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园共育:如何改变幼儿爱发脾气的习惯

发布时间:2020-07-16 家园共育 幼儿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教育笔记 家园共育:如何改变幼儿爱发脾气的习惯

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之一就是逐渐转向自我为中心,这样和容易和伙伴交往时发生一些冲突,然而大班孩子应该有解决纠纷的能力了,但是大部分孩子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发脾气、不饶人等现象。发脾气属于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孩子也不例外。学前幼儿发脾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孩子经常发脾气,则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稳定的情绪,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跟家长沟通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老师,我孩子在幼儿园怎们样,在家里经常发脾气还动手,该怎么办呢”?那么,孩子爱发脾气究竟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家园共同携手才能改变这一现象,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学会解决纠纷。

在幼儿园老师如何解决幼儿爱发脾气的现象呢?

首先要加强情绪管理方面的课程教授,让孩子通过活动,结合自身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多关心幼儿,自身做到不对幼儿大声讲话、不大声呵斥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再次,学会分析幼儿的心理,多关注幼儿,当孩子情绪不好时,及时进行沟通,帮助幼儿化解不良情绪;最后,教师与孩子家长及时沟通,家园共育。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第一、当孩子发脾气时,成人不要立马去管制孩子,让他发泄,不要理会他,过一会他自己就会停止发脾气,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我们抱起孩子心态平和的去与孩子交流,询问原因、分析正误,这样孩子就会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或缺点,也会进行改正。如若大人立马怒斥孩子,孩子的自尊性会受伤害,从而愈演愈烈。

第二、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孩子往往用发脾气来要挟父母,以达到他的目的。如果父母让步的话,在孩子面前表现得低三下四、畏首畏尾,或者是出于怜悯、同情、娇惯而屈从,最后以无条件地满足相妥协,这实际上是纵容,强化了孩子发脾气的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孩子的脾气就有可能越来越坏,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粗暴、任性,成为一个要挟父母的行家,因此父母千万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而应采取其他方式消除孩子的脾气。

再次

第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眼看孩子要发脾气,父母迅速地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开去是很有好处的。但父母的这种努力必须及早地进行才会有效。比如说,母亲和孩子一起上街买玩具,孩子因母亲没给他买他想要的玩具而发脾气。“我们就要过马路了,现在看看两头有无车来。看那个骑车的男孩,看见没有?看他穿的衣服多好看,待他过去,我们就过街。听那卡车的噪音,真要震耳欲聋啊!现在我们终于过去了。那么现在我们该往哪边走呢?”因为母亲的滔滔不绝,孩子不愉快的情绪也就被转移了。

第四、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分清是非,对孩子的各种要求要进行分析,合理的、有条件满足的要求,应该给予满足;一时不能满足的,应说明情况,讲清道理;对无理要求,坚决不能答应,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冷淡处理:对好发脾气又无法说服教育的,不妨采取不予理睬的方法,家长可以表现出漠视冷淡的态度,且家长之间的态度要一致,使孩子感到没有同情者,几次以后好发脾气的性格会改变过来。如果发脾气时有伤人或自伤的行为,必须加以约束和制止,或引导孩子去做其他感兴趣的事,分散其注意力。

发脾气属于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正确引导,就会杜绝乱发脾气现象。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还应该建立和谐、美和、有爱的家庭环境,这样孩子才能身心健康成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父母如何教育爱发脾气的孩子?


孩子的降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快乐,他的一些行为和话语不经意的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可往往一些年轻的家长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只享受孩子给这个家庭所带来的快乐,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爱发脾气,家长的沟通策略

对待发脾气的孩子,家长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绝对不要斥责或体罚孩子,二是紧紧拖住孩子,不要让孩子撒野毁物或自毁。

第一个原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斥责等于火上浇油,适得其反。特别是家长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样子,等于是孩子发脾气的“榜样”。须知,柔能克刚,而刚却克不了柔。

第二个原则的着眼点,在于用骨肉之情和善良的愿望,帮助孩子控制难以自制的情绪,让他一动不动地呆上5分钟,爆发的情绪就会平息下来。

待孩子发过脾气之后,应同孩子谈心,教育孩子认识发脾气的危害,学会以理智驾驭感情:平时.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应主动地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能满足,怎么撒野也不行,让孩子明白:凡事必须讲道理,无理寸步难行。

