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这个第一该争吗

发布时间:2020-09-15 开学第一课 2020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节目简介 2020开学第一课

今天和往常一样,我等着兵兵第一个过来跟我问好。出乎意料的是,今天第一个到教室的居然不是兵兵。难道病了?或者有别的事?我正纳闷的时候,值班老师打电话过来告诉我兵兵正站在大门口哭呢。我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来到大门口。

“兵兵,你为什么不进教室,站在这里哭什么呀?”

“呜呜呜……妈妈没给我交钱。”

我突然记起来,原来今天又到了交月费的时间。

我觉得好笑,“今天没交就没交吧,妈妈可能有事,等明天交一样的。”

“我就不,我就要今天交,我就要今天交。”

“为什么一定要今天交呢?”WwW.yjS21.com

“我想第一个交钱。”

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每天早晨第一个向我问好的总是兵兵,为什么每天中午起床后第一个到教室的也总是兵兵。孩子的好胜心由此可见一斑。最后兵兵妈妈不得不把钱交上,兵兵才肯进教室。

事后想一想,这个“第一”该争吗?这么小的孩子,怎么知道“第一”就是好的,而且对这个“第一”那么向往?

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长处,我们教育者的目的就是发展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不足,让孩子的天性得到自由充分的发挥。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带入一些“元素”,这些“元素”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孩子们的判断力,有时甚至会误导孩子,让他们误以为,不论什么事,第一就一定是好的,是老师喜欢的类型,是其他小朋友学习的榜样。其实不然,有时候,第一并不是件好事,落后也并不一定就是件坏事。好比过河,一个人拼死拼活游过去了,成为第一个过河的人,而另一个人则做了一个木筏,悠哉悠哉的也过去了,却不是第一个过河的人,试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会去抢这个第一嘛?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争做第一


“先湿手,打肥皂…..不要弄湿衣服,别溅到小朋友的身上,洗完手的小宝贝快点出来不要玩水”。

每当听到这话就知道又是这群调皮的小家伙在忙着洗手,这一堆的话语,每次在洗手前和洗手时都要不知道说上多少次,但却都不见效果,打肥皂反复好几次,洗完手把水甩在其他小朋友身上……洗个手要十几分钟,湿了衣服不说,感冒了怎么办?为此,我总是很伤脑筋不知该怎么处理?

今天活动完,小宝贝们去洗手,我依旧像以往叮嘱他们别贪玩,别溅水…..正当我刚刚打开水龙头时,只听佳佳对我说:“老师,我们来比赛看谁先洗玩好不好?”“嗯嗯,我们来比赛”小宝贝们听后都兴奋起来,个个劲头十足,见状,我趁机说“好呀,我们来比赛,看看谁的小手洗的又快又干净,而且没有把水溅到小朋友身上,看看谁是第一。

”“小手准备好,预备开始”话音刚落,一场别开生面的洗手比赛就开始了,小宝贝们安静的站在水池旁边,先湿手,打肥皂,认真的搓着小手,没有了以往的吵吵闹闹,水花乱溅。

不一会就听见:“老师我的手洗好了,我是第一名。

”“老师,你输了,我先洗完了”“我是第一……”

吃过午饭后,孩子们还是念念不忘饭前的那场比赛,不停地问我:“老师,我们再来一场比赛好不好?”我高兴的冲他们点点头,心里不由得高兴,我知道,从今天开始我再也不用为孩子们洗手而发愁了,在不用站在他们身边唠唠叨叨的说个没完。

通过此事让我明白了,有时单纯的说教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一定适用,要投其所好,顺应他们的意愿,这比一百次的说教达到的效果要好的多。

争做“第一名”


今天天气晴朗,刚好轮到我值早班,来到幼儿园后开门开窗就开始整理室外环境。

刚开始在草坪里捡废纸,除杂草时就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老师早上好”,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锦君小朋友啊。

我也微笑对他打招呼“早上好,今天是不是没有赖床,所以来得这么早啊,真棒,你可是我们班的第一名呢!”听到我说他是第一名,自己高兴得跳了两下,有转过头对他姥姥说:“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耶!”看到自己的外孙如此开心,锦君姥姥也高兴得合不拢嘴,笑眯眯的与他挥手道别。

