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玩具大全书
发布时间:2022-02-25 幼儿园玩具游戏 幼儿园游戏玩具 宝宝入园一玩具的分类
作为父母,首先要弄清楚玩具都哪些种类,各有什么作用。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玩具可以这样分类:
1、认知类玩具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益智玩具,它能帮助宝贝学习及建立各种基本概念。如七巧板可以用来认识形状,套套杯可以建立序列的概念,拼图则可以帮助宝贝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等。它还包括以形状、颜色、关系为线索的配对玩具、有游戏规则的玩具等。
2、语言类玩具
可以促进宝贝听觉发展、语言学习、组织能力及写前练习的玩具。如各种故事类音像制品、故事图卡、画板等。
3、科学类玩具
可以吸引宝贝观察、比较、收集、分析的玩具。除了满足或引发宝贝的好奇心,也为宝贝提供对各种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收集资料、动手等机会。如万花筒、动植物标本等。
4、动作类玩具
锻炼宝贝大肌肉及身体各部分协调能力的玩具。如推车、拉车、脚踏车、球等。
5、操作类玩具
让宝贝手指小肌肉更灵活,促进手眼协调的玩具。如串珠、套盒、积木、插塑等。
6、社会类玩具
让宝贝能够模拟成人世界,学习生活技巧,有更多机会认识自己身边环境并吸收相关生活经验的玩具。如洋娃娃、填充玩具及各种能玩“娃娃家”的玩具。
二从玩具中透视宝宝的性格
儿童的天性是玩。通过玩,孩子们感触现实、认识世界,增长才智;而玩的时候是不能缺少玩具的。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不一,选择玩具及玩法自然不同。比如:婴儿眼睛喜爱追逐色彩鲜亮的物品,手中摇动能发出响声的玩具。1岁的孩子不仅看,还要动手去拿,那是想亲自感觉一下物品,体会物品的质地、温度。2~3岁时开始对能活动的玩具感兴趣,似懂非懂之间什么都要摸摸。3岁以后的孩子更是喜欢自己动手摆弄玩具,摆弄甚至拆毁东西是因为他太好奇了。“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一定要弄明白。”于是,便出现了在大人看来的“破坏”行为。
·喜欢怀抱绒毛类玩具的孩子,有可能是一些感情丰富、细腻、依恋、温情的人。绒毛玩具常常是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即可当做玩具,也可以视为伙伴;可以哄着它玩,也可以用它来发泄情绪,能满足孩子不同时刻的感情需要。另外,绒毛玩具特有的柔软质地,对性格孤独、胆怯,渴望关怀的孩子有安慰、稳定情绪的作用。
·喜欢拼装玩具的孩子,通常好奇心强,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保持较久,做事比较有耐性。拼装玩具需要孩子脑、手、眼配合,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塑料拼装玩具的色彩漂亮、反复拆装且较安全,是幼儿的必选玩具。3岁以内的儿童随搭配,到4~5岁时就可以要求他们根据图型安装成一个“命名”的物品,也可以鼓励他们发明创造“自编”图形。
·有的孩子喜欢运动性玩具,比如说:球、车、枪、剑、棍、棒等物。这些孩子从小好动,经常做出踢、跑、跳等动作,被家长认为“不安稳”。他们通常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对内心的情绪不加掩饰,动作就是他们的“言语”,是一种表达方式。这样的孩子喜欢简单的玩具,他的快乐源于活动本身,玩具在其中只是一个“饰物”。
·还有的孩子喜欢电动玩具,一按电钮开关,玩具就可以让他们开心一刻,但这类玩具的缺憾是只能看到“表面热闹”,无法探知其内部秘密。也有的家长因为电动玩具价钱最贵易损坏,就只让孩子看着家长操作,而不让他亲手触摸。这样做的结果是只搏得孩子一乐,他对玩具的兴趣不会维持太久,更不要说培养探索精神了。
三为宝宝选择玩具的建议:
孩子玩玩具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3岁以下的宝贝不可能更多地主动挑选玩具,买什么样的玩具,多是由父母作主,一件玩具是否会赢得宝贝的喜爱,只有让他玩了,才能看出效果。所以,父母选购玩具还要充分认识到玩具的价值。
1、婴儿4个月后手掌才能开合自如,他们开始喜欢玩手。这时应提供不易敲坏的玩具,供婴儿双手去敲打,让触觉刺激双手的皮肤及肌肉关节,分别输入左右大脑,使两者有机会交换信息,帮助宝贝建立身体两侧的协调。
2、触觉尖锐的玩具会使宝贝的神经趋于紧张,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柔软的玩具则会使宝贝的神经松弛,产生舒适安详的感觉。所以,当宝贝情绪激动或无法入睡时,让他抱着柔软的玩偶或布娃娃,就会使他原本兴奋的神经逐渐松弛下来。
