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让孩子的自信代替依赖

发布时间:2020-03-31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在我们组织的一日活动中,总会对个别能力比较弱或者胆子比较小,性格较内向的孩子投入更多的关注。当然,相对于那些能力强、胆子大、性格活泼的孩子来说,这部分孩子确实是需要老师的帮助。但是长时间在教师帮助下,才能融入集体活动的孩子,是否得到了比较有效与明显的发展了呢?在《送货忙》这一健康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诺诺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子。由于她胆小,所以平时得到了老师较多的照顾。今天活动一开始,她就粘在我的身边。第一环节是单手托盘走平衡木,她小心翼翼地走得比谁都慢。当我说要增加难度,双手托盘走平衡木时,她怎么也不肯一个人走。尽管我一直鼓励孩子要勇敢,独立完成任务,但当我看到此种情景,我还是理所当然地去扶她。在我的搀扶下,她也完成了动作,可是小伙伴们不服气,都说:诺诺不勇敢!诺诺的头低下了,脸上没有成功的喜悦。没想到我的好心并没有给孩子带来快乐,我想:此时的诺诺肯定沮丧极了。

我觉得:在我与诺诺的相处过程中,太注重每一次活动后的结果。诺诺总是在我的帮助下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我忽略了帮助胆小的孩子建立自信心。其实,我无时不刻的帮助,正在让孩子身上的依赖性渐渐滋生并增长。当依赖成为习惯,那么孩子也将得不到健康的发展。所以,在仔细考虑后,我想,我会调整对她的引导方式。给孩子一个挑战自我的空间,独立面对困难的空间。让自信代替依赖,让孩子体验到真正成功带来的快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别让孩子以“哭”替代“说”


家长观点:

1、不哭的男孩子才是男子汉

皮皮快5岁了,小帅哥一个,但是却有爱哭鼻子的毛病。皮皮妈说,2岁以前的皮皮是不爱哭,很乖,可是现在越大却越爱哭,稍不如意就哇哇大哭,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也是经常哭。小男生之间免不了会打打闹闹,但打闹的结果永远是皮皮最后哭得稀里哗啦地跑回家找妈妈。皮皮妈的脾气也很暴躁,哭烦了也免不了打几下皮皮的小屁股,最后干脆就把皮皮甩在一边,哭到足够自动停止。时间一长,皮皮有了委屈也不在妈妈面前哭了,每次都憋着个红红的小眼睛撅着嘴,一声不吭地自己跑到房间里去看图画书。皮皮妈对于这样的结果感到十分满意,以为儿子开始学会坚强地忍住泪水了。

“不哭的小男生才是坚强的!”皮皮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爱哭的宝宝长大了以后会很懦弱的。”

2、孩子应该宠着、妥协着

小宝妈对于自己的宝贝丫头绝对是疼爱到家了,漂亮的小宝可是幼儿园公认的“小公主”。但是小宝也因此被妈妈惯出了爱哭的毛病,每次有什么要买的衣服和零食,如果妈妈没有帮她买的话,小宝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小宝妈心疼宝宝,不想让小宝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小苹果一样的脸蛋哭得没了血色多难看啊。所以每次小宝一哭,妈妈就妥协了,马上给小宝买来她喜欢的裙子和零食。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到手,小宝这才破涕为笑。