奇怪的是,今天无论干什么,他都抢在最前面。

喝水时,第一个去拿小杯子接水;吃饭时,第一个过来排队盛饭;小便时,第一个出厕所......中午起床后去洗脸,有看的他急急忙忙的向外面跑,我就问他:“跑那么急干嘛啊,小心一会儿摔着了。

”他却仰起他的小脸,义正言辞的对我说:“我是‘第一名’,我要先洗!”突然我恍然大悟,原来他是一直在想着那一句“第一名”啊。

有时候我们不经意的一句带有鼓励性的话,真的会深深的影响孩子,适当的多跟他们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孩子们往往会变的越来越积极.主动。

我应该这么说


吴子墨小朋友是一个相当调皮的孩子,而且很好动;为此他的妈妈经常拿他没辙,但是,也有优点,他很聪明,特别喜欢表扬,一表扬就什么都忘了,也表现得很好。

桌子上有些废纸条想扔掉,正好吴子墨在我旁边,我便说:“吴子墨,给我扔了这些纸去。”并顺手想递给他,可是他不接,而且还大声说:“我不扔。”然后一溜烟跑了,这令我很吃惊,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中午吃饭的时候总在想这件事情,我想到了吴子墨的性格,也许他不喜欢我这种说话语气。

下午上课的时候,我又把那块纸拿在手中,把吴子墨叫了过来,对他说:“吴子墨好孩子,你帮老师把这块纸扔了垃圾桶里好吗?”这个办法果然灵,他高高兴兴地说“好滴好滴,我扔我扔!”

吴子墨前后的表现截然不同,是因为我换了一个字,我应该这样说,我把“给”换成了“帮”,前者带有命令的口气,而后者则是商量的口吻,孩子们对于帮更容易接受,看来孩子们对语言是很敏感的,换一种说法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这个时候教师到底该怎么做


今天把一位小朋友说哭了,心里觉得挺不爽的。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建构吧的运动场搭的特别好,我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负责搭建的小朋友就告诉我说:“这是足球场,这是跳台,运动员可以从这个地方跳下去。”而且,周围没有什么多余的积木堆在那里,特别的整洁、干净。我想,等游戏讲评后一定要让大家来参观一下!

在收材料的时候我提醒建构吧的小朋友不要把积木拆掉或者碰倒,等会让大家去参观一下。可是,我的话还没说完,只听“碰”的一声,一块积木从一位小朋友的手中掉了下来,搭好的运动场全倒掉了。说实话,我当时真的很生气,我问把积木碰倒的那位孩子为何把积木碰倒,她很委屈的说:“老师,我不小心的。”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孩子这么说。搬椅子时碰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手,会说:“老师,我不小心的。”吃饭时把汤碰倒在地上,会说:“老师,我不小心的。”画画时把颜料撒了一地,会说:“老师,我不小心的。”说实话,看到他们无辜的眼神,的确有点不忍心再说什么。

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到底该怎么做呢?是原谅还是批评教育呢?我想,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所谓人无完人,有一些小朋友的确是不小心做了错事,那么一次、两次,教师可以原谅;对于一些较为调皮的孩子,我想如果教师一次又一次的原谅只会是纵容此类事情的发生,这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批评、指正,并教育孩子以后不要发生此类事情。

回过头来反思一下今天的事情,应该说这位小朋友的确是不当心,而且平时也比较的听话,能积极遵守班级规则。但之所以出现弄坏积木的事情,也是因为她听到音乐没有立刻回到座位导致的。也许是她没有认真去听老师说的“不要整理积木”的话,也许是她想把多余的积木收好,让运动场变的更漂亮吧!之所以哭,是因为听到老师说:“你要把积木重新搭好”,因为这对她来说有一些困难,而且有碍面子。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得出她并不能勇敢的承认错误。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先对她批评教育,然后由她决定是否把积木重新搭好,是否能让其学会勇敢的面对错误,又能保护她那颗幼小的心灵呢?

