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融合而感到幸福
发布时间:2021-12-15 幸福是什么教案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 做幸福的幼儿园教师 带蒙氏小班已经将近半年了,这半年和小朋友朝夕相处,和家长也熟知更有默契了。孩子们慢慢的成长、快乐并进步着。家长朋友和老师之间也仿佛是多年的好友一样。最近我的感触特别多:从学期初班级的刚刚建成家长们就自由组织要搞联谊和户外活动,家长的热情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但是却在我们的每次活动当中倾心付出和相互合作着。圣诞节的前夕,很多家长打电话询问要买什么东西,我没有答复任何人,但是他们却给孩子们置办好了礼物、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帽、和许多好吃的,元旦的时候也是不用分说的主动前来装饰教室。我为之感动,有了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心里暖暖的,有了更大的工作动力。当外面寒气逼人,而我们的教室中却因为我们的欢乐融合而变得温暖。当看到元旦活动中大家开心的笑容,我忽然觉得原来幸福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小蒙氏班因为有了孩子们才会变得热闹,因为孩子们我们和家长也聚到一起,彼此认识熟悉,这种感觉真好。心中有无数的谢谢想说,但是说出又怕感觉变得生疏。其实,这样不是很好吗?我们因为融合而快乐幸福,新的一年了祝愿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合家幸福!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因为亲爱的孩子们,所以幸福
不经意间,我已经为人师五年多了,回头望去,在我工作中的每一天,对着一群花朵般幼小可爱的孩子们,我与他们一起分享欢快的儿歌、动人的故事、美丽的图画。就这样,我的每一天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活力与生机,总也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有时候在办公室里,甚至回到家里,我的耳边还是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还会和家人分享孩子们的天真和可爱,我想这就是我作为幼儿教师的一种职业幸福吧:因为有你,所以幸福,我亲爱的孩子们!
其实,我的幸福很简单,因为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有时候却仅仅是一些很细小的举动,虽然过去很久,但是在我的记忆深处却一直保留着,我的心里也时常会感动,洋溢着一种难以名言的幸福。
还记得雯雯小朋友经常会俏皮地叫我一声“小姜姜老师”;还记得岚岚宝宝撒娇地躲到我怀里说“老师,我不开心了”;还记得周末在小菜场总能听到琳琳亲切地叫我“姜老师”;还记得当我正要做准妈妈时加加总喜欢问我“小宝宝在动吗?我来唱首歌吧”;还记得杭杭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老师,我想亲亲你”……
很多很多的细节,虽然有的已经时隔几年,但是恍如昨天。能有孩子们的挂念,有多么暖心的话语,有那么亲切的举动,我想我是幸福的。
感谢我的小天使们,是你们让我感受到教师的幸福,是你们坚定了我的信念,给了我前进的方向。我会努力用我的行动回报你们,让你们比我更幸福!
教案:花儿因为春天而这样红
花儿就是这样的红,红的好像娃娃的脸,花儿就是这样红,红的好像秋天里的苹果。我们喜欢春天,我们喜欢春天播种下希望,等到秋天的时候,丰富的果实是我们最好的成绩。
教案前言
花儿在春天的时候含苞怒放了,四季的希望时节,春姑娘打扮着美丽的地球妈妈,处处开始变绿色,处处开始变红色,春天色彩斑斓的体现在大家面前。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感觉到春天的色彩。
教案目标
1、体验参加活动的乐趣。
2、初步了解花在生活中的作用。
3、感受花的美丽芳香。
教案准备
1、请家长向幼儿介绍有关花的用途。
2、收集各种花制品,如干花、花茶、花书签等,在班级里布置“花宝屋”。
教案过程
1、说说花的用途。
组织幼儿参观“花宝屋”,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花宝屋”里有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花儿有哪些作用。
2、感受花的用途
引导幼儿自选“花宝屋”里的物品开展活动。鼓励幼儿互换活动内容,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了解花的用途
引导幼儿谈论:为什么花儿可以吸引蝴蝶和蜜蜂?蜜蜂酿蜜离不开谁?通过讨论,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花儿的用途。
我的幸福由此而来
“每个人都需要爱,都需要尊敬”这是我的老师当年教我的一句话。多年以后我还时常细细的品味和深思,爱到底是什麽?爱是一种依靠,一份牵挂,一种奉献,一份获得。老师就像母亲一样爱着自己的孩子,它更是一种为人师者的幸福奉献。记得河南洛阳一位幼儿园教师说过:“哪种职业不累,是人就会倦怠。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自己调整自己,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她的话语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和爱意,说出了许多教师的心声.的确我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每天看着孩子们在长大,看着他们身上不断增长着我希望他们拥有的各种优秀品质。“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带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正是怀着这样一个梦想长大的。这份触手可及的真实带给我一份平凡生活中最可贵的快乐,选择做一名幼儿老师的职业是崇高无尚的,教导着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一天天的的成长,在进步和快乐的同时,我获得的更多的是幸福。我们的幸福源自帮助孩子创造、成长,与此同时不断创造自我.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形成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归纳、修正自己的教育理念。