声地指责,于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看你画得那么脏,画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玩,你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安静一点啊”,“这首儿歌小朋友都会念,就你不会”,“那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不动脑筋”……诸如此类的训斥指责,都会不同程度地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表现出懦弱或攻击行为。因此对学龄前孩子实施赏识教育犹为重要,因为在幼儿期,孩子自我意识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评价而产生的,可以说孩子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孩子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进步时,如果及时给予肯定和强化,会让孩子觉得“我行!”他的自信心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赏识可以说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通过这几日对赏识教育的进一步了解,我认为在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赏识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差异性。

孩子心理活动有规律可寻,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有的孩子在美术方面有突出的天赋,有的孩子在语言方面有惊人的表现,一些家长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别人的孩子会弹钢琴,让自己的孩子也去学;别人的孩子绘画获奖了,逼着自己的孩子也去参加绘画比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应当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赏识教育,扬长避短,使每个孩子多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人尽其才,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

二、赏识教育要因人施教,恰到好处。

不但要赏识孩子,还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身心需要。若赏识不够,对孩子不屑一顾或训斥指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反之,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骄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内向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对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赏识教育除了在适当的时候给于孩子适当的表扬外,还要在孩子发生错误行为时进行科学的批评,及时地予以纠正,使孩子明白什么是错,什么行为能得到人们的赞同和尊重,什么行为将会受到批评,使孩子们更加自尊自信。现在有的家长甚至老师对孩子偶尔的一点错误,就不分青红皂白对其进行打骂,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还往往导致了孩子逆反心理,使孩子不但没有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却增加了对父母或老师的逆反心理。因此,无论是家长或老师都应正确认识科学的批评,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孩子学会明辨是非。但赏识和批评的侧重点不能颠倒,还是应以赏识为主,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考虑艺术。这样,才能使孩子及时得到鼓励,又能知道自己的缺点,更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孩子画画得很脏,老师就不能直言不讳地说:“画得那么难看,太脏了,再画一张。”而应该婉转地启发孩子说:“如果这幅画颜色再涂漂亮点就好了”,这样既帮助孩子找到了不足,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再者当孩子取得成绩或遇到困难时,也可采用一些体态语进行赏识,如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送去一个赞赏的目光,竖起高高的大拇指等等,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

三、赏识教育要贯穿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喜爱每一个孩子,并注重随机教育,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孩子,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避免横向来看待孩子。最胆小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最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作为老师和家长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如:一个调皮好动经常打架的孩子是最让老师头痛的,但偶然某一时刻,他在帮老师摆放小椅子,老师就应马上抓住这个时机当着大家的面表扬鼓励他,他一定会表现得更加棒,以后只要他稍有进步都予以及时鼓励,他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也一定会有所改善。

四、赏识教育要做到家园同步。

家庭教育必须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但现在一些父母辈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他们在对子女教育时,充满着急功近利的因素,动不动就对子女进行责怪,表达不满的情绪,而祖父母辈对孙子女则是过分宠溺,使孩子忘乎所以,放任自由,从而让孩子在一种矛盾的教育氛围中成长,这就需要老师与家长悉心地帮助和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赏识教育则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幼儿园可通过举办家长会、设立家园栏、个别交流、家访等形式,帮助父母掌握孩子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相信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希望,无论孩子是怎样的,我们都要抱着“赏识”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相信这种“赏识”教育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延续下去的话,世界的一切,孩子的一切都将会被我们改变。所以,请时常翘起你的大拇指,让孩子在赏识中快乐成长吧!

教育随笔: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在孩子们的欢叫声中,我们一起来到了活动场地。今天,我们要玩的游戏是《猫捉麻雀》,乐乐扮演老猫,小朋友们扮演麻雀,我扮演麻雀妈妈。

游戏开始了,我和小麻雀们在家里一起念儿歌:“小麻雀,唧唧喳,院子里说悄悄话,跳来跳去找食吃,老猫来了也不怕!”念完儿歌,我就带小朋友们双脚跳入菜地找食吃。当我喊到“老猫来了”的时候,老猫就来捉小麻雀,小麻雀们赶快跟着妈妈飞回家中,被老猫捉到的小麻雀就要被关到笼子里。

由于梦馨小朋友在班里最小,跑得最慢,所以一下就被老猫捉住了,关进了“笼子”。

游戏继续开始,这回是博林当老猫,,由于博林跑得慢,一只麻雀也没捉到。扮演小麻雀的小朋友欢呼起来!到现在为止,“笼子”里还关着梦馨一只小麻雀。

游戏又开始了,这回,是于航当老猫,本以为于航会非常高兴,因为于航可是班里的“活跃分子”。可是令我想不到的是于航摇着头说:“老师,我不想扮演老猫。”我一愣:“于航,为什么不想当老猫?”“老师,你不是告诉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吗?你看,小麻雀关在笼子里多可怜!”我回头一看,可不是,“笼子”里的梦馨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老师”,于航接着说:“咱们玩做客的游戏吧,老猫到小麻雀家做客,小麻雀到老猫家做客,小麻雀到老猫家做客的时候,给老猫带点好吃的,老猫就不会捉小麻雀了,老猫给小麻雀带点好吃的,小麻雀就不用出去找食了,你说这样好不好?”