这样的一个男孩


一天早上我一边和孩子们在外进行晨间锻炼活动,一边迎接着每位来园的孩子。忽然听到哭声,一看原来是佳毅正哭着,爸爸束手无策的牵着他,我赶快上前安慰,并询问怎么了?爸爸告诉我是因为照片还没拍的缘故,于是我耐心告诉他“没事的,今天回去再拍好了”并一边暗示他爸爸可以离去了。可佳毅不肯,死命地攥着他爸爸的手,好不容易他爸爸才脱开了身,快速的走了,这回倒好,他跟我干上了,拳打脚踢,孩子们纷纷说:“不可以打老师的”,边上有家长也这样的说着,他收住了打人的举动,可还是闹得厉害,我一个人不行了,直喊小顾老师来帮忙,最后合我们二人的力量才把这家伙搞定。

佳毅是小班时就已入园的孩子,一年多时间的接触,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听说他和中二班的洋洋是亲戚关系,可洋洋的爸爸却说还没听过他叫过一声“舅舅”。佳毅和洋洋两人平常总在一起玩,互相亲热的称对方为“小戈、洋洋”。两家的大人也常走动。但两个孩子的个性却截然不一,洋洋性格开朗活泼,属于非常抢眼的孩子,不管到哪儿他总是很让人瞩目,而佳毅却一点也没感染到,个性格内向,话又不多,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没有上进心的孩子。因为选做小老师时,他高举小手,而真正请他做小老师时为班内的同伴分发餐点,他无动于衷,我反复的叫他的名字,他就像不认识你一样没反应,同伴催他,他也不理人,你说气人不?他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而不像其他的孩子做小老师时那积极的样儿。又如:教授新儿歌时,他和晞晞整堂课都没好好听,提醒他俩多次后,我请他们上前面来学念,晞晞知道我生气了,念得还是很认真的,一会儿就学会了。可佳毅嘴巴还是没有动起来,别说我生气,孩子们看到此情景,也生气了,他们说:“他不念,今天中午别让他吃饭了;一直叫他学,直到他学会念;”等等,别说孩子们的话起了作用,慢慢的他的嘴巴在跟着念了,后来在我和集体幼儿带着他反复诵念下,佳毅终于学会了念这首诗歌了,你说累人不?

正因为上一天我对他爸爸说了,请他拍摄一张佳毅在家为家人服务劳动的照片,他也听见了,可他爸爸那天没拍摄,由于这个缘故,因此一早上演了这一幕。佳毅长大了,知道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了,想成为好孩子了,喜欢被表扬了,我相信佳毅会成长为一个越来越棒的男孩的。

有这样一个孩子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有这样一个孩子”,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今天做完早操,孩子们都排着队伍走回教室。

突然一双小脚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知道那是小伟的小脚丫。

他没有穿袜子,脚上的那双鞋子破了几个洞,露出的小脚丫显得很黑,大概是没有洗干净。

每当看到这孩子,我都觉得心酸。

他是个可怜的孩子,爸爸好吃懒做,整天不做正事,妈妈因为受不了他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

我也曾到小伟家家访过,走进他低矮、阴潮的家,我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

那种简陋是令我都无法想象的。

今天虽然天气比较热了,但是看到小伟没穿袜子,只穿一双破鞋,而脚又有些脏,我还是很心疼。

在孩子的生活中缺少了妈妈的关爱,孩子的穿着、个人卫生就显得寒酸了。

对于这个孩子,在平日里,我是尽量地给予他更多的温暖,以及生活指导。

今天,我也不例外。

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我悄悄地把他叫到外面,轻声告诉孩子:“你的脚有些脏,今天回家好好洗一洗,还有鞋子破了,明天穿双不坏的,还穿上袜子。

好吗。

”孩子听了,使劲点点头。

我又问:“家里有好的鞋子和袜子吗?”“有的。

”他告诉我。

我摸了摸他的头笑了:“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所以要每天洗澡,换衣服,搞好自己的个人卫生。