而这一切都是看似重复、单一,实则是在充满活力和变化的日常工作中完成的。我们的幸福还源自对孩子的发现。我们每天都在感悟孩子纯净、充沛而多彩的生命,每天都进行着与丰富多彩生活相关的教育活动,每天都走在通往富有魅力、创造力和价值的路上。我们向往幸福的生活,幸福才是我们的生活目的。幸福是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幸福生活只有在追寻幸福中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现实生活虽然不可能完美,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每天发现新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提高我们的教育能力;每天发现幼儿新的亮点,并满怀喜悦地去欣赏,可以丰富我们生命的色彩。因此,我们绝不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牺牲者,而是一群努力追求生活意义、生命价值的幸福的幼儿园教师。王亚从2011年11月16日
尽力而为还不够读后感
写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是怎么样的?当我读完了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剧情真的精彩绝伦。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听了一场关于“尽力而为还不够读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尽力而为还不够读后感【篇1】
尽力而为还不够!这几个大字深深拍击着我心灵的礁石,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震撼着我的心。
文中讲到:在危险关头,一只受了伤的兔子,甩掉了凶狠的猎狗。在成年信徒中,只有罕见的几人可背过《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可是幼年的比尔。盖茨可以成功的一字不露的背过这几万字。
这在常人看来是一个惊人的奇迹!他们也许已经尽力而为了,也希望走上成功之路,可是遭到了失败,为什么呢?
原来成功有一把特殊的钥匙,那就是竭尽全力。一个人确定了奋斗目标后,就要有一种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念,相信坚持就会成功。当你尽力而为时,要知道这还不够,还需要竭尽全力。
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竭尽全力。只有这样做,成功的殿堂才会向你敞开。
山西省原平市青年街小学四年级:武曌
尽力而为还不够读后感【篇2】
《尽力而为还不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什么事不是只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就行的,而是要用尽能力去做。
《尽力而为还不够》主要是激励我们,文中主要写了11岁的比尔.盖茨竭尽全力背书的事。他的老师一开始说如果有人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我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容纳后一个小男孩几天后却把《圣经.马太福音》一字不落地背了下来,而且声情并茂。老师问那个男孩是什么秘诀,那个男孩说只是竭尽全力,他就是比尔.盖茨。
仅仅11岁的比尔盖茨啊!竟能背下几万字的《圣经.马太福音》!可想而知他的竭尽全力,我也有这样竭尽全力去做的事。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我已经尽力而为的想法,但是,尽力而为,和竭尽全力,表面看上去都已经发挥了正常水平,而尽力而为,她只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做,并不见得他付出的是百分之百的努力。而竭尽全力,既有“尽”字,又有“全”字,可见,这一定是百分之百拼尽了所有的力量投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去完成这一件事的。如果你做事情只是尽力而为,那么这件事情可能做的并不完美。而如果你是拼尽了全力把每件事情都很看重的做,那么就一定不会留下什么瑕疵与遗憾了。
是啊!尽力而为还不够,如果你有比尽力而为还大的力量,为何不去竭尽全力去做事呢?
尽力而为还不够读后感【篇3】
今天我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尽力而为还不够》这篇文章,它讲述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在课堂上讲述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期望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们明白故事的内涵。故事讲得是一只尽力而为的狗却没有追捕上一只受伤了的、竭尽全力的兔子,这是为什么呢?讲完故事后他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艰难的作业——背诵几万字且不押韵的《圣经·马太福音》里的五至七章。几天后,只有一个男孩一字不漏的背了出来,他就是比尔·盖茨。当戴尔·泰勒惊奇的问他怎么背下这么多文字,他说:“我竭尽全力了。”这就是故事的答案,尽力而为就一无所获,而竭尽全力就赢得了一条生命。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牧师问比尔盖茨为什么能背下那么多文字时,比尔盖茨说的“我竭尽全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尽力而为”说明我们使出的干劲只是浅尝辄止,而不是生命中全部潜能,而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达到自己的理想彼岸,并不是蜻蜓点水般的付出就可以实现,而是要倾其所有,无所顾忌,坚定目标,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志气,将我们置身于没有退路的境况下,那样我们才可能将潜能挖掘到极致,即使我们没有成功,但我们也可以问心无愧。
我们再也不要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说“我已经尽力而为了。”面对失败,我们首先要问问自己:你真的竭尽全力了吗?同时,我也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为什么在开学第一课让我们阅读这篇文章!新的学期,我要竭尽全力,冲刺!加油!