为此小宝妈很是伤脑筋,爱哭的宝宝,小时候还可以哄哄,要是长大了一直都是这样的话那麻烦就大了。但自己又实在不忍心看宝宝哭成那样,忍不住还是会妥协。

分析问题:多听孩子说为什么哭

实际上,皮皮的妈妈在处理宝宝爱哭的问题的时候是有很多的误区的。面对爱哭的宝宝,妈妈们绝对不能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年龄小的宝宝的个人表达能力并不强,只能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像皮皮这样的宝宝则更多的体现为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不哭的宝宝并不代表坚强。如果把委屈憋在心里,这对于宝宝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所以在皮皮哭的时候,皮皮妈应该多抚摸和拥抱孩子,并且帮皮皮学会用语言来表达心里想要说的话。比方说宝宝因为妈妈不同意带他去吃麦当劳而哭闹的时候,妈妈可以说:“你现在一定很想去吃麦当劳,可是我们约定一周才能去一次,今天去不了,真遗憾,我也替你感到很伤心。”这样帮宝宝说出心里话来,宝宝心里就会感觉好受一些。或者可以鼓励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为什么会不开心,为什么要哭,妈咪们此时要耐心地倾听,不要作太多的批评。逐渐地,宝宝也能够学会用语言代替哭泣来表达情绪。

相比之下,小宝妈的“爱妥协”的麻烦就稍微大一些了。小宝爱哭的习惯的养成某种程度上小宝妈有一定的责任哦。小宝妈对于宝宝纵容了一些,心疼宝宝是一方面,但把宝宝培养成坚强性格也是必须的。所以当小宝出现通过哭的方式来换得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小宝妈应该“坚定立场不心软”,并且很明确地告诉宝宝:“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并把自己不买的理由说给宝宝听。不能因为宝宝的眼泪而心疼,更不应该因为面子而纵容宝宝。这样对宝宝的成长会有误导作用。

孩子自己能干的事也依赖别人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都正准备着小便,脱衣睡觉。这时我看到雯雯慢悠慢悠的,脱完裤子,上衣不脱,坐在床上发呆。于是便走过去督促她动作稍微快点。小家伙看了我一眼,开始慢慢的脱套衫,但就是不把它拉下。“我们是大班的孩子了,不是教过你套衫怎么脱的嘛?”我边说边准备帮助她一下,也借此再教她一下方法。没想到雯雯说:“我会脱的,是楷楷叫我慢点的,他说他要帮助我,等会你就会表扬他了。”说着,“调皮”的孩子一下子就把衣服脱了下来。我无语了,也反思了。

三月是学雷锋月,我们也给孩子们讲了些雷锋的故事,同时也经常教育孩子们要互相帮助,乐于助人。在晨间谈话、餐前谈话时也会不定期地组织孩子们谈话,说说我们班的好人好事,并会对好人好事给予一定的奖励----“笑脸”贴纸一张。班上的好人好事确实多了,做数学作业时有的孩子忘了带铅笔,会有孩子主动的借给她;教室前面的画掉下了,会有孩子主动的去贴好;地上有垃圾了也会有孩子主动的去捡……但在教育孩子做好事的同时我们却没有使孩子们明白什么情况下需要帮助或去帮助人,而且把做好事与一定的“功利”联系起来了,致使有的孩子自己能干的事也依赖别人,而提供不必要帮助的小朋友还以为自己在做好事。

于是,在晨间谈话时我问孩子们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帮助?乐乐说:“当我遇到了困难的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哦?遇到了困难就要别人的帮助?”我重复着乐乐的话。“不对,不是这个样子的。我妈妈说过了,遇到了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实在不行了,才可以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创创站起来反驳了。下面的孩子也纷纷附和。我肯定了创创的观点。告诉孩子们不能任何事都依赖于别人的帮助,一定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实在不行,可以让别人来帮助,但不能老是依赖别人,凡事都要靠自己。接下来我又和孩子们讨论了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去帮助人。别人能做的事,我们还去帮他做算不算做好事,应不应该帮?做好事是不是就是为了表扬?孩子们对于这些问题都说了自己的看法。

在孩子么畅所欲言及老师的总结下,孩子们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遇到困难自己实在解决不了时,才能寻求帮助。我们要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这才叫真的乐于助人。真正的做好事,是不需要回报的。希望孩子们能真正的内化到实际行动中去,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愿我们都能变成能干而又有爱心的人!

