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宝宝把玩具送回家
发布时间:2021-01-18 幼儿园宝宝游戏 幼儿园玩具游戏 幼儿园游戏玩具刚进入幼儿园的小托班宝宝自理能力有些差,所以宝宝们在玩完玩具后,我老师会帮他们把玩具收好,就这样慢慢的剥夺了小宝宝自我锻炼的能力。久而久之,宝宝们也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开始无责任的乱扔东西。针对这个问题就覆水难收了,我最后决定想办法挽回我之前犯的小错误。
宝宝们都是天生,善良的。我就开始以故事的方式教育宝宝自觉完成任务。我首先跟大家讲“小朋友们,你们下午放学后是想回家啊还是继续留在学校上课呀?”大家齐声喊“回家~~~”那今天呀,老师告诉大家玩具的家在哪个地方,看~玩具架就是玩具的家,所以以后,小朋友们玩完玩具后请把玩具送回家,如果小朋友们不把玩具送回家,随手丢掉玩具就回不了家了,玩具心里会很难过的。我们以后玩完玩具一起送玩具回家好吗?小朋友们齐声喊“好~~~”。yJs21.CoM
渐渐地,果然每次宝宝们每次把玩具带出来以后都会在把玩具安全送“回家了”。我觉得有些习惯是慢慢养成的,我们可以试着给宝宝们机会,让宝宝们形成良好的做事方法。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送玩具回家
我看到小班的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只顾自己快乐地玩,玩具掉在地上也不管它,不拾起来,就不玩它了,而是再找别的玩具玩。甚至有的孩子在走路时玩具绊着脚,他用脚淌着这些玩具走过去,也不去低头把玩具检起来。看到这种情况,我提醒孩子们说:“玩具的家在哪里呀?”“玩具篮子里。”“玩具掉在地上了,离开了自己的家,她很想自己回家,可是她不认识回家的路,谁愿意把玩具送回家?”没有一个孩子主动愿意送玩具回家。只是回头用眼睛瞟了一下这位“多管闲事”的老师,又继续玩起来,孩子的举动令我深思。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怎么这么缺乏爱心?
这是刚入园不久的孩子玩玩具时的场景。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场景:玩具乱七八糟落在地上和桌子上,摆设不整洁,活动室的地面上到处是玩具,图书,真的是没有下脚的地方,孩子们要走进活动室,可是没法进。老师就问孩子们:“活动室里到处是玩具,玩具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找不到家会怎么样?”“很着急。”“我会哭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小朋友快想想办法,这么多玩具找不到家,我们该怎么办?”“把玩具送回家吧。”“谁来送呢?”最后大家同意一起把玩具送回家。孩子们高兴地动手把玩具整理好,放进了篮子里。活动室又是一片整洁。看到孩子们脸上欣慰胜利的笑容,我趁机对他们进行了教育,玩具掉在地上要及时检起来,大家都这样做,才能使环境整洁。
经过这次活动,孩子们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玩玩具时掉在地上要及时检起来,做一个爱整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教育随笔:送玩具回家
今天和往常一样,把孩子们都送走以后,我和苏老师边走边聊天,忽然听到有孩子的哭声,我回头一样,原来是我们班里的正浩妈妈抱着正浩回来了,我心里犯嘀咕了,今天没有小朋友欺负他啊,他更不会去欺负别的小朋友,我和苏老师又没有批评他,那是怎么回事呢?我正想着,他妈妈说生气的说:“浩浩,你自己跟你杨老师说说我为什么抱着你回来。”可是他一个劲的哭,什么都不跟我说。他妈妈用手拧他的屁股,可他还是不说,他还真倔啊。他妈妈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一把雪花插片来:“你跟你杨老师说,这是什么?”倔强的他还是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他妈妈跟我和苏老师说:“我抱着他刚出门口,他就给我掏出来看,我问他谁给他的,他说小朋友给的,我就问他那个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他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说谁给他的,我一听就知道他在撒谎。”我把浩浩抱过来:“浩浩不是故意的对不对?浩浩只是想和他们做朋友,想带他们回家玩对不对?但是,晚上的时候浩浩是不是在自己的家里啊,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家就是幼儿园,你如果把他们带走了,你如果把他们带走了,他们会想妈妈的。”这是他才慢慢的把头抬起来了,他悄悄地跟我说:“我不带他们回家了,我明天再来玩。”他妈妈这才不生气带着他回家了。
一个孩子的习惯是从小就培养的,一个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一个好的性格,一个好的性格可以成就一个好的人生。
玩玩具时间:地上的玩具快回家
每天早晨,爸爸妈妈把孩子送到老师的手里后,接下来就是孩子早晨的玩玩具时间了,每次玩玩具,总有一部分孩子把玩具丢在地上。每天我都要花一定的时间提醒孩子玩具掉地上了,可基本孩子不太去主动检,有时只好自己出动帮着检。虽然每次玩玩具的时候,我都提醒孩子们:要把玩具放在桌子上玩,不要丢在地上,但孩子们基本都听不进去,效果并不明显,部分玩具还是被丢在地上。
这天,差不多到一定的时间了,我没有及时让孩子收玩具,这时又有好几组玩具“躺”在地上。看着“躺”在地上的玩具,我突发灵感。
“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老师讲过的《鸡妈妈和鸡宝宝》的故事吗?