对人小脾气大的孩子,父母教育的口径必须一致,切忌南辕北辙;教育务必坚持,坚持一段时间,情况就会好转。

孩子病后常会“长脾气”。家长今后应该注意,即使孩子生病时也不要无原则地迁就。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大人坚持原则很有必要,但不能让孩子一直哭闹,要及时转移他的注意力。这么小的孩子,在他大哭大闹的最高峰过去后,带他看看外面的车、小动物等,让他慢慢恢复情绪。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做正确的分析,该满足的正当需求应给予充分满足,对不适合的需求则要讲清道理。在孩子情绪波动听不进话的时候,要给些时间让他冷静下来,然后再讲清道理。

千万不要在对孩子愿望不了解的情况下,自己先发火,更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造成孩子的对抗情绪。希望初为父母者多尊重孩子,多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少用家长的权威。

三代同堂,大人之间要达到共识

一对夫妻俩带孩子回老家和老人一起过节,短短几天内,孩子蛮不讲理的小故事发生了数次。孩子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起床后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的好习惯不见了。

睁开眼睛就喊:“爷爷.我要穿衣服。爷爷……”那边,爷爷迫不及待地拿着衣服准备着。可孩子一看,嘴一撅,“不穿,不穿,这件昨天刚穿过了。”爷爷笑着说“行,行,我再给你拿一件。”拿来衣服,孩子胳膊、腿一伸还要大人哄着才肯穿。

父母看着儿子一副骄惯、蛮横的样子,真想一巴掌打下去,可一想,这一巴掌下去,儿子非但不改坏习惯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的哭闹,效果没有达到,还惹的老人不高兴。这是作为儿女所不应该的所以就想,算了,等回家再好好管教。

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举止不对时,应当加以管教,但也要有个“度”,特别是有老人在场的时候。处理时既要顾虑到孩子的心理,也要顾虑到老人的心情,老人疼孩子是“人之常情”,如果这一巴掌打下去,孩子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创伤,老人更会为了维护孩子而破坏了一家人的和睦。

同时,家长在处理时的某些行为也会给孩子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因为孩子通常会以家长的行为为榜样。如果孩子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可以告诉孩子:“老师曾说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XX(举一个最要好的小朋友的名字)在家肯定也是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脸的,妈妈相信你也能做到,而且做的会更好。”短短的几句话,孩子会很高兴地去做事情,长辈看到你的真诚,也会配合你的。

孩子的降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快乐,他的一些行为和话语不经意的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可往往一些年轻的家长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只享受孩子给这个家庭所带来的快乐,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如果固定在一个家庭环境中得到一致的教育,孩子就容易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但是当两代有不一致的教育模式时,受害最深的还是无知的孩子。

因为年纪小,无法分辨对错,如果从小在一边受溺爱,另一边严格管教的环境下生活,慢慢地,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专挑软柿子吃的“小霸王”。如果你也是一位积极向上的家长,不妨与长辈坐下来谈谈,让长辈看到儿子媳妇的诚恳态度,相信老人会配合你们教育好孩子的。

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在一些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家长往往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这就需要夫妻双方达成共识,互相理解。孩子生活在一个比较融洽、和谐的家庭中,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你能抽出时间,不妨和孩子进行一下“角色扮演”的游戏,你来扮演孩子,孩子扮演家长,你可以将孩子平日蛮不讲理的行为举止再重演一边,看孩子是怎样处理的,同时在处理中,孩子意识到这样做是错误的,下次就不会发生类似事情。

总之,孩子蛮不讲理是不可宽容的。如果一味地宽容,很容易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三代同堂,只有大人之间达到共识,给孩子一个教育理念一致的环境,孩子才有章可循,才能健康成长。

幼儿在公共场所发脾气该如何处理


幼儿在公共场所发脾气该如何处理

你可能经常会在购物商城或者是餐馆里看到小孩以他最大的分贝咆哮尖叫。有人把这种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场景看做是正常事件。你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你可能也会遭遇此种境况?为了帮你脱离这种尴尬的场景,这里有些处理幼儿在公共场所发脾气的小贴士。