尽力而为还不够读后感【篇4】
尽力而为还不够?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愣了一下。人们常说,尽力而为就好了,可是,为什么这篇文章说这样子做还不够呢?于是,我带着深深的疑问,读完了这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牧师戴尔泰勒给教会学校的.学生们讲了一个兔子身负重伤却竭尽全力逃跑,逃过了猎犬的故事。在讲完了这一篇故事之后,牧师让学生们在几天之内背出几页圣经,这艰巨的任务只有比尔盖茨做到了。
在这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牧师讲的关于兔子的故事。这么简短的故事,体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做事的态度。这个故事,他告诉了我,以后该怎么样去做事。
正是因为这则关于兔子的故事,我不禁联想到每次我做题目前,我心底总是会有一个题目都太难了,实在不会做的就算了,尽力而为的想法。而妈妈每次在我尽力而为之后不会做的题请教她时,她总是说:“不会做的再想想,要全力以赴的去做题目,不要怕困难。”这,不正是表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么?原来生活中,竭尽全力这一点是这么的重要!
尽力而为还不够,是的,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深深的了解到了竭尽全力做事的重要性。所以,在新学期里,我一定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一定要竭尽全力的去做每一件事情,把每件事情都做到一种完美的程度,没有什么失误才行。在新的学期里,我还要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要求自己要认真对待所有的事情,告诉自己——尽力而为,还不够。
尽力而为还不够读后感【篇5】
今天读了一片文章名字就叫《尽力而为还不够》,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
文章内容是这样的: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一位牧师为一个班的学生们讲了个故事,是关于一直猎狗尽力而为的去追捕一只受伤的兔子,而那只兔子却是竭尽全力地跑。最后猎狗放弃追捕,被主人一顿大骂,那只兔子就成功逃过了一劫。故事后,那位牧师要求学生背出圣经,但是太长谁也不能成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11岁的男孩比尔盖茨背出了那段圣经,牧师问他怎么做到的,他的回答就是:“我竭尽全力。”
读了它,我思考一下,发现了尽力而为和竭尽全力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尽力而为意思是可以帮忙,但不是拼死拼活的要帮;竭尽全力意思是用自己对大本事去做一件事。
回想一下:人真的有这么大的潜能吗?我做每一件事竭尽全力了吗?我常常觉得无论在生活和事业上,自己都是一个失败者,我做很多事情开头时候总觉得还是不错,但是总是在做一半的时候就草草收场了,很少有真正达到目的。
回想后我真是心里感到很震撼,其实这个道理以前老师是讲过的。但是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以前学生愚钝不能领会老师的讲的道理,实在惭愧,如果没有这个竭尽全力,那我们还会成功吗?
我想只有“竭尽全力”才能在短暂的人生中留下自己的精彩。
尽力而为还不够读后感【篇6】
尽力而为还不够?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愣了一下。人们常说,尽力而为就好了,可是,为什么这篇文章说这样子做还不够呢?于是,我带着深深的疑问,读完了这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牧师戴尔泰勒给教会学校的学生们讲了一个兔子身负重伤却竭尽全力逃跑,逃过了猎犬的故事。在讲完了这一篇故事之后,牧师让学生们在几天之内背出几页圣经,这艰巨的任务只有比尔盖茨做到了。
在这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牧师讲的关于兔子的故事。这么简短的故事,体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做事的态度。这个故事,他告诉了我,以后该怎么样去做事。
正是因为这则关于兔子的故事,我不禁联想到每次我做题目前,我心底总是会有一个题目都太难了,实在不会做的就算了,尽力而为的想法。而妈妈每次在我尽力而为之后不会做的题请教她时,她总是说:“不会做的再想想,要全力以赴的去做题目,不要怕困难。”这,不正是表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么?原来生活中,竭尽全力这一点是这么的重要!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我已经尽力而为的想法,但是,尽力而为,和竭尽全力,表面看上去都已经发挥了正常水平,而尽力而为,她只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做,并不见得他付出的是百分之百的努力。而竭尽全力,既有“尽”字,又有“全”字,可见,这一定是百分之百拼尽了所有的力量投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去完成这一件事的。如果你做事情只是尽力而为,那么这件事情可能做的并不完美。而如果你是拼尽了全力把每件事情都很看重的做,那么就一定不会留下什么瑕疵与遗憾了。
尽力而为还不够,是的,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深深的了解到了竭尽全力做事的重要性。所以,在新学期里,我一定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一定要竭尽全力的去做每一件事情,把每件事情都做到一种完美的程度,没有什么失误才行。在新的学期里,我还要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要求自己要认真对待所有的事情,告诉自己——尽力而为,还不够。
感谢谢佳佳的投稿
尽力而为还不够读后感【篇7】
当自己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或做某件事没能成功时,你是否找过这样的借口:我已经尽力而为了来辩解自己并未偷懒以求得心里安慰呢?今天,我想说,要想获得成功,光是尽力而为还不够,那么,我们还需要怎么做呢?
