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三招搞定宝宝的“拿来主义”

发布时间:2021-12-17 宝宝听的益智故事推荐 宝宝幼儿园的游戏 哄宝宝睡觉的温馨故事

看看下面父母的经验,三招,教父母们搞定自己宝宝的“拿来主义”。

1、满足孩子基本的物质需要

孩子“拿”的思想从何而来?因为没有,所以才“拿”,这就是孩子最简单的逻辑。对于孩子的基本物质需要,我们全都给予满足了吗?儿子曾一度吵着要买蜡笔,我由于工作忙,没及时买给他,后来在儿子的“赃物”里就有蜡笔。经了解才知道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画蜡笔画,儿子没有蜡笔,所以才拿别人的。从这件事之后,我开始非常关注孩子的需要,每次儿子闹着要买东西时,我都会耐心询问他购买的理由,如果出于正当的需要,我一定会“慷慨解囊”,对于不必要的购买要求,我在拒绝时,也会耐心地与他说理,让他懂得不买的原因,而不再以沉默或呵斥对待。

2、要限制孩子的物质欲望

人的物质欲望是无止境的,家长从小要控制孩子的物质欲望。若在物质方面对孩子百依百顺,长此以往,一旦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走向极端,造成不良后果。孩子的“拿来主义”行为,也有这个原因。于是,我对儿子实行“承包责任制”,让他懂得爱惜自己的物品,物尽其用。经过这样的教育,孩子认识到,在要任何东西之前,都要考虑自己是否需要,自己能不能将它们处理好。

孩子对于“拿”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渴望,然而当他在这种“拿”的习惯中慢慢成长后,懒惰的习气便已根深蒂固。生活中我有意识教儿子学做简单的家务,培养他的劳动观念。无论他最终做得好不好,我都会及时送上表扬,给予他精神鼓励或物质奖赏。儿子尝到了劳动后的快乐与满足后,经常向我“讨”事情做。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儿子渐渐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劳动与努力来获得“报酬”是快乐且光荣的。

3、应告诉孩子偷窃是可耻的wWw.Yjs21.COm

孩子之所以“拿”,因为他尚未意识到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作为家长,应教育孩子懂得明辨是非。一次,我和儿子逛书店,儿子经过千挑万选,决定买《安徒生童话选》,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则紧紧抱住书,生怕丢了。我趁机问他:“不经过允许就拿别人的东西,这样做对不对?”儿子拼命摇头。我摸摸儿子的脑袋说:“这样会给别人带来很多麻烦,我们从小就要做好孩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儿子点点头。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引导与教育,儿子再没“拿”过任何“赃物”回家,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拿’的习惯。望着儿子依旧天真可爱的模样,我不禁想到: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爱关怀,用心教育,就一定能还孩子一片纯真的天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宝宝自损妙招来解救


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宝宝会有自损行为,其实这可以说是一种病态。对有自损行为的患儿,家长不应责怪和打骂,也不宜采用强制手段加以制止,需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鼓励孩子参加集体生活,多做有益的游戏,转移其注意力。平时要让孩子少看,最好不看电视中的惊险武打片,对已造成的皮肤伤害,应请医生用药治疗。

尤需提醒患儿家长注意的是,与孩子经常接触的成人,若有拔白发、拔胡须、吸吮手指、啃咬指甲等坏习惯的,往往是诱发孩子出现自损行为的重要因素,故成人应改掉这些坏习惯,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对因缺乏锌、铜等微量元素诱发本病的患儿,经补充纠正后可获得痊愈。

对于较严重的自损行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厌恶行为疗法来矫治。

一是短时隔离法:即当患儿出现自损行为时,将其关在空房内,直到自损行为停止为止。一般约关10分钟左右。这种短时隔离可以成为一种厌恶刺激,引起儿童的不愉快感觉。经过若干次重复,在儿童的大脑里会形成自损行为与不愉快,情绪的条件联系。以后只要一出现自损行为,马上就会出现不愉快的条件反射。通过这种条件反射,可抑制患儿的自损行为。