教育随笔:爱依赖的孩子


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手工折纸课,要教孩子们折飞机,应该说飞机的折法不太复杂难折。本节课开始,我首先讲解了一下飞机的折法,让孩子们先认真的听,等我折完后,再让孩子们动手试着去折。可我们班有几个孩子,手里刚拿到纸就喊:“老师,我不会折。”我奇怪的看过去,心想我还没折那!我笑着说:“先认真的看老师折,我相信你一定会的。”我开始教孩子们一步步的折,过了一会,又有孩子喊:“老师,我不会折。”接着把自己的折纸给了同桌的伙伴折。我走了过去,笑着说:“老师刚才看你听的很认真,不要怕折不好,自己先试着折折,有不会的地方,老师来帮助你。”他动手试着折叠了起来,有的孩子总想依赖他人,想要其他人来帮助他完成。

老师和家长都期望孩子们能自己独立思考,独立的去动手完成某件事,这也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习惯。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怎样克服孩子过分依赖的习惯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依赖父母是正常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依赖的现象应该越来越少。

可现在的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几代人的爱护和关心集中在孩子身上。

在家里,孩子是“小太阳”“小皇帝”。

没有家长的喂饭,孩子肯定不自己吃饭,这个现象在儿子班上就有好几个小朋友的妈妈告诉我,她们的孩子在家里不喂饭就不吃。

都是大班的孩子了,明年就要上小学了,还没有成功的分床,睡觉的时候家长要哄着、拍着才能入睡。

我问她们的孩子是不是在幼儿园里也这样,她们一口同声的告诉我,她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里非常听话,自己吃饭,自己睡觉,都是独立完成的,可一回到家,就完全变了。

什么都是家长做。

一次送儿子早晨送儿子的时候,我都发动好车要出发了,儿子突然说:“妈妈,我忘了拿作业了怎么办?老师会批评我的,我回去拿作业,你等等我。

”“是吗?我也没有记得啊,我还以为你早准备好出门的时候带上了呢”我故意惊讶的说,看着儿子急匆匆跑回家的身影,我偷偷的乐啦,因为我故意没有提醒他那作业的。

就是要他自己想着自己的作业,提高他对自己的事情有责任心。

因为前几次他没有拿作业,我还提醒他,这次我是故意没有提醒他。

看看他会不会想起来作业的事情。

在我们到幼儿园的时候,遇到了他的同学,同学的妈妈问我为什么今天送孩子送的晚了,我说孩子忘拿作业了,又回家取作业,所以耽误时间了,同学的妈妈一听,马上说:“坏了,我也忘了给孩子拿作业了,都是我的错。

”“什么你的错,孩子的作业就应该孩子自己想着,怎么是你的错呢,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我纠正她的说法。

“不对,是我的错,我的错。

”这位同学的妈妈一边急着往孩子的班级门口跑一边说,离着教室门口还老远就大声的说:“老师,真对不起,我忘了给孩子拿作业了,我们写了,是我忘了拿了,明天一定记得拿。

”我在一旁看着这位着急的家长,再看看她家孩子,那孩子跟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进了教室门脱下外套就跑到小朋友群里玩起来了,根本没有在乎拿不拿作业的事情,好像这作业是她妈妈的,跟她没有关系。

送完孩子,我和这位妈妈一同下楼,这位妈妈还在抱怨说,怎么办,我要是不想着的话,她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能做,一大早好不容易哄着叫她起床,给她穿了衣服后,再喂她吃饭,吃饭那个磨叽,不喂不吃,你说大冷天的不能不让她吃饭就来幼儿园吧。

都快累死我了,我一个人怎么能照顾的过来,现在怎么养个孩子这么难。

当时因为早晨上班时间紧张,我没有多说什么,只对这位妈妈说,尝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还能减轻你的压力。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家庭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只让孩子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跟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转变观念,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立的精神,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起居,能让其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不要我们家长来包办,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别让我们的抱怨替代孩子快乐的童年


孩子在童年时期快乐的成长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快乐的童年时光能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良好的作用,我们作为大人,应该用鼓励代替抱怨,让孩子们在鼓励中快乐地度过童年的每一天。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评价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

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这不行,那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感,孩子也不例外。

