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0家园共育,改掉不良的习惯

发布时间:2020-05-14 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教育笔记 幼儿园家园活动的方案 要让一个孩子的各种习惯有所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的耐心的引导,有了良好的习惯,在知识获取与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也会有更多的进步。所以,要培养他喜欢体育活动,对体育活动有兴趣,也就有必要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

针对上次的情况,我小米的家长取得了联系,有了进一步的沟通,谈话主要有一下几个内容。

1.疼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绝对不可以宠溺,不要什么事情都顺着他的意思,要让他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做事情有条理,有始有终。

2.卫生习惯的培养,例如:擦鼻涕的餐巾纸不要随便乱丢在地上,不要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3.小米有轻度肥胖的症状,在饮食方面应该更合理,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零食,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因为甲流的影响,本班放假9天,在这一段时间中,小米有一点进步了。

仍然是学习韵律操的时候,我说“全体起立”,他也站了起来,并且来到了空地上,我放音乐,他站在后面看了一会,也许是被其他幼儿高涨的情绪感染了,他也跟着做了起来,虽然动作十分的笨拙,节拍也不对,但是他主动跟着音乐做起来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放学的时候,我把这一情况告诉了他的奶奶,奶奶说,放假的时候在家里一直教育他,看到有进步心里很开心,以后一定会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让孩子健康的成长。但是,对于轻度肥胖的问题一直比较担心,因为小米只喜欢吃荤菜,不要吃水果与蔬菜,也不肯锻炼,实在是伤脑筋。

肥胖对于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对于小米的这个问题,相信在以后的时间里也是可以慢慢改善的,针对他的特殊情况,在体育游戏与体育活动的时候,适当的加强对他的锻炼。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知识:不打不骂就让孩子改掉坏习惯


家里有熊孩子,家长免不了要伤肝动气,情绪一激动,一巴掌可能就落在了孩子的屁股上。年轻父母可能觉得体罚孩子的方式很解气,但是不明就里的体罚,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体罚也就不能有效规范孩子的行为。

还可能使宝宝产生叛逆心理,性格逆向发展。但并不是说家长就要对孩子的犯下的错误视若无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可以惩罚孩子,但是要用科学的方法。

一.搞乱的东西自己收拾

案例:家里有熊孩子,你就别想着家里能整洁。宝妈这一秒刚收拾好的房间,可能下一秒就被宝宝搞成蛮荒之地。

惩罚方法:跟孩子说自己搞乱的东西自己收拾,不然自己乱丢的玩具就要被妈妈没收,以后就不能玩了。宝妈可以跟孩子一起收拾房间,这样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生活的能力,熟悉自己房间的空间布局,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哪儿,就不要东找西翻了。

二.撒谎

案例:很多孩子犯错了以后,为了逃避家长的惩罚,都会选择跟家长跟家长撒谎。

惩罚方法:其实孩子撒谎就是对家长打骂的恐惧,为了消除孩子的这种恐惧,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冷静下来,然后让孩子去反省。别急着斥责孩子的错误,先缓和彼此之间的情绪,等到情绪平复以后,家长再去询问孩子为什么要撒谎。

三.和兄弟姐妹争夺玩具

案例:家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那孩子争夺玩具的事情跟家常便饭一样,每天都在持续上演。

惩罚方法:家长要先放下手边的工作,走到孩子身边,让孩子注意到自己在关注他们。耐心的听孩子解释争夺玩具的原因,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说,“你是哥哥(姐姐),你要让着弟弟(妹妹)。”

这样孩子内心就会愤愤不平,“我为什么什么都要让着弟弟”,而小的那一个也会觉得,家里所有的人都会让着自己,养成骄纵蛮横的性格。

四.到了饭点不吃饭

案例:孩子吃饭的问题,一直让很多家长头疼,每次吃饭都是吃几口就不吃了,让家长端着饭碗在孩子的身后屁颠屁颠的追着喂。

惩罚方法:孩子如果不吃饭,那就告诉孩子现在不好好吃饭只能等到下一顿才能吃,期间不要给孩子吃零食。等到孩子饿了、吵吵着吃饭的时候,要先告诉孩子,以后要准时吃饭,否则就只能饿着。

有了一次教训以后,孩子就知道要准时吃饭了。其实孩子不好好吃饭,多半是家长惯得,家里各种各样的零食,不吃饭了有人追着喂,才让孩子养成了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的坏习惯。

如何改掉拖拉的习惯


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不少,给自己和家长带来不便,还耽误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何纠正孩子这一不良习惯呢?

一、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一个小女孩在上学前做事总是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比如,正在吃饭,窗前有只小鸟飞过,她就会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正在画图画时,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一眼电视,留下半拉子图画磨蹭着不肯马上画好,其他的事也雷同。所以,女儿做事往往“战线”拉得很长,效果还不一定好。针对她这种坏习惯,家长就商量好,她做事时,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排除与当时事件无关的因素,使孩子能专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加快速度也保证质量,慢慢就养成了利索的好习惯。

二、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孩子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一个家长的女儿就是俗话说的那种“老虎紧追到脚跟,还要回头辨雌雄”的人,是个典型的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由于磨蹭,上学经常迟到,被老师批评是家常便饭。对此,家长非常苦恼,下决心帮她改正。首先,应该帮她认识磨蹭给她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她接受意见并表示愿意改正。接着,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她监督 妈妈 有没有磨蹭现象,爸爸做裁判,记录结果并及时报告。与父母一起制订了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女孩开始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主动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加强了。现在她会根据时间来调节做事速度,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时间的能力,迟到的现象几乎绝迹。

家园共育:如何改变幼儿爱发脾气的习惯


家园共育:如何改变幼儿爱发脾气的习惯

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之一就是逐渐转向自我为中心,这样和容易和伙伴交往时发生一些冲突,然而大班孩子应该有解决纠纷的能力了,但是大部分孩子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发脾气、不饶人等现象。发脾气属于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孩子也不例外。学前幼儿发脾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孩子经常发脾气,则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稳定的情绪,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跟家长沟通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老师,我孩子在幼儿园怎们样,在家里经常发脾气还动手,该怎么办呢”?那么,孩子爱发脾气究竟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家园共同携手才能改变这一现象,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学会解决纠纷。

在幼儿园老师如何解决幼儿爱发脾气的现象呢?

首先要加强情绪管理方面的课程教授,让孩子通过活动,结合自身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多关心幼儿,自身做到不对幼儿大声讲话、不大声呵斥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再次,学会分析幼儿的心理,多关注幼儿,当孩子情绪不好时,及时进行沟通,帮助幼儿化解不良情绪;最后,教师与孩子家长及时沟通,家园共育。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第一、当孩子发脾气时,成人不要立马去管制孩子,让他发泄,不要理会他,过一会他自己就会停止发脾气,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我们抱起孩子心态平和的去与孩子交流,询问原因、分析正误,这样孩子就会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或缺点,也会进行改正。如若大人立马怒斥孩子,孩子的自尊性会受伤害,从而愈演愈烈。

第二、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孩子往往用发脾气来要挟父母,以达到他的目的。如果父母让步的话,在孩子面前表现得低三下四、畏首畏尾,或者是出于怜悯、同情、娇惯而屈从,最后以无条件地满足相妥协,这实际上是纵容,强化了孩子发脾气的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孩子的脾气就有可能越来越坏,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粗暴、任性,成为一个要挟父母的行家,因此父母千万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而应采取其他方式消除孩子的脾气。

再次

第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眼看孩子要发脾气,父母迅速地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开去是很有好处的。但父母的这种努力必须及早地进行才会有效。比如说,母亲和孩子一起上街买玩具,孩子因母亲没给他买他想要的玩具而发脾气。“我们就要过马路了,现在看看两头有无车来。看那个骑车的男孩,看见没有?看他穿的衣服多好看,待他过去,我们就过街。听那卡车的噪音,真要震耳欲聋啊!现在我们终于过去了。那么现在我们该往哪边走呢?”因为母亲的滔滔不绝,孩子不愉快的情绪也就被转移了。

第四、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分清是非,对孩子的各种要求要进行分析,合理的、有条件满足的要求,应该给予满足;一时不能满足的,应说明情况,讲清道理;对无理要求,坚决不能答应,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冷淡处理:对好发脾气又无法说服教育的,不妨采取不予理睬的方法,家长可以表现出漠视冷淡的态度,且家长之间的态度要一致,使孩子感到没有同情者,几次以后好发脾气的性格会改变过来。如果发脾气时有伤人或自伤的行为,必须加以约束和制止,或引导孩子去做其他感兴趣的事,分散其注意力。

发脾气属于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正确引导,就会杜绝乱发脾气现象。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还应该建立和谐、美和、有爱的家庭环境,这样孩子才能身心健康成长。

家园共育:不能纵容孩子的假期坏习惯


家园共育:不能纵容孩子的假期坏习惯

暑假到了,孩子们离开了有规律的幼儿园生活,回归家庭生活后,代为看护的大多为老人,很容易溺爱孩子,渐渐地孩子们就会养出一些坏习惯!等到开学在纠正,真的要费很大的力气,不如从一开始就杜绝这些坏习惯产生的可能!

1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天天睡懒觉,睡到中午才起来,那就成问题了。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学习什么都跟着乱。更糟糕的是,等到假期结束,还要恢复到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又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非常折腾。

对策

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假期里可以没有规矩。比如睡懒觉,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2吃零食

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而且,吃太多零食,热能转变为脂肪,堆积在大脑组织中,导致神经网络发育不良,也会使智力水平降低。

对策

当然可以让孩子吃一点零食,这也是生活乐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议好一个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点什么东西、吃多少,别人给零食时怎么处理等等。

3看电视

看电视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小孩子是不会太过分迷恋电视节目的。把看电视排在假期坏习惯的第三位,纯粹是因为这是一件孩子常常想做而遭到父母禁止、因此发生许多冲突的事情。此外如果孩子已经懂得上网,做父母的可能还会担心他“沉迷于网络”甚至“染上网瘾”。

对策

看电视太多会影响视力、会变笨、坐太久活动不够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讲讲,相比简单粗暴地“不许你看电视”而言,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最好的办法还是和他“谈判”,得出一个大家相对来说比较能够认可的方案,因为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他就会有意愿去遵守。给孩子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的自由,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屁股后面:“不要看太多电视!”“你怎么又在上网?”

4“宅”在家

老是窝在家里,还常常伴随着吃零食的坏习惯,容易发胖不说,精神状态也不会好,常常是一副懒懒的样子。当然这其中也有家长的原因,怕孩子因为天气太热而中暑,就不让孩子出门了,其实做好完善的防暑措施,孩子还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对策

周末早晨天气不太热的时候,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父母要上班的时候,也要请看护人多带孩子出门去玩。注意不要给他太多“不可以”,手、脸、衣服、鞋子弄脏了回家洗洗就好,玩的时候让他尽兴,不要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5两面派

说到老人带孩子可能会过分溺爱,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一些坏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这些看护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会察言观色的,容易变成小小“两面派”。事实上这种不一致会给孩子造成混乱的感觉,对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长很不利。

对策

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稳主意,然后尽量和其他看护人沟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开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把孩子在这一天里的表现说一说,评议评议,不是开“批斗大会”,只是把事情拿出来让大家知道,让一切都变得公开、透明。当然,着重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6依赖心

本来在幼儿园里已经会自己吃饭、上厕所、收拾东西了,待在家里,在老人照管的情况下,又变得事事依赖。这些“退化”行为,对孩子可没有好处。

对策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独立完成。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是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等等。家长要有耐心,可以陪伴他,但要让他自己慢慢做,传递给他的信息是:“你可以做好哦,我相信你。”对大一点的孩子,甚至反过来,还可以让他帮大人一点忙,他会因为自己可以承担一定的责任,而感到很自豪。

7人来疯

自己在家的时候好好的,一旦带出去,到了人多的场合,就变得任性起来。要么疯得不得了,大喊大叫的,或者对人不太有礼貌,不让别人好好说话;要么就表现得很“拗”,一定要这样那样,不然就撒娇耍赖发脾气;或者有很强的表现欲,什么事情都要“我来我来!”尤其是在有其他小朋友的场合,一定要大家都注意他、说他最好。

对策

“人来疯”的背后,很可能是孩子受到的关注不够多,如果父母平时给予他足够的关心,孩子内心就会很安稳,不需要在特殊场合来获取额外的关注。不过即便如此,遇到人多热闹的场合,小孩子变得兴奋,也是常有的事,父母只需要用平静的口吻简单地告诉他“要讲礼貌”、“不要打扰到其他人”等等就可以了。一定不要在人多的场合过分训斥孩子,这会很伤他的自尊心,切忌切忌!

8臭脾气

作息紊乱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晒到太阳的时间少了。光照不足不仅不利于钙质吸收,还会引起抑郁症状。你可别奇怪家里的小朋友怎么状态不佳、脾气臭臭呢!没准就是抑郁的表现。而孩子通常觉得“我辛苦了一个学期,假期就应该放松”,不仅在家为所欲为,连脾气都见长了。

对策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就会遵守规矩,在家就肆无忌惮。是因为家更让他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不见得是坏事。但也需要给他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样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太过放任,反而会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假期安全,注意事项

不让孩子独自在家,不让孩子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

教育孩子不玩家中的插座、开关、打火机、尖锐或易吞服的物品;

家中的药品要妥善保管,煤气阀门要及时关闭,热水瓶要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

孩子外出要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不离开成人的视线;

教育幼儿乘坐公交或私家车时,尤其上下车时注意交通安全;

让孩子牢记一个联系电话,万一发生意外可以立即拨打。

怎样改掉孩子拖拉的习惯


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与孩子的性格有关,有的和孩子的生活习惯有关,家长不能一概而论,如何改变孩子做事拖拉的习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孩子改正做事拖拉磨蹭的习惯。

一、定规矩 勤督促才有效果,可以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父母安排的事情没做完,不许看电视;家庭作业没按规定完成,不许上网;帮父母买东西超过了时间,”功劳”减半……开始孩子也许会屡屡”犯规”,但是记住别客气,拒绝他看电视或上网。提醒孩子当事情确定了之后一定要立即行动,在行动中不断纠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哪怕是芝麻粒大的小事。他把闹钟定在早上六点,可是当闹钟响起,他却觉得睡意正浓,于是干脆心烦地把闹钟关掉,倒头继续睡。如果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那么他将来就很容易养成懒惰拖拉的坏习惯。

假使你经常引导他,让他在潜意识里时刻告戒自己这样不行啊,"立即行动"、"现在就去做",那么他就会就会迅速立即爬起来。让孩子记住:立即行动,改变拖拉的习惯,将改变他的一生。

二、让自然后果教育孩子,把方法教给孩子。

我的女儿经常磨蹭,做事拖拉。特别是每天早饭都要我们不停地催促,有一次我和她妈妈商量,决定要改变女儿吃饭拖拉的习惯,于是跟女儿讲从某天开始早饭不再催她,自己安排到学校的时间。于是选择一天自己早上第一节没课的早晨,妈妈自己吃好早饭就上班去了,我吃完饭后就在看书,女儿自己慢慢吃,等她吃好后,上学就迟到了。上学迟到是最倒霉的事情,孩子很怕。然后让她自己分析,上课为什么会迟到。她自己找到了迟到的原因,在于迟到拖拉。从那次以后我们再也不要担心她早饭拖拉,她自己会看时间几点前必须吃好。

教育孩子怎样提高做事的效率,比如,晚上临睡前就把第二天用的东西准备好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乱找耽误时间;告诉孩子经常用笔把该用的东西和需要做的事记下来,防止丢三落四昏头昏脑影响效率。

三、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如果孩子做作业经常忙活到半夜,而他的同学早早就做完了,甚至还有时间看电视。这个时候不要总是怪孩子不好,拖拉、磨蹭。自己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是否有比较大的影响,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在做什么,是否干扰了孩子的学习。另外,即使在做家务时,也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家里的环境安静了,孩子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拖拉的现象就会减少。

虽然这样做家长的活动受到限制,但是能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有的孩子做事情拖拉或者磨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贪玩、受到不应有的干扰、因问题难以解决而犯愁犹豫,这都可能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习惯。动气不如动心,花心思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就能改变孩子拖拉的习惯。

相关推荐

  • 改掉幼儿不愿意午睡的习惯 案例: 这一周冯心怡小朋友连续几天不肯睡,老师觉得很头疼。只见她一会儿仰着睡,一会儿卧着睡,不一会儿又侧着睡。老师叫她快睡,可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时间在悄悄流逝,声音也几乎没有了,老师以为睡着了,凑过...
    2021-05-18 阅读全文
  • 改掉咬人的坏习惯 孩子在一起玩耍会经常发生不愉快甚至会咬人在我班有一个叫航航的小朋友,在与小朋友玩耍时,不论是高兴或生气都会去咬其他小朋友一下,虽然咬得不是很厉害,不论咬伤了谁都不好。每每发现我都及时制止,并提醒他咬人...
    2021-03-17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不打不骂就让孩子改掉坏习惯 家里有熊孩子,家长免不了要伤肝动气,情绪一激动,一巴掌可能就落在了孩子的屁股上。年轻父母可能觉得体罚孩子的方式很解气,但是不明就里的体罚,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体罚也就不能有效规范孩子的行为。 还可...
    2020-05-22 阅读全文
  • 如何改掉拖拉的习惯 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不少,给自己和家长带来不便,还耽误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何纠正孩子这一不良习惯呢? 一、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一个小女孩在上学前做事总是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
    2021-05-11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如何改变幼儿爱发脾气的习惯 家园共育:如何改变幼儿爱发脾气的习惯 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之一就是逐渐转向自我为中心,这样和容易和伙伴交往时发生一些冲突,然而大班孩子应该有解决纠纷的能力了,但是大部分孩子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发脾气、...
    2020-07-16 阅读全文

案例: 这一周冯心怡小朋友连续几天不肯睡,老师觉得很头疼。只见她一会儿仰着睡,一会儿卧着睡,不一会儿又侧着睡。老师叫她快睡,可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时间在悄悄流逝,声音也几乎没有了,老师以为睡着了,凑过...

2021-05-18 阅读全文

孩子在一起玩耍会经常发生不愉快甚至会咬人在我班有一个叫航航的小朋友,在与小朋友玩耍时,不论是高兴或生气都会去咬其他小朋友一下,虽然咬得不是很厉害,不论咬伤了谁都不好。每每发现我都及时制止,并提醒他咬人...

2021-03-17 阅读全文

家里有熊孩子,家长免不了要伤肝动气,情绪一激动,一巴掌可能就落在了孩子的屁股上。年轻父母可能觉得体罚孩子的方式很解气,但是不明就里的体罚,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体罚也就不能有效规范孩子的行为。 还可...

2020-05-22 阅读全文

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不少,给自己和家长带来不便,还耽误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何纠正孩子这一不良习惯呢? 一、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一个小女孩在上学前做事总是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

2021-05-11 阅读全文

家园共育:如何改变幼儿爱发脾气的习惯 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之一就是逐渐转向自我为中心,这样和容易和伙伴交往时发生一些冲突,然而大班孩子应该有解决纠纷的能力了,但是大部分孩子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发脾气、...

2020-07-1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