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你的批评,孩子听了吗?

发布时间:2020-08-24 幼儿园小熊你长大了吗说课稿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听幼儿故事

孩子为什么听不进批评?原因可能是“超限”了。当孩子犯错时,如果父母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四次重复对一件事情作同样的批评,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甚至反感讨厌。如果家长批评孩子时习惯唠叨,那可能又一次削弱了批评的效果。即便家长说的非常有道理,也可能因为唠叨,被孩子过滤掉了。比如孩子起晚了,上学要迟到,家长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一直数落孩子,而孩子却把这唠叨当作是背景噪音,这样的批评肯定不能起到教育作用。

那孩子犯错以后,应该如何批评孩子呢?家长们可以注意这三点:YjS21.CoM

1态度要坚定,不带有个人情绪的宣泄

如果孩子所做的事情引发了你的一些情绪,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之后再跟孩子谈这件事情。谈论的时候态度要温和而坚定,要告诉孩子什么事情不能做,哪怕一次也不行。在表达意见时,家长口气一定要坚定,不能带有一丝商量的余地。

2放弃无休止的唠叨,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

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要主题明确,就事论事,避免东拉西扯翻旧账,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同样的要求也不要一再重复。应该在孩子错误行为的开始就坚决制止,重复批评的次数越多,越降低了批评的严肃程度。

3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提出了一个批评孩子的通用公式:

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期望

陈述事实,就是直接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事情;

确认可罚性,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确认错误的严重性,给出批评的理由;

表达感受,是告诉孩子他的行为,让你感到非常生气、难过;

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是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他的行为错了,但是你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这样他才会使孩子不至于失去自我价值,有改变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表达期望是尽管他犯了错误,你依然有信心他能够好起来。这是他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源泉。

比如当孩子把家里的灯具打碎了,你可以说:你一直在屋里玩球,把灯打碎了,碎玻璃有可能会扎到别人,让他流血,我对你不听爸爸的劝告很生气,但我相信你是因为没有想这么多才这么做的,希望你下次不要再这样了,我们会依然爱你。

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以后不再重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要把批评的步骤都做对,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当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必再重复和唠叨了,试一试“批评公式”,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观念:不要急于批评孩子


育儿观念:不要急于批评孩子

我的侄子乐乐非常喜欢画画,一有空就趴在小桌子上涂涂抹抹。哥哥和嫂子高兴地一连给他买了好几大盒最棒的水彩笔和油画棒,但却从来看不到他拿出一幅像样的作品来。在哥哥嫂子的眼里,几乎每张图画都是各种颜料的堆积,色彩缤纷却不知所云。尽管如此,哥哥嫂子一点也不着急,心想:孩子还小,让他慢慢练,早晚会有出息的。没想到,乐乐的一幅“妈妈肖像”把哥哥嫂子的美好愿望击得粉碎。

这天,我们全家都在家看电视,乐乐说要给妈妈画肖像,还煞有介事的学着画家作画的样子,让嫂子打扮一下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不要动,自己在一旁拉开了写生的架势。嫂子忍着得意,老老实实的为儿子当了一回模特。好不容易等乐乐画完,哥哥抢先拿过去欣赏起来,只见他连连点头、大声叫“好”,乐的快岔了气。

可是嫂子呢?不看这张画还好,一看火气随之而起,忍不住质问乐乐:“我就长这样啊?我的嘴有那么大吗?”她啪的一下把画拍在桌子上,接着,嫂子又愤怒的转向幸灾乐祸的哥哥,说:“你笑什么笑!”

