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单词课件

发布时间:2024-08-02 单词课件

单词课件(精选五篇)。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准备,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单词课件(精选五篇),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单词课件 篇1

单词水平测试九

班级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

1. Beijing is the c _______________ of the P.R.C as well as the centre of China’s political matters and culture.

2. She wore sun-glasses so that I didn’t r _______________ her at the first sight.

3. Smoking is strictly f _______________ in the gas station.

4. The sunlight is a kind of limitless e _______________ for us to use.

5. He was w _______________ so that we couldn’t hear what he was saying.

6. Children are taught to believe in the _______________ (原则) of equal opportunity for everyone.

7. His work this week hasn’t been up to his usual _______________ (水准).

8. I know your back hurts, but you have to wait _______________ (耐心地) until the doctor arrives.

9. In fact, he felt the condition even _______________ (糟糕) than before.

10. The doctor are busy _______________ (做手术) on the wounded soldier now.

11. The a _______________ of air can easily cause a man to die.

12. Cancer is a kind of disease which is almost i _______________.

13. Please follow these sentence p _______________ to make a few sentences.

14. His teacher asked him not to be c _______________ with himself with a little success.

15. She was e _______________ to that man but got married to this man.

16. The girl was so _______________ (着迷) by the mighty river that she would spend hours sitting on its bank and watching the boats going and coming.

17. It being very hot, the boy had to stand in the _______________ (阴凉处).

18. The city of Nanjing _______________ (目暏) the cruelty of the Japanese invaders.

19. Look, our troops are _______________ (接近) the enemy’s position and will soon attack them.

20. It said that that plane _______________ (坠毁) in the valley.

单词水平测试十

班级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

1. What he says is not in h _______________ with what he does.

2. Before taking action, be sure to get p _______________ from your parents.

3. In China the a _______________ population takes up a large part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4. A $ 1,000 r _______________ has been offered for the return of the stolen painting.

5. It doesn’t seem ugly to me; on the c _______________, I think it’s rather beautiful.

6. The models are kept in locked cases as they are too valuable and _______________ (易碎的) for classroom use.

7. Although he was _______________ (残疾的) when he was only ten years of age, yet he aimed high, for which his classmates spoke highly of him.

8. Finally, Chairman made a short speech, _______________ (结束时说) that the plan should be carried out soon.

9. In Britain, some abandoned cats and dogs will be _______________ (收养) by kind-hearted people.

10. It rained _______________ (连续的) for seven days, completely ruining our holiday.

11. As far as I know, that country c _______________ of many tiny islands.

12. I can’t s _______________ my dictionary with you. I don’t like someone else to use it.

13. SARS is a kind of disease s _______________ very quickly.

14. There are seven c _______________ and four oceans in the earth.

15. Volleyball is played t _______________ the world.

16. Smoking _______________ (香烟) is harmful to our health.

17. I’ll _______________ (推荐) you a good book which will give you a lot of knowledge.

18. You’d better have all the programmes _______________ (简化) .

19. We gave our classroom a _______________ (彻底) cleaning before the National Day.

20. There will be a large apple _______________ (收成) in my hometown this year.

单词水平测试九

1. capital 2. recognize 3. forbidden 4. energy 5. whispering 6. principle 7. standard 8. patiently 9. worse 10. operating 11. absence 12. incurable 13. patterns 14. content 15. engaged 16. fasinated 17. shade 18. witnessed 19. approaching 20. crashed

单词水平测试十

1. harmony 2. permission 3. agricultural 4. reward 5. contrary 6. fragile 7. disabled 8. concluding 9. adopted 10. continuously 11. consist of 12. share 13. spreading 14. continents 15. throughout 16. cigrettes 17. recommend 18. simplified 19. thorough 20. harvest

单词课件 篇2

Review the second part of 6B, from Unit 5 to Unit 7, check their controlling of the vocabularies, structures and the daily talks.

Unit 5: Control the words about weather, and the structures about how to ask weath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ect.

Unit 6: Control the words about planning, and know how to plan for the weekend. Control the structures about calling sb., and how to ask plans: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Unit 7: Control the words about letters, and the structures about how to write a letter. Control the daily talk:What should I do? I want to do ….

Emotions: Train their ability to use all of the points together, and make a conversation or short dialogue.

Help them to take more interesting in it.

Teaching plans: four lessons

Part C Part B

Part B、D、A Test

The First Period

教学目标:

ntrol all the phrases in this unit, and can use the structures to practic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I’m going to … with my friends.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Yes I’d love to. // No. I’m going to …

2.Train their ability to use the structures and phrases to describe their plans

教学重、难点:

Correct pronunciation and using of the phrases and structures

教学准备:tape, cards

教学环节:

Step 1 Free talk

Review the next used structures

Do the free talk with all the students. Then review the structures: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Ss answer the question with the learned verb phrases. I’m going to have a picnic. I’m going to see a play. I’m going to …

Step 2 Presentation

Learn new phrases and review the learned

Give them a range: In the countryside(let Ss think about the verb phrases can do in the countryside) then teacher adds, Plant trees, water flowers, mike cows .Go fishing ect. Do the same way to teach the other phrases

Ss think out the phrases: Pick apples, grow flowers, Fly kites, ect.

Step 3 Practice

Check their controlling of these phrases

Practice the structures with these phrases

Ss practice in a group of four, then act it out

Step 4 Reading

Check the pronunciation

Teacher reads the phrase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sks Ss to follow and spell them.

Ss do this job follow the teacher

Step 5 Homework

Write four short dialogues, and two for agree, two for disagree

The second period

教学目标:

1.Review the words about weather. Learn to describe the four seasons.

2.Review the structures of unit 5.

3.Help them to make short dialogue about how to describe seasons

教学重、难点

Correct describe ration for the weather in different season

教学准备:tape, card, pictures

教学环节

Step 1 Free talk

1.Check their Vocabularies

2.Teacher asks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weath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 summer, autumn, winter)

3.Ss find the words to describe the weather of spring

4.Ss give the answers to another seasons.

Step 2 Practice

Train their ability to make dialogue

Ask Ss to make a short dialogue about the weather of four seasons.

Then ask them to say it in a short context.They discuss in a group, and then act it out.

Then ask one to conclude

Step 3 Writing

Controlling of the words

Ask them to finish the exercise of page 65, “the four seasons”Then read follow the tape one by one, control the correct pronunciation

Ss first finish the passages, then repeat follow the tape , got the correct pronunciation

Step 4 Explanation

Got the important grammar

Teacher explains the difficult points in the passage, then give some more examples.

get warmer get green in rivers and lakes go skating go skiing

Ss got the pronunciation and got the important points

Step 5 Homework

read the passage five times after class

recite tomorrow

The Third Period

教学目标

1.Review the structure about how to make pen friends

2.Review the asking way about the name, city , age, telephone number, fax number, e-mail address, school, favorite subject ect. Help them to make a short passage to describe their pen friend

教学重、难点

The correct asking way of these information questions.

教学准备:tape, cards

教学环节

Step 1 Free talk

Check their oral English

Teacher first greets to all the students, and then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ir information, such as: How old are you? Where do you live?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Do you have a brother or a sister? sect.

Ss first do the morning greeting together,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their own information.

Step 2 Practice

Check their correct answering of the questions

Let them ask questions to their partner about his/her best friend’s information, and then finish the notes on page 69.Then tell the passage

Ss practice and finish all the questions, and try to introduce their best friend to all the classmates.

Step 3 Reading

Check their reading ability and learn to write a passage

Give them the example of how to introduce one person.

Show the passage, and play the tape, let them listen and read.Then follow it, and try to repeat

Read; learn the way of writing, and then repeat follow the tape

Try to write a passage with other two pictures.

Step 4 Home work

Write a passage abou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ir best friend.

Finish the exercise book.

The Fourth Period

完成本单元测试。

单词课件 篇3

开五金店包括: 市场调研、店铺选址、装修店面、备货、经营策略、维护扩展销售网络、做好售后服务等几个步骤。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市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为刚踏入五金行业的新手,首先要了解当地的五金市场。带待选区域或附近的五金店铺、专卖店等地方多多“参观”。主要看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有无五金专卖店,有多少。这能大体反映出当地的五金消费观念。

2)、整个五金店铺或专卖店里主要摆放的商品(或通过跟店主、店员的沟通可以了解到主要销售的商品信息)。这可以反映出当地市场主要适于销售些什么样的五金产品。当然这些信息存在一定的水分,需要自己经过多方分析才能比较准确的把握,不能看到一两家就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3)、了解店铺内各种商品的价位。

了解了以上三个方面基本就能对当地的五金市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到需要进货、备货的时候,

如果有条件的话再咨询下比较有经验的业内人士。

二、店铺选址

刚进入的时候,比较适合选择在人多的小区,特别是一些新建成不久的小区。这些地方的五金用量稍微比较大。

三、装修店面

做为专业的五金销售,店面一定要整洁,商品摆放要有次序,怎么装修关系不大。小成本也能弄出很有魅力的布局。

四、备货、经营策略

进货不要激进,一下就把所有觉得可以销售的货物都进过来。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风险,市场不稳定,材料不稳定都会影响你终的销售情况。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进一些当地最常用的商品。原则是少而全,常进货、多种方式组合。可以到当地批发市场或网络上定货

五、维护扩展销售网络

当地的小装修队、装修公司、五金维修店都是可以做为长期合作的销售网络。

六、做好售后服务

好的售后服务决定客户是否决定你的店铺是否可以开得长远,大单、小单都要一样热情的对待。客户对你的服务满意了,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为你宣传你的店铺。这个效果是最好的。而且这些客户都将会是长期的。

店铺选址直接影响着五金店铺生意,对于开五金店又该如何选址,有哪些技巧呢?

1、选中的店铺是否能满足经营目标。比如:能够经营餐饮业的店铺价值就比其他类型的高,因为不是所有的店铺都能获得环保、工商、消防等**部门同意的。

2、店面越宽越好,如果店铺的横幅窄而长度很深的话,其价值就大受影响。

3、要研究区域的商业气氛,因为社区商业的消费对象是所在地区的居民。一般说来,商业半径在250米至500米之内为核心圈,中小型店铺的**选择应当在核心商圈里。

4、店铺所处的路段也大有讲究。并不是道路越宽,经营的环境就越好。从目前的情况看,街面宽度小于16米的街道两旁的店铺,经营效果最好。

五金店促成订单的八种技巧

在终端做五金销售的一线人员会经常困惑,消费者怎么会如此的不可揣摩。其实在做消费者导购的时候,仔细观察消费者的举动,适当的时候下面的一些技巧可以帮你完成订单。

在终端做五金销售的一线人员会经常困惑,消费者怎么会如此的不可揣摩,一个小举动或者一句漫不经心的话都有可能导致导购失败。其实在做消费者导购的时候,仔细观察消费者的举动,适当的时候下面的一些技巧可以帮你完成订单。

一、假定准顾客已经同意购买。当准顾客一再出现购买信号,却又犹豫不决拿不定注意时,可采取“二选其一”的技巧。譬如,推销员可以对准顾客说:“请问您是要那部灰色的车还是蓝色的车?”,或者说:“请问是星期二还是星期三送到您府上?”此种“二选其一”的问话技巧,只要准顾客选中一个,其实就是你帮他拿主意,下决心购买了。

二、帮助顾客挑选。许多准顾客即使有意购买,也不迅速签下订单,他总是东挑西挑,在产品颜色、规格、式样、交货日期上不停的打转。这时,聪明的推销员就要改变策略,暂时不谈马上是否购买,转而热情地帮对方挑选颜色、规格、式样、交货日期等,一旦上述问题解决,订单也就落实了。

三、利用“怕买不到”的心理。人们越是对得不到、买不到的东西,越是想得到它、买到它。推销员可以利用这种“怕买不到”的心理,来促成订单。譬如说,推销员可以对准顾客说:“这种产品只剩下最后一个了,短期内不再进货,你不买就没有了。”或者说,“今天是优惠价的截止日,请把握良机,明天就买不到这种折扣价了。”

四、先买来试用看看。表现在摩托车终端时候就是试驾体验。准顾客想买你的产品时候,可又对产品没有信心时,可建议对方可以试骑,亲自体验感受,这种试用看看的技巧也可以帮准顾客下决心购买。

五、欲擒故纵。有些顾客天生优柔寡断,他虽然对你产品有兴趣,可是拖拖拉拉,迟迟不做决定。这时,推销员不妨故意收拾东西,做出要离开的样子。这种假装告辞的举动,有时候会促使对方下决心。

六、反问式的回答。所谓反问式的回答,就是对准顾客问到某款车型,不巧正好没有时,就得运用反问来促成订单。譬如说,准顾客问:“你们有银白色的轰轰烈125车吗?”这时,推销员不回答没有,而应该反问道:“抱歉,我们没有生产这种颜色的车,不过我们有白色、红色、蓝色的,在这几种颜色里面,您比较喜欢哪一种呢?”