虽然没有妈妈的照顾,但是,你已长大,应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小伟又一次点点头,这个言语不多的孩子总喜欢用点头和摇头来表达自己。

在他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看到他用手擦着双眼。

我知道他流泪了,但他是个很要面子的饿孩子,他不希望同学们看到他哭。

望着这个可怜而又有些坚强的孩子,我相信他明天会有所改变的。

我也希望在我们这个大集体中,他能生活得快乐。

不知道本文“有这样一个孩子”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感谢这位母亲给我一个在学生面前与她争吵的机会


人生总会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礼物。

比如,今天下午大约5点左右,我带孩子们到操场上活动。本只打算带孩子们出来锻炼下身体,呼吸下新鲜空气,没想到偏偏遇上一事,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了一次老师曾经跟他们说过的“不文明的大人”。

我不止一次跟孩子们讲过: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有文明的和不文明的。你别觉得只有小孩不懂事,有的大人也不懂事。外面那些随手扔垃圾的人可不全是不文明的小孩子,也有不文明的大人。”

"有些人,不仅不文明还不讲理。比如你看他乱扔垃圾,好心提醒他扔进垃圾桶,可是他偏不做,还要回头骂你。”

"所以呀,咱们遇到这种不文明的人,一定要离他们远一点,因为他们总喜欢伤害别人。如果他们主动来伤害我们,我们也不要怕他!”

口头告诫总是不大有用。

画图说明,也不能让孩子们深刻感受。

或许是老天爷有眼,看我这老师那么尽职尽责,于是天降一活生生的“例子”到我和孩子们身边,让我这老师现场“演示”了下什么叫遇到不文明人不慌也不怕,什么叫“不文明的大人”。

事情是这样的——

我们在操场自由活动。

活动前,我看到大滑梯处有两三个大约托小班年纪的弟弟妹妹,特意叮嘱孩子们:“那些小弟弟小妹妹还不会保护自己,请你们在玩得时候注意一下他们。”

我们班的孩子长大了,都喜欢玩些有挑战性的游戏。

大滑梯上,最有挑战性的就属一侧的“吊环”。(我们大家一起给它起的名字=V=)

玩那个的时候,孩子们抓住吊环,身子会悬空。悬空时为了保持平衡,自然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腿的。孩子们都知道,当有人在玩那个的时候,不可以从下面跑过去,因为很危险,很有可能被玩“吊环”的朋友踢到。

一个暑假过去,我想他们对这事应是不大记得了,而且“吊环”对于那些体能不是很好的孩子来说的确有些难度,于是我便站在那里,守护着那一方土地的安全。

在我们玩的时候,有两个托小班年纪的小弟弟,总是从“吊环”下穿过。我告诉他们不要从这里过,几次从哥哥姐姐上了“吊环”后扑腾的双脚下护住他们的脑袋。可他们依然如此。

我可以理解他们的行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于我这个陌生人说的话自然不会听进去。

这两个孩子是刚来到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因尚在适应期,所以父母才会提前半个小时来园接孩子回家。他们没有马上回家,而是继续留在幼儿园玩。

在我几次护住这俩小家伙后,心里已经很是生气。

 我不是气这俩小家伙不听话,而是气他们的爸爸妈妈不管、不顾。

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就站在一旁的滑梯边,她就眼睁睁地看着我几次护住她的儿子,看着那些哥哥姐姐的脚几次差点踢到她儿子的脑袋,看着我告诉她的儿子不要从这过而她儿子根本不听,她就在那边站着、看着,什么也不做。

我生气了,我真的很生气。

在外面玩的时间,我本可以和我自己的学生说说笑笑,聊聊天,拍拍照。但出于善良,为了保护这个明明监护人就在身边的小孩,无法跟我的学生进行互动。

我很生气,我气这孩子的妈妈不够格。

我生气的时候就喜欢大声讲话。我实在受不了,生气的大声说:“这是谁家的孩子,爸爸妈妈就不能来保护一下么!”

那个方才如木头人一般的妈妈终于动了。她过来把自己的儿子抱在怀里,对我这个几次三番保护了她儿子脑袋的陌生人没有一句感谢,她生气的看着我,用跟我差不多音量的声音说:“你那么大声干吗?!都把我孩子吓哭了!”