二是橡皮筋弹击法:即在患儿手腕套上橡皮筋,当患儿出现自损行为时,立即警告他:“不准这样”,同时给予拉橡皮筋弹击,直到患儿的自损行为停止为止。弹击的强度应掌握在能引起患儿疼痛又不损伤他的程度。经过这样多次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消除儿童的自损行为。

宝宝“人来疯”的主要原因


3—10岁期间,孩子的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尚未达到平衡,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他们很难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一些天性好动、爱表现自我的宝宝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获取成人的称赞,一旦有机会,就极力夸张自己的言谈举止。聪明的宝宝发现家长碍于面子,对自己放松要求,就更加大胆地表现自己;有时即使家长批评孩子,宝宝也不理会,甚至用更加激烈的态度与家长对抗。

“交往饥渴”导致“人来疯”

两三岁的宝宝,虽然已经能够区分“我的”、“你的”,但是自我的认定还是主要来自客体,特别是成人的评价和肯定。如果妈妈平时很忙,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少,宝宝有了什么收获,得不到妈妈的关注,宝宝就会出现“交往饥渴”。

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宝宝觉得妈妈闲了,又有对宝宝态度很好的客人在场,就要把自己新学会的东西表现出来。这个时候,客人出于礼貌,一定会表扬一番的,但是宝宝并不知道客人是出于礼貌才恭维他的表现的。被认可的喜悦让宝宝喜欢上了这种展示自己的方式,间接弥补了宝宝对于妈妈肯定的“饥渴”。从这个角度来讲,宝宝“人来疯”与缺少妈妈的关注有关。宝宝喜欢热闹,当家里有新人加入的时候,宝宝要抓住这个打破孤单、寂寞的机会。

宝宝习惯了一家人围着转的日子,客人来后没人理自己,感觉受到了冷落,但是又不能控制这种不好的情绪,就会想办法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有的孩子发脾气,大哭大闹;有的则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弄出很响的动静;有的则找事折腾父母,一会儿要看电视,一会儿要吃东西。

不管出于哪种原因造成宝宝“人来疯”,都实现了宝宝自我表现的需要,激发了宝宝的求知欲望,锻炼了宝宝的思维,抒发了宝宝的情绪。但是,宝宝“人来疯”也有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妨碍了大人做事,使得宝宝讨人嫌;另一方面“人来疯”次数多了,有可能上升为一种人格行为,见人就表现,造成人格缺陷,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交际。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哗众取宠”、“小丑般”行为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培养宝宝感恩之心的三个妙招


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爸爸妈妈应该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以身作则,让宝宝在一个感恩的环境下健康成长。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宝宝的感恩之心呢?下面将介绍三招培养宝宝感恩之心的方法。

1、理解宝宝间接表达感恩的方式

在家庭中经常可以看到,宝宝非常高兴地接受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的礼物时,马上就开始乐此不疲地玩起来,也不说一声“谢谢”,这样的举动令亲人感到震惊和失望。“应该说什么?”父母会再三问道,可是宝宝已经沉浸在新玩具的喜悦之中,往往不予理睬。当宝宝兴奋地打开礼物的一瞬间,他对你蕴涵着一种同样温暖的感觉,就像你在挑选礼物时对他的感觉一样。他或许会跑过来抱一下你或说“这太棒了!”或让你跟他一块儿玩。你只要细心一点,就能感受到这些感谢形式。感谢不一定要用“谢谢”来表示,也可以用表情或者动作来表示,如给你一个天真无邪的微笑,拥抱一下你等。