七、快刀斩乱麻。在尝试上述几种技巧后,都不能打动对方时,你就得使出杀手锏,快刀斩乱麻,直接要求准顾客签单子。譬如,耸耸双肩直截了当告诉他说:“如果你想掏最少的钱买到性能最好的车,就这款了,掏钱吧!”

八、拜师学艺,谦虚态度。在推销员费劲口舌,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效,眼看这笔生意做不成时候,不妨试试这个方法。譬如说,“先生,虽然我知道我们的摩托车绝对适合您,可我的能力太差劲了,无法说服您,我认输了。不过在告辞之前,请您指出我的不足,让我有一个改进的机会好吗?”像这种谦卑的话语,不但很容易满足对方的

虚荣心,而且会消除彼此之间的对抗情绪。他会一边指点你,一边鼓励你,为了给你打气,有时后会给你一个意料不到的惊喜,完成订 如何实现“零库存”呢?“零库存”管理的五金备件包括公司已实行招标采购的物资,采购供应批量大、占用资金大的物资,月消耗量较稳定的物资,便于储存、短期内不易变质、受潮、霉变、失效的物资以及其它通用物资。对资金占用少、不常用的备件采取更灵活的操作办法。如:螺丝、螺帽、垫圈等单个价值较小的备件,坚持小量、多次的采购原则,尽量减少库存;对入库三个月未曾使用的五金备件,如供应商要求退货时应做退货 处理,计划检修和工程多余物资,应及时退还给供应商。

单词课件 篇4

单词水平测试七

班级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

1. French is one of the o _______________ languages in Canada.

2. If you taste the sea water, you’ll find it s _______________.

3. He has broken the agreement by not doing the work he p _______________.

4. I know you are very busy, but if you can m _______________ to come on Saturday afternoon, I shall be very thankful.

5. A good p _______________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teacher of English who teaches small children.

6. A national conference will be held next _______________ (周三) to discuss the economic problems.

7. The hostess takes pride in careful _______________ (准备) of special dishes.

8. While they were away from home, they put all their valuable in the bank, just for _______________ (安全).

9. Mr. Smith turns lawyer but Mr. Brown _______________ (仍然) a worker.

10. Susan is talkative, but she never talks to _______________ (陌生人) .

11. I can’t go to the party, but I’m going to have some flowers d _______________ for her birthday.

12. The picture shows four g _______________, great grandfather, grandfather, parents and baby.

13. My English teacher always e _______________ me when I meet with difficulties.

14. The c _______________ made me worn out when I reach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15. I’ll have to buy a pair of t _______________ to match my new T-shirt.

16. Robin is a cold-blooded killer; he has _______________ (谋杀) a lot of people.

17. The worst part of the divorce was the _______________ (分离) from his three children. He wanted to be with them.

18. The show had a very large audience, _______________ (范围) from children to grandparents.

19. Do you think the teaching in _______________ (私人的) schools is better than in state schools?

20. Your plan sounds good, and it you raise the plan at the meeting I’ll _______________ (支持) you.

单词水平测试八

班级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

1. My brother enjoys c _______________ stamps.

2. You seem to have a fever. Let me take your t _______________.

3. The air around the earth is called a _______________.

4. What he said e _______________ me greatly and I made up my mind to continue learning.

5. The manager can speak several f _______________ languages.

6. Dreams are just _______________ (记忆) to be.

7. Nowadays most people use paper _______________ (手帕) .

8. Nie Haishen and Fei Jun long have become _______________ (熟悉的) faces to millions of fans of space travel.

9. Not surprisingly, praise usually makes children _______________ (提高) greatly.

10. The boy spoke in a very low voice _______________ (承认) he had broken the glass.

11. When a soldier meets an officer, the soldier often s _______________ him.

12. When the crops are r _______________, they are ready to be harvested.

13. The fridge does not f _______________ very well; you’d better get it repaired.

14. I know you are very busy. Would you mind s _______________ me a few minutes?

15. A bicycle is far more c _______________ than a car or a bus in busy cities.

16. The car accident has caused _______________ damage to Mary’s eyesight; she will not be able to see things for the rest of her life.

17. Hand _______________ () is the small bags that you carry with you when you are traveling on a plane.

18. The boy was happy to see many colorful _______________ () go up into the sky.

19. Although the painting looked old, it’s really a _______________ ().

20. One of his _______________ () is to become the CEO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any.

Key

单词水平测试七

1. official 2. salty 3. promised 4. manage 5. pronunciation 6. Wednesday 7. preparation 8. safety 9. remains 10. strangers 11. delivered 12. generations 13. encourages 14. climbing 15. trousers 16. murdered 17. separation 18. ranging 19. private 20. support

单词水平测试八

1. collecting 2. temperature 3. atmosphere 4. encouraged 5. foreign 6. memories 7. handkerchiefs 8. familiar 9. improve 10. admitting 11. salutes 12. ripe 13. function 14. sparing 15. convenient 16. permanent 17. luggage 18. balloons 19. fake 20. ambitions

单词课件 篇5

单词水平测试三

班级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1. Only two passengers s ______________ in that traffic accident.

2. He e ______________ to me how the instrument was used.

3. Usually the railroad gives free t ______________ for a certain amount of baggage.

4. She is very good at h ______________ her patients.

5. Some plants in nature have p ______________ roots or fruit, you cant’ eat them.

6. One ______________ (燕子) does not make a summer.

7. My hometown is famous for ______________ (花生) .

8. Smoking is his only hobby. He smokes like a ______________ (烟囱).

9. It is interesting to learn much about the ______________ (生涯) of a great man.

10. The lady was dressed in the latest Paris ______________ (时尚).

11. I am sorry I can’t go because I have an a ______________ with the doctor at three this afternoon.

12. She was going to take part in the party, but an u ______________ guest dropped in on her.

13.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I have an a ______________ to make.

14. She was afraid that others would hear her, so she w ______________ the news into my ears.

15. We will do what we can in order to keep the b ______________ of nature.

16. The children got everything ready for the ______________ (庆祝) of their parents’ silver.

17. Mr. Brown has come to China to study ______________ (传统的) Chinese medicine.

8. The students are doing scientific ______________ (实验) in the lab at the moment.

9. The meeting supposed to be ______________ (成功的) turned out to be a failure in the end.

10. Before going to school, all the children are given an ______________ (智力) test.

单词水平测试四

班级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

1. The pacific is the largest o ______________ in the world.

2. Sorry to i ______________ you, but your mother is waiting outside.

3. I was late in getting to the station, but f ______________ the train was late too.

4. The lowest t ______________ last night was five degrees below zero.

5. Being kind and knowledgeable, the new teacher soon became p ______________ among the students.

6. We finally p ______________ the peasant to send his daughter to school.

7. They were good neighbors and never q ______________ with each other.

8. She’s bought some m ______________ to make herself a dress.

9. He searched all the d ______________ for the word.

10. In a ______________ the leaves change from green to brown.

11. Can you see the picture ______________ (挂) on the wall?

12. The deadline is approaching. Can I have ______________ (额外的) time to finish my work?

13. They didn’t have a lot of ______________ (家具) when they got married two years ago.

14. People tend to think radios and newspapers provide us with more ______________ (可靠的) information than the Internet.

15. No one else in our class can ______________ (比得上) him in chemistry and physics.

16. 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see her tomorrow. She doesn’t come ______________ (有规律的) .

17. It is said that he ______________ (成为) teacher when he was twenty.

18. Yesterday morning the young pot star was found ______________ (谋杀) in her bathroom.

19. It was a long time before they ______________ (恢复) from the effects of the earthquake.

20. We are to meet at the school gate at a ______________ (一刻钟) to eight tomorrow morning.

单词水平测试三

1. survived 2. explained 3. transportation 4. handling 5. poisonous 6. swallow 7. peanuts 8. chimney 9. career 10. fashion 11. appointment 12. unexpected 14. whispered 15. balance 16. celebration 17. traditional 18. experiments 19. successful 20. intelligence

单词水平测试四

1. ocean 2. interrupt 3. fortunately 4. temperature 5. popular 6. persuaded 7. quarreled 8. material 9. dictionaries 10. autumn 11. hanging 12. extra 13. furniture 14. reliable 15. match 16. regularly 17. turned 18. murdered 19. recovered 20. quarter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圆锥的课件(精选五篇)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编写好教案需要教师有较为广泛的背景知识和教学经验,你是否在为不会写教案课件而烦恼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整理的“圆锥的课件”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分享就是关爱快把这个给你的朋友们看看吧!

圆锥的课件 篇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倒数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倒数的认识”,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引出倒数的意义;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因此,教材接着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实现为前提”的重要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4、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倒数的求法。

难点: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求法。

关键:理解倒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本课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只是通过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究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特别是注重情境的创设,如创设 “取名称”、“找朋友”、“我来试试看”、“我来当名医”、“火眼金睛”等情境,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互动和活动过程中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器官。

三、说学法

“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倒数”的认识,有时还受同学启发,在互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四、教学程序设计

在课前准备阶段,我抓住“互为”二字作文章,先安排这样一个课前活动。

1、联系语文中的反义词的知识,举倒如:“黑”的反义词是什么?(白)“正”的反义词是什么?(反、倒)

2、用“互为”造句。举倒如:“黑和白互为反义词”,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表达?(黑是白的反义词或白是黑的反义词)

3、思考:能否说“黑是反义词,白是反义词”?为什么?

通过以上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

并在课中多次强调表达的准确性,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运用数学语言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讨论与质疑。

(一)激趣引入,导入新课

1、请说出结果是1的算式(微机显示),如:3/8×8/3=1

5-4=19÷9=1等等。

2、观察、分类:学生可能会以加、减、乘、除或和、差、积、商是1为标准进行分类。

3、思考:结果是1的两个数有何特点?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给它们取个名称吗?可能会有以下回答:

①加法中两个数的和是1,名称:补数…

②减法中两个数相差1,名称:邻数…

③除法中的两个数是同一个数,名称:镜数…

④乘法中的两个数(微机只演示积为1的一组数,让学生再观察),名称非常好听,又很符合它们的特点:数学上把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4、顺势揭题: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倒数(出示课题),以上让学生自己提供教学材料,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为探求新知作好心理上的准备。在取名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两个数存在的特点,这样就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举例辨析,理解意义。

分三步进行:

一是微机出示:(1)什么是倒数?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你能找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吗?请举例。

让学生按“读、思、划”三步阅读课本,即一边读书P19,一边思考,并把重点知识或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结合例子说明:3/8和8/3互为倒数,也就是说3/8的倒数是8/3,8/3的倒数是3/8。

二是同桌互说,举例说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并说理由,充分感知。

三是让学生回答,进行交流:怎样理解“互为”的含义?能说某数是倒数吗?(举例如:“小明和小华是好朋友”,能说成“小明是好朋友”或“小华是好朋友吗”?)

