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教知识:碰到孩子耍赖家长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8-25 幼儿园中暑了怎么办教案 幼儿园着火了怎么办说课稿 教育孩子笔记

家教知识:碰到孩子耍赖家长怎么办?

碰到孩子耍赖的情况,作为父母需要冷静、理智,不能感情用事,盲目地、无休止满足他的要求,也不能对他的要求置若罔闻。父母不妨试试下面几个方法:wwW.Yjs21.COm

转移注意力。当孩子耍赖时,你可以带他迅速离开他耍赖的地方,比如去附近的儿童乐园玩一会儿,找他平时玩得好的同学,或做他平时喜欢做的游戏,如捉迷藏等,转移他的注意力,淡化他的购物欲望。告诉孩子没带钱包。当孩子耍赖时,你可以告诉他没带钱包,身边一分钱也没有,不信就让他翻看一下。这样,可使他的购物欲望化为泡影,明白即使再哭再闹也无济于事,只得乖乖地回家。

适当满足孩子的一些需要,并对他提出合理要求。告诉孩子,如果有肚子饿了,买点吃的是允许的,但经常要买好吃好玩的,是不允许的。大人赚钱不容易,用钱必须慎重考虑,要有计划、有目的,不能随心所欲,买这买那,造成浪费。要引导孩子从小做一个节约用钱的好孩子。父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坚持自己的正确决定,不能轻易改变。如果你在孩子套闹后心慈手软,满足了他的无理要求,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好吃懒做、乱花钱的毛病,到那时,想让他改也不太好改了。

逐渐引导孩子。当孩子又提出要买东西时,可把孩子身边不买零食的小朋友做榜样来引导他,并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

坚决说不。当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时,父母要坚决说“不”,不要因孩子哭闹而姑息迁就,否则会给他造成“我一哭闹,大人就没辙了”的错觉,下次他还会故伎重演。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家园共育:孩子过度依赖家长,什么都要家长帮忙怎么办?


很多宝宝2-3岁的时期,不会自己独立做事,总要大人陪在一起。如果告诉他大人在处理事情,让他自己玩,他反而闹得更厉害,说自己不会玩,你陪我玩。平时吃饭也是这样,让他自己吃,饭稍微有点烫,孩子。你帮我吹一吹。家长跟他讲道理,他总是会闹。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多家长都在遭受这样的困扰?

一、这种情况和宝宝喜欢缠着大人的问题都是非常相似的。

大部分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过度陪伴导致了依赖,没有安全感,失去了独立性。

因此,首先家长要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身上,在父母身上。要让孩子学会独立,避免依赖。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去玩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做到的,这需要长期的引导。

二、很多家长的问题在于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一直守在边上,包办代替。觉得孩子小,以后再教他,以后再让他自己独立。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反而独立就成了一个问题,依赖成了主要的行为方式。他总是在想:“这件事我自己做不了,你帮我,你陪我。”所以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预防是最重要的。

三、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帮他建立安全感,培养独立性。避免什么事都依赖,鼓励他自己主动的去做自己要做的事。

不要总是盯着孩子、抱着孩子、担心孩子,和孩子寸步不离。白天陪着,晚上陪着,吃饭陪着。总是担心孩子自身发展的能力。这样,到了孩子三四岁以后,就会出现依赖,安全感差,希望陪伴,希望帮忙。

四、那么一旦有了依赖,父母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批评、说教也起不了作用。所以必须耐下性子,从自己出发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走进独立处理事情的状态。

让孩子从一些简单的事开始,帮助他入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家长需要创新的小游戏,不要立刻说我陪你玩,先鼓励孩子自己去玩。然后对孩子的玩法表现出好奇,表达一种鼓励赏识的状态,这对于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五、那么,幼儿园对于小朋友过度依赖家长都有哪些正面的影响,以及爸爸妈妈送小朋友去幼儿园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送孩子去幼儿园