“记得。”孩子们大声的说。
“那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事情啊?”我问到。
“鸡宝宝找不到妈妈了!”
“鸡宝宝调皮,走丢了!”······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着。
“孩子们,你们说的很好。鸡宝宝跟着鸡妈妈出来散步,不听妈妈的话,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捉小虫,结果,不小心走丢了找不到妈妈了,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最后,小兔子帮忙把它送回家。孩子们,你们想一想,如果你是鸡宝宝,不听妈妈的话,走丢了,你会怎么样呢?”我问道。
“我会哭!”
“我会害怕!”
“找警察叔叔!”孩子们议论纷纷地说着。
“哦,很好,小朋友都很聪明,知道找警察叔叔。可是有一些玩具宝宝被小朋友玩的时候弄在地上了,它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伤心的哭了,它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小朋友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助他们啊?”
“像警察叔叔一样,送它们回家!”
“把它们捡起来!”
“好,孩子们你们说的很好。那我们以后就当警察叔叔,看见玩具宝宝掉在地上就把它们送回家,好不好啊?”
“好!”孩子们快乐的说着。
果然,从那以后孩子们看到玩具丢在地上就捡起来,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而且玩玩具的的时候还互相提醒不要把玩具宝宝弄丢了,如果看见别人的玩具掉在了自己那边,也会主动把玩具宝宝送回家了,这样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玩具掉地上的难题,而且还使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到了快乐与幸福。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孩子不能一昧地说教、讲道理,教师应该开动脑筋,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法,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随笔: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后
昨天放学时间快到了,孩子们排着队走到教室门口,“老师,菥菥手里拿着橡皮泥!”辰辰突然大喊。“菥菥,这个橡皮泥你从哪里拿的?”我用正常的语气问他。“就是从那个罐子里拿的!”菥菥一边说,一边指着美工区。“你很喜欢这个橡皮泥是吗?”见他点点头,我接着说:“这橡皮泥是幼儿园的,你不能把它带回家,如果你喜欢的话,明天来幼儿园可以继续玩,好吗?”“好的。”菥菥点点头,把橡皮泥还给了我。“张老师,昨天他还把幼儿园的陀螺带回去了呢!”浩浩又报告。
因为放学时间到了,我没有继续追着这个问题,待小朋友们都走了之后,我给菥菥的妈妈打了电话,告诉她这件事,菥菥妈妈真的在家里找到了两个小陀螺,她很生气,但是我提醒她,作为家长,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训斥孩子,要温和地与孩子进行三个步骤的沟通:第一步——了解事实;第二步——澄清认知;第三步——引导解决。第二天,菥菥就把陀螺带回来了,还说以后要在幼儿园玩这些玩具。
这件事情从表面看来,孩子似乎做了件很不应该甚至很不“道德”的事情,怎么能把幼儿园公家的东西拿回自己家呢?事实上,小班孩子也就是通常3-4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还没有那么清晰的概念,还不太能分得清你的我的幼儿园的。对孩子而言,一样东西只有喜欢喝不喜欢这两种感受,喜欢就要拥有,不喜欢就不予理会,这是很正常的幼儿逻辑。所以,孩子很可能只是因为喜欢好玩而顺手把东西拿回了家,过后就忘了,不要担心孩子真有什么“道德”层面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只是教会孩子慢慢去理解和分清物品的所有权,让他明白这个玩具是幼儿园的,是小朋友一起玩的,不是我们家的,也不是你一个人的,如果确实喜欢想要借回家玩几天,必须要向幼儿园老师说明并经过同意。
玩具要回家(常规培养)
小班幼儿刚入园,常规习惯较差,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吧!孩子在家,家长们都十分宠爱,啥事都不让孩子们做,就是他们玩的玩具也是玩了随地扔,家长帮忙收。这样便养成了孩子的惰性,导致孩子来园玩了玩具满地扔,老师让他们收玩具时,没几个愿意收的,就是强迫,也是随便捡起几样就不捡了,每次玩了,老师都要帮着收,这样老师很累,孩子们的不良习惯也将继续。
一天,孩子们又玩起了玩具,玩了一会儿,上课铃声响了,很多孩子把玩具随手扔在地上就坐在椅子上了。这次我没叫他们收,也没帮他们收,我等他们都坐好了,安静了,我便神秘地对他们说:“你们听,这是谁的哭声,”这时他们都惊奇地看着我,我便捡起一样玩具,说:原来是它在哭。我们来看它哭什么?我便用另一种声音模仿玩具悲伤地说:“小朋友们玩了我,就把我扔在地上,摔得我好疼不说,我还找不到我的家了,我要回家,呜呜呜......”这时小朋友们便不由自住的站起来,把玩具捡来送到玩具柜里,且还收得很仔细,总怕遗忘在角落里的玩具找不到家,一下子,玩具就被他们收得很干净,我在一旁看着,暗自感到很高兴,这一招居然很有效。在以后玩玩具时他们都会自觉的收了,若偶尔有乱扔现象,都会有人提醒:“玩具要回家”。