我把那张画拿了过来,仔细的一看,原来,乐乐画中的妈妈长着一张大圆脸,眼睛画在脑门上,一头秀发只剩几根毛毛,脸上的色彩又蓝又绿,一张红红的大嘴巴格外突出,嫂子一向引以为荣的细长的弯眉毛却没有了,耳朵也不见了,总之,样子怪里怪气,别提多难看了。

乐乐本来觉得自己把妈妈画的特别漂亮,正等着大人夸奖自己呢,没想到妈妈会这么生气,吓得赶紧溜到自己的小屋里搭积木去了,半天不敢出来。

在我看来呀,嫂子真的是错怪乐乐了。

幼儿的小肌肉活动能力还比较差,手腕和手的动作不灵活,把画的形象画的歪歪扭扭、怪模怪样是很自然的。

在色彩运用上,幼儿喜欢选择对比强烈的高浓度颜色,把自己觉得好看的鲜艳的色彩,随心所欲的涂抹在画纸上,至于这些大红大绿和真实的颜色是不是一致,他们才不管呢。而这,恰恰是幼儿真实心灵的流露。

当然,最最引起妈妈不满意的是她的眉毛和耳朵没有了,嘴巴却大得出奇,简直像个怪物。这就要说到幼儿想象的特点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乐乐是在写生,实际上,他是把平日对妈妈的印象加上自己的想象表达在画纸上,这里的写生对乐乐来说只是一种好玩的形式,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在孩子看来,最生动的是人的嘴巴和眼睛,因为它们经常在活动,所以孩子肯定不会把他们漏掉,而眉毛和耳朵(特别是后者),几乎看不到他们有什么作用,把他们省略也就不足为奇了。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乐乐把妈妈的嘴巴画的又大又突出,应该算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家长朋友们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事呢?我们不妨为有这样的宝贝而感到骄傲吧!

你会艺术地批评孩子吗?


你会艺术地批评孩子吗?

1、我批评过孩子后一般会:

A.观察孩子的反应,做好善后工作

B.余怒未消,继续“找错误”再批评

C.事过境迁,抛诸脑后

2、我批评孩子时如果他顶嘴、分辨,我会:

A.暂缓批评,冷静下来考虑分析批评的方式和内容,再决定如何批评

B.大发雷霆,将其压服

C.争执不下,不欢而散

3、如果孩子犯的是同一类错误,我决定批评还是不批评要根据以下情况决定:

A.不论心情好坏、忙或不忙都要批评

B.根据心情好坏,工作忙闲决定批评还是不批评

C.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4、在批评孩子时,全家人的反应和态度是

A.有的批评,有的袒护

B.七嘴八舌,全家出击

C.由一人出面,大家观点一致,或有人稍做补充

5、我批评孩子所选择的场合、地点是:

A.无论场合,想骂就骂

B.在家里,当着家人的面

C.单独找个地方

6、我对孩子所犯错误的批评时间选择在:

A.当时不批评,下次再犯时算总账

B.早上发生的事,晚上批评

C.一旦发生,当即批评

7、我批评孩子的方式一般是:

A.不分青红皂白训一顿,训完了事

B.就错论错,提出希望

C.先了解情况找出问题所在,肯定好的批评错的,教给改正方法提出新的要求

8、我批评孩子的内容一般为:

A.拖泥带水,唠唠叨叨

B.就事论事,干净利落

C.上挂下连,翻旧帐

9、我批评孩子时的语气、态度是:

A.粗声粗气,咄咄逼人

B.严肃认真,语重心长

C.冷嘲热讽,尖利刻薄

10、我批评孩子的出发点是:

A.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

B.辨明是非,改正错误

C.怨恨厌恶,拿孩子出气

评分标准:

1~3题,选A1分,选B5分,选C3分;4~7题,选A5分,选B3分,选C1分;8~10题,选A3分,选B1分,选C5分。

根据自己的答案,算出总分。

39~50分,批评艺术差。您批评孩子的目的不明确,也较少考虑批评效果。改进方法:批前总代表想,批时不慌张,批后看反应。

19~38分,批评艺术尚可。您的批评技巧还能适应孩子的心理要求,但易于急躁,往往影响批评效果。

10~18分,批评艺术好。您懂得批评只是家庭教育的辅助手段,您不轻易批评孩子,即使批评也比较注意方式和技巧。

育儿观念:孩子,你真的是在撒谎吗?


育儿观念:孩子,你真的是在撒谎吗?