到了孩子入园的年龄,妈妈一定得送他去幼儿园,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而且在幼儿园里的集体生活中,孩子较易感受到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的乐趣,虽然在入园开始的一段时间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但只要坚持,孩子会逐渐习惯的。

离开幼儿园时要微笑着跟孩子说再见

送孩子到幼儿园时,要微笑着和孩子说再见。想到要一整天见不到孩子,所以当与孩子说再见的时候,父母的心情都很复杂,但请不要让孩子知道这些,因为当你要离开的时候如果表现得很难过,孩子也会感到难过的。这种情形下,他们更不愿与家长分开了。

跟老师沟通

让教师在幼儿园跟小朋友说,谁在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就奖小红花。你也可以用下小红花,孩子都是想让自己做最好的,用不了几个月,不给小红花他也一样自己做。

对幼儿园放心

如果您对幼儿园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和不信任,潜移默化中就会将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对爸爸妈妈产生更多的依赖和依恋。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教育。孩子最终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共同影响。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孩子的问题,一定要从家长自身及家园环境来寻找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帮助孩子调整这种行为。

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


中学生到了青春期,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叛逆了,随着年纪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升,其问题行为也渐渐多起了,例如夜不归宿、不愿与家长沟通、交换想法,做事比较随性。而有些孩子对父母每天唠叨感到了厌烦!规定这个不许,那个不准,久而久之就会会产生逆反心理,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当面对孩子有逆反心理时,做父母的该如何和叛逆孩子沟通?

如何教育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九招帮助家长教育叛逆期孩子

一、讲究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用局外人的角度观察孩子的逆反心理行为。也许,问题不一定在孩子身上。父母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从前都听父母的,自己的孩子也该听自己的。因此孩子不顺从,在家长眼里变成了逆反。做为父母有时必须谦卑,放弃自己执著的思想,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二、保持冷静的处事态度。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很多是与父母、老师的教育方式有关,有的是好心办坏事,使孩子不理解。父母、老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把关心、爱护、尊重放在首位,把孩子置于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孩子出现过激行为时,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策略,巧妙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孩子有逆反心理,家长一定会不满,因此,会为树立自己的权威,用声音来压制孩子。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也等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孩子有逆反心理时,言语和行为会犹如暴风孩雨。不能及时控制自己。但家长已成熟,应该懂得什么时候该保持冷静。(可参考的相关内容)

三、寻求有益的管教方法。

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征求别人的意见。如问周围有同龄孩子的朋友,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或找辅导员协助,与孩子的老师商量等,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

四、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

要求过高,学习负担过重,是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给他们定目标、提要求时要根据他们的需求,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实施,力避急躁冒进,尽可能弱化孩子叛逆对抗情绪。

五、创设良好舒适的情境。

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有奋发向上的风气,要有民主的气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美化学习、生活环境。

六、合理利用正确逆反。

在向孩子讲道理,说事情时,要善于从正反两个角度讲,防止偏向,引导孩子正确进行逆反思维。并鼓励孩子提出不同见解和有特点的方案。

七、注重疏导负向逆反。

对孩子产生的负向逆反心理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工作,切不可采用压制和强迫命令的办法。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看问题容易简单片面,但他们又思想开放、单纯耿直,敢想敢说敢干,所以耐心疏导,亲情沟通尤为重要。

八、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眼见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学习时,通常会即刻禁止。其实,当与孩子在进行亲子互动的时候,和孩子讨论他心中的偶像,从侧面提醒孩子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和父母相处融洽,孩子的逆反心理自然就消除了。(可参考的相关内容)

九、转变方式双向沟通。

很多时候,对孩子的管教,是要时常改变方式的。如小时候只有父母讲,孩子听。孩子上学以后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应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时,随时改变方式,不断试验、寻找有效的方式方法。

孩子玩刀,家长怎么办?