1、清楚了解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时,你必须要了解孩子的性情和行为。一旦发现孩子要发脾气时,这个可以帮助你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参与孩子们的一些课外活动使他们忘记他们所想的。

2、密切关注孩子

很多孩子在饥饿,累了或是口渴时,会开始不安和愤怒。在你完成日常的零星事务时,比如购物,支付账单等,孩子们不得不长时间等待,这样他们就会开始觉得烦躁和沮丧。所以,随身携带一些零嘴,让你的孩子免遭饥饿的折磨。你也可以频繁的和孩子交流,让他们不觉得被冷落了。

3、训练孩子

孩子必须清楚在公共场所的正确行为做法。好行为的训练必须从早期就在家开始了。

4、对发脾气的孩子置若罔闻

有时候可以对正在发脾气的孩子置若罔闻。当孩子脾气达到顶峰时,继续和他辩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相反,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你完全可以无视孩子或者也不要和孩子正常的讨论些什么。最终,孩子们也许会自己冷静下来。这个练习也应该在家里开始。

5、不要对孩子吼叫

如果你们两个在公共场所行为举止不当,这真的非常尴尬。作为成人,对待孩子要冷静,同时也不能生气。要一直保持文明行为,避免失控情况。

6、避免接受所有的要求

大多数孩子发脾气就是因为他们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比如一个新奇的玩具或糖果。很多父母为了避免公共场所尴尬都会立刻满足孩子们的所有要求。但是这种行为是极为不合理的,父母的这种做法让孩子们尝到了甜头,日后孩子们还会以同样的方式来要挟父母去满足他们的更多愿望。记住,只能接受合理的要求。

7、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行奖励

如果因为孩子不守纪律或乱发脾气,你惩罚了孩子;同样的你也得根据情况来对孩子进行奖励。这个会让孩子明白良好的行为对他是多么的有利。一些爱心小话语和一件小礼物如一个新玩具车都绝对可以让孩子极度满意。

2020家园共育,改掉不良的习惯


要让一个孩子的各种习惯有所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的耐心的引导,有了良好的习惯,在知识获取与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也会有更多的进步。所以,要培养他喜欢体育活动,对体育活动有兴趣,也就有必要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

针对上次的情况,我小米的家长取得了联系,有了进一步的沟通,谈话主要有一下几个内容。

1.疼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绝对不可以宠溺,不要什么事情都顺着他的意思,要让他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做事情有条理,有始有终。

2.卫生习惯的培养,例如:擦鼻涕的餐巾纸不要随便乱丢在地上,不要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3.小米有轻度肥胖的症状,在饮食方面应该更合理,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零食,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因为甲流的影响,本班放假9天,在这一段时间中,小米有一点进步了。

仍然是学习韵律操的时候,我说“全体起立”,他也站了起来,并且来到了空地上,我放音乐,他站在后面看了一会,也许是被其他幼儿高涨的情绪感染了,他也跟着做了起来,虽然动作十分的笨拙,节拍也不对,但是他主动跟着音乐做起来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放学的时候,我把这一情况告诉了他的奶奶,奶奶说,放假的时候在家里一直教育他,看到有进步心里很开心,以后一定会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让孩子健康的成长。但是,对于轻度肥胖的问题一直比较担心,因为小米只喜欢吃荤菜,不要吃水果与蔬菜,也不肯锻炼,实在是伤脑筋。

肥胖对于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对于小米的这个问题,相信在以后的时间里也是可以慢慢改善的,针对他的特殊情况,在体育游戏与体育活动的时候,适当的加强对他的锻炼。

家园共育:发脾气生闷气,如何绕过情绪走进孩子内心?


你能识破孩子的“伪装情绪”吗?