此处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例说明倒数,积累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乘积是1”而不是“和(差、商)是1”,理解“互为”是指两数的依存关系。

(三)观察比较,归纳方法

该环节让学生寻找求倒数的方法,注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具体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创设问题情境:“找朋友—好朋友,手拉手”,请把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微机显示:

7/911/662/39/7、6/11、1/6练习后,质疑“为什么2/3孤零零地站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再激趣:“大家有勇气探索求倒数的方法吗?

第二层次----我来试试看:我能行

写出11/6、1/5、9和15/8的倒数(微机显示)

提示:如有困难,可先自学课本,或请教你的好朋友,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第三层次----回顾、交流

1、小组交流:(1)你是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的?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等吗?怎样表示它的结果?

2、全班交流,突出重点:(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何特点?

圆锥的课件 篇2

首先说一说这节课的内容。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最后一个单元中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又学习的一种新的立体图形。(播放课件)圆锥的体积也是在学习过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积的基础上的又一个延伸,也为以后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播放体积公式课件)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有了清楚的认识,知道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具体问题,且经历了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具有了初步的类比思维意识。绝大多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因年龄特点,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训练。

根据以上所述我制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会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解决一些有关圆锥的实际问题,通过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培养交流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多媒体教学软件、空心圆柱、圆锥容器、装有水的水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实验操作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在课堂上设计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因此我在讲求教法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有些知识单凭解说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只有通过实验,反复操作,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内在奥秘。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我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引导:首先,让学生做好操作的准备;其次,告诉他们操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点;第三,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比较、发现、总结。这样通过实验操作推导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合作、概括归纳等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本节课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解答,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利用复习圆柱、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为新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通过以旧引新,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圆锥与圆柱的联系,而且还能体验得到新知的亲切,从而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2、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很多同学都喜欢吃冰淇淋,你们看,冰淇淋蛋筒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圆锥形蛋筒能装多少冰淇淋呢?(板书课题)怎样求它的体积?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的体积来求?转化成什么图形最合适?猜猜看?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通过一系列问题聊天,激发兴趣,活跃气氛引出课题)

3、实验操作,探究新知。

学生通过刚才的谈话已经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学习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投入到实验中。

1、我准备出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容器,先让学生们自己观察两个物体的联系,引导他们说出等底等高。(此过程我会拿着两个容器到学生中去让他们不仅仅能看到还能摸一摸,从而更直观的感受等底等高。)

我会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说如果把圆锥倒满水然后往圆柱里放,几次能把圆柱也放满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大胆猜测)

带着疑问、猜测做实验。请两组学生进行操作,其他学生一起帮他们做记录。实验结果就是三次能装满。(播放课件演示实验过程)

是不是所有的圆锥都是正好用三次就倒满这个圆柱呢?(强化对等底等高的理解,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这时拿一个小一点的圆锥容器继续做一次实验。实验证明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倒需要三次。

1、讨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充分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即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圆柱容器里的水体积的分解,再次肯定学生自己的观点的准确性。

2、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示课件)V锥=1/3 SH本步骤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突出教学重点。

4、尝试练习,巩固提高。

以上两道题,指名学生板书解题过程,集体订正。及时把探索到的新知应用于实践,教师从中得到教学信息反馈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学生体验到“再创造”与“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工地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沙堆。你能想办法算出它的体积吗?说说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练习设计从基本题入手,过渡到变式题,发展到综合题,引伸到思考题,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练习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末,我通过聊天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评价,梳理本课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巩固本课教学内容。以下就是我进行的话题。

①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这里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所学知识内容、学习方法,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掌握学法。

②对自己和别人你有什么话要说?让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能强化自信、自立、自强意识,激发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布置作业:练习四的有关练习。适量的作业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根据本课重难点和学生认知特点,我设计了简洁明了而又形象直观的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体现了新知的形成过程,又显示了具体的解题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形象直观。

1.要联系生活学数学。在教学中我深切的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一定要让他们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应用于生活.要让学生爱数学就先让他们爱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不局限于教材,要结合生活实际去备课.2.教师一定要敢于给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让他们的才能与智慧得以施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生成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学生课后反馈上来的问题是计算问题很大,公式会用但是计算出现问题了,以后要多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强两点我简单的概括了这节课我的理论支撑和设计构想,第三点是课后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本节课我的设计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数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运算能力及推理能力等几方面。初步探究中,效果还需有待观察。

圆锥的课件 篇3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圆锥体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即能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圆锥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直观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判断推理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根据对过去学生试卷的分析,在计算等底等高圆柱、圆锥体积的变形题中,错误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不清,因此教学中对于算理的推导要特别注意.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圆锥的认识,重点是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教学时首先需要复习已学的圆柱体的特征,然后结合实物,通过对比,使学生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测、动手实测操作,利用课件演示测量过程,使学生顺利突破难点.教学时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

教学圆锥的体积,重点是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时可以按照“演示:利用课件演示圆锥体的形成;猜想:你觉得圆锥的体积和什么立体图形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操作:通过实验(包括等底等高和不具备等底等高条件的多个实验)引导学生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验证:进行基本计算”四个步骤组织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学中通过学生大胆的猜想尝试与创新,自主探究,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教学时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创造空间.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1、出示圆柱体,引导学生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2、什么叫圆柱的高,并在实物或几何图形中指出.

1、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圆锥体吗?

2、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体,那么你们知道圆锥体是怎样形成的吗?(课件演示:圆锥的形成) 下载

3、圆锥的认识(课件演示:圆锥体的认识) 1、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侧面).

(2)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柱的高.

1、说出圆锥的特征.

2、说出圆锥各部分名称.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锥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区别?

学生明确:

圆锥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2、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大家看,这些容器里的水是什么形状? 师:长方体形状的水体积怎样求? 生:长×宽×高。 师:圆柱体形状的水体积怎么求? 生回答后师问“要求圆柱的底面积,需要测量出什么? 师:大家以前的知识掌握的真牢固!那圆锥体形状的水的体积呢? 师:哦,看来还不会,那么回想我们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时把圆柱转化成了(长方体),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也用一下转化的方法?同学们看,水是可以流动的,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把圆锥形的水转化成其它形状的? 生回答后,师边说边把圆锥里面的水倒进圆柱里面 师:现在它的体积你会求了吗? 师:好,(出示圆锥形实物)那它还能像水一样转化成圆柱吗? 师:不能了,那看来我们需要探究计算圆锥体积的一般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进入实验,探究新知 师:大家观察这两种几何形体,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和哪个物体的体积联系最大? 生:我认为圆锥的体积可能和圆柱的体积联系最大,因为它们的底面都是一个圆,侧面都是曲面。 师:你说的真完整,表扬他!圆锥和圆柱的联系很大,那么它们的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让我们来做实验探究一下。 出示一组圆柱和圆锥比较它们的底面积和高(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是圆柱的底面,这是圆锥的'底面,把它们扣在一起,大小相等,我们在数学上把它叫做等底(板书等底)比较它们的高,相等,我们在数学上把它叫做等高(板书等高)也就是说这组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之后,问:像这样依据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圆柱和圆锥分为哪几种情况? 生: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 ① 等底等高 ② 等底不等高 ③ 等高不等底 ④ 不 等 高 不 等 底 生回答后用课件出示统计表并说明为了方便,我给这四组情况标上序号①②③④,如图         师:好,我们就用这四组容器做实验,老师先给同学们说明三点:①我们用圆锥容器装满水,往圆柱里面倒,请同学们观察几次能把圆柱倒满?②同学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看的最认真,观察的最仔细!③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容易洒,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点误差,我们可以忽略。 师:我们先用这一组做(等底等高的)做实验,先把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面倒,一次,两次,三次,怎么样了? 生:满了。 师:一共倒了几次? 生:三次。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用装满水的圆锥往圆柱里面倒水,三次可以把圆柱倒满。 生2:我发现了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师: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还可以说: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进行第二次实验(等底不等高),老师边做边说,仍然先把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倒,大家观察,不到两次就倒满了。 进行第三次实验,用一个小点的圆锥往圆柱里面倒水(不等底不等高),倒了很多次没倒满。 进行第四次实验,等高不等底的。 师:回头看这四种情况,哪种情况的规律最明显?有什么规律?圆锥和圆柱有什么样的关系?(多名回答) 生:第一种情况,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 师:那是不是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的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 呢?我们再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进行第五次实验,换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把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倒,观察几次可以倒满? 生:三次 师:那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师:同学们很聪明,其实,数学家已经证明了只要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的体积就是圆柱体积的 。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规律写下来: 板书:(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齐读两遍 师:那我们能不能换个说法呢?你来说一说。 生: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师:好,现在我们用等式来表示这句话,体积用字母V表示,为了把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区分开来,用 来表示圆锥的体积, 表示圆柱的体积,那这句话就可以写成: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同样是为了区分圆柱和圆锥我们用 来表示圆柱的底面积, 表示圆柱的高,那这个等式就可以写成 ,由于圆锥和圆柱等的等高,所以我们还可以写成 师: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也就是 的底面积×高。那回顾探索圆锥体积的整个过程,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或者是不懂的地方? 三、应用新知。 师:好,看来是大家都明白了,根据这个公式,要求圆锥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1: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生2:只要知道底面积和高就行了。 师:那大家能根据给出的条件求出圆锥的体积吗?我们来看例题 出示例一: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拿出你们的练习本,做一做,后找个同学汇报。说明不要漏乘 ,为了避免漏乘 ,我们可以先写上 。 师:如果知道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能不能求出圆锥的体积? (出示试一试: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 3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拿出你们的练习本,在上面做一做。指名一名学生演板。 师:你还能根据什么条件求出圆锥的体积? 生:已知底面周长和高,已知底面直径和高。 四、思考判断,巩固新知。 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很好,现在老师就再来考考你们。(课件出示)1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3、计算: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圆锥的课件 篇5

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本单元立体图形的学习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学具,让学生观察、动手、动脑,丰富其表象,训练形象思维,而本节的复习课又便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对知道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复习目标

同学们,我们在《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中学习了有关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对这些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并运用它们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生自主作业

让同学们自主整理本章知识。

(三):两两交流、解疑(兵教兵)

同桌之间交流整理成果、相互解答各自的疑惑。

(四)组内帮教、组间交流、解疑

小组内合作,复习巩固本单元学习的主要计算公式;组间交流,提出自己学习中的疑惑并相互给予解答。

(五)小组展示,讨论、完善,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

各组选派代表,展示、完善整理成果。

圆柱和圆锥

基本特征 基本公式

圆柱 两个底面,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一个侧面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 一个底面,

一个侧面 体积=底面积×高÷3

〔教师点拨:〕

(1)圆柱的侧面怎样剪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2)圆柱展开图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3)说出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迁移运用圆面积推导的转化思想)

(4)回忆说出圆锥体积公式推导的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分析、综合、概括知识的能力,在小组交流中,培养合作、质疑、辩论的能力。

(六)巩固应用、互练互测(兵练兵)

1.屏幕呈现:一个圆柱体木料,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

(1)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已学圆柱、圆锥的知识,提出问题,看谁的更有创意?(2)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

〔预设问题:〕

①木料的侧面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

②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③把木料削成一个的圆锥,它的体积是多少?