孩子玩刀,家长怎么办?有一天,老猫接了**后,抱到我的办公室来等我一块下班回家。我的办公桌上摆了一把刀,是我的领导去新疆出差时带回来送我的。有刀柄与刀鞘都是铜制的,上面纹着龙样图纹。煞是漂亮。把**给吸引住了。

他一定要玩这把刀。而且是难以转移注意力,也不肯放弃。就这样,刀被他带回了家里。没想到,自此之后,**开始对刀“情有独钟”。并且任何与刀相关的东西他都开始“大爱”。比如剪刀,比如针头、比如镊子……

他拿着刀切草莓、切苹果、切橙、切菜头,切一切他觉得可以切的东西。每次看到他玩刀,我就极力地抢走,甚至不惜使用“暴力”,强行夺开,或者大喝和怒斥。晚上的时候编故事给他听,把刀收起来……但是,他的玩刀热情有增无减。前两天带他去厦门,他翻出了藏在角落里的水果刀,又切了个不亦乐乎。每一个下切的动作,都看得大家心惊肉跳。小侄儿更是惊恐得大叫起来:天哪,姑姑,**在玩刀!太可怕啦!

没想到,侄儿这种惊呼声惹怒了**,他唯恐刀要被夺走,举手就要打侄儿,当然,**根本忘记了自己手上有刀,他肯定也不管这刀会伤到人,执着刀就本能地想要打侄儿,以示愤怒和对自己“权力”的捍卫,看起来就是拿刀在挥舞!侄儿有血友病(特别容易出血,而且止不住),我一看不由得紧张至极,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把**的手握紧,将刀抢走。然后抱到屋子里。我当时怒气冲天,于是忘记了一切育儿的理念,按我最“原生态”的方式狠狠地“修理”了**:打,而且是打他的脸;训,而且像狼外婆一样的凶;强迫,逼着他立即去向哥哥道歉……**哭了,极力地压抑哭声,但没忍住,放声哭了两三声,总算缓过了一点点劲,然后又连忙忍住哭声,抽抽噎噎地对侄儿说:哥哥,对不起!

和无数次一样,我的凶悍对**形成正面行为毫无效果,**经历了如此大的一次“折磨”,但他仍然爱玩刀。从厦门回到家里,他忽然发现,厨房里的刀架上插着水果刀呢,于是又拼命闹腾起来,非要玩不可,不达目的不罢休,拿到了刀,他在厨房菜篮子里拿了一根芥菜开始切,切完了扫到地上……

怎么办?让他操练吧,这些工具太危险了,看着他的玩刀举动,心就吊在嗓子眼,他随时可能受伤,我相信百分之九十的家长都会主张:绝对要抢掉,绝对不可以玩,不管他怎么哭,而且会主张将这些东西全部收掉。可是,我真的无法描述**不达目的时那种不罢休的劲。他能拿出一切的方法来斗智斗勇,以达自己的目的。每一次我“巧取”或“豪夺”的过程,都让我感觉特别疲惫。我甚至想叫老猫带几张他科里手外伤病人的照片回来让**看看,可又觉得太暴力了而作罢。

……

不能不说,他用刀的“水平”有点高。起码他切出来的东西,厚薄比较一致,而且可以切得比较薄,他用这些工具的架势也比较老练。

我意识到,他是真的想学习这些工具。他并不是想用这个来伤害自己和别人。他看起来特别享受那种实际操作的感觉。我相信,他没把这刀的用法操练熟,玩个够,他肯定不会罢休。

我试问了我自己一下:能不能,相信一次孩子?让他真正学习一下如何用刀?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他对很多东西的爱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一般来说,一旦他将一样东西玩得顺溜了,或者学习会了,他就不会再迷恋,起码,要劝说他放弃的时候,会更轻松得多。

准确地说,孩子是想学习,而不是单是“玩”。

每当孩子玩刀等利器,我得保持平静的态度。理性地告诉他,使用这些东西的危险性;教导他正确的使用方法。而且在他学习过程中,务必全程陪伴和看护,防范危险的发生。相信孩子,他有能力保护自己,如果充分理解他的感受,并且给予尊重,他会很“听话”。

刀和剪刀的危险性,我们家长可以掌控,因为我们可以从孩子手中夺走,以保证他们的安全,可是孩子的一生中,有多少危险潜伏在他身边?那些不是我们可以掌控得了的,不如教会他们自己规避危险。而学习规避危险的第一步,是了解什么是危险。

孩子黏人家长怎么办?


