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孩子做事的四种态度
发布时间:2020-08-07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四季的教案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教给孩子做事的四种态度”,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孩子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最为重要:一是学会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二是学会如何做正确的事。许多时候,一个人做事的态度,不仅会影响到其做事情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到做人。父母需要教会孩子有礼地做事、有理地做事、有力地做事和有利地做事。
1.做事要有礼
小西读小学三年级了,是班级数学课代表。她不仅成绩好,乐于助人,而且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在校园里,小西遇到认识的老师、同学都会问候一声,同学遇到难题,也喜欢找她帮助解答,小西是班上的“活字典”和“百科全书”。
在生活中,小西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会对妈妈说:“谢谢妈妈做了这么多好吃的饭菜,今天的碗筷就由我来洗吧。”周末,她和小伙伴们在小区里玩,看见邻居奶奶一个人拿了许多东西,她赶紧跑过去,说:“奶奶,我帮你拿一些吧,正好我也要上楼回家了。”长辈们总夸小西是个“懂事、有礼貌的好孩子”,同龄的小伙伴也喜欢和她玩。
像小西这样有礼貌的孩子,是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在小西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把《弟子规>读给她听,并且告诉她:“礼貌是给人最好的见面礼。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重视对小西的行为训练。比如,见到长辈要问好,要有礼貌,不能直呼其名;见到比自己小的小朋友要懂得关心呵护;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应主动帮助。YJS21.coM
父母通过礼貌行为训练,让小西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对人有礼貌就是尊重人,尊重是一面镜子,付出的是尊重,也会得到尊重的回报。一声谢谢你,温暖之情人心际,一声对不起,消了心中气。
2.做事要有理
“妈妈,我的作文本你看到了吗?”“我明明把《数学周报》放在桌上的,难道是长翅膀飞走了?”“我的MP4一定是被老爸藏起来了。”“我记得作业都做完了,怎么还有一项没做,这下来不及了。”“虽然作业还没做完,可我想先出去玩一会儿再回来做,或者看刽儿电视再做”……这就是阳阳的生活写照,要么是丢三落四,要么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没有头绪。不但自己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父母也苦不堪言。
阳阳的生活境况,是由于他没有养成做事要有条理性的习惯所造成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像阳阳这样的孩子,父母可以教他学会如何整理和收拾自己的东西。例如,让他把每天的作业用一个专门的本子记下来,每做好一项,就打个勾或画个圈,并把做完的作业及时放到书包里,这样既不会落下作业,也不会找不到作业本。父母还要引导他做事情应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做作业时就要专心把作业做好,做完之后再去干其他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做作业的连续性,也就避免了作业只做一半的情形发生。长此以往,阳阳做事情就会变得有条理,并且井然有序。
3.做事要有力
小涛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就连他最喜欢的英语也没取得过好成绩。妈妈和班主任老师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小涛平时不管是做作业还是考试,态度都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非常不认真。有时做课堂作业,他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勉强完成,从来都不讲究做事的质量和效率。
像小涛这样做事不求甚解、得过且过的态度,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会影响到他以后的学习,甚至工作。其实,孩子做事情讲求速度、讲求效率的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首先,父母要让孩子养成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的做事习惯。其次,培养孩子做事要专心致志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同时还要让孩子明白这样的道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心态,带来的结果只会是“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4.做事要有利
亮亮和明明是好朋友。一天,亮亮约明明放学后去捉弄同学小峰。亮亮和明明提前躲在小峰回家路旁的树丛里,并且拉了一根细细的透明橡皮筋拦在路的中央。他们看见小峰出现时,就一起怪声叫:“小峰,你后边有条大狼狗追来了,快跑呀!”小峰想都没想就向前狂跑,结果被橡皮筋绊倒在水泥地上,由于速度太快,脸被擦破了皮,额头上还起了个大包,最为糟糕的是门牙被磕掉了一颗。