我们都有种直觉, 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之间是有差异的。孩子也会发现当自己展现出某种特殊的情绪时, 就会得到想要的回应, 所以当他们想要得到某种回应时, 就会表现出特定的情绪, 因为每位父母都会对特定的情绪有所偏好, 孩子就学会了“最有可能成功” 的情绪。

孩子们会通过这种方式来伪装真实的情感, 比如:

愤怒会伪装成发脾气

悲伤会伪装成生闷气

恐惧会伪装成害羞

这三种伪装是父母面对的主要挑战, 下面就来看看如何应对。

如何战胜乱发脾气?

发脾气是不知不觉学会的。一个18个月到两岁大的婴儿会常常学习如何处理挫折、等待以及被拒绝。他们第一次发脾气的时候, 自己也被愤怒主宰, 表现出你和他自己都没有体验过的行为失控。有时候脾气会突然爆发, 甚至连孩子自己也被吓到了! “ 怎么了?” 他们会大哭, 需要安慰。随后, 再大一点的儿童就慢慢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 他们也能够控制发脾气。“ 看看, 我先扯开嗓子大叫, 然后在地上撒泼, 滚来滚去。就是这样。”

为什么想这样做呢? 部分原因是释放内心累积的挫折感。但多数时候是想要影响大人! 大人们会觉得尴尬、害怕、紧张, 有时候他们就会对孩子屈服! 因此孩子发脾气的习惯就会变得根深蒂固。

这里有一些解决方法:

1、不要有求必应。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家长要下定决心。不要孩子一发脾气, 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你过去可能是这样(为了图清净), 但是今后不要这么做了。

2、付诸实践。当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 做你应该做的事情。有的家长会走开, 忽略孩子(我们可能发现很难做到这点)。有的家长会抓住他们, 把他们带到房间或者车里。你可以视情况而定。更重要的是预防孩子发脾气, 这就是接下来该讲的。

3、趁热打铁。当孩子发完脾气, 不要让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要让孩子知道下次不可以再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愤怒。当你和孩子都平静下来后, 就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让孩子待在自己的房间, 或者靠墙站着, 或者等你们从超市回到家后再处理。让孩子道歉, 说出他们发脾气的原因以及下次会怎么做。如果他们下次还犯同样的错误, 你可以给他们一些实际的惩罚, 比如拿走玩具、当天不准看电视等。

4、防患于未然。乱发脾气经常意味着家长和孩子在生活中都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如果你想让生活变得轻松些, 就要找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你和孩子都很懊恼。然后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你能够把孩子安排好以后再去购物吗? 或者训练孩子在较短的行程中, 习惯和你在一起却不需要你把精力都放在他身上。有时候如果你知道自己很忙, 不如提前安排一些事情给孩子做, 或者让其他人帮忙照看一两个小时。

所以, 总结一下家长最常遇到的难题。永远不要让孩子通过发脾气来满足需求。如果孩子开始发脾气, 可以选择忽略他们或者根据情况的需要安全地制止孩子。随后, 当他们发完脾气后, 让他们体验发脾气的后果。是时候让他们知道, 下次如果想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方式。当你发现小孩子想要发脾气的时候, 就赶快预防。最后, 避免出现让你和孩子都非常难受的情况出现。发脾气完全没必要成为孩子童年的一部分, 大部分孩子都会尝试发脾气, 但是如果家长处理得当, 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

如何让孩子不再生闷气?

就跟演戏一样! 孩子们坐在客厅中间, 让你不得不注意他们。他们会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愤怒, 夸张的表现, 唉声叹气。他们的表情都可以得奥斯卡特效奖了。你不能忽略他们, 所以你会问“ 怎么了?” 他们肯定会回答你“没事”。这仅仅是第一回合!

生闷气的目的是想让你极力表现出你的关心。你会通过不断的询问和猜测来表达关系, “饿了吗?” “别人跟你说了什么吗?” “在学校里还顺利吗?” “不舒服吗?” “不, 嗯, 嗯……”。

最后, 他们会接受你的一些方式, 但是他们也没有真正开心起来, 只是不言语, 默默疗愈内心的伤口, 直到下次爆发! 这样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孩子的目的达到了! 他们闷闷不乐的目的就是想让父母感到愧疚, 孩子们已经学会利用这种愧疚感了。也许当孩子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 你半夜起来晕晕乎乎, 把干净的纸尿裤换成了脏的! 或者你不小心让尿布的别针扎到了他们, 这些事情过后让家长感到很大的压力。不论你感到有多愧疚, 事情已经过去了就忘了吧, 愧疚并不会给你们带来什么帮助。

如果孩子一生闷气, 你就给他们关注和爱, 他们就会总结出, 如果不幸的时候就会得到关爱。如果你想要得到关爱, 就要让自己表现得很崩溃, 态度消极, 这样别人就会注意到你。问题在于这种态度慢慢会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一辈子都变得闷闷不乐!

