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升中班了》
发布时间:2022-06-10 升中班了教育笔记 我的幼儿园教案中班 中班我的幼儿园教案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在上课时幼儿园的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优秀的教案能帮老师们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教案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升中班了》》,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升中班了》》
中班教案《我升中班了》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有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使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升入中班之后,应在各方面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出榜样,每件事要做得更好,培养幼儿守纪律、有礼貌、爱劳动、爱学习,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我升中班了》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升入中班之后,应在各方面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出榜样,每件事要做得更好。
2、激发幼儿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守纪律、有礼貌、爱劳动、爱学习。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之前,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去观察小班孩子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为,从让孩子意思到我们和小班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师:今天中午散步的时候,钟老师是不是带你去楼下了呀?那我们去干什么了呢?
(我们去楼下看小班的弟弟妹妹了)
二、让幼儿通过与小班的弟弟、妹妹比较,了解自己的变化。
1、让幼儿通过回忆自己所看到的,感知到自己的变化。
师:小班的弟弟妹妹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你看到的弟弟妹妹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看到的)
教师小结:小班有的弟弟、妹妹上幼儿园时会哭,我们现在上幼儿园不会哭了,还能够不要爸爸妈妈陪就能够进行活动了。小班有的弟弟、妹妹不会系鞋带,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本领,能够自己的穿脱衣服了。
2、让幼儿意识到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我们长大了!
三、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做中班的小朋友。
1、让幼儿开展”大带小“活动的情景。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应该怎么样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
师:我们在小班的时候,中班的哥哥、姐姐是怎么样对我们的呀?他们有事怎么样和我们一起玩的呢?现在你们也长大了,成为了中班的的哥哥姐姐,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呢?和小班的弟弟、妹妹做游戏时要怎么样做呢?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让幼儿知道自己升入中班了。应比以前表现的更好、更能干。
师:我们现在已经会做什么了呢?我们怎么样做的呢?(教师举出多种情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已经会很多的事情了。)
3、教师引导育儿从守纪律、有礼貌、爱劳动、爱学习等方面对自己提出要求。
师:现在我们都是长大很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不足,现在请你们说一说到了中班自己该怎么样做了?
四、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师:大家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中最小的弟弟妹妹了,而是小班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了,因此要给小班弟弟、妹妹做好榜样,认真学本领,每件事都要比以前做的更好了,真正像哥哥姐姐的样子,做一名合格的中班小朋友。
小百科: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长大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应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2.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和服务被人的意识。
3.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了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欣赏自己的成长,树立自信心。
重点难点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故事鞋子(每人一双)音乐(比赛时放)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谁真的长大了》,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二、设计提问
1、故事中的小朋友谁真的长大了?
2、为是么说这个小朋友长大了?
3、师小结:因为她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
三、组织幼儿分组交流,谈谈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
。
四、组织幼儿分组比赛(穿鞋子比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然后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五、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带几件自己以前穿过的衣服或鞋子,让他们试一试,通过实际感受,孩子们知道自己的身体变化,使幼儿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慢慢长大了,从而增进了自我意识的发展。通过这此活动,我更加明白幼儿教师应该勤于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实施鼓励、帮助幼儿大胆尝试。多用赞扬的语言,用欣赏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快乐健康团的成长。
幼儿百科:生命的一个过程。也有“成熟”的意思。如: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啊!;等苹果长大后,我们就可以尽情享受了!
中班主题活动 我升中班了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中班主题活动 我升中班了”!
我升中班了
一.运动思绪:
孩子们从小班升入中班了,升班对付孩子来讲,观点比力含糊,应当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中班的小朋侪了”“我们长大了”,引发孩子们做中班小朋侪的高傲感,资助其萌发开端的责恣意识,并实验体验自我办事和为团体办事的快活。在此次主题运动中,我们经由过程风趣的游戏运动,引诱幼儿学做徒手操和东西操,领导孩子们训练“钻”及绕过停滞物向指定偏向的行动“走”,造就他们意志刚强,不怕艰苦等,引诱幼儿会合留意力,谛听他人语言,引发其用平凡话环绕主题语言的欲望。
二.预设目的
1.学惯用恰当的方法表达本身的情感,心境痛快的加入各种运动。
2.进修利用筷子,平静痛快的进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性。