今天我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尽力而为还不够》这篇文章,它讲述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在课堂上讲述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期望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们明白故事的内涵。故事讲得是一只尽力而为的狗却没有追捕上一只受伤了的、竭尽全力的兔子,这是为什么呢?讲完故事后他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艰难的作业背诵几万字且不押韵的《圣经;马太福音》里的五至七章。几天后,只有一个男孩一字不漏的背了出来,他就是比尔;盖茨。当戴尔;泰勒惊奇的问他怎么背下这么多文字,他说:我竭尽全力了。这就是故事的答案,尽力而为就一无所获,而竭尽全力就赢得了一条生命。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牧师问比尔盖茨为什么能背下那么多文字时,比尔盖茨说的我竭尽全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尽力而为说明我们使出的干劲只是浅尝辄止,而不是生命中全部潜能,而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达到自己的理想彼岸,并不是蜻蜓点水般的付出就可以实现,而是要倾其所有,无所顾忌,坚定目标,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志气,将我们置身于没有退路的境况下,那样我们才可能将潜能挖掘到极致,即使我们没有成功,但我们也可以问心无愧。
想一想,哪一个名人不是竭尽全力才获得了成功呢?大禹竭尽全力治理黄河水,效劳老百姓;毛主席竭尽全力打退日本兵,解放新中国;孙扬竭尽全力击败了芸芸高手,刷新世界纪录成功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关键是在于你是怎样获取它:是尽力而为,还是竭尽全力。
所以,我们再也不要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说我已经尽力而为了。面对失败,我们首先要问问自己:你真的竭尽全力了吗?同时,我也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为什么在开学第一课让我们阅读这篇文章!新的学期,我要竭尽全力,冲刺!加油!
尽力而为还不够读后感【篇8】
出自《新人文读本》的《尽力而为还不够》这篇文章讲了:有一只猎狗要去追兔子,作为自己的美食,最后猎狗没有追上兔子是因为他只尽力而为,兔子已经竭尽全力了和一个11岁的比尔盖茨竭尽全力背圣经第五章到第七章的这两个故事。
正是这则兔子与狗的故事,让我想到我做题目的时候,心底总是会有一个:题目太难了,实在不会做就算了,尽力而为的想法。而妈妈总是让我:不会做的在想想,要全力以赴地去做题目,不要怕困难。是啊,竭尽全力是多么重要啊!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我已经尽力而为了的想法。虽然尽力而为和竭尽全力表面意思都是发挥了正常水平。而真正做起来,可一点都不一样,尽力而为只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做,并不见得是百分之百的努力;而竭尽全力,既有尽字,又有全字,可见,这一定是拼尽了所有的力量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完成一件事的。如果做事情只是尽力而为,那么这件事情就会像文中的猎狗一样不完美;如果是拼尽了全力把每件事都看重的做,那一定就不会留下什么瑕疵与遗憾了。原来成功有一把特殊的钥匙,那就是竭尽全力。一个人确定了目标后,就要有一种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念,相信坚持就会成功。
所以,我们再也不要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说:我已经尽力而为了。面对失败,我们首先要问问自己:你真的竭尽全力了吗?我们必须明白:尽力而为还不够!
我为孩子的认真而感动
吃完午饭了,我进小屋接个电话,出来发现崇文站在门边,小嘴巴嘟囔着,不开心的样子。
“崇文,在这里干什么啊?”崇文不说话,我捧着她的小脸问:“怎么了,有什么事?”她还是不说话,但是眼睛分明在说,是有事的。
“什么事?告诉老师。”“老师,你今天教的那个我说不上来。”崇文小声说着,不开心的样子,“我教的什么呀?”“就是那个唱歌的。”“哪个?”“是不是那个主持词啊?”小崇文点点头,咳,小家伙,我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今天我们练汇报会的时候,加了一首歌,前面几句话,要她说,因为时间短,就那样说了就过去了,也没重复巩固,呵呵,她记不住,还成心事了。吃着饭也想呢!