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刷”出表面积有关的知识。

〔教师引导:〕针对这一圆木,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求表面积?

〔预设回答:〕给圆木涂油漆求涂漆面积的时候需要用表面积的知识。

〔教师追问:〕给圆木涂油漆有几种情况?都发生在什么条件下?

〔预设回答:〕①如果是柱子时,只刷侧面。

②如果是个木桩,只涂一个侧面和一个上面。

③如果是个圆木料,可涂整个表面。

〔设计意图:〕一个“刷”,刷出了与表面积有关的符合实际的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切”出新的表面,求增加的表面积。

〔教师引导:〕有同学说可以把圆木切开,求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那同学们说说可以怎样来切?

〔预设回答:〕

①可以横切,分两段切一刀,增加两个底面大小的面,分三段切两刀,增加4个底面大小的面,以此类推。

②还可以沿直径纵切,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长和圆柱的高相等,宽和直径相等。

〔课件演示:〕横切和纵切

〔设计意图:〕横切、纵切两种不同的切法探究,加上课件的演示,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削”出圆锥,讨论圆柱与对应圆锥的关系。

〔教师引导:〕除了对圆木“涂”“切”以外,有同学说还可以“削”成一个的圆锥。那怎样“削”才算是呢?你能用四句话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回答:〕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多2倍,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三分之二。

〔教师引导:〕如果圆柱和圆锥等底等积,那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回答:〕圆柱和圆锥等底等积:圆柱高是圆锥高的三分之一,圆锥高是圆柱高的3倍。

〔教师引导:〕如果圆柱和圆锥等高等积,那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回答:〕圆柱和圆锥等高等积:圆柱底是圆锥底的三分之一,圆锥底是圆柱底的3倍。

〔设计意图:〕将圆柱削成一个圆锥,让同学们讨论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便于进一步理解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挖”出容积。

〔教师引导:〕我们还可以对圆木如何加工呢?

〔预设回答:〕可以挖成一个木桶,求求它的容积,内外涂清漆,求涂漆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追问:〕容积和体积有何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挖”出容积,将容积和体积加以何联系和区别,木桶的内外都涂上清漆,与前面的涂漆问题加以联系和区分,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七)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要修建一个圆形水池,池内安装喷泉,水池直径5米,深1.5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

①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挖这个水池要挖出多少立方米的土?

③如果给水池贴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

④水池装满水,能装多少立方米?

〔教师提问:〕

⑤如果给水池接一圈水管,并4米安装一个喷头,需要按几个?

⑥池内如果注入1.2米深的水,那将有多少立方米的水?

〔教师追问:〕每一个问题都涉及哪些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一个水池问题,让同学们再一次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问题解决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课堂小结:同学们畅所欲言,谈收获和感受。

附: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

基本特征 基本公式

圆柱 两个底面,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一个侧面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 一个底面,

一个侧面 体积=底面积×高÷3

最新产品课件(精选五篇)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教案是教学过程中内容的组织形式,大家是不是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希望这篇“产品课件”能够满足您的阅读期望让您感到满意,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请不要忘记将其收藏下来留作日后参考!

产品课件 篇1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帮助幼儿学习用准确的语言清楚地说出身边新产品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喜欢它的原因。

2.引导幼儿说话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在集体中能耐心仔细地倾听别人的谈话。

3.使幼儿能针对教师的提问,围绕话题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见解,培养语言交往能力及发散性思维。

(二)情感目标

通过收集新产品,培养幼儿好问、爱思考的习惯及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通过小小设计师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新产品:电子打火机、电动剃须刀、微型冷热风机、按摩器、对讲机、磨刀器、瓜子夹、电动粉碎机、切冰刀、自动铅笔盒、新型牙签座、净烟器、声控玩具、来电显示电话机、微型应急灯、溜冰鞋等。

(二)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基本了解自己所带新产品的名称、外形特征、用途等。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激起幼儿谈话的欲望。

1.教师将带来的新产品放在一张桌上,引导幼儿观察。这些产品有的很好玩,有的外形奇特,有的用途很广,激起幼儿愿意介绍自己新产品和倾听别人介绍新产品的欲望。

2.教师用提问的形式引出谈话话题:你们带来的新产品叫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要求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新产品,教师参与指导幼儿的讨论,及时引导幼儿的谈话方向,将话题集中在新产品上。

(二)幼儿介绍自己的新产品,表达讨论出的结果,并展示实物。

1.请在小组谈话中谈得较好的幼儿,向全班小朋友介绍自己带来的新产品。要求幼儿说清产品的名称、形状、颜色。

2.引导幼儿清晰地把各自带来的新产品一一介绍给大家。当幼儿介绍发生困难或介绍不全面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帮助幼儿补充内容,使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准确地介绍。此时提醒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介绍。

(三)幼儿集体谈论所带新产品的用途,引导幼儿用第一人称的方法进行谈论。

1.教师提问,拓展话题:你们喜欢带来的新产品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用第一称的方法介绍自己的产品,教师示范:今天我也带来了一件新产品,看,是一双漂亮的溜冰鞋。教师一边摆弄溜冰鞋,一边介绍,我的名字叫溜冰鞋,别看我的样子与普通球鞋一模一样,但是我的作用比普通球鞋大多了。因为我的鞋底下面有两个可活动的轮子,要溜冰时就把轮子伸出来,不溜时,可把轮子缩回去,可方便了。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我吗?根据教师的提示,幼儿一边演示实物一边自我介绍。教师注意倾听,补充和纠正幼儿的谈话内容。

(四)幼儿介绍其他的新产品。

教师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知道的其他新产品。如家中有的,在商店或别人家里看到的等等。教师提醒幼儿声音响亮地在集体面前谈话,态度要自然大方。

(五)表扬讲述清晰、有进步的幼儿,但也要启发讲述能力差、热情低的幼儿,激发他们喜欢在集体面前讲话的欲望。

刚才小朋友都展示了自己带来的新产品,它也为人们带来了方便,(对于刚才的谈论教师给予小结)但我们身边的新产品是不是就已经很好了呢?如果让我们小朋友来设计的话,你们会怎样设计得更好、用途更广呢?

幼儿自由谈论,教师参与活动并适时指导。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把自己的设想大胆地说出来,教师应给予肯定。

(六)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设计新产品的兴趣。

(七)教师总结,鼓励想像丰富、有创意的幼儿,并激发他们长大后把自己设计的新产品生产出来的欲望。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主题画《新产品》。科学:认识新产品。

五、生活中渗透 找找身边的新产品。

六、环境中渗透 摆放各种新产品,供幼儿观察和操作。

七、家庭中渗透 与家长共同挑家用电器等物品的毛病,并认识新产品。

八、活动评价。

产品课件 篇2

大家一定只听说过三无产品,没听说过“三无老妈”吧。没错,我老妈就是属于“三无类”的。什么,不相信?那就听我慢慢讲述过来吧。

无童心:

老妈非常没有童心,哦不,应该是的确没有童心。每当我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她都会坐在旁边唠叨,说什么动画片没意思啦,还是看看新闻好啊。而且她的声音比电视还大,这叫我怎么看啊?上次我在看漫画书,老妈刚好没事,就走过来和我一起看。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倒看出了笑话。老妈居然看不懂,还到拿着书,装模做样的看着。我走过去教她,她还来了一句“别打扰我看书”。天哪,连漫画也看不懂的老妈,会有一颗童心吗?

无耐心:

老妈虽说在“朋友界”里属于有耐心的,不过在我眼里她是最不耐烦的人了。就说上次吧,老师让我们回去给父母背名人名言,我就让老妈听我背。谁知她边看报纸边听我背,我背完了让她签名的时候,老妈居然一脸的迷茫,还问我“背完啦?”我当时差点晕倒。还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我给老妈讲“查字典作文网”上的事情,她很不耐烦的打断了我,和老爸讲起股票来,不让我发言。哎,老妈就不能让我说完吗?

无厨艺:

说起老妈的厨艺啊,我真是没法形容。不是好的'没法形容,而是差的没法形容。上周末,老妈做了一锅鸡蛋汤,我一见那汤,立刻晕了:鸡蛋们有沉有浮,连蛋壳也来凑热闹,漂在汤的上面。我刚准备溜走,却见老妈笑眯眯的拿来一双筷子,让我品尝一下。我无奈之下,只得捞出一块鸡蛋,在老妈鼓励的眼神下,咬了一大口。刚放到嘴里,我的脸立刻由红转白,由白转青,去厨房倒了一大杯冰水。你们猜我吃到了什么?我老妈居然在打蛋的时候放大蒜!

唉,老妈啊,你什么时候能变成“三有老妈”,那我会很高兴的。

产品课件 篇3

三无产品是指哪三无

三无产品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无质量合格证的产品。另一种说法是,三无产品是无生产厂名,二无生产厂址,三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时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三无”食品:可能是过期食品、包含色素和防腐剂的食品,甚至是地下工厂生产的食品。食用了这一类食品,吃过后轻则腹痛,重则呕吐、腹泻、以至食物中毒。

1、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三无”食品,多数是用有毒、有害、变质或劣质原料制作的食品。“三无”食品是最不安全食品。

2、卡片、玩具与食品混合包装,造成了食品的二次污染。

3、不合格的膨化食品、腌制和油炸食品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数、大肠菌群、过氧化值指标超标,还能产生亚硝胺、铅等致癌物质,食用会导致胃肠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4、果冻、糖精、饮料、巧克力、方便面、罐头和泡泡糖等儿童不宜多吃,在这类小食品中大多加入了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添加剂,食用过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如今,我们身边这些三无小食品种类很多,比如一些不合格膨化食品,烤鱼片,牛肉干等,腌制和油炸的食品,含糖精的饮料,巧克力,方便面等,长期很多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出现肥胖。另外膨化食品中普遍高盐、高味精,使孩子成年后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并且大部分都是回收过期的面粉类食物加工的,都是油炸的并且还是用地沟油炸的。

据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必须有所有食品必须要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时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中小学生此刻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和增强体质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时期。良好的营养、适当的锻炼和合理的作息是影响其身心发育的三个重要因素。我们此刻体格发育极为迅猛,各个器官都在增大,脑、心、肝、肾等功能增强,加上学习紧张、活动量大,也需要更多的热量和营养素。热量主要来自主食米、面和脂肪、蛋白质,所以中小学生应首先吃好三顿正餐。要多吃鱼、瘦肉、蛋、牛奶和豆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同时要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青少年代谢旺盛,骨骼生长快,肌肉组织细胞数量直线上升,要异常注意钙、磷、镁和维生素a、d的供给。很多组织的构成需要铁,供给不足则可发生贫血。此外,随着甲状腺机能加强需要更多的碘;体格发育和性器官的逐渐成熟都需要锌;维持正常代谢和生长,离不开充足维生素的供给。我们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各类营养素的均衡搭配。

产品课件 篇4

新产品课件:提高学习效率的利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新,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界逐渐意识到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对知识获取和学习方式的需求,因此,新产品课件应运而生。新产品课件是一种以数字化方式呈现课程内容的教学工具,它将传统教材的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


新产品课件为学习者带来了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相比传统的纸质教材,新产品课件不仅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更多有关知识的细节,还可以通过声音和视频等媒介形式将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历史课程时,老师可以通过新产品课件播放相关历史事件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们亲自感受历史的魅力;在学习科学课程时,老师可以通过新产品课件展示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原理。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新产品课件具有个性化学习的特点。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节奏都不尽相同,传统纸质教材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新产品课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自动调整内容的难易程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语言课程时,新产品课件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法能力和词汇量,自动调整例句和词汇的选择,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另外,新产品课件还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相比传统纸质教材的单一呈现方式,新产品课件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元素,通过各种形式的交互操作,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数学课程时,新产品课件可以提供数学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操作和解答问题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新产品课件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功能,让学生们在互动交流中共同学习和讨论,从而打破了传统教室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新产品课件是教育领域中一种极富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工具。它不仅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还能够个性化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并且具有强大的互动性。相信随着新产品课件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它将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进步。