3、刚会走的宝贝喜欢能配合他们两只小腿四处游走的玩具。如小推车,或是一个会前后摇摆的木马,它们能帮助宝贝灵活运用四肢。
4、2岁宝贝正处于人生第一反抗期,探索世界的强烈欲望和刚刚萌发的自我意识使他变成一个小叛逆加破坏王。反正他什么东西都要拆、要砸,那就给他能拆、能砸的玩具吧,比如锤盒。有些玩具更重要的作用是满足宝贝的心理需求。
5、拼图及组合类玩具,会在无形中培养宝贝的毅力和自信心。一件有趣的玩具还可以养成宝贝专注的好习惯。我们经常会发现,宝贝拿着他们喜爱的玩具一玩就是大半天。
6、需要两人共同玩耍的玩具,可以训练宝贝学习良好的社会性及与人相处的能力。
四给宝宝选择玩具时的几个原则:
1。适龄性
随孩子的成长,选择适合年龄阶段的玩具(避免过难或太易)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2。安全性
幼儿的自制及判断力较弱,不易区别危险与否,因此选购具有安全标志的玩具是相当重要的。
3。教育性
孩子可以从玩具中学到一些东西,例如颜色、数字、方位、文字……
4。多样性
玩具的功能不止一种,具有变化性,能够灵活改变,将会刺激孩子的潜能发展。
5。创造性【Hc179.CoM 一起合同网】
孩子可以从玩具中启发创意,例如七巧板、积木、组合玩具等均是。
6。兴趣性
玩具的颜色、造型合潮流、新奇等都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动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玩具与宝宝的亲密关系
玩具与宝宝的亲密关系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本质即是工作(活动),工作即游戏,玩具就是儿童工作的材料,有玩具,其工作才不致落空;有玩具,才能引起儿童工作的兴趣,也才会专心地去操作学习,也才能帮助其自我建构与神经发展。玩具的提供与应用,直接关系着儿童学习的效果。”鲁迅先生曾说,“游戏是儿童的天使。我们要关注儿童的成长,必须关注儿童的游戏;要关注儿童的游戏,必须重视儿童使用的玩具。”
事实上,纵观中外学前教育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举凡强调学前教育者,莫不重视玩具的教育价值。当代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也充分证明,玩具对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促进感知能力的提高
感知觉是宝宝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幼儿的中期,由于言语能力还比较低下,宝宝获得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感知觉获得的形象信息,而玩具以其生动夸张的形象、鲜艳明亮的色彩刺激宝宝用各种感官去接触。在与玩具的接触的过程中,宝宝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接触各种不同材质的玩具,加强了感官的感受性和观察力,促进了感知能力的提高。
爸妈在家里应该为宝宝创设具有丰富玩具的环境。玩具的准备应考虑到玩具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要为宝宝准备颜色各异、对比度比较明显的玩具,玩具的大小应考虑到宝宝的身高特征。另外,在宝宝与玩具接触的过程中,爸妈要加强对宝宝感知能力的指导,让宝宝“跳一跳”能摘到苹果。如可以引导宝宝摸一摸绒布类、丝绸类、塑料类玩具,让他说说感受。看一看,让他看看玩具的颜色的不同,让他挑选自己喜欢颜色的玩具去玩,比较玩具颜色的深浅,让宝宝对颜色有初步的意识。举一举,让他感受玩具的重量,还可以让他举一举气球和大积木,说说哪个更重。
促进宝宝语言发展
玩具本身就是一种宝宝表达表现的工具,较之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玩具是宝宝更为得心应手的“语言”。玩具是一本“无字的书”,它更像是“教学大纲”或开放式的“课本”,为学习者留下了较大的自主建构、想像的空间,激发宝宝的表达欲望,为宝宝自由表达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
爸妈是宝宝最佳的“玩具”
市场上玩具的种类越来越多,可是任何人造玩具的功效都不能与爸妈对宝宝的影响相比。
“玩耍是宝宝的工作。”玩是宝宝与外在世界沟通的桥梁,透过玩不但可以帮助宝宝发现自我、探索问题,也满足了宝宝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及态度。于是爸妈就给自己的宝宝买了很多的玩具,那么这样是不是就可以满足宝宝的需要了呢?