“不怕,老实会教给你的。去玩吧。”崇文这才开心的走了。忽然想起,早上丛老师说,子豪和嘉洋在洗手间的说的话,子豪说:“嘉洋,老师教的话我都忘了,你记得吗?”嘉洋说,我也忘了,你说说。”......
呵呵,多可爱的孩子啊,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
我为孩子的认真而感动!
不喊“到”的原因
我们幼儿园在早上孩子们吃完早点以后都会点名,点到名字的小朋友就会大声喊“到”。小朋友喊“到”可有意思了,赵环喊的“到”很不清楚,介于到和赵之间的音。石芳君喊的声音很细但很高。王耀辉喊“到”的声音又粗又大,李秉洋喊“到”的声音又细又小。杨婧涵喊“到”的时候,还会把“到”拐个弯喊,逗得小朋友们哈哈大笑。张晓坤小朋友喊完“到”以后总喜欢左右看看,看到没人注意他就立刻坐下。从小朋友喊“到”的声音里,就能知道这个孩子的性格,而且不用看就能分辨出是谁的声音。但也有的小朋友,开始喊“到”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的,是经过一番努力才喊的“到”。
我们班有个小男孩名叫王锦浩,这个小朋友个性很强,遇到他不愿做的事情就什么也不说了。这天,我点到他的名字时,他一动也不动,我连喊了三遍,他还是没有任何表示,于是我说:“咱们班没有王锦浩是吧?那我在他的名字上画个记号,今中午就不分他的饭了。”说完我偷偷看了他一眼,这一招也不管用,他还是没有任何反应。于是我又说:“王锦浩,你不会说话是吧?不喊“到”中午就不用吃饭了。”说完我又点了一遍他的名字,他还是不出一点声音,当时我的火就上来了,刚想发作但转念一想,对这样的孩子不应该批评,批评反而不管用,于是我走过去,蹲下身子对他说:“你是不是觉得害羞,不好意思喊?你跟老师一块喊好吗?”我看到他点了点头,于是我和他一起喊“到”,但这一次他的声音很低,我对他说:“下次高一点老师和小朋友就都能听到了,当我再一次点他的名字时,他终于喊的声音大一点了,他喊完以后,孩子们自觉地给他鼓掌了,我也及时表扬了他,从此以后,在喊到的时候,就能听到他响亮的声音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有些时候我们应该改变教育方式,试着和孩子谈心,消除他心中的顾虑,这样也许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集合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书读的越多,我们才能成为灵魂丰富的人,当我读完了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剧情真的精彩绝伦。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篇1)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但不知为何眼前总出现一幅画面:一个身着白衣年轻人步行在沙滩上却遥望着水天相接的地方,大声询问着“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幸福又在何方?”······
······
我是一个比较古怪的人(我想可以用古怪来形容),因为我习惯了不顾原因地排斥着一切别人排斥的东西,而真正缺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我排斥着一些所谓的长辈们排斥的东西,同时也不断排斥着所谓的同龄人排斥的东西。久而久之,我习惯了生活在自我塑造的封闭而狭小的空间里,这空间里有一条叫做冷漠的街道,我时常背着空虚的背篓,将无聊、虚伪、消沉、感伤装进这个背篓里,他们压的我喘不过气来。
高考是一种解放,无论是将你解放到天堂还是解放到地狱,你都会获得两个月重新审视并塑造自己的机会。我紧紧的想把握住这个机会,因为这个机会过后,我将在也没有时间去做这件常人认为极为虚拟,但我却认为极为重要的事情了。我要在改变中弥补我性格的漏洞和找回曾经因为“高考”这个无聊的原因失去的、放弃的、丢失的、不得不放弃的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观。
一次在百度上的随意浏览,让我选择了胡歌和他的《幸福的拾荒者》。
说起来也有点愚昧,我一向鄙视明星出书,尤其是刚出道的明星出书,因为我感觉这样的人太浮华,不实在,爱炒作自己。---我大错特错了。就是胡哥的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
记得曾经一个清末的文人和我拥有同样一个思想境界--蜷缩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的思想空房间里(我也许还不至于像他当时那么迂腐),但他在一个偶然的境遇中获得了一本书--《汤姆叔叔的小屋》,三天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且读且泣,且泣且读,穷三毂不能寐”,至此又以一副新姿态展露于世。我虽然还没有达到连哭三天的地步,但这本书带我的震撼无疑是在我的灵魂上掀起了一阵飓风,掀走了曾经莫名的彷徨,过度封闭的枷锁,而留给了我一双清澈的眼睛和全新的处事思想。
我明白了,并不是每一个大众化的明星都是浮躁的。只不过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命历程,不同的生命历程塑造了不一样的人。我们决不能拿我们所处环境的价值观去衡量他人,但我们可以深入到他们的生命历程中去感受那份人生。问问自己,如果那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会处理得比当事人好吗?我还会以怎样的面貌去面对世人?如果我们的人生魅力是装出来的,那么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会不堪一击吗?我们是否真正关心过个人内心真正的修养?还是为了更好的处事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包装自己?我们真正有过几回真正的自我?······