产品课件 篇5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现代工业产品的诞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工业产品的诞生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

2、知道是科学技术的进一步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3、尝试现代工业的制造过程,体验现代工业对企业工人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

2、知道是科学技术的进一步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教具准备

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向长辈咨询等方式,调查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工业产品的简单过程。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相信你们很多人家里都有洗衣机吧,可是你知道洗衣机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让我们一起看看乐乐介绍的洗衣机生产情况,了解;一下洗衣机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吧。”

2、阅读交流。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6~67页的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组装洗衣机要经过哪些重要的步骤,试着写出来。

(2)组装洗衣机所用的零件是一个厂家加工完成的吗?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流水线,流水线生产对工人有哪些要求。请学生思考,在洗衣机的组装过程中,有的环节是机械代替了人的手工劳动,速度和精确读都优于手工劳动,这说明了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现代工业生产*上了翅膀。)

3、小组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谈谈“工业进步该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4、教师在小组讨论是巡视,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5、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为了使讨论更有针对*,教育可以启发学生选定某一见工业品展开讨论,但必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工业品。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事物的两面*,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环境的污染等等。但要指出这些负面的影响是可以通过其他的技术手段减少或者消除的。

6、教师总结。

现代工业产品的诞生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

2.知道是科学技术的进一步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3.尝试现代工业的制造过程,体验现代工业对企业工人的要求。

【教学准备】

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向长辈咨询等方式,调查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工业产品的简单过程。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相信你们很多人家里都有洗衣机吧,可是你知道洗衣机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让我们一起看看乐乐介绍的洗衣机生产情况,了解;一下洗衣机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吧。”

二、阅读交流。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6~67页的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组装洗衣机要经过哪些重要的步骤,试着写出来。

2.组装洗衣机所用的零件是一个厂家加工完成的吗?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流水线,流水线生产对工人有哪些要求。请学生思考,在洗衣机的组装过程中,有的环节是机械代替了人的手工劳动,速度和精确读都优于手工劳动,这说明了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现代工业生产插上了翅膀。)

三、小组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谈谈“工业进步该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四、教师在小组讨论是巡视,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五、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为了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教育可以启发学生选定某一见工业品展开讨论,但必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工业品。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环境的污染等等。但要指出这些负面的影响是可以通过其他的技术手段减少或者消除的。

六、教师总结。

概括本课重点,布置家庭作业。

现代工业产品的诞生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

2、知道是科学技术的进一步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3、尝试现代工业的制造过程,体验现代工业对企业工人的要求。

教学准备

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向长辈咨询等方式,调查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工业产品的简单过程。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同学们,相信你们很多人家里都有洗衣机吧,可是你知道洗衣机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让我们一起看看乐乐介绍的洗衣机生产情况,了解;一下洗衣机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吧。”

2、阅读交流。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6~67页的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组装洗衣机要经过哪些重要的步骤,试着写出来。

(2)组装洗衣机所用的零件是一个厂家加工完成的吗?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流水线,流水线生产对工人有哪些要求。请学生思考,在洗衣机的组装过程中,有的环节是机械代替了人的手工劳动,速度和精确读都优于手工劳动,这说明了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现代工业生产*上了翅膀。)

3、小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谈谈“工业进步该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4、教师在小组讨论是巡视,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5、全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为了使讨论更有针对*,教育可以启发学生选定某一见工业品展开讨论,但必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工业品。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事物的两面*,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环境的污染等等。但要指出这些负面的影响是可以通过其他的技术手段减少或者消除的。

6、教师总结。概括本课重点,布置家庭作业。

【现代工业产品的诞生教案】相关文章:

1、新课标六年级语文教案

2、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教案

3、幼儿园小班玩积木教案

4、小学《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6、2021年初中期中考试总结主题班会教案

7、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

8、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9、幼儿园疫情防控知识教案三篇

10、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11、幼儿园安全地震自救教案

12、简易止血和包扎教案

古文课件(精品五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古文课件(精品五篇)”,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古文课件【篇1】

古文《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巫术、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也保存了不少的神话。

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一学期的小古文,有了一定的古文基础。

教学目标:

培养孩子古文兴趣,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出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出来。

难点,培养孩子古文兴趣。

教学方法:新授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有这样一只鸟,他外形像乌鸦,白色的嘴,红色的爪子,这只小小的鸟却有一个大愿望——他想把大海填平!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只鸟叫什么?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只精卫鸟为什么想把大海填平呢?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自读古文,注意字音。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ā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wèi)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重点指正字音:

发鸠山(jiū)

柘木(zhè)白喙(huì)

自詨(xiāo)少女(shào)

溺(nì)

衔(xián)

堙(yīn)

再读古文,试着理解古文文意

三、再读古文,解析文义

重点字词:

文:花纹(纹)

首:头(昂首阔步、首饰)

喙:鸟兽的嘴

詨:呼叫

是:这,指精卫鸟

少女:小女儿

溺:淹没

故:所以

为:变成 堙:填塞

译文:又(再)向北二百里,有座叫发鸠的山,它的上边长着很多柘树;在这座山上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有花纹的脑袋,白色的嘴,赤色的脚,名字叫“精卫”,它的叫声很象自己在呼叫自己。这种鸟原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女娃到东海去游玩,溺水淹死而没有返回,所以就成为精卫鸟。精卫坚持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块,决心用来填平东海。漳水河从发鸠山流出,向东一直流入黄河。(然后再流入东海。衬托精卫填海,路途遥远)

四、我是故事小能手

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古文课件【篇2】

-游山西村

1.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2分)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l分)

1.○1村民的热情好客

○2优美的景色

○3淳朴的风土人情(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2.○1面对困境时。

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答出一个方面,意思对即可。)3.(l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丰乐亭游春

(1).诗歌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周围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2).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论语》八则

一、解释加点字。1、2、3、4、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6、7、8、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择其善者而从.

(10、可.以.为.师矣

(()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吾尝终日...不食

()13..、. 以.思,无益.()

二、给加点字注音

1、不亦说.乎()

2、论.语

()))()()()))

(3、4、5、6、7、不愠

().好知者().乐知者

().之后凋

().终日不寝

().

三、翻译句子。1、2、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名字,是 时期的家家是学派的代表人。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阐述了的学习态度。孔子的弟子子路有不懂装懂的毛病,所以孔子这样教导他。

3、第三则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境界:

、、,由高到低,其中是学习的最高层次,它建立在和的基础上。

4、第四则阐述了要虚心上进、随处都要向别人学习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其中哪句话被后人频繁引用。

5、第五则阐述了学习方法。是知识的巩固和积累。是知识的吸收和接受。

6、第六则用的修辞手法阐述了为人为学的道理: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7、第七则阐述了为学办事的方法和态度。这句话充满了辩证法,我们一定要按照规律办事,任何违背规律的急于求成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行不通的。

8、第八则阐述,强调了躬身实践的重要。从两个字可以看出这是孔子自述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从具体内容看,孔子认为比更重要。

《天时不如地利》

一、根据内容填空:

1、2、孟子,名,时期的思想家。本文选自《》。本文的中

句是:。

3、文中用“攻而不胜 ”和“委而去之”的例子有力的证明了“”和“”的观点。

4、孟子用“”“”“”来概括有利于战争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并强调了“”的重要性。

5、“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防御一方的“”。

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句话运用了手法论证了“得道”的重要性。

7、请写出本文中含义深刻、富有哲理、至今仍然被人们经常引用的两个语句:

二、解释加点字:

1、地.利.不如人.和.()()

2、七里之郭.()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5、委.而去.之(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7、域.民不衣封疆之界(8、以天下之所顺.()

9、攻亲戚..之所畔.

()()

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1、环.而攻之.()()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3、寡助之.至(14、天下顺之.()))())())))()

())

15、攻亲戚之所畔().

三、翻译句子: 1、2、3、4、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橘逾淮为枳》

一、解释加点字或划线词。

1、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2、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3、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4、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5、王曰:“何为者也?”()()

6、王曰:“何坐?”曰:“坐盗。()”

7、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8、缚者曷为者也?()()

9、齐人固善盗乎?()()

10、晏子避席对曰:()

11、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12、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1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二、句子翻译。

《螳螂捕蝉》

1、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2)()吴王固执己见要攻打楚国,少年()决定劝说他改变主意。

3)()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劝阻他。

4)()少年的话很有道理,()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2、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

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固执己见 恍然大悟

4、成语积累宝库(读一读 背一背)

狐假虎威 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鹤立鸡群 螳螂捕蝉 鹬蚌相争 狡兔三窟

虎背熊腰 兔死狐悲 画蛇添足 虎头蛇尾

兔死狗烹

龙飞凤舞

狼奔豕突龙凤呈祥鼠目寸光 龙马精神 九牛一毛 生龙活虎

古文课件【篇3】

导语:《观潮》是人教版第七册语文第一篇课文。《观潮》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下面是小编提供的一份《观潮》的学案,欢迎大家参考!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5个会认的字,6个会写的字,7个要掌握的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目标是多维的,是立体的,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己觉得美的句子,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三维目标实现的最终途径还是读,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快速读,边读边想象等,并把自己读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讨论,遵循课标的这些精神、理念,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入情入景地读,动心动情地读。

三、教学重难点:

课文3、4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设计意图:古诗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知道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

4.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重点强调“卧”字的第六笔是“竖折”。

5.朗读全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设计意图: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三、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

四、默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你用铅笔做个标记。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读中生疑,并最终达到在读中释疑。)

五、变换身份,释疑解惑

1.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现在就请大家来做一名“小小地理勘探家”,结合你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老师下发的资料(见附文),看看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你能解决哪一个,想想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

2.学生结合资料,认真研读,充分交流。

(设计意图:变换身份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一种乐趣和新奇,同时也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是主动的,充满了探究,利用资料来解决课文当中的问题,也会让学生感觉到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搜集资料的兴趣。)

3.同学们,你们真是一个个成功的地理勘探家,看来,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很有帮助啊!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播放潮来时的录音。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播放潮来时的录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古文课件【篇4】

小古文《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读通读顺古文,在读中体会古文的韵味和停顿。 2、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古文,初步掌握学习古文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对古文学习的兴趣。

3、了解人与动物的区别,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读背小古文。 2、体会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图片,引出课题。

1、播放老人、成人、儿童在不同地点看书图片。

他们都在干什么?(读书)再给大家看一张图片(出示动物看书图片),你觉得新奇吗?对了,动物怎么会读书,这是与人的区别,其实很古很古的人们早已知道这种区别,用另一种形式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读书”(板书、读书)齐读。 2、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

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书籍如此的重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你知道哪些读书的名言或故事呢?(学生交流)老师也搜集了些,请看大屏幕(指名读,齐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二、初读古文,读中感受古文的韵味和停顿。

1、“读书”这篇小文章几千年前就写下了,现在请大家拿起桌上复印的内容自由去读读,感受下几千年前写的文章。

2、交流初读感受

古时候的文章和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1)篇幅短小 (2)语言精炼 (3)不太容易懂

师总结: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文言经典句段,这些都是古时候文章的特点,我们把它叫做古文(板书)齐读,也叫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有几把“金钥匙”,如果你使用了老师送你的金钥匙,就不觉得难了。

3、第一把金钥匙——读、板书;学法 读

(1)、古文比现在的文章要难读些,现在请自己练读,每个同学至少读到3次才能有资格参评“古文朗读能手”。

(2)、学生展示读

评价:字正腔圆,音全准了,一号朗读能手。

这位古人似乎气急了些,这古人说话慢条斯理的,要慢慢地吟诵,再练练。

停顿恰当,二号朗读选手

(3)、小古文也要像古诗一样读出节奏,看(大屏幕出示划的节奏)谁来挑战一下

读的通顺,读出了节奏,真是古文朗读能手。

(4)全班读。师评价:嗯,读古文就应这样,读通顺,读出停顿,读出韵味。

三、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读了这么多遍,你们能猜猜这则小古文的意思吗? 出示第一句:

(1)指名读 (2)猜猜它的意思? 板书:猜

师:文中没有饥饿,没有知道,你怎么想到这个词?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师:这个有了饥,饥我们可以给它组个词,生说:饥饿 了不起,组组词,很自然就理解了,如所可组场所,住所 这种方法就叫组词法,这也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第三把金钥匙。板书:组词法

(3)齐读这句话

(4)这些可爱的动物怎样吃食饮水的?你们看(配图) 这就是:“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再读。

出示第二、三句 ①同样猜猜大意

②出示个别注释,理解其异者,能为人言

读懂文言文,看注释很重要,找到第四把金钥匙了吗?板书:注释理解法

③古文与学过的比较 板书:旧知识比较法 ④你知道哪些动物有奇特的本领能为人言吗? 出示图片或视频

⑤再读第二句、第三句 出示第四句

1、指名读出语气。

2、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3、哪种说法好(反问语气,强调,意味深长)齐读 意思弄明白了,相信你们会读的更有韵味,齐读一遍

这篇小古文,哪一句写出了人与动物的不同:(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因为读书,人类学会了什么本领?

