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在涂鸦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发布时间:2022-01-04 幼儿想象力的活动方案 幼儿在涂鸦墙的活动方案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我们都知道想象力对于一个人是否有所成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自己的宝贝具有非凡的想象力,该是一件多么让人欣慰的事情!幼儿期是大脑想象力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最容易形成大脑的思维模式,并可永久保持,所以是孩子智力形成的最关键的阶段。

做好儿童早期智力开发非常重要,但是智力开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把一些成人的知识和观点过早地灌输给天真的孩子。从生理上讲,儿童时期孩子的左大脑还未发育起来,也就是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差,过多过深的知识是他们无法理解也不能接受的,自然不会感兴趣。让孩子去做一件他不喜欢,也不明白的事情将是多么愚蠢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右大脑发展比较快,儿童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他们的头脑中天生就充满了各种幻想,如果在这一时期对孩子的右大脑进行及时地开发,恰恰符合了儿童智力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孩子最喜欢、最感兴趣的活动,这种智力开发更能使孩子的右大脑与左大脑形成融会贯通的状态,使他的思维更加活跃,头脑更加灵活,这将为孩子长大以后的成才提供一种智力方面的有利基础。

开发右脑,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想象本身。而且只有美术教育才能很快地将孩子引入创作的空间,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因为这里永远有新的课题、新的内容、新的方法,永远需要不断去尝试、不断去感受、不断寻求自己的观念和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是其他学科(音乐、英语、书法等)的训练所无法比拟的!孩子在了解了一定技法以后,就能很快地进行独立的自由创作了?不受任何时间、空间和内容、或是固定规则的限制。或许他还能创作出“大师级”的作品来,而儿童画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无拘无束,想象丰富。其实艺术领域最重要的本领,就是想象。从某种意思上来讲,儿童最具艺术价值。

我们让孩子涂鸦,对孩子进行早期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画家,任何人都无法预料也不能安排孩子未来的职业与爱好。我们唯一能做的是通过一种教育,开发孩子的潜在的智力,提高他的艺术修养,为孩子的成长与成才提供最大的可能,真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一种优秀的思维方式与超凡的想象力。让一种优秀的思维从小养成,并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本能的意识,才算科学的教育方法。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3招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宝宝的想象力在三岁时迅速发展,这阶段想象基本上是一种无意想象,也就是一种自由联想。无论什么宝宝都可以玩起来。小凳子或积木可以变成汽车,纸杯可以是电话,一条丝巾把自己装扮成公主……所有到宝宝手上的东西都有了象征意义。这时宝宝的想象已不再局限于具体事物形象,而是带有一定的情节,具有情景性。宝宝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和成人或同伴一块从事象征性游戏。但是宝宝这时的想象力却与成人大不一样,有着以下三个特点:

1、想象和现实容易混淆

宝宝此时的想象以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因缺乏经验,宝宝这时的想象常常与知觉的过程相纠缠,他们往往用想象来补充他们所感知的事物,觉得自己看到的东西和想象中的是一样的,不可能的事情是没有的,如火车可以飞,鸟也可以潜水。尤其是3~4岁的宝宝,他们常常把想象和现实混淆起来。可见,宝宝的言谈中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往往加以夸大。

2、想象内容零散,不追求结果

此阶段的宝宝想象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丰富,但内容之间还是无意义地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是重复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事物,而且所想象的事物特征也不完整,比较典型的就是宝宝所画的人物只有头、手和脚,没有更多细节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宝宝想象活动没有具体的目的,他们不是以画具体的人为目的,所以不能画出人的具体细节,他们只是是在想象过程中把想到的画出来。也就是说,此时的宝宝主要是满足于想象过程,不是去追求想象的最终结果。

3、想象主题不稳定

三岁宝宝在开展想象活动前已经有了初步的目的性,但这个目的往往很不明确。即使在爸爸妈妈的提示下有时也能在活动之前说出活动的主题,但这个活动的主题是不确定的,会根据其随后的行动发生变化,甚至偏离最初所描述的主题。比如宝宝在画画前说要画一个香蕉,但是当他画了一个月牙形时就说要画一个月亮等。

那么,对于3岁左右的宝宝,父母们应该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小编建议您从下面三点入手:

1、保护和激发宝宝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推动宝宝想象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爸爸妈妈要保护宝宝的好奇心,要尽可能满足宝宝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同时要进一步激发宝宝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对新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并使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

2、与宝宝一起游戏

在宝宝想象发展的过程中,爸爸妈妈的参与和引导是非常重要。宝宝的想象力是在各种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各种游戏活动。爸爸妈妈应积极地参与到宝宝的游戏活动之中,并在共同参与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参与宝宝的想象活动时,游戏的主体仍是宝宝,且不应过分注重想象的结果,应使想象过程本身成为一种乐趣,使宝宝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激发其进一步想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当宝宝游戏的时候,他不想受任何约束,只会随着自己的想象尽情发挥。

3、引导宝宝确定想象主题

宝宝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他明确想象的目的和主题。在活动中,爸爸妈妈应通过语言提示或说明引导,让宝宝确定活动的主题,并在活动中提供同类性质的活动材料,帮助宝宝在某一主题下开展想象活动,且这个阶段宝宝的语言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爸爸妈妈要多多鼓励和引导宝宝对他所开展的活动主题进行描述,通过这些方式来强化其活动主题。比如在宝宝开展关于水果的活动时,爸爸妈妈可以提供一些水果或图片,引导宝宝围绕水果这一主题来开展想象活动。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妙招看过来!


想象力,对孩子的未来极其重要,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善于思考,爱问“为什么”,做事情也会更有创意。常常看到家长们感叹:和国外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真的缺乏想象力。其实,中国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想象力,而是激发和保持想象力的环境。孩子们对新鲜事物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希望可以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但家长们往往会出于安全或其它顾虑,而禁止孩子随便乱摸乱碰。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也会为了让孩子画出一幅符合要求的图画,而人为设置不少条条框框。殊不知,这些行为都会阻碍孩子的想象力发展。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们可以这样做

1.一起读书

阅读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建议选择那些拥有大量丰富多彩图片的书籍,对孩子来说文字内容并不重要,尽可能让孩子根据图片自己编故事。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创造情节,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感。

2.自己编故事

有时候,一个关于自己的小故事也能非常吸引人。我们可以从周围的环境出发创造一个小故事,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甚至可以让孩子变成故事里的超级英雄。最终,他也会给我们讲他的故事,故事里他自己就是主角。

3.自由玩音乐

除了给孩子听现成的音乐作品,还可以给孩子准备玩具乐器,让他随着音乐跳舞,和他一起唱歌,甚至鼓励他即兴演奏等,这些都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能够无限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4.少用电子产品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玩手机或IPAD,玩游戏或看视频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减轻家长带孩子的压力。但专家建议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美国儿科协会建议,不要给2岁以下的婴幼儿玩手机、IPAD或其它电子产品,2岁以上的幼儿每天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应限制在30分钟以内。

5.玩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不仅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更能让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角色扮演能帮助孩子发展语言和社交能力,甚至能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悲伤或害怕。

家长可以帮孩子多准备角色扮演所需要的道具,如一些特殊角色的服装、用品等,让孩子在扮演角色时更有代入感。

6.接受孩子的小怪癖

有时候孩子的行为让我们难以理解,也许你的孩子某一天想穿着他的小披风去幼儿园,或者晴天却想要穿雨鞋,大人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但孩子们却不这样想。当你想要反对时,先静下来想一想,他这样做会有人受伤害吗?不会,那么为什么不能接受呢?

7.欢迎孩子想象中的"朋友"

很多孩子都会有一个自己假象的朋友,有的家长知道后会担心孩子这样会不会出问题,甚至告诉孩子那个朋友根本不存在。专家认为,这其实是孩子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当孩子有了恐惧或担忧时,他会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通常情况下,可以让孩子继续和他的“朋友”玩,但如果这个“朋友”让孩子出现了不好的行为,则应对其进行纠正。

8.设置一定的规则

偶尔打破规则确实很有趣,但重要的是必须让孩子知道,我们有必须遵守的规则,就像想象的火车最终也会进站。比如,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在餐桌下玩海盗船的游戏,但是不能在吃饭时间玩耍。