我说:“你看你孩子从这过多危险,你就不想着保护一下吗?”

她说:“你不是老师吗?你不能看着吗?

 原来,对于我这陌生人刚才保护了她儿子的行为,她认为是应该的。她交了学费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她以为我是被她买下的某样东西,照顾她的孩子是应该的。

我们吵了几句,然后这母亲抱着孩子进了接待处,许是告状去了。

我让孩子们继续在下面玩了一会儿,看时间差不多了,便集合站队。

我特意带他们走到接待处门口,我知道那位母亲还在里面。我和孩子们就在那里交谈起来。

“我是哪个班的老师?”

“大一班!”

“我负责保护哪个班的小朋友?”

“大一班!”

“刚才那个小弟弟,应该保护他的是我还是他妈妈?”

“他的妈妈!”

“那个小弟弟好几次从吊环下过去,我让他别那么做,他听了吗?”

“没有。”

“他没有听,好几次差点被踢到,我都护住了他,他妈妈是不是得谢谢我?”

“是!”

“他妈妈谢我了吗?”

“没有。”

“不仅没有她还怎么样?”

“跟老师吵架!”

“你们觉得她做的对吗?”

“不对!”

“老师是不是人类?”

“是!”

“人类是不是会生气?”

“是!”

“生气是不是会忍不住大声说话?” “

是!”

“看到那个妈妈不去保护他的孩子,我很生气,所以我大声的说了话,我有错吗?”

“没有!”

“我也认为我没错,所以这个妈妈不感谢我刚才保护了她的儿子,还要怪我大声说话吓哭了他的儿子,我知道我没错,所以我不怕她!”

“如果以后你们遇到这种事情,你们也不要害怕!”

回到教室,雨昊还跑来跟我说,回家要好好把这件事跟妈妈讲讲。

见孩子们对这件事都颇有兴趣,于是我又一边画图,一边给孩子们“趁热”上了节社会课。

我先用马路上的车辆为例,让孩子知道没有秩序规则,很容易出车祸,非常糟糕。接着,我再拿幼儿园操场上的体育器械为例。

"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收拾好的体育器械,每次到了第二天,全乱了。”

孩子们基本都知道,这是一些小朋友放学时弄乱的。

念念还好心为那些小朋友找了个理由:“他们还小嘛!”

"他们还小,不懂规则,可是他们的爸爸妈妈能不懂规则吗?”

孩子们都表示这样不可以。

我接着告诉他们:“这些大人,就是老师跟你们说过的不文明的大人。”

最后,我还给他们布置了一个观察作业。

“你们今天放学就好好看看,哪些爸爸妈妈根本不保护自己的孩子,就在一边坐着看手机。”

“你想想,他们不保护自己的孩子,结果他们的孩子乱跑乱撞,撞到你身上,你没倒,他的孩子倒了哇哇大哭,这时他爸爸妈妈才放下手机走过来,那时是不是得怪你?”

 兴许是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看到有几个孩子非常用力的点点头,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样子。

“你们还要看看,哪些爸爸妈妈,他们的孩子玩完了体育器械不放回原位就走,他们也不管。”

“这些爸爸妈妈,就是不文明的大人。”

放学时,恒恒跟我说:“老师,我就见过好几个小朋友不收拾体育器械,他们爸爸妈妈也不管,扔地上就走了,怎么办呐?”

我告诉恒恒:“ 如果你够有勇气,你可以大声的告诉他们,用完东西必须得收拾好才行。”

这个下午,不仅进行了有意义的分区活动,还遇上这么一件对孩子们来说更有意义的事。

感谢老天爷将这位妈妈送到我的身边。

感谢这位妈妈助我向孩子们现场演示了一下,什么叫“不文明的大人”。

我不在意

真的不在意

“不要小学化”,我该坚持吗?