我遇到过很多小孩和成年人都显得闷闷不乐。以前我会很努力想让他们开心起来。我是个“老好人” ( 虽然我内心里越来越厌烦和愤怒)。现在我会使用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如果一个孩子在我面前表现得闷闷不乐,我就会让他知道“我很关心你, 也想要帮你, 你想一想你真正需要什么,我会在厨房里等你”。然后我就离开他们。通常他们会过来直接表达他们的需求, 我也很乐意提供帮助。如果没人理你, 生闷气就变得很无趣。

如何改善宝宝的臭脾气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注意到,有些宝宝的脾气非常好,有些却分外火爆。 通过宝宝来看他们的爸爸妈妈,脾气好的孩子,爸爸妈妈的脾气也特别好,而脾气火爆的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的脾气也很火爆,因此想要让孩子有个好脾气,爸爸妈妈应该先养成自己的好脾气。

一、孩子坏脾气的形成原因

1.先天因素或遗传

在怀孕期间,妈妈的心情和脾气都会对胎儿的脾气养成造成影响,如果准妈妈心理波动大、情绪变化大,那么,孩子以后的脾气也相对较差。

2.爸爸妈妈的脾气影响

孩子在出生以后几乎都是和爸爸妈妈呆在一起的,假如爸爸妈妈的脾气不好 ,会对孩子的脾气造成影响的,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会学习到爸爸妈妈的坏脾气。

3.爸爸妈妈的教育所致

一部分的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少理解和包容孩子,总是责备批评打骂孩子,所以,孩子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脾气也就变得越来越坏了。

4.生活环境影响

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矛盾纷争非常多的家庭里,那么孩子的脾气也会受到影响。

二、如何纠正孩子的坏脾气

1.爸爸妈妈先纠正自己的坏脾气

大部分孩子的坏脾气都是受爸爸妈妈的影响,因为爸爸妈妈有坏脾气,孩子就会跟爸爸妈妈学,所以,爸爸妈妈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反省同时纠正自己的坏脾气。

2.让孩子学会正确发泄情绪

在生活中,快乐和伤心是并存的,孩子伤心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让孩子憋着,但是也不能让孩子随便乱发泄,要教导孩子学会正确发泄,这样孩子的脾气才会变好。

3.爸爸妈妈要适当包容理解孩子

纠正孩子的坏脾气,爸爸妈妈要适当包容理解孩子,很多爸爸妈妈不懂得尊重孩子,不懂得多理解包容孩子,所以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坏,所以,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多一点包容,对孩子的脾气进行正确引导和矫正,那么孩子的脾气才能够越来越好。

宝宝爱发脾气如何应对?


孩子到了蹒跚学步的年龄,通常就不像婴儿时期那么容易被“摆布”了,他会突然大发脾气,甚至做出一些让人恼火的举动。面对这些,美国梅奥诊所的专家给父母们指出了对策:

○了解孩子的极限。有时候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不能理解,或者无法做到家长的要求,如若强求,自然会引起反感。

○细心发现孩子发脾气的特定诱因。比如,孩子一到超市就闹脾气,那下次就不要带他去了。

○请孩子做事,而不是命令。可以对他多说“请”、“谢谢”,比如“我给你穿外套的时候请你站直”。

○面对孩子的拒绝,只要平静地重复你的要求就可以了,这样能较少引起孩子的反感。

○不做交易。否则只会让他在得不到回报时,变得不听话。

○给孩子选择权,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

○换个地方。孩子大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可以把他抱开,让他单独呆一会儿,他就能冷静下来。

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能够得到更全面和个性化的教育。家庭和学校的关系紧密,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健康、快乐、自信的人格。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