事件:

今天下班比较迟,儿子又跟同学点点一起回家吃饭去了,下班后和老婆一起去接儿子,进门后我的老同学(点点妈妈和我们夫妻是同学)就很义正词严的告诉我们:你们儿子今天又撒谎了!老婆的脸马上变了颜色,儿子听到了也似乎感觉不妙。原来,放学的时候,儿子要跟同学回来,同学的妈妈就跟他说:你到办公室跟你爸爸说一声,要爸爸同意了,才可以去。于是儿子就跑到楼上的办公室,但因为我在开会,不在办公室,于是儿子便下楼跟她说:我爸爸同意了,我们走吧。后来因为带着儿子的包不方便,同学的妈妈便上来放在我的办公室才发现我并在办公室。于是几个人便认为儿子撒了谎,便出现了文章开始的一幕。

儿子是个性格外向的小伙子,喜欢到同学家去玩,特别是点点家,在和儿子的聊天中,儿子告诉我点点妈妈的要求是必须是我同意才可以去他们家,但他在找不到我的情况下,不知如何解决,又担心他们会离开,于是为了达到点点妈的要求而去他们家,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表达。于是就发生了前面的一幕。听完之后我跟儿子说:假如以后找不到我的话,就告诉阿姨,让阿姨打电话给我就可以了,儿子很开心的点点头。

策略:

一、理性的面对。

撒谎并不什么新鲜事物,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此类经历。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撒谎有时是一种人际沟通技巧,但在我们目前的社会道德常识体系中,人们常常记住其向“恶”的一面,而忽视其向“善”的一面。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并不少见,很多父母都会发现孩子经常会说一些并不存在或并未发生的事件,也常会为此而担心苦恼,忧心忡忡,甚至大发雷霆。其实作为父母,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与孩子做好沟通交流,真正了解孩子的意图与目的,切忌冲动上火,不问青红皂白,一顿呵斥如疾风骤雨,过后却又后悔不已,但给孩子已经留下难以弥补的伤害,也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

二、正确的引导。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孩子也在寻求各种不同的解决方式方法,在他们的眼中,没有严格的评判标准来权衡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恰当,但对于目标的达成意识确实非常强烈,会想方设法的围绕欲达到的目标寻找各种方法来解决,但绝对不是在主观意识上去进行我们所谓的“恶念”的行为,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父母我们在了解孩子真正的意图后,应该给与理解,应该给与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的去上纲上线,随意的给孩子扣上一个帽子。

正如儿子所碰到的这件事情一样,他这样的解决方式,对于他的年龄来理解,并无不妥,只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而已,只是我们成人带着社会性评判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行为,假如我们在跟孩子的沟通之后,了解他所存在的困惑,告诉他如何正确的去表达现实,如何去求助的方式等等,相信下次再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就已经有了应对的方法途径,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感悟:

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很多家长并不一定会在意孩子偶尔的“胡说八道”,或者简单的评价,武断的批评,但我们的一番大道理并不一定能够让孩子入心,也未必能够理解,不给与解决问题的帮助,只能算是事倍功半的忙碌!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花开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一种等待慢慢成长的心境,与孩子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用自己的童心去感悟孩子的内心世界!!

育儿观念:“分享”,家长你做到了吗?


育儿观念:“分享”,家长你做到了吗?

星期一早晨谈话时间,有小朋友告诉我说:“源源说不要跟涵涵做朋友,以后都不跟他玩了。”我找来了源源,源源告诉我:“昨天我在涵涵家玩时,她不肯把遥控飞机借我玩,太小气了,我平时总是借给她很多玩具玩,还给她很多好吃的东西。所以我不想跟她做朋友了。”我悄悄的问涵涵:“源源有好东西时跟你分享吗?”涵涵点点头说:“我也想借他玩,但是我妈妈说遥控飞机不能随便给别人玩,会弄坏的。”听了孩子的话,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按理说不应该发生这种事情,我们经常鼓励幼儿有好东西要与别人分享,班上的小朋友没有纸画画了,大家总是争先恐后地要给别人图画纸。有的小朋友带来好看的故事书也愿意主动借给别人看。

孩子的分享行为是天性中的一种,重要的是家长是否给孩子释放的机会,如果不给孩子机会,他会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心理成长也有同样的道理,当孩子开始出现分享欲望时,如果家长对孩子进行拒绝或限制,他们的这种正确欲望就得不到强化。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原因之一,责任不在孩子,不是孩子不懂事,是家长没有给孩子学习和强化的机会。家庭是孩子最早体会分享乐趣的场所,因此我们应多给孩子释放分享和谦让欲望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处理家庭关系,为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打好基础。

育儿观念:你在教孩子逃避责任吗?