因为读书,人类有了知识,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造。(课件出示 齐读)

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读书,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四、这篇小古文我们已了解它的意思,现在老师和你们玩个游戏,老师说人的行为,你们说动物,要用文中语言回答。

师:人饿了就吃饭,渴了就知道饮水(大屏幕出示,说一句点一下)

生: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

师:人,会建造房屋住在里面休息。生: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师:人,会用语言交流。生:其异者,能为人言。

师:人会读书,积累知识,不断创新。生: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所以)人不读书, ? 现在我们来男女生像老师刚才那样对答问

通过这种形式文言和白话对照读,让我们感受到汉语言的优雅和精妙,我相信大家对这篇小古文是越来越熟知了,现在谁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再来读一读呢?

读得好吗?谁有勇气再和他比一比? 我们一起来学着他们的样子读一读 五、积累背诵

读得真好,不知不觉我们已把小古文读会了,能背吗?(出示填空式背诵)指名背,齐背

真了不起,现在没有提示了,我相信你们会背的更好,一起背,大家真了不得!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古文,知道了学习古文的方法(结合板书说)有读有猜有组词法,有注释理解法,有旧知识比较法,也是老师这堂课送给你们的第五把金钥匙。当然,学习古文的方法还有很多,板书(……)需要大家课下去发现、去总结。古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希望课下大家能用上这几把金钥匙读懂更多更好的小古文。

板书:

古文学 法读书 读 猜

组词法 注释理解法 旧知识比较法 ……

古文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熟读成诵。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感受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一、创设情境,走近陋室

(课前视频欣赏:古琴曲《陋室铭》)

刚才大家欣赏的是古琴曲《陋室铭》。伴随着这悠扬的旋律,让我们步入时光隧道,跟随唐朝诗人、文学家刘禹锡的脚步,踏上拜访陋室的旅程,共同感受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板书题目、作者)

简介文体:看课题《陋室铭》,大家已经预习过,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铭文,这种文体有哪些特点?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是古代散文的一种。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辞精炼,句式工整,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如墓志铭(称述功德)、座右铭(警戒自己)……

二、朗读感知,初识陋室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学习古文应该反复朗读,以至成诵。古人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意蕴。

(1)、听读:首先请大家听现代朗诵名家张家生的课文朗诵。请同学们听准字音、节奏停顿、注意语调,并在书上作好标记。(播放视频)

(屏显:听读课文的要求)

1、听准字音

2、把握节奏

3、注意语调、语速(2)检查听读效果:明确字音 出示朗读节奏

(3)、自由读:听完了示范朗诵,请大家自由地放声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大家在读之前,请注意老师给大家的朗读提示。(课件展示朗读提示)(指名读字音后,自由放声读后,自我展示)

(4)配乐个别读:哪个同学愿意起来朗读一下课文?

大家评价一下的朗读:读的好不好?好在哪?

(字音正确、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停顿准确自然,重音把握准确、语速把握好——对,文言文的诵读,语速要慢,才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语调呢?最后一句话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要表达一种更肯定的语气,是不是这点处理得不太好啊。那应该怎样读?

再试读一遍?嗯,这样就好了。咱同学自己试着用这种语气来读读。再齐读一下!)(5)生点评后男、女生合作读读、生齐读。

师点评:大家不仅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而且读得还蛮有韵味。

2、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1)过渡:刚才我们介绍过铭文是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那么这篇铭文是称述功德、还是警戒自己的呢?接下来我们通过疏通文意来看一看。(2)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关于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屏显:关于文言文翻译

(一))

方法: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原则: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屏显:关于文言文翻译

(二))

关注文言现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还有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壮语后置、定语后置

请看大屏幕上的要求,准备时间3分钟。屏显: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文意,圈划出重点和疑难字、词、句。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四人一小组共同交流探讨,解决疑难。

(3)好,时间到。老师检查一下你们自主学习的效果。(屏显:考一考)

1、你会解释红色词语吗? 有仙则名

惟吾德馨 无案牍之劳形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你会翻译下列句子吗?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何陋之有?(4)点生回答

(5)质疑:在自学的过程中,还有没有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6)、点一生试译课文

三、重点研读,细品陋室

过渡语: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用心研读重点,细细品味陋室吧!读懂文意

潜心默读课文,找出文章主旨句。

“陋”字藏在文中的哪些语句中?主人是不是也认为陋室很简陋?

“馨”体现在哪些语句中?(屏显:故事链接)

刘禹锡因参加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通判。

和州县令见刘禹锡是被贬下来的官员,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怨言,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房屋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再次把他调到县城中的一间斗室中。面对这位势利的县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

四、深入理解,雅悟陋室

1、读懂作者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刘禹锡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屏显:背景链接)

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宦官专权,皇帝受制。牛李党争,妒贤害能。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深感忧虑,却又无力回天,便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潜心于文学创作。生回答,师总结: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明了写法

过渡:作者的这种节操和情趣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表现陋室不陋,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种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的写法叫托物言志)

(1)、作者写陋室为什么先写山水?

(2)、结尾为什么又写到了“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体验感悟,延展陋室

站在这个讲台上,老师的记忆又回到了几年前:在学习了《陋室铭》后,有个同学在日记中抒发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他说:“老师,你为什么要讲这篇古文,编教材的老师编这个是要干嘛?我们生活在一个富裕的时代,即使写座右铭也没有做作地用陋室来警戒自己呀!”不知在坐的同学们是否也有这种看法?假如你面临豪宅和陋室的选择,你将做何决定?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面前,你认为什么更重要?你对幸福的理解又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畅谈)教师寄语: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的时代,但却是物欲横流的时代,所以同样生活在一个遗忘幸福、内心缺乏信仰的时代。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受到的安定、幸福则来自于自己内心的信仰。真正的强大是内心的强大。在国外评价一个人是否幸福是用“有趣”来界定的。“有趣”的含义,即“趣味”、“情趣”、“兴趣”。刘禹锡因为有属于他自己的“素琴”、“金经”,有属于他的“鸿儒”,有属于他“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情趣,所以他是幸福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修身养性、笑对人生,做像刘禹锡那样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才子佳人!

六、交流感受,总结陋室

1、过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许多收获。现在,就请你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2、生自由谈

3、过渡:老师收获着同学们的收获;你们有收获,就是老师最大的收获和幸福。

陋室不陋,精神永远年轻!陋室不陋,经典永远不朽!让我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吧!

4、齐背《陋室铭》

《陋室铭》课堂实录 金华四中 郑永威

师:讲关于刘禹锡的故事。

他的诗与白居易起名,他的词与柳宗元起名,据说他被贬到安徽,按当时朝廷规定,他可以住三室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典型的势力小人。认为刘禹锡乃被贬之人,可以给双小鞋穿穿,以显示自己的威风。于是就在城南给刘禹锡安排了三间小房。对此,刘禹锡大人大量,不以为意。还根据驻地的美好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了门上。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了,非但不反思自己,反而变本加厉。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且把住房面积减去了一半。此住房位于德胜河旁,山青水秀,景色怡人。刘禹锡一见,顿来灵感,挥笔又是一副好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好诗传到乡里,策知县大怒。下令将刘禹锡撵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既没有山又没有水。在半年的时间里,刘禹锡稀里糊涂地被一个小小的知县搬家折腾了三次。激怒愤慨之下,刘禹锡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足以为快,遂如行云流水般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并请人碑刻立于大门之外!

师:昨天我们预习过了,我想请同学读一读,古人写诗文是没有标点的,我想请同学读一读没标点的文章,你来吧。生读没有标点的文章。

师:好,读得不错,你不仅读出男子汉的气概,而且字词读的也很准,抑扬顿挫,还读出了韵文的味道,韵文一般是用韵的,我们来齐读这篇文章吧。生齐读。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并屏显出示【“铭”的解释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师:请大家看标题,这里有一个铭字,你能用铭来组词吗? 生1:铭文 生2:刻骨铭心 师:很好 生3:铭刻 师:不错 生4:座右铭

师:不错,还可以组什么词? 生5:铭记

师:不错,陋室铭,陋室铭,作者在陋室中想要铭记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陋室,去看个究竟,请大家先来看这四句话,口头翻译一下,并且要思考一个问题,从这些话当中,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先翻译一下。师屏显:走进陋室,我仿佛看到了(画面)【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师:翻译好了吗?翻译的时候发现一个画面就举手,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就把手举高一点。生:我仿佛看见一个房子,他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他看到的是房子的外面,外面是太狠碧绿,草色青葱,外面看完了,里面有没有东西啊?

生:我放佛看到了刘禹锡和别的人,谈笑往来的人大都是知识渊博的人。师:知识渊博的人,你从哪里看出的? 生:鸿儒。

师:“鸿儒”是什么意思?注释怎么说的?

生:博学的人,我看到和刘禹锡谈笑往来的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并没有没有没有知识的人。师:没有知识的人是看不到的,和他交往的都是有知识的人,还有吗? 生:我看到刘禹锡在弹没有装饰过的琴。师:没有装饰的琴是什么样的琴? 生:素琴

师:好,我把他写一下,在这里老是要插说一下,他弹的是一种素琴,住在一间陋室,可见他生活条件怎么样?

生:不是很富裕,比较清贫。

师:但是,他快乐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从“谈笑有鸿儒,调素琴”这个画面中看到的。

师:同学们想一想,刘禹锡调出的素琴会是一种怎样的音乐的?我这里有两种音乐准备的,让大家来猜一猜刘禹锡调的素琴会是一种怎样的音乐? 师播放音乐两段:一曲欢快的音乐;一曲高山流水。师:哪一种音乐啊? 生:第二种

师:这种音乐听起来有一种什么感觉? 生:给人的感觉是一种高雅。

师:高雅,可见他的志趣也很高雅,刘禹锡在调素琴的时候,他的志趣很高雅(板书志趣高雅),那么他除了调素琴,他还可以? 生:阅金经

师:“金经”什么意思? 生:佛经

师:他还可以“阅金经”,佛经,那么他看佛经有什么感觉? 生:悠闲

师:也很悠闲,那么,还有一句话该怎么说呢?