专家指出,0~3岁婴幼儿最好的玩具其实是“人”,宝宝们最需要的并不是那些很贵的玩具,而是皮肤有温度、能陪着他们一起玩的人。玩具只是玩耍中的辅助物,如果没有人陪着宝宝玩,他们不会玩得长久,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宝宝对玩具总是一时兴趣,随后就置之不理,这样一来注意力容易分散,也易导致心理发育迟缓。所以,年轻的爸妈不管你有多忙碌,都有必要经常带宝宝一起玩,做宝宝的“玩具”又何妨?
做宝宝合格“玩具”之爸妈攻略当爸妈主动参与到宝宝的玩耍中时,可以根据宝宝月龄的从小到大,陪宝宝做知觉运动游戏、想象性游戏、规则性游戏及技巧性游戏。下面就有一些小攻略提供给年轻的爸妈。
配合玩具“吸引”宝宝从出生到一岁左右的婴儿,大致是靠听、看、触摸等感官知觉来认识他所生活的环境。一岁以内的宝宝,可以采用床栏玩具、手摇铃、固齿玩具、按压玩具和发声玩具等,以刺激宝宝的感官和肢体发展。但不是把这些玩具扔给宝宝就了事了,玩这些玩具时特别需要爸妈用自己夸张的肢体动作、表情和语言来引起宝宝的兴趣。
引导宝宝发挥创造力积木玩具是一种建构性的玩具,爸妈可以陪着宝宝一起建筑属于自己的城堡,引导宝宝拼出各种形状的动物和建筑,这对培养宝宝的创造思考力很有好处,通过此类游戏还能让亲子沟通更和谐。
做宝宝游戏中的人物1岁以上的宝宝,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时,通常会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所见重新呈现出来,并配合语言,从中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并能获得角色学习和角色认同的机会。爸妈可以变身为宝宝过家家游戏中的某一个“角色”,刺激宝宝模仿和说话的能力,在和宝宝互动中让其意识到家庭的组成结构,只是在这个时候不要拼命灌输自己的想法,要让宝宝来控制整个游戏的局面,因为玩耍的时候他们才是游戏的主宰者。
宝宝情绪失控时做宝宝的镇定剂当宝宝情绪激动或无法入睡时,有些爸妈会让宝宝抱柔软的填充玩具帮助宝宝把原本兴奋的情绪逐渐松弛下来,其实爸妈完全可以替代这些填充玩具,因为有体温有心跳的“大玩具”对宝宝来说才是最佳的镇定剂。
作为宝宝合格的“玩具”陪宝宝玩耍要做到哪几点呢?