游戏“做客”在孩子们的提议下开始了,你瞧,小麻雀和老猫在一起玩得多开心!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我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经常生活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间,虽有时会让你哭笑不得,但幸福和快乐也会经常陪伴我的左右,那么这些幸福和快乐就是孩子们给予的.我国一位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说过:“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们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和朋友,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和孩子们一起去发现快乐、感受快乐吧!

在孩子们的心中,老师是神圣的,孩子们的世界需要充满惊喜,充满着乐趣,那么我们做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当我和他们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彩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再重新开始数;他们会歪歪扭扭、乐此不疲的走在路边的花池上;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们的灿烂的笑脸,你就会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有一次我和孩子们在草地上玩时,杨子乐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个大虫子。于是找到虫子成了孩子们的话题,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拣到的树枝,都一个劲地在草地下面找呀找,孩子们虽然小手都脏了,可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战利品了:一只小虫子、一个蜗牛壳,还有一些树的种子......也许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脸上、眼里、心中看到了两个最珍贵的两个字:快乐。

让我们的孩子们从现在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每时每刻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让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要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乐观的天性被纵情释放的快乐......。

孩子在成长!


幼儿园前段时间开展了爱的教育主题展示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班共有10位幼儿参加了文艺演出。经过这次的活动,发现孩子们真的长大了不少,在刚开始章老师来班里选孩子时,很多孩子都很有表演欲望,都想参加,漫漫因为没能参加还哭了鼻子,呵呵!她就是这么的可爱。最后我们班有三个孩子参加了年级组的舞蹈表演,其中一个男孩子叫聪聪,他是个特别机灵的男孩子,当然淘气的时候也让老师招架不住。一开始,我还很担心他,怕他在排练的时候不专心,所以第一天排练回来,我就问他练的怎么样,他左躲右闪回答不出来,和他一起的小女孩点点马上说他连很简单的都不会。他马上纠正到:“那我后来还是会了呀!”我笑着鼓励他一定要认真一点,后来过了几天我又问他,学的怎么样,这次他笑着说:“你先去问点点吧,我说的你又不相信了。”嘿嘿!还跟我计仇。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班的孩子都表现不错,让我刮目相看,跳跳能在那么多人面前,自如的讲述《三只蝴蝶》的故事;聪聪扮演的机器人惟妙惟肖,动作协调;金晶和点点扮演的小瓢虫和小树也都生动而有趣,仿佛真的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礼物;还有我们的小花和小蝴蝶们也都表现不俗,风采各异。

希望我们班以后有更多的孩子,拥有表现自我,展示风采的舞台!

相关推荐

  • 育儿知识: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
    2020-07-24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育儿观念: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
    2020-09-24 阅读全文
  • 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 开学没多久,在画气球宝宝的美术活动中。我一边在黑板上范画气球,嘴巴里一边说着讲解。有几个孩子突然带头说:“哇~~老师你好棒!”“老师,你涂得真好~~”“老师,你的颜色涂得好漂亮”。。。还有几个孩子还带...
    2020-08-03 阅读全文
  • 别让我们的抱怨替代孩子快乐的童年 孩子在童年时期快乐的成长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快乐的童年时光能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良好的作用,我们作为大人,应该用鼓励代替抱怨,让孩子们在鼓励中快乐地度过童年的每一天。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评价孩...
    2020-11-17 阅读全文
  • 让孩子多点快乐,少点抱怨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怎么那么笨,你看某某,人家比你聪明多了。”在我小的时候妈妈也曾经给我说过类似的话。我当时很气愤,任何人都是有自尊的,包括孩子在内。当时我听到这样的话后我就对自己失去了...
    2021-09-15 阅读全文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

2020-07-24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

2020-09-24 阅读全文

开学没多久,在画气球宝宝的美术活动中。我一边在黑板上范画气球,嘴巴里一边说着讲解。有几个孩子突然带头说:“哇~~老师你好棒!”“老师,你涂得真好~~”“老师,你的颜色涂得好漂亮”。。。还有几个孩子还带...

2020-08-03 阅读全文

孩子在童年时期快乐的成长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快乐的童年时光能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良好的作用,我们作为大人,应该用鼓励代替抱怨,让孩子们在鼓励中快乐地度过童年的每一天。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评价孩...

2020-11-17 阅读全文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怎么那么笨,你看某某,人家比你聪明多了。”在我小的时候妈妈也曾经给我说过类似的话。我当时很气愤,任何人都是有自尊的,包括孩子在内。当时我听到这样的话后我就对自己失去了...

2021-09-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