儿子现在四岁半,在公立园上中班,是个全面发展全面平庸的普通小孩,最短的短板是自理能力问题。之前,我们为他设立的幼儿园三年发展目标是:能自己吃饭穿衣、能自己洗脸刷牙、会交朋友、待人有礼貌。眼看着他与这个目标一点点接近了,我们的期望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因为“我有一个朋友”——

◆◆◆

说好的“不用做课外题”呢?

朋友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级,我见过他几次,是个聪明活泼、能说会道的孩子,他上过学前班,认识一些常用字,会做20以内加减法,能用英语自发地说出“Mom,thegrassisturninggreen!”这样的句子。我以为他上学后不能说遥遥领先,至少也不会吃力——他妈妈也是这样认为的。然而事实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开学一个月,朋友接到班主任老师的电话:“你家孩子,我真是拿他没辙了。也不淘气,也不捣乱,就是玻璃心,不知道怎么搞的,一上数学课就开始哭,一直哭到下课,肯定也没听讲,这次数学考试倒数第三……”朋友都蒙了,这可是个上幼儿园都没哭过的孩子啊!这阴影面积,得有日全食那么大了吧……

我劝她先别急,回家问问情况。孩子只说他怕数学老师,却说不出为什么。那么看看考卷吧,这一看,孩子妈傻眼了;我也八卦地做了一下,也傻眼了:跟学前班教的不一样,跟我们小时候考的也不一样——根本没有“5+7=?”“八个苹果吃掉两个还剩几个”这么简单直白的题目,而是这样的题↓

正确答案是9-4-1=4。惭愧地坦白:这道题我也没答对。

其中一些汉字他不认识,这道题分数全丢。而朋友说,这里面的汉字不是最难的,另一道题目出现了“储蓄”这样的词。老师不给读题,因为:“为什么别人都认识这些字,就你不认识?”

为什么别人都认识这些字?看看别人的语文,更让朋友崩溃:写作文(是的,一年级写作文!用汉语拼音),描写雪景,别人家孩子写:“皑皑白雪”,她儿子写:“白白的雪”;描写妈妈,别人家孩子写:“我的妈妈美丽而善良,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儿子写:“我的妈妈长着黄黄的头发长长的腿”o(╯□╰)o

孩子写的都是实话,但考试考的是词汇积累、是文采飞扬……

朋友不淡定了,四处打听“前辈”经验,找二、三年级孩子家长要来了辅导书、练习册。翻开一看,醍醐灌顶:练习册上,几乎都是考卷上这种题目,但无论是教科书还是课后作业,都没见过这类题。

前面说过,孩子挺聪明,做了几套练习之后再次考试,96分。

然而有件事,朋友至今搞不懂——

开学时的家长会上,老师说得明明白白:“一年级注重培养学习习惯,只要课上认真听讲,掌握课本知识,足够应对考试,完全不用做课外题。”那些第一次就能考满分的孩子,之前也没做过额外的习题吗?

我跟她说,有可能是这样,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大家一起赛车,别人家的孩子开着兰博基尼在高速公路上一溜烟没影儿了;咱家的孩子呢?还没拿到驾照呢!

◆◆◆

“幼儿园阶段不要小学化”,我该坚持吗?

孩子的作文对比,让我想起来前几天我家孩子幼儿园家长群里大家晒的画画作业:

主题是“做文明好孩子”。我儿子是这样画的,据他描述,是两个小孩在草地上玩球,大家一起轮流玩,不争不抢。

好像挺符合4岁孩子的心智,是吧?我们就这样交了上去。

然而这是他同班同学的作业!我顿时想把他的画藏起来算了……

不过据同学妈妈说,这是孩子姐姐帮忙画的,让我稍稍松了口气。但几天之后,儿子主动跟我说:“妈妈,你教我认字吧!”我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自由活动的时候他和另外两个小女孩在看绘本,老师问他们都认识哪些字,“琳琳和璐璐都认识‘上下左右来去前后’了。萌萌都会写‘眼睛’了。”我倒吸一口凉气:我家孩子认识的字屈指可数,写自己的名字还像画画呢,别人家的孩子竟然……

转天,我给他买了识字卡片,开始教认字。而他认字时无意中说出的句子,又让我吓一跳——

我:“这个字念‘明’。”

他:“我知道,‘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明’!”