2、给予宝宝难忘的感恩体验

不管“谢谢”听起来多么舒服,不管你多么爱听这句话,宝宝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懂得,爸爸妈妈可以给予宝宝帮助,为他们提供条件。大多数宝宝喜欢送爸爸妈妈一些小礼物,如一片美丽的树叶,一块可爱的小石头,一幅自己画的画,刚刚学会写的数字等等。宝宝是善于模仿的,他们直接站在爸爸妈妈的面前仔细观察爸爸妈妈的反应。如果他们看到爸爸妈妈为礼物而高兴时,他们会特别开心。如果爸爸妈妈再加上一句:“我很喜欢,谢谢你!”宝宝更是会洋洋得意、心满意足。这样也会让宝宝懂得,爸爸妈妈也重视那些舒服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宝宝喜欢帮着做家务,如浇花、帮妈妈拿扫帚、帮爸爸递双鞋等,如果不会搞得天翻地覆的话,父母应让宝宝干干也无妨,即使有可能出点小差错也没事。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切勿冷漠或忽视宝宝的行为,可以真诚地对宝宝说一声“谢谢”。宝宝得到一声衷心的“谢谢”,肯定比你很多次催促或强迫去使用那种成人式的好交往的方式,就是对别人的帮助或者关爱表示由衷的感谢。

3、支持、帮助宝宝表达感恩

成人期待宝宝感谢自己,如果宝宝不感谢的话,成人也许会表示出不满,这些场面对宝宝来说很可怕,他们会惊慌、会紧张。如果宝宝因为快乐、兴奋得难以言表,害怕陌生人,有点害羞,或自己不知道怎样表达谢意,爸爸妈妈就要保护宝宝,帮助他们表达,给他们一种充足的安全感、信任感。这时可以替宝宝说话,以宝宝的名义说声“谢谢”。宝宝可以从中懂得,如何用言语表示感谢,他们越觉得爸爸妈妈支持自己、理解自己的处境,他们自己也就越愿意使用这种形式。

宝宝的感恩之心需要从小培养,需要从生活当中的点滴小事培养,也需要爸爸妈妈们的榜样作用,希望父母们重新看待宝宝的感恩之心,帮助宝宝成为一个会感恩的人。

三招培养宝宝成为人际高手


对于一个成功的人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必备的条件。无论宝宝内向还是外向,他们一开始都是天生的“人际大师”。和学习识字、算术一样,提升和发展宝宝的人际智能可以让他们在未来更具备生存竞争力。

人际智能和心理发展有关。宝宝的人际智能,实际上是随着心理的发展而表现不同的:1岁以下的宝宝,正处在行为能力的萌发期,对人和物的探索欲望比较强烈。这时期无需大人教,就具备了天生卓越的与人沟通的能力,见到自己喜欢的人会伸出手要抱,也会冲着陌生人甜甜地笑。

然而,1岁生日过后,人际智能会显示出“倒退”的现象。“人际大师”似乎变得沉默了,他不再愿与陌生人多接触,在新环境里他也表现出木讷、不能适应。宝宝的倒退和羞怯恰恰表明他长大了,认知水平比以前更加成熟。自我意识的萌发让他能区分自己与别人,也能区分妈妈和旁人。

伴随长大而来的分离焦虑,他对照顾者的依恋比以前更甚,熟悉的人群和熟悉的环境可以让他感觉安全和放松。3岁以后,宝宝人际智能的发展对环境的确定性要求更高。下面是提升宝宝人际智能的三大妙招。

1、鼓励

提升宝宝的人际智能,妈妈要多用鼓励而非强迫性的教导。有些宝宝天性内向,也许一开始的改变会让他感到为难,也有些尴尬,只要宝宝的行为稍有改变,无论表现得是否完美,你都要鼓励赞美他努力的勇气。

鼓励宝宝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他们会相互学会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以及人际问题的解决方式。你还可以鼓励他主动邀请小朋友来家做客,也让他去别的小朋友家玩。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做的是教育宝宝以诚待人,礼貌待人。

2、榜样

榜样的作用总是无穷大,大人的待人处事之道给宝宝的影响是深刻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带宝宝外出,一条路上你会遇上邻居和他家的小朋友;另一条则是僻静无人的。你会选择哪条路呢?如果你是选择第一条路的家长,那么要恭喜你,你会给宝宝好的人际交往示范:你同邻居热情地打招呼,和小朋友问好,然后寒暄,最后道别说“再见”,整个过程都被小家伙记在心里。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况他就知道要如何自如应对了。