生:刘禹锡他在他的房子里弹琴,阅读佛经,旁边没有琴瑟、萧管等嘈杂的乐器来扰乱他的耳朵,非常清静,让他的心理很宁静,也没有官府的公文让他劳累。师:什么让他乱耳? 生:一些琴瑟、萧管等乐器。师:用原文说是哪个词? 生:丝竹

师:丝竹这种乐器一般会出现在哪里? 生:在热闹的地方 师:比方说? 生:宫廷里面

师:“丝竹”代表什么生活 生:权位高,地位重,生活富有 师:很到位,“案牍“是什么意思? 生:官府的公文

师:一般都是什么人看的? 生:当官的人

师:那它代表的是什么? 生:荣华富贵,权利

师:荣华富贵,至高的权利,那是很多人都向往的,那么,刘禹锡对荣华富贵,权利地位持有什么态度呢?

生:一种不屑的眼神和态度。师: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品德高尚,非常高雅 师:把机会留点给别人吧,生:他很清高 对这些东西根本不重视 师:不是不重视,而是根本不在他的眼里,师:同学们,刘禹锡在陋室里调素琴时,那个知县老儿不请自来了,于是就有了一番对话,让我们就当一次刘禹锡,跟那个知县老儿对话一番。请大家看示例,师示范朗读。

知县: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你还说不漏?

我(平静地笑道):苔痕浓淡上阶梯,草色青葱入帘里,这是多么幽雅,怎么能说陋呢? 【屏显:当一回刘禹锡

知县: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你还说不陋?

我(平静地笑道):苔痕浓淡上阶梯,草色青葱入帘内,这是多么幽雅,怎么能说陋呢? 知县: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 我(______地笑道):……

知县: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 我(________地笑道):……】

师:你们小组里讨论一下,前面一三五的同学往后转,把纸条传一下。把讨论下来的东西写在我发来的小纸条上。(小组讨论合作约6分钟)

师:差不多了吧?要想表现的举个手。请你来。还要有个搭档。先介绍一下谁是知县老儿,谁是刘禹锡。

生1:瞧你着穷酸样,估计你也没啥朋友吧?

生2:错,错,错!神马都是浮云。或许我很穷但我还有很多朋友呀,而你却穷得只有官和钱,还压力山大呢!我的朋友全是知心之友,而你的朋友只是些狐朋狗友罢了。生1:你,你,你即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 生2:没有了丝竹这些杂音与使人劳累的案牍,在清静的环境里,素琴的音色更 绘图啊!你在那么乱的环境里还整啥整啊?(会场掌声)

师:你们是701班吧,一班一班,非同一般啊!还有谁来表现一下?

好的,你们来。你们已经商量好了,你们谁是知县,谁是刘禹锡。好,开始吧!生1:看你的穷酸样,肯定没有人和你交朋友吧?

生2:我可不像你,我选朋友是看质不看量,我有刘大哥和白大哥。他们可是十分给力的。他们都是我的生死之交。而你呢,你看看你,你那些酒席上的朋友只是狗肉朋友,他们跟你在一起是为了什么,相信你自己心里是最为清楚的。如果你不是知县,看你还有什么人与你为友。这样一来,你觉得你有什么权力来笑我吗?

生1:既没丝竹又没案牍,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

生2:没有了丝竹就有了安静,没有了案牍就有了轻松和快乐。你天天在嘈杂和劳累当中,虽有名有利可这又有什么可快乐的呢?

师:好,请坐下。我觉得刘禹锡他如果看到今天的场景,我估计他要笑的,我要给他画张笑脸。(师板书:画笑脸。)

我觉得他会欣慰地笑,因为在一千两百年之后嘉兴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又出现了很多跟他一样的有灵气的少年才俊啊!

师:我们这四句话,我觉得我们应该用这个表情(手指板书的笑脸)来读一读这四句了吧? 生齐读屏显的四句。

师:好。那么刘禹锡他在陋室中想要记住什么呢?现在我们明白了,他其实是要记住:在贫困的环境中也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这就是安贫乐道。

其实在历史上像刘禹锡这样安贫乐道的人也是不少的。你们看—— 五柳先生陶渊明,山中宰相陶弘景。

【屏显:环者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 陶渊明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可持赠君。——山中宰相 陶弘景】

师:刘禹锡是否要在陋室中弹着素琴悠闲自在地过一辈子呢?文章表达的是不是仅仅就是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呢?让我们了解一下刘禹锡的经历,也许大家就会有个一新的发现。请看大屏幕。【屏显:走近作者

】 他一贬再贬,直到六十五岁才回到洛阳。一般的人会怎么样? 生:伤心。

师:伤心悲痛欲绝啊!可是刘禹锡又是怎样的呢?

他被贬到朗州,九年之后他才被召回到长安,可是他回到长安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他写了桃花来讽刺权贵。他又一次被贬。而这一次他被贬十四年之久,十四年之后他又一次被召回到长安,他还是不改桀骜不驯的脾气,他又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师激情读诗。【屏显: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序: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他曾经因桃花而被贬,他就不怕再次被贬吗?他在序里这样写道“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俟就是等待。也就是说他已经做好了再次被贬的准备。这就是刘禹锡,这就是他的铮铮铁骨,多么豪气啊!

所以他的好朋友白居易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对他是什么评价啊? 生齐答——诗豪。

【屏显:彭城刘梦得,诗豪也——白居易】

师:我们来看这张笑脸,表面上是一张笑脸,他的骨子里是有豪气的。让我们再来看看,文章的前面三句话,前面有没有骨子里的豪气在里面? 【屏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师:可以去轻轻地去读。有没有骨子里的豪气在? 生思考。师:有人举手了。

生:把自己比作龙和仙人,很有豪气。

师:对了,把自己和仙人与龙对比,这是何等的豪气啊!我们再来看一下,后面有没有这种豪气? 【屏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生:他将自己和诸葛亮的草庐和扬子云的亭子相比,把自己和这两个人相比。

师:回答得太正确了!(板书:思诸葛,比子云)他是想着把自己和诸葛亮和子云相比啊,诸葛亮是什么人?

生齐答:三国时蜀国丞相,政治家。师:子云是什么人? 生齐答:西汉文学家。师:这些人都是怎么样的? 生:伟大的。

师:伟大的,名扬天下的。可见刘禹锡想要一辈子呆在陋室里么?不是的。他曾经在前面,知县老爷把他安排在另一个地方的时候,他写过这样的诗句: 【屏显: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他心在哪里啊? 生齐答:在京。

师:他心在京,他想干嘛?

生1:他想要回到长安,去推翻那些暴政,控诉贪官的行为。

师:我估计他也是一心为国家着想的吧?可见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生2:忧国忧民的人。

师:他住在什么地方?陋室里。心里想着什么?他想着要像诸葛亮一样报效国家,如果没有明君,也没有关系。他就不当政治家他就当什么家? 生3:他就当文学家。师:他照样名扬天下。师:可见他的抱负怎样? 生4:抱负很大。

师:这里有副对联请大家填一填,有四个字,请同学填进去,对联注意词性要相同的。好,请你来说一下。

生:思诸葛比子云,志向远大。

师:志向远大,好,我把它写一写。有没有问题?请坐。我们说对联的上联和下联能不能有同样的字啊?和上联的志趣相同了?改成什么比较好? 生:改成抱负远大。

师:(改写,板书)好了,这样子,就比较工整了。

这样一个大诗豪住在这个陋室中,这个陋室还会简陋吗?(老师板书,画室)学生齐答:不会。师:陋室怎么样了? 生齐答:不陋了。师:所以孔子怎么说? 生齐答:何陋之有? 师:这个问是什么问? 生:反问

师:反问应该怎么读? 生:响亮。

师:好,你来读一读。一生读:何陋之有?

师:哦,这个语气像不像响亮的语气? 生齐答:不像。再一生读:何陋之有?

师:这个语气读得好多了。大家再来读一下,要读出一种豪气来,把“何陋之有”读两遍。生齐读: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

师:同学们,刘禹锡把这个《陋室铭》写好后,请人刻在石碑上,还立在门口。

(激昂)你们看,那个知县老爷又来了,而且还带着几个随从来了。我们怎么办啊?我们要为刘禹锡出一口气啊!请大家拿起课文,把文章大声地再朗读一遍,读给他听。我提议一下,最后的“何陋之有”读三遍,一遍比一遍读得响。生齐读。音乐响起,屏显一间陋室图片。老师激情读:生活可以贫困,精神不可潦倒。【屏显:生活可以贫困,精神不可潦倒。】

赏陋室之雅,品古人德馨

——《陋室铭》说课

襄阳市第七中学

王俊华

一、眼中有文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 《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脑中有目标,彰显文本德馨主题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又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

2、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三、心中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一)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法

【设计理念】“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金钥匙”,本课中,我把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辅以适时点拨、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法

1、圈点批注法

2、诵读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研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琅琅书声中,品味,理解,感悟。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解决难点问题。

四、胸中有流程,达到授之以渔效果

本节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探究,达成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走进陋室

伴着悠美的古典乐曲,多媒体播放“梅”、“竹”、“松”的画面,教师吟诵经典诗句导入新课,然后教师破题,介绍铭文特点。

【设计理念】导语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所以,导入时诗句的点缀既营造了课堂典雅的氛围,又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二)朗读感知,踏访陋室

在此我安排了四读蓄势:

1、初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找出韵脚,男、女生接读)

2、译读(学生运用“替、留、调、删、补”的翻译方法,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

3、疑读(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4、畅读(学生流畅的读文后,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包括:一词多义、重点语句的翻译等)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本环节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由易到难,突出层次。学生通过四个步骤的读,丰富了文言知识积累,感知了文本内容,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为进一步品读文章,赏析课文亮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美读品味,欣赏陋室

1、理内容

学生品读探究:

⑴ “陋室”“陋”的理由。

⑵ “陋室”“不陋”的理由。

此处插入【课堂实录】

明确:

①环境雅

②情趣雅

③心志雅

2、悟主旨

(1)文章哪句话能统领全篇?

(2)教师补充介绍《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学生讨论室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明写法

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托物言志)

【设计理念】“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本环节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和品思结合的方式,品尝语言文字的奥妙,咀嚼精神世界的甘醇。赏文赏情明写法,边读边思悟其间。既让学生深入领悟了文本内容,又培养了鉴赏能力。

(四)探究感悟,话别陋室

此处插入【课堂实录】

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里话,畅谈感受,话别陋室。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 “对话”中,感悟到更多的语言、篇章及作者人格的魅力,从而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完善。学生无数的体验、奇思妙想纷至沓来,从而轻松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五)积累名篇,铭记陋室

学生赛背课文,积累名篇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重视积累,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有时读懂一篇文,读破一片心,或许要用一生的光景,就让学生牢记铭文,慢慢地去品。

附:板书设计

刘禹锡 环境雅

陋室不陋

情趣雅

心志雅

【设计理念】本节课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样的板书设计。它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和“灵魂”,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学生学习思路的精炼再现。

五、课后谈收获,总结教学得与失

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沿着文本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精神境界的过程,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情感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文本语言积淀为学生素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式学习,读中培养语感,品中揣摩美词,悟中升华心灵,学生的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感觉本节课是成功的。

1、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继续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

2、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时,有些讨论会偏离中心,教师应适当的调整讨论的进程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

3、今后教学中继续凸显“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只有真正落实到“读”,学生才能够理解文章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5、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精选五篇)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1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得出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了解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在世界文学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本课的难点是:《牡丹亭》主题思想的理解。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3分钟)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明朝的建筑科技成就,请一位介绍一下。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明清在文学、戏剧、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

(二)讲授新课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20分钟)

1、老师播放四大名著音像片断,学生指出里面塑造的主要人物。并加以介绍。

2、引导学生简单概括出这四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并讲一个自己熟悉的四大名著里面的小故事。

3、以《三国演义》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4、 指导学生列表(包括书名、作者、创作时间、小说题材等)比较归纳出四部小说的共同特点。

“明代三大奇书”: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吴承恩《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5、列举明末三大奇书及作者?