我:“这个字念‘梅’。”

他:“哦!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两首诗我们并没有教他背过,应该是幼儿园学的。但在我的印象中,这是我小学三年级以后才学的古诗啊,他刚上中班而已。老师曾经一再强调,幼儿园阶段有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会按照上面的发展规律来指导孩子,不会教小学一年级的知识。难道“不教一年级知识”的意思,是直接教五年级的?

同学妈妈告诉了我一个信息,让我理解了老师的做法:他们班将近一半的孩子都已经报了学前班,意味着再过一年,该上大班的时候就会退园。目前,许多公立园大班都存在生源流失的现象,原因就是很多孩子都舍弃好不容易才抢到学位的幼儿园,而选择跟小学教学方式更为接近的学前班。如果公立园不适当教孩子一些知识,恐怕生源流失会更为严重。

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在入学前需要有哪些知识储备。听说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古诗有75首,便上网搜了出来,统计了一下,发现我只会其中的44首。结合朋友家孩子的数学考卷,我暗自发愁:如果让我重新上一次小学,恐怕,毕不了业了……

儿子的很多朋友都在外面上了各种兴趣班,有艺术课、英语课、识字课、珠心算,而他只学过轮滑,实在是落后了一大截。之前我还不以为然,现在有了朋友家孩子的前车之鉴,我赶紧买了《四五快读》、《公文数学》、《快乐英语》……笨鸟本应该先飞,结果人家聪明鸟都飞走了,咱还没起步呢!怎么办?追吧!

◆◆◆

也许,不是我们的孩子学得太多,而是我们的教育开悟太晚

后来,我静下心来回忆了一下,发现其实让孩子从现在开始学习,并不算早。

在各种家长论坛上,许多人发帖吐槽说现在的孩子太累,学得太多太深,没有快乐童年;回忆过去,我们小时候多美好啊,放学没作业,周末不上兴趣班;外国教育多好啊,小学阶段就是玩,到大学才努力学习;中国的科技发展站不到世界前列是因为思想被禁锢了……然而这些说法似乎自相矛盾了点儿:被认为“学得太多太深”的一代,还没长大呢;发达国家的孩子,真的是“从小玩到大”吗?

曾经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大学刚毕业那年,我在泰国教过中文。那是个课外培训学校,有英语汉语日语法语等外语课,以及数学、计算机、跆拳道等课程。教室布置得像游乐场,这是真的,不但有彩色的桌椅、数不清的玩具、随时自取的零食,甚至还摆着一个塑料滑梯。校园里更有秋千、转椅、冰淇淋车……完全不像学习的样子。

上午通常只有成人班,校园里比较安静;但每天下午三点一过,这里一下子热闹了,放了学的孩子们一窝蜂涌进来,又分头钻进自己的教室。我教的学龄前班级,孩子只有4、5岁,但他们的英语已经说得很好——因为他们都从2岁左右开始学英语,每天三个小时,周末全天。有一次,我单独教其中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是私课,所以和她聊了会儿天,发现她除了英语、汉语之外,还在学钢琴和游泳,钢琴什么水平无法演示,但她在地板上给我示范了四种泳姿,都很标准——在中国,恐怕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这个孩子会写所有的泰文字母,英文字母,在我离任的时候已经能写一些简单的汉字。

我工作的地方不是欧美,而是被认为“每个人都忙着寻找快乐”的泰国;也不是泰国曼谷,而是与老挝很近的一个边陲小镇。那个5岁的孩子也不是神童,她只是一个普通医生家庭的三个孩子之一。我们认为外国人多才多艺,头脑灵活,创造力强——殊不知,那也是需要学的。国外大学生压力大,一周要读一本学术著作还要写报告,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人家也不是刚上大一就从零压力状态跳转过来的。外国孩子从学龄前开始学各种才艺,一入学就接触分组研究、文献搜索,这并不比我们把十个生字各写一行、做100道口算题简单。让我们觉得难,大概是因为,正如中国的经济发展刚刚起步一样,教育水平也是如此。

