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上抛、下落

发布时间:2021-08-30

大班科学教案。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上抛、下落》,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上抛、下落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意图:

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见的,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主动获得物体上抛、下落的经验。在制作玩具的同时,为了让不同水平幼儿都在各自基础上获得发展,我为幼儿提供了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自制玩具,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的:

1. 感知不同质量的物体上抛、下落的不同现象,培养幼儿探索精神。wwW.YJS21.Com

2. 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 塑料袋、沙包、纸张、夹子若干

2. 难度不同的半成品材料,降落伞范样

活动过程:

一、操作、探索

1. 探索塑料袋与沙包上抛的不同现象

2. 让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说出易抛与不易抛的物体

3. 探索纸与夹子上抛不同现象

4. 探索纸与夹子从同样高度下落的不同现象

5. 探索怎样使纸能快一点落下的方法

6. 留下余兴:让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慢一些

二、幼儿自制玩具

1. 讨论:怎样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减漫

2. 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自己制作玩具

3. 幼儿制作玩具,教师个别指导

三、玩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1、第一个环节没有让幼儿充分体验物体都是下落的,示范的时候关于如何抛和最终结果这两个指令不明确。这个环节只作为初步感知,不应该占活动的大部分时间。

2、第二个环节比较时,应让幼儿在五中材料中随意选择两者进行比较,如果五种比较则很难有明确结果,也浪费时间。在幼儿操作之前我引导幼儿应该在同一高度松手来比较,但是幼儿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都这么做,有的根本没有两两比较就凭感觉写结果,幼儿较乱,应该让幼儿上来分享他是怎么比较的,也可以让幼儿将下落的过程画下来。

3、材料选择:用纸来做实验每次都受空气阻力会导致速度不同,而且形状不固定。应选用重量相同形状不同、形状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来比较,这样更加能控制变量,要先从幼儿最易认同的经验来探究。材料投放的时候应随着环节的递进一步步投放,不应所有的都放好。

4、科学活动目标应该是让幼儿学会怎样探究,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

5、第三环节应该让幼儿操作之后再得出结论,挑战幼儿原有经验。

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活动:四季花卉》:大班科学活动四季花卉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交流、分享几种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花:迎春花、桃花、荷花、菊花、桂花、腊梅花。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加深对四季花卉的认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四季花卉教案吧。

《大班科学活动:你喜欢什么声音》:大班科学活动你喜欢什么声音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建议等内容,对声音感兴趣,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初步了解噪音的危害,喜欢欣赏悦耳的声音。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活动你喜欢什么声音教案吧。

《大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大班科学活动让空气更干净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延伸,活动过程等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让空气更干净教案吧。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及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见的,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主动获得物体上抛、下落的经验。在制作玩具的同时,为了让不同水平幼儿都在各自基础上获得发展,我为幼儿提供了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自制玩具,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的:

1.感知不同质量的物体上抛、下落的不同现象,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2.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沙包、纸张、夹子若干

2.难度不同的半成品材料,降落伞范样

活动过程:

一、操作、探索

1.探索塑料袋与沙包上抛的不同现象

2.让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说出易抛与不易抛的物体

3.探索纸与夹子上抛不同现象

4.探索纸与夹子从同样高度下落的不同现象

5.探索怎样使纸能快一点落下的方法

6.留下余兴:让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慢一些

二、幼儿自制玩具

1.讨论:怎样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减漫

2.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自己制作玩具

3.幼儿制作玩具,教师个别指导

三、玩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1、第一个环节没有让幼儿充分体验物体都是下落的,示范的时候关于如何抛和最终结果这两个指令不明确。这个环节只作为初步感知,不应该占活动的大部分时间。

2、第二个环节比较时,应让幼儿在五中材料中随意选择两者进行比较,如果五种比较则很难有明确结果,也浪费时间。在幼儿操作之前我引导幼儿应该在同一高度松手来比较,但是幼儿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都这么做,有的根本没有两两比较就凭感觉写结果,幼儿较乱,应该让幼儿上来分享他是怎么比较的,也可以让幼儿将下落的过程画下来。

3、材料选择:用纸来做实验每次都受空气阻力会导致速度不同,而且形状不固定。应选用重量相同形状不同、形状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来比较,这样更加能控制变量,要先从幼儿最易认同的经验来探究。材料投放的时候应随着环节的递进一步步投放,不应所有的都放好。

4、科学活动目标应该是让幼儿学会怎样探究,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

5、第三环节应该让幼儿操作之后再得出结论,挑战幼儿原有经验。

幼儿百科:物体,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有形体的物质,一般分有气态、液态和固态。

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沉与浮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沉与浮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表示物体的沉浮。

2、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试验材料(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树叶、小碗、磁铁、笔、纸)若干。

2、幼儿每四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水槽、托盘各一只。

重点与难点 :探索、发现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

二、幼儿尝试(一)教师提出尝试题: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你会发现什么?