15个月之前的宝宝可以随意宠他

“有人认为,孩子黏人是因为他的情感需求没得到满足,一旦满足了,你想让他黏你都难;还有人觉得,太黏人的孩子独立性差,大人越顺着他,越会助长他的依赖感,所以必须拒绝他黏人。”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周女士的困惑也困扰着许多父母。

“对待15个月之前的孩子,你可以随意宠他,不仅不会宠坏他,还有助于他和你(父母)之间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智灵童国际教育事业机构教学总监、智灵童国际幼儿园总园长荣合灵说。

事实上,宝宝能否形成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1岁左右是关键期。此时,如果父母能和孩子最大限度地相处,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对他们的哭闹、微笑等行为予以快速、合理的回应,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更能增加宝宝的安全感,这将影响到他以后与人沟通的能力及探索新事物的勇气。

“但如果把照顾孩子的责任过度集中在一人身上,也会造成孩子过度依赖这个人。”郑大教育学院心理系老师叶青青提醒,在妈妈积极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平衡家里其他成员尤其是爸爸照顾孩子的机会。

孩子黏人顺从还是拒绝因人而异

“至于15个月以上黏人的孩子,家长该顺从还是拒绝,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有区别地对待。”荣合灵说。

安全感不足这类孩子的父母多是上班一族,平时照顾孩子太少,和孩子交流不多,很难建立起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于是,这些孩子多存在强烈的不安全感,一旦父母离开视线,就极度恐惧,哭闹不止。

建议:尽量多抽一点时间陪孩子,即便自己不得不离开,也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让他明白:我只是暂时离开,一会儿就回来。最好每次离开前和宝宝约定好回家的时间,且一定要守时;尤其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及时的爱的语言和抚摸是他们的强大后盾。

和外界接触少在教养过程中,家长既不太注重带孩子接触外界环境和人员,又很少请朋友来家做客,使孩子很少有机会和陌生人沟通,更没有体验过和外人交往的快乐,因此,他们常常因为恐惧外界而过于黏父母。

建议:帮助孩子逐渐接触外界。先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里(比如家里)接触外人,刚开始接触外人时,家长可以紧握孩子的手或紧紧搂住他,让他能够在安全感较强的情绪下尝试交往,当孩子看见陌生人退缩时,更要抱紧他,给他安全感。

心理依赖感较强由于家人从小到大包办过多或太过溺爱,孩子的依赖感就比较强,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其中,部分孩子可能在面对新事物、新环境或陌生人时不自信甚至退缩,还有一部分孩子可能因娇惯而专横跋扈,影响人际交往。

建议:10个月、1岁、2岁……孩子会出现很多执拗期。他为什么执拗?就是要从思想、行为上体现他的独立。这时,家长要避免干涉、包办过多,否则,他会慢慢丧失承担责任的需求,导致心理依赖越来越强;如果孩子已经依赖感很强了,家长除了要学会拒绝,适当忽略他的黏人行为,还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吸引他独立做事,并及时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

孩子太黏人要满足他的情感需要

此外,在对待黏人的孩子时,荣合灵还提醒家长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尽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而不是物质需要。有时,孩子明明自己会穿鞋,却撒娇让妈妈帮他穿。其实,孩子的真实意图只是想从你那儿获得关爱。这时你不妨亲亲他,说:“妈妈好爱你,你赶快穿好鞋,妈妈在门口等你啊!”

2.平时靠老人或保姆带孩子的爸妈,回家后最好和孩子独处。

3.千万不要用“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等语言吓唬孩子,否则,孩子只会更害怕,反而更黏你。

4.不要欺骗孩子。让孩子哭着看到你离开,比你骗他悄悄走要好得多,否则,只会让孩子更焦虑。

孩子说谎家长怎么办?