1、帮助宝宝发展各阶段的基本动作。
2、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
3、引发并培养宝宝的好奇心、探险性。
4、让宝宝获得满足感及成就感。
5、帮助宝宝用言语表达意思或发泄情绪。
6、培养宝宝良好的习惯。
父母是宝宝的最好“玩具”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潜在的智力,极大部分有赖于5岁以前所接受的感觉及智能刺激的多寡。1岁之前的孩子尚未进入主动探究周围世界的阶段,给予孩子较合理的感觉刺激和较多的情感交流,应是最好的选择。爸爸妈妈是帮助孩子了解世界的第一人。
实际上,可以作玩具的东西很多,也并不是越新奇特越好。一些简单的家用物品,如可握、可捏的塑料瓶、空盒子、可咬、可磨牙的东西等;也可自己改装,只要颜色鲜艳,可拿着玩的任何形式的物体,同时体积够大,孩子不致吞咽下去,经过消毒,没有伤害
都可以。商店里也有一些不错的选择,如挂在小床上会动的一类玩具;还有一条横杠加上一些圆环的一组装备,婴儿可抓,也可以用手拉的;或是清晰可见的塑料水族馆,里头有鱼,可以挂在小床边让宝宝观看……
父母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可玩的东西,可听、可看、可感觉的东西。
最好的玩具就是爸爸或妈妈,这个“玩具”是宝宝最喜爱的。任何玩具都比不上爸爸妈妈和宝宝的交流与玩耍,因为爸爸妈妈是充满感情的,是有创造性的,是变化无穷的。
妈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宝宝说话,跟他戏耍。许多做妈妈的在沉默中给孩子换尿布、喂奶、洗澡、为什么不在这些时候说话呢?要以为你是在“对牛弹琴”告诉宝宝你正在做什么,他将得到感觉及智能的刺激。
应该对他说些什么?喜欢说什么都行,可以说:“我的小宝宝饿了,瞧这小嘴噘的,来我们吃好吃的了,宝宝大口大口地吃,快快长大,长成个大小伙子……”也可在说话的同时配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说:“要换尿布了,来来来,马上就要舒服了。妈妈给你换一个又干又软的小尿布,把你包起来,舒服了吧,笑了吧!”每一位母亲都告诉宝宝她自己的一套话,对宝宝唱她自己的歌。
对宝宝唱歌、说话、做好笑的鬼脸,或是轻轻摇他,和他戏耍的时候,正是给予他感觉刺激的时候,这将促进他智力发展。
遏制宝宝对玩具“贪念”的九大绝招
导读:你家的宝宝是不是总是对玩具喜新厌旧,有着无止境的“贪欲”?这和您的教育方法有关!别着急,小编为您提供九招对策。
妈妈们,回想一下你家的小宝贝是不是总是这样呢“一个新玩具到手,玩不了几分钟,就将其打入冷宫,不予理睬。”家里数不清的玩具几乎已经成了一个负担,可是小家伙还是会不依不饶地嚷嚷:“妈妈,买玩具!”宝贝贪求玩具的欲望就像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无底洞,让人烦恼不已。究竟该如何应付宝贝贪求玩具的无底洞呢?
宝贝“贪欲”无止境的秘密
1.喜欢新奇事物是宝贝的天性
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是人的天性。对宝贝来说,由于集中注意的时间本来就比较短,所以一个新玩具到他手里,玩不了多久,他就会被别的事物吸引,进而对手中的玩具失去兴趣。宝贝喜欢新玩具,喜欢花样翻新的游戏,这是他的天性。
2.父母过于依赖玩具来安慰宝贝
当爸爸妈妈工作繁忙,特别是一边工作一边进修的时候,常常没有时间和宝贝玩耍。不少父母为了让宝贝安安静静待上一会儿,给自己腾出点时间,可能会更多地依赖玩具来承担本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这样也会导致宝贝对玩具产生依赖感,从而提出更多购买新玩具的要求。
3.宝贝不会玩或者缺乏创造性的玩法
一个玩具拿到手,宝贝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玩。尤其那些不适龄适性的玩具,宝贝更是难以驾驭,这样就会降低他对玩具的兴趣。另外,即便宝贝掌握了某个玩具的玩法,但是因为无法创造性地寻觅到一些新的玩法,或者父母提供的玩具不符合宝贝的性格年龄特征,他也会很快就对这个玩具失去兴趣,进而提出购买新玩具的要求。
4.父母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宝贝的需求
有的父母娇惯宝贝,只要宝贝一提要求,马上就满足,结果宝贝就会养成总是提要求的习惯。