◆◆◆

尾声

这个故事大家一定听说过: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跑得很快但中途睡着了,乌龟跑得很慢但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时至今日,这碗低幼版的“心灵鸡汤”也许该倒掉了:如果兔子没睡觉、玩命跑呢?况且,这并不是假设,富二代也很努力的结果就是“寒门再难出贵子”。

或许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能给目前看起来资质普通的孩子父母一些希望:

龟兔赛跑是山地越野赛。跑到山顶的乌龟,眼看兔子就要到达山脚,灵机一动,缩在壳里,叽里咕噜滚了下来,很快超过了兔子。这说明,每个人的天赋各有不同,上帝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不过,我暗暗琢磨:如果龟兔要翻越的不止一个山头,又该怎么办?如果在翻过这座山后的兔子,在第二个山顶奋不顾身地团成一团滚到山脚,赢家又会是谁?

哪怕遍体鳞伤。

相关推荐

  • 争第一 孩子们都有好胜心,都想做到最好,都想争第一,好胜心促使孩子们往前挤,不论什么事情。 每次带孩子们到户外活动时,孩子总是争先恐后的往前跑,争当第一个到地方的孩子,以至于总会挤在一起,乱糟糟的很久才排好队...
    2021-10-04 阅读全文
  • 争做第一 “先湿手,打肥皂…..不要弄湿衣服,别溅到小朋友的身上,洗完手的小宝贝快点出来不要玩水”。 每当听到这话就知道又是这群调皮的小家伙在忙着洗手,这一堆的话语,每次在洗手前和洗手时都要不知道说上多少次,但...
    2020-06-08 阅读全文
  • 争做“第一名” 今天天气晴朗,刚好轮到我值早班,来到幼儿园后开门开窗就开始整理室外环境。 刚开始在草坪里捡废纸,除杂草时就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老师早上好”,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锦君小朋友啊。 我也微笑...
    2020-10-28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该不该让孩子看到这个世界恶的一面? 有的爸爸妈妈认为,应该让孩子保持童真,残酷的一面等他长大了以后再去面对,所以总是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美好,阻隔残酷。可也有的爸爸妈妈忧虑,如果给孩子营造一个虚幻的完美世界,等他遇到黑暗残酷的事情时,不仅...
    2020-08-27 阅读全文
  • 择校时,这些应该问的问题,你都问了吗? 为孩子选择学校的过程中,家长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注什么?了解什么?本文详细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钱志龙博士简介 培德书院国际学校总校长 道禾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中国学中心(TB...
    2021-06-11 阅读全文

孩子们都有好胜心,都想做到最好,都想争第一,好胜心促使孩子们往前挤,不论什么事情。 每次带孩子们到户外活动时,孩子总是争先恐后的往前跑,争当第一个到地方的孩子,以至于总会挤在一起,乱糟糟的很久才排好队...

2021-10-04 阅读全文

“先湿手,打肥皂…..不要弄湿衣服,别溅到小朋友的身上,洗完手的小宝贝快点出来不要玩水”。 每当听到这话就知道又是这群调皮的小家伙在忙着洗手,这一堆的话语,每次在洗手前和洗手时都要不知道说上多少次,但...

2020-06-08 阅读全文

今天天气晴朗,刚好轮到我值早班,来到幼儿园后开门开窗就开始整理室外环境。 刚开始在草坪里捡废纸,除杂草时就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老师早上好”,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锦君小朋友啊。 我也微笑...

2020-10-28 阅读全文

有的爸爸妈妈认为,应该让孩子保持童真,残酷的一面等他长大了以后再去面对,所以总是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美好,阻隔残酷。可也有的爸爸妈妈忧虑,如果给孩子营造一个虚幻的完美世界,等他遇到黑暗残酷的事情时,不仅...

2020-08-27 阅读全文

为孩子选择学校的过程中,家长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注什么?了解什么?本文详细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钱志龙博士简介 培德书院国际学校总校长 道禾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中国学中心(TB...

2021-06-11 阅读全文
Baidu
map