我并不想在这里过度的宣扬胡歌有多么完美。但我明白,他经历了那场巨大的挫折之后明白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他用细致的笔触一点一滴的记录下了那流水伴着音乐般的哲思,以飨世人。
事故发生时,他的右眼眼皮被玻璃活生生撕破,仅仅连着一点皮,鼻骨粉碎性骨折,就像鸡蛋破裂一样,脖子上一道七八厘米长的口子,明显暴漏在外的颈动脉血管···我不想在描述下去。就是这样的重伤将胡歌撞离了原来的轨道,他也在万幸中获得了新生,新生带给他的是“拾荒”的路程。他也在拾荒的路程中创造了能改变他人的传奇。
但无疑的是,他向着完美不断发展着。
这并不是一篇合格的读后感,因为我没有介绍书的内容。因为我想书的内容只有自己去慢慢体会,才能明白个中真理。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篇2)
《幸福的拾荒者》一书是胡歌在他车祸痊愈后书写的一本他亲身的心路旅程,由于个人偏爱,所以总是在彷徨、烦躁时翻出来品味一番,借以沉淀心灵,平静思绪,让自己远离喧嚣繁杂,更会在遇到不顺心的事儿的时候拿来安慰自己,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整本书并不长,有四万多字,二十来个章节,却将他这个人生的重大转折及内心的所思所想刻画地淋漓尽致。在序言中,他称自己为拾荒者,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甚至差点失去生命,挽回生命后却又不得不面对并承受支离破碎的一切,在漫长的黑暗中他艰辛地摸索,试图去拾起那些碎片,但在他逐渐拾起生命、光明、自信、智慧的同时,恐惧、迷茫、懒惰、焦虑、贪婪也把他压的喘不过气,在这样的境遇里,他却能重新审视自我,以最真实的状态去寻找新的动力和方向。
他说,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惯性中生活,总觉得生活就该如此,没有办法也没有欲望去真正认识自己,而他恰巧在这场变故中得到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看到他这句话的时候我也在回想我的生活,确实如此,习惯了每天的忙忙碌碌,习惯了周而复始的惯性生活,在习惯中忘记了自我,忘记了反思,一旦习惯的事物发生了改变,便会变得焦躁不安,却不记得审视自己。
所以看完这个篇章的时候,我也在反思自己,现在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曾经所追逐的,以后要走的路自己是不是该有个更加清晰的规划,如果现在习惯的生活发生变化,我要如何去面对……这是我看这本书的第一个收获,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在反思中前行,在反思中寻找最真实的自己。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的,但又有多少人在遭遇重大的变故的时候依然能处变不惊,坦然乐观的面对?见过他的医生都说,那天他离天堂很近,颈部一条七八厘米的.伤口使他的颈动脉和颈静脉都暴露在外,所以能保全生命已是奇迹,而能重见光明则更是传奇。
在车祸后救护过程中他向医生询问自己眼睛的情况,得到的答案是“不确定”,这三个字让他不得不开始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虽然情况很糟糕,但他却用了很诙谐的文字来表述他对自己可能成为“独眼侠”的遐想,当他偷偷在洗手间的镜子里看到自己支离破碎的容貌时,他也几近崩溃,但后来他告诉自己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够让我真正重新站立,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
在生死关头,人生巨变面前仍然能保持着一份如此豁达开朗的心态,实属不易,真的是打从心底里佩服他的这份从容和乐观,我自问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真的是不能像他这般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
书中有一个章节提到他去学唱歌的感悟,他说“做事不能只靠着天赋,勤奋才是让你迈向成功的关键。依赖着空虚的外表不能让我走得更远,唯有内在的修习将之转化成实力才能让我的人生更加踏实。”确实,再怎么华丽的外表也经不起岁月的洗礼,只有内在的修为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积淀,才能让人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
生活中总会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波折,但不管之前怎么遭遇风吹雨打,每经历一件事,总要收获点东西,总会有果实的。生命注定要经历一次次磨难,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他说“所有的经历都是获得,所有的获得都是上苍给予的恩宠,”所以他把自己成为是幸福的拾荒者,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只要我们用满心的从容、乐观和感恩去面对生活的一切困境,总会在困境过后收获成长的喜悦,总会在风雨后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篇3)