国内一家心理研究所用了三年时间,在全国7省13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50%的孩子从3岁开始撒谎,随着年龄的增加比例越来越高,到9岁,说过谎的孩子上升到70%。来自美国的一份调查则更惊人:全美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3岁前就学会不说实话,而到7岁,98%的孩子说过谎。

孩子说谎是家长和教师都非常头痛的事。大人总是以批评结束,其实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说谎有时是因为讲了真话受到惩罚,所以以后不敢再说真话。另外,家长处理不当也容易造成孩子说谎。

孩子有时说谎是家长逼的!可能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家长应该允许孩子沉默,大人在处境两难的情况下也经常选择沉默。如果家长非要孩子说出个道道,说真的要受罚,就只能说假的了。

纠正孩子说谎,家长应该做到五点:

一、不要轻易数落孩子,不要暴跳如雷也不要轻描淡写。“小孩嘛,难免。”或是“呦,你还真能耐,把我俩都骗了。”都是不可取的。

二、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因为他总会比较紧张,抱有侥幸心理,如果起初几次家长没有发现,他会暗自得意,以后撒谎次数会更多。

三、家长发现孩子撒谎后,重要的是教育,帮助他认识撒谎的危害性。在孩子承认撒谎表示今后改正时,家长要表示深信他会改正,成为一个诚实的人。这样,孩子会受到鼓舞,彻底改掉撒谎的毛病。

四、给孩子一个安全、踏实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从小就养成诚实的品德。

五、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有的家长在孩子承认错误后还采取打骂等惩罚,甚至要孩子写保证书。这种做法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往往适得其反。

孩子爱顶嘴家长怎么办?


孩子越小越乖,越长大就越发的不听话了。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他们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顶嘴也随之而来,这让许多家长感到棘手。是顺从孩子的意愿,还是与他们针尖对麦芒用“武力”制止呢?

家住环山路的闵先生最近颇受困扰,四岁的乖女儿忽然变得喜欢顶嘴,越来越难管教了。据介绍,顶嘴意味着孩子心理的成长,他们开始逐渐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但父母也必须明白,孩子的自我意识是相当不完整的,这表现在他们不知道用何种方法来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顶嘴是一种简单的表达方式。

生活中,许多父母在无意中纵容了孩子的顶嘴,要么哄着,要么顺着,这是十分糟糕的。因为这等于告诉孩子,顶嘴是有效的心情表达方式。以后,孩子不仅会在家里频繁地使用这个武器,而且会把顶嘴发展到幼儿园和学校。

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的子恒妈妈建议用童话故事引导,她认为孩子虽然顶嘴了,但也许他并不明白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和后果。如果孩子顶嘴的动机的确不妥,不妨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来引导他。比如孩子最喜欢的童话人物是小王子,你就可以编一个小王子顶嘴的故事来教育他,遇到不同意见时要用正面的语言跟爸爸妈妈讲出来,如果孩子最崇拜奥特曼,你也可以拿奥特曼做主角,这样会有很强的说服力。

还有的父母认为应该给孩子过渡时间,比如孩子在玩或看电视的时候,大人如果下令他停止,马上去弹钢琴或睡觉,孩子一下子不能从原来的活动中脱离出来,就会顶嘴。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比如告诉他:“妈妈现在去刷牙,等刷完牙你就要关掉电视了啊!”或者告诉他,分针指到哪个数字时就要去弹琴了。你告诉他这些后,就要坚决执行。孩子会发觉其中规律的,一旦成为了规律,成了他的一个习惯,再执行起来就不困难了。言传身教做个好榜样也是众多家长比较倾向的做法。