3.能耐烦谛听别人发言,明白他人语言意思,并做努力的应答。
4.进修利用适当的规矩用语与人来往。
5.乐于到场团体运动,体验与先生、搭档共处的快活,喜好先生、小朋侪。
6.知道本身的爱好和本领,幼儿园教育随笔努力到场运动,体验乐成。
7.密切四周情况中的动植物,相识其发展前提,明白体贴动植物。
8、勉励幼儿勇敢的选择本身喜好的图案、色彩表达本身的情绪,并有层次的举行剪、画、贴粘等运动。
9、引发幼儿到场节日运动的爱好,资助其充实感知节日的高兴氛围;开端造就幼儿爱故国,爱先生的情绪。
三.情况创设
1.环绕“我升中班啦”、“我爱。。。。。。”等主题部署课堂。
2.天然角里安排螳螂等虫豸标本和秋季生果。
3.创设心境区,让幼儿有宣泄情感的处所。
4.美工区安排纸、笔等器具。
5.科学区安排是非、高矮的图片或物品,印章,“5”以内数的什物或玩具,红黄蓝三种色彩的图片,摸箱等
6.图书区供给一些图书,开展“我有图书各人看”运动。
7.开展大带小运动,创建“值日生”轨制。
四.故里共育
1.多与幼儿攀谈,勉励其报告本身升入中班的种种快活、风趣或故意义的事。
2.留意造就幼儿的精良的生存习性。
3.带幼儿上街不雅察国庆节的热烈气象,激发幼儿努力表达其所见所闻并做其热情的听众。
五.重要运动
(一)康健
1.我不哭了
2.给娃娃送礼品
3.菌类蔬菜有养分
4.我爱探险
5.皮球真好玩
(二)说话
1.我升中班了
2.我是中班小朋侪
3.传话
4.打德律风
5.喷鼻蕉船
6.图书是我撕破的幼儿手工制作
7.戴红帽的小女人
8.我和图书交朋侪
9.花花绿绿的贝壳
10.彩车来了
(三)社会
1.节
2.朋侪真多
3.一路来沐浴
4.故国妈妈的诞辰
5.红红的国旗
6.一个星星
(四)科学
1.我长高了
2.我会数
3.好吃的早点
4.数字宝宝“1、2、3”
5.数字宝宝“4和5”
(五)艺术
1.小娃娃摔倒了
2.哭娃和笑娃
3.好孩子要老实
4.我们爱先生
5.鞋匠舞
关于“中班主题活动 我升中班了”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中班主题活动:我升中班了
我升中班了
一. 活动思路:
孩子们从小班升入中班了,升班对于孩子来讲,概念比较模糊,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我们长大了”,激发孩子们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帮助其萌发初步的责任意识,并尝试体验自我服务和为集体服务的快乐。在这次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做徒手操和器械操,带领孩子们练习“钻”及绕过障碍物向指定方向的动作“走”,培养他们意志坚定,不怕困难等,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倾听他人说话,激发其用普通话围绕主题说话的愿望。
二.预设目标
1.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心情愉快的参加各类活动。
2.学习使用筷子,安静愉快的进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3.能耐心倾听别人讲话,理解他人说话意思,并做积极的应答。
4.学习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与人交往。
5.乐于参与集体活动,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处的快乐,喜欢老师、小朋友。
6.知道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
7.亲近周围环境中的动植物,了解其生长条件,懂得关心动植物。
8、鼓励幼儿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颜色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有条理的进行剪、画、贴粘等活动。
9、激发幼儿参与节日活动的兴趣,帮助其充分感知节日的欢乐气氛;初步培养幼儿爱祖国,爱老师的情感。
三.环境创设
1.围绕“我升中班啦”、“我爱。。。。。。”等主题布置教室。
2.自然角里放置螳螂等昆虫标本和秋季水果。
3.创设心情区,让幼儿有宣泄情绪的地方。
4.美工区放置纸、笔等用具。
5.科学区放置长短、高矮的图片或物品,印章,“5”以内数的实物或玩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图片,摸箱等
6.图书区提供一些图书,开展“我有图书大家看”活动。
7.开展大带小活动,建立“值日生”制度。
四.家园共育
1.多与幼儿交谈,鼓励其讲述自己升入中班的各种快乐、有趣或有意义的事。
2. 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3.带幼儿上街观察国庆节的热闹景象,引发幼儿积极表达其所见所闻并做其热心的听众。
五.主要活动
(一) 健康
1.我不哭了
2.给娃娃送礼物
3.菌类蔬菜有营养
4.我爱探险
5.皮球真好玩
(二)语言
1.我升中班了
2.我是中班小朋友
3.传话
4.打电话
5.香蕉船
6.图书是我撕破的
7.戴红帽的小姑娘
8.我和图书交朋友
9.花花绿绿的贝壳
10.彩车来了
(三)社会
1.教师节
2.朋友真多
3.一起来洗澡
4.祖国妈妈的生日
5. 红红的国旗
6.一个星星
(四) 科学
1.我长高了
2.我会数
3.好吃的早点
4.数字宝宝“1、2、3”
5.数字宝宝“4和5”
(五)艺术
1.小娃娃跌倒了
2.哭娃和笑娃
3.好孩子要诚实
4.我们爱老师
5.鞋匠舞
幼儿园中班教案《知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知了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3、初步了解知了的小常识。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教师自制关于知了的《是谁咬死了果树》童话PPT课件,知了标本(每组一个),知了的图片。
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课前一起上网寻找与知了有关的图片,并帮助幼儿简单了解一些知了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等知识。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引出问题
1、师: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知了?知了长什么样子?
2、出示知了标本。“你们知道知了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它有什么特点呢”
(给幼儿自我展示的平台,然后出示相关图片,告诉幼儿知了的身体是由头、胸和腹组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对透明的翅膀,尖尖的细管是它的嘴,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
二、观看《是谁咬死了果树》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知了
1、请幼儿观看课件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个童话,你知道是谁最终害死了果树呢?为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因为知了吸取了树根的汁液)
师:小朋友们很聪明,知了在吸取汁液的时候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所以它是害虫还是益虫呢?(害虫)
师:那为什么有的知了会叫,有的不会叫呢?
2、再次出示雌知了和雄知了的图片,进一步进行比较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一样吗?
(不一样,有的肚子上有两个半圆,有的没有。)
师:这个半圆叫发声器。有发声器的才能叫,是雄知了;没有的是雄知了,不会叫。
(在自由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孩子的支持者与引导着,通过开放式的提问使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对知了的特征及生活习惯有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延伸:
可组织幼儿制作相关工具,去户外粘知了,通过实际行动进一步增加对知了的了解。
幼儿百科:蝉属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类昆虫,由卵、幼虫(若虫),经过一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幼虫生活在地下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