3、创设

人际智能的提升是在场景中学习的,你要为宝宝创造各种社交条件。比如,家里来了客人,你要让宝宝参与接待,经常的耳濡目染,他自然就会逐渐学会待人接物之道。

对于大一点宝宝来说,家长有机会也要适当地带他参加各种聚会,让宝宝学习与大人和宝宝打交道。这样,见的人多了、自信心也强了,宝宝在人前也就显得落落大方。

宝宝拿红包也有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春节正是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好时机。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购买礼品,然后去送礼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亲戚朋友。也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些实际行动来表达,如帮爷爷奶奶剥糖果、捶捶背,陪家人聊天。

春节期间,爸爸妈妈还可以给孩子上上礼仪课。比如探亲访友时,家长有意识地注意一些细节。“轻轻敲门;按门铃要有节奏,也要耐心,不乱按门铃;打招呼时,眼睛看着对方;不随便翻找主人的东西;主人给东西时,用双手接。”

在家中接待客人时,礼貌待客。“给客人敬茶时不能倒满,只倒半杯茶,因为茶凉了可续茶;招待饭菜宴请客人时,敬酒得斟满,显示主人的大方、热情。”

拿红包也是有礼仪的。教宝宝双手接红包,一定要说“谢谢”。拿了红包,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哦。

最后,来到餐桌上也要注意。“好吃的东西,爱吃的东西,首先让长辈、客人吃,不能自己一个人全吃、抢吃;取菜时,尽量取自己面前的,看准哪个就夹它,别翻来覆去地挑;吃完饭后放下碗,要有礼貌地对还没吃完的人说:‘请大家慢用’。”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适时教孩子如何称呼及祝辞。比如,祝福对方“新年好,身体健康”;见到做生意的客人时,祝福对方“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相关推荐

  • 爸爸们搞定宝宝自有妙招 当男人成了父亲后,自然就多了一份特殊的责任。事实上他们在育儿方面更喜欢动脑子,在搞定宝宝方面自有妙招。以下是一些网友的精彩分享。 唱国歌:让儿子安静 在儿子蒙蒙5个月大时,为了能让他安静下来,我真...
    2021-04-04 阅读全文
  • 拿来主义读后感 幼儿教师教育网专题“拿来主义读后感”推荐内容。...
    2023-02-05 阅读全文
  • 宝宝自损妙招来解救 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宝宝会有自损行为,其实这可以说是一种病态。对有自损行为的患儿,家长不应责怪和打骂,也不宜采用强制手段加以制止,需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鼓励孩子参加集体生活,多做有益的游戏,转移其注意...
    2021-04-05 阅读全文
  • 拿来主义的教案推荐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写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优秀的课件教案怎么写?就“拿来主义的教案”这个话题小编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为避免遗忘请收藏此页!...
    2024-08-17 阅读全文
  • 三招改变胆小的宝宝 导读:胆怯表现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过多的宠爱与纵容,与社会的接触欠缺,这不免使其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了未知的恐惧。在家时,家长可别让孩子太由着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办,而应适时放手,让他多...
    2021-10-29 阅读全文

当男人成了父亲后,自然就多了一份特殊的责任。事实上他们在育儿方面更喜欢动脑子,在搞定宝宝方面自有妙招。以下是一些网友的精彩分享。 唱国歌:让儿子安静 在儿子蒙蒙5个月大时,为了能让他安静下来,我真...

2021-04-04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专题“拿来主义读后感”推荐内容。...

2023-02-05 阅读全文

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宝宝会有自损行为,其实这可以说是一种病态。对有自损行为的患儿,家长不应责怪和打骂,也不宜采用强制手段加以制止,需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鼓励孩子参加集体生活,多做有益的游戏,转移其注意...

2021-04-05 阅读全文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写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优秀的课件教案怎么写?就“拿来主义的教案”这个话题小编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为避免遗忘请收藏此页!...

2024-08-17 阅读全文

导读:胆怯表现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过多的宠爱与纵容,与社会的接触欠缺,这不免使其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了未知的恐惧。在家时,家长可别让孩子太由着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办,而应适时放手,让他多...

2021-10-2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