幸福的拾荒者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开始对他有感觉是《仙剑1》.开始喜欢他是《仙剑3》.或许应为是假期的原因吧,让我有很多无聊的时间去了解胡歌.就这样,我喜欢上了这个阳光的男孩.他的经历带给我许多感觉,他的言语让我深思.虽然有时会抽风,抽抽更健康嘛.....讲了一大堆废话,正文来了!这本书是讲述他车祸历程与心得的(我们都知道了...!)他出书那时我还没喜欢上他,因此过了这么多年才买到它,我真的很开心.经管在得到它之前我有很多次打击,很多次失望...一切都过去了...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里面不仅给人的是粉丝想对胡歌的了解.还有他自己的感悟.这些感悟给我们的启示很大!你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当你闭上眼睛静静的想想,你会发现这个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还好他都过去了!我只能说,你真的很坚强!这真的是一本值得看的书!就算你不是很喜欢胡歌.那么你就以一个读者的心态去读它吧!这真的是一本好的书……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篇4)
人不能无止境地生活在痛苦中,当失去的东西无法挽回,我们更不能失去自我。生命注定要经历一次次磨难,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所有的经历都是获得,所有的获得都是上苍给予的恩宠。
——题记
终于如愿以偿地读完了胡歌的《幸福的拾荒者》,感受有很多……
生命,常常如风吹柳絮,雨打漂萍,因为灾难,因为变故,往往孤单而无助,也许正是如此,胡歌乐观的背后一直隐藏着现实给予的残酷,伤痕的隐隐作痛。尽管他不愿为人所知,尽管他可以接受灾难留给他的支离破碎的一切,可是却无法挽回另一个生命的悄然而逝……
20xx年8月29日的深夜10点51分的那场车祸,他幸运地最先找回了生命,却看着另一个生命逐渐远去;感谢上天保全了他的眼睛,却无法在感受光明的同时去认领残破的容颜;他披荆斩棘得到重返生活的自信,却又在无数个漫漫长夜的等待中消磨殆尽;努力拼凑起的那不完整的记忆,却在现实面前无所是从;跋山涉水获得了生命的智慧,却又在欲望到来的时候烟消云散——恐惧、迷茫、懒惰、焦虑、贪婪吞噬了他。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正像他所说:“人不能无止境地生活在痛苦中,当失去的东西无法挽回,我们更不能失去自我。生命注定要经历一次次磨难,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所有的经历都是获得,所有的获得都是上苍给予的恩宠。”车祸把他撞离了原本的轨道,可他却以最真实的状态去寻找新的动力和方向。也许这就是我崇拜胡歌的真实原因,他的乐观、坚强,正是我所必需的……
多数人会在困难面前垂头丧气,例如我,尽管我明白要怎样去迎接挑战,可还是会懒懒地选择逃避,也许是胆怯。不过不论怎样都不好,面对才是重点。
前些天,细雨绵绵不断。雨水流淌在地上,都得意地以为自己是片汪洋大海,总是想把自己改变成什么。其实他们不知道,最原始、最自由的他们要比凝结成的冰美丽得多。
终于,这天来到了。雨停了,也随着风拂袖远去。临窗望去,远处的一切让我感到茫然——全世界都消失了,消失在一片朦胧中。笼盖了花草,掩映了人们匆忙无措的身影,同时勾画出了最远处世界的悲凉。“太阳呢?”许多人在问。其实这是可笑的,因为太阳从未消失过,所以与其追逐那不可一世的太阳,倒不如在这美丽的朦胧中感受自由清逸。悠闲地漫步在上学的路上,我现在才知道“漫步云端”的梦想原来这么容易就能够实现。与往日一样的平淡,却拥有与往日不同的乐趣——不知道对面是谁,就好像不晓得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唯一能够看得见的,便是那一点若隐若现、昏黄黯淡的灯光。这种美丽而又朦胧的境界持续了好久。直到中午,天放晴了,倦怠的阳光把疲惫的身影拖得很长,可是那影子依然手舞足蹈起来——毕竟,终于盼到阳光了……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风雨过后就一定会有阳光--就必须会有阳光,所以一旦有一场突如其来的雾,他们就会抱怨不停,抱怨天空的昏暗,抱怨风吹雨打的众多磨难,抱怨苍天的不公平。其实他们不知道:所有的经历都是获得,所有的获得都是上天给予的恩宠,不论是风雨、阳光,还是朦胧大雾。人生就是如此奇妙的境遇,也许在经历打击后,你会很虔诚地以为阳光到来了,可命运无常,她总是要再给你的挫折雪上加霜,总是另外赐予你一个朦胧的世界。所以,就算当我们置身于茫茫大雾,也要勇敢地前进。相信,阳光就在前方……
朋友,这朦胧的背后是一束束灿烂的光辉,是让我们懂得美丽与珍惜的光辉。如若你仍在朦胧中徘徊,请大步向前,拨开云雾看世界,内心也便豁然开朗……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篇5)
“生命注定要经历一次次磨难,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所有的经历都是获得,所有的获得都是上苍给予的恩宠。”
--题记
暑假中,我读了《幸福的拾荒者》这本书。大家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一定感到很奇怪吧!别急,现在就跟着我翻开这本书,一起去体验和感受生命的真正意义吧!