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给他们多彩的童年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

我们班岳青倩小朋友就是这样的例子。

她的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她,久而久之,她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她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她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她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责他人。

她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她们的童年在父母的抱怨中布满灰尘。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是在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

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

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作为幼儿老师,我感觉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重要,要给予孩子良好的环境生活,让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敢于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表达出来,让童年时的鼓励为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依赖哭泣


每当来到教室门口,尤其是半日开放活动后,涵涵总是拖着家人不让走,在开放日前一天,我对小朋友们说:“我们快要升入小学了,要学会勇敢,不要总是依赖家人,是不是?”说完就听到大家很有士气的回答:“是!”

第二天,开放日结束后,文文突然说道:“老师,涵涵又哭了,她不让妈妈走”。我一看她,正用着期盼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让妈妈带我回家。其实从开学到现在,只要是周一她就哭,是因为太依赖家人了,哭有用吗?回答是没用。但是在孩子的想法中,他们认为是可以的。因为每次他们有什么不乐意或者不愿做什么事时,只要一哭问题全都能解决。因此就造成了他们认为哭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她家人走后,也不吃饭,于是我要假装不在意她哭,走到她面前告诉她:“你不要哭了,妈妈回家吃饭去了,你很勇敢的,你可以像小鸟一样,白天自已飞翔找食物吃,晚上回家找妈妈。”说完后,她哭得更凶了,但我没有再安慰她,过了一会儿,她感觉自己没有指望了似的,哭声渐渐地小了,我知道这个时候绝不能心软。否则她永远不会让妈妈或姥姥走,会认为哭是解决办法。这时候,小朋友们都在大口大口地吃饭,我就在那炫耀着:某某小朋友吃得真好,还有你吃的很香……不停地夸着其他小朋友,不停的说饭菜的香,希望他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过了一会儿,我发觉教室里突然安静了,原来她不哭了。正准备吃饭了,见到此状,我高兴极了,“我说的吧,你可以的,你真勇敢啊……”鼓励她,肯定她是可以的。之后几天,她都是笑着跟妈妈或姥姥说再见。

这件事,我的处理方法虽然有点冷漠,没有管她让她哭,但是却帮她解决了不再依赖哭来解决问题,让她知道哭是没有用的。

孩子的空间是无法替代的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孩子的空间是无法替代的”!

住平房最大的好处,便是为孩子提供了与小伙伴交往的天地.每天儿子从幼儿园回家后,一声“我走了”便不见了踪影.三五成群的孩子,从这一家窜到那一家.

后来天气渐冷了,我开始限制儿子的这种自由.可一天两天还行,到了第三天,他却怎么也忍不住了,哭闹着要去找他的朋友.邻居们劝我:让他去吧.我碍于面子,点头应允.没想到,他却一去不回,无奈,我又出去找他.最后是儿子哭着跟我回了家.

我想是孩子太寂寞了,于是便想方设法陪他玩.可还是不行,于是前面的“悲剧”重演.

有一天,我陪他玩了一会儿,他又可怜兮兮地一边小声叫着“妈妈”,一边谨慎的看着我的表情.我明白他的意思,也不想在阻拦,但却忍不住问他一句“妈妈好,还是小朋友还好?”儿子虽小,大概也明白我的心思,只是“嗯”着,却不回答.我不再问什么,只是叮嘱他早点回家.看着他蹦蹦跳跳高兴地夺门而去,我终于明白了:母爱对于孩子虽然重要,但仅有母爱还是不够的,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是任何东西也无法替代的.