幼儿尝试.得出结论:

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演示课件):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三、幼儿尝试(二)教师提出尝试题:如果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这些实验材料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插塑、纸、梳子、牙刷、电池、铅笔、小刀、橡皮)。

各组幼儿进行尝试猜测,并在纸上画好对每一种材料沉或浮的猜测结果。

教师总结(演示课件),验证幼儿猜测的正确与否。对不同意见(如同一种物体,有的幼儿认为沉,有的幼儿认为浮)通过实验验证,统一认识。

四、幼儿尝试(三)教师提出尝试题:怎样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来?

幼儿尝试.得出结论:

往空瓶里装水,把铅笔拴在石头上。可以让浮在水面的空瓶子和积木沉下去;把橡皮泥捏成小船,把钉子放在积木上,可以让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和钉子浮上来。

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五、幼儿尝试(四)教师提出尝试题:

1、故事:小明在树林里踢球,不小心球踢到树洞里去了,树洞很深,小明够不上来,他多着急呀,谁来帮他想个办法呢?

幼儿尝试回答:往树洞里灌水球就浮上来了。

教师演示课件,验证答案。

2、有一堆掺有麦糠的小麦,怎样尽快的把麦糠和麦粒分开?

幼儿尝试回答:把它们放入水中,浮在上面的是麦糠,沉入水底的是麦粒。

教师演示课件,验证答案。

六、幼儿尝试(五)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

教师总结(演示课件):

沉浮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能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导入:有个小朋友玩乒乓球时把球掉进树洞里了,该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来?(灌水)乒乓球真的会浮吗?一起来观察一下(演示:1、放水面 2、放水底)真的会浮唉!看来沉浮知识真管用,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教师出示吹好的气球,提问:"小朋友,气球娃娃来找你们玩来了,大家快跟它打个招呼吧!气球娃娃想考考你们,'我的肚子为什么是鼓鼓的?'

引导幼儿说出气球里是空气,教师"空气从哪里来?我们去捉空气好不好?"

活动反思: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学生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更是为培养学生科学科学素养和能力在不断地探索。

就拿《沉与浮》这一课教学来说,在教学中我结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采用“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得出数据→得出结论→再运用到实践中”这六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得出的结论证实了有的同学的猜想是对的、有的同学的猜想是错的。但是我感觉这个探究过程更像是验证过程了。而且学生在汇报实验数据时我只让两个小组上来汇报,没有收集所有小组的实验数据,这样我在带领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时就不容易把数据转化为证据。

整节课的环节是由学生先猜测,然后我们大家一起动手做实验证实,从而发现物体沉与浮的秘密,通过各种不同的材质,让学生不断的大胆想象,最后再集体归类总结,有哪些东西可以在水中浮,哪些东西会沉的。

本次活动通过猜一猜,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几个步骤,经历了激趣、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乐趣中体验,动手中发现,达到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活动中,学生做实验的实间偏长,导致后来在做总结的时候就弄得有点仓促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合理安排整个活动过程。

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扑克牌站起来》:大班科学活动扑克牌站起来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玩扑克,鼓励幼儿大胆寻找让扑克站立的方法。通过操作,了解简单的力学原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扑克牌站起来教案吧。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园里装电话》:大班科学活动动物园里装电话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延伸,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尝试将数字1-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能积极动脑,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活动动物园里装电话教案吧。

《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认识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关注天气预报,有观看天气预报的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教案吧。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物体的上抛、下落》课件


设计意图:

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见的,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主动获得物体上抛、下落的经验。在制作玩具的同时,为了让不同水平幼儿都在各自基础上获得发展,我为幼儿提供了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自制玩具,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的:

1. 感知不同质量的物体上抛、下落的不同现象,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2. 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 塑料袋、沙包、纸张、夹子若干

2. 难度不同的半成品材料,降落伞范样

活动过程:

一、操作、探索

1. 探索塑料袋与沙包上抛的不同现象

2. 让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说出易抛与不易抛的物体

3. 探索纸与夹子上抛不同现象

4. 探索纸与夹子从同样高度下落的不同现象

5. 探索怎样使纸能快一点落下的方法

6. 留下余兴:让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慢一些

二、幼儿自制玩具

1. 讨论:怎样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减漫

2. 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自己制作玩具

3. 幼儿制作玩具,"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教师个别指导

三、玩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1、第一个环节没有让幼儿充分体验物体都是下落的,示范的时候关于如何抛和最终结果这两个指令不明确。这个环节只作为初步感知,不应该占活动的大部分时间。

2、第二个环节比较时,应让幼儿在五中材料中随意选择两者进行比较,如果五种比较则很难有明确结果,也浪费时间。在幼儿操作之前我引导幼儿应该在同一高度松手来比较,但是幼儿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都这么做,有的根本没有两两比较就凭感觉写结果,幼儿较乱,应该让幼儿上来分享他是怎么比较的,也可以让幼儿将下落的过程画下来。