育儿观念:你在教孩子逃避责任吗?

今天下午放学,我照例在教室门口等待着没来接孩子的家长。看到一位奶奶带着可爱的孙子从我面前走过。因为刚下过雨,地上有点潮湿,忽然她的小孙子不小心一滑,滑出很长的一条线,还好这位奶奶眼疾手快将小孙子扶住,才没有摔在地上。小孙子似乎吓了一跳,立刻哭了起来,奶奶急了,假装用脚使劲踩地面,“奶奶打地,奶奶打地,宝宝乖,不哭了”。说完将立即将小孙子抱起来离开了这个她认为的“是非之地”。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陷入沉思,孩子滑了一下,家长却要打地板,地板又没有犯什么错,它又没有动,有什么责任呢?何况来来往往这么多家长和小朋友,也没有哪位家长和小朋友滑到啊!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家长,孩子碰了头,家长打门;孩子撞了腿,家长打桌子;孩子摔倒了,家长便用力跺几下地板……仿佛是打了门,打了桌子,跺几下地板就能让孩子破涕为笑,打完之后便带着孩子快速离开,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无心之举,其实是在教孩子逃避责任。任何时候犯错,只要找到一个发泄的物体,便可以把错误都归咎在它的身上,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遇到这件事时,首先要让宝贝自己找一找原因,仔细开动脑筋怎样走路才能不滑倒摔跤。如果幼儿实在想不出,家长可以示范引导,而不是像奶奶那样,抱着小孙子快速离开。这样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他还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继续摔跤。只有总结原因才能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

在许多场合,孩子们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比如:扣子扣不好、玩玩具总是拼插不好、折纸时折不好等等,碰到这样的困难时他们喜欢哭或者是发脾气。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在他们遇到挫折时我们帮助的太多,没有给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索的机会?孩子们遇到挫折会哭,是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各项能力发展得还不够,在大人眼中及其平常的一件事,对于孩子来说确是无比艰难。

所以,请在孩子遇到困难之后,先接受他们的烦躁情绪,帮助他们分析和总结失败的原因,并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耐心等待并鼓励孩子对困难发起“进攻”,直到勇敢面对而克服困难。

育儿观念:孩子想哭,您让他哭了吗?


育儿观念:孩子想哭,您让他哭了吗?

昨天放学后,一切都很正常,照样在外面兴高采烈地和小伙伴们玩了一个钟头后回家写作业。可是,就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我好想哭呀……”

忙着准备晚饭的我,当时也没有太在意,隔着客厅问儿子道:“怎么了宝贝儿?哪里不舒服吗?”儿子说:“没有哪里不舒服,妈妈,我就是想哭……”我顺着他说道:“好吧,如果你真的想哭你就哭吧。”等我稍等片刻去卧室看他时,发现他竟然真的趴在书桌上哭了,那泪珠呀还真的就挂在脸上呢。唉哟,还真哭了呀……我以为他是在开玩笑,没想到竟然是真哭!儿童和我们成人一样,也有心情不好莫名其妙想哭的时候,今儿个我们就经历了,嘿嘿。

我赶紧走到他身边,搂着他,轻轻抚着他的后背,柔声地问道:“宝贝儿,你是写作业累了吗?”

他带着哭腔回道:“没有,妈妈!”