还有的父母提出,改变孩子顶嘴习惯的同时,父母要注意营造家庭的民主气氛。家长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不许顶嘴”,还不如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口气说吗”,或者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说服我”。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家长也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济南三之三幼儿园李玲园长提出,为了让孩子有话可以轻松讲出来,父母不能时刻以权威自居。不妨在家里营造出足够的民主气氛,谁说的有理就听谁的,并且鼓励孩子随时讲出自己的感受,化解孩子的委屈。别怕你会没有威信,其实你越这样做,孩子越会理解和认同你。反之,如果总是以大压小,长期下去,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在日后形成逆反或逃避心理。

李玲园长还建议,顶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也不利于他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和睦。所以父母首先要遇事冷静,赏罚有度,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治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账。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要注重言传身教,给孩子申辩权利,即便知道他们在狡辩,也要耐心让他把话讲完,然后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他们选择将功补过的办法来弥补过错,这往往是孩子们最乐于接受的。

相关推荐

  • 家园共育:孩子过度依赖家长,什么都要家长帮忙怎么办? 很多宝宝2-3岁的时期,不会自己独立做事,总要大人陪在一起。如果告诉他大人在处理事情,让他自己玩,他反而闹得更厉害,说自己不会玩,你陪我玩。平时吃饭也是这样,让他自己吃,饭稍微有点烫,孩子。你帮我吹一...
    2020-06-28 阅读全文
  • 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 中学生到了青春期,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叛逆了,随着年纪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升,其问题行为也渐渐多起了,例如夜不归宿、不愿与家长沟通、交换想法,做事比较随性。而有些孩子对父母每天唠叨感到了厌...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孩子玩刀,家长怎么办? 孩子玩刀,家长怎么办?有一天,老猫接了**后,抱到我的办公室来等我一块下班回家。我的办公桌上摆了一把刀,是我的领导去新疆出差时带回来送我的。有刀柄与刀鞘都是铜制的,上面纹着龙样图纹。煞是漂亮。把**给...
    2020-11-26 阅读全文
  • 孩子说谎家长怎么办? 国内一家心理研究所用了三年时间,在全国7省13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50%的孩子从3岁开始撒谎,随着年龄的增加比例越来越高,到9岁,说过谎的孩子上升到70%。来自美国的一份调查则更惊人:全美有三分之二的...
    2021-04-05 阅读全文
  • 孩子黏人家长怎么办? 15个月之前的宝宝可以随意宠他 “有人认为,孩子黏人是因为他的情感需求没得到满足,一旦满足了,你想让他黏你都难;还有人觉得,太黏人的孩子独立性差,大人越顺着他,越会助长他的依赖感,所以必须拒绝他黏人。...
    2021-03-27 阅读全文

很多宝宝2-3岁的时期,不会自己独立做事,总要大人陪在一起。如果告诉他大人在处理事情,让他自己玩,他反而闹得更厉害,说自己不会玩,你陪我玩。平时吃饭也是这样,让他自己吃,饭稍微有点烫,孩子。你帮我吹一...

2020-06-28 阅读全文

中学生到了青春期,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叛逆了,随着年纪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升,其问题行为也渐渐多起了,例如夜不归宿、不愿与家长沟通、交换想法,做事比较随性。而有些孩子对父母每天唠叨感到了厌...

2020-09-30 阅读全文

孩子玩刀,家长怎么办?有一天,老猫接了**后,抱到我的办公室来等我一块下班回家。我的办公桌上摆了一把刀,是我的领导去新疆出差时带回来送我的。有刀柄与刀鞘都是铜制的,上面纹着龙样图纹。煞是漂亮。把**给...

2020-11-26 阅读全文

国内一家心理研究所用了三年时间,在全国7省13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50%的孩子从3岁开始撒谎,随着年龄的增加比例越来越高,到9岁,说过谎的孩子上升到70%。来自美国的一份调查则更惊人:全美有三分之二的...

2021-04-05 阅读全文

15个月之前的宝宝可以随意宠他 “有人认为,孩子黏人是因为他的情感需求没得到满足,一旦满足了,你想让他黏你都难;还有人觉得,太黏人的孩子独立性差,大人越顺着他,越会助长他的依赖感,所以必须拒绝他黏人。...

2021-03-2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