5.父母过低地估计了宝贝的承受能力
不能拒绝宝贝,有时并非宝贝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受不了他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玩玩具时的可怜模样。实际上,宝贝的适应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好,虽然他前一秒还在为获得某个玩具而哭闹,但后一秒,他可能就被别的事物所吸引,很快忘了自己的欲望。真正适应不了的往往是父母自己,正是父母纵容宝贝养成了这样“贪婪”的习惯。
限制宝贝“贪欲”的9个良策
1.搬援兵玩出趣味
宝宝天性喜欢模仿,即使他本来已经没有了兴趣的玩具,看到别的小伙伴有了新的玩法,他也会对这个被他打入冷宫的玩具产生兴趣,发现那些旧玩具的新价值,模仿别的小伙伴玩出新花样。另外,如果有多个孩子一起玩,他们也能在互动中发明一些新的玩法,找到更多玩的乐趣。因此,经常邀请别的小朋友到家和宝贝一起玩,或者带宝贝到别的小伙伴家玩,他对新玩具的依赖就会降低。
2.丰富宝贝的生活
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可能多抽出时间陪宝贝玩耍,或者多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丰富宝贝的生活。如果父母实在抽不出时间,也要请宝贝的其他抚养人为宝贝组织一些别的活动,避免宝贝一天到晚与玩具为伍,从而过分依赖玩具。
3.让宝贝自己挑选玩具
宝贝对玩具的喜好常常与成人的想法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给宝贝自己挑选玩具的机会,就可以避免父母将自己的喜好强加给他,让他买到真正心仪的玩具。
4.让宝贝玩出更多花样
宝贝玩玩具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小怪人,经常会寻摸出一些新的套路,仿佛不把玩具玩坏决不罢休似的。这时候,父母最好不要好心地去指导他、提醒他。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玩,他就会玩出更多的趣味。如果宝贝对现有的玩具失去兴趣,父母可以和宝贝一道想出更多新的玩法,或者将多种玩具组合到一起玩出更多的花样,这样也是提高旧玩具对宝贝吸引力的好办法之一。
5.和宝贝一起制作玩具
对宝贝来说,玩具不分贵贱高低,只要他觉得有趣,那就是非常好的玩具。自己制作的玩具以及宝贝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享受到的快乐几乎无法估量。
6.制定买玩具的计划
宝贝没完没了地索要玩具,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没有培养他懂得规矩的习惯,每次他要什么,就满足他什么,父母可以和宝贝讨论,在多少时间内他可以计划买多少钱的玩具,遇到什么样的特殊情况可以奖励他玩具,什么样的情况取消他买玩具的计划等等。这样,父母就可以让宝贝明白买玩具并非可以毫无节制去做的事情,同时也让宝贝明白这个世界还会有很多规矩给予他约束,而他必须遵守规矩。
7.按照缓急程度满足需求
对于大点的宝贝,他已经懂一些道理了,可以让他想想他最需要哪些玩具,并按照他喜爱的程度给他想要的这些玩具排排序,先买他特别渴望要的,以后再买他渴望程度小一点的玩具。由于这种方式给了宝贝选择的余地,他会更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8.帮助宝贝摆脱诱惑
宝贝想要某个玩具,一方面是因为周围小朋友拥有这样的玩具,导致他眼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广告.当宝贝看到别的小朋友手中或者广告上面的玩具的时候,父母可以经常和宝贝来讨论与这些玩具有关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宝贝对现有的玩具产生更多的幻想与好感,并学会珍惜自己的旧玩具。
9.适当的时候坚决说“不”
当宝贝提出过分的购买要求时,如果确实不符合规矩,并且父母也没有要给他购买玩具的打算,那就应该坚决地说“不”,尤其不要在说过之后,又禁不住宝贝的纠缠而妥协。这样会滋长他闹腾的习惯。只要坚持住了第一次,以后的一切就会变得更容易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