我轻声说:“噢,这样呀,如果你觉得哭一哭能好受些,你就哭吧。来,到你的小床上躺着休息一会儿,一会儿就好了。”

儿子顺从的上了床,抱着个毛巾被,竟然呜呜地大声哭起来………

我走出房间,想留他单独呆一会儿。给他点儿时间让他哭一会儿,等他稍微平静下来的时候再来抚慰他。

过了几分钟后,我又走进卧室,坐到床边,问他:“好点了吗,宝贝儿?”

他说:“还没太好呢,妈妈”

但这样一直哭下去似乎也不是办法呢,我说:“那能让妈妈抱抱你吗?”儿子便主动坐到我身边,倒到我的怀里。

我轻抚他的后背,温柔地问:“宝贝儿,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然后觉得心里很难受?”

儿子终于呜咽着说了:“妈妈,我刚才在抄写课文时,看到植物种子离开了妈妈,我就想到以前我们捐书给的那些可怜孩子了,他们可真可怜呀,都没有妈妈!”噢,这心情不好是有原因的。

我安慰他道:“妈妈知道你是个善良的孩子,妈妈答应你,等我们有机会时多捐些书和衣服给那些可怜的孩子,好吗?”

儿子说:“好的,妈妈。”我继续说:“宝贝儿,那些可怜的孩子也有人会照顾他们的,即使没有了妈妈的照顾,一定也会有类似妈妈爸爸一样的人来照顾他们的,你不用为他们担心的,好吗?”儿子这时终于止住了哭声,说:“噢,这样呀,我知道了,妈妈!”这时,儿子顺手从床上的折纸中捡起一条小船,说:“我今天还答应给同桌折条船来着。”我说:“噢,那我们现在来折小船,好不好?”儿子马上就阴转晴了:“好,我现在就把明天要送给她的小船折好。”于是,擦干眼泪,起床,找纸,开心地折小船去了。

孩儿这由哭到笑的过程变化好快呀,这一切,把下班回家的奇爸给整迷糊了,他在厨房拉着我小声地问:“这小子咋地了,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把我吓一跳!”哈哈,看看,还好是我来处理这件事儿,要换成奇爸估计会对儿子的哭很不耐烦,也许会狠狠地把孩儿给严厉的教训一顿。

在孩子想哭的时候,你有让他痛快地哭出来吗?孩子和成人一样,也有心情郁闷的时候,这个时候哭不失为一种释放坏情绪的一种办法。也许他能讲清楚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或许他自己根本就说不清楚是为什么,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哭出来,让他释放出不好的情绪,这样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所以,当您的孩子想哭的时候,要记得成全孩子,让他一次哭个够,哭过了,心情马上就会灿烂了。

育儿观念:你会让孩子欠钱买玩具吗?


育儿观念:你会让孩子欠钱买玩具吗?某天下午放学,孩儿拉着我去玩具店,他说非常想买一种5角钱一个的立体拼图,我一看是孩儿平时喜欢的植物大战僵尸益智玩具系列的,又因为小家伙最近表现非常好,且人家想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我便同意先借钱给他买了.结果,因为我临出门前换了个新包,翻遍整个包竟然没有找到一分钱,没想到我自己竟然也有这么粗心的时候,嘿嘿.

孩儿已经拿着几个拼图小玩具去收银台乐呵呵地等着付款了,我走过去只能不好意思地和他解释说妈妈出门换包了没有带一分钱.孩儿兴奋的小脸马上就变色了,看起来很失望的样子.此时玩具店的老板娘倒是很热心地对孩儿说:没事儿,玩具你先拿走吧,可以先欠着钱买玩具,你明天来把钱还了就行了.这话咋一听很让人暖心呀,多么善解人意的老板娘呀,也是因为经常来这里买玩具文具啥的混熟了哈,欠帐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我转念一想;不成,这样做肯定不成呀.如果有了第一次,下回有可能在没有我陪着的时候小朋友就学会自己欠帐来买东西了?这家店在上学必经的路上,这要是养成欠钱买东西的习惯可不得了.坚决不能让他养成这种习惯呀.于是我和孩儿认真地解释:宝贝儿,不可以欠钱买东西的,等下次我们带钱了再来买是比较合适的.孩儿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听了我的话,把玩具给放了回去.我又和好心的老板娘解释,老板娘可能还觉得我见外了,嘿嘿.