(1)> 罗贯中 (2)> 施耐庵 (3)> 吴承恩

二、戏剧的繁荣(6分钟)

1、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2、《永乐大典》----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类书。

3、小组学习,找出明清时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及代表作,讨论作品反映的思想感情。

4、播放京剧片断,学习了解京剧的产生。

课后习题

列举明末三大奇书及作者?

课后习题

板书

一、小说:“明代三大奇书”: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二、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2

第一课:秦始皇统一六国

教学目标:

1. 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掌握秦始皇被尊为“皇帝”的原因和影响;

3. 了解秦始皇统治下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

教学准备:

1. 教案PPT;

2. 世界历史教材;

3. 图片和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视频或呈现图片,引起学生对秦朝的兴趣。导入学生对秦始皇的认识和想象。

Step 2 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15分钟)

通过讲解PPT和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分裂和经济衰退,以及秦国崛起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秦始皇如何借助情势实现了统一六国的目标。

Step 3 掌握秦始皇被尊为“皇帝”的原因和影响(20分钟)

通过讲解PPT和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秦始皇为什么被尊为“皇帝”,以及这个称号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秦始皇为何采取了集权的政治措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央集权的统治。

Step 4 了解秦始皇统治下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20分钟)

通过讲解PPT和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秦始皇统治下的政治制度、军事改革和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思考秦始皇如何实现了法家思想在政治上的应用,以及他对长城修建和书法艺术的重视。

Step 5 小结与讨论(15分钟)

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总结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和秦朝的贡献。引导学生思考秦始皇统治的长短之论,并就中国历史上其他重要统一事件进行比较。

Step 6 课堂作业(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秦始皇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展示: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和PPT展示,生动讲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现,观察学生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理解和对中国历史的思考能力。

拓展延伸:

可安排学生阅读相关历史文献或故事书籍,深入了解秦始皇的生平和统一六国的细节。也可布置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并撰写报告,比较秦始皇与其他统一者的相似与差异。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难点是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历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地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首领――“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获得各族的尊重?唐朝与哪些民族保持了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

3、讲授新课

唐朝的哪两位皇帝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机构?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1)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2)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崇尚战功,军法很严,战时前队皆死,后队方进。以战死为荣,几代都战死的被视为高门大族。

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王,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

2、文成公主入吐蕃

(1)介绍松赞干布。

(2)学生思考并回答: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思考: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又说是先皇帝的舅宿亲?因为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称为外甥;而他的前辈松赞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带珠丹的舅家。

二、回纥、靺鞨、南诏的兴起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4


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精心备教,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

本人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教材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血肉筑长城》时候,这课的主题是“抗日战争”,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为了这一目标,我做到了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学习新目标,精心设计教法,指导学法,认真落实上课,作业,练习,复习,单元检测等环节的工作,做到超周备课,作业全批全改,不定时抽查学生的背诵和记忆。通过单元检测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使历史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在问题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

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适时给学生鼓励,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很多学生由怕历史到喜欢,由差到好。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 (1),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2),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上抗日战争时,给学生推荐一些抗战的影视片如《南京大屠杀》等。(3)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

四、转变教学观念,不仅教书而且育人

放弃老观念和老思想,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以上是本人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努力,力求更上一层楼。

五、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新教材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基础不太好,有的甚至连字都写不好,上起课来有的根本就愿听、也许是听不懂,课堂纪律也很差,上起课来很费劲。在这个年级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有极个别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能踊跃回答教师的问题,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和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讨厌历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如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使学生有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22课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重点、难点,抓住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历史人物,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从原始社会到南北朝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内容。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图书室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

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不足之处及存在问题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所以学习大部分是凭兴趣去学,不够精细,高分不多,普通班有一部分学生养成上课讲话的坏习惯。今后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历史科成绩更进一步的提高。

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3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这个要求,初一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例如:孔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一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初一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三、直观教学是引入门道的最好方法之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思维特征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历史室的建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教材提供了七幅图。《考古发现的我国汉纸的出土地点》告诉我们,我国不少地区在汉朝就懂得造纸。彩图《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证明了“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彩图《居延出土的汉代简册》我们看到没有纸之前人们用竹木简作书写材料。竹木简很笨重,《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书写材料还有帛,但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发明了造纸术。《蔡伦》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纸的过程是复杂的,《汉代造纸图》以静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而教学录像“造纸术”片断,则以动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浆——抄纸——烘干。《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我们看到,造纸术从我国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书写材料的面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从而认识造纸术的发明是了不起的科学大事,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20__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0__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

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

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

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4

在本学期教学工作中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讨厌历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

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在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两个班,学生比较喜爱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虽然大部分同学对该课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学期,每次月考考试学生的成绩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当然,教学工作作中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教学进度过快,课堂提问较少等等,这些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

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5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坐下静想,初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第一学期的熟悉,对他们每个人的学习习惯都已经很熟悉了,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能够及时的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方法能够结合各班的特点做到灵活的教学。并且进一步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改革,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杜郎口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点,把握对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灌输,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认真完成教学内容。特将工作总结如下:

1、首先在教学上:

教学是本学期的中心环节,为此我总结了上学期的教学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认真的准备教学工作,我知道一节高质量的好课是与课下教师的努力备课是密不可分的。我在准备每节课的时候都是作了精心的设计,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还有当堂练习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和思考。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我们要把冰冷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并且这种方法能够让他们在内心形成一种学习历史的内驱力,对历史课堂形成一种期待,如我在讲授第9课《改革开放》的时候,就让学生结合了自己身边的一系列的变化:名牌鞋、肯德基、百事、名车、自己周围的变化等,并播放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贫穷视频,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内心中形成一个共识:改革开放是富国强民之路,是历史的必然。从而直接导入新课。在讲授第14课《钢铁长城》的时候,我结合学生对神秘军队的崇拜感和本节知识的特点,播放一段军事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在讲授新课的时候穿插小练习,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的升华。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学质量的问题,为此我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当今现实的生活实例,使的学生觉得历史和我们的显示是如此的接近和熟悉。在实践中注意知识的纵横的比较,做好知识的归纳和综合,利用课堂小测和单元检测,进行巩固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我在读《山东教师》的时候,读到一篇介绍提高教师的教学的质量的文章,我发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不断的提高,比如在调动学生的环节中,尤其是下午,我的课有一部分是在下午第一节“黄金时间”,学生由于刚刚经过了一中午的休息,学生和教师都是没有精神,为此我特意在准备下午课的时候首先让自己精神饱满,用自己积极的精神尽头去影响学生,使他们觉得下午的课同样上的有滋有味。

教学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着直接的关系。用幽默、准确、精炼的语言神态进行引入、分析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到国x党在抗战中起到“牵制”作用时,做了一个牵绳动作进行分析其中意义,学生一下子就能理解了。

2、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综合平稳发展。

由于这四个班级的学习特点的不同为此我在这四个班采取了不同的特点教学,:在一班和三班结合学生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让他们把基础知识以填空题的形式书写到黑板上,然后指导他们完成填空,让他们都当小教师,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重复给别人听,然后在下面默写,留给他们记忆的时间,教师再精心指正,达到教学的目的,从而掌握了知识。在二班和四班直接让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跟踪加强练习,注意照顾到个别学生。比如我在教学中注意到初二二班的学生李乐和马跃在学习历史中表现欲望很强烈,就重点照顾他们,让一些他们把能够掌握的基础知识表达出来,培养他们的信心,比如李乐的成绩在最初的个位数增长到了现在的28分,马跃的成绩达到了及格的水平。他们获得了一定的信心后就能够逐渐的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了。

3、努力的加强业务的学习和学习先进教学经验。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董老师和李老师的无私的帮助,教学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自己在教学时间外还积极的阅读大量的教学报刊和文摘丰富和补充自己的教学,并且在借鉴的同时得到了许多的启迪和知识。使得自己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获益良多。

课堂改革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在课堂中解放学生,同时也是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在学校和学部的组织下,去杜郎口学校进行了学习考察,我发现了自己的差距,在自己的课堂中慢慢的进行探索和尝试,发现自己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课堂的教学效果愈加的高效,同时结合陶继新主编和李丙亭记者的报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大脑进行了一次“大清洗运动”。使自己能够紧紧的和课该的脚步紧紧相随。提高自己的课堂掌握能力。

4、下学期我计划做好以下几点:

(1)、继续进行课堂的改革,切实的把自己的课堂变成高效、和谐、全面、紧凑的精彩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的投入。

(2)、大力的加强自己的业务的学习,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储备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3)、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历史学习中能够得到好的收获。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

河的概况及影响。

2、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隋朝大运河。

难点: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隋的统一(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4页“隋的统一”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年,建立隋朝,年号,定都。

2、年,隋灭掉南方的朝,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思考: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二)、贯穿南北的动脉(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6页“贯穿南北的动脉“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开凿目的:

2、填图:本图比较模糊,请你用彩笔在图上填上大运河的中心;南北端点和;从北向南的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最后填上隋朝的都城。

3、作用: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的纽带,也成为沟通和的枢纽。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和发展。

二、课堂研讨

以下是古人关于大运河的两首诗,请你先阅读理解,不懂的地方问老师,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

(1)这两首诗对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态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各是什么态度?

(2)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三、拓展延伸

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朝代,而且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试一下,看你能

不能找出来。从这两个王朝的兴衰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相关推荐

  • 诗词五首课件精选十三篇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发挥教育智慧的重要方式之一,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我们为您筛选整理了一篇非常不错的“诗词五首课件”文章,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这里的内容能给你一些启示!...
    2024-03-25 阅读全文
  • 单词课件范本 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教案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详细规划,了解“单词课件”的定义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请继续阅读以下内容。同时,我们也强烈建议您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动态,以确保您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023-12-29 阅读全文
  • 单词课件(集合9篇) 这份特别的“单词课件”定会为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是师生互动与合作的重要载体。...
    2024-02-03 阅读全文
  • 单词课件(分享九篇) 每一位教师上课之前都会带上自己准备的教案和课件,所以他们会认真地规划每个教案和课件的重点和难点。一份出色的教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准备的“单词课件”让您耳目一新,欢迎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快乐,并请与您的朋友分享!...
    2023-10-25 阅读全文
  • 单项式课件(精选10篇) 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 教案和课件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核心。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从众多资料中精挑细选推出了这篇最受欢迎的“单项式课件”,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3-07-10 阅读全文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发挥教育智慧的重要方式之一,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我们为您筛选整理了一篇非常不错的“诗词五首课件”文章,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这里的内容能给你一些启示!...

2024-03-25 阅读全文

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教案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详细规划,了解“单词课件”的定义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请继续阅读以下内容。同时,我们也强烈建议您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动态,以确保您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023-12-29 阅读全文

这份特别的“单词课件”定会为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是师生互动与合作的重要载体。...

2024-02-03 阅读全文

每一位教师上课之前都会带上自己准备的教案和课件,所以他们会认真地规划每个教案和课件的重点和难点。一份出色的教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准备的“单词课件”让您耳目一新,欢迎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快乐,并请与您的朋友分享!...

2023-10-25 阅读全文

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 教案和课件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核心。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从众多资料中精挑细选推出了这篇最受欢迎的“单项式课件”,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3-07-1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