“学会感知,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幸福。”看到这句话时,我脑子里不禁涌起了许多想法:幸福,何谓幸福,不是成天大手大脚的乱花钱,不是整天泡在电视、电脑上,更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从他人身上索取……仔细观察,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友谊、老师的恩情……这一切都是幸福,只不过我们平时从没有注意罢了。但有些人为了所谓的“钱”去偷、去抢、去杀人,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难道有了金钱就真正幸福了吗?不,不是的。“钱”只不过是满足我们物质上的需求,而真正的幸福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实验。
书中提到“灾难对于愚蠢的人是无底深渊,对于聪明的人是巨大的财富。”灾难,一个很多人都害怕的字眼,它和幸福是一对反义词。灾难,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它在失败的人眼里是自暴自弃的理由,可是在成功的人眼里是通往胜利的桥梁。为什么创业的人那么多,到最后成功的只有十几个,甚至几个?因为大部分人遇到灾难选择了放弃,只有少部分人坚持下去,成功永远属于努力和坚持的人。再看看高考,这只不过是一次磨练,人生的一次小考验,那为什么每年都有学生因考砸了,接受不了,而去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因为他们太脆弱,没有经历过磨难,选择了自暴自弃。
幸福和灾难,一对好朋友,它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对幸福,我们要学会珍惜;面对灾难,我们要想办法战胜它们。只有两者合一,我们才能成功。感谢《幸福的拾荒者》,让我明白了这个深刻的道理:学会珍惜吧,朋友!去珍惜亲人,珍惜朋友,珍惜身边一切的一切。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在拥有的时候懂得珍惜,就不会害怕失去;若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就算不上真正拥有。但愿有一天,我们都可以无悔地放下。
给孩子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亲人的关怀,是朋友亲切的问候,等等很多很多。我们能体会到幸福的滋味,孩子同样能体会出幸福的味道。
幼儿园的孩子相对较小,情绪不稳定,经常闹着不上幼儿园。虽然上幼儿园闹情绪,但是放学时却是孩子最高兴的时候。可放学时,只要民民的家长晚到一会儿,他就哭个不停,哄也没用,安抚不起作用,每次我们只能看着着急,只好要求家长及时来园接孩子。我试图了解,民民为什么放学看不到家长就开始闹情绪,一直没有头绪。
一次去给我孩子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那个老师的一句话,让我顿时领悟到,民民为什么一放学看不到家长,就哭闹。当时那位老师是这样说的:“给孩子幸福感”。他解释,希望每位家长放学前到大门口等待接孩子,让孩子一出校门,就能看到你,这样孩子会感受到一种被重视的幸福,不要让孩子在走出校门时,看不到你,特别是他看着一个一个同伴被家长接走,那样他会倍感失落。
找到了原因,我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希望家长能及时到幼儿园接孩子。告诉他们孩子离开你一天了,每当放学时,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他们就要见到一日不见的爸爸妈妈了,他们最想的就是,一开打门,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亲人。因为你们的早一步到来,孩子会幸福的向同伴炫耀“今天,我爸爸来的第一”,而另一个也不回落后“我妈妈也很早,一放学就在门口”。他们在说的时候,眼中满是骄傲,注满的是幸福。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带给孩子这种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