教育孩子要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件小事儿而诱导了孩子的某一种习惯.我们大人在能分辨出坏习惯的时候,坚决要把它扼杀的摇篮里,不能让一个不好的开始误导了孩子.

欠钱消费偶觉得是不理智的,更不能让孩儿的意识里和经验积累中有这个概念.钱可以用劳动付出取得,钱可以通过节俭积少成多,消费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儿,想买某件大玩具,可以用零花钱积多了去买.一个人若有了良好的消费习惯,这一辈子也就不会受金钱的困扰了.

每次经过那家小店时,都会看到有很多的小学生在那里进进出出,这家小店的生意很火,经营着玩具文具和小吃等,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我猜老板娘肯定也会给他们中的某个人赊账的,但老板娘的这种好心其实对自制力差的孩子们是不好的,已然误导了孩子们的消费习惯.让孩子理性消费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孩子小就觉得没有什么,多数时候一个不好的开始就会被孩子们认为那是正常的行为了.家长的关心和引导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很重要滴!

你的孩子,你了解吗?


你的孩子,你了解吗?

我一直以为我自己很了解儿子。现在看来,这样的自信未免盲目得可笑,尽管他还不到七岁。

今天,本来是要儿子就他昨天不礼貌的行为向我道歉的,他不肯。我便说,在你道歉之前,我不会理你的。

儿子撇撇嘴说:“不理就不理,反正你也不喜欢跟我讲话!”说着竟流下委屈的泪水。

我惊愕了:“我什么时候不喜欢跟你说话了!”我的职业就是说话,决不至于吝啬和儿子交谈。

“走路的时候,你一老跟爸爸讲话,很少陪我说话。”说到这里,泪水更奔流得厉害了。

一种愧疚汹涌而来,儿子说的是事实。有时儿子走累了,落在后面玩着画片或者吃着零食。我们意识到儿子丢了很远的时候,才会停下来催促他快点。

我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候,任何解释都是狡辩。我巴巴地望着儿子,乞求他的原谅,但是他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不肯原谅我。

老公打圆场说:“那时本来是爸爸妈妈有事,你又走得慢些,况且妈妈给你讲那么多故事,又没有给爸爸讲过,我还不是不吃醋。”

可这个非常合理的解释丝毫不能减轻儿子的委屈,孩子还不懂得换位思考。

老公又说:“也许是你太矮了,爸爸妈妈的耳朵离得近些,说话方便些。东烨,你有话可以跟我们讲,我们会听啊”狡辩里有黔驴技穷的无可奈何。

儿子依然执拗地说我不喜欢跟他说话。跟盛怒和悲伤的孩子讲理是白费力气的。我挪过身子,搂着他的肩膀,差不多是讨好地说:“你什么时候觉得妈妈不喜欢跟你讲话的?”

“很久了……”哭,大声。

我原以为,儿子是可以自得其乐的。原来还有着这样深沉的委屈,这真是我不可原谅的错误!

“我们今晚就去散步,爸爸妈妈都和你说话,我们三个手牵手好不好?”

“我不去,你们下次就不记得了。”

“我们都记着,好不好?”

“不好,现在记得,明年你又不记得了!”儿子说得那样肯定,使我的难受又加了一层。

大人以为孩子是不可理喻的,而孩子却以为大人是不值得信任的。我不知道我哪里给他留下这样的印象,尽管我还算讲信用,但是百密也难免一疏,答应了却做不到的时候一定也不会少吧。

有时候,会觉得对孩子讲信用是一柄双刃剑:不守,伤了孩子,蒙受欺骗的感觉多了,孩子会渐渐远离父母并且关上沟通的门;坚守,累了自己,追求每个承诺的兑现,意味着时间金钱还有心灵能量源源不断的输出。作为老师,我得以了解孩子的心声;作为母亲,我更能体会父母的无奈。这个命题,很重要,但谁也没有把握求证出通行的法则。