这样想通了,我便有心“豁”出去,让他玩个够.第一天回来的比较晚,但我庆幸他终于知道回家了,第二天,第三天……渐渐地,他似乎也开始知道控制自己的行动.比方说我告诉他“玩一会就回家”,结果他真的玩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我要他“别走远了”,他真的不到处乱跑了。

我暗暗的庆幸:这是自己没有野蛮的独占儿子的空间的结果,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儿子也格外的听话了。

不知道本文“孩子的空间是无法替代的”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鼓励让孩子自信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琪琪小朋友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飞舞。由于琪琪小朋友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集体中显得郁郁寡欢,因此户外活动时,她总是自己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用宽阔的双臂去拥抱她,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戏,教她跳绳、玩球等。一天,孩子们告诉我:“老师,琪琪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继续努力!”琪琪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她,还让她跳绳给大家看,从此以后,琪琪时不时不地展示跳绳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她跳的很轻松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这件事,让我看到表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己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一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尤其是来到我们集体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美好!

相关推荐

  • 育儿心得:别让孩子依赖电视 育儿心得:别让孩子依赖电视 观看电视已经成为了当代家庭常见的一种日常消遣方式,而这种消遣方式也深的孩子们的喜爱,适当的娱乐对健康生活来说是有必要的,但若是长时间呆在电视机屏幕前那就不要了,现在也有一种...
    2020-08-25 阅读全文
  • 别让孩子以“哭”替代“说” 家长观点: 1、不哭的男孩子才是男子汉 皮皮快5岁了,小帅哥一个,但是却有爱哭鼻子的毛病。皮皮妈说,2岁以前的皮皮是不爱哭,很乖,可是现在越大却越爱哭,稍不如意就哇哇大哭,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也是经...
    2021-07-29 阅读全文
  • 偏执袒护型的爱让孩子太依赖家长、 这样的家长,他们认为爱就意味着成天围着自己的孩子转。他们始终在孩子附近,稍有点什么事情,马上就飞过去救火。要是孩子给管严了,受罪了,他们会浑身不舒服,眼见着自己的孩子在那儿喊疼叫苦,他们的心也跟着疼,...
    2021-03-30 阅读全文
  • 孩子自己能干的事也依赖别人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都正准备着小便,脱衣睡觉。这时我看到雯雯慢悠慢悠的,脱完裤子,上衣不脱,坐在床上发呆。于是便走过去督促她动作稍微快点。小家伙看了我一眼,开始慢慢的脱套衫,但就是不把它拉下。“我们是...
    2021-04-02 阅读全文
  • 克服孩子的依赖心理 导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学习他人的行为,并对其产生认同。因此,如果能够善于利用榜样的作用,对孩子摆脱依赖及促进其独立自主,也能产生一些积极的效果。在学龄前,儿童所认同的对象是父母,当孩子出现模...
    2021-09-18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别让孩子依赖电视 观看电视已经成为了当代家庭常见的一种日常消遣方式,而这种消遣方式也深的孩子们的喜爱,适当的娱乐对健康生活来说是有必要的,但若是长时间呆在电视机屏幕前那就不要了,现在也有一种...

2020-08-25 阅读全文

家长观点: 1、不哭的男孩子才是男子汉 皮皮快5岁了,小帅哥一个,但是却有爱哭鼻子的毛病。皮皮妈说,2岁以前的皮皮是不爱哭,很乖,可是现在越大却越爱哭,稍不如意就哇哇大哭,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也是经...

2021-07-29 阅读全文

这样的家长,他们认为爱就意味着成天围着自己的孩子转。他们始终在孩子附近,稍有点什么事情,马上就飞过去救火。要是孩子给管严了,受罪了,他们会浑身不舒服,眼见着自己的孩子在那儿喊疼叫苦,他们的心也跟着疼,...

2021-03-30 阅读全文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都正准备着小便,脱衣睡觉。这时我看到雯雯慢悠慢悠的,脱完裤子,上衣不脱,坐在床上发呆。于是便走过去督促她动作稍微快点。小家伙看了我一眼,开始慢慢的脱套衫,但就是不把它拉下。“我们是...

2021-04-02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学习他人的行为,并对其产生认同。因此,如果能够善于利用榜样的作用,对孩子摆脱依赖及促进其独立自主,也能产生一些积极的效果。在学龄前,儿童所认同的对象是父母,当孩子出现模...

2021-09-1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