亮亮和明明一看这个情形,都吓坏了,赶紧跑掉了。最后的结果是,亮亮和明明不但要赔偿小峰的医药费,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并在班上当着全班同学做检讨,也没逃脱父母的责骂和惩罚。
作为父母,在教导孩子做事上,一定要让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做了这件事情的利益观: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对别人有没有好处,对社会有没有好处。像亮亮和明明这两位小朋友就做了对小峰没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对班级和家庭都没有好处的事情。
做事要有利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三得利”,即于社会、于他人、于自己都有利,这种事情做了一定是非常高尚的。第二层次是:于社会有利,可能对自己没有利,但这种事情还必须做,并且需要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来支撑。第三层次是:利己但不损人也不损社会,这样做事情只是对自己有好处,于他人于社会无所谓好与坏。第四层次是:损人不利己地做事,就像亮亮和明明所做的那样。
父母要尽可能地引导孩子做“三得利”的事情,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会是一个有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关于“教给孩子做事的四种态度”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孩子做事的方法
“老师,明明哭了。”安安跑到我跟前说。我走过去问:“明明,你为什么哭呀?”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子不说话。噢,我明白了,原来是鞋带开了,自己不会系急得哭了。我便蹲下去帮他系上,他这才不哭了。事后,又有一个小朋友跑来让我帮她系鞋带,我刚要弯下腰帮她系,转念一想,这样虽然省事,可孩子并没有真正学会,下次,还不是要靠别人帮忙吗?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究竟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孩子真正的学会自理呢?大人们的包办,势必增强他们的依赖性,让孩子不能得到锻炼,不是真正的帮助和爱。但一下子什么也不管,让他们全做,孩子会接受不了,我何不自己先做一半,让他们做完剩下的一半呢?
那天午休起床,丁灿灿小朋友怎么也系不上鞋带。我想,抓住这个教育时机,不是很有意义吗?于是,我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学习系鞋带,孩子们兴致很高,兴奋地学习着。开始由我示范,让他们仔细看,剩下的一半由他们自己完成。结果,孩子们学得很认真,几下便学会了,我立即表扬了他们,并告诉他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为了更好地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我还在活动区域里设置了动手区,如系鞋带、系扣子、穿衣服等。另外,我重视了家庭的配合作用,和家长取得一致,对孩子提出统一的要求,不包办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件事使我体会到:对孩子的事情,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比代替他们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真正的爱,是教育和锻炼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学会做事的本领。
教孩子学会做事
我教的孩子已经是中班了,可是有些问题还是时常会浮现,“老师,我的剪刀找不到了?”“老师,我的书应该放到哪里?”“老师,图书又变得乱七八糟了?”“老师这个我不会”,我开始担忧,开学初或许因为对于物品不熟悉,对于程序有点短暂的忘却情有可原,但现在已经是中班下学期了,孩子们该是能很好地去解决这类生活小问题了,但显然我高估了我的这群孩子。
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孩子该有的成长呢?过多的包办,过多的限制,过多的干预,让孩子也慢慢习惯了接受,习惯了求助。于是,我们决定对班级幼儿的生活教育来一次大的变革,让孩子学会做事,真正展示中班幼儿该有的自主、活力和风采。
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为中班幼儿,他们具备了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一方面巩固他们既有的生活能力外,我们也应该为其制定一些新的生活技能学习,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成长,同时满足他们成长的荣誉体验。因此,我们试着相信孩子是很棒的,改革中我们解放了自己的“服务”角色,开始让孩子去实现服务自我:自己整理饭后桌面和地面,自己接水漱口,自己起床叠被,自己擦小椅子,自己便后擦屁股,生活过渡环节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动,学习活动前自己做好准备工作如取蜡笔、铅笔、胶水等……,设置值日生小班长主动帮助老师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榜样演示中孩子们很快地学会了更多的生活本领,这不单是一个动作的学会,更多的是幼儿一种自主意识、自主能力的培养。
另外,我们还鼓励幼儿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一起做。学会做事,就要从做小事起步,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终胜任一件大事。我们的“学会做事”生活教育已经开始贯穿与生活的每一天,我们的孩子也比以前更会处事,这种价值将会延续,相信明天我们的孩子会是出色的、自主的、能干的!