后来,我用零食来行贿,儿子才好不容易从悲伤中回过神来。

今天晚上这件事,在一般大人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但也正是通过这种认为,可以很准确地判断出大人的不了解孩子。

送儿子上学时,我常常会望着他的背影注目许久再缓缓离去。我看到,他和许多其他孩子一样,慢慢地走向学校,走向他将要呆上一整天的地方,走向他将要面对竞争和挑战的地方;我希望,他的老师会像我们一样关心他的心情包容他偶尔的小脾气,他的同学能够像兄弟姐妹一样互帮互爱接受他无伤大雅的小缺点;但是,我知道,儿子虽然是家里耀眼的太阳,是众星捧着的月亮,但是,在集体里,在社会里,他可能连小行星都算不上一颗!

世间所有的爱,恋人、朋友、甚至师生,都是以接近为目的的,只有亲子之爱,指向远离。纵使不放心,也要放手!纵使不甘甜,也要甘愿。成功的父母之爱,要给孩子远行的力量!

而那时,我们将更不了解我们的孩子——那个脱胎于我们的身体和灵魂的小小人儿!

相关推荐

  • 你是这样批评孩子的吗? 1.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2.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
    2020-12-19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不要急于批评孩子 育儿观念:不要急于批评孩子 我的侄子乐乐非常喜欢画画,一有空就趴在小桌子上涂涂抹抹。哥哥和嫂子高兴地一连给他买了好几大盒最棒的水彩笔和油画棒,但却从来看不到他拿出一幅像样的作品来。在哥哥嫂子的眼里,几...
    2020-11-06 阅读全文
  • 你会艺术地批评孩子吗? 你会艺术地批评孩子吗? 1、我批评过孩子后一般会: A.观察孩子的反应,做好善后工作 B.余怒未消,继续“找错误”再批评 C.事过境迁,抛诸脑后 2、我批评孩子时如果他顶嘴、分辨,我会: A.暂缓批评...
    2022-01-2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孩子,你真的是在撒谎吗? 育儿观念:孩子,你真的是在撒谎吗? 事件: 今天下班比较迟,儿子又跟同学点点一起回家吃饭去了,下班后和老婆一起去接儿子,进门后我的老同学(点点妈妈和我们夫妻是同学)就很义正词严的告诉我们:你们儿子今天...
    2020-10-15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分享”,家长你做到了吗? 育儿观念:“分享”,家长你做到了吗? 星期一早晨谈话时间,有小朋友告诉我说:“源源说不要跟涵涵做朋友,以后都不跟他玩了。”我找来了源源,源源告诉我:“昨天我在涵涵家玩时,她不肯把遥控飞机借我玩,太小气...
    2020-09-28 阅读全文

1.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2.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

2020-12-19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不要急于批评孩子 我的侄子乐乐非常喜欢画画,一有空就趴在小桌子上涂涂抹抹。哥哥和嫂子高兴地一连给他买了好几大盒最棒的水彩笔和油画棒,但却从来看不到他拿出一幅像样的作品来。在哥哥嫂子的眼里,几...

2020-11-06 阅读全文

你会艺术地批评孩子吗? 1、我批评过孩子后一般会: A.观察孩子的反应,做好善后工作 B.余怒未消,继续“找错误”再批评 C.事过境迁,抛诸脑后 2、我批评孩子时如果他顶嘴、分辨,我会: A.暂缓批评...

2022-01-2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孩子,你真的是在撒谎吗? 事件: 今天下班比较迟,儿子又跟同学点点一起回家吃饭去了,下班后和老婆一起去接儿子,进门后我的老同学(点点妈妈和我们夫妻是同学)就很义正词严的告诉我们:你们儿子今天...

2020-10-15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分享”,家长你做到了吗? 星期一早晨谈话时间,有小朋友告诉我说:“源源说不要跟涵涵做朋友,以后都不跟他玩了。”我找来了源源,源源告诉我:“昨天我在涵涵家玩时,她不肯把遥控飞机借我玩,太小气...

2020-09-2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