培养宝宝想象力


一宝宝的想象特征

1-2岁想象萌芽,如:将椅子当(想象成)汽车开,将木棒当马骑等。

3-4岁想象的内容是自己不熟悉的或没经历过的,但是现实中有过的,如:办家家,角色扮演(老师、学生)等,这种年龄的小孩想象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不可能想象出现实中从未有过的事物形象,心理学将这种想象称之为再造想象。

5-6岁创造性想象萌芽,如:拼凑和泥塑模型,操作七巧板等可发展人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知觉组织能力等。

二发展宝宝想象的4大妙招

1、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发展孩子的表象

想象是在孩子大量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别人说“苹果”,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一个“苹果”的具体形象,这个形象就是表象。正是依靠表象的积累,孩子的想象才逐渐发展起来。我们要帮助孩子积累的生活经验正是帮助孩子在头脑中建立表象的过程,孩子表象的积累越多,就越容易将相关的表象联系起来,这也就是想象发展的过程。在学前阶段,我们鼓励家长经常要带孩子走向大自然,与社会接触,目的就是让孩子有机会丰富生活经验,在头脑中留下更多的表象,为想象的发展打下基础。

2、给孩子提供适合的环境,激发孩子想象的欲望

除了带孩子外出,在家中也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踊帮助孩子想象力的发展。给孩子合适的图书,和孩子一起分一享故事描述的情景,和孩子一起想象情节的变化,鼓励孩子想一想结局怎样,都是帮助孩子想象发展的好办法。读故事书时,改变一下读的方法,读一读,停一停,想一想,给孩子一个吸收和连接已有经验的时间。此外,和孩子一起游戏也是置鼓励孩子想象的大好时机,女孩子爱玩的“扮家家”,男孩子爱玩的搭积木,都是孩子想象力发展的机会。不只是提供玩具,还要和孩子一起玩,在游戏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想象,“你今天给娃娃做什么饭呀?…‘我们上次去动物园,你还记得吗?我们给大象搭一个家吧?”……

3、给孩予轻松的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象

孩子将想的说出来也是一个过程,他不但是将生活经验梳理的过程,也是将经验在头脑中组织、整理后表达的过程。我们墨鼓励孩子大胆地想,还要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像前面提到的例子中,孩子想的就当成真的说出来时,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句“瞎说”就将孩子打发掉,而是应该仔细地问问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想的,还是真的,帮助孩子分清哪些是想象,哪些是真寞?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地鼓励他:“你想想为什么?”“你想会是什么样呢?”

4、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引导孩子合理地幻想

幻想是想象的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一种合理的想象,在学前期和小学初期,孩子的幻想也是在从远离现实的幻想到接近现实的幻想发展的过程。如孩子喜欢“奥运会”吉祥物,就进而幻想,开奥运会的时候,我怎样与奥运会吉祥物见面?这就是一个合理的想象,也就是幻想的过程。还可以引导孩子想象一下未来的交通会是什么样,未来的环境会是什么样?合理的幻想正是创造的开始,也是想象的一个最高境界。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少看电视多读书


在当代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接触媒体是他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么,电视、图书对孩子思维发展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最近,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的报告《电视、书刊对儿童创造性想象影响的比较研究》,对此作了描述。

成长需多些“留白”

● 调查 这份对本市11所不同等级幼儿园儿童家长的调查显示,孩子接触频率最高且时间最长的媒介为电视,每周约5.42天,每天约63分钟;居其次的是书刊,频率约为每周4.47天,每天约30.6分钟。接触广播和录音的孩子已经比90后孩子明显减少。

● 分析 华东师大左志宏、席居哲和新闸路幼儿园的李冰清等研究人员认为,电视画面的呈现往往瞬息万变,故事情节推进快速流畅,孩子们在观看时常常瞪大眼睛,仍目不暇接。而看书时的情形则迥然相异,孩子们可以自由掌握自己翻阅的速度,可以反复看同一本书甚至同一页,这就为他们充分理解故事内容、填充情节“留白”、增补人物语言动作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 建议 一是要合理监管和分配儿童的媒介接触时间,寓教于乐;二是适当延长阅读时间、增加阅读量,并相应缩短看电视时间,这应是有益的选择。