对孩子做错事情的几种科学处理方法
1、规劝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帮忙做家务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3、画画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4、排豆子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建议: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来修改处理方法。
5、禁止某些权利、要求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教育随笔:教孩子做事
我教的孩子已经是中班了,可是有些问题还是时常会浮现,“老师,我的剪刀找不到了?”“老师,我的书应该放到哪里?”“老师,图书又变得乱七八糟了?”“老师这个我不会”,我开始担忧,开学初或许因为对于物品不熟悉,对于程序有点短暂的忘却情有可原,但现在已经是中班下学期了,孩子们该是能很好地去解决这类生活小问题了,但显然我高估了我的这群孩子。
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孩子该有的成长呢?过多的包办,过多的限制,过多的干预,让孩子也慢慢习惯了接受,习惯了求助。于是,我们决定对班级幼儿的生活教育来一次大的变革,让孩子学会做事,真正展示中班幼儿该有的自主、活力和风采。
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为中班幼儿,他们具备了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一方面巩固他们既有的生活能力外,我们也应该为其制定一些新的生活技能学习,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成长,同时满足他们成长的荣誉体验。因此,我们试着相信孩子是很棒的,改革中我们解放了自己的“服务”角色,开始让孩子去实现服务自我:自己整理饭后桌面和地面,自己接水漱口,自己起床叠被,自己擦小椅子,自己便后擦屁股,生活过渡环节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动,学习活动前自己做好准备工作如取蜡笔、铅笔、胶水等……,设置值日生小班长主动帮助老师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榜样演示中孩子们很快地学会了更多的生活本领,这不单是一个动作的学会,更多的是幼儿一种自主意识、自主能力的培养。
另外,我们还鼓励幼儿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一起做。学会做事,就要从做小事起步,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终胜任一件大事。我们的“学会做事”生活教育已经开始贯穿与生活的每一天,我们的孩子也比以前更会处事,这种价值将会延续,相信明天我们的孩子会是出色的、自主的、能干的!
教孩子有始有终的做事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幼儿园有老师,不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在后面整理,导致了孩子玩具乱放,东西乱扔的坏习惯。也是由于年龄小,注意力差,不够稳定,做事情三心二意,有始无终,因此,我把这些教育贯穿到了一日活动中。幼儿做事往往从兴趣开始,那就要先激发他的好奇心,如:在玩娃娃家时,我鼓励孩子们说“今天娃娃很高兴,他希望大家常常来作客,他也希望他的家每天都有一的新的改变,大家能帮忙吗?”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会主动收拾玩具、摆放物品,而且井井有条。这样不但激发了孩子做事的兴趣,还使孩子们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当然这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在一日生活中及时的因势利导,正如《指南》中指出:“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当孩子们没做完事情要离开时,及时提醒,而不要去包办代替,遇到困难时,与孩子一起讨论该怎么做,如何做好,探讨克服困难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有顺序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幼儿从小养成了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做事一丝不苟,成为有作为的人。
换种角度看孩子
刘焕一是我班有名的"惹事大王",每天都会有很多幼儿告他的状,于是只要一有空我就让他跟着我,我到哪儿,他就到哪儿,处处约束他、管制他、限制他的活动,以减少他闯祸的次数,可时间一长,我发现这个办法并不可取,而且还有些适得其反的感觉,你越管他,他就越跟你唱反调,但接下来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那天,孩子们已开始游戏,一转身我发现身后的刘焕一不知去了哪里,我怕他又要出什么新花样,就马上去找他,结果发现他正扒在美劳区的地上捡别的幼儿剪下的废纸,我决定"放纵"他一次,只见他把那些碎纸撕成差不多大小的正方形,然后把这些正方形小块连起来,稍加装饰后居然就变成了一列火车,没想到几张废纸那么吸引他,他会玩的那么津津有味。虽然那火车并不起眼,没有买的漂亮,可整个过程刘焕一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专注,那么的投入,好像是完成一项重要工程。那列火车其他孩子见了都说好,都争着看,争着玩,受到大家的表扬和赞许的刘焕一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表现出奇的好,一直到游戏结束,都始终管好自己。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我决定还他自由,给他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天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刘焕一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转眼之间就可以让他变成一件好玩的东西。