3、材料选择:用纸来做实验每次都受空气阻力会导致速度不同,而且形状不固定。应选用重量相同形状不同、形状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来比较,这样更加能控制变量,要先从幼儿最易认同的经验来探究。材料投放的时候应随着环节的递进一步步投放,不应所有的都放好。

4、科学活动目标应该是让幼儿学会怎样探究,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

5、第三环节应该让幼儿操作之后再得出结论,挑战幼儿原有经验。

大班科学下落的物体


这是大班科学下落的物体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感知自由下落物体速度的快慢,对探索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2.发现不同物体的自由下落现象。

3.学习用统计表记录两种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轻重对比明显的两种物品(人手一份)。如,沙包和泡沫板、羽毛和橡皮泥、塑料袋和铁板、布块和积塑玩具等2.大小相同的纸每人两张3.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大小相同的三角铁、牛奶瓶、饮料瓶、薯片盒等4.大统计表三张,分别代表三种物品下落现象。幼儿统计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现象。

1.出示沙包和泡沫请幼儿猜一猜:“如果这两种物品往下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实验沙包与泡沫下落现象提问:“这两种物品下落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轻的快,重的慢)3.幼儿自由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品要求:(1)两样物品放在同样的高度上。

(2)跟朋友交换两种物品玩。

4.归纳结论并统计(小结:重的物品落得快;轻的物品落得慢。)教师拿出大统计表帮助幼儿理解怎么记录5.幼儿自己统计结论,并小结统计情况、展示统计表。

(二)、探索质量相同、大小相同但外形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两张质量相同、大小相同的两张纸,把其中一张揉成一团请幼儿猜一猜:谁落得快?

2.幼儿动手试一试3.小结,外形小的落得快。并记录在大统计表上(三)、探索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铁。

(1)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相同点(质量、形状)与不同点(大小)(2)猜一猜:它们谁会先落地?还是有别的情况出现?

2.实验。结论是:同时落地。

3.验证,出示大小不同的牛奶瓶、薯片盒等4.将结论记录在大统计表上5.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像这样同时落地的?

活动反思:

1、第一个环节没有让幼儿充分体验物体都是下落的,示范的时候关于如何抛和最终结果这两个指令不明确。这个环节只作为初步感知,不应该占活动的大部分时间。

2、第二个环节比较时,应让幼儿在五中材料中随意选择两者进行比较,如果五种比较则很难有明确结果,也浪费时间。在幼儿操作之前我引导幼儿应该在同一高度松手来比较,但是幼儿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都这么做,有的根本没有两两比较就凭感觉写结果,幼儿较乱,应该让幼儿上来分享他是怎么比较的,也可以让幼儿将下落的过程画下来。

3、材料选择:用纸来做实验每次都受空气阻力会导致速度不同,而且形状不固定。应选用重量相同形状不同、形状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来比较,这样更加能控制变量,要先从幼儿最易认同的经验来探究。材料投放的时候应随着环节的递进一步步投放,不应所有的都放好。

4、科学活动目标应该是让幼儿学会怎样探究,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

5、第三环节应该让幼儿操作之后再得出结论,挑战幼儿原有经验。

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东西不见了》:大班科学活动东西不见了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实验操作,知道有的物体有被水溶解的特性。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东西不见了教案吧。

《大班常识教案:认识茶叶》:大班科学活动认识茶叶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延伸,活动过程等内容,幼儿初步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知道茶叶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观察茶叶泡水后有何变化,了解渴茶的好处。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常识认识茶叶教案吧。

《大班科学教案:水从哪里来》:大班科学活动水从哪里来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初步了解水的来源。通过听故事,看图书,互相讨论,知道雨水是从哪里来的。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水从哪里来教案吧。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上抛、下落》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大班科学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及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见的,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主动获得物体上抛、下落的经...
    2020-09-16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沉与浮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沉与浮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表示物体的沉浮。 2、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2021-07-08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物体的上抛、下落》课件 设计意图: 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见的,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主动获得物体上抛、下落的经...
    2022-01-24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下落的物体 这是大班科学下落的物体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感知自由下落物体速度的快慢,对探索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2.发现不同物体的自由下落现象。 3.学习用统计...
    2021-07-02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活动向下落的物体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向下落的物体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2、提高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3、对科...
    2021-08-28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 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见的,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主动获得物体上抛、下落的经...

2020-09-16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沉与浮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表示物体的沉浮。 2、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2021-07-08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 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见的,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主动获得物体上抛、下落的经...

2022-01-24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下落的物体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感知自由下落物体速度的快慢,对探索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2.发现不同物体的自由下落现象。 3.学习用统计...

2021-07-02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向下落的物体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2、提高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3、对科...

2021-08-2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