所以说:我认为,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找准方式,才会更有效。
关爱宝宝:幼师要把爱送给每个孩子
导读:妈妈走后,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想当火车头啊?”他说:“因为当火车头能拉着老师的手……”他的话让我一怔,平时,当火车头的宝宝都是比较乖的宝宝,而我却忽略了平时比较调皮的宝宝们,我原以为,他们还小,对于老师表现出来的小细节不会很在意的,就这样,我忽略了其他宝宝的感受,忽略了其他宝宝也需要老师的关爱,我怀着深深的内疚紧紧的抱着他,等我松开他时,我看到了他脸上羞涩的笑容。
无论是男孩或女孩,调皮或文静,都需要老师的关怀和爱心。
我们班有个非常调皮的宝宝,其实用调皮来形容他还不算贴切,他不是调皮,而是有一点“霸权主义”,只要其他的宝宝和他抢玩具,或者碰他一下,他马上就啊呜一口咬上去,我们没少批评过他,可就是不见成效,渐渐的,我也不怎么喜欢他了,有一天,他妈妈送他来幼儿园,他妈妈对我说:“老师,以后你们开火车时能让我们宝宝做一次火车头吗?他非常想当火车头。”妈妈走后,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想当火车头啊?”他说:“因为当火车头能拉着老师的手……”他的话让我一怔,平时,当火车头的宝宝都是比较乖的宝宝,而我却忽略了平时比较调皮的宝宝们,我原以为,他们还小,对于老师表现出来的小细节不会很在意的,就这样,我忽略了其他宝宝的感受,忽略了其他宝宝也需要老师的关爱,我怀着深深的内疚紧紧的抱着他,等我松开他时,我看到了他脸上羞涩的笑容。
从此以后,他变了很多,虽然他还是咬人,可他明显要比以前好多了,可改变最大的人是我,我要用我加倍的爱,去关怀那些曾被我忽略的心。
老师,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是神圣的。可每个孩子在老师的心中又是怎么的?让我们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玩具又回来了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玩具又回来了”!
每天下午到了室内游戏时间,我都会给孩子们发一些桌面玩具玩。
玩玩具的时候,我都是让孩子们帮我发下去,玩完之后,又让他们帮我受起来,我也从来不去清点玩具的商量。
这不,最近发生在我班的一件事情,让我大吃一惊。
这天下午放学后,我刚回到家,凡凡的妈妈打电话给我。
问一下你们幼儿园是不是经常发玩具让孩子们带回家玩呀?我说:“没有呀。
凡凡的妈妈说:“可是我家凡凡每天下午放学都会从他的裤子口袋里拿出玩具来玩。
我问他,他说是老师给的。
我知道了这个事后,到了第二天,我并没有把凡凡叫到我的跟前批评他。
语言课上,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小象又回来了,并告诉孩子幼儿园的东西是不能带回家的,要在幼儿园里玩。
我知道你们很喜欢幼儿园里的玩具,把它带回家玩去了,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小刚学习,他是怎么做的呢?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的回答,自己的想法。
到了下午游戏时间,我故事清点了玩具的数量又让孩子们去玩。
放学后,我也和凡凡的妈妈说明了我的用意,结果,又到游戏时间,我又清点了玩具的数量,意外地发现玩具增添了很多。
我庆幸,我没有直接去揭发孩子,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后来,我班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情。
不知道本文“玩具又回来了”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我把宝宝生出来了
产假结束上来的第一天,我来到了小三班。班里的孩子们热情地欢迎了我,他们知道我刚生完宝宝不久,于是都围着我问长问短,“你把宝宝生出来了吗?”一连问了好多这样的问题,我答都答不过来了。还有一个男孩子更有趣,他竟然给我家宝宝取了个小名叫“小乖”。他一本正经地要求我:“这是我给你宝宝取的小名,你们以后一直要叫他小乖噢!”,孩子们天真的话语,让我大受感动,打心眼里感谢这群小家伙。第二天一早,我刚来到班里,有个戴眼镜的女孩子就跑来告诉我:“老师,老师,我昨天晚上也把宝宝生出来了!”“啊?”我好奇地问。她得意地又重复了一遍:“我把肚子里的宝宝也生出来了,在家里呢!”顿时,惹得我们几位老师都笑了起来,她倒一点都不难为情,反而笑得更加甜了,也许在她心里认为生宝宝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吧!其实,做了母亲后都知道这是一个辛苦而幸福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做了母亲,才会真正深切的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才能更加理解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那份关爱。也许从前总认为有些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现在我更能设身处地的从父母的角度体谅这些家长,。人总是会慢慢长大了,多了一种角色,就多了一份经验,多了这份经验,对自己的工作也多了更多的思考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