可见,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教师不能用同一要求,同一标准衡量他们我们应了解他们的喜好,给他们适当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个做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情迫切,都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但是现在的父母在教育上有很大的弊端,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孩子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从身边的每一个小事做起,要真正做到教育孩子无小事。
有一天,张艾萍小朋友眼含热泪来到幼儿园,我发现她的情绪不好,就跟她进行了交谈,原来她的裤子上有一个很小的补丁,她说难看死了,小朋友会笑她的,这时,我对她进行了教育:衣服上虽然有个小补丁,但是很干净,衣服旧一点没关系,只要干净就行了,小朋友不会笑你的,接着我又问其他小朋友,张艾萍的衣服是否干净,大家都说干净,于是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通过这件事使我想到: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有挑吃挑穿的毛病,吃东西时只要有自己喜欢的,就吃个没完,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谦让,衣服挑新的穿,所以我们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把表扬送给每个孩子
今天,张钦智的妈妈送他入园的时候告诉我,说他昨天回家的时候见到谁都说:“今天老师表扬我了,还给我发标志了!”我知道表扬对幼小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但是真没想到张钦智竟这么在意我对他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在这以前,我忽略了他,很少对他表扬。
张钦智平时在班里表现不够好,上课时交头接耳,下课时在院子里追逐乱跑,对什么活动都不感兴趣,并且经常跟小朋友打架,所以他经常受到我的批评,表扬没有几次。可是,象他这样的孩子,同样希望老师去关心他们,注意他们,老师的一个表扬,一个小小的奖励,都能给他们很大的鼓励和安慰,同时也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现在我们的教育观也在对幼儿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有了深刻的变化,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心理发展需要,每一个孩子在老师的心目中都应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不能存在着偏爱和歧视孩子的行为,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表扬,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让每个幼儿同样得到老师的爱,使每个孩子得到应有的发展。
给孩子一种安全感
上幼儿园小班的鑫蕾是个“爱哭鬼”。说起她的哭可不同寻常。在幼儿园里,大家都见识了,坐在那里谁劝都不听,越哄哭得越凶,听妈妈说在家哭的都尿裤子,家人都拿她没办法。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总是哭也不是个事啊!这几天,鑫蕾又闹情绪了,个头也不矮的她还要妈妈抱着送,并且扯开嗓子的哭。等妈妈到了教室门口,我用手接过还在拼命挣扎的鑫蕾,向她妈妈示意让她走,妈妈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呢,对孩子也不能百依百顺啊!我把连蹬带踹的她抱到教室里坐下,面带微笑地对她说:“鑫蕾,先别哭,睁开眼睛看着老师。”鑫蕾抽噎着很不情愿的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我笑眯眯地望着她,也不说话,孩子们也都安静的盯着小雪,好像在说:“啧啧啧|,真丢人。”她看了看我还是笑眯眯的望着她,又看了看孩子们,无可奈何的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那天,我教孩子们一首《笑比哭好》的儿歌|,笑得好的孩子都有奖励,鑫蕾看着得奖的孩子,眼睛里充满了羡慕。第二天,妈妈来送鑫蕾时,她的哭声明显比昨天弱了不少,我还是抱她到屋里,用温和的眼神和她交流,孩子们这时念起了昨天学的《笑比哭好》.的儿歌,孩子们的意思是:笑比哭好,笑比哭好。我说:“孩子们,今天老师要教你们一首好听的歌《哈哈笑》,学会了这首歌,你们都会成为快乐的孩子。”这节课,鑫蕾学得很认真。那天唱的好的孩子都得到了两个小粘贴,鑫蕾也得到了一个。我笑眯眯的看着鑫蕾,只对她说了一句话:“继续努力哦,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天,鑫蕾没有哭,也没让妈妈抱,神采飞扬的自己走进了教室。我同样笑眯眯地看着她,并且给了她一个拥抱。我和孩子们给她鼓起了掌,我们一起唱起了《哈哈笑》这首歌。我说:“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快乐”“老师最高兴的事,你们都成了快乐的孩子,尤其是鑫蕾。”这天,鑫蕾也得到了两个小粘贴。孩子就像一株株小树苗,需要老师像园丁一样管理和爱护。要是歪了把他扶正,如果渴了给他浇灌。老师的眼睛就像照亮孩子前途的灯塔,看到他,孩子们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心中会充满自信和勇气,老师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因为孩子们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