接触尚欠缺指导

● 调查 儿童看电视时总是有成人陪伴的占12.56%,能够总是指导或陪伴儿童阅读的家长也仅占32.37%。

● 分析 儿童媒介使用过程中成人的陪伴与指导还是相当缺乏的,这就导致儿童对消极媒介缺少选择与过滤,而对积极的媒介信息又难以有效吸收与利用。

● 建议 指导儿童正确使用媒介,发挥媒介接触的积极作用并限制其消极作用,应成为培养儿童创造性想象的着力点。

阅读促创造想象

● 调查 在研究“创造性想象”、“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变通性”和“独创性”四项指标时发现,看电视时间的长短与“独创性”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看书时间则与“创造性”、“变通性”和“流畅性”均呈正相关性。

● 分析 电视节目以较为简单的声像符号为载体进行传播,其人物形象是直观的、鲜活的,内容情节也往往是连贯的、完整的,观看者无需在头脑中进行任何转换、加工,即可照单全收,容易僵化儿童创造性想象的独创性与变通性。

而图书则以语言文字或静态图画为载体,抽象思维尚未发展完善的儿童在读书时需要将文字描述在头脑中转化为具体形象,需要创造性地融入个体的生活经验,使之独具特色,而儿童创造想象的变通性与独创性,也正是在这种主动建构过程中得以发展。

● 建议 在儿童观看电视节目或阅读书刊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预测性提问,鼓励儿童就故事进展提出问题,或引导他们为故事设计不同的结局、寻找多种问题解决办法等,这对提高儿童对媒介信息的利用效率和创造性想象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相关推荐

  • 从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没有想象力的孩子,就没有创新的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从孩子小的时候,我就注意来培养她的想象力。比如,我们夫妻俩在照看孩子的时候...
    2022-02-03 阅读全文
  •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导读: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一、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起到规定、限制的作用,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想象空间,让幼儿在玩中展开想象。如:大班游戏“运报纸”,游戏规则是把报纸从...
    2019-12-19 阅读全文
  • 3招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宝宝的想象力在三岁时迅速发展,这阶段想象基本上是一种无意想象,也就是一种自由联想。无论什么宝宝都可以玩起来。小凳子或积木可以变成汽车,纸杯可以是电话,一条丝巾把自己装扮成公主……所有到宝宝手上的东西都...
    2021-04-04 阅读全文
  •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妙招看过来! 想象力,对孩子的未来极其重要,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善于思考,爱问“为什么”,做事情也会更有创意。常常看到家长们感叹:和国外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真的缺乏想象力。其实,中国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想象力,而是激发...
    2022-01-27 阅读全文
  • 培养宝宝想象力 一宝宝的想象特征 1-2岁想象萌芽,如:将椅子当(想象成)汽车开,将木棒当马骑等。 3-4岁想象的内容是自己不熟悉的或没经历过的,但是现实中有过的,如:办家家,角色扮演(老师、学生)等,这种年龄的小孩...
    2022-02-25 阅读全文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没有想象力的孩子,就没有创新的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从孩子小的时候,我就注意来培养她的想象力。比如,我们夫妻俩在照看孩子的时候...

2022-02-03 阅读全文

导读: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一、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起到规定、限制的作用,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想象空间,让幼儿在玩中展开想象。如:大班游戏“运报纸”,游戏规则是把报纸从...

2019-12-19 阅读全文

宝宝的想象力在三岁时迅速发展,这阶段想象基本上是一种无意想象,也就是一种自由联想。无论什么宝宝都可以玩起来。小凳子或积木可以变成汽车,纸杯可以是电话,一条丝巾把自己装扮成公主……所有到宝宝手上的东西都...

2021-04-04 阅读全文

想象力,对孩子的未来极其重要,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善于思考,爱问“为什么”,做事情也会更有创意。常常看到家长们感叹:和国外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真的缺乏想象力。其实,中国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想象力,而是激发...

2022-01-27 阅读全文

一宝宝的想象特征 1-2岁想象萌芽,如:将椅子当(想象成)汽车开,将木棒当马骑等。 3-4岁想象的内容是自己不熟悉的或没经历过的,但是现实中有过的,如:办家家,角色扮演(老师、学生)等,这种年龄的小孩...

2022-02-2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