1、注重沟通,建立平等和谐、信任支持的伙伴关系

要想做好家园共育第一步就是要和家长及时的沟通,只有沟通才能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动态。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家园共育的前提条件。我们只有与家长的感情沟通了,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情感交流的渠道畅通了,才能谈得上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教育幼儿。

2、加强指导,教给家长科学育儿知识

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如家长只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溺爱娇惯、包办代替、过度保护等。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教师要“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可见作为幼教工作者,支持和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的状况,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家长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素质的需要。

3、为家长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著名幼教专家方明老师说过:“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就如一车两轮,必须同方向、同步调前进,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在家园共育中,我们充分发挥家园两种教育的优势,做好家长工作,利用家教的便利之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为幼儿园要给家长搭建交流平台,只有家长有了交流平台,才能更方便更快捷的和老师交流,遇到问题还能更好的沟通,才能将问题及时的解决,才能更好的为家长和孩子服务。

4、听取家长反馈意见

家长的反馈意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重视家长的反馈意见,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对于好的意见,我们一定要及时接受并采纳,本着一切以孩子为主,积极的改善和改进。也可以给家长一些合理的建议更好的帮助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家长对幼儿有更高质量的陪伴本着一切以孩子为主的原则,让孩子能够有了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孩子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关推荐

  • 如何改变孩子磨蹭的习惯 “一个孩子做事拖拉,属于缺乏条理性的表现。一个缺乏条理性的孩子,即使再有天赋、很聪明,却往往因为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管理不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从而导致真正重要的事情要么没时间做,要么做得差强人意,最终...
    2021-05-14 阅读全文
  • 父母如何教育爱发脾气的孩子? 孩子的降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快乐,他的一些行为和话语不经意的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可往往一些年轻的家长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只享受孩子给这个家庭所带来的快乐,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爱发脾气,家长的...
    2021-09-22 阅读全文
  • 幼儿在公共场所发脾气该如何处理 幼儿在公共场所发脾气该如何处理 你可能经常会在购物商城或者是餐馆里看到小孩以他最大的分贝咆哮尖叫。有人把这种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场景看做是正常事件。你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你可能也会遭遇此种境况?为了帮你脱...
    2021-05-27 阅读全文
  • 2020家园共育,改掉不良的习惯 要让一个孩子的各种习惯有所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的耐心的引导,有了良好的习惯,在知识获取与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也会有更多的进步。所以,要培养他喜欢体育活动,对体育活动有兴趣,也就有...
    2020-05-14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发脾气生闷气,如何绕过情绪走进孩子内心? 你能识破孩子的“伪装情绪”吗? 我们都有种直觉,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之间是有差异的。孩子也会发现当自己展现出某种特殊的情绪时,就会得到想要的回应,所以当他们想要得到某种回应时,就会表现...
    2020-06-28 阅读全文

“一个孩子做事拖拉,属于缺乏条理性的表现。一个缺乏条理性的孩子,即使再有天赋、很聪明,却往往因为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管理不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从而导致真正重要的事情要么没时间做,要么做得差强人意,最终...

2021-05-14 阅读全文

孩子的降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快乐,他的一些行为和话语不经意的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可往往一些年轻的家长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只享受孩子给这个家庭所带来的快乐,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爱发脾气,家长的...

2021-09-22 阅读全文

幼儿在公共场所发脾气该如何处理 你可能经常会在购物商城或者是餐馆里看到小孩以他最大的分贝咆哮尖叫。有人把这种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场景看做是正常事件。你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你可能也会遭遇此种境况?为了帮你脱...

2021-05-27 阅读全文

要让一个孩子的各种习惯有所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的耐心的引导,有了良好的习惯,在知识获取与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也会有更多的进步。所以,要培养他喜欢体育活动,对体育活动有兴趣,也就有...

2020-05-14 阅读全文

你能识破孩子的“伪装情绪”吗? 我们都有种直觉,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之间是有差异的。孩子也会发现当自己展现出某种特殊的情绪时,就会得到想要的回应,所以当他们想要得到某种回应